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解剖實驗報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麻醉小白鼠
實驗方法以及操作
1.小白鼠取拿方法 提尾
2.麻醉劑 1%戊巴比妥那 (0.5ml/100g體重+0.5ml)
3.注射位置 小白鼠腹中線與一側后肢連線的1/3處進針
4.注射方法 45度角度進針,進針后回針筒以檢驗針頭位置是否合適。如果感到會有阻力,且回抽出氣泡為正確。
實驗結果
小白鼠成功被麻醉
討論分析
1、稱出小白鼠的體重,按比例來抽取適量戊巴比妥鈉溶液
2、由一人提起小白鼠的尾部,并控制住小白素另一個同學打針,回抽并注射溶液。若回抽阻力很大,且松手后,針筒會還原,則可能插入到肌肉中;若抽出血,則可能插入肝臟中。
3、成功麻醉后,由第三個同學做好標記。
4、洗手。
5觀察小白鼠情況。
思考題:如何完成一個好的動物麻醉?
1、麻醉劑的取量要精確。
【關鍵詞】 實驗教學;人體解剖學;學生能力
“沒有解剖學就沒有醫學”充分說明了人體解剖學的在醫學體系中的重要地位。人體解剖學是其他醫學基礎課和醫學臨床課的基礎,在醫學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人體解剖學課程具有實踐性極強的特點,因此實驗教學是其非常重要的環節。以學生為主體的解剖學實驗課重在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且靈活的實驗教學授課方式更有助于給學生更多思考和發揮的空間。鑒于此,本文對人體解剖學實驗教學與學生能力培養、綜合素質的提高等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
1 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人體解剖學實驗教學可以發揮其獨特的教學功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實現了對學生的素質教育目標。隨著本校實驗條件的改善,筆者在人體解剖學實驗教學中采用了“教師為先導、學生為主體、問題為中心”的實驗教學模式,充分地發揮了學生的能動作用,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了有效地提升。實驗中,同學們熱情、積極,從最大程度上激發了潛能,調動了學習研究、創造的積極性。同時老師們在實驗中不斷地鼓勵同學們要善于思考、善于觀察,勤提問、勤動手,同學們之間也加強交流,獲得了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具體來講,在人體解剖學實驗教學中做了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指導學生進行了課前的預習。為了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編寫了包括解剖學實驗等課程的《基礎醫學實驗指導》,給出了明確的實驗目的和實驗內容,并編寫了課后復習綱要,充分實現了課前預習與課中實習、課后復習相結合的良性循環模式,強化了教師在實驗前的指導作用,為學生實驗課上有效地掌握實驗內容奠定了基礎。
第二,設置問題給學生以啟發。人體解剖實驗課每次為2學時,教師講課時間一般要控制在30 min左右,指出本次實驗要掌握和了解的實驗內容,以及在實驗中應該注意的問題。之后,還要設置如“胰頭腫大可壓迫哪些主要結構”、“頭靜脈注射抗生素藥物到達腎的途徑”等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觀察、分析和判斷。在進行實驗的整個過程中,學生可以針對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探索,發現疑問也可以通過老師的指導或者同學間的討論來解決,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研究的能動性。
第三,組織課堂小結。指導教師在實驗的過程中,要根據學生反饋的疑問和信息進行示教,并講解疑問所涉及的臨床知識應用點。經指導老師的啟發,由學生自由發言,相互補充,最后指導老師講評。通過這種教學模式,有利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提高學生分析、綜合的能力。
第四,重視實驗報告的質量。實驗報告是學生對整個實驗過程的記錄和總結,在解剖學實驗教學考核環節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高質量的實驗報告對教學效果的改善、學生文字表達能力、總結歸納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具體地,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生根據自己觀察到的、想到的進行繪圖和歸納總結來完成實驗報告。繪圖可以加深印象和鞏固所學的知識,也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記憶力。歸納總結應適當與臨床知識相結合,以培養學生的分析和判斷能力。
2 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
要想通過實驗教學來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能力,就要設身處地地為學生的需求著想。本校在實驗教學中就做了了這一點,具體的措施列舉如下兩項:
首先,為同學們開放實驗室。開放實驗室有利于學生復習和鞏固所學過的知識,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也是將現有教學資源充分利用的合理體現。實驗室的開放應該合理到位。我們將實驗室的鑰匙發給每個班的班長,讓學生自己把握開放的時間和內容。
其次,積極開設綜合實驗。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交叉學科、邊緣學科的不斷出現,提出了新的問題和思考。綜合實驗教學,打破了過去學科獨立、實驗內容互不相干的傳統,它對于培養學生思維方式、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及動手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有很大的益處,是改革醫學實驗教學的一個好方法。綜合實驗教學是本校教學改革的主要內容之一。
3 結語
當前,教育界所提倡的素質教育具有豐富的內涵,社會所要求的高素質人才應該是全面發展的人才。針對新世紀醫學發展模式,醫學在更高層面上弘揚人文素質教育是新世紀醫學的主旋律,也為本校培養本科人才提出了嶄新的理論與內涵。通過考試、社會實踐、校園文化活動,學生在專業知識應用、人文社會科學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還有一些方面需要改進和完善。人體解剖學作為醫學專業學生的基礎課程,教師組織有效地實驗教學環節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的意識,而且對學生觀察能力、創新能力以及思維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不夸張地講,將素質教育的培養目標真正融入實驗教學,是醫學專業為社會提供高素質醫學人才的一把利劍!
