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宿舍管理制度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公司為員工提供宿舍,由人事部統一規劃宿舍設施,員工本人有權選擇是否住宿廠舍;凡是住宿廠舍的員工,必須遵守《員工宿舍管理條例》之規定,若有違反者,人事部視情況給予處罰或取消其住宿資格。
2、住廠舍員工,必須服從宿舍保安安排,未經批準,任何人不得私自調換房間或床位;嚴禁亂住、混住,若有違者,給予罰款50元。
3、任何人不得帶非本廠人員進入宿舍或留宿廠舍;法定假日若有本廠員工親屬需留宿者,必須填寫書面申請,經人事部經理或工場長批準后,方可留宿,否則,一律不得留宿。若有違反者,給予罰款50元。
4、嚴禁在宿舍私拉電源線及電源插頭、電爐、煤油爐、使用電飯煲等,若有違反者,給予罰款100元,后果嚴重者送交公安機關處理。
5、禁止在員工宿舍內飲酒滋事、賭博,凡被查獲利用紙牌或麻將在員工宿舍賭博者,給予無經濟補償解雇;無理取鬧者,送交公安機關處理。
6、未經公司領導同意,任何人不得私自進入異性房間,若有違反者,給予罰款100元。(因工作原因或保安檢查宿舍除外)
7、愛護宿舍各類公用設施,保障設施的完好,對人為因素損壞公用設施的,將嚴懲違紀人,并責令賠償公司經濟損失;針對個別房間不能舉報肇事人的,由其房間員工均分承擔賠償金。
8、各房間員工必須將垃圾放入指定的垃圾桶內,不得亂扔、亂放,若有違反者,給予罰款30 元。
9、為保障員工的安全,避免非本廠人員進入宿舍,請員工出入宿舍大門時,自覺出示廠證,配合當值保安人員的檢查;針對不自覺出示廠證或不接受當值保安人員檢查的,給予罰款50元。
10、宿舍當值保安員應加強宿舍檢查及管理,杜絕已辭工、解雇、自離等人員留宿廠舍,凡因當值保安員值班不嚴,造成留宿廠舍者,給予當值保安員從重處理。
11、住宿廠舍的員工,必須在晚上24:00時之前返回廠舍,超過24:00時未返回宿舍者,宿舍當值保安員有權拒絕公進入宿舍;針對無理取鬧者,上報人事部從重處理。(工作原因除外)
12、住宿廠舍的員工,每人每月用水為5方,用電為2度,超過部分由同宿舍人員均分承擔。(每月底以保安人員抄表數計算)
13、禁止員工將飯菜帶到宿舍就餐,若有違反者,給予罰款50元。
14、晚上24:00時,所有宿舍必須關燈休息,若有違反者,給予罰款;因工作需要開燈時,離開后一定要將燈關掉,以免打擾他人休息。
關鍵詞:大學公寓;高校宿舍管理制度;改革
高校學生公寓一直是大學生居住休息和放松的場所,也是課外學習、獲取信息和朋友交流的一個平臺, 但最近網上或報紙上頻頻出現“某高校學生不堪壓力跳樓”、“某高校學生在宿舍內殘忍殺害同學”、“某女生外宿被謀殺”等這些觸目驚心的新聞時,我們不得不審視當今高校學生公寓管理中潛在的危險和問題。
一、高校學生公寓管理背景變化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高校的不斷改革,宿舍管理中諸多背景因素已發生不容忽視的變化。筆者在此主要分析以下三個因素:1.高校后勤社會化和課程學分制實行。在這樣的教育背景變化下,許多大學生每天甚至超過三分之二的時間于宿舍度過,其院系、班級概念逐漸淡化,宿舍成為了學生內心思想情感的主要交流地,也變成了他們參加和組織活動的重要基本單位。2.當代學生個性特點的變化。現在大學生大都是90后,許多是家里寵壞的“小霸王”。他們集體觀念比較單薄,更喜歡個性和自我。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認為個體成長發展的內在力量是動機,而動機是由多種不同性質的需要組成,他認為人類的需要層次由低到高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因此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對眾多衣食無憂的現代大學生來說,精神層面的需求和享受已成為他們追求的目標。他們當然也拒絕當作“受訓練擺布的材料”,而是希望成為“財富”的創造者,希望被尊重和實現自我價值。3.網絡的盛行。學生宿舍網作為數字化校園的基礎網絡設施平臺的一部分,是實現信息資源共享的重要工具,也是高校教育現代化進程的標志之一。并且當科技不斷革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公寓里一人一電腦的現象日漸普遍。在網絡虛擬世界不斷被開發拓展后,電腦也就隨之成為了當代大學生在宿舍最具吸引力的娛樂工具之一。
