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戰爭與和平的作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按地域劃分:《戰爭與和平》是外國文學作品,具體屬于俄國作品。
2、按題材劃分:《戰爭與和平》是戰爭類文學作品。其以1812年俄國法國戰爭為中心,反映了1805年至1820年的重大事件,包括奧斯特利茨大戰、波羅底諾會戰、莫斯科大火、拿破侖潰退等。
3、按體裁劃分:《戰爭與和平》屬于小說。
4、按字數劃分:《戰爭與和平》是長篇小說。
一、以單元習作為基礎,巧妙設計訓練的形式和內容
五分鐘時間很短,一眨眼就過去了,有時甚至可以忽略不計。為使這五分鐘時間起到高效果,我從小學語文課本的單元主題和習作內容出發,設計了不同的口頭表達訓練的形式和內容。其操作方法是這樣的:每學期開學前,我會提前閱讀本冊語文書,確定了八個單元的口語訓練主題,開學后,每單元開課前兩天,我提前把訓練主題告知學生,讓他們做好準備。每個學生手頭上都有一本巴掌大的小冊子,用來提前積累口語訓練的內容。我們把這種課前口語訓練稱為“課前小火車”,每節語文課的預備鈴聲一響,小班長馬上走上講臺,喊一聲“課前小火車現在開始”,所有學生馬上安靜下來,拿出準備好的小冊子,井然有序地開起小火車來。由于時間有限,每節課只能由一個小組(大約十人)進行訓練,其他學生的任務是仔細傾聽,等全組學生的“火車”進行完畢后,再請三四位學生對感興趣的內容進行即興點評或提問,小班長及時把參加評論的同學的名單進行記錄,期末再進行統計和評比(這是后續的工作)。這項活動形成常規后,這樣的訓練會變得十分有趣和有效。
1. 新聞轉播
人教版四年級下學期第四單元是圍繞以“戰爭與和平”這個專題,講述了四個與戰爭有關的故事。戰爭這一話題似乎離學生的現實較遙遠,炮火紛飛的鏡頭只在電視劇電影中見到過,學生難以真正體會到 “了解戰爭,呼吁和平,為世界和平做點事情”的主旨的。我在教這一單元時,剛好遇到美國對利比亞實施“奧德賽黎明”行動,向利比亞發射了110多枚戰斧導彈,后來又演變成了法英美主導的多國部隊與利比亞的利比亞戰爭。當時報紙、電視新聞等都在報導這場戰爭。抓住這一契機,我開展5分鐘新聞轉播,讓學生每開回家后關注新聞,把自己聽到的、看到的、認為有價值的新聞帶回來向同學們轉播,而聽的同學也要結合自己收集到的資料進行點評。由于這項活動比較貼近學生的生活,話題也比較新鮮,所以全班學生的積極性都帶動起來了,每天新聞的內容都很豐富,有關注維和部隊行動的、有關心利比亞人民命運的、有留意世界核生產的……點評時也能從社會穩定、民生、帶來的危害等多方面去評價。這給學生帶來比較廣闊的視野、比較詳實的資料、比較感性的材料。在此基礎上,本單元學生的習作內容感情真實,大量引用現實生活中的戰爭事例,有依有據,能以強烈的畫面和豐富的情感表達對戰爭的痛恨和對和平的呼吁。
2. 好句接龍
人教版五年級下學期第二單元的習作要求是:觀察圖畫,注意圖中的人物,看看守門員是怎樣守門的,場外的觀眾是怎樣觀看足球比賽的,想象正在進行的小足球賽的緊張、激烈,再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內容寫下來。這一單元主要是培養學生養成認真觀察的習慣,并掌握一定的觀察方法,通過對場景描寫、人物的外貌、神態、動作描寫等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針對學生平時習作的弱點,我決定加強學生對人物外貌、神態、動作等方面的訓練。于是課前我布置學生收集描寫人物外貌、神態、動作等方面的好句,進行五分鐘好句接龍,要求學生點評時要講出這種寫法的好處,從中得到什么啟發。如有一位學生收集的句子是:只見那個青年眼睛一瞪,鼻子一抽,臉上的肌肉往上一抖,似笑非笑地對小女孩說:“真的是這樣的嗎?”學生點評說:“我欣賞這句話中的三個動詞,它把小伙子的表情刻畫得栩栩如生,使人讀后就感到這個青年很可怕。我寫作文時要學習用這種方法來表現人物的特點。”瞧,學生通過自己的分析思考,獲得的感悟比聽老師的細致講解要好得多。
3. 好書簡介
四年級下學期第八單元的習作要求學生從最近讀過的文章或看過的影視作品中,選擇一個寫梗概。我把這項作業滲透在課前5分鐘“好書簡介”中,無形中激發學生閱讀課外讀物的興趣。孩子們讀完還會主動去思考“我喜歡這本書的哪一方面”、“我要怎樣把它介紹給大家”等,在思考的過程中加深了對書籍的理解。同時通過好書的介紹,學生又能發現身邊更多的好書,在選擇讀物方面有了好的參考。“好書簡介”這一課前活動極大地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提升了學生的審美情趣,也使枯燥的作業變得生動起來
二、以課前訓練為橋梁,有效鍛煉學生的思維和能力
1. 主動閱讀,為展示自己做好準備
小學四五年級每周只編排了六節語文課,班里的學生按照座位分布,可分為四個小組,每節課只有一個小組的學生有機會參加小火車訓練,錯過一次,就只能等四節課后的那一次了。我告訴學生,想讓自己進行頭腦風暴,鍛煉自己的表達能力,機會只能靠自己把握。很多學生為能在這五分鐘中展示自己,同時應對同學的提問,就會自學地在課前進行一定量的閱讀,還要做出一定的篩選,選出自己滿意的內容,再做好摘抄。為不加重課業負擔,不影響平時做作業,有些學生會利用周末一次收集幾份資料,這也是可以允許的。這種閱讀、積累、表達的過程,其實就是在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分析能力和表達能力以及擴大學生視野的有效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