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醫院護理實習生

醫院護理實習生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醫院護理實習生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醫院護理實習生

醫院護理實習生范文第1篇

【關鍵詞】護理教育;護患溝通能力;護生

溝通是人際交往的主要形式及方法。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和臨床護理的需求,人們越來越關注護士是不是一個有效的溝通者,以及在護理教育中,溝通能力的傳授是否缺乏的問題。在醫學模式的轉變,整體護理的開展,護士要以病人為中心,為病人提供生理、心理、社會、文化等方面的護理服務及護理教育,成為護理工作的主要內容。在滿足病人需要的護理過程中,從評估、診斷、計劃、執行措施到評價,都需要溝通。良好的護患溝通可以提高護理質量,增進護理人員對病人的了解,降低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降低病人的投訴率,同時護士也可以通過溝通的方式去識別和滿足病人的需要,促進患者康復。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南充市教學醫院2016 年的 103 名實習生,其中有 10 名男生,所有學生的年齡在 18~22 歲,實習時間均為 12 個月。文化程度:均為在校本專科生。

1.2 調查方法

本次研究實際發放問卷 107 份,回收問卷 104 份,剔除無效問卷 1 份,最終有效問卷 103 份。有效率為 96.26%.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 SPSS13.0 統計數據軟件包進行分析,數據用(x ±s)表示,采用描述性統計分析進行處理,得出數據。

2 結果

2.1護理專業學生護患溝通能力概況

護理專業學生護患溝通能力評價量表各項目的得分顯示,得分較高的是獲得并理解病人的觀點,給予信息和收集信息的能力。溝通的計劃準備,啟動和結束相對較弱,同學對自己的護患溝通能力評分也不高。

2.2 關于開放性問題回答概況

本人在該量表后加入了一個開放性回答問題:你認為護理人際溝通課程對你的臨床護患溝通能力有沒有幫助?為什么?在護生提交的量表當中, 有 16 名同學認為很少有幫助, 占 15.53%. 其余 87 名同學認為有幫助,占 84.47%.

3 討論

3.1 護理專業學生護患溝通能力概況分析

從統計回收數據可以看出,護理專業學生的護患溝通能力處于中等水平,其中相對較好的是獲得并理解病人的觀點,給予信息和收集信息的能力,溝通的計劃準備,啟動和結束相對較弱。這在一定層次上說明,現在護生已經非常明確護患溝通的重要性,知道收集患者信息和給予患者正確信息是制定正確護理計劃的根據,在工作中,能與患者感同身受,更能讓患者增加對護士的信任度,從而增進護患關系。而以上的這些項目也是在人際溝通課程中老師常提到的問題。相對較弱的環節,經過筆者對量表的綜合分析,在溝通的計劃和準備這條項目里護生較不會事先通過閱讀病人病歷來了解病人的狀況。究其原因,可能與護生臨床工作繁重,缺少時間來分析其患者的病例有關。在溝通的啟動中,護生缺乏運用一些恰當的方法來緩解病人的緊張情緒,創造一個輕松的氛圍。在溝通結束時,護生較不會向患者總結這次交談的內容和告訴患者我們大概要采取的護理措施。究其原因,可能與護生的臨床經驗過少,在課堂教授中較少涉及此部分內容和在思想上不是很重視等原因。也有許多護生認為自己在操作中應處于主導地位,患者只要被動的配合自己就行了,常常很少注重與患者的互動,所以在溝通結束時較少向患者陳述自己此次溝通的主要內容,即將對患者施行的護理措施等。

3.2 關于解決護生護患溝通缺陷的方法分析

3.2.1 教學仍然是重點

雖說部分同學認為理論的東西很空洞,很難融入實際操作中。但不能否認,理論指導實踐這一定論。在學校內開展的人際溝通課程中,可以通過變換教學方式來提高護生的護患溝通認知,比如利用示例教學啟發學生,采用學生分組進行情景模式演練來營造護患溝通氛圍,也可以通過安排組織學生分批去與醫院的一些患者進行交流,收集病人信息。要跟學生講清楚課程的學習的目標,讓他們懂得學習的目的不在于應付考試,而是能夠真正提高自己的溝通交流能力。在校的護生由于缺乏臨床經驗,所以對臨床上的一些事很有興趣。老師可以將在臨床上遇到的一些有關護患溝通的比較棘手的案例,在課堂上拿出來,讓同學們分析,并可作為情景訓練的案例,交給同學們自己發揮,并在練習后談談自己的感受。這樣更有利于啟發學生溝通的欲望。