二、我國高校宿舍管理現存問題
從大學生公寓管理中背景的變化中可以發現,宿舍已成為承載和滿足大學生諸多發展需要的重要平臺,宿舍應成為學校與學生交流互動的主要陣地,也成為高校全程育人中的重要環節。但由于我國眾多高校學生宿舍管理功能仍然單一,管理理念傳統,管理手段陳舊,尤其是缺乏完善的高學生宿舍管理制度的有力支撐和引導,導致高校對大學生行為的管理和約束力不從心,問題事故層出不窮。在搜集整理大量相關資料后,筆者將我國高校宿舍現存問題主要歸納為以下三種:1.外宿事故。許多大學生思想單純,缺乏社會安全防范意識,一味追求自由和個性。從網絡或報紙上的新聞可發現,外宿往往是造成學生人身財產安全事故發生的最大隱患之一。2.心理類問題。有些學生心理承受能力低,人際交往水平差,缺乏合理引導,導致過度自閉抑郁或者思想極端偏激,后果不堪設想;還有些大學生精神空虛,百無聊賴,在公寓內酗酒、賭博,發泄情緒等等,敗壞寢室風氣,造成極壞影響。3.網絡沉溺。不少大學生缺乏對互聯網副作用的認識,從而“沉迷上網玩游戲, 不能自拔,嚴重荒廢學業”;“不識辨盛行炒作的網絡環境,導致學生錯誤消極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陶醉在虛擬的網絡空間中, 逃避現實, 缺乏社會溝通和人際交流, 從而出現性格孤僻、心理障礙等癥狀”;“網絡知識缺乏,不知如何上網查找資料”;“不文明語言泛濫,以做黑客、制造網絡病毒等對社會造成危害的行為為榮”等。[1]這些現象無不令人堪憂。
三、大學生宿舍管理制度改革調整策略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當今高校宿舍管理規章制度作為高校教育理念和目標實現的重要工具,承擔著規范和引導學生行為的基本任務,其滯后性和功能的單一無疑對上述宿舍現存問題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因此筆者建議針對相應現存問題對大學生宿舍管理制度及時進行改革調整。
一、住宿學員需按學校指定的房間和床位住宿,不得私自調換床位,不得私自留宿他人,不得將宿舍門鑰匙交給外人,不準隨意進入他人房間。
二、愛護公共設施,不準用腳踢門,不得毀壞宿舍內的各種設施,不得擅自挪動消防器材。造成公共設施損壞者需加倍進行賠償,情節嚴重者要給予處分。
三、學校分配給各宿舍的電器設備外,學員自己不得亂拉電線,不得使用自帶的電器設備如電暖氣、電熱水器、電爐等。如因私自移動學校的電器設備或使用自帶的電器設備而發生意外,一切責任由學生自負。
四、不準在宿舍內吸煙,宿舍內不得使用明火。如因學員用火、吸煙等原因造成火災的,肇事學員除開除學籍外,還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
五、嚴格作息時間,按時起床,按時歸宿,按時就寢,熄燈后不準進行影響他人休息的活動。
六、宿舍內要保持整潔有序,地面干凈,物品放置規范。值日生要履行好職責。被褥要疊放整齊,床上不要堆放雜亂物品,每日早晨由值日生做值日。
七、為了便于管理,學生被、褥,熱水瓶、床單、被罩等都經防疫站檢驗合格產品,學生一律統一在學校購買,畢業后,所購買物品歸個人所有。
八、維護公共衛生,遵守公共道德。不準向樓道里倒水,倒垃圾和隨意擺放個人物品。不準亂扔垃圾,隨地吐痰;不準在教室、宿舍、走廊等公共場合大聲喧嘩。
九、非節假日,不得在校內進行打牌,打麻將等娛樂活動。
十、宿舍內不得存放易燃易爆及有毒物品,不要存放過量現金及貴重物品。
十一、如果宿舍內發生火災,學員應不要慌張,服從老師安排撤離,然后積極參與救火工作。
關鍵詞:宿舍管理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學生社區
G641
宿舍作為大學的一項重要的基礎設施,是學生活擁鬧匾場所,同樣也是學生生活習慣養成和思想交流的主要陣地。宿舍的物質環境和文化建設對塑造學生的人格和行為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學生宿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來關注的重要領域。高校也號召輔導員要時常走入宿舍,多與學生溝通交流,將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實處。
