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公司衛生管理制度

公司衛生管理制度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公司衛生管理制度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公司衛生管理制度

公司衛生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1

目的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預防、控制、消除職業病危害,保護從業人員的身體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2

適用范圍

適用于公司從業人員的職業健康管理和職業危害因素的控制。

3

法律依據

3.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3.2《山東省安全生產條例》

3.3《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3.4《作業場所職業健康監督管理暫行規定》

3.5《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國發[2004]2號)

3.6《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安全標準化通用規范》(AQ

3013-2008)

4

職責

4.1安全科是職業健康的歸口管理部門,負責宣傳貫徹國家相關法規,制定職業衛生制度,組織識別有毒作業場所,檢查職業衛生管理情況,組織職業衛生作業場所監測,建立職業衛生健康檔案。

4.2財務科負責職業健康體檢、職業危害作業場所檢測、職業健康防護用品及設施以及其他防治費用的落實。

5

術語

5.1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5.2工作場所(workplace):指勞動者進行職業活動的全部地點。

5.3職業病危害:是指從事職業活動的勞動者可能導致職業病的各種危害。

5.4職業病危害因素:包括職業活動中存在的各種有害的化學、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業過程中產生的其它職業有害因素。

5.4.1化學性因素:生產過程中產生,并存在于工作環境空氣中的化學物質,或較長時間懸浮在生產環境空氣中的固體微粒。如:甲醛、氰化物,滑石塵、電焊煙塵。

5.4.2物理性因素:高溫,低溫(冷庫作業),噪聲,振動,電離輻射(X射線),非電離輻射(電焊、氬弧焊時產生的紫外線)。

5.4.3生物性因素:指細菌、寄生蟲或病毒所引起的與職業有關的某些疾病。如畜產品加工工人的職業性炭疽,森林工作者的職業性森林腦炎等。

5.4.4其他有害因素:自然環境因素,環境污染因素等。

6

控制程序

6.1職業危害因素的識別

職業危害因素主要分為十類:粉塵類、放射性物質類、化學物質類、物質因素類、生物因素類、導致職業性皮膚病的危害因素、導致職業性眼病的危害因素、導致職業性耳鼻喉口腔病的危害因素、職業性腫瘤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和其他職業其他職業危害因素等。

安全科按上述十類危害因素組織對作業場所中所有的職業危害因素進行識別,確定職業危害因素。

6.2職業危害的防護

6.2.1新、改、擴項目職業衛生管理必須執行“三同時”原則。

6.2.2

在進行新、改、擴建項目時,優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職業病和保護從業人員健康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逐步代替職業病危害嚴重的技術、工藝、材料。對采用的技術、工藝、材料應當熟知其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并告知從業人員,不得隱瞞。

6.2.3建設項目在竣工驗收前,應進行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工作,并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職業衛生驗收手續。

6.2.4安全科負責確定職業危害因素監測點,組織監督公司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的監測、分級管理。

6.2.5職業危害因素監測包括:現有裝置、生產設施更新、改造、檢修的檢測;事故的檢測;新建、改建、擴建及技術引進、技術改造等建設項目竣工前后驗收的監測等。

6.2.6廠區設置公告欄,公布職業病防治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等。

6.2.7產生職業危害的崗位或設備裝置應設置職業危害告知牌和警示標識,提高員工職業健康安全意識。

6.3職業危害作業人員的管理

6.3.1公司和從業人員簽定勞動合同時應當告知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及其后果,職業病防護措施等。

6.3.2對從事接觸職業危害的作業人員,須組織其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并將檢查結果如實告知從業人員。

