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傳染病培訓總結

傳染病培訓總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傳染病培訓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傳染病培訓總結

傳染病培訓總結范文第1篇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的會員“塔塔”為你整理了這篇法定傳染病報告質量與管理現狀自查報告范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鑒作用。

【正文】

法定傳染病報告質量與管理現狀自查報告

一、督查內容和方法

(一)督查范圍。

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家縣級醫療機構、4家鄉鎮衛生院。

(二)調查內容。

1.醫療機構法定傳染病報告質量。

2.法定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現狀。

(三)自查實施。

自市疾控中心下發了《關于開展安慶市2020年法定傳染病報告質量和管理現狀的通知》,由縣衛生健康委疾控辦組織縣疾控中心組成調查組,嚴格按照《安徽省法定傳染病報告質量和管理現狀調查方案(2017年版)》進行自查。

二、自查結果

(一)基本情況。此次共督查了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家縣級醫院,4家鄉鎮衛生院。

(二)傳染病疫情報告質量。

1.法定傳染病報告率。實查病例登記數442例,網絡報告病例440例,報告率99.55%。

2.法定傳染病報告及時率。網絡報告病例440例,報告及時440例,報告及時率100%。

3.紙質(電子)傳染病報告卡填寫完整率。實查紙質報告卡135張,紙質傳染病報告卡的必填字段信息填寫完整135張,紙質傳染病報告卡填寫完整率100%。

4.紙質報告卡填寫準確率。實查填寫完整的紙質報告卡135張,同時與門診或住院登記信息一致,填寫字跡清晰且無明顯邏輯錯誤,無涂改的傳染病報告卡135張,紙質傳染病報告卡填寫準確率100%。

5.網絡報告信息一致率。實查紙質報告卡135張,與網絡直報信息系統中電子卡必填信息完全相符的135張,網絡報告信息一致率100%。

6.報告卡有效證件號填寫完整率。實查紙質報告卡135張,身份證號填寫完整135張,報告卡有效證件號填寫完整率100%。

(三)法定傳染病報告管理。

1.疾控機構。

(1)轄區傳染病常規監測管理工作情況。每日做好傳染病報告卡實時監測審核記錄,每日至少4次以上,記錄完整;建立了異常信息的快速反應機制與流程,并能有效付諸實施;針對傳染病報告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開展傳染病報告質量指導,每月至少開展1次傳染病報告質量評估;1-11月份傳染病報告報告質量評價綜合率均值為100%。

(2)數據分析與利用。傳染病疫情監測資料每月進行月分析,年終有年分析;重點控制傳染病有專題分析;每月將常規分析報告通過紙質和網絡直報系統進行反饋;根據疫情流行情況適時開展風險評估工作。

(3)傳染病報告管理督導檢查與評估。開展了轄區傳染病報告管理督導檢查,有檢查方案和原始工作記錄,實行轄區全覆蓋,督查結束后有總結和通報,并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二次督導;21家網絡直報單位,2020年1-11月有5家全年沒有傳染病報告,分別是4家民營醫療機構和縣血吸蟲防治站;縣直醫療機構連續3個月零報告單位1家,為縣婦計中心;鄉鎮連續3個月零報告單位4家,為雷池鄉衛生院、涼泉鄉衛生院、鴉灘鎮、高士鎮衛生院;縣級疾控中心每年對下級單位進行技術指導至少2次以上,每次都有指導記錄。

(4)傳染病報告管理專業技術培訓。每年均開展傳染病網絡直報管理及監測資料分析利用等相關技術培訓,有文件通知、有簽到、有總結、有考核;培訓的內容包括:《傳染病防治法》、《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規范(2015年版)》、《全國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工作技術指南(2016版)》重點傳染病防控技術以及瘧疾、登革熱等診治知識培訓。

(5)網絡直報人員及設備配置情況。疾控中心配備傳染病網絡直報管理的專職人員2人,實行A、B崗位制。配有專用計算機和筆記本電腦;為疫情監測人員提供了可實時連接傳染病信息報告系統的無線網卡,對疫情監測人員提供一定的加班補助,并可以調休。

