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投資研究報告

投資研究報告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投資研究報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投資研究報告

投資研究報告范文第1篇

據清科研究中心統計,2010年上半年,中外創投機構共新募基金61支,其中新增可投資于中國大陸的資本量為58.28億美元;從投資方面來看,上半年共發生295筆投資交易,其中已披露金額的235筆投資總量共計15.87億美元;從退出來看,上半年共有136筆VC退出交易,其中IPO退出共123筆。

該數據和結論主要來自清科研究中心《2010年第一季度中國創業投資研究報告》以及《2010年第二季度中國創業投資研究報告》。本研究中心自2001年起對中國創業投資市場進行季度和年度全國范圍(含外資)調研與排名,并推出季度和年度系列研究報告。

VC募資逼近2009全年,募資金額創十年同期新高

2010年上半年,中國創投市場上無論新募基金數還是募資總額均走出漂亮的上揚曲線,漲勢十分喜人。上半年,中外創投機構共新募集61支基金,環比2009年下半年漲幅為3.4%,而同比則可以明顯看出市場快速回暖的態勢,較去年同期的35支新募基金數漲幅為74.3%;新增可投資于中國大陸的資金額為58.28億美元,環比同比均有大幅增長,漲幅分別為67.3%和145.7%,不僅較2008年上半年53.10億美元的峰值相比有所增加,而且幾乎達到2009全年募資總量。(見圖1)

自金融危機以來,人民幣基金募集以較強的競爭優勢快速趕超外幣基金,包括2010年第一季度仍是在新募基金數和募資總額雙雙高于外幣基金。但總觀2010年上半年,外幣基金強勢反彈,盡管在新設基金個數上遠不及人民幣基金,但從募資總金額來看,重奪其領先地位。(見圖2和圖3)

隨著金融危機陰霾的逐漸消散,境外LP謹慎的投資策略有所放開,上半年包括賽富、紅杉、NEA等知名VC均成功募集較大規模的美元基金,直接拉升了美元基金的募集總額。從境內來看,LP群體快速擴容,“新36條”的落地推動了民營資本進場;上半年社保基金也再開閘,分別向中信綿陽產業基金和IDG和諧成長基金注資30余億元;商業銀行私人銀行和第三方理財等機構也成功打通了國內富裕個人與VC之間的渠道;QFLP試點方案開閘在望。綜合多方因素來看,人民幣基金依然非常具有競爭潛力。

投資總量同大幅增加 環比小幅回調

2010年上半年,中國創投市場上共發生投資案例295起,其中披露金額的235起共涉及投資總額15.87億美元。環比2009年下半年投資略有回頭,降幅分別為1.0%和2.9%;但于2009年同期相比,則可以看到中國創投市場正在走出危機以來的低谷。(見圖4)

另外,與金融危機前2008年的峰值比較來看,中國創投市場投資總量仍有較大的上漲空間。募資與投資具有聯動效應,由于上半年基金募集總量激增,在創投機構手握充足資金的背景下,我們預計下半年中國創投市場上投資總量將會增加。

互聯網十年輪回成熱點生技/健康、清潔技術受關注

2010年上半年,互聯網行業投資表現優異,投資案例數和投資金額分別為44起和2.09億美元,均以絕對優勢領先于其他行業。據CNNIC數據顯示,中國互聯網網民數連續2年以每年超過8,500萬新增網民的速度高速增長,普及率也從2007年的16%增長到2009年底的28.9%。目前中國互聯網網民的發展速度如此之快,預示了較大的發展空間,其中電子商務、網絡游戲、網絡社區等細分行業,以及與之配套的物流配送、電子支付等領域都蘊藏著較多的投資機會。

僅次于互聯網,生物技術/醫療健康行業以29起的投資案例數和1.83億美元的投資總額位居第二。我國醫療產業市場基數龐大,隨著新醫改方案的公布,以及全民健康意識的提高,中國生物技術/醫療健康行業將面臨更多的發展機遇,也將帶來諸多投資和并購機會。名列第三的是清潔技術行業,上半年同樣發生29起投資,共涉及投資金額1.56億美元。(見圖5和圖6)

人民幣投資占主導單筆投資額偏小

據清科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對比人民幣和外幣的歷史投資情況,外幣投資一直主導著中國創投市場,而2008年三季度是一個分水嶺,人民幣投資強勢趕超。而進入2010年,一方面金融危機以來美元基金投資謹慎,外幣基金存續一定資本量,另一方面新一輪美元基金募集正在增加,因此上半年外幣投資不在沉寂,投資案例數共計112筆,占總數的38.0%,略低于人民幣投資;但從投資金額的角度來看,外幣基金以9.07億美元的投資總額和57.2%的占比較人民幣投資擁有絕對優勢;這一優勢在對比兩者平均投資規模時則更加突出,外幣單筆投資規模為人民幣投資的近兩倍。

