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全國職業教育論文

全國職業教育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全國職業教育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全國職業教育論文

全國職業教育論文范文第1篇

19824748 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發展與高等教育認識論及方法論訴求 劉振天 《中國高教研究》 2014年第6期 15600字

19824749 回歸與創新:高職院校內涵式發展路徑選擇 中 《高等教育研究》 2014年第6期 7600字

19824750 我國技工院校辦學模式與職業學校教育發展方向探析 王曉君 《職業教育研究》 2014年第6期 9800字

19824751 基于財稅體制改革背景下的職業教育經費保障 朱愛國 《職教論壇》 2014年第16期 10100字

19824752 發展社會學視角下職業教育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研究 陳鳳英 等 《教育與職業》 2014年第18期 7900字

19824753 高職院校內涵式發展結構與規律研究 張洪春 溫中梅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14年第18期 8200字

19824754 系統看待“本科層次”高等職業教育問題 張振元 《職業技術教育》 2014年第16期 15800字

19824755 強化省級統籌 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的政策創新 薛二勇 《教育研究》 2014年第6期 12300字

19824756 “三性”視角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構建 胡俊琴 《職教通訊》 2014年第16期 8800字

19824757 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的互動關系研究 曾紹緯 《教育與職業》 2014年第17期 7900字

19824758 “雙轉移”戰略下的廣東職業教育改革舉措、成效及啟示 孫曉玲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14年第18期 6600字

19824759 我國臺灣地區技職教育歷程與再造及其啟示 朱璋龍 《職業技術教育》 2014年第16期 12300字

19824760 臺灣職業教育產學結合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李向東 《職業教育研究》 2014年第6期 9800字

19824761 上海市中等職業學校雙證融通改革試點現狀調查 范心憶 《職業技術教育》 2014年第17期 6800字

19824762 “三主體”協同參與轉變人才培養質量跟蹤評價范式 李青 等 《中國高等教育》 2014年第Z1期 5600字

19824763 應用型人才“3?3”制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施 柴達 《中國大學教學》 2014年第6期 8600字

19824764 基于專業認證與雙證書聯動的應用型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機制研究 孫春玲 等 《高教探索》 2014年第3期 9200字

19824765 服務產業需求 促進“雙鏈”融合 陶書中 等 《職業教育研究》 2014年第6期 9800字

19824766 教育現代化視野下的現代學徒制研究 李玉珠 《職教論壇》 2014年第16期 10100字

19824767 校企合作整合的問題觀照與因應對策 張健

《職教論壇》 2014年第16期 9900字

19824768 校企不同視域中的校企合作 馬斌 《職教通訊》 2014年第16期 7000字

19824769 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互補性制度 李玉珠 韓春梅 《教育與職業》 2014年第17期 7900字

19824770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 吳升剛 等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14年第18期 5300字

19824771 中高職有效銜接的幾個關鍵問題探究 祝士明 劉建花 《職業技術教育》 2014年第16期 8800字

19824772 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資源配置現狀及優化對策 楊近 《職業技術教育》 2014年第16期 7000字

19824773 頂崗實習對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職業承諾影響及對策研究 饒雪梅 《職業技術教育》 2014年第17期 8600字

19824774 人格本位:高職課程發展的突破與超越 董奇 《教育發展研究》 2014年第11期 10300字

19824775 整體化設置中職項目課程學習目標 雍照章

《職業技術教育》 2014年第16期 6800字

19824776 論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論模型建構 朱旭東 《教育研究》 2014年第6期 16800字

19824777 高職院校教師教學實踐智慧:內涵、價值與生成路徑 祝成林 張寶臣 《中國高教研究》 2014年第6期 9800字

19824778 高職院校兼職教師勝任素質模型建構 張偉萍 《教育發展研究》 2014年第11期 9500字

19824779 從“雙師型”教師政策的演進看職業教育教師專業發展的定位 李樹峰 《教師教育研究》 2014年第3期 11100字

19824780 我國職業技術教師教育政策百年變遷與啟示 胡航 等 《職教論壇》 2014年第17期 12300字

19824781 集群思想下區域職業教育專業建設邏輯 魏明 《教育與職業》 2014年第18期 7900字

19824782 職業院?!半p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研究 楊燕君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14年第18期 6600字

19824783 高職院??冃ЧべY實施的現實困境及路徑探析 常書銘 《職業技術教育》 2014年第16期 7000字

19824784 校企“一體化”培養汽車維修工程師的探索 韓劍穎 《職業技術教育》 2014年第17期 6800字

19824785 農村職業教育資源配置的公平性問題研究 計宏煒 沈亞強 《職教論壇》 2014年第16期 10100字

19824786 論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新型職業農民的素質要求與培育 楊燕 《職教通訊》 2014年第16期 7000字

