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化學多媒體教學

化學多媒體教學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化學多媒體教學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化學多媒體教學

化學多媒體教學范文第1篇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化學教學;優越性;不可替代性

【中圖分類號】 G633.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1-1297(2013)01-0055-01

計算機在教育領域的引入將對傳統的教學方法和課程體系產生巨大的影響,對于化學教育勢必也將受到前所未有的影響。傳統教學模式的種種弊端在社會創新的大潮下已是愈加明顯,為此,需要我們更新教育思想和觀念,改變教學方式,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手段加上有限的化學實驗演示的教學方法,多媒體輔助教學則順應了時代的潮流,因此化學教學引入了新的技術――CAI(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計算機輔助教學)[1,2]。CAI的核心是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當課堂中出現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和教學內容相融合的教學情景時,學生受到感染和啟發,這就激發了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習變得輕松愉快[3]。在化學教學中,多媒體技術也顯示了它巨大的優越性,但不能完全替代傳統教學。

多媒體教學的優越性

1.增強課堂教學的表現力。

化不可見為可見 如Na與H2O反應實驗,通過投影實驗能使全體學生基本看清,但反應太快,學生完整描述實驗現象有困難,這時可將該實驗的視頻文件反復播放,這樣學生就能將實驗的整個過程看得十分清楚[4]。利用相應的多媒體課件來演示,讓學生直觀、生動、形象地了解到這些知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也能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化靜態為動態 如化學生產流程的宏觀演示、模擬工業生產流程。在進行接觸法制硫酸和電解食鹽水等化工生產過程的教學中, 教材中的內容僅靠掛圖及教師講解,效果不理想,可選用相應的課件和視頻來輔助教學,利用課件來將分散、孤立的設備連接成完整的、系統的設備,將靜態的生產流程變為動態的生產過程,將各個環節進行局部放大和反復演示,使學生看清楚,理解到各設備的工作原理和整個生產的流程[5]。

化抽象為直觀 如在有機化學中,利用多媒體模擬出有機物模型中化學鍵斷裂及新化學鍵的合成的方式,使有機物學習的難度將大大降低。一些典型分子的構型如C60(足球分子)等在以往的教學中這些分子的結構只能用簡單的球棍模型來示意,如今則可用多媒體課件來演示這些分子的空間構型,讓各種分子模型在三維空間中旋轉和翻滾,使學生能從多個角度來進行仔細觀察,充分比較各類分子的結構特征,深化學生對這些抽象的分子知識的認識和理解。

2.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有利于加大教學密度、加快教學進度、優化教學過程。

傳統的化學教學過程主要是化學課堂教學,化學教師邊講解邊板書,并以一定的演示實驗或學生實驗配合教師講解。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可以做到高密度知識傳授,大信息量的優化處理,大大提高課堂效率。課件中涉及一些二維、三維動畫及圖形雖不是語言,但通常比語言表達的更形象、更生動、更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有關疑難問題[6]。由于信息傳輸通道的多樣化、容量大、速度快、效果好、教學密度的加大、教學進度的提高也就很明顯了。

二 在使用多媒體教學時應注意的問題

我認為那種“靠計算機技術就能確定教育的方向,解決教育問題”的觀念是錯誤的[6],它只是一種手段或工具。在使用多媒體教學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多媒體教學不能替代傳統教學。

我們不能全盤否定傳統教學,傳統教學具有豐富的遺產和寶貴的教學經驗。在教學中,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手段的關系應當是一種有機整合的互補關系,應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找到兩者的最佳結合點,使之轉化為更科學、更有趣、更有質量的方式,更好地為實施素質教育服務。

2.多媒體教學不能替代化學實驗。

演示實驗是化學教學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有些教師為了節省時間或為了實驗的成功性高,全部用多媒體動畫模擬實驗。殊不知,首先,這樣做降低了實驗的真實性,可信度,降低了學生的興趣,從而降低了課堂效率。其次,實驗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推理能力,尤其一些可能出現的副反應,不該出現的現象,恰好是對學生進行適時教育,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很好機會。而借助計算機強大的模擬、動畫和計算能力,使許多現象明顯、易觀察的實驗“屏上做”[7],使學生失去了鍛煉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機會。