(6)用戶信息安全管理情況。建有轄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用戶及授權安全管理制度,對直報用戶和本級用戶均有備案,并對系統用戶開展了信息安全相關培訓。

2.醫療機構。

(1)院內傳染病報告管理情況。各醫療衛生單位均成立了傳染病報告管理組織,相關工作制度齊全;但門診日志和住院登記紙質版本普遍缺少有效證件號登記欄,但縣級醫院電子病歷系統均設有該欄;檢驗科和放射科登記檢查結果門診和住院醫生可以實時瀏覽打印。每月定期開展院內傳染病報告質量自查,有記錄,縣醫院并能落實獎懲措施;各單位均開展了傳染病報告管理知識培訓,部分單位對傳染病診斷標準進行了培訓。

(2)網絡直報專職人員及設備配備情況。各單位均指定專門科室負責院內傳染病報告管理工作,配備有傳染病網絡直報管理兼職人員,并對直報人員有一定的加班補助,加班后可以適時調休。

(3)醫療電子病歷系統中傳染病報告管理功能。各單位均建有電子病歷系統,除縣級醫院外,其他單位都不具備傳染病報告管理功能;縣級醫院放射和檢驗結果門診醫院可瀏覽,但鄉鎮一級系統不具備該功能;目前也不具備導出功能。

(4)用戶信息安全管理。直報用戶在縣疾控中心均有備案,各單位均配有傳染病報告專用計算機,并安裝了殺毒軟件。

三、主要存在的問題

1.各單位均開展了傳染病報告管理培訓工作,但大部分缺少傳染病診斷標準方面的內容,缺少培訓考核,臨床醫生傳染病報告意識和發現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2.電子病歷系統尚不完善。雖然各單位均建有電子病歷信息系統,但鄉鎮不具備傳染病報告管理功能,不能適應新形勢下傳染病報告管理工作的需要。臨床醫生登記意識和傳染病報告意識不高。

四、下一步工作計劃

1.進一步規范培訓,豐富傳染病報告管理培訓內容,做好培訓考核和相關資料的收集整理。

傳染病培訓總結范文第2篇

【摘要】:目的 為了防控傳染病在綜合醫院內的傳播,提高醫療安全質量,探討減少傳染病醫院內感染的管理措施。方法 根據近年來傳染病流行及暴發的特點,整理和總結醫院內傳染病防控工作中的做法和體會,對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和提出管理措施。結果 通過對傳染病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視和各方面的投入,使傳染病管理制度和流程不斷完善與規范,醫院內感染發生明顯減少。結論 建立健全醫院內傳染病的管理部門,加強傳染病的預檢分診、疫情監測報告、檢查監督和培訓指導工作, 是綜合醫院防控傳染病在醫院內傳播的重要保障。

【關鍵詞】:綜合醫院;傳染??;感染管理

近年來,新型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逐年增多,傳染病已成為重大公共衛生問題。綜合醫院是傳染病發現和診治的首要場所,承擔著重要的防控任務[1]。《傳染病防治法》中規定醫院必須嚴格執行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規范,防止傳染病的醫源性感染和醫院感染[2]。本文就如何做好醫院內傳染病的感染防控工作進行探討。

1.加強傳染病的預檢分診和疫情監測工作

傳染病的預檢分診工作是一個重要的防控環節,可將傳染病人及時的與普通患者分流隔離,從而防止傳染源在醫院內的播散。同時根據傳染病的流行季節、周期、流行趨勢及日常的疫情監測報告確定需要重點防控的傳染病,有針對性的做好特定傳染病的預檢分診和疫情監測工作。我院通過加強門急診的預檢分診工作,完善流程,規范疫情監測報告制度等措施,傳染病發生院內感染的例數明顯減少。