3.2.2 醫院崗前培訓

在醫院組織的崗前培訓中,可以抽取一節課給護生講解臨床上常常遇到的護患糾紛,以及我們護士的崗位職責。要讓護生設身處地的了解在與患者的溝通中,我們該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該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從而更進一步讓護生思考促使護患關系和諧的因素。

3.2.3 帶教老師啟蒙

在護生的臨床實習生涯中,帶教老師的言行舉止能對護生起潛移默化的影響。帶教老師是直接與護生接觸的臨床的老師,她應主動的把自己的臨床經驗,見識過的不同的患者,分類型來教導護生如何與各式各樣的患者做好交流,以助于更好的協助患者的疾病恢復,達到良好的護患溝通,使護生與患者共同在愉悅的氛圍下完成治療。所以,應重視帶教老師的篩選,加強帶教老師培訓。讓護生盡快的在臨床實習給自己正確定位,完善與患者溝通的各方面的技巧,為以后自己獨立工作時處理護患溝通問題打下基礎。

4 總結

護生已經認識到護患溝通的重要性,只是在與患者的互動方面還存在不足,比如在交談結束時沒能向患者總結此次會談的內容,讓患者不能認知此次會談的意義所在。護生在護患交談方面未能即使觀察患者的非語言行為,造成有時同患者的溝通是在不愉悅的氛圍下進行的。因而對護生作出及時的護患溝通能力測評是積極且必要的,時時關注護生在溝通存在的問題,對護生采取一些針對性解答,從而逐步提高護生的護患溝通能力。

【參考文獻】

醫院護理實習生范文第2篇

1 存在問題

1.1 教育體制不合理 隨著醫療衛生事業的深入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其中護理教育體制的問題較為明顯,如護理教育規模和層次結構不能滿足需求,專業結構設置不合理,實踐應用能力弱影響畢業生就業等。高職高專院校擴招對醫學護理專業學生就業影響最大,不是體現在學生數量上,而是體現在學生培養的質量上,由于盲目擴大辦學規模,高職高專醫學護理專業的師資力量無法保證人才培養質量。同時,高職高專院校沒有隨社會發展進行人才定位的調整,導致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嚴重脫節。目前的教育體制對學習生活以及未來就業都有很大影響,但學生自身的學習態度、學習投入更為關鍵[1]。

1.2 實習態度不端正 高職高專醫學護理專業學生在實習中表現出了實習態度不夠端正,集中表現為工作積極性及吃苦奉獻精神較差,安全意識淡漠,處理不好實習工作與生活之間的關系,夜班不注意休息,白班無精打采,上班期間聊天,不主動巡視病房,不虛心學習,不努力工作。有的護生重治療輕護理,對治療工作爭著干,對生活護理工作怕臟、怕累,對患者的人文關懷、健康教育比較欠缺。

1.3 理論向臨床實踐轉化能力差 雖然近幾年來高職高專的護理教育一直在改革,但是傳統的講授教學法仍占主導地位,護理專業的學生在課堂中所學的知識是非常被動的,往往是僅學到了老師教的內容,壓制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同時,學生進入實習以后,不能將所學的知識主動、靈活地運用于臨床實踐中,理論無法轉化為實踐。

1.4 學習上的壓力過重 護理學是以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理論為基礎的綜合性應用科學。護理專業的學生不僅要掌握生物學、物理學、化學剖學、生理學等自然科學知識,還要了解心理學、倫理學、美學、法律等社會及人文科學知識,繁重的課業負擔帶來了巨大的學習壓力,致使少部分學生因沒有信心完成艱巨的學習任務而選擇中途退學或轉學。即使能夠完成學習的學生,也普遍感覺壓力較大。

1.5 因求職影響實習 隨著醫學護理執業資格制度的規范管理,醫院對剛畢業的護生需求量不大,為增加就業機會,一些護生選擇提前擇業,在實習后期經常請假參加各種招聘會,影響了正常的教學計劃,使正常的實習受到了求職的干擾。

2 原因分析

2.1 家庭因素 近5年的高職高專醫學護理專業的學生大多數為獨生子女,不愿意相互配合。實習生的這些不良心態與她們的成長背景有關,她們大都是80后的獨生子女,擁有優裕的生活條件和良好的學習條件,重養輕教,造成她們以自我為中心,不接受上級醫生的批評,不愿意與他人合作。少數實習護士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對護理專業認識不足。有的護生對上班抱著無所謂的態度。到了實習中后期,掌握了一定的護理技巧,能應付日常護理工作,開始沾沾自喜,學習積極性下降,容易產生驕傲的情緒。經過前期實習,少數高職高專醫學護理專業的學生不能適應護理行為的嚴格和正規化管理,覺得與最初的職業認知不相符,加上就業形勢嚴峻,對專業選擇產生動搖,不安心工作甚至放棄實習。