19824787 農村職業教育“向農”與“離農”的選擇悖論治理 金軍 《教育與職業》 2014年第17期 10500字

19824788 論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的制度建設 張勝軍 等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14年第18期 8200字

19824789 新生代農民工職業發展影響因素實證研究――基于重慶地區的經驗數據 李勛華 等 《職業技術教育》 2014年第16期 7000字

19824790 探析成人高等教育學分制與收費的創新管理模式 李紅亮 等 《中國成人教育》 2014年第12期 6000字

19824791 成人高等教育特色課程建設與應用研究 孫姚同張清學 《中國成人教育》 2014年第11期 5900字

19824792 我國終身學習立交橋的搭建:基于國際的視野 張偉遠 《中國遠程教育》 2014年第6期 9900字

19824793 論成人教育中社會資本的形成機理及其實現 孫立新 《職教通訊》 2014年第16期 8800字

19824794 退役士兵教育培訓狀況調查及滿意度分析 丁耀 文東茅 《中國高教研究》 2014年第6期 11000字

19824795 我國繼續教育體制改革與機制創新的多元徑路 萬嵩 《繼續教育研究》 2014年第6期 10100字

19824796 創業教育與創業型大學制度創新研究 高福安 鐵俊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2014年第6期 8400字

19824797 新形勢下民辦高職院校發展的困境及求解 胡天佑 《高教探索》 2014年第3期 9200字

19824798 高職院校學風建設調查分析與對策思考 王春柳 《職業教育研究》 2014年第6期 12100字

19824799 論中職學校德育特色模式建構 王偉華 陳麗君 《職教通訊》 2014年第16期 8800字

19824800 職校生技能競賽的心理分析與策略 崔景貴 黃亮 《職業技術教育》 2014年第17期 8600字

19824801 民國時期職業教育概況 劉金 《職業教育研究》 2014年第6期 9800字

19824802 民國時期的中國職業教育史研究 謝長法 李紅梅 《職教論壇》 2014年第16期 8800字

19824803 中華職業教育社與近代中國職業教育研究 楊衛明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14年第18期 8200字

19824804 布盧姆菲爾德職業指導理論與實踐述評 柳靖 柳楨 《職業技術教育》 2014年第16期 8800字

19824805 日本技術科學大學的辦學特色及其經驗啟示 葉磊 《職教論壇》 2014年第16期 9800字

19824806 從德國職業教育立法考察我國職教體系法制化建設 張強 《職教通訊》 2014年第16期 7000字

19824807 國外現代職業教育發展分析及對我國的啟示

楊敬雅 劉福軍 《教育與職業》 2014年第18期 7900字

19824808 德國企業參與雙元制職業教育的因素分析 徐聰 《職業技術教育》 2014年第16期 8800字

19824809 高等教育國際化概念辨析 申超 《全球教育展望》 2014年第6期 12900字

19824810 印度2012年“國家職業教育資格框架”述評 王為民 《比較教育研究》 2014年第6期 11700字

19824811 歐盟終身學習計劃視域中的成人及其學習――基于科隆威計劃的述評 蔣亦璐 《外國教育研究》 2014年第6期 10700字

19824812 美國生涯與技術教育改革概覽 楊星 《世界教育信息》 2014年第11期 6100字

全國職業教育論文范文第2篇

19824326 論教育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基礎作用 劉貴華 岳偉 《教育研究》 2013年第12期 14100字

19824327 高技能人才規格提升的困境及突破――高職??婆c應用型本科銜接的視角 魯武霞 《中國高教研究》 2013年第12期 12100字

19824328 職業教育質量指標的內涵解構 馬君 崔向娜 《職教論壇》 2013年第34期 8100字

19824329 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中的教育轉換 莊西真 《職教論壇》 2013年第34期 10100字

19824330 利益相關者視角下政府發展職業教育的長效機制研究――基于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 吳書瑤 李名梁 《職教通訊》 2013年第34期 13100字

19824331 中國新合作職業教育論綱 楊運鑫 《教育與職業》 2013年第35期 7800字

19824332 論高等職業教育個體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 邢廣陸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13年第36期 8200字

19824333 市場與政府:經濟學視角下職業教育資源配置模式的博弈均衡 程宇 《職業技術教育》 2013年第34期 10500字

19824334 我國地方政府教育改革的主要特征與趨勢――基于163個地方教育制度創新案例的分析 翁文艷 《教育發展研究》 2013年第23期 10300字

19824335 論高等教育變革背景下的高等教育發展研究 盧曉中 陳先哲 《高等教育研究》 2013年第12期 12500字

19824336 我國教育投入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的時空差異研究―――基于1996-2011年的省際面板數據 范柏乃 閆偉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2013年第12期 11500字