2.加強感染性疾病科的建設

衛生部要求二級以上綜合性醫院應當設立規范的感染性疾病科,調查結果顯示[3],目前綜合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設與衛生部標準有一定差距,雖然成立了感染性疾病科,有相應的規章制度和工作職責,但普遍存在功能分區不明確,人員配置及培訓不到位,標準防護措施差等問題。有些醫院的感染性疾病科建筑布局和設施不合理,日常不能投入使用,處于應付檢查的狀態。我院通過完善感染性疾病科的建筑布局和服務流程,增加非手觸式洗手設施及消毒防護設施等措施,加強了感染性疾病科的建設和管理,提高了傳染病的篩查、預警和防控能力,提高了感染性疾病的診療水平,同時建立常態與應急相結合的預防控制體系,實現日常收治普通傳染病患者的常態管理和出現重大傳染病疫情時的應急管理體系,更好的發揮了綜合醫院在防控傳染病中的作用[4]。

3.加強傳染病知識的培訓

醫務人員是接觸傳染病患者最早也最密切的人員,因此加強醫護人員的傳染病知識的培訓,提高醫院內傳染病識別診斷能力和及時報告意識,掌握突發事件應急知識是預防和控制傳染病院內感染的重要措施。醫院每年對全院醫務人員進行2次以上的傳染病相關防治知識的培訓,對新上崗、實習、進修的人員進行傳染病防治相關知識的崗前培訓,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培訓內容主要包括:傳染病防治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傳染病的診斷治療標準、傳染病的疫情報告流程及管理規范、消毒隔離及無菌操作、標準預防和職業暴露防護處理、醫療廢物處置等相關知識。

4.控制重點感染環節

4.1管理傳染源

對傳染病患者及病原攜帶者給予隔離與治療,直到不再排出病原體時解除隔離;對傳染病接觸者,進行檢疫和醫學觀察。對動物源性和作為傳染源的公共設備設施或場所,根據具體情況采取隔離、消毒、治療、殺滅等措施。傳染病患者住院期間應嚴格管理,一切活動盡量在病區內進行,嚴格探視制度,原則上不設陪護,需要探視的,按照要求做好防護措施。

4.2切斷傳播途徑

①標準預防:對所有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等可能含有傳染因子的物質,接觸時采取有效的隔離防護措施。主要包括:手衛生,戴手套,必要時穿隔離衣/防護服、鞋套,正確使用口罩、護目鏡或防護面屏,安全注射,醫療用品設備或物品的消毒滅菌處理,空氣、物體表面、衣物與餐飲具的消毒,患者排泄物、嘔吐物的消毒處理,醫療廢物及污水的處理等。②基于傳播途徑的隔離預防:醫院內傳染病常見的傳播途徑有空氣傳播、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同時某些傳染病可能有多種傳播途徑,應在標準預防的基礎上采取相應傳播途徑的隔離預防措施。主要包括:傳染病患者或可疑傳染病患者應安置在單人隔離房間,如條件有限,同種病原體感染的患者可安置于一室。隔離病室應有隔離標志,并限制人員的出入。

4.3保護易感染人群

①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實施保護性隔離,單間隔離,加強環境清潔消毒,控制人員進入,進入隔離病房的醫療器械及物品須徹底消毒滅菌;可實施預防性免疫注射;與感染病人分開安置,必要時根據不同的感染病人進行分組護理。②醫務人員:醫務人員每年體檢一次,做好相應的預防接種,如接種乙肝疫苗、流感疫苗、卡介苗等,增強免疫力。加強醫務人員傳染病及有關隔離防護知識的培訓,使其正確掌握常見傳染病的傳播途徑、隔離方式和隔離防護技術、發生暴露后的緊急處置措施,強化醫務人員的傳染病防護意識,增強無菌觀念,熟練掌握無菌操作規程,嚴格執行標準預防及手衛生制度,根據不同傳染病做好個人防護,醫務人員發生職業暴露后提供專業的咨詢、指導和隨訪。③密切接觸者:密切接觸者是指治療或護理、探視傳染病確診患者或疑似患者;與患者共同生活;通過其他方式直接接觸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或體液及排泄物等的人員。處理原則是:單獨隔離觀察或安排集中隔離觀察,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總之,做好綜合醫院內傳染病的防控工作,首先要設立專門的傳染病的管理部門,負責傳染病疫情報告、監測、預警、監督、檢查、指導等工作;其次嚴格執行預檢分診制度,完善傳染病管理制度及應急預案,加強醫務人員傳染病消毒隔離、標準防護等相關知識培訓,加強對重點科室、實驗室、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醫療廢物的管理;最后督導醫務人員制度落實及消毒隔離防護的執行情況,以確保制度、技術規范的有效實施。