6.3.3定期組織有毒有害作業場所從業人員進行職業健康體檢,并建立職業健康檔案。

6.3.4對疑似職業病病人應當及時安排其進行診斷,并暫時調離原工作崗位。

6.4作業場所管理

6.3.1加強對工藝設備的管理,對易產生泄漏的設備、管線、閥門等定期進行檢修和維護,杜絕或減少跑、冒、滴、漏。

6.3.2在生產活動中,不得使用國家明令禁止、或可能產生嚴重職業病危害的設備和材料。

6.3.3生產崗位職工從事有毒有害作業時,必須按規定正確使用防護用品,嚴禁使用不明性能的物料、試劑和儀器設備,嚴禁用有毒有害溶劑洗手和沖洗作業場所。

6.3.4職業衛生防護設施和勞動防護用品,由使用單位按要求定期檢查和校驗,并有記錄,保證設施隨時處于正常狀態。

6.3.5定期組織、聯系有資質的監測單位的對職業危害作業場所進行監測,并存入職業衛生檔案。

6.3.6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及時、如實地向當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進行職業危害項目申報。

7

相關文件/記錄

公司衛生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那么,創安帶動企業實施了哪些傷害預防項目和計劃?給企業和員工帶來了哪些積極作用?為此,本刊記者采訪了兩家企業的相關負責人。

傷害干預計劃 預防事故傷害

據廣東亞太西奧電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太西奧”)副總經理董建敏介紹,2012年里水鎮全面推進創安工作,實施傷害預防,結合公司實際,公司積極參與了多個安全促進項目。

亞太西奧位處里水鎮工業區內,是全球大型電梯生產、銷售、保養、服務廠家之一。2010年在佛山市建設電梯大中華區研發、制造、營銷和客戶服務中心、遠程監控中心,規模達10萬m2,現有職工350余人。

開展高空作業安全干預計劃

2012年,里水鎮安委辦向全鎮生產經營單位下發《關于加強工業廠房等屋面采光瓦安全防護措施的通知》,推廣有采光瓦的廠房在采光瓦下面加裝防護網。

亞太西奧廠房面積較大,車間與車間之間的通道寬闊,為了方便作業,通道頂部均安裝了鐵棚搭配采光瓦進行擋雨和透光。用于透光的采光瓦,多數使用PVC塑料,在一兩年的使用后,容易老化、脆化,工作人員在進行清潔作業時,由于采光瓦表面臟污使其與其他瓦片顏色差不多,再加上天面建筑結構無安全防護設施,實施清潔作業的工作人員無法裝配安全帶,如工人不慎踩在采光瓦上時,易發生高處墜落事故。

董建敏介紹,公司領導在獲悉里水鎮推廣采光瓦安全防護網促進項目后,認為此做法能夠切實保障員工安全。為預防高處墜落事故的發生,給企業和員工筑起一道安全屏障,亞太西奧于2013年8月開始籌備加裝屋面采光瓦安全防護網。多次與鎮安監部門溝通,排查統計需要安裝的安全防護網數量,比對防護網的質量,篩選質量過硬的防護網,與施工單位進行研究,確定安裝辦法。最終公司投資2萬多元,安裝采光瓦防護網面積500 m2。

此外,亞太西奧還組織對采光瓦進行維護和清潔的工作人員進行專項培訓,播放采光瓦安全宣傳教育視頻,提高從業人員在作業時的自我保護意識,規范和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行為。

開展機械傷害預防干預計劃

電梯配件生產需大量使用到沖壓、折彎等重型設備,傳統的設備需人工操作,容易發生肢體傷害,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經公司領導研究決定,2015年3月投資了300多萬元,增設了自動化機械手生產線,最大限度保障了員工的人身安全。

加強宣傳教育

隨著創安工作的推進,里水鎮安監局不僅加大了全鎮安全生產知識宣傳力度,還借助企業開展對外來務工人員安全宣傳教育工作。亞太西奧外來務工人數占據90%以上,據董建敏介紹,自參與創安工作以來,積極配合里水鎮安監部門的一系列宣傳教育工作,設置安全宣傳欄,普及安全生產知識。同時,公司每月組織一次全員安全培訓,提高了全員的安全意識。