退出交易總數穩步增漲,VC支持IPO集中于境內

2010年上半年,中國創投市場共發生136筆退出交易,其中59家上市企業涉及共計123筆IPO退出交易,占比較2009年四季度進一步放大,達到九成以上;另外,股權轉讓和M&A退出各有5筆,占比均為3.7%。(見圖9)

投資研究報告范文第2篇

【關鍵詞】 證券分析師報告; 投資者決策; 建議

一、引言

2010年3月,證監會通知規定:“各證券公司在發表宏觀經濟、行業分析、市場走勢等意見,應審慎發表具體證券品種的分析意見,不得傳播虛假、片面、誤導性消息,不得對證券價格的漲跌或者市場走勢做出確定性的判斷。”2011年1月1日,證監會的《證券研究報告暫行規定》在我國證券市場開始正式實施。這個規定首次針對證券公司、證券投資咨詢機構的證券研究報告的行為進行全面規范,并要求證券分析師(Security Analyst)要謹言慎行,按照證券信息傳播的相關規定來發表具體評論意見和撰寫研究報告,努力為投資者提供高質量的咨詢服務。規定后,國內證券市場掀起了軒然大波,證券公司、證券分析師將面臨重大挑戰。證券分析報告在資本市場上的作用是什么?證券分析師研究報告是否會影響投資者決策?一時間,上述疑問成為學術界和實務界關注的熱點問題。

隨著中國證券市場的逐步發展和投資環境的不斷完善,證券分析師行業迅速興起,對資本市場的影響也不斷增大。在信息不完全的市場中,證券分析師起到信息中介的作用,他們依靠自身專業知識通過信息收集和分析工作,緩解投資者的信息不對稱程度,降低整個市場的信息獲取成本,使資本市場更有效率。然而,基于信息有用性的假設,投資者在作出投資選擇的過程中或多或少地都會參考證券分析師的投資意見或建議,證券分析師基于宏觀經濟、行業和公司經營和財務狀況所撰寫的證券分析師報告更是投資者進行投資的重要參考。因此,筆者認為,證券分析師預測報告無疑會影響投資者作出決策選擇,進而影響資本市場的配置效率。本文期望在系統梳理該領域研究文獻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和完善證券分析師研究方面的相關理論,更多地關注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的行為決策,構建證券分析師報告對投資者決策影響的機制框架。另外,考慮到我國的證券市場制度背景不同于西方發達國家,本文還從我國具體國情出發,為分析師行業的發展以及證券市場的進一步規范提供政策建議。

二、證券分析師報告研究綜述

國外對于證券分析師的研究始于20世紀30年代,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成為當代金融學研究中最活躍的一個分支。縱觀國內外的研究,眾多學者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有關分析師的理論和實證研究。而國內對這一領域的研究才剛剛起步,有很多方面需要加以完善,歸納起來國內外的研究集中在以下方面:

首先,分析師作為信息的提供者,其最重要的職責是對上市公司的盈余進行預測,因此許多學者從分析師的預測方面展開研究。Terence Lim(2001)研究了分析師理性與預測偏差之間的關系,建立了一個二次損失效用方程來對公司盈余預測進行建模研究。Amhed,Forbes(2004)在采用Keane,Runkle(1998)的基礎之上檢驗了他們在建模策略中的潛在假設,并檢測了分析師盈余預測是否具有理性。Jeffery,Reuven(2003)對大量相互矛盾的分析師盈余預測屬性做出了更深層次的解釋,認為許多異常和相互沖突的分析師盈余預測研究結果是因為研究者沒有考慮到正確的分析師預測誤差屬性。

其次,對于投資者來說,分析師所提供的預測報告是有一定信息含量的,許多學者圍繞證券分析師預測的投資價值和投資策略展開研究。Bjerring,Lakonisho和Vermaelen(1983)研究了加拿大證券分析師的表現,認為由證券分析師推薦的股票回報率在扣除交易成本后仍高于整體市場回報。Womack(1996)的研究指出,證券分析師所推薦的股票在其報告后有顯著的價格運動,其中推薦賣出的股票比推薦買入的股票的價格運動更為明顯。林翔(2001)通過對我國證券分析師的實證研究發現其報告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且認為我國證券分析師擁有一定的私有信息。朱寶憲和王怡凱(2001)對我國證券市場的媒體薦股建議效果進行了實證分析,認為短線投資建議推薦的股票組合收益要高于投資基金的收益。