參考文獻

[1]楊雪松,袁曉寧,張文麗等.綜合醫院在傳染病防治中的作用[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11,27(1):63-65.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傳染病防治法[S] .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2004. 3-15.

傳染病培訓總結范文第3篇

為加強我院傳染病分類防治工作,提升我院衛生應急能力,根據《貴州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辦公室關于開展醫療衛生機構傳染病防治分類監督綜合評價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我院對全院傳染病防治工作進行了自查,現將自查情況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

1、領導高度重視傳染病防控工作,成立以院長為組長、分管院長為副組長的醫院傳染病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對有效開展傳染病防控工作及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醫院成立有傳染病自查小組,自查成員由分管院長及各臨床科室主任及預防控制科負責人組成。自查組成員嚴格按照我院傳染病自查制度開展工作;成立重大傳染病后勤保障組,具體負責各類防護用品、消毒用品、各種治療藥物、診療設備、車輛等的后勤保障工作。

二、制度健全

醫院制定有傳染病管理制度、傳染病登記報告制度、傳染病疫情網絡直報制度、傳染病預檢分診制度、傳染病消毒制度、傳染病隔離制度、傳染病報告知識培訓制度、門診日志登記管理制度、發熱門診管理辦法等。做到了對傳染病的管理有法可依、有據可查。

為貫徹落實上級有關會議、通知精神,我院認真開展預防傳染病工作,現將我院傳染病工作自查情況匯總

如下:

(一)、高度重視,成立組織。

認真落實上級預防傳染病有關會議、通知精神,做到上行下達,不折不扣。我院根據情況及時召開領導班子會議,研究預防傳染病的具體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制定了預防傳染病應急預案,成立了傳染病防治領導小組,組長:朱蘭,副組長:李紅群,成員:王華清、黃貫松、羅巡、呂興濤、羅桂芝及各科室負責人。領導小組對各項應急工作以及各項管理制度及時監督落實,切實做到對傳染病“早發現、早報告、早轉診、”的原則。

(二)、建立健全制度,認真檢查落實。

1、建立疫情報告制度,在我院一旦發生流行性疾病時,就必須及時采取防控措施。及時有序地把疫情報告上級,力爭把疫情控制在萌芽狀態之中。不瞞報、不謊報、不漏報、不遲報,確保疫情準確無誤地上報,并做好記錄。

 2、建立和加強檢查制度。首先檢查有無發熱現象和其他異常癥狀,認真執行檢查制度,并作檢查記錄和疾病記錄。

 3、進一步做好社區傳染病預防工作,確保預防措施落到實處,掌握居民的健康狀況,及時發現、報告和處理有發熱等癥狀的患者,防止傳染病蔓延。

 4、加強我院的消毒隔離工作,制定消毒隔離制度,社區所有需要消毒場所都要專人負責。

三、人員職責

從領導到傳染病管理的相關人員,進行了具體的分工,作到了分工明確,相互配合,職責分明。對疫情報告、疫情登記、傳染病管理、傳染病疫情管理檢查、傳染病疫情資料建檔、傳染病疫情管理獎懲均有專人負責,對疾病預防控制科及其相關人員、發熱門診、醫生制定了崗位職責和規章制度。