2.2 文化基礎差 目前高職高專醫學護理專業入學的學生大部分在中學階段學習成績不佳,學習動力不足,自信心不足,缺乏學習興趣,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有所欠缺,學習基礎相對薄弱。另外,年齡偏小,理解能力較差,高職高專醫學護理專業的學習方法和教學模式也與中學階段有很大差別,學生一時很難適應,要求她們在短時間內完全轉變學習觀念有一定難度。

2.3 護士人才流失嚴重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自身的健康狀態越來越關注,社會對醫務人員的需求量增大,為適應現代護理工作多層次、全方位的需要,高職護理教育在很多地方開展,大專層次的護理專業學生將成為2l世紀護理隊伍的主力軍。但我國目前護理行業的現狀是一方面護士短缺,另一方面很大一批護理專業畢業生卻放棄臨床護理工作,選擇和從事其他行業或相關行業,造成護理專業人才的嚴重流失。

2.4 就業壓力大 隨著高等護理教育的發展,護理本、??频恼猩幠2粩鄶U大,就業壓力也不斷加大,不同學歷的護理專業畢業生在就業時面臨著不同的困惑,加之少數用人單位的“學歷歧視”,影響學生就業。造成就業壓力大的主要原因:第一,隨著市場經濟的運行,人才的培養不再是計劃模式,能否順利就業需要學生接受市場的考驗。產業結構調整的后面帶來的是職業、職位、崗位的變化,供給與需求錯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二,由于教育事業的發展受制于教育經費的投入,受制于教育規模的發展,許多企事業單位的用人需求往往由于不能列入計劃,而處于求供隔斷的局面。第三,由于醫學院校不斷擴招,導致人才結構失衡,供求矛盾加大。醫院的床位規模有限,實習生人均床位相對不足,也極大地影響了實習質量。

3 對策

3.1 調整護理專業教育規模 根據發達國家辦高教事業的經驗,各級各類院校實現招生規范化,各自發揮自身優勢,辦出各自的特色。同時,高校應減少中專生護生的招生規模,通過聯合、合并等途徑將一部分基礎好的中專學校升格為大專高職院校,以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和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需求。

3.2 加強對護生的崗前培訓

3.2.1 注意角色轉換 從實習開始要從學校單純學習理論為主的學生角色逐漸向一個臨床實習護士轉換。護理專業學生的臨床實習是學校教育的延伸和深化,是理論聯系實踐提高臨床綜合能力的重要學習階段,在這階段中,能否迅速完成由學生向護士角色的轉變,直接關系和影響到實習教學目標的實現。培訓內容重點為醫院概況、醫德醫風、著裝、儀表、勞動紀律、服務態度、技能考核等具體要求,使學生心中有數,自覺遵守,檢查學生在崗前教育聽課筆記,了解學生聽講情況,收集學生對崗前教育反饋意見,了解崗前教育效果,這種先入為主的開導,能幫助學生調整心理狀態,轉換角色。事實上實習生臨床角色的適應與轉變受到諸多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響。為了進一步完善實習管理,提高實習教學質量,我們應幫助實習生加快角色的適應與轉變。

3.2.2 對高職護理學生加強專業思想教育 端正學習動機,培養奉獻精神。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學生的學習動機非?,F實,普遍認為學護理容易找到工作,但是因為缺乏學習動力,一旦進入臨床實習才發現護理工作中的辛苦,工作也不像想象中的好找,就會產生動搖的念頭,放棄求學。部分學生缺乏遠大的理想,沒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學習動機不明確,有一定的被動性和盲目性。學生專業思想不穩定,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專業志向的選擇不夠慎重。教師應增強對護理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引導其認清自身價值,形成良好的職業態度,使其在實習過程中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在職業角色化過程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針對已經簽約的學生,同樣也需要加強教育,避免出現工作主動性和學習自覺性下降、甚至出現護理差錯的現象[2]。

3.2.3 在學習上幫助學生樹立信心 教師應正確評估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要采用靈活、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努力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另外,護理專業的教師應關注護理技術的發展與變化,還可以到病房進修,避免理論教學與實踐的脫節。還應在護理學生入校后多做相關知識的介紹,如護理事業的現狀、發展、前景等,使學生們增加對專業的了解并提高學習興趣。