最后,分析師的預測報告還會影響投資者的決策。Givoly,Lakonishok (1979);Penman(1980);Waymire(1984)認為,作為能在市場上獲得的公開信息,分析師的報告可以用來預測一家企業未來的成長能力,可以減少投資者和管理者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研究表明投資者對于分析師預測有顯著反映,說明投資者認為分析師預測有利于自身做出決策,會將分析師報告視為比較有價值的重要信息。Lin,McNichols(1998);Michaely,Womack(1999);D-echow,Hutton,Sloan(2000)指出,分析師報告可能會對投資者有負面作用,因為他們制作報告的潛在動機可能是為了取得傭金或投行業務,因此分析報告會存在偏差,甚至過分樂觀。另外,投資者在使用分析師預測報告時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Krishnan and Booker(2002)研究了投資者基于分析師薦股報告做出短期決策的影響因素,發現只要薦股報告存在,就可以減少投資者過早賣出可獲收益股的幾率,在此基礎上,可靠的報告可以同時降低過早賣出和過久持有的幾率。Chen,Francis和Jiang(2005)的研究表明,如果證券分析師的報告相比以前更準確、更頻繁時,投資者就會更重視分析師的季度預測,而不是自身已形成的觀念。Ajinkya,Gift(1984)認為,投資者在參考分析師報告的同時會關注分析師相關信息的背后動機。因為出于一些動機,分析師報告會存在一定偏差。Kelley,Michaela(1980)提出歸因理論,即個體在理解某一行為時,一般都會探求該行為發生的原因。并且個人對這一行為做出反應時,之前的理解會發揮重要作用。這一理論可以解釋投資者如何根據自身對分析師動機的期望來對分析報告做出反應。Weiner(1985)指出,由于負面或預料之外的消息更容易產生歸因效應,人們更傾向于對這些消息進行思考。

綜上所述,國內外學者不論從理論方面還是實踐方面都在分析師領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然而現有研究并沒有從心理學和行為學的角度來研究分析師預測對投資者決策的影響以及兩者的交互作用(Interaction),因此,本文正是沿著上述思路展開的。我們期望所得成果能進一步拓展本領域的研究,為我國構建有效的資本市場提出可行性建議。

三、分析師報告影響投資決策的機制分析:一個擴展的框架

總體上本文在研究不同類型的分析師報告對投資者決策的影響,在總結國內外研究現狀后,擬從以下四個方面展開研究(如圖1所示)。

(一)研究分析師預測的公布形式對投資者決策的影響

針對分析師預測的公布形式首先要區分不同的類型,并從中找出對投資者決策產生重要影響的公布形式。比如,在互聯網及其發達的當今社會,很多信息都會以網絡鏈接的形式來或者進行傳遞。然而,心理研究表明,信息的獨特性可以幫助人們準確地回想信息并影響其作出決策(Hyde和Jenkins,1969;Clements和Wolfe,1997)。因此,基于上述背景,我們假設在資本市場中分析師預測可以選擇是否以超鏈接(Hyperlink)(不同的文件組合在一個界面的超鏈接)的形式來進行,即分析師的預測報告是否以一個文件界面來向市場傳遞信息。我們的研究期望探尋這種不同文件的獨特性即超鏈接的產生是否會混淆投資者的決策的選擇(Wright,1991;Mathew,1997)。也就是說,分析師公布預測的形式不同是否會對投資者決策產生影響以及影響的過程是如何產生的。

(二)研究分析師預測的公布時間對投資者決策的影響

一般來說,企業年報公布的時間是重要的時間點,即存在所謂的“盈余公告效應”。盈余公告效應是指股票價格在盈余公告之后受公告內容影響,收入預期誤差為正的股票在較長時間內持續走高,為負的股票則是持續走低。或者說,它指的是上市公司財務報表中財務數據的公布能夠導致股價產生長期的、持續的、方向一致的漂移,這個現象最初由Ball和Brown提出,此后的學者(Rendleman,etc,1982;Foster,etc,1984;Bernard,etc,1989)以不同的方式驗證了盈余公告效應的存在。因此,盈余公告效應表明了財務數據的公布對股價的影響。對分析師來說,其在年報公布前的分析師預測與年報后相比,影響可能不同。年報的公布時點是一個重要時間點,即同樣的分析師預測在年報公布前后對投資者決策的影響是不同的。

(三)研究分析師預測的信息含量對投資者決策的影響

分析師預測的信息含量可以以不同的標準來衡量,如是否包括分析師盈余預測或股票評級、私人信息所占的比重以及分析師的聲譽等等。在實踐中,投資者也許會認為包括了分析師盈余預測或股票評級的預測信息會更加可靠,從而提高分析師預測的可信度。同時,投資者也有可能對包含有更多私人信息的分析師預測更感興趣,認為這種預測報告更有價值。另外,那些聲譽好的分析師更能夠贏得投資者的信任,即存在所謂的“金牌分析師”效應。