作為一家特種設備制造企業,亞太西奧一直非常重視安全生產,安全作業。執行安裝改造維修等生產工藝時,始終堅持科學、規范、安全和文明作業;配齊配全勞動防護用品。董建敏告訴記者,“創安工作提出的各項傷害預防計劃的實施,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我們企業主體責任意識和員工自主安全意識,有效減少和遏制了安全事故的發生。”

下一步,公司將繼續密切與鎮安監局聯系,進一步完善高空作業安全促進項目及機械傷害干預促進項目,定期檢查采光瓦安全防護網的質量及機械設備的安全隱患,發現問題,立刻進行設施改造,為企業和作業員工提供更安全的生產環境。“讓企業員工都能享受安全和健康,創造一個高效安全的生產環境”,董建敏很有信心。

職業健康計劃 減少職業傷害

廣東志高暖通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志高暖通”)的安全主管軒告訴記者,里水鎮創安工作給企業帶來了很多積極影響,公司以前只重視環境測試評價工作,現在意識到職業危險因素監測工作同樣很重要。從2013年起,在南海區、里水鎮安監局支持下,公司逐步建立了職業健康管理體系,還獲得了“佛山市工作場所職業衛生管理示范企業”“里水鎮2015年度安全生產先進企業”等榮譽。

志高暖通成立于2011年,是專業從事中央空調產品研發、生產、制造、銷售及工程設計安裝、售后服務于一體的專業設備制造和供應企業。目前,工廠占地 16萬6 667 m2,員工 1 100 余人。

修訂完善職業衛生管理制度

軒說,志高暖通不斷完善了職業衛生管理制度體系。公司開展里水鎮安監局職業健康計劃以來,每年3月份會對職業衛生管理制度進行對標、修訂。現有制度包括:《職業病防治責任制度》《職業衛生管理制度》《職業健康監護管理制度》《職業衛生教育培訓制度》《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及評價制度》《職業衛生三同時管理制度》《防塵防毒管理制度》《職業病防治管理考核辦法》《職業衛生檔案管理制度》《個人防護用品管理制度》《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等。

開展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年度計劃

公司規定每月1次防護用品配置檢查,每年4月開展工作場所危害因素檢測,每季度1次職業病預防安全教育和培訓,每年12月進行職業病體檢,每年11月職業病應急救援演練。每項計劃規定具體實施部門,按用途、內容投入經費,完成年度職業衛生管理工作目標、指標。

職業危害因素及防護

據軒介紹,志高暖通產生的職業危害主要有三項:噪聲、煙塵、粉塵。比如蒸發器和冷凝器生產工藝,需要“沖片”成形會產生噪聲;室外機生產,涉及氣焊工序,產生氣焊煙塵;鈑金生產涉及焊接、打磨工序,會造成煙塵、粉塵暴露。

目前,志高暖通焊接工人15人,高沖崗位20人,打磨崗位2人。針對噪聲,加裝沖床隔音房工程防護,員工配備個體防護用品,提供耳塞、手套;氣焊、焊接煙塵防護,安裝焊接工位通風排氣系統,提供個體防護用品,包括耳塞、防護眼鏡、口罩、手套等;打磨產生的粉塵防護,安裝了吸塵器、水簾空調,向員工配發了耳塞、口罩、防護鏡、手套等個人防護用品。

在車間各作業場所還張貼職業危害因素告知卡,時刻提醒員工關注作業環境及做好預防措施。

職業病體檢

公司從2013年開始進行職業病體檢相關工作,每月定期開展員工的入職、離職職業病體檢工作,并每年組織一次在崗員工職業病體檢工作。建立了員工健康監護檔案,保證“一人一檔”。

工作場所危害因素檢測

公司衛生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為了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防治職業病,保護職工健康及其相關權益,促進安全生產,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制定本制度。

1、職業衛生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分類管理,綜合治理”的方針,實行“公司監督、部門負責、分級管理,定期考核”的管理體制。企業內部相關部門各負其責相互協作,做好職業衛生工作。