這些年來,絕大多數高校實行后勤社會化后,學生宿舍管理也出現了許多新問題和新挑戰,這對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針對宿舍管理中出現的實際問題,適時開展工作,及時解決問題,充分利用學生宿舍的陣地作用,將德行育人能夠深入人心。同時,現行的宿舍文化的形成是硬件和軟件共同作用的結果,本文以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為例探討學生宿舍文化的現狀,以及對目前宿舍管理制度的幾點思考。
一、 目前我校宿舍硬件配置、管理制度參差不齊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的宿舍分為校內宿舍和鵬遠公寓兩部分區域。兩個宿舍區域在硬件配置上存在差異,在管理上也是風格迥異,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上更應該區別對待,區分側重點。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 宿舍硬件條件、分配方式決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
校內住宿是學校統一安排、統一管理,收費標準低,能夠滿足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需求,但宿舍配置一般,管理相對松散。但是學生住宿非常集中,在按照同年級同專業的原則進行分配后,宿舍內多為同班級學生,學生們在一起溝通交流比較方便,也便于輔導員能夠充分利用學生干部的帶頭作用開展工作。
而鵬遠宿舍的管理更偏向盈利性質,宿舍的配置差別較大,收費標準也是相差甚多,學生自主選擇住宿標準。這對于一些家庭比較富裕的學生,可以入住價位高昂的單人間、二人間,而且在宿舍分配時也比較混亂,學生分散住宿,不便于統一管理。這無疑加大了輔導員的工作量,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增加了建立宿舍文化的難度。
(二) 宿舍管理制度影響思想政治教育的側重點
校內宿舍因學生住宿集中,輔導員直接管理學生的住宿情況,因此便于發現學生矛盾、宿舍不和等苗頭事件。例如學生調整宿舍需要本人向輔導員老師提出申請,輔導員每周下宿舍與學生談心等這些管理模式都有利于輔導員及時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提前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問題,及時化解矛盾,將宿舍危機降至最低。在這種情況下思想政治教育雖具有發現問題及時性的特點,卻在解決實際問題、將教育工作深入宿舍的過程中忽視了大學生的主體價值和同輩引領的作用,這種封閉式的教育模式不利于加強學生自我管理及構建管理法制化、社會化的健康、有序的學生宿舍環境。因此,創建學生社區,培養學生自主管理、自主服務的創新型管理模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待探索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宿舍是學生學習、休息、生活的重要場所,同樣也是思想和習性展露的地方。學生雖然是被思想政治教育的對象,但同時也是有思想、有主見的青年群體,不應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更應該充分發揮學生干部的引領作用。首先,學生干部來自學生群體,是有威望、有號召力、個人素質高的學生骨干,他們能夠充分融入群體,思想政治教育進宿舍離不開學生干部的參與。
鵬遠寢室調配屬于鵬遠自行管理,輔導員缺乏學生動態的一手資料,因此往往在教育引導過程中比較被動。另外,鵬遠自主制定管理制度,信息不透明的情況造成學生管理處及輔導員不能和及時判斷學生的動態,在教育過程中十分滯后。另外,不同學院、不同年級、不同專業學生混合住宿、作息時間相差也甚大的情況往往會使造成宿舍成員相互影響、缺乏溝通,感情淡薄的現象,不利于宿舍成員之間建立紐帶。這就需要輔導員進駐宿舍,通過經常與學生談心了解學生的想法和生活狀態。因此在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輔導員每周一次的查寢過程中,深入學生宿舍是了解學生思想動態的必要途徑。其次,在針對鵬遠公寓冬天供暖不足,收費漲價等問題上,我們也會不定期的根據鵬遠宿舍的情況開展學生的情緒疏導、思想引領工作。