3.2.4 培養學生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 在護理過程中,由于醫護人員在對患者的解釋中欠詳細、欠妥當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醫患糾紛。所以,培養學生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勢在必行。良好的人際溝通,可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使護患糾紛明顯下降。要取得良好的溝通效果,護理人員的溝通意識和溝通技巧是關鍵,所以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學習心理學、社會學、倫理學等有關知識,并在與患者交流中,恰當地運用這些知識。護患溝通是護理工作中一個重要環節,良好的護患溝通可以使護士了解更多有關患者的情況,滿足患者心理、生理、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促進患者康復[3]。

3.2.5 改革護理教學課程設置 提高高職護理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在護理教學中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注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課程設置上加強了思想品德、護理法規、護理心理學、護生美學、護士禮儀等社會科學方面的內容,以培養學生自身修養和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為學生今后從事臨床護理工作,做一名合格的護士奠定良好的基礎。學??筛鶕o理專業的特點增加一些實用性強的選修課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選擇一些對將來就業有幫助的課程。

3.3 加強學生自身素質的培養 嚴格實習生管理。對一些學生存在勞動紀律差的問題,帶教老師應嚴格把關,必須嚴格要求學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制定嚴格的請假制度,并嚴格遵守勞動紀律。同時,強化工作制度的落實,培養嚴謹的工作作風,樹立敬業愛崗的精神,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對工作認真負責。學校和實習醫院帶教老師嚴格要求,使護理學生自身素質得到提高,能夠掌握從事本專業工作必需的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的基本知識;掌握從事整體護理必需的護理學的基本理論和知識;具有規范的基礎護理和??谱o理的操作技能;掌握一定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預防醫學知識;了解急、難、重癥病人護理的基本原則;具有初步的分析和解決護理實踐中一般問題的能力;具有初步的閱讀英語書籍的能力、計算機操作能力和不斷學習新知識的素質[4~6]。

3.4 學校充分重視護士實習 實習是護理學習的集成階段,實踐教學應得到學校和實習醫院的重視,不能流于形式。醫院不僅要嚴格挑選優秀的帶教老師,還要對帶教情況進行督導和考核,更重要的是進行臨床教學方法研究。帶教老師嚴格要求學生的同時,應體現出和藹的一面,經常了解學生的需要,做學生的嚴師益友。

3.5 對護士進行就業培訓 高職高專畢業的護士年齡偏小,面對激烈的就業競爭心理壓力很大,醫院管理部門和帶教老師要真正關愛學生,多與學生溝通,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并給予正確引導,避免她們因盲目找工作而影響后期的臨床實習。為此,教師應該幫助學生轉變就業觀念。社會接受畢業生的容量是受各方面制約的。因此,學校要引導學生,學習的目的不僅僅是找一份好工作,而是提高自己的文化層次和工作能力。

參考文獻:

[1] 張麗萍,黃小霞,劉一葦.探討高等護理教育畢業實習生臨床能力的培養[J].上海護理,2005,5(2):66.

[2] 盧冬梅.中專護理專業學生面臨的壓力及疏導[J].衛生職業教育,2007,25(18):109-110.

[3] 滿晶,李秋潔,劉美芳,等.不同群體對護理專業及本科生的認同情況調查[J].護理研究,2007,21(7B):1814-1816.

[4] 郭邑霞,曹楓林.??谱o生生活滿意度現狀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6):52-55.

醫院護理實習生范文第3篇

關鍵詞:護理專業;中職生;社會實踐

社會實踐活動是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載體,特別是護理專業的學生,工作以后肩負著照顧病患、協助治療、甚至是救死扶傷的重任,只有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才能夠真正讓學生體會到各行各業的艱辛、也只有通過各種社會實踐活動,才能讓他們認識到醫院的強大作用及護理工作的重要性。所以,作為學生管理工作人員更應該將護理專業學生的社會實踐經驗作為評判思想道德教育目標的有力支撐點。近兩年來,我校開始重視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深入研究學生社會實踐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及其發揮的內在機制,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組織和管理,充分發揮學生社會實踐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這也是學生教育和管理工作面臨的重要課題,經過兩年時間的摸索,我校在學生社會實踐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但也存在著一些值得注意的問題,以下就是我校通過實踐總結出的幾項實施較好的社會實踐活動及具體實施方案。

一、開展社會調查

組織我校護理專業學生圍繞我國醫療發展的重點、熱點問題,深入農村、城市社區等進行調查研究。這樣既對醫療的現狀有了初步了解,同時書寫調研報告也鍛煉了學生科研的意識。具體措施:第一學期期末,先由市區內的醫療社區衛生服務站開始調研;第二學期的學期末進入最近的鄉鎮衛生院;第三學期期末進入社區進行居民調研。調研內容包括:患病的病種前三位的是哪些?患病人群年齡分布如何?目前每年的高發季節是什么時候?今年的特疾病有哪些?居民對社區醫療服務的有哪些需求?居民對常見、重點疾病的預防知識知道多少?每一位同學都要完成10份以上的調研,并書寫調研報告,算作實習成績的一部分。