(四)研究分析師預測公布的情景對投資者決策的影響

分析師預測公布時的情景在宏觀上是指處于牛市還是熊市,而在微觀上是指股票處于上升趨勢還是下降趨勢。也許相同的股票評級或盈余預測在不同的情景下,投資者會有不同的決策。

四、建議和結論

隨著中國證券市場的逐步發展和投資環境的進一步完善,分析師報告對投資者決策的影響將會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當然投資者在交易的過程中也會越來越多地關注證券分析師的建議和意見,這就要求理論界對“證券分析師對投資者決策的影響”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為投資者實踐提供理論指導。

本文具有理論和實踐的雙重意義。從理論上來說:1.基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證券市場制度背景,有別于西方發達國家的資本市場環境,使得研究對于我國投資者更具實際意義,必將豐富與完善證券分析師相關理論研究;2.填補國內證券分析師報告對投資者決策影響的理論空白,不同于之前國內的研究將著眼點放在證券分析師一方,而更多的關注投資者在此過程中的行為決策,進一步為我國這一研究領域作出貢獻。從實踐上來看:1.為投資者提供更加詳盡的理論分析報告,有利于其在進行投資決策時更加理性的對待證券分析師報告,從而作出最佳的投資決策;2.平衡證券分析師與投資者的關系,使得證券分析師在制定報告的同時能夠從投資者的實際角度出發,設身處地得考慮到該報告對于投資者最后決策所產生的影響,有助于提升證券分析師的工作績效;3.為進一步完善國內相關監管法律制度及條例提出理論依據,研究將從投資者實際決策的角度出發,使得監管機構能夠更加全面地了解投資者對于證券分析師報告的影響過程,從而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為中國證券市場創造更好的投資環境。

鑒于本文是在我國特殊的證券市場制度背景下展開的,不同于西方發達國家的資本市場環境,使得本文對于我國投資者更具實際意義,因此建議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決策時要更加理性地對待證券分析師報告,相關研究成果也有利于投資者作出最佳的投資決策。同時,應該平衡證券分析師與投資者的關系,使得證券分析師在制定報告的同時能夠從投資者的實際角度出發,設身處地地考慮到該報告對于投資者最后決策所產生的影響,有助于提升證券分析師的工作績效。另外,本文還從投資者實際決策的角度出發,期望監管機構能夠更加全面了解證券分析師預測報告對于投資者的影響過程,從而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來規范證券市場并為投資者創造更好的投資環境。

【參考文獻】

[1] Givoly,D.,&Lakonishok,J.‘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financial analysts’forecasts of earnings:Some evidence on semi-strong inefficiency[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Economics,1979(1):165-185.

[2] Ajinkya,B.B.&Gift,M.J.Corporate managers’earnings forecasts and symmetrical adjustments of market expectations[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84(22):425-444.

[3] Kelley,H.&Michaela,J.L.Attribution theory and research[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80(31):457-501.

[4] Penman,S.H.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voluntary disclosure of corporate earnings forecasts[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80(18):132-160.

[5] Waymire,G.Additional evidence on the information conten of management earningsforecasts[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84(18):703-718.

[6] Lin,H.&McNichols,M. Underwriting relationships,analysts’earnings forecasts andinvestment recommendation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8(25):101-127.

[7] Michaely,R.&Womack,K.Conflict of interest and the credibility of underwriter analyst forecasts[J].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1999(12):653-686.

[8] Francis,J.&Soffer,L.The relative informativeness of analysts’stock recommendations and earnings recommendation revisions[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97(35):193-211.

[9] Dechow,P.,Hutton,A.&Sloan,R.The relation between analysts’forecasts of long-term earnings growth and stock price performance following equity offerings[J].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2000(17):1-31.

[10] Kelley,H.&Michaela,J.L.Attribution theory and research[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80(31):457-501.

[11] Eagly,A.H.,Wood,W.&Chaiken,S.Causal inferences about communicators and their effect on opinion change[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78(36):424-435.

[12] Cote,J.Analyst credibility:The investors’perspective[J].Journal of Managerial Issues,2000(12):352-362.