參 考 文 獻
夜深了,寫字臺上的時針已過十一點。窗外,一道白滲滲的月光照亮著漆黑的夜,使本該伸手不見五指的大地如反光鏡般將這片世界照得亮了。已近深夜,一陣大風刮過,引得站得直直的那棵大梧桐一個勁兒地晃動樹梢,掉了一地的黃樹葉。
月白風高——小戚常用此詞來形容這樣的夜。
屋內倒是另一片景象。雖已是子夜,但對于習慣做“夜貓子”的大學生來說,正是黃金時段。這個寢室里的四個女孩也不例外。這會兒她們不亦樂乎地一邊翻閱著報紙雜志,一邊有一搭沒一搭地討論著。
“哎呦,差點忘了。明天要交實驗報告的吧,我還沒寫呢!”正嗑著瓜子翻著《青年文摘》的依依突然叫出聲。
“什么實驗報告?”
“有報告要寫?我怎么不記得?”
“啥?哪門學科?”
……
引得另三人一陣騷動。方才想起上周實驗動物學的課后作業,明日課上要交。她們三人在上周就完成了,過了一周自然也就忘了。
“想起來了,不就是畫個小鼠消化系統的解剖圖嗎?標準參考圖在這兒,拿去吧,依依。”小戚從一大堆書里找到了這幅圖。因任課老師給的原圖不多,班長便以寢室為單位,每個寢室分發一張。
“哦,臨摹一下就可以了吧?速度搞定!”依依伸手接過解剖圖,仔細看了一會兒,笑瞇瞇地說。
“要是能把實驗報告紙覆蓋在原圖上面臨描就更好了。只是這兒太暗,報告紙又不夠透明!”依依只想著快速解決作業問題,想到了這個偷懶的主意。
依依一個人自語著,另三人也不接話,只顧繼續剛才的事兒。
“對了!”依依沉默了一陣,忽然又響亮地迸出一句話,把另三人的注意力又吸引過來。
“又怎么啦?”
“今天是‘月白風高’的夜。”依依挺神秘地說著。
“那又怎么樣?”
“我可以印畫啦……”依依沒等話說完,便打開了陽臺的門,走到陽臺上。
“呵呵,這小丫頭,我去看看。”小戚蠻好奇,起身也走了出去。
二.