19824337 正確認識“教育內外部關系規律”理論 方澤強 《大學教育科學》 2013年第6期 11100字

19824338 臺灣農業職業教育體系及其借鑒 朱鶴卿 曹曄 《職教通訊》 2013年第34期 6600字

19824339 三元驅動模式:職業教育提升區域產業競爭力的體系結構 薛棟 《教育與職業》 2013年第36期 7900字

19824340 東莞電子信息產業升級與人才培養質量協調性的實證研究 余用軍 黃玲青 肖霞 《職業教育研究》 2013年第12期 6700字

19824341 江蘇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實踐與探索 尹偉民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13年第36期 8200字

19824342 海寧市高級技工學校――頂層設計打造技工教育核心競爭力的實踐 王立群 《職業技術教育》 2013年第36期 7700字

19824343 吉林戰略:建立以應用型為主的現代高教體系 于志晶 《職業技術教育》 2013年第36期 6300字

19824344 民間教育組織在高職教育國際化發展中的推動作用 劉偉 《職業技術教育》 2013年第35期 7100字

19824345 職業教育服務新型城鎮化發展的策略分析――以吉林省為樣本 張祺午 榮國丞 《職業技術教育》 2013年第34期 8800字

19824346 芻議高職院校培養現代“和諧職業人” 俞步松 《中國高教研究》 2013年第12期 9800字

19824347 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培養改革的教育學解析 王玲 《職教論壇》 2013年第36期 10100字

19824348 我國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立法問題研究 魏佳 《教育與職業》 2013年第35期 5300字

19824349 裝備制造業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探究 崔巖 等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13年第12期 6600字

19824350 高職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要向綠色職教轉型 丁繼安 方東傅 《職業技術教育》 2013年第36期 6300字

19824351 產業學院:面向產業集群的高職教育模式 鄭琦 《職業技術教育》 2013年第35期 7100字

19824352 應用型大學若干問題探析 陸正林 顧永安 《職業技術教育》 2013年第34期 12300字

19824353 中等職業教育與城鎮化發展的協調性與相關性研究――基于2006年和2011年的省際截面數據分析 冉云芳 《教育發展研究》 2013年第23期 12000字

19824354 構建特色專業體系 打造高職教育品牌 王振洪 《中國高等教育》 2013年第23期 5100字

19824355 高職院校實習制度設計的實證性研究――以J學院市場營銷專業為例 盧國紅 《高教探索》 2013年第6期 7400字

19824356 關于項目課程體系下課例研究的探討 劉克軍 《職業教育研究》 2013年第12期 6700字

19824357 中高職機械類專業課程銜接問題探索 黃乾平 俞林 《職業技術教育》 2013年第35期 6000字

19824358 對我國職業教育課程標準編制幾個基本問題的思考 袁麗英 《職業技術教育》 2013年第34期 10500字

19824359 以需求為導向的軟件專業工程教育改革研究與創新實踐 肖來元 邱德紅 吳濤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年第6期 8800字

19824360 論高職院校教師專業素質三維結構 蘇志剛 《中國高教研究》 2013年第12期 9800字

19824361 我國職教教師培訓:現狀、問題及改進策略 孫翠香 《職教論壇》 2013年第35期 12100字

19824362 工學結合背景下高職教師專業化發展的若干思考 楊林生 徐丹琦 胡堅達 《職教通訊》 2013年第34期 8200字

19824363 江蘇省高職院校體育專業“雙師型”教師現狀調查與思考 符家慶 孫建波 《職業教育研究》 2013年第12期 6700字

19824364 職業學校教師專業化發展調研分析 張榮勝 楊俊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13年第12期 8200字

19824365 基于流媒體技術的高職專業教學資源庫模型設計及應用 柳虹 《職業技術教育》 2013年第35期 6000字

19824366 職業集群模塊下“四位一體”實驗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人力資源管理綜合訓練》為例 馬粵嫻 《高教探索》 2013年第6期 7400字

19824367 農業高職“點、線、面”三維度創業教育的實踐探索 謝志遠 《教育研究》 2013年第12期 7100字

19824368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的農村職業教育改革 孟慶國 《職教論壇》 2013年第34期 8100字

19824369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的職業農民培育研究 于偉偉 《職教通訊》 2013年第34期 8200字

19824370 河北省職業教育集團面向農村發展的現狀及對策 劉偉洋 等 《教育與職業》 2013年第35期 7900字

19824371 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參與意愿調查研究 徐家鵬 《職業技術教育》 2013年第34期 8800字