投資研究報告范文第3篇

【關鍵詞】農村公路;線型設計;適度超前;節省投資

一、建設規模

公路建設標準、等級、路線的起訖點、主要控制點、橋涵等大型構造物的結構方式是控制規模的關鍵,農村公路一般地處山區,地形復雜、工程規模大,要了解全工程的實質內容,防止盲目提高公路建設等級,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二、技術標準適度提高

時代在前進,社會在發展,公路交通事業也與時俱進高速發展,因此,為解決山區群眾出行難,修建公路時,就必須在技術標準上,應適度超前指標上靠,不能僅僅死搬規范和限于觀測交通量確定技術標準。

三、路線方案

公路線型設計的優劣主要取決于“線型要素指標”的運用及相互間的配合。山區公路受地形、地質、氣候、水文等因素的影響較大,路線既要適應地形變化,盡量避免對山體劇烈切割,減少生態環境破壞,又要在現實的道路等級條件下從指標的運用上保持線型的舒適、連續、流暢和均衡。公路線型是設計之魂,須提供行車視野的多樣性,可視性,選線盡量與自然生態結合為一體,車行景移,引人入勝,避免單調。對典型路段和有代表性的大型構造物要認真比選多條方案,特別是選擇重要方案不可遺漏,在滿足《公路工程技術標準》的前提下,要適度超前,盡可能使各段填挖平衡,只要路基坡角地質條件好,基本趨于穩定,都盡可能采用填方,必要時加砌邊坡,或種植竹草防護,最大限度地減少擋墻砌筑數量,以節省投資,保護自然生態。另應充分考慮技術指標和經濟評價少占或不占農田,少拆房屋及其它公共設施。

四、合理選擇橋涵位置

除了要按照匯水面積和流域的具體情況確定橋梁、涵洞孔徑外,尤其重要的是橋梁、涵洞的定位。為了節省投資,可以把滲水路堤和新建橋梁、涵洞調查結合起來考慮。即在同一河谷里,既有新建橋梁、涵洞,又有滲水路堤,大水量從橋梁、涵洞走,小水量自然滲出。從而減少水毀帶來的經濟損失。

五、擋土墻基礎的靈活處理

擋土基坑當然最好埋置在穩定的巖石上或強度較好的土基上,而在工程施工中,往往遇到各種各樣的地基,這就要求能結合實際作靈活處理,以節省投資。

六、公路用地

嚴格遵照《土地管理法》,詳細規劃,少占耕地,解決好永久占地,臨時占地及土地還耕的安排。尤其要充分考慮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需求,根據實際在老路上改擴建,解決當地群眾的出行難問題,同時便于來往車輛和非機動車輛的行駛。

七、合理確定高程

在可行性研究階段,為了資料搜集的深度滿足可行性研究的需要,投資估算和初步設計概算的出入不得大于10%,道路中心線高程的確定是直接關系到工程量多少,即投資多少的重要因素。一般情況下,要充分考慮利用老路,選擇路基設計洪水頻率要恰當,不能因為某次洪水沖毀道路而一意加高路線高程,致使工程量加大,有時甚至影響到平、縱面線型標準的降低,加大工程投資。

八、與環境保護的關系

投資研究報告范文第4篇

貨幣收益與經濟領域的收益含義類似,如受教育者的工資、收入水平等。非貨幣收益的范圍則比較廣泛,是基于非市場化的角度上,如教育給受教育者帶來的心理方面、認知方面、行為方面等的積極影響。高等職業教育的非貨幣化收益可以具體從受教育者自身、受教育者的家庭成員(配偶、直系親屬等)、國家社會層面等來進行探討。高等職業教育是為了培養兼具一定文化水平和專業技能的應用型人才,對其的投資占據了國家及社會教育投資的重要一部分。根據筆者對部分高校在校生及畢業生的訪談與調查分析,高等職業教育投資所帶來的非貨幣收益,從受教育者個人來講,可以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提高其在社會生存的技能和信心等。對受教育者家庭成員來說,也有積極的正面作用,如正確的認知、堅強的意志、良好的生活水平等。對國家及社會層面而言,越多的人受到高等教育,人們的幸福水平會越高,主要體現在一是人們正確的價值觀念令其精神層面的滿足感較高,二是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從而促進經濟的繁榮、人們物質層面的滿足,三是人們正確的道德觀念促進社會整體更加的民主、文明、和諧。當然,高等職業教育的非貨幣收益對社會層面的影響還包括相當多的內容,即所謂的“社會溢出效益”,如對計劃生育的影響、對子女健康的影響、對社會文化的影響、對國家凝聚力的影響等等,這些從一定程度上對人們的幸福水平都有著積極的作用。

基于人力資本理論的教育回報觀點,高等職業教育同其他類型的高等教育一樣,能夠為受教育者帶來符合一定預期的貨幣收益與非貨幣收益。那么目前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的現狀確實如此嗎?根據課題組對幾所高校的學生、教師、畢業生進行的問卷調研及深度訪談,結合教育回報理論觀點及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現狀,筆者發現以下問題:

一、有較大一部分高等職業教育的畢業生表示在貨幣收益和非貨幣收益方面,并沒有達到其入學前的預期。一方面,在擇業過程中較難找到與其專業學歷相符合的工作崗位;另一方面,即便是找到了相符合的崗位,所獲得的工資收入、發展空間等也低于其預期,無法提供滿足其入學前預期的生活水準。這主要是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制度政策不健全、專業設置不合理、課程及教學體系不規范所致。例如,會計專業的高校畢業生從業后連基本的支票填寫都獨自完成不了,試問哪家企業會招聘這樣的學生?