三 結語

多媒體具有存儲量大、準確性高、直觀性好、處理速度快、交互對話和邏輯判斷等諸多具有其它手段無法替代的優點。但是,提倡多媒體教學,決不是要否定傳統的教學手段。各種手段都具有其各自的特點和獨特的功能,在教學中,他們是相互補充、取長補短的關系。就像粉筆+黑板、幻燈投影、電視教學等教學手段一樣,多媒體教學只是教師授課的教學手段之一,只有善于將這種現代化教學手段與傳統教學相結合,互相滲透、互相補充和完善,才能提高化學的教學質量,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袁金華.課堂教學論.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80-81

[2] 南國農,李運林.電化教育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05

[3] 胡業宏.化學課中如何更好地使用計算機.化學教育,2000,3:7-8

[4] 張寶輝,葛微、楊武.計算機能幫助化學教師做什么.化學教育,1998,2: 29

[5] 鐘宏釗.山區縣中學實行化學多媒體教學可行性初探.化學教學,1999,8: 36

化學多媒體教學范文第2篇

關鍵詞 高中化學 多媒體教學 課件評價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1)09-0081-03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新一輪高中課程改革的進行,我校化學教研組對多媒體教學也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與嘗試,這種整合既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利于教師講清所授知識,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轉變學生學習方式,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下面結合化學多媒體教學的實踐,談談我的體會。

一、探索中確立使用多媒體教學的長處及相關課型

1.多媒體教學能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多媒體集文字、圖像、聲音、動畫、影視等各種信息傳輸手段為一體,能使許多抽象的化學概念、化學規律,復雜的化學反應環境由靜態變動態、無聲變有聲、抽象變具體,不僅能大大增強表現力而且易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有著極高的價值,從而促使學生更好、更快、更深入地把握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

2. 輔助實驗教學,優化化學實驗,突破演示難點

(1)增強實驗的可見度,強化實驗的演示效果。如演示金屬鈉與水的反應實驗中,過去是鈉與水反應在大燒杯中進行,可改在方型投影試管中盛有滴加酚酞的水,然后加入金屬鈉,學生在投影屏幕上能清晰地觀察到“浮、游、熔、響、紅”等現象,實驗效果明顯得到提高。(2)重現有毒、有害物質的實驗,減少危害和污染。如濃H2SO4實驗,課堂上一般演示正確的操作,對不正確的操作進行講解,通過錄像對濃H2SO4滴入水中放出大量熱量使 H2SO4液飛濺現象進行演示,使學生加深對這一知識點的理解,這樣的教學可以使學生正確掌握實驗操作規則和正確認識實驗裝置,對實驗的成功起到一定的作用。(3)模擬化工生產過程。對一些化工生產過程,如接觸法制硫酸、氨氧化法制硝酸、海水提鎂、高爐煉鐵等等,學生大多數未見過,缺乏感性認識,用計算機多媒體可形象、逼真地表現出每一步生產過程,對于各個環節也可以反復演示或局部放大。(4)模擬化學反應過程。模擬無機或有機化學反應過程,使學生看到化學鍵的斷裂及重新組合的過程。如有機化學中羧酸和醇的反應,羧酸是提供氫還是提供羥基?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很容易把中和反應跟酯化反應類比,認為酯化反應中,羧酸提供氫而醇提供羥基,為突破這一教學難點,可利用電教媒體模擬含的醇跟羧酸起酯化反應,形成含有的酯這一反應歷程,證明羧酸提供羥基而醇提供氫。