19824372 城鎮化進程中農村職業教育的新型定位與發展策略 任聰敏 石偉平 《教育發展研究》 2013年第23期 8600字

19824373 農民工家庭子女高等教育個人投資的收益風險 舒強 張學敏 《高等教育研究》 2013年第12期 18100字

19824374 動態學習模型構建:成人教育學專業研究生教育創新基石 郭荔寧 《職教通訊》 2013年第34期 11500字

19824375 成果為本的成人教育教學探究 李春美 《教育與職業》 2013年第36期 7900字

19824376 終身教育視域下成人高校教師組織承諾研究 宋亦芳 《職業技術教育》 2013年第34期 8800字

19824377 中國成人教育視域下的文化創新 曾青云 等 《中國成人教育》 2013年第23期 1900字

19824378 社區教育發展:從德育范式到文化范式 楊東 《教育發展研究》 2013年第23期 8600字

19824379 應用技術大學:獨立學院轉型定位的戰略選擇和實施路徑 沈勇 《江蘇高教》 2013年第6期 4500字

19824380 民辦高職院校學風怎么樣 邱福林 《職業技術教育》 2013年第36期 7200字

19824381 老年人遠程學習現狀調查研究――以上海老年人為例 孫傳遠 《遠程教育研究》 2013年第12期 11300字

19824382 高職學生職業決策自我效能感的差異分析 時培芬 孫健敏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13年第36期 9800字

19824383 高職院?!半p主體”辦學模式下校企文化融合的思考 許陳紅 《職業技術教育》 2013年第35期 7000字

19824384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實現高職教育科學發展 鄒宏秋 《中國高等教育》 2013年第24期 7300字

19824385 澳大利亞職業教育的市場化 孫佳鵬 石偉平 《職教論壇》 2013年第34期 6000字

19824386 論國外職業教育統籌城鄉發展的模式及借鑒 譚璐 《教育與職業》 2013年第36期 7900字

19824387 高等學徒制――英國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發展 劉冬 王輝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13年第36期 6600字

19824388 美國社區學院責任自愿評估:框架、組織與價值取向 盧潔瑩 《職業技術教育》 2013年第34期 10500字

19824389 對中美兩國職業的比較研究 趙志群 白濱 《比較教育研究》 2013年第12期 8400字

19824390 俄羅斯中等職業教育質量外部評估探究 吳雪萍 劉金花 《比較教育研究》 2013年第12期 8200字

19824391 多元合作、區域融合:日本大學的開放之路 陸素菊 《開放教育研究》 2013年第6期 15500字

全國職業教育論文范文第3篇

一、積極參與職業教育宏觀決策和法律法規研究,為職教改革和發展獻計獻策

1、按照國務院的要求和教育部的統一部署,繼續做好《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職教專題的調研工作。重點開展對“增強職業教育吸引力”、“改革職業教育發展模式”等問題的調研,并對調動行業企業興辦職業教育積極性、農村職業教育等問題開展深入的課題研究。

按照教育部《規劃綱要》征求意見公告精神,動員各地學會和下屬機構積極參與,并對職業教育戰略專題調研和《規劃綱要(草案)》展開大討論,廣開言路,廣集眾智。學會網站開辟《謀劃職教改革發展》專欄,并開展“我為職教獻計獻策”征文活動。

2、配合“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計劃”,學會積極參與會議相關籌備工作,并做好會后的宣傳、貫徹落實工作。(德育工作委員會為主)

3、根據教育部關于“加快修訂《職業教育法》進程,年內上報國務院審議”的安排,配合教育部相關司局,參與修訂工作。

4、配合教育部“制定中等職業教育督導基本標準,開展評估試點”工作,積極參與相關研究、試點工作,并作為《規劃綱要》的課題研究。

5、高職研究會組織“中國高等職業教育就業、創業人物與機構評選”活動。

二、開展職教學術研究和評選表彰活動,提高職教社會影響力

1、圍繞教育部2010年工作要點,制定學會2010年工作計劃,召開2010年工作會議。

2、以“抓住機遇和挑戰,提升職業教育質量”為主題,舉辦2010年學術年會。學術委員會負責組織策劃,進一步提高年會質量。年會期間召開學會理事會第三次會議。

3、舉辦第二屆民辦職業教育發展高峰論壇。(擬成立的民辦職業教育分會負責)

4、舉辦首屆 “中國職業院校教學名師” 評選表彰活動。開展“全國農業職業院校教學名師”的評選工作。(農村與農業委員會)

5、舉辦第二屆“中國職業教育百名杰出校長”評選表彰活動。

6、修訂、完善《職業技術教育科學研究成果獎勵條例》(草案),啟動第二屆 “職業技術教育科學研究成果獎”評選工作。(學術委員會)

7、舉辦第五屆“中青年職教論壇”,開好“2010年職業技術教育學學科建設與研究生培養研討會”。(學術委員會)

三、開展職教科研教研活動,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1、繼續完成以學會名義開展的國家級的職業教育課題研究。