二、在幾所調查的高校中,每年錄取的新生未報到的以及在校生因故退學、休學的比例并沒有下降的趨勢。由于受當前高校學生就業形勢等原因的影響,有些家庭會改變其教育投資的行為,如已經被高校錄取而選擇放棄的家庭每年都會有一定的比例。此外,有些學生是出國留學,有的是選擇先就業,有的則是選擇學習數控機床、廚師等職業技能。這些情況的發生跟目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定位的缺失不無關系。

三、多數高等職業教育學校的畢業生會跨專業擇業,甚至在入校時就做好了跨專業擇業的準備。即便是熱門的專業,如會計學、酒店管理、機械設計等的畢業生,也會有一半以上的學生不選擇本職專業。究其原因,一方面,高校的專業設置、課程設置等不合理,與企業實際偏差較大,另一方面,學生或其家庭對入學專業的選擇沒有結合學生自身實際,而是更偏向于“熱門專業”,導致學生學習沒有興趣、就業沒有保障。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課題組進行了深入的調查分析及探討,提出了以下思路供相關部門及人員參考:

一、健全高等職業教育制度及相關政策。例如,專業的選擇要結合個人實際情況,像機械設計等理科專業對學生的數學等科目要求適當提高,酒店管理、文秘等對外交際的文科專業對學生的形象等綜合素質要求適當提高,具體操作可以采取初、復試相結合的形式。

二、合理設置專業、課程體系,具體專業要結合具體行業實際,與時俱進。規范專業的課程設置,避免出現畢業即失業的現象發生,要保證兼具“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雙重特征,辦有特色的專業,辦有特色的學校。

投資研究報告范文第5篇

關鍵詞:內部控制 審計報告披露 決策有用性

一、引言

有效的內部控制是遏制企業財務報告錯誤和舞弊行為的第一道防線,也是保證企業財務報告真實、完整的內在機制。內部控制審計是指注冊會計師對特定基準日財務報告內部控制設計和執行的有效性進行審計,同時對審計中注意到的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的重大缺陷進行相關披露。因此,內部控制審計報告的披露在合理保證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的同時,也為股權投資者提供了企業經營目標與風險、經營的效率與效益以及經營的合規性等方面的增量信息,在市場有效的前提下,應該有助于股權投資者的投資決策,進而起到遏制投機、規范資本市場的作用。2010年4月26日,我國財政部等五部委了《內部控制審計指引》,要求2011年1月1日起在境內外同時上市的公司實施該指引,并要求于2012年1月1日起在境內上市公司開始實施。我國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審計報告披露后對資本市場產生了什么影響,引起了關注。本文以2011年至2012年披露的深滬兩市A股上市公司數據為樣本,對“內部控制審計報告的披露是否引起股權投資者的關注,并引起相應的市場反應?”“披露內部控制審計報告是否會顯著地影響股權投資者的理性投資?”這兩個問題進行探討,揭示內部控制審計報告與股權投資者決策有用性的關系。

二、文獻綜述

(一)國外文獻 Raghunandan和Rama(1994)通過對1993年財富100強公司的年度報告進行研究,統計出其中有80家披露了內部控制報告,雖然沒有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相關評價,但內容涉及企業是否存在內部控制系統等信息。Fekrat等(1999)研究了企業內部控制信息披露與投資者決策之間的關系,得出披露內部控制的企業有助于投資者做出相關決策的結論。David M.wills(2000)研究指出,公司披露內部控制報告可增加投資者對公司的信任,傳遞公司內部控制良好的信號。

(二)國內文獻 陳關亭和張少華(2003)運用問卷調查法,經過一系列的調查分析認為,良好的內部控制對于公司來說,有助于保證其經營效率與效果及對法律法規的遵守,應該被監管機構和投資者所重視,因此,強制要求企業聘請注冊會計師對其內部控制進行審計并披露內部控制審計報告是非常有必要的。張先治、張曉東(2004)從需求方面考察了內部控制報告披露的影響因素問題,他們利用了249份被認為是有效的調查問卷,通過統計分析后,得出: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信息對于投資者來說是重要且有用的相關信息,因此投資者對其需求很大,并且投資者對內部管理控制和內部會計控制需求呈現出層次性。于忠泊等(2009)以2007年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為樣本,運用事件研究法研究了自愿進行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公司的報告有效性,并得出自愿進行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公司與未進行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公司相比,事件期內市場反應是不同的。