二、開展勤工助學

鼓勵學生特別是貧困學生在完成學業的同時,積極參加勤工助學活動。通過勤工助學活動,培養學生艱苦奮斗、自立自強、奮發向上的品格。具體措施:分成校內和校外兩部分。校內由學工處統一分配,學校的商鋪和餐館每學期將所需人員上報學工處,各班級也將勤工儉學的學生名單上報學工部,由學工部老師統一分配和管理勤工助學的學生,也有效維護了學生的利益。校外由學生會的學生統一聯系勤工助學單位及部門,統一分配名額并統一管理,這樣能保證學生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三、開展社會服務

主要是做好“三下鄉”“四進社區”活動。根據年度大學生思想教育的重點和不同專業的具體情況,深入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和科教、文體、法律、衛生“四進社區”服務活動。要像組織課堂教學一樣,精心設計、周密安排,根據需求選派相關專業的學生參加,這里主要介紹護理專業的社會服務內容。具體措施:第一學期,學生還沒有涉及專業課的學習,利用周末的時間組織進養老機構,為老人們打掃衛生,洗衣服,表演節目。主要培養尊老愛老的思想品德,達到初步育人的目的。第二學期,學習了基礎護理學,學習了簡單的護理操作。組織學生進入社區。為老人們和社區所有愿意參加的成員進行生命體征的測量,同時編排一些文藝節目,舉辦成小型的匯演,發揮同學們的各種才藝。這樣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能吸引更多的社區居民來配合我們學校完成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顒咏Y束后,每位同學都要進行工作匯總和書寫心得體會。

四、臨床體驗生活

醫院護理實習生范文第4篇

【關鍵詞】婦產科護理;原因分析;防范措施

【中圖分類號】G665.32 【文章標識碼】A 【文章編號】1326-3587(2012)12-0123-01

隨著社會的發展、法制的健全、醫學知識的普及以及人們素質的不斷提高,患者及家屬的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也不斷增強。婦產科病人對護理服務的期望值越來越高。因此婦產科醫療糾紛的發生頻率高居各科室首位,究其原因與婦產科護理工作特點有直接關系。提高婦產科護士的風險意識,采取積極、主動而且有效的防范措施,是減產科護理糾紛發生的關鍵。

一、分析原因

1.態度冷漠,缺乏溝通,婦產科工作面對的多是焦慮的產婦和家屬。孕婦臨產后心情難免急躁、恐懼、孤獨,她們渴望得到醫護人員的關愛、呵護。此時如果助產士言語生硬,極易給孕婦心理上造成不安全感,產后一旦母嬰病情有變,則引發糾紛;其次入院宣教不到位。沒有及時履行告知義務。待產婦一般入院后就想趕快順利生產,特別是過期妊娠的孕婦更是著急。如果護士不主動聽取病人主訴,與病人溝通并給其精神心里安慰,病人會因為沒得到充分重視而產生不滿情緒,從而誘發糾紛。

2.病情觀察不細致,工作主動性差責任心不強。忽視產力、產道、胎兒及精神因素。這四要素當中任何一個因素異常都可能造成難產。產程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助產士需要嚴密觀察孕婦的產程進展及各項情況。特別是靜滴催產素引產及有妊娠并發癥的產婦如不及時發現匯報醫生或告知家屬。很容易使產婦產生不滿情緒進而引發護理糾紛。

3.婦產科技術操作不熟練 婦產科技術操作有其特殊性,絕大部分為有創性操作,且很多操作需要手法和經驗靈活運用。有些操作技術根本無法在直視下進行,只有心領神會用“心”來操作,稍有閃失就會影響母嬰安危。如產時確診性的陰道檢查、保護會陰的技巧、產時會陰側切的角度、會陰縫合技術、臀位接生等,是婦產科工作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如有失誤則會傷及母嬰. 而當前臨床助產士又趨于年輕化。這使得護理風險大大增加。年輕助產士由于臨床經驗欠缺,專業技術操作不熟練,應急能力差。尤其遇到緊急事件或搶救患者時表現慌亂,工作無條理,這些都容易誘發護理糾紛。

4.護理文件書寫不規范:由于婦產科病情變化快,護理文書記錄較多,稍有疏忽就容易出現筆誤。加之醫護在治療護理上缺乏溝通出現醫護記錄不一致的現象。尤其是對急·危重病人的搶救記錄不能做到及時準確詳細。一旦母嬰病情有變。這些都容易作為法律依據而發生護理糾紛。