陽臺上。屋里亮亮的,外面也不暗,把解剖圖貼著陽臺門玻璃,實驗報告紙附于其上,果然,透得很清晰。
“不錯,很清楚。我可以照著畫了。”依依朝小戚扮了個鬼臉,吐吐舌頭。
“確實不錯。那你畫吧,我先進屋了。外面挺冷,你畫快點兒。”小戚敲了下依依屁股,轉身進屋。
“啊!……”還沒等小戚坐端正,又聽得依依一聲叫喚,不過這次叫得有些驚悚。
“又怎么回事兒啊?撞鬼啦?”小戚一邊嘀咕,一邊轉身返回陽臺。寢室里的另兩人也大眼瞪小眼了一瞬,出屋圍觀。
“解剖圖上怎么還有其他不干凈的東西呢?”依依愣了好一陣,驚魂未定地從嘴邊擠出一堆字。她的臉,剎那間白得沒了血色。
“什么不干凈的東西?我看看。”
“走吧,進屋看。”
……
那三人又嘀咕了一陣,推推搡搡的,把依依拉進了屋。
在兩盞60瓦的日光燈照耀下,她們三人看到了所謂“不干凈的東西”——是一個人體骨骼結構,淡淡地印在小鼠消化系統上,但并不影響它的清晰度。
“咚咚咚……”門外忽然傳來一陣敲門聲。
她們四人驚恐地把目光轉向了門。
三.
“開門,是我們。”只聽得是隔壁寢室同學的聲音。
小戚最先反應過來,松了口氣,跑了兩步,打開了門。隔壁寢室的四個女生也是被依依那驚悚的叫聲吸引而來。
待她們看過那張解剖圖后,也都面面相覷。
其中一人跑回寢室拿來一張解剖圖,細看之下,上面也印有淡淡的人體骨骼,不由大驚失色。
“我記得畫圖的時候沒這東西的!”
“是啊,我也沒見過這東西,怎么回事?”
“我還是昨天畫的呢,也沒發現啊!”
“別嚇我哦,不會吧!”
……
她們你一言我一語的,打破了午夜的靜謐。忍不住心中的疑惑,隨即敲開了班上另兩個寢室同學的門。她們拿出來的圖上也都是這樣,多了印象里本沒有的人體骨骼。
“也許我們都沒注意吧,當時發下來的時候就有。今天依依照著燈光臨描,才發覺的。”小戚最后這樣說道。
“但愿如此。”依依這才開口說話,覺得小戚說的最合常理,“明天我去問問老師就知道了……夜深了,同學們快睡覺吧。”她吞吞吐吐、小心翼翼地說道。
大伙兒陸續散了。而那些解剖圖被她們集中放在了陽臺上,用花盆壓著,不敢放入寢室與之同眠。
這一夜,依舊如常,只是大家的心中都好似揣著只大白兔,惶惶不安。
四.
第二天,依依醒得很早,其實她是一夜無眠。思前想后地覺得這事兒不對勁,瘆的慌。就是以前的局部解剖課上,在一具尸體身上動刀,也從未有過這種感覺。
她忍受不住內心的折磨與不安。八點一過,便到了實驗動物學老師的辦公室。進門與老師打過招呼后,揚起手中的這張解剖圖,問道:“老師,您看,這圖……”不經意地看了老師一眼,只見他目光空空的,不似以前那么炯炯有神。
“有什么不對勁嗎?”老師拿起圖,“沒錯啊,小鼠消化系統!”
“咦,怎么沒有了?”依依定睛一看,昨晚見的那個人體骨骼結構在紙上消失得干干凈凈,“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是我眼花了嗎?今天怎么沒了……可是昨晚,那么多同學都看見了呀……”依依又被一陣恐懼緊緊地抓住。
“這里怎么這么暗,燈沒開,所以看不清!”依依自語道,轉身把手伸向了日光燈開關,“老師,我開個燈!”
“不要,等等!”老師急急地喊道。可是依依的手已經按下。
忽然,她感到兩束綠色的光向她這兒射來,投到了解剖圖上。這一霎那,讓她想起了昨晚發現人體骨骼圖前感受到的綠光。只是昨晚沒和同學們說,僅以為是眼花罷了。不過這會兒,她已不敢再多想,只是低頭又看了一眼解剖圖,在日光燈的照耀下,那人體骨骼又淡淡而清晰地呈現在她眼前。頓感心顫,而她抬起頭見到的一幕更讓她幾近停止呼吸、停止思維。
那兩道綠光來自老師的眼睛,幾秒鐘后,黯淡了下去。隨即他的衣服、皮膚、組織液、神經、肌肉一層層地脫落,還有黏黏的液體順流而下,而那不是血液,是個體渺小卻數量龐大的寄生蟲……
在露出雪白骨骼之際,隨著一陣詭異的淡香飄來,那綠色大軍如潮水洶涌般向依依迅速襲來,瞬間將她淹沒……
辦公室里的燈同時熄滅……
[關鍵詞] 護理解剖學; 設計; 教學體系; 研究; 實驗課程
[中圖分類號] R322-3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5-0515(2011)-07-285-01
Research and Design on Experiment Course and Teaching System of Nursing Anatomy
Wu Long1 Zhang Zhigui1Li Liying1Gao Jinsong2*
(1 Lesh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Leshan, Sichuan 6140002Changsha Medical College, Changsha, Hunan, 410219)
[Abstract] Based on its characterizes and target, the content of nursing anatomy course was discussed and the arrangement and measurement method of experiment course and teaching system of nursing anatomy were investigated. In practice it is proved to be an effective way.