三、研究設計

(一)研究假設 在市場有效的前提下股權投資者做出的理性投資決策,體現在公司的實際股價趨近于公司的正常股價,所以股票的日超額收益AR波動會更平緩,累計異常收益CAR的均值會更趨近于零。當企業披露內部控制審計報告時,股權投資者獲得了更多的信息來了解和評價企業的真實經營情況,從而其買進或賣出股票的決策就更接近公司的實際經營水平,使得企業股票的實際收益率向正常收益率靠攏,股票的累積異常收益率的均值趨近于零,因此會削弱市場反映的顯著性;相反,未披露內部控制審計報告的企業,與披露了內部控制審計報告的企業相比,股權投資者可利用的信息相對較少,且對企業披露的其他信息的信任也少了一項保障。因此,與前一種情況相比,股票的實際收益率會更加偏離正常收益率,累計異常收益率的均值顯著異于零,市場反應顯著。

(三)樣本選取和數據來源 本文選取2011年和2012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4727家為初始樣本,橫向配對組的樣本篩選過程如下:先剔除如下樣本:同一天披露內部控制審計報告、公司年報和一季度報的公司以及年報和一季度報披露時間未超過10個交易日的公司;事件日前后的10天內,有重大事項發生的公司; ST、SST和*ST的公司;股價和財務數據不全的公司;2011年和2012年新上市的公司;財務報告審計為非標準審計意見的公司;股利分配不同(不滿足都分配股利或都不分配股利)的公司。最后進行配對分析時,還需要將樣本數據進行分組,通過對配對組公司相關指標的比較,說明本文要研究的問題。為了考察披露內部控制審計報告是否引起股權投資者的關注,形成相應的市場反應,首先進行橫向配對1組的設置,見表(2)。為了驗證H1a和H1b兩個子假設,需要結合每股收益變化率的符號,對上述分組情況進行進一步分組,得到橫向配對2組,見表(3)。在相同的交易所和行業類型,選取資產規模、資產負債率、流動性等指標相同或相近的公司作為配對公司,共獲得樣本586家,如表(4)所示。樣本數據處理的目的如下:(1)財務報表審計報告的披露也可能會引起一定的市場反應,為了說明事件期內的反應是由內部控制審計報告的披露而非財務報表審計報告的披露所引起的,需要設置未進行內部控制審計而只披露了財務報表審計報告的公司作為對照組。一季度財務報表的披露也會影響投資者決策,因此需將同時披露一季度財務報表和年度財務報表的公司剔除。(2)在選擇公司時,需要剔除那些在事件日前后10天內有重大事項發生的公司,這里的重大事項包括資產并購、重組、更改年報等。之所以選擇事件日前后10天而不是事件日前后5天,是為了更好地消除重要事件對股票異常收益率的影響。(3)在進行配對組公司的選擇時,由于是不同公司間的橫向對比,因此需要控制交易所類型、行業、年度、財務報告審計意見類型、公司是否進行分紅、公司的每股收益增長率、資產規模、資產負債率、流動性等相關因素,這樣可以使配對組的數據更具有可比性。

事件研究的配對分析中橫向對比組的關于企業在2011年和2012年是否進行內部控制審計、財務報表審計報告披露日期、內部控制審計報告披露日期等信息通過查詢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和深證證券交易所網站中公布的上市公司公告中獲得。股票的時間窗口內的每日收盤價、行業指數收益率等指標通過CSMAR數據庫獲得。股票的異常收益率與累計異常收益率等指標通過手工計算獲得。

(四)研究方法 本文運用SPSS 13.0軟件和Excel 2007軟件對披露與未披露內部控制審計報告配對公司樣本組的日平均異常收益率指標AAR的折線圖進行比較分析,AAR的波動幅度越大,說明市場反應越大;同時對配對公司樣本組的累積異常收益率指標CAR進行單樣本T檢驗和配對樣本T檢驗,通過比較配對公司樣本組在報告披露的短時期內其市場反應顯著性的不同,用以驗證披露內部控制審計報告是否引起了股權投資者的關注,影響其理性投資。具體檢驗值見表(5)。如果檢驗后的概率在顯著性水平之內,則拒絕原假設,認為平均異常收益率和累計異常收益率波動顯著異于0;相反,認為平均異常收益率和累計異常收益率波動不顯著。

四、實證檢驗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 在統計2011年和2012年披露了內部控制審計報告公司的數量時,樣本為所有A股、A+H股及A+B股上市公司,不考慮公司所處的行業以及是否屬于ST公司等。2011年和2012年深、滬兩市A股上市公司披露內部控制審計報告的情況統計結果見表(6)。可以看出,2010年《內部控制審計指引》實施后,我國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內部控制審計報告的公司數量逐漸增多,比例在逐年上升,到2012年總體披露比例已達到44.17%。這說明,披露內部控制審計報告越來越得到上市公司的普遍認可,披露內部控制審計報告也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從近兩年的披露比例來看,本文研究樣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意義。