二、婦產科護理風險防范措施

1.改善服務態度,防范護理糾紛。產婦從入院到出院每個環節都關系著母嬰的安危。從細微處做起。增強服務意識,改善服務態度,全面提高護理質量,以熱情、親切、溫暖的話語,理解、同情孕產婦的痛苦,使孕產婦感到親切、自然,用住院須知的形式,介紹醫院的環境、各種規章制度、病人應有的權利和義務。加強與病人的溝通,通俗易懂地解釋分娩過程,詳細介紹各種檢查的目的、醫囑用藥的注意事項,仔細觀察胎心及宮縮的變化,使病人產生一種安全感、滿意感。從而建立良好護患關系,減少不必要的護患糾紛。

2.提高責任心強化法律意識 組織、引導助產士加強法律知識的學習,強化法制觀念,提高防范意識。使其充分認識到婦產科工作性質的特殊,既要學法、知法、懂法又要具備高度的責任心,敏銳的觀察能力,優秀的道德品質,精湛的??萍寄?。能夠從法律的角度認識到自己和病人的權利和義務,從而避免不必要的護患糾紛。

3.加強業務學習,提高婦產科專業操作能力。根據婦產科專業特點,婦產科護理糾紛的發生往往與護理人員缺乏應有的專業理論和過硬操作技術有關。在助產技術上,讓有經驗的助產士介紹助產技巧,并采取新老助產士配對帶教的形式,傳授助產技術,讓年輕助產士盡快提高助產水平為新上崗助產士制定婦產科規范化培訓計劃,定期組織學習和考核。護理管理人員要加強對護理人員的業務能力和應急能力的培訓,制定相應的應急急救流程,嚴格操作規范,重視護理風險的教育,強化護理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及時杜絕和預防不安全因素,確保母嬰安全和自身權益。

4.加強護理文書的質控與管理。護理文書要求及時、客觀、真實、準確的記錄,在護患糾紛中具有法律效應,因此,護士應加強護理文件的書寫與管理,不得有涂改、黏貼刮痕或醫護治療記錄不一致現象。

醫院護理實習生范文第5篇

摘要目的:調查住院患者護理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分析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與護理人員的關系。方法:回顧新疆某三甲醫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護理系統上報的214例次不良事件,對不良事件類型、嚴重程度、護理人員的相關資料和發生時間進行分析。結果:護理不良事件趨于前3位分別為基礎護理事件49例次(22.90%)、導管操作事件41例次(19.16%)和給藥錯誤事件20例次(9.35%);不良事件與護理人員的年齡、工作年限、職稱、學歷相關,護理不良事件高發時段分別為8∶00~9∶00,10∶00~11∶00和18∶00~19∶00。結論:不良事件的發生與護理人員的年齡、工作年限、職稱、學歷密切相關;且易發生在工作繁忙的時段。

關鍵詞 不良事件;嚴重程度;原因分析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10.041

CauseanalysisofnursingadverseeventsinatertiaryhospitalinXinjiang

LINTao-yu,ZHOUJin,TANGJin(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ShiheziUniversity,Shihezi832008)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incidencerateofnursingadverseeventsinhospitalizedpatientsandanalyze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occurrenceofnursingadverseeventsandthenurses.Methods:Atotalof214casesofaIII-Ahospital′snursingadverseeventsreportedfromJune2013toJune2014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includingthecategorization,causes,nurse’sinformationandtimeofoccurrence.Results:Thetopthreekindsofnursingadverseeventswerebasicnursingevents49times(22.90%),catheteroperationevents41times(19.16%)andmedicationerrorsevent20times(9.35%).Comparingofnurses′generaldata,suchasage,workingtimeandsoon,therewas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betweenthesethreeevents.Thepeakperiodofnursingadverseeventswereat8-9am,10-11amand6-7pmduringaday.Conclusion:Theoccurrenceofadverseeventsrelatedtonurses;age,workingtime,titleanddegreeandeasytoworkinabusytime.