2、公司設置職業衛生管理組織機構,由職業衛生管理組負責本企業的職業病防治。

3、公司的負責人接受職業衛生培訓,遵守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依法組織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

4、制定本單位職業病防治年度計劃及實施方案。

5、結合本企業的具體情況,建立健全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并定期組織檢查實話情況。

6、建立健全職業衛生檔案和職工健康監護檔案,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組織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職工進行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性健康檢查,并將檢查結果如實告知職工。

7、建立健全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及評價制度,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對職業病危害作業現場進行定期檢測及評價。檢測、評價結果存入企業職業衛生檔案,定期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并向職工公布。

8、建立健全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9、對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新建、擴建、改建項目和技術改造、技術引進項目應當按照《建立項目職業病危害分類管理辦法》向衛生行政部門申請。

10、對職業病防護設備、應急救援設施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應當進行經常性的維護、檢修,定期檢測其性能和效果。確保其處于正常狀態,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11、對產生嚴重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崗位,應當在其醒目位置,設置警示說明。警示說明應當載明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種類、結果、預防以及應急救治措施等內容。

公司衛生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餐飲業基礎設施因素餐飲業基礎設施不完備也是阻礙餐飲業衛生管理有序進行的一個阻礙因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常用設施不足,使用不到位。一些餐飲單位尤其是小型餐飲單位保潔及防蠅防塵防鼠設施不全,沒有特定的餐柜、箱子擺放各類食物,而是堆積在一起。許多餐館并沒有消毒柜,即使有也很少使用。大部分餐飲單位是向特定的餐具消毒公司批發碗筷,而這些碗筷的來源往往不明,衛生狀況堪憂。其次,房屋面積不足,影響餐飲業操作及長遠發展。一些餐飲業租賃的房屋面積小,餐館不合理布局,廚房面積十分有限,也無存放食品采購的庫房。一些餐飲單位通過縮小廚房面積,來保證顧客用餐面積,以至于廚房煙霧繚繞,空氣不流通,容易滋生細菌,存在安全隱患。餐飲業從業人員培訓餐飲行業從業人員結構較其他行業特殊,這也導致餐飲單位在落實衛生管理監督時遭受到了一定阻力。首先,現階段餐飲業從業人員學歷主要以初中及以下為主,受教育程度有限,文化基礎水平較低,缺乏必要的食品安全知識和技能,食品安全意識和法律意識淡薄。同時小型餐飲業穩定性差,經營業主變動較大,店面短期租賃、試營業現象較為普遍,這些都不利于餐飲單位行為良好、持久、有序的衛生管理監督。其次,由于許多經營者衛生管理意識淡薄,導致公司員工衛生知識培訓力度不夠,這也是影響餐飲業質量好壞的關鍵。許多餐飲單位往往因為場地限制,員工培訓的深度性及實用性均達不到要求,因此形成了短期培訓學時、消減培訓內容、不能保證培訓的效果,導致培訓工作的不深不實,忽視質量,流于形式。