[Keywords] Nursing Anatomy; Design; Teaching system; Research; Experiment course
1 課程性質與任務 護用解剖是高等護理職業教育的專業核心課程,集基礎性、應用性、實踐性于一體。為學生掌握基本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提高綜合能力、學習后續課程以及進入臨床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本課程注重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注重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培養,注重學生愛崗敬業、團結協作精神的培養。在內容選擇上,兼顧護士執業證書考試的需要,以實現雙證融合。該課程目標是通過學習本課程,要求學生,能夠描繪出器官的位置、形態、毗鄰,并了解其功能。能夠對護理技能操作相關的血管、神經準確定位。合理運用本課程所學知識,為正確操作奠定解剖基礎。
2 教學內容及學時安排 對于這門專業核心課程,各大專院校的相關教師對護理解剖實驗教學體系和實驗教程的內容結構、實施的手段、方法、模式等在進行著不斷地摸索與探討。該課程的主要內容是使學生通過理論和實驗的學習掌握人體的正常形態結構及注射應用解剖、穿刺應用解剖、引流應用解剖、插管應用解剖、急救應用解剖的相關知識。其中,理論課程58學時: 1)緒論:2學時;2)基本組織:6學時;3)運動系統:8學時;4)內臟:12學時;5)脈管系統:8學時;6)內分泌系統:2學時;7)感覺器官:4學時;8)神經系統:14學時; 9)胚胎學總論:2學時。
3 實訓課程 實訓內容涵蓋基礎護理解剖、應用解剖兩個層次。
3.1 基礎護理解剖實訓 22學時,包括基本組織、運動系統、內臟、脈管系統、內分泌系統、感覺器官、神經系統。實驗目的:掌握人體四大基本組織的結構特點和功能,人體重要器官的位置、形態、微細結構特點和重要毗鄰關系及其功能關系。
3.2 應用解剖實訓 18學時,包括肌肉注射術、淺靜脈穿刺術、股靜脈及股動脈穿刺術、頸內靜脈及頸動脈穿刺術、鎖骨下動脈、靜脈穿刺術、心肺復蘇術、腹部的應用解剖、腹腔引流術、會的應用解剖。實訓目的:掌握各種注射、穿刺、引流、插管、急救的解剖學應用知識。
4 實訓教材 自編教材《護理解剖實訓教程》。內容包括兩部分:
4.1 基礎護理解剖實訓概述 實驗一:基本組織實訓;實驗二:運動系統實訓;實驗三:內臟實訓;實驗四:脈管系統實訓;實驗五:內分泌系統實訓;實驗六:感覺器官實訓;實驗七:神經系統實訓。
4.2 護理應用解剖實訓概述 實驗一:脈管系統注射、穿刺實訓;實驗二:肌肉注射實訓;實驗二:心肺復蘇術實訓;實驗三:腹部應用解剖實訓;實驗四:會應用解剖實訓。
5 方案實施 在教學方法上,采用教師講解、學生預習、實訓和考核的環節。要求學生預習相關理論知識和實驗中的思考題,對實驗中出現的問題能夠合理解決,學生完成實驗后,總結實驗中出現的問題及現象。充分利用多媒體電子教案于實驗教學中,它將護理解剖實驗目的、實驗步驟、內容及要求、注意事項等直觀地、動態地展示給學生。
6 課程考核 實訓課程不僅體現對人體基本結構的掌握能力,同時要體現護理解剖臨床應用實踐能力,因此課程的考核分為:
6.1 基礎護理解剖實訓測試
6.1.1 實訓報告 包括實訓目的、實訓步驟、實訓內容、實訓結果(繪圖、填圖)等。
6.1.2通過自制基礎護理解剖多媒體標本測試軟件測試學生實踐能力。
6.2 護理應用解剖實訓測試 通過選取20個標本測試題,測試學生識別標本能力。
實訓成績依據每次完成實驗的情況、實驗報告的優劣給出一個成績,所有實驗成績匯總核算占60%,多媒體考試占20%、標本考試成績占20%。
參考文獻
[1] 井西學,王金民,等.基于醫學現代教育技術的醫學教育[J].基礎醫學教育,2002,4(3).