3. 微觀變宏觀,化抽象教學為形象教學

對于化學中運動而復雜的微觀世界,用傳統的教學手段很難使學生理解掌握,如在講授雜化軌道時,形象的展現原子軌道形成雜化軌道的過程,使學生能夠形象的理解雜化軌道的形成。在《化學鍵》這一節,可通過多媒體技術運用三維動畫,生動、形象、直觀的模擬氯化鈉的形成過程,從而揭示離子鍵的形成。又例如結構部分(如NaCl、SiO2、石墨、金剛石、干冰等)、較復雜的分子結構、有機物的同分異構等內容,以及微觀粒子的運動(如電子在核外的運動、氧化還原反應中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離子反應、原電池工作原理、電解與電鍍、布朗運動、電泳現象等)對中學生來說是較難理解的,又不可能通過化學實驗演示。而計算機的模擬功能,可以變抽象為具體, 使靜止內容動感化,模擬微觀世界的化學反應和現象,使教學更加形象、直觀,便于學習者理解和掌握。

二、實踐中要避免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誤區

1.多媒體教學不能完全取代了傳統教學

當前的教學模式仍不可能脫離傳統的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手段只能作為“輔助”,而不能完全替代傳統教學模式。有的教師認為多媒體課堂教學具有傳統教學模式所沒有的優勢,每節課必須使用多媒體,好象不用多媒體就不能算是一節好課。這種認識過分強調了多媒體教學的優點,而忽視了課堂教學中的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作用、師生之間課堂上的情感交流,削弱了教師的授課藝術和臨場發揮能力,不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2. 課件應注重科學性,避免過于藝術化

筆者曾見到一個膠體的課件,其中演示膠體的電泳實驗中粒子移動的動畫時,紅褐色的氫氧化鐵膠體粒子完全地從陽極流向陰極,從陽極到U形管的中間部分的溶液全部變為無色,這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此外設計的課件界面最好不要過于藝術化,過分華麗、漂亮的圖片,精彩的動畫和影像不僅不能對學生的學習有所幫助,甚至帶來反面作用。離開了科學性,也就失去了自然科學立足的根本。畢竟多媒體教學只是一個輔助的教學工具,能夠做到幫助教師理清思路,解決學生學習中的具體困難即可。

3. 課堂容量不宜過大

這是使用多媒體教學的常見問題,一節課只有45分鐘,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接受能力是一定的,課堂上所講授內容的“量”要適當。然而有的教師為了多給學生傳授一些知識,講授內容太多,重點不突出,面面俱到,學生不知教師想講什么,更不要說記筆記了,結果一節課下來茫然不知所措,反而事倍功半。我建議對于一些重要的推理過程,教師還是使用板書,一步一步引導學生,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而不是一下子全出來。

4. 一切能夠用實驗去研究的教學問題就絕不能脫離實驗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的功能是任何手段替代不了的,學生在實驗中所經受的思維、操作、分析、觀察能力的鍛煉,以及對情緒、意志、毅力的培養是多媒體課件無法實現的,只能通過實驗來實現。

5. 盲目照搬別人的課件

一次公開教學中,我使用下載的一個多媒體課件比較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在聽課教師的贊譽中,我卻總感覺心里失落落的,感覺這堂課好像不是我上的,而是課件作者的。現在網絡上這類資源很多,那次經歷讓我認識到這些資源在使用時,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有所選擇和加工,切不可照搬。因為每位教師思維方式和教學風格是不一樣的,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也是不一樣的,在教學中應根據現實情況加入自己的設計和理解,所以我們的課件可以學習和借鑒別人,但一定要突出自已的個性和思想。

6.課件和教學的設計要注重師生交流的雙向性

教師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授課更應注意師生之間的雙向交流,這樣才能體現新課改的思想,使學生思維活躍,既有利于學生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和探索精神以及創新能力,這些能力的養成會使他們在以后的學習中受益無窮。

三、多媒體化學課件的評價

在我們教研組所承擔的中學化學教學過程中全部實現多媒體輔助教學,并在使用過程中不斷完善、不斷發展,取得了較好效果,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大了知識面。此外眾多運用多媒體教學系統成功的課例,使我們認識到,多媒體作為一種教學手段,能很好地落實教學內容和培養學生能力,成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建設的有力手段。為了揚長避短,我們組設計了如下多媒體教學評價標準:

