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幼兒園家長寄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尊敬的家長您好!
非常感謝您和孩子選擇了啟航幼兒園,真誠歡迎來到啟航這個溫馨而快樂的大家庭里。我們將用愛心和人格讓孩子們擁有一個美好的童年;用辛勤和智慧為孩子們奠定一塊成長的基石。
孩子上幼兒園,是他們人生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孩子從這一刻起,就邁出了家庭里的小天地,走進了豐富多彩的幼兒園集體生活。剛開始,孩子將面臨許多不適應:陌生的環境,沒有親人陪伴,只有陌生的老師和小朋友。對于這種陌生的挑戰和沖擊,孩子們最強烈的反應就是哭鬧,這就是正常的入園焦慮期。有的孩子可能會持續一兩個星期或一個月, 有的孩子則需要兩三個月的過度期,這與家庭生活方式和孩子的性格有關。不少新入園孩子的家長往往為孩子哭鬧著不愿上幼兒園而感到困惑,無數的問題纏繞著平時看似堅強、果敢的爸爸、媽媽們。作為幼兒園的老師,我們對家長朋友的這些擔心、疑慮都很了解,并且表示深深的理解,但是請記住您不可能阻止孩子長大,不可能不讓孩子獨立面對生活,因此,我們建議您積極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將您最真誠的信任給予我們的老師、給予自己、給予孩子,并配合老師做好以下工作:
1、每天堅持送孩子入園,早晨把孩子送到班上交給老師就盡快離開,不要在班級門口、窗口逗留,以免影響孩子的情緒。家長的心態很重要,幼兒雖小,對家長的情感、心態卻是十分敏感的,當孩子察覺到家長的依戀感和動搖心態就會強化他的要求,更不愿上幼兒園了。所以,家長應該堅持送孩子,不要猶豫,更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家長的“妥協”,只能延長孩子不適應的時間。
2、在家注意對孩子進行一些自理能力的培養(如:吃飯、穿衣、大小便等);其次要引導孩子多說話,善于表達自己的愿望和想法。另外,把孩子送進幼兒園也是給孩子一次適應新環境的鍛煉機會,作為家長應該讓孩子去承受這種鍛煉,培養社會適應能力,這對孩子日后成長也是十分必要和有利的。
3、由于幼兒年齡小,一下子不能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常常會出現大小便在褲子上的現象,因此,請家長為孩子準備一些褲子及襪子,并寫上孩子的名字,以便替換。來幼兒園為孩子穿的衣服式樣要簡單,便于幼兒穿脫,上衣要前開口,衣褲要寬松,盡量不穿背帶褲、長裙及硬底的皮鞋和有鞋帶的鞋子。
4、安全工作,警鐘長鳴。每天來幼兒園要檢查孩子的口袋,不要讓孩子帶零食和有危險的東西(如:小珠子、小刀以及尖銳的小東西),不要給孩子帶耳環及項鏈、戒指等貴重物品,以免遺失。每天早上送孩子入幼兒園一定要把孩子親手交到班上老師的手中,不能讓孩子自己進教室。如你的孩子生病需要吃藥的,請把藥交到老師手中,并寫明服藥時間、劑量等。
5、對于孩子的哭鬧情緒,千萬不要自己胡亂猜測孩子拒絕入園的種種原因(如:是不是有小朋友欺負他了?是不是幼兒園的飯菜不合口?是不是老師不喜歡他?......),家長的擔心很正常,但一定要理智的對待。
親愛的小朋友們:
歡迎你們回到幼兒園,老師熱烈地祝賀你們升入了中班第二學期,在假期里你們想老師了嗎?老師很想念你們哦!盼望著早點見到你們呢!我們大家在一起其樂融融,海馬3班就像一個快樂溫馨的大家庭,老師在這里張開雙臂迎接你們的到來!我們老師和孩子們、家長們一起度過了一個吉祥而又幸福的虎年,迎來了充滿無數希望的兔年!希望我們在兔年里能夠收獲更多!
在老師眼里你們個個聰明活潑、天真可愛。在本學期里你們會學到更多的知識,懂得更多的道理,我們三位老師會象媽媽一樣關心你們、愛護你們,讓你們學會獨立、學會堅強、學習與同伴友好交往。希望你們在柘林幼兒園這片沃土里健康、快樂地成長。我相信稚嫩的雛鷹一定會長成羽翼豐滿、身姿矯健的雄鷹,從這里起飛,飛向遼闊的藍天、飛向廣袤的宇宙!
孩子們過了一個愉快的暑期,又迎來了一個嶄新的學年,回首過去的一年里,我們的教育工作得到了您極大的支持與配合,在這里我們老師向您表示衷心的感謝!