做好學會2009-2010年度課題立項評審工作,并出版《優秀成果選萃》。(學術委員會)

做好教學、德育、管理、高職、農村與農業、軌道交通、衛生、職高等分支機構開展的科研教研課題工作,以及相關的評獎活動。課題研究和評獎活動中,要把提高研究和活動的質量擺在突出的位置。

2、按照教育部關于“實施新的中等職業教育德育課程改革方案”的要求,促進新教材編寫、審定和其他教學資源的建設工作。(德育工作計劃委員會)

3、辦好各分支機構組織的“論壇”、“研討會”等形式的活動。務須做到認真準備、精心策劃、廣泛參與、提高水平。

組織好教學工作計劃委員會和其他分支機構的各種教學競賽活動,以及部分專業的職業資格標準和教學標準的研究制訂工作。

4、配合有關部門舉辦2010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和辦好2010年中等職業學校文明風采競賽活動。

支持分支機構辦好農業、醫藥、護理和輕工食品等專業學生技能大賽。

5、配合中國教學儀器設備總公司,在天津舉辦第七屆全國職教現代技術裝備(教材)展覽會。

6、合作開展第十一屆全國職教優秀論文評選活動。

搞好期刊編輯、高職、商科、德育、學生、管理、衛生、輕工、教材等分支機構的論文征集、評選活動。采取措施,不斷提高論文水平。

啟動學術委員會主辦的“優秀職業教育碩士(博士)論文”評選活動。

四、圍繞職業教育發展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調研,為科學決策服務

1、繼續組織力量進行農業職業教育資源、民族地區職業教育和農村中等職業教育的調查。(分別由農村與農業、少數民族、期刊編輯專業委員會組織)

2、就當前經濟和行業企業發展與職業教育的應對,舉辦高層次形勢報告會,加強行業學會間的溝通聯系。(軌道交通委員會為主,相關行業協會配合,秘書處協調)

3、圍繞“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專題,繼續開展理論與實踐研究。辦好管理、高職以及其他分支機構舉辦的相關課題研討和培訓。

4、開展勞動力市場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以及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狀況調查。

高職研究會舉辦“與高職畢業生在一起”的主題會議。

5、針對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問題,開展職業指導專項調研,做好職業指導的技術支持和服務工作。(職業指導專業委員會)

6、配合“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繼續開展“雙師型”職教師資隊伍建設研究。做好“中國中等職業學校教師隊伍發展報告”的編纂工作。(師資專業委員會)

7、繼續開展職教科研(教研)機構調查,籌備職教科研工作會議。開展中專學校實訓能力建設專項研究和精品專業建設方案展評。(科研、中專委員會)

五、開展國內外校長教師培訓,加強境內外交流合作

1、繼續組織學會和分支機構開展的職教院校長和教師的國內培訓交流活動。(培訓交流部)

開展東西部職教合作交流和調研。(職業高中、衛生)

2、繼續開展創業教育活動,組織好研討和經驗交流。(培訓交流部為主)

3、繼續組織職教工作者和教師赴國外(境外)考察和培訓交流活動。(培訓交流部負責)

4、籌備舉辦2010年 “國際職業教育論壇”。(學術委員會負責)

繼續開展職教裝備國際交流。搞好商科、軌道交通、醫藥、輕工等分支機構的對外交流活動。

5、組織開展對香港職業教育的考察,加強與香港職業教育機構的交流合作。

六、加強學會自身建設,提高工作效益

1、辦好《中國職業技術教育網》。各地方學會、分支機構、內設機構都應成為網站的地方編輯站,學會網站要加強對其指導和幫助。推動學會系統信息化建設,逐步實現電子辦公和網絡傳輸,提高工作效率。

2、擴大和健全學會組織,增強學會活力,改進單位會員入會辦法。重視吸收民辦職業院校和民營企業為會員單位。做好理事會已同意成立的新分支機構的申報工作。

3、加強學會下屬機構建設,完善工作總結和計劃制度,不斷提高組織和活動水平。制定《學會工作規則》,加強規范化管理。

全國職業教育論文范文第4篇

一、新環境、新起點、新目標、新角色

新的起點,必須要保持長期一貫的敬業奉獻精神,堅持和發揚勇于吃苦、做事干練、悉心全面、有張有持,在總結提煉中有所創新的養成性工作習慣;堅持團結合作、踏實做事、正直做人、相互補臺的做事做人原則;立足本職、兼顧全局、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的工作之道。基于這樣一種心態,基本圓滿地完成了工作目標和交辦的其它臨時性工作,無和的行為。

二、主要工作完成情況:

1、負責對新進教師進行有關教學管理制度文件的學習指導,并對新教師學習情況進行驗收。

2、組織了系部教學檔案的檢查工作,對檢查情況進行了匯報反饋,并提出整改建議;