1.多媒體課件必須具有科學性,否則非但不能起到輔助教學的目的,反而給學生帶來更大的負面影響。

2.情境的展示性。充分發揮媒體的視聽效果,形象生動地展示教學內容。

3.教學的輔。與教師的教學有機結合,較好地解決其他媒體難以解決的問題。

4.內容的啟發性。課件內容符合教學規律,構思精巧,能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激發學生的思維。

化學多媒體教學范文第3篇

首先,多媒體技術在化學教學中應用時,教師要把握好化學課程的教學重點,要充分意識到,所制備的多媒體課件只是教師進行化學教學的一種手段,不一定要拘泥于多媒體課件的制作,也不要沉溺于對多媒體課件的表現形式的追求.在化學多媒體課件的制作過程中,要把握好學生的實際特點和教學的核心內容,不可以追求課件的外在表現形式,充分發揮出多媒體課件的作用.其次,在初中化學多媒體教學過程中,添加了大量的內容,就容易導致學生難以把握住化學課程的學習重點,也發揮不出多媒體課件的教學作用.針對這樣的情況,就需要教師在多媒體課件制作的過程中,多加斟酌,制作出重點突出的多媒體課件,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最后,多媒體技術在化學教學中應用時,要充分考慮到對于化學的基本原理的展示,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造相應的化學學習情境,讓學生能夠在欣賞化學的過程中,陶冶自己的身心,真正貼合初中化學的教學目的,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多媒體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促進初中化學教學效率的提升

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意識到,化學教學的核心部分就是讓學生在欣賞化學的基礎上,陶冶自己的身心,促進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這也是化學課程和傳統的課程的區別所在.化學課堂上采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將多媒體中的視聽效果和化學課程中的欣賞事物美的特性有機結合在一起,進而有效地提升化學課程的表現力,提升化學教學效果,讓學生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根據自身的特點,選擇合適的學習方法,促進化學教學效率的提升.

2.為化學教學提供多樣的展示方式

為了保證初中化學教學效率,可以充分利用好多媒體技術對于知識的搜集能力.具體來說,通過在網絡上進行相關知識的查詢,不斷完善教學內容,促進化學教學效率的提升.也可以根據多媒體教學的實時性特點,教師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設置一部分的空白內容,讓學生通過化學學習進行自我把控,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在自我努力的基礎上,不斷提升自身的化學水平.例如,在講“二氧化碳的性質、用途及制法”時,教師在進行PPT設計的過程中,不斷根據學生的喜好來添加PPT內容,發揮出多媒體教學的最佳效果.教師可以在PPT里面添加干冰的性質變化的過程的flash短片,讓學生充分感悟到化學的魅力,也可以在PPT中展示二氧化碳在各個領域的使用情況,以及干冰滅火器的使用原理.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全方位的讓學生感悟到二氧化碳的性質、用途及制法的基本內容,形成對二氧化碳氣體更加深刻的認識.

3.為化學教學提供更多的延展空間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運用已經成為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多媒體技術領域所涉及的知識范圍也越來越廣泛,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效地把握住化學課程發展的脈搏,充分結合多媒體技術的延展性特點,為化學課堂的發展鋪設好良好的基礎.在化學教學過程中,為了保證學生能夠充分享受到化學帶給他們的樂趣,應當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各個化學軟件的使用方法詳盡地展示給學生.通過使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化學教師可以專門制作相應的課件,幫助學生理解.教師可以在課程開始之前,將化學制作成一套精美的多媒體課件,讓學生通過觀看多媒體課件,增添視覺上的化學之美,提升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例如,在講“常見的酸和堿”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在PPT課件的制作過程中,下載一些酸堿指示劑添加進入酸和堿的過程中所產生的flash短片,讓學生通過短片來感悟酸和堿的美,通過PPT的展示,配合常見的酸和堿的基礎內容,學生可以迅速進入學習狀態.同時,教師在PPT設計過程中,還可以適當地插入一些介紹常見的酸和堿的日常應用的小知識,讓學生通過對PPT的觀看,更加深刻地了解到常見的酸和堿的基本性質,從而在化學學習過程中更加得心應手.