KeywordsAdverseevents;Severity;Causeanalysis

不良事件是指在醫療護理過程中,患者受到傷害或者有受到傷害的風險,這種傷害也包括心理上的傷害。世界各國均因不良事件而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護士在醫院中是與患者接觸最直接、最頻繁的人員,發生不良事件的概率遠遠高于其他相關的工作人員。如能對不良事件采取有效的監測和管理,則能顯著降低事件的發生率,減少患者損傷[1]。筆者通過對新疆某三甲醫院上報的214例次護理不良事件進行分析,旨在為有效減少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基礎。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新疆某三甲醫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上報的護理不良事件214例次。不良事件按事件的嚴重程度分4個等級。(1)Ⅰ級事件(警告事件)。非預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進展過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喪失。(2)Ⅱ級事件(不良事件)。在疾病醫療過程中是因診療活動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患者機體與功能損害。(3)Ⅲ級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發生錯誤事實,但未給患者機體與功能造成任何損害。(4)Ⅳ級事件(隱患事件)。由于及時發現錯誤,未形成事實。不良事件涉及214名護理人員,年齡:20~29歲157名(73.36%),30~39歲43名(20.09%),40~49歲14名(6.55%)。工作年限:<5年130名(60.75%),5~9年67名(31.31%),>10年17名(7.94%)。職稱:護士147名(68.69%),護師53名(24.77%),主管護師14名(6.54%)。學歷:中專86名(40.19%),大專112名(52.34%),本科16名(7.47%)。

1.2方法對新疆某三甲醫院主動上報的214例次護理不良事件進行調查分析。調查的內容包括發生不良事件時間、不良事件的分類、嚴重程度,當事人年齡、學歷、職稱、工作年限、事件經過、采取措施、結果、原因分析等。

1.3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數據整理與分析,計數資料采用頻數和百分比進行描述分析。

2結果

2.1護理不良事件的分類和級別214例次護理不良事件中基礎護理事件49例次(22.90%),導管操作事件41例次(19.16%),給藥錯誤事件20例次(9.35%),方法/技術錯誤事件18例次(8.41%),治療錯誤事件16例次(7.48%),壓瘡11例次(5.14%),采集標本錯誤9例次(4.21%),信息傳遞錯誤事件8例次(3.74%),職業暴露5例次(2.33%)及其他與患者安全相關的、非正常的護理意外事件37例次(17.28%)。護理不良事件的嚴重程度分別為Ⅰ級事件1例次(0.47%),Ⅱ級事件28例次(13.08%),Ⅲ級事件154例次(71.96%),Ⅳ級事件31例次(14.49%)。

2.2護理不良事件的嚴重程度與護士的關系(表1)

2.3護理不良事件發生時間分布不同時間段護理不良事件發生頻次分別為0∶00~1∶006例次(2.80%),2∶00~3∶0010例次(4.67%),4∶00~5∶0012例次(5.61%),6∶00~7∶0012例次(5.61%),8∶00~9∶0035例次(16.36%),10∶00~11∶0034例次(15.89%),12∶00~13∶0021例次(9.81%),14∶00~15∶006例次(2.80%),16∶00~17∶0016例次(7.48%),18∶00~19∶0027例次(12.62%),20∶00~21∶0020例次(9.35%)和22∶00~23∶0015例次(7.01%)。發生不良事件頻次最高的3個時段分別為8∶00~9∶00,10∶00~11∶00和18∶00~19∶00。

3討論

3.1護理不良事件的基本情況分析護理人員全面、真實地報告不良事件有利于護理管理部門獲取不良事件的發生率、類型、高發環節、根本原因等數據,通過數據的整理分析,可制定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預防不良事件的再發生。有學者[2]發現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最高的是管路滑脫、壓瘡、跌倒、輸液相關事件及給藥錯誤。而有學者[3]認為規章制度落實類不良事件位于第一,患者安全管理類不良事件位于第二。本研究結果顯示,趨于前3位的不良事件分別為基礎護理事件49例次(22.90%)、導管操作事件41例次(19.16%)、給藥錯誤事件20例次(9.35%),原因之一可能與護理不良事件分類方法不同有關,其二則可能與護理人員對不良事件的認知、上報的意愿和行為密切相關。本研究發現不良事件的分級中Ⅲ級事件發生率最高,其次是Ⅳ級事件和Ⅱ級事件,Ⅰ級事件的發生率最低,可能與護理人員不良事件的報告習慣相關,有研究[4]認為醫護人員對于過失導致的不良事件的報告頻率較高,如跌倒、需要處置的藥物錯誤、醫療器械差錯等,對未造成患者傷害的隱患事件的報告頻率較低。因此應加強護理人員不良事件報告習慣的干預,鼓勵護理人員積極上報Ⅳ級事件,及時發現隱患并糾正,才能有效減少Ⅲ級以上事件的發生。