[2] 譚立文,李震強.解剖學多媒體網絡教學系統的組建[J].解剖學雜志,2003,26(2).
[3] 劉樹偉,姜啟海,等.建立現代醫學實驗教學體系的實踐與思考[J].醫學教育,2003,(1).
1形成性評價概念
美國哈佛大學著名評價學家斯克里文(M.Scriven)[3]提出了“形成性評價”的概念。形成性評價(Formativeassessment)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是在教學過程中為改進教與學而進行的評價,注重對學習過程的指導和改進,強調評價信息的及時反饋,旨在通過經常性的測評,發現和挖掘學生的潛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并改進教師的教學水平。形成性評價的任務是“對學生日常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所取得的成績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態度、策略等方面的發展做出評價。其目的是激勵學生學習,幫助學生有效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培養合作精神。”形成性評價不單純從評價者的需要出發,而更注重從被評價者的需要出發,重視學習的過程,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體驗;強調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作用,強調評價中多種因素的交互作用,重視師生交流。在形成性評價中,老師的職責是確定任務、收集資料、與學生共同討論、在討論中滲透教師的指導作用,與學生共同評價。這些過程能充分體現形成性評價具有科學性、導向性、多元化、激勵性、情感性和可行性的原則。形成性評價的評價方式有六種,具體有:①學生自評(DesignReview);②教師評價(ExpertReview);③學生、教師互評(One-to-OneReview);④小組評價(Small-GroupEvaluation);⑤實驗過程評價(Experimentalprocessevaluation);⑥實驗結果評價(Evaluationofexperimentalresults)。在教學評價中,教師和學生共同面對學生的問題,各種評價方式不僅給學生,也給教師提供了教與學的信息。學生得到個人反饋,明確努力方向,教師得到個人反饋,以便改進教學,提供給學生更有意義更有針對性的指導。而評價形式也多種多樣,教師可以從如下入手:①口頭表揚:課堂上教師不應吝嗇言語和時間給小班學生以口頭表揚。在口頭表揚時應注意語言的豐富性。有些簡單的語句無不鼓勵著學生樹立自信;②體態語言:評價并非一定要通過語言。通過一個贊許的眼神、一個安撫的動作就可以傳達教師對小班學生的贊賞和認可,給他們以成就感和愉悅感。體態語言教學中教師可以設立一些獎勵制度作為評價的方式,如把表現出色的學生的名字寫到圣誕樹上;給合作默契的小組貼上小星星;給進步飛快的學生敲上一個笑臉……以豐富的評價方式激起[4]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其主動參與的欲望;③共同參與:教師在表揚學生時可以讓全班學生一起對同伴的出色表現作出肯定的反應。一起唱歌為同學喝彩;拍拍手打節奏給伙伴加油;豎起大拇指表示對他們的欽佩……讓學生在老師和同學的共同激勵下[6]加倍努力。
2高職院校人體解剖學在實驗教學中如何進行“形成性評價”
這幾年,對本校的人體解剖學實驗教學評價途徑如下:一是課堂內外結合---解剖知識的實驗延伸,激勵學生學解剖學實驗的興趣;二是評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自評、互相評價和師評相結合;三是實驗操作入手,理論實踐結合。本文以人體解剖學中的“心臟”解剖實驗為例,具體闡述如何開展“形成性評價”。在人體解剖學實驗教學中,心臟是重點內容,需要完全展示心臟的腔內結構,通過解剖能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6]心臟的形態結構及血流方向。提升人體解剖學心臟教學效果的形成性評價步驟討論如表1。對于實現教學過程中的一些詳細方法,有如下具體方法。2.1強化實驗課堂的師生溝通互動。解剖實驗課時,學生分為若干學習小組,首先按學習指導對人體解剖標本進行自主學習,發現問題則相互討論并對知識點進行整理;學生進行自我評價,老師進行學生合作情況的評價。