四、人員培訓

傳染病培訓總結范文第4篇

2019年我鎮的疫情報告管理工作在縣衛生局級領導下、縣疾控中心的業務指導下,傳染病報告率大大提高了。如期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疫情管理工作計劃,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 情況分析

2019年是全鎮傳染病疫情報告網絡直報,由于報告方式的改變,疫情報告的及時性、敏感性已大幅度提高了。2019年古城鎮衛生院共報告法定傳染病12例(水痘5例,肺結核1例,乙肝5例,疑似麻疹1例)。

二、成績與經驗

1、領導重視。由院領導、公衛辦、村衛生所負責人及疫報人員組成。建立有疫情報告管理制度并上墻,配備有網絡直報的設備和專職人員。

2、村衛生所使用玉林市衛生健康局制定的統一表格,登記項目基本完整。醫院使用玉林市衛生健康局制定的統一電子表格,登記項目基本完整。

3、多次對醫生進行傳染病知識的培訓,使醫生及時掌握新《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新病種及報告方式和時限等,對報告卡的填寫要求多數醫生能掌握。

三、存在問題

1、傳染病仍有漏報。部科室無登記傳染病病人,傳染病漏報調查中漏報率較高。

2、部分醫務人員對門診日志和出入院登記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有個別科室有門診電子日志但形同虛設。住院電子登記不齊,造成傳染病報告情況無法查詢,影響正常傳染病管理工作的開展。

3、部分臨床醫生傳染病報告法律知識淡薄。不定期抽查中,發現個別醫生不懂新傳染病防治法規定報告的新病種,以及某些傳染病在乙、丙類中的調整。相當部分醫生對傳染病報告程序、報告方式和報告時限不掌握。

四、下一步工作意見

傳染病培訓總結范文第5篇

【關鍵字】基層工作;傳染病防控;應對策略

控制和最終消滅傳染病是基層衛生工作的最終目標,但是如何在基層衛生工作中完成這個目標,需要從傳染病管理的基層工作方法進行探討,本文通過對基層傳染病防控工作進行深入的分析,尋找出現問題的根源所在,從而有針對性的制定相應的干預措施,最終達到提高基層傳染病防控工作。

1資料和方法

1.1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對我衛生服務站歷史相關數據進行摸底調查,結合衛生服務站的相關數據進行匯總和分析,總結在基層防控傳染病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

1.2統計學方法

將本次研究數據整理分析,將數量資料用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進行χ2檢驗。

2結果

2.1基層防控傳染病存在的問題

2.1.1對傳染病的管理工作相對滯后,對防控保全工作投入不夠【1】。導致基層防控工作人員責任心不強,相對于臨床醫生醫學專業知識較差,對于傳染病的預檢和分診工作不到位。少數部門沒有按照規定對診療室進行消毒,預診不到有效分流和防護的作用,給基層傳染病的防控工作帶來巨大的安全隱患。

2.1.2對傳染性疾病的相關資料管理不夠完善【2】。服務衛生站的少數傳染病資料不完善,傳染病記錄登記薄填寫項目不完善,存在書寫錯誤、涂改等現象,不能按規定進行資料整理并歸檔。普通民眾諱疾忌醫,即使得了傳染病如病情較輕就不會到醫療單位就診,任其發展就會導致傳染病集中爆發。

2.1.3醫務人員防控傳染病的知識較為欠缺,接受新知識和新理論的機會較少,導致對傳染病的監測能力不到位。對于癥狀不明顯的疑似傳染病,醫務工作者不能及時診斷及時報告,根據以往經驗處置,不及時上報上一級單位,導致傳染病漏報的現象普遍存在,增加了傳染病的傳播風險。

2.1.4社會公眾對傳染病的防控意識不強,在基層農村衛生基礎設施較差,傳染病的爆發、流行幾率較高,并且容易有很多新傳染病產生。廣大基層群眾對傳染病的相關防治知識欠缺,自我保護意識和防病意識較差,不良衛生習慣沒有得到改變,對傳染病存在恐慌和抵觸的情緒,對于醫務工作人員的流行病調查不能積極配合,給傳染病的防控增加了難度。