加強衛生管理知識教育在一個餐飲單位涉及的角色分工較為復雜,但不管是經營者、廚師還是各類服務人員,都應該得到系統的食品安全衛生知識教育。具體說來,各個餐飲單位不論規模大小,都應對餐飲從業人員進行有計劃、有步驟、行之有效的學習與培訓,定期開展安全衛生管理知識的培訓,改正其不良衛生習慣,提高食品安全意識。另外在評比員工工作績效時,應該將食品安全發生率作為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強化食品安全與員工的切實經濟利益關系。其次,衛生管理知識的教育不僅局限于餐飲單位內部的培訓,還需要衛生監督部門親力親為,定期到各個餐飲單位進行宣傳教育,充分利用公共宣傳欄的作用,及時曝光各種違規操作的生產經營銷售案例,以此警戒一些無證經營的商店、小攤點,并有力促進公眾對食品安全與衛生管理知識的了解,自覺抵制無證經營的餐飲單位。加深衛生監督機構監管力度衛生監督機構在監管各餐飲單位衛生管理過程中,應該有計劃、有步驟,遇到出現問題的餐館應該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而不是一味采取高壓的手段。在具體開展工作時,在衛生監管機構內部應當組織工作人員學習衛生監督體系建設的相關政策,樹立正確的食品安全與衛生管理觀念,并加強衛生監督基礎項目、人才隊伍、工作經費等方面的投入。通過對以往出現的由于衛生管理不善導致的食品安全事故進行反思,完善餐飲服務環節中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機制,建立相關懲處制度,并落到實處。外出執法時,要強化餐館許可管理,加大對無證經營行為的整治;健全餐飲服務環節食品添加劑使用監管制度,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行為;加強對餐飲服務單位使用畜禽、食用油的監督檢查,防止使用劣質原料。提高餐飲業員工就業門檻目前我國大部分餐飲業員工學歷在初中以下,并且流動性很大,多以短期工為主,非常不利于各餐飲單位對員工開展有效的衛生管理知識培訓。而餐飲業員工的服務又是保證食品安全衛生的關鍵,所以為了規范餐飲業員工的服務行為,提高服務質量,各餐飲單位有必提高餐飲業員工的就業門檻。員工入職之前進行相關考核,通過考核者再進一步進行職業培訓,重點是要樹立和培養正確的衛生管理觀念;同時由于餐飲業的主體是食物,與人們的健康緊密相關,所以健康證應該是員工入職考核的必要條件之一。

餐飲業的衛生管理與消費者的身體健康有著密切關系,強化與落實衛生管理也是餐飲行業減少食品安全事故發生的重要環節。如今,中國餐飲業衛生管理還存在諸多問題,但只要正確認識,及時采取措施,這些問題并非都難以解決。如上所述可知,現階段餐飲業衛生管理中所存在問題要得到解決,不能單純地依靠一群人,而是需要各個崗位上的人群盡職盡責。它包括餐飲行業經營者與員工,相關衛生監管部門的工作人員,政府利用經濟和法律手段進行宏觀調控以及大眾消費者的配合監督。只要這四方積極主動地承擔起應盡的責任與義務,規范有序的衛生管理制度的建設與落實絕非難事。

作者:王小敏 單位:浙江旅游職業學院

公司衛生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關鍵詞:石化企業;職業健康;安全管理

中圖分類號:TE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98(2008)09-0159-02

1 引言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發展,職業安全衛生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早在七十年代初期,一些發達國家針對國內職業安全衛生的現狀健全和規范了職業安全衛生管理。1996年,DNV、BSI、BVQI等十余個國際標準機構合作,在其各自現有的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基礎上聯合起草了“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規范OHSAS18001”,簡稱OHSAS18001。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管理的核心是系統中導致事故的根源及危險源,強調通過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風險控制

來達到控制事故的目的,實行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使企業達到最佳安全狀態。

2 建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意義

(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完全套用了環境管理體系的模式,是一套嚴謹、系統性強的管理體系,可以幫助生產經營單位建立科學的安全管理機制,促使企業職業安全健康工作科學化、標準化。

(2)降低企業成本,提高企業效益。OSHSMS采取積極的預防措施,將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納入企業總的管理體系之中。對企業或公司的生產運行實行全面的整體控制,在內部建立一整套有效和不斷改進的管理體系,從而減少事故和職業病的發生率和意外損失,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3)提高企業形象,打破貿易壁壘。發達國家為了保持貿易上的優勢,設置重重貿易壁壘,將環境保護、人權、勞工安全狀況涂上商業色彩。在這種形勢下,由于我國已加入WTO,企業必須進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認證,避免在國際貿易中受到影響。