3、針對信息類職業院校專業建設中的具體情況,進行《關于信息類職業院校專業設置的相關分析》,力圖從全局的角度、行業的視角,在對比分析中立足學院實際,把握我院專業建設的關鍵要素;

4、先后組織了16院級教學專項研究立項及成果的補報和廳級10門精品課程、6個教改試點專業的申報工作;

5、組織了公共課教改情況研討交流會,之前對承擔公共課的系部、其他各系以不同的方式對公共課施教進行了調研工作指導,為保證此項工作富有成效的進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之后對公共課研討交流情況以會議紀要和簡報的方式進行匯報和交流;

6、審核了41個學院人才培養方案,并寫成初步審核情況匯報,提出了進一步修改的建議,在12月15日的專題會議上進行了匯報交流,提出了針對不同人才培養需要的專業培養方案的框架設想;

7、先進的教育理念是開展人才培養工作的航標,為了學習和借鑒國內外先進的高等職業教育思想和經驗,一方面,與高教所聯合籌備、策劃“高職教育論壇”,已舉辦三期,第四期正在組織中;另一方面,組織實施全院指導性教育理論、教學信息、教改經驗等各類專題學習8次;

8、三次參與組織了院級和省級優秀多媒體課件、網絡課堂和網站的評審推薦工作;6次參與20**年研究生人才引進的聽評課工作;

9、正在準備20**年8個教學專項課題的結題驗收工作和20**年教學專項課題指南的初步擬訂工作;

10、還分別到上海和南京參加高等職業教育精品課程和專業建設學習班及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現場推進會,會后分別以內參資料和會議紀要的方式向有關領導和教師進行了專題匯報。

三、學術研究與成果

1、調入學院后,20**年9月嘗試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20**年度課題申報。以《高等職業教育雙證制及其校本實施策略研究》為研究課題,盡管沒有結果,但是為今后相關課題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20**年12月在由教育部主管、中國教育學術委員會主辦的綜合性、教育學類核心期刊《中國教育月刊》上發表題為《高職院校現代學校制度文化建設初探》論文,并或論文一等獎。

3、圓滿完成了北京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論文答辯,并得到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外審專家的好評,希望能將課題在工作實踐中不斷深入研究并加以應用。

全國職業教育論文范文第5篇

關鍵詞:職業學校;教師專業化;調研

引言

職業學校教師專業化發展特指職業學校在職教師個體專業不斷發展的歷程,是職業學校教師專業化制度不斷成熟,職業學校教師在教科研和實訓的推動下,在教育教學知識、專業技能、職業道德修養等方面不斷成熟、不斷提升、不斷創新的過程。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是各國提升教育質量的重點內容。早在196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國際勞工組織就認為“教學應被視為專業”。此后,日本、美國、英國等國家都相繼進行了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研究,1989-1992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相繼發表了一系列有關教師及教師專業化改革的研究報告,如《教師培訓》《學校質量》《今日之教師》《教師質量》等,提出“在提高教師地位的整體政策中,專業化是最有前途的中長期策略。” 199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日內瓦召開的第45屆國際教育大會通過了九項建議,其中第七項建議是“專業化:作為一種改善教師地位和工作條件的策略”。1996年美國“教學與美國未來全國委員會”發表的《至關重要:美國未來的教學》,帶來了教師專業發展研究的階段性轉折。

21世紀以來,國務院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背景下,從國家到省市級都在加大對職業學校教師的培訓力度,以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2010年7月29日,備受關注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正式全文,其中明確指出: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和實訓基地建設,提升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職業學校從教的制度。完善符合職業教育特點的教師資格標準和專業技術職務(職稱)評聘辦法。這些內容一方面明確了職業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另一方面也為職業學校教師專業化發展指明了方向。

職業教師專業化發展的起點來源于對現狀的把握和分析,我們試圖通過調研準確把握職業學校教師專業化發展現狀,在評估和診斷的基礎上,明確職業學校教師自身的優勢、不足及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明確職業學校教師發展過程中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據此才可能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法和保障措施,完善和發展學校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制度。

調研分析

1.調研方法

本研究用問卷調查法獲取一手數據,調研以江蘇職業學校為樣本,選取了24所學校,每所學校發放100份問卷。江蘇每個地區的我們都有代表性的抽取了幾所學校,有辦學規模大的,也有小的,有師資力量強的,也有弱的,有經濟發達地區的,也有不發達地區的。在每個學校,我們選取了各個年齡段的、不同性別、不同職稱、專業的老師填寫問卷,盡量避免系統偏差的產生。最后回收2284份問卷,去除回答不完整的問卷268、和答案錯誤(如單項答案為多選)的問卷214份、連續幾份問卷答案一致的疑似抄襲問卷4份,最后得到有效問卷1798份。