三、結語

化學多媒體教學范文第4篇

【關鍵詞】多媒體化學實驗教學優勢弊端結合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化學實驗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育技能正在為很多一線化學教師所掌握和應用。在教學實踐中,很多教師對多媒體的功能和地位不甚了解,在化學教學應用上也出現了一些誤區和亂象。有些教師把化學實驗課變成了多媒體展示課,多媒體動畫演示取代了傳統的動手實驗;有些教師對于多媒體持排斥態度,還是采用傳統的化學實驗教學模式。那么,多媒體能否在化學實驗教學中一顯身手?化學實驗的多媒體教學應該怎么開設?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必須了解多媒體應用于化學實驗教學的優勢和弊端。

一、采用多媒體進行化學實驗教學的優勢

(一)多媒體信息呈現方式多樣化,利于實驗理論課教學

多媒體教學資源往往具有圖、文、聲并茂甚至有活動影象這樣的特點,這些特點對于教育、教學過程來說是特別寶貴的特性與功能。化學實驗基礎理論知識往往內容多且雜,比較枯燥乏味,學生學起來相當吃力。多媒體的呈現方式多樣化對化學實驗的理論教學有很大的幫助,可以有效彌補這些不足。例如可以通過圖片展示實驗儀器的外形與結構;運用視頻展示實驗操作規范;通過視頻事例展示一些實驗安全問題;運用不同大小或顏色的字體來對某些內容進行重點標識等等。這種圖文聲像并茂的呈現方式,能夠多角度調動學生的情緒、注意力和興趣,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還有一些化學實驗,學習過程中需要展示微觀粒子反應的情形,宏觀的化學實驗是無法觀測到的,這時候可以借助多媒體動畫演示,讓學生深入了解實驗原理。

(二)多媒體信息來源廣泛且便捷,利于實驗習題課教學

目前,多媒體實驗素材來源廣泛,取用便捷。一些以實驗為背景考查實驗技能的習題,如果不能結合具體的實驗裝置或流程,學生很難理解。教師可以及時進行網絡搜索,查找到相關的實驗素材,結合題目進行講解,這樣的講解針對性強,具體又直觀。還有一些習題中,特別是目前高考試題中經常出現的工業流程題,教師如果能結合工業生產的流程圖片或視頻進行分析,學生的印象肯定更加深刻。而這些流程是實驗室條件下無法展示或重復再現的。而且,在講解一些題目時,教師還可以搜索到一些同類型的題目,利于學生思維的拓展,舉一反三。

(三)多媒體有很好的交互性,利于實驗對比教學

多媒體技術在教學領域的廣泛應用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多媒體有很好的交互性,可以實現知識主干與枝干間的快速轉換,也可對不同知識分支進行穿插教學。特別是在化學實驗教學方面,進行對比教學時,如果采用傳統的實驗教學方式,準備過程耗時費力,課堂展示無法突出重點。利用多媒體良好的交互性,可以具體了解化學實驗的整體和局部,可以對一個實驗個各個環節展開分析,不同實驗可以列表對比,提出各種觀察點,讓學生觀察多媒體圖片信息或是視頻信息,讓學生在交互中融會貫通,在對比中抓住要點。

(四)多媒體信息易加工整合,利于實驗片段教學

多媒體信息具有容易加工整合的特點,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對多媒體素材進行再加工,生成更適合使用者風格和學生特點的新素材。化學實驗教學中要完成一個完整的化學實驗,往往需要進行多方面的準備,而有些過程可能又是教學目標中所不要求的,這樣可能造成課堂效率下降。采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截取實驗中的某一部分,例如單純考慮制備裝置或是除雜裝置還是尾氣處理裝置,可以動畫進行動態演示。還可以對實驗中的一些現象進行局部的強調,例如氫氣的驗純,有些學生對于爆鳴聲無法真切感受,多媒體即可對聲音進行放大處理,突出聲音效果,有些學生對鉀元素的焰色不甚理解,利用多媒體視頻反復播放該部分的實驗,加以強化,學生自然就能理解。一些污染嚴重、比較危險或是條件要求較高的實驗也可以通過多媒體進行演示。