3 石化企業建立職業安全健康管理的必要性

石化生產過程具有易燃易爆、高溫高壓、有毒有害、連續作業等特點。在生產過程中要使用許多高毒物料作為原材料或輔助材料,如苯、甲苯、氰化鈉、硫化氫等,作業人員急性職業中毒和慢性職業病多發。有統計某石化公司在1991―2001年共發生職業中毒25例,急性職業中毒22例(88%),其中3人死亡;慢性職業中毒3例(12%),3人全部死亡。職業中毒主要以急性硫化氫中毒為主,并且還與崗位工種有關,其中以司泵、維修、防腐為主,這3種行業共21例,占總數的84%。因此要做好職業健康防護,杜絕和減少職業健康事故發生。實踐研究表明,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作為一種科學的管理方法,在大型石化企業中推行實施是可行的,對提高化工企業職業安全健康管理水平有較好的作用。

4 職業健康管理體系建立的步驟

4.1 學習與培訓

由最高領導層牽頭,培訓公司中管理技術骨干,包括班組長、技術人員、科室主任等熟知體系標準要求的人員。每個層次至少選派2名人員參加有關認證中心或咨詢機構組織舉辦的OSHSMS知識培訓班,并獲得OSHSMS內審員資格證。然后由他們再對全公司各崗位的骨干人員進行系統的安全衛生知識培訓并考核。

4.2 初始安全健康評審

組織廠、車間兩級評審小組,以班組為單位針對整個生產過程各個環節危險因素進行分析,采取危害性預先分析法和全過程分析法對石化生產全過程進行安全健康情況進行評審,辨識危險有害因素包括有生產過程中的高溫、高壓、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氣體。收集包括有《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規范》(GB/T 28001-2001)和1996年ISO/TC67的SC6分委會所ISO/CD14690《石油和天然氣工業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標準草案)等在內的適合本行業職業安全健康的法律法規,以及其他相關內部標準文件及規章制度。

然后組建初評小組。由最高管理者任命一名職業安全健康管理者代表主持初評工作。經協商選一名員工代表參與初評工作,由體系推進部門具體組織實施初評工作。初評小組具體評審人員包括:設備、設施、動力能源、消防的主管工程技術人員;職業病防治人員;涉及高風險場所技術管理人員(液化氣站、化學庫、高壓容器、油庫)。其次,確定初始安全健康評審范圍,最終確定初評范圍。

最后采用現場觀察、面談、詢問、監測、資料及文件評審形式,對初評內容實施評審。采用危害性預先分析法和全過程分析法,綜合運用工藝過程分析法、現場觀察法、頭腦風暴法及資料統計分析法,辨識企業活動的危害事件及因素,結合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給出反映實際不安全缺陷可能導致后果的嚴重性的不同等級評價準則。收集評估現行管理制度;對事故、危害事件資料進行分析、評價;對相關方的意見、要求及員工建議進行分析;評價分析管理制度和其它體系中相關內容的差異。

4.3 職業健康管理體系的策劃

選定一組車間工人作為安全代表,作為改革的推動者,與中層管理人員一起和最高層管理部門參加會議。具體操作為由最高管理層建立有一定責任權力的管理機構并配置足夠的資源,由各廠長擔任委員會主任作為安全健康第一責任人,分管安全生產工作的副廠長擔任副主任,以車間為單位成立工作小組并由各車間主任擔任組長,班組長及相關技術骨干為工作組成員,配備專職安全和衛生管理人員與專業技術人員。建立定期匯報制度,由基層選派代表和高層參與會議,會議中領導聽取各管理者及專家的意見,將資源作為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體系評審、變更管理和風險管理的一部分。

根據初評危害辨識、風險評價信息、法律法規符合性評價信息,設立相應的職業安全健康目標、指標、管理方案和績效改進型目標。依據辨識和評價出的緊急情況,編制應急預案與響應程序,程序包括:確定應急情況;設立應急指揮、交流、搶救組織架構和職責;編制預案;配備應急物資;應急與善后處理、應急宣傳、程序評審更新。發生事故后,應先啟動應急程序,緊急處置事故,處置結束后轉入事故、事件不符合糾正、預防措施控制程序。