2.問卷設計

問卷涉及四部分內容,分別是:教師基本信息、教師的專業化現狀(從專業知識、實踐技能、教學能力、科研能力來衡量)、教師專業化發展途徑、教師滿意度和期望。問卷有47個問題,其中46個選擇題,以單選為主,最后一題為主觀題。問項定量、具體化,方便教師清晰的了解題目并準確的回答,避免模糊的、追溯時間過長的、抽象的問題。通過請專家討論和在本校進行前測,修改數次后定稿問卷。

3.數據分析

(1)教師基本信息分析。

我們對教師的性別、教齡、學歷、專業、職稱、是否專職以及學校所在位置進行了統計,統計結果如下表所示:

男性比例占41%,女性比例占59%,職業學校女性比男性稍多,符合學校女性教師較多的客觀情況,但基本均衡。教齡結構上,5年以下教齡的占21%,6年到10年的占31%,11年到20年的占32%,20年以上的占16%??梢钥闯觯?0年以下的占到了80%以上,6年到20年的占60%以上,學校的中青年教師較多。

學歷結構上,以本科為主,占80%以上。碩士14.6%,博士極少,占0.5%,專科極以下也較少,占2.4%。呈現兩頭少,中間多的態勢。任教學科上,文科和工科較多,各占30%以上,理科較少,占23%。職稱結構上,教授極少,講師和助教總共占80%左右,副教授或高講占22.4%,總體職稱較低。我們的調查對象以專職教師為主,占92%,但也兼顧到了兼職教師的聲音。調研學校中蘇南占44%,蘇北占56%,基本均衡。如表1所示。

(2)老師專業化現狀。

①專業知識

對社會文化知識非常了解和比較了解的占62%,對教育學知識非常了解和比較了解的占76%,對專業技術知識非常了解和比較了解的占62%。由此可知,教師在知識儲備比較豐富,無論是社會文化、教育學還是專業知識,都較豐富。但對于行業前沿信息,了解的占58%,不了解的占42%,基本上一半對一半,這一塊知識是教師缺乏的。

②實踐技能。

70%的教師沒有企業工作經驗,教齡11-20年的教師參加調研最多,5年以下教齡教師參加調研較少,他們對行業知識了解也少。75%的教師沒有企業兼職經歷,49%的教師沒有參與調研企業,只有9%的教師在崗前培訓時進行了工作場景實訓。而技能證書79%的教師都擁有,并且中級以上的占69%。由此看出,教師普遍不缺技能證書,但是缺乏一線的工作經驗,技能證書和實際技能之間是有差距的。

③實踐技能。

多媒體運用狀況較好,72%的教師經常使用,較少及從未使用的占28%。參加教學競賽省級以上的占37%,53%的參加校級及以下,90%參加過競賽,10%未參加過。91%的學生有學習興趣,這側面反映出教師的教學是能吸引學生的。77%的教師經常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評價,教學評價做得比較好。80%的教師在去年一年開過公開課,情況良好。97%的教師都對課堂的教學目標很明確。教學過程設計會用和精通的占88%,大部分教師有能力進行教學設計,但精通的只占20%。

④科研能力。

參加多次教材編寫或教具開發的的才16%,從未參加過的占51%,33%的參加過一次,教師參與教材和教具開發普遍不足。近5年92%的教師參加過課題研究,教師普遍有參加科研,課題研究的主力是6-20年教齡的教師,5年以下教齡的教師參加較少。近五年70%的教師都有發表教育論文,近五年74%的教師有發表專業論文,基本上三分之二的教師在近五年里有發表專業論文和教育論文,但仍然有三分之一的教師沒有進行教學研究與專業研究,沒有。教齡6-20年的教師是的主力,5年以下教齡的老師最少。61%的教師沒有在核心雜志上,科研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是,樣本里沒有發表專業論文的教師全是蘇南的教師,蘇北教師全部有發表專業論文。

(2)老師專業化發展途徑。

60%的老師認為校本教研的效果較好和很好,認為一般的40%。對只有24%的老師對學校幫助其個人成長表示滿意,61%認為一般,15%認為不滿意。教師在業務上最大的期待是改進教學效果,然后是理論水平。35%的教師嘗試過教學改革,且效果好,49%嘗試過,但效果不理想,17%想嘗試卻不知道如何進行。從調研數據看,蘇南的教學團隊交流比較多,蘇北的教學團隊需要更多的交流。教師認為提高自己最有效的途徑是校外進修培訓和校內外教研活動。然后是教學團隊和校本培訓。蘇南教師學科專業發展從教學團隊里得到幫助較多,蘇北相對蘇南教師專業發展從教學團隊里得到幫助較少。目前教研室發揮的作用主要是交流和整合教學經驗、資源,專業引領的作用較少。教師普遍認為學校對個人發展提供最有效的幫助分別是教研活動、校本培訓和教學團隊。教師認為校本教研的效果一般,蘇北的效果更差一些。不管哪個教齡的教師對自己作為專業教師的滿意程度一般。其中,蘇南教師比蘇北教師對自己作為專業教師的滿意度要高。