二、采用多媒體進行化學實驗教學的弊端

(一)預設實驗情境,不利于實驗探究教學

多媒體素材往往是制作者根據自己的需要事先設計好的,包括實驗現象、實驗結果都已事先明確,而真實的實驗往往充滿各種不確定性,例如同一個實驗,有可能因為濃度的不同引起實驗結果的差異,甚至是截然相反,所謂“事實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化學是源于實驗的學科,沒有動手做實驗,實驗結果只能是教材的重現而已。課程改革中,化學學科非常注重學生的探究能力,很多實驗結果本來就是需要學生通過實驗去獲取的,在沒有進行化學實驗之前,實驗的現象和結果都是未知數,這種情況下,就不可能使用多媒體教學,唯一的途徑就是動手實踐,因為多媒體無法模擬一個未知的結果。

(二)缺乏實驗操作,不利于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化學實驗有個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在動手實驗的過程中,學生學會手腦并用,也提升了大腦思維。不管多媒體畫面如何精彩,學生終究只能加深印象,并不能提高動手操作能力。確實要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只能通過傳統的實驗課堂,讓學生從基礎操作入手,一步步學會實驗操作。如果一味通過多媒體信息展示實驗,學生也只能記實驗,這實際上脫離了實驗教學的真諦。實驗實際操作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一些問題,解決這些問題的能力也是學生素質的一方面,因此動手實驗是不可或缺的,多媒體實驗教學無法取代傳統的實驗教學。

(三)缺少交流合作,不利于學生合作學習

多媒體實驗教學以師生的相互問答交流為主,這樣其實對新課程中要求的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有非常不利的影響。做實驗的過程很多情況下其實就是科學探究的過程,很多情況下是學生個人所無法完成,需要多人共同配合才能完成。多媒體實驗教學無法體現這一點,這是一個缺陷。多媒體教學中的交流也主要是師生之間的交流,學生之間的交流或是合作伙伴之間的交流明顯不足,因此無法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而傳統的化學實驗課,學生為了達到實驗的目的,他們必須彼此之間進行各方面的合作,例如有些負責現象的觀察和記錄,有些則擅長數據的處理的分析,有些則對實驗儀器的連接操作有更深的體會等等。

(四)只重實驗呈現,不利于學生多方面素質的成長

化學多媒體教學范文第5篇

關鍵詞:高中化學;多媒體課堂教學;教學模式

隨著信息技術在教學活動中的普及,多媒體的運用在課堂中的作用和地位成為大家討論的熱點話題。多媒體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特點,通過教學設計,合理選擇和運用現代教學媒體,并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組合,共同參與教學全過程,以多種媒體信息作用于學生,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結構,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多媒體課堂教學過程主要包含四個要素:教師、學生、教材和媒體,四要素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為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必須處理好四個要素之間的關系。其中,教師是教學過程中的組織者、指導者和知識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學生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教材中所提供的知識是學生主動建構的對象;多媒體是創設學習情境,學生主動學習、協作、探索和完成知識意義建構的認知工具。

就高中化學教學而言,運用多媒體的優勢主要體現在:

一、運用多媒體可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興趣必然引起追求,興趣是獲得成功的動力,是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最實際的內部力量。如在高二教材中“硝酸的性質”一節的教學過程中,播放玻爾獲諾貝爾獎章的動人事跡的錄像,而后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接著講解該節內容,完后再讓學生回答前面所提的問題,讓學生利用所學的化學知識解釋實際現象和解決具體問題,從而對學習化學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樣通過多媒體教學,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感知,這種新穎的學習形式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增加了感知深度,培養起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學習效率。

二、運用多媒體可增大教學信息

多媒體教學容量大、省時、省力的優勢是傳統教學手段所無法比擬的。比如在課堂教學中進行知識總結和鞏固訓練等活動,若將預先寫在投影膠片上的訓練題適時投影,既省時、省力、便捷,有效地減輕師生負擔,又加強了訓練密度,提高效率。而且電化教學還能更好地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和不同水平,既便于為基礎差的學生補課,又使于學得快的學生多學些東西;而且還增加了知識深度。