現在孩子們上幼兒園大班了,對孩子來說又開始了正常的集體生活。由于過了一個暑假,大多數孩子在家比較松散 ,可能一下子是不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了。為了使孩子盡快步入正常的生活軌道,給您以下幾點建議:
1、調整孩子的作息時間,幫助孩子早睡早起,提醒孩子按時入園。
2、幫孩子準備一件暑假里的小作品,帶到幼兒園進行交流。
3、和孩子回憶暑假里的收獲,鼓勵孩子進行講述,使孩子表述清楚、有條理。
關鍵詞:幼兒教育;教師與家長;問題障礙;溝通渠道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2)-09-0106-01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由此可見,教師和家長互動交流是非常的重要。但是幼兒教師當前比較關注同時覺得棘手的問題是家長的理解和溝通,不僅是教師和家長雙方積極互動的前提,也是影響班級工作順利開展的主要原因。目前家園合作出現的“流于形式多、單向灌輸多、一味要求多”等一系列問題,都是與“理解與溝通”出現障礙密不可分的。以下是自己在與家長溝通時的一些體會,與同仁交流,希望通過我們共同的努力,使溝通更有效。
一、家長與教師之間存在障礙的原因
1.家長與教師教育幼兒的理念存在分歧。所謂家園合作,是指幼兒園和家庭都把自己當作促進幼兒發展的主體,雙方積極主動地互相了解、互相配合、互相支持,通過幼兒園與家庭的雙向互動共同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但是,有些家長對幼兒教育理念認識不同,認為掏錢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就是應該多學知識,多識字,多做算術題,不能只玩“游戲”,問孩子“學什么了?”孩子答不上來,家長就不滿意,并不了解寓教于樂是幼兒教育的一大特征。有些家長對幼兒采取的教育方法迥然不同,傾向于專制教育,強迫孩子服從。而教師講究的是耐心說服的教育方法。因為現在大多數是獨生子女,有的家長怕自己的孩子吃虧,“教育”孩子別的小朋友打你,你就打他;而教師教育幼兒互相謙讓,團結友愛。這些顯然與教師的教育是矛盾的,這些分歧也妨礙對幼兒的教育。
2.家長與教師的地位不同造成的分歧。每個家長的地位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知識結構不同、性格興趣不同,因而對幼兒園或孩子的教育也有不同的期望、態度和觀點。比如有的家長認為家園合作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十分重要,因此非常重視與教師建立良好的關系,在與教師的積極溝通中,保持家園的密切配合。有的家長認為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后,教育就是幼兒園的事情,他們很少與教師主動溝通,對孩子的教育不聞不問,把孩子的教育全盤托付給教師。
3.家長與教師缺少溝通的時間和機會。家長與幼兒園的工作時間基本上是同步的。早上教師忙于接待幼兒,家長則忙于上班,他們很難有交流的機會。有些家長每次送幼兒來園,都想跟老師談談孩子的情況,可是教師忙于接待孩子,家長又不忍心打擾教師,索性把問題先擱著。下午放學,教師又忙著送幼兒離園,哪有時間靜心去交流孩子的情況,這就像兩條不能交匯的平行線。由于各方面的因素,確實教師與家長溝通起來會出現一些障礙,所以必須尋找化解這些障礙的有效策略,架設教師與家長順利溝通的橋梁。
二、化解家長與班級互動中的矛盾
1.教師要善于聆聽,要以誠相待,以心換心,并積極地給家長以反饋,鼓勵家長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教師在聆聽家長談話的同時,要有策略地向家長描述孩子的行為,并巧妙地提出意見或建議。在描述孩子的行為時,要充分肯定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使家長感到教師對孩子是充滿信心和關愛的,從而愿意接受教師提出的意見或建議。如在與某一家長的交談中,我首先肯定了孩子的優點,得到家長的認同后,再告訴孩子的不足,從而把家長的注意力集中到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制力,并巧妙地提出建議。
2.與家長溝通時要營造寬松的氣氛,與家長平等相處。全班幾十個孩子的家長性格不一,文化層次的不同,他們與教師交談的方式、語氣等肯定也存在差異。當遇到有些氣勢洶洶蠻不講理的家長,當他們提出一些不符合教育行為及規律的觀點和要求時,教師要先讓家長把話說完,發完脾氣和牢騷,然后再耐心地以平靜的語氣與家長解釋、分析事情的利弊和對錯,體現出自己的寬容大度,贏得家長的好感,從而得到家長對幼兒園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3.傳播科學育兒知識,提高家庭教育能力是我們幼兒園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家庭教育同幼兒園教育協調一致,密切配合是幼兒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的重要一環,我們要努力做好與家長的溝通,但是,不能說我們的教育方法和態度就是絕對的真理,我們教師也應再探索、再學習。這個摸索的過程很需要家長的支持,他們身上也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教育經驗,這些教育資源對于我們都是彌足珍貴的。同樣,家長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更需要老師的指導,把我們掌握的最基本,最實際的教育理念同家長一起分享。
三、開展多種的合作活動,促進家園互動
關鍵詞:家長;幼兒園教育;改進;
G616
在當前學前教育理念的不斷發展實踐中,更加注重幼兒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的共同合作。家庭和幼兒園教育能夠同心同力,更能進一步增強教育效果,促進幼兒朝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但是目前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還存在著不少的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解決,特別是最大程度的提高家長參與的實際效果,以便于更好地促進幼兒的身心全面發展。
一、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存在的問題分析