教師對校本教研提出的問題主要在這幾點:

①形式化嚴重, 缺乏主題,缺乏與行業、學生需求的結合,實效性不足;

②希望多組織教師下企業進行實踐,多給年輕教師機會,多點校外交流;

③未能形成統一的教學團隊,團隊合作欠缺,缺少校外交流研究;

④投入費用、資金少;

⑤師資力量不足,領導重視不夠;

⑥教師工作量很大,班主任工作、競賽等活動過多,無法靜心教研;

⑦教本教研中“研”不足,缺乏理論學習,專業性不強,缺乏課題研究;

調研結論與建議

1.調研結論

(1)教師專業化發展取得的成績。

第一,教師專業知識儲備豐富,具備基本實踐技能。無論是社會文化、教育理念還是專業知識,教師普遍有本科以上學歷,具有豐富的知識存量。教師普遍擁有職業技能證書,具備職業教育的資格和基本能力。

第二,教師掌握并熟練應用教學技能,普遍參與科研。多媒體運用熟練,普遍參與教學競賽和開設公開課,并能進行及時教學評價,課程目標明確,掌握教學過程設計技能。

第三,校本教研的效果得到充分肯定。教師認為,學校對其個人發展幫助最大的是校本教研,然后是教學團隊和校本培訓。目前,教研室發揮了交流和整合教學資源的作用。

(2)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問題。

第一,缺乏實踐經驗和行業知識。大部分教師都沒有企業全職和兼職經驗,對所在專業的行業知識欠缺。特別是教齡五年以下的教師,缺乏行業前沿知識,缺乏科研。

第二,校本教研對教師發展作用重要,但卻流于形式。教師反映教研活動多,但活動內容與教師需求脫節,缺乏對行業知識的“研”,對學生問題的“研”,對專業教學的“研”。

第三,針對教師發展的培養系統性不足。教師反映各種培訓層出不窮,相關競賽目不暇接,不缺培訓。但培訓內容重復,培訓形式單一。教師希望各部門能統一培訓內容,系統化培訓。

(3)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期待。

教師在業務上最大的期待是改進教學效果。學校對個人發展最有效的幫助是教研活動、校本培訓和教學團隊;希望多去企業實踐,多給年輕教師機會;讓教師少參加其它活動,靜心教研。上述內容如下圖所示。

2.建議

(1)加大教師企業實踐的支持力度。

由調研可知,教師欠缺企業實踐工作經驗,雖然普遍擁有職業技能證書,但仍然缺乏專業前沿知識。學校需要提供機會并鼓勵教師參與企業實踐,特別是對教齡5年以下的年輕教師。讓教師參與一線實踐,提升專業實踐能力。鼓勵教師參與教材和教具的開發,進行教學設計的培訓和交流,全面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為5年以下教師提供參與科研的機會,鼓勵教師發表更高質量的文章,而不是追求文章的數量。

(2)充分發揮教研室的專業引領作用,突出“研”。

教師的專業成長離不開教研、培訓以及科研,然而,長期以來,很多學校的校本教研中未充分發揮其管理和服務功能,在教研、培訓和科研方面只是簡單的上傳下達。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教研室主任年輕化,其本身的專業內涵有待提高,為了充分發揮教研活動的專業引領作用,需要發揮學科帶頭人的作用,讓學科帶頭人在教研活動中引領專業問題探討,教學問題探討,分析學生需求,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突出“研”的特點。吸收行業專家參與,深入的對教學和專業問題進行溝通和學習。加強校本培訓的經費支持,結合教師急需解決的問題進行培訓,有的放矢,避免形式化。建設教學團隊,加強團隊交流,幫助教師成長。

(3)系統化教師的培訓,減少無效培訓。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两当县| 镇雄县| 延长县| 宿松县| 阿巴嘎旗| 监利县| 喀喇| 策勒县| 两当县| 石家庄市| 城固县| 蓝田县| 文山县| 贞丰县| 公安县| 湟中县| 漳州市| 古浪县| 颍上县| 英德市| 林周县| 宣化县| 建宁县| 中宁县| 上杭县| 渭南市| 安西县| 吴桥县| 潜山县| 青冈县| 汤阴县| 北宁市| 琼结县| 静海县| 神池县| 阳原县| 中牟县| 宁强县| 海原县| 清原| 株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