三、運用多媒體可優化化學試驗

1.增強實驗的可見度,強化實驗的演示效果。高一演示金屬鈉和水的反應實驗中,過去是鈉與水在大燒杯中反應,而現在利用投影儀,可改在方型投影試管中進行,向盛有滴加酚酞的水中,加入金屬鈉,學生可以在投影屏幕上清晰地觀察到“浮、游、熔、響、紅”等現象,實驗效果明顯提高。

2.模擬有毒、有害物質的實驗,減少污染。許多化學實驗有毒,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如果操作不當,就有可能發生意外事故。因此,化學實驗中一些錯誤操作,只能靠教師講其錯誤的原因,以及錯誤操作可能帶來的危害,卻不能用實際操作實驗證明,否則會造成危險。通過錄像技術還可以對實驗中的錯誤操作引起的危害進行真實再現,引起學生的重視,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實驗操作步驟和操作技能。例如:濃H2SO4實驗,課堂上一般演示正確的操作,對不正確的操作進行講解,通過錄像對濃H2SO4滴入水中酸液飛濺現象進行演示,學生便會印象深刻。

3.模擬化工生產過程。對一些化工生產過程,如接觸法制硫酸,氨氧化法制硝酸等學生大多數未見過,缺乏感性認識。用多媒體計算機可形象、逼真地表現出每一步生產過程,對于各個環節也可反復演示或局部放大,加強感知,強化記憶。

4.模擬化學反應過程。模擬無機或有機化學反應過程,使學生看到化學鍵的斷裂和重新組合的過程。例如,高二“化學平衡”一節,我采用三維動畫模擬制作氮分子、氫分子、氨分子達平衡的動畫過程,通過畫面動靜結合的形式,直觀形象地分析了化學平衡的動、定、變三大特征,使較為抽象的概念容易讓學生理解,便于記憶。

5.運用多媒體教學,能促進化學教學的全面改革。多媒體教學的開展,能幫助人們逐漸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實現教學思想上的兩個轉變,即從單純的重視教,轉變為既重視教又重視學;從單純的重視傳授知識,轉變為既重視傳授知識又重視能力培養。還能幫助人們逐漸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促進教學形式手段,從單一化轉為向多樣化發展。

當然,利用多媒體技術演示實驗還有一些不盡如人意之處,比如真實感不強,不能讓學生親手演示等問題。因此,在多媒體教學中,需要因地制宜,靈活多變,才能有效的實現教學目標。我們教師在實際操作時,還需要必須注意以下問題:

1.課件成為課堂教學的“主宰”

內容豐富,思路清晰的課件,有時也會成為教學活動的“框架”,限制師生的自主發揮,使課堂成了“流水線”。教師和學生在多媒體課件的“引導”下完成教學任務,貌似熱鬧非凡,卻很難孕育出思維碰撞的火花。

2.忽視與學生的交流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激發學生興趣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多媒體為課堂教學創造了有利條件,此時,教師的積極引導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必須及時和學生交流,了解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實際掌握情況,適時調整。只有恰當地引導學生利用其激情和興趣,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課堂教學才算完滿。

3.淺層體驗,缺乏學生的廣泛參與

多媒體有利于學生初步體驗化學試驗的步驟、情形,此時,教師應趁熱打鐵,組織學生進行條件允許的具體操作,強化教學效果,而不應流于形式,淺嘗輒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宁县| 德清县| 鸡泽县| 淳安县| 岳普湖县| 普兰县| 菏泽市| 鲜城| 寿宁县| 灌云县| 江永县| 平利县| 报价| 江山市| 武陟县| 南岸区| 岳普湖县| 延边| 额济纳旗| 济南市| 长葛市| 吉安县| 辉县市| 枣阳市| 巩义市| 潍坊市| 苍山县| 漳平市| 克东县| 兴和县| 张家口市| 金坛市| 闸北区| 静安区| 金塔县| 马关县| 自贡市| 桑植县| 东至县| 土默特左旗| 青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