3.2護理不良事件嚴重程度與護士的關系有研究指出護理不良事件與護士的護齡、資歷密切相關。因為護士工作時間短、資歷低、臨床經驗不足造成對臨床的掌控能力差。本研究結果顯示,不良事件相關護士的工作年限<5年占60.75%,高于工作年限為5~9年組(31.31%)和10年組以上(7.94%),且護士工作年限<5年組中發生Ⅰ級事件1例次、Ⅱ級事件19例次、Ⅲ級事件102例次也均高于其他工作年限組,但Ⅳ級事件8例次低于工作年限為5~9年組11例次和>10年組12例次,這可能與護士工作年限與護理不良事件的上報意愿密切相關,有研究認為工作年限少于5年的更易報告工作不當造成的不良事件,而工作年限大于5年的護士更傾向于報告潛在漏洞或未造成傷害事件,工作10年以上的護理人員更易報告未造成傷害事件[5]。本研究中不良事件相關護理人員職稱為護士占68.69%,顯著高于護師24.77%和主管護師占6.54%。本研究將年齡也納入研究內容,不良事件涉及的護理人員73.36%的年齡為20~29歲,且Ⅰ級事件、Ⅱ級事件和Ⅲ級事件分別為1,23,125例次,均高于其他年齡組,但Ⅳ級事件中40歲以上的護理人員所占比例較高,這可能是工作年齡在20~29歲的護士工作時間短、資歷低,其臨床工作經驗、判斷能力及溝通能力低于其他年齡組護士,故Ⅰ級事件、Ⅱ級事件和Ⅲ級事件的發生率高于其他年齡組,而Ⅳ級事件是隱患事件,40歲以上的護理人員中主管護師比例較高,其安全防范意識高于其他年齡組。

有研究[6]發現中專學歷護理人員不良事件的發生率高于本科學歷,研究認為與本科學歷相比,中專學歷護士掌握的知識缺乏系統性,對病情變化的預見性較差,對突發狀況的應急搶救能力不足。本研究調查不良事件相關護理人員的學歷發現大專學歷(52.34%)高于中專學歷(40.19%)和本科學歷(7.47%),原因之一可能與此家醫院的護士學歷結構密切相關,該醫院護理人員的學歷結構中大專學歷高于中專學歷,原因之二可能與護理人員的報告意向相關,有研究證實教育程度會影響醫護人員報告不良事件,??茖W歷護士的報告意向較本科及以上學歷高。

3.3護理不良事件發生時段分析護理工作量較多的時段,不良事件的發生率也較高。有研究發現8∶00~11∶59,12∶00~15∶59和4∶00~7∶59是不良事件的高發時段[7]。本研究不良事件的高發時段為8∶00~9∶00,10∶00~11∶00和18∶00~19∶00,這與新疆地區同內地存在的時差和醫護人員的工作習慣密切相關,8∶00~9∶00是夜班護士最繁忙的時段,10∶00~11∶00是白班護士剛接班并集中進行治療和護理的時段,而18∶00~19∶00是醫師下午查房的時段,此時醫師會根據患者的病情重新調整治療方案,工作量較大,故易發生不良事件。

4小結

通過對214例次不良事件進行分析,發現不良事件與護理人員的年齡、工作年限、職稱、學歷密切相關,且易發生在工作繁忙的時段。因此護理管理人員應做好薄弱環節、重點時段、重點人員的管理。研究的不足之處是僅對一家三級甲等醫院進行調查,且未將患者的所有資料納入研究內容,今后的工作應擴大研究范圍和研究對象,并將護理人員不良事件的上報意愿納入研究,綜合分析不良事件的起因。

參考文獻

[1]劉霖,葉旭春,陳華莉,等.國外醫療不良事件監測方法及其啟示[J].護理研究,2012,26(1):9-11.

[2]楊莘,王祥,邵文利,等.335起護理不良事件分析及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2):130-132.

[3]李玲.護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對策[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4):319-320.

[4]EvansSM,BerryJG,SmithBJ,etal.Attitudesandbarrierstoincidentreporting:acollaborativehospitalstudy[J].QualitySafeHealthCare,2006,15(1):39-43.

[5]王玲,楊莘,張睿.護士自愿呈報不良事件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9,25(25):60-62.

[6]馬偉光,劉華平.某地區4所醫院護理不良事件發生情況調查與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12,12(6):52-54.

[7]趙海玲,王春立.兒科護理不良事件發生情況的原因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13,13(6):61-6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裕民县| 定远县| 濮阳市| 邯郸市| 中山市| 永寿县| 兴国县| 鄄城县| 柳州市| 宜宾县| 会理县| 奉节县| 绿春县| 永胜县| 安岳县| 东兴市| 塔河县| 运城市| 元氏县| 永宁县| 墨竹工卡县| 海安县| 彩票| 家居| 阿图什市| 商城县| 宁乡县| 砀山县| 布尔津县| 德昌县| 尚志市| 湾仔区| 增城市| 永嘉县| 富蕴县| 屏南县| 手游| 唐河县| 宁城县| 六枝特区| 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