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在內涵方面主要有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家長按照幼兒園的安排,親身來到幼兒園參與現場的教學活動,幼兒園則通過更重方式,提供機會渠道讓家長共同參與到家園共育中。另方面則是家長按照幼兒園的指導,完成幼兒在園內未完成的活動。當前,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在具體的實施開展階段還有著不少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家長對于幼兒園教育的參與程度不高。雖然目前很多家長對于幼兒園的各種活動參與較為積極,與幼兒教師之間的溝通也可以很好地做到,但一些家長在協助幼兒園教學開展方面的參與往往較少,特別是深層次地參與到幼兒園教學開展以及行政決策方面的做得不夠,導致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往往是表面形式,沒有真正參與,參與的實效沒有發揮到最大。
(2)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具有較強的被動性。家長和幼兒園之間的良好配合,不僅僅體現在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活動之中,更要求家長應該提高自身的參與意識,主動參與到幼兒園教育之中。但這正是我國部分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工作方面的薄弱之處,很多家長多是消極被動的參與到幼兒園教育之中,熱情不高。
(3)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存在明顯的單向性。目前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最多的方式主要是參與到幼兒園的講座、家長會以及家長培訓等,通過這些方式家長可以更好地學到有關的育兒知識以及成長引導知識,加深對幼兒園的理解,但是這樣的活動往往具有單向性,家長與幼兒園兩者之間的互動很少,特別是幼兒教師還不能有針對性的對家長的教育進行引導改進。
綜合分析目前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出現的這些問題,原因可以在幼兒園和家長兩方面進行分析:在幼兒園方面,有的對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還沒有全面準確的認識,有的甚至認為幼兒園在幼兒教育方面具有權威性,而家長缺乏相應的專業知識,不能科學合理的教育孩子,因此在調動家長積極性參與幼兒教育方面的積極性不高,在組織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的方式、內容等方面缺少整體規劃、合理設計,影響了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的實效性。在家長方面,很多家長認為教育幼兒的主要是幼兒園方面,家長主要負責在家撫養,按時接送,很多家長還不能正確的認識自身參與幼兒園教育的重要性,在參與到幼兒園教育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此外,家長和幼兒教師之間往往也缺少足夠的溝通,一些家長不能正確的理解幼兒教師,并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這也是家長不能充分參與到幼兒園教育中的重要原因。
二、改進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的具體措施
(1)加深家長與幼兒園之間的信任。保證家長充分的參與到幼兒園教育之中,前提條件是應該進一步加深家長和幼兒園之間的相互信任理解。特別是作為幼兒園,應該從自身方面入手,增強對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的信任感。一方面,幼兒園應該相信家長能夠很好地參與到幼兒教育中,安排更多的機會,建立更多的渠道,以方便家長更直接的參與到幼兒園教育中。另一方面,幼兒園教師應該對家長一視同仁,無論家長是何種社會地位、經濟收入,都能做到平等的對待,避免區別對待造成家長的虛假性參與,同時也可以加強家長對幼兒園教育的信任感。
(2)不斷促進提高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的意識。幼兒園應該利用各種機會,加強與家長的溝通,不斷提高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的主動性。具體來說,幼兒園可以利用召開家長會或者是在家長平常接送孩子時,就合作教育加強與家長的探討溝通,對幼兒家長進行充分的啟發指導,積極轉變家長的傳統思想觀念,促使家長能夠自覺主動地參與到幼兒園教育中。同時,幼兒園還可以主動舉辦相關的講座,尋找機會把家長集中起來,就幼兒教育聽取家長的意見,也借此機會動員家長多多的參與到幼兒園教育之中。
(3)注意加強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提高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的效率,關鍵還是應該注重做好家長與幼兒園之間的良好溝通。首先,在平時幼兒教師應該就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的具體方法與之進行詳細溝通,并對家長給予具體指導,確保家長在參與的過程中能夠更好地發揮作用。其次,幼兒教師在與家長的溝通過程中,應該注意方式方法的運用,要注意將幼兒的成長發展作為溝通的落腳點,對各項參與活動,應該向家長說明家長參與的必要性以及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進一步提高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的熱情。
(4)注重提升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的深度。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還應該注重參與的深度和具體性。在這方面,首先幼兒園除了積極支持家長到幼兒園參加學習教育活動以外,還應該主動地吸引教師參與到幼兒園教育的幼兒評價、幼兒園課程設置、學校事務管理等方方面面,真正實家長現深度參與。其次,作為幼兒園應該充分聽取家長各種建設性的意見建議,要用好幼兒家長資源廣泛、多元的特點,將家長的寶貴意見吸收體現到幼兒園內部的行政決策管理方面,最大程度的改進教育效果。
三、結語
促進家長參與到幼兒園教育中,作為幼兒園應該注重加強與家長的溝通,進一步的提高家長的參與意識,并設多種多樣的參與機會,不斷豐富家長參與的良好氛圍,以確保家長參與效果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商曉陽.幼兒園教學活動中家長參與的現狀及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