二、 學生宿舍管理離不開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
學生宿舍文化是在管理模式下逐漸形成的教育理念,宿舍內的文化氛圍和學習環境都會影響學生的思想動態、行為表現,而積極健康的宿舍文化環境離不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引導。為此,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效性,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 開展主題多樣的宿舍活動
(二) 將人性化管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制度管理,強化管理育人、服務育人
(三) 深入宿舍關心其學習、生活、發展等諸多方面,結合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與學生建立深厚的友誼,使學生能夠愿意向輔導員袒露心聲,說出問題,主動尋求老師的幫助
思想政治教育是影響高校學生的德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工作,這需要全方面地開展人性化育人理念,從學生的學習、成長和生活多種角度做學生的心理導師,避免學生不良習性的養成。同時還需要提升思想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能力,發揮學生干部的帶頭、模范作用,還需要學校加強宿舍軟、硬件設施,為高校的思想政治育人工作提供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戴生彪.試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進宿舍.甘肅建筑職業技術學院.2010.6
教學過程應該是有序的,這就必須牢牢把握兩條線索:一是依據教材知識的內在聯系,把握好學生邏輯思維的脈絡,二是依據學生認識的發展規律,把握好學生實驗探究的程序。為此,教師應能駕馭教材,對教學內容作一番必要的剪輯或加工,這也是一種教學藝術的再創造。
這類課題如果沿用“講解實驗原理,介紹實驗裝置,演示實驗過程,觀察實驗現象,總結實驗結果”的傳統教法,很可能造成教師呆板地講、學生被動地聽的局面.學生所獲得的也只是些靜態的知識(現成結論),而那些蘊含于研究過程中的動態知識(科學方法等),卻得不到應有的開發,這實在是教學上的重大失策。
本課試圖改變這種狀況,按照“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過程為主線”的教學設想,采取了引導探究的教學方法.即把教材內容有機地劃分成若干個探究階段,并輔之以一系列環環相扣的問題,鋪設成一條通往知識高峰的階梯,并力求拓展課題的探究過程,盡量擴大學生的活動空間。在整個過程中,既有學生的積極參與、拾級攀登,又有教師的點撥引導、及時調控。通過師生雙邊的信息交流,學生間的相互討論,不斷地將教學活動引向深入,使學生在獲取新知的同時,還親身經驗科學研究的思想方法,進一步培養他們的能力。
二、教學目標
1.知識教學點
通過探究理解和掌握加速度、力和質量的關系,為學習牛頓第二定律作好充分的準備。
2.能力訓練點
讓學生學會主動探究的過程,在學到科學知識的同時掌握探究性學習的方法。
3.德育滲透點
通過探究過程的猜想、討論、設計、操作、歸納,使學生樹立知識來源于實踐,運用于實踐的觀點。
三、重點與難點
1.重點:采用控制變量法探究出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
2.難點:組織學生討論得出獲取拉小車的恒力和平衡摩擦力的方法。
四、教學方法
采用探究式教學模式: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數據得出結論――應用與延伸。
五、教具
兩人一組,每組長木板(帶滑輪)一塊、打點計時器一個、小木塊兩塊、小車一輛、砝碼一盒、小盤一個及細線、紙帶等。
六、教學過程
1.提出問題
教師:(1)質量與慣性的關系是什么?