(二)C組和Y組檢驗結果及分析 查看事件期窗口內C組和Y組的日異常收益率(ARR)的波動情況,結果見圖(1)。可以看出,未披露內部控制審計報告的企業與披露了內部控制報告的企業相比,其平均日異常收益率顯著波動的時間更長,幅度更大。具體而言,在年度財務報告披露的前兩天到披露后的兩天,AAR有明顯的波動;而披露了內部控制報告的企業,在報告披露的前一天到披露后的兩天,AAR有顯著的變化,同時披露后比披露前AAR的波動更平緩。這樣的結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明,在內部控制審計報告的披露的短時間窗內,會引起股權投資者關注,影響其做出適當的相關決策,從而使得AAR波動更平緩,削弱了市場反應的顯著性。

(三)細分的C組與Y組檢驗 為了進一步驗證H1a和H1b的假設,在區分ΔEPS的符號后,事件期窗口內+C組、+Y組、-C組和-Y組的日平均異常收益率AAR的波動情況結果見圖(2)和圖(3),對累計異常收益率CAR進行單樣本T檢驗,具體檢驗結果見表(8)和表(9)。從上面的折線圖及T檢驗表可以看出:在事件期(-5,5)時間窗內,+C組與+Y組的CAR均值均為正,但+C組在10%水平下顯著,而+Y組的在1%水平下顯著,這可能是由于內部控制審計報告的披露使得股權投資者更加了解企業的真實情況,從而做出了適當的投資決策,削弱了股票的異常收益,因此CAR的均值趨近于零,市場反應的顯著性減弱。這也很好地驗證了前面提出的假設H1a。披露內部控制審計報告的-C組與未披露的-Y組相比,考察期內 CAR均值均不顯著異于0,但CAR的值在多個時間窗內為負。這一部分驗證了前面的假設1b。

結合圖(2)和表(8),可以看出,當每股收益變化率為正時,CAR具有正反應,且未披露內部控制審計報告的公司CAR反應更顯著。驗證了假設1a的結論。結合圖(3)和表(9),可以看出,當每股收益以變化率為負時,CAR具有負反應,且未披露內部控制審計報告的公司其CAR反應相對更顯著。驗證了H1b的結論。表(10)為CAAR的配對檢驗結果,其反映的是CAAR每一時間段的變動趨勢,三組的均值在1%的水平下顯著異于0。對假設1、假設1a和假設1b提出的內容均起到了進一步的驗證作用。配對T檢驗的結果進一步驗證了披露組與為披露組的市場反應是具有顯著的差異的。

五、結論

事件研究進行配對分析時本文得出未披露內部控制審計報告的公司具有更顯著的市場反應,即CAR的均值顯著異于零這一實證結果,在區分了每股收益增長率的符號后,股票的累計異常收益率符號與每股收益增長率符號相同,并且仍然是未披露內部控制審計報告的企業比披露了內部控制審計報告的企業市場反應更顯著。研究結果在一定程度上驗證了企業內部控制審計報告的披露引起了股權投資者的關注并顯著影響著股權投資者的決策,使其投資更加趨于理性,具有決策有用性。本文可能的研究貢獻在于:配對分析中的樣本數據更具有可比性;運用多個不同時間窗內的CAR作為被解釋變量,便于從一個動態的過程更詳細的考察相關問題。同時本文還存在如下不足:選擇的樣本數據時間較短,因此以后可適當延長考察時間;僅將是否披露內部控制審計報告作為自變量,以后可增加關注內控審計報告意見類型及報告的內容等。

參考文獻:

[1]陳關亭、張少華:《論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的披露及其審核》,《審計研究》2003年第6期。

[2]張先治、張曉東:《基于投資者需求的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實證分析》,《會計研究》2004年第12期。

[3]趙宇龍:《會計盈余披露的信息含量—來自上海股市的經驗證據》,《經濟研究》1998年第7期。

[4]Raghunandan and D.V.Rama.Management reports after COSO.Intermal Auditor.1994.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兰县| 宝山区| 兰考县| 渑池县| 莫力| 桐乡市| 独山县| 安义县| 禄丰县| 虞城县| 建始县| 泽普县| 维西| 额济纳旗| 县级市| 当涂县| 奉化市| 衢州市| 东宁县| 襄汾县| 徐州市| 土默特右旗| 耿马| 丁青县| 焉耆| 新疆| 高陵县| 连云港市| 内黄县| 万载县| 合肥市| 抚远县| 余庆县| 湖北省| 宁波市| 盐源县| 老河口市| 民和| 婺源县| 定州市| 彝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