要求學生掌握心臟位置及其外形,心各腔的形態,心腔內血流方向,左右冠狀動脈起始、行程和分布情況,冠狀竇的位置、開口部位,房間隔、室間隔位置及其薄弱部位;增強學生的團結協作及自學能力。然后實驗過程中帶教老師與學生互動,解決學生先前自主學習標本所存在的問題,同時與學生一起梳理知識點,建立網絡思維導圖,連接并梳理有關該次實驗課的人體解剖學知識點;接著,教師通過視頻教程和實驗室實際操作幫助學生深刻理解知識;學生自己動手解剖豬心臟,通過對豬心臟的實際接觸來理解心臟的形態結構及血流方向。最后,結合課堂標本測試以了解學生的標本學習情況,并記錄打分。教學實驗證明,該課堂標本教學模式可以通過:學生學習—發現問題—交流互動—解決問題—回顧小結—測驗評價—反饋鞏固這一系列過程來較好地反映及評估學生對標本的認識情況。實驗課后,將該次實驗課的標本學習情況反饋給各理論課的帶教老師,并由帶教老師結合該次標本學習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修訂其教學重點與進度,并布置相應的課后教學活動。2.2結合“班主任”制度,建立有效的課外輔導與溝通。本校的解剖技術員教師均兼任該課程相應班級的“班主任”,班主任老師可成為教師與學生之間很好的溝通紐帶。班主任首先要熟悉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分組,以利于“因材施教”。尤其應關注課堂學習情況不太理想的學生,可以通過“一幫一,結對子”等方法,請學習情況較好的學生進行幫扶,即有利于將學習的課堂進行外延,也增加了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習;即提升了學習氣氛,也融洽了同學之間的友誼。對于此類課外的學習,要進行必要的評價與反饋,以更好地促進同學的學習,應采用課外的書面和實驗考查等形式,對學生的解剖知識及標本的掌握情況進行二次評估。并將此評估結果與第一次評估進行比較,以評價學生學習效果的改進情況。同時也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自評。結合兩次評價的比較和學生的自評,可以有效地指導和改進學生的學習過程,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改進教師的教學水平。使用最新的通訊平臺,及時為學生答疑解惑:通過“微信”、“QQ”等及時通訊平臺設立答疑群如微信群、QQ群等,與學生建立及時有效地交流和溝通,不斷進行問題的反饋、以延伸實驗教學課堂[8]的時空,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結論及意義
人體解剖學課程過程性評價成績構成:學生自評5%,教師評價30%,學生、教師互評10%,小組評價15%,實驗過程評價30%,實驗結果評價10%來進行綜合評價。這些過程當中教師評價包含學生實驗書面作答和問答評價,同時包含后期微信群、QQ群教師學生的溝通等。實驗課當中形成性評價更具多樣化。可見,形成性評價可以成為高職院校人體解剖學教學的一種重要評價方式,應用作用與應用效果顯著,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并改進教師的教學水平。實踐證明形成性評價在高職院校人體解剖學實驗教學中具有積極的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章明星,劉建衛,趙偉,等.探討傳統教學與網絡教學在人體解剖學教學中融合與實踐[J].解剖科學進展,2015,21(1):107-108.
[2]賈媛媛,吳敏范,李榮梅.形成性評價在系統解剖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6,(29):253-254.
[3]ScrivenM.Evaluationthesaurus[M].SagePubnInc,1991.
[4]趙琳,王璐,劉伯鋒,等.趣味教學法在人體解剖學教學中的應用[J].解剖科學進展,2014,21(4):396,398.
[5]張路贏,熊鷹.對高職高專解剖學“雙師型”教學隊伍建設的思考[J].解剖科學進展,2016,22(1):119-420.
[6]劉濤,黃悅,白石.互動式教學大綱在運動解剖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解剖科學進展,2016,22(1):113-114,116.
[7]張維燁,馬仁華,韓磊.解剖學心臟實驗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1,29(9):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