(2)慣性的大小對運動狀態改變難易有什么影響?
(3)運動狀態改變難易如何用速度來描述?
(4)物體運動速度的變化快慢用什么物理量來描述?
學生:質量m大慣性大運動狀態難改變運動速度的變化慢加速度a小。
教師:(5)力與運動狀態的改變有什么關系?如果力越大,加速度會如何?
學生:力F越大運動狀態容易改變運動速度的變化快加速度a大。
2.猜想與假設
教師:加速度、力和質量有什么樣的定量關系呢?
學生:猜想1:它們之間最簡單的關系應該是加速度與質量成反比,即a∝ 。
猜想2:它們之間最簡單的關系應該是加速度與力成正比,即a∝F。
教師:如何驗證猜想的正確與否?
學生:看書思考后得出:利用控制變量法,先保持質量不變,改變力,作出a―F圖象;再保持力不變,改變物體的質量,作出a― 圖象來驗證猜想是否正確。
3.設計實驗
教師:引導學生設計實驗同時在實驗設計前先提出如下3個問題:
(1)如何測量加速度的大小?
(2)如何取得拉小車的恒力?
(3)在小車運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摩擦力的作用,這個摩擦力也會影響到小車的加速度,如何消除摩擦力的影響呢?
學生:方案一:用手通過彈簧稱拉小車,小車后連一條紙帶,用打點計時器打出的點計算加速度;
方案二:在實驗前,先掛一小重物能使物體勻速運動。
方案三:把木板沒有定滑輪的一端墊高,使小車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與摩擦力平衡。
引導學生討論分析三個方案得出結論,方案一中很難保證拉力恒定,但提供了測加速度的辦法;方案二中當改變小車質量后必須重新平衡摩擦力,所以操作復雜不實用,但提供了獲得恒力的辦法;方案二中用下滑力平衡摩擦力,小車質量的改變對這種平衡沒有影響。故我們應結合上述三個方案來設計實驗。
探究實驗一:固定物體質量不變,改變外力,探究加速度和外力的關系。
探究實驗二:固定外力不變,改變物體質量,探究加速度和質量的關系。
在消除阻力影響的前提下,提出下列問題:
(1)如何改變外力?(改變鉤碼的重力,鉤碼重力要遠小于小車重力)
(2)如何比較兩物體的加速度?(利用V-t圖求加速度。)
(3)如何展示加速度與外力的關系?(作出a-F圖)
通過上述問題的思考,使學生明確實驗方案。
同時思考:如何保證兩車的運動時間相同?
車后用繩控制小車運動,同時松手再同時拉住。
4.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
給學生強調實驗中應注意的事項,引導學生進行實驗,巡視并進行個別指導,對學生實驗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引導糾正。得出實驗數據,填入自制表格,作出圖象。
5.分析數據得出結論
在學生展示探究成果的基礎上,提出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是:質量不變時,加速度與外力成正比;外力不變時,加速度與質量成反比;即a∝ 。
6.實驗探究的延伸
作為課堂實驗探究的延伸,提出更深的探究課題,激發學生探究興趣,是培養學生自主探究意識的重要途徑。
(1)讓學生觀察不同實驗條件下的a-F圖,提出問題:實驗數據描點與得到的圖線有什么特征?將得到的圖線進行合理外推,如果不交于坐標系的原點而是在坐標軸上有截距該如何分析?若實驗數據描點的初、末兩點都有偏差,則這兩點很可能在圖線的同一側,試說明理由。
(2)布置學生課后繼續想辦法做本課設計的實驗,并使鉤碼質量與小車質量的逐漸接近,探究實驗現象,請同學們完善本實驗的條件。
(作者單位:湖南省郴州市湘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