4.4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運行與實施

按照要求建立文件化體系,包括各類規章制度中整理的相關管理性文件;編制的事故緊急預案;編制控制危險的實用性作業指導文件三部分。文件資料應滿足法律、法規的要求,還要便于查詢與定期評審,并且相關部門能夠及時有關文件和資料的現行版本。

文件化完成后,應經過程序規定的方式批準和。頒布實施時召開動員大會,對整個體系內容進行大致的描述,并組織該體系的學習工作。在貫徹過程中可以采用如召開培訓班、專題研討會、知識競賽等形式進行宣傳教育,條件允許時應定期對職工進行考核,以保證體系切實落實。

4.5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監控與糾正

(1)績效測量和監測。

參考相關標準規范,結合實際生產特點,建立明確的規章制度和評價標準,對檢測使用的設備儀器注重校準和維護,對所設目標、指標如車間內苯蒸氣濃度的控制情況進行跟蹤,及時解決實施過程中的各種技術、資源問題。定期對遵守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評價,比較監控結果和法規執行情況。

(2)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審核。

遵循獨立、客觀、系統的原則,定期開展內審。由管理者代表推動,由專門培訓過的持證人員根據要求進行一年一次的內審。內審完成之后,將結果送報管理者,管理者根據要求向上呈報,并對下屬有關部門通報審查結果。

(3)管理評審。

由最高管理者進行定期評審,根據企業體系的審核結果、不斷變化的客觀環境和對持續改進的承諾,指出方針、目標以及體系其他要素可能需要進行的修改,提出下一步改進、調整的目標,作為調整職業安全健康方針、目標的依據,為下一步的持續改進提供方向。

4.6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評價

做好體系的培訓和宣傳工作,組織專家骨干技術人員按照標準,通過監測數據和實地調查對系統進行科學評價,及時發現各種缺陷和漏洞,為體系的系統改進提出指導建議。

5 注意事項

5.1 強調決策層的作用

由于職安全健康在公司中處于重要的特殊地位,其影響范圍涉及公司所有人員和全部財產安全,企業的法人代表是本企業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對安全生產負有直接責任,因而要親自抓。只有這樣才能確保體系各要素在公司各職能部門和各層次得到順利實施,提升化工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為職工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確保安全生產有序可控、持續穩定的發展。

5.2 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不能成為一紙空文

一個體系的建立成功與否不完全取決于科學的理論和嚴密的組織結構,而在于是否能經得起實踐的檢驗。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也是如此,企業的職業安全健康工作能否實現持續改進,安全健康績效能否不斷改善,絕不單單是建立一套體系就夠了,而需要將其運用于實踐,從實踐中不斷總結,不斷吸取教訓,不斷的修改完善。

5.3 體系的建立應貫穿生產過程的始終

作為一套強調事故預防的整體效應的現代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它強調實行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事故的發生,不能簡單歸因于與某一事件,它是系統中多個成分共同作用的結果。將系統割裂開,強調片面的安全是不科學、不合理的。只有全方面全過程考慮整個系統,才能從本質上實現安全,OSHSMS的科學性也體現于此。

參考文獻

[1]盧世紅,周自忠,孫成海等.中國石油化工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制度(2004)[M].北京:中國石化出版社,2004.[2]朱燕群,黃永泉.某石化企業1991~2001年職業中毒分析與對策[J].中國職業醫學,200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邑市| 南部县| 栖霞市| 崇州市| 浑源县| 梁山县| 海林市| 寻甸| 新乡市| 耿马| 万州区| 乌恰县| 安达市| 正阳县| 腾冲县| 景宁| 乐亭县| 勃利县| 南和县| 昌乐县| 孙吴县| 红桥区| 依兰县| 郁南县| 涪陵区| 石城县| 获嘉县| 灵丘县| 三河市| 枣强县| 日喀则市| 青铜峡市| 阿克| 兴仁县| 九龙坡区| 井冈山市| 十堰市| 南开区| 黔东| 江油市| 石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