2.2應對措施和解決方法

2.2.1根據以上基層傳染病防控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制定一套有針對性的規章制度,內容涵蓋傳染病的登記、診斷、上報、資料匯總、人員職責等各個方面。要充分發揮衛生服務站的醫療保健作用,明確各崗位職能和責任,根據制定的規章制度定期對責任崗位進行檢查,落實相關干預措施。對醫務工作者定期進行傳染病防治法及相關細則的培訓,組織學習傳染病預防知識。

2.2.2要按照規定對患者進行預檢分診,對傳染病患者起到篩選的作用,建立預檢分診出,由責任心較強的醫務工作者負責預檢分診工作【3】。該崗位人員應嚴格按照分診流程進行預檢分診工作,并制定相關的考核標準,并進行量化評分,對考核成績不理想的應及時反饋整改,并進行教育培訓不斷提升考核質量。服務站負責人要考核詳細內容,確保各項制度完全落實,要建立領導小組和處置小組,從制度和管理上提升基層衛生機構的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能力。

2.2.3傳病患者的相關資料和病例要及時分類歸檔,使傳染病資料信息完整化、系統化。傳染病防控工作的重點在現場情況的處置,但后期的資料整理和歸檔也十分重要,其可準確反映傳染病防控工作的水平,從相關發病數據和分布上可判斷傳染病的發病規律【4】。只有建立完整的資料檔案才能明確傳染病發病的規律,從而提高傳染病的預防工作,根據月、旬、年等時間節點上報傳染病的發病情況和數量。從一方出現問題則會在另一方數據上得到反映,資料進行歸檔以備以后備查。

2.2.4加大傳染病防控相關知識宣傳頻次,從而使傳染病管理的層次得到提升【5】。衛生服務站應利用各項手段對傳染病病防治知識進行宣傳,盡可能的提高轄區居民的傳染病防治意識,減少傳染病的發生率,利用公共衛生宣傳活動開展傳染病防控知識講座,使居民掌握一定的傳染病防控知識,降低傳染病的發病率,當有家屬罹患傳染病后可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利用各種形式廣泛開展和宣傳傳染病相關防治知識,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使基層群眾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從源頭上扼制傳染病的發生。

經過對出現問題的科學統計和分析,針對相關問題提出了對應的策略措施,經過3個月的整改期后,對整改前和整改后的結果進行比較,可知,整改后醫護人員重視程度合格率93.3%高于整改前60.0%,居民相關知識掌握合格率96.0%高于整改前84.0%,基層醫護人員相關知識掌握93.3%高于整改前60.0%,整改前后合格數據差異比較有意義,P<0.05。詳細信息見表一。

表一 施行各項整改和干預措施前后效果比較

討論

傳染病基層管理工作涉及范圍較廣,需要政府和社會各部門的有效配合,也需要廣大群眾的共同參與。建立健全各項傳染病制度的情況下,要做好基層傳染病的防控工作,準確掌握衛生服務站中發現的區域傳染病流行趨勢,及時向上反映傳染病發生情況,協助上級相關部門防止急、慢性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正確將傳染病控制在相對較低的水平,防止疫情的進一步擴大和爆發。

【參考文獻】

[1]孫樹豐,新發傳染病的出現及應對措施[J].中華臨床與衛生,2014,3:126-127.

[2]郭積勇,新發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M].北京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2,1,1.

[3]曹明華,胡傳來,疾病爆發早期預警系統研究進展[J].中華流行病學榨汁,2010,28(11):1005-1007.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江堰市| 溆浦县| 瑞金市| 阳江市| 思南县| 五河县| 清镇市| 安图县| 郯城县| 宜宾市| 育儿| 安岳县| 澳门| 武威市| 仙游县| 柘城县| 山阳县| 松滋市| 安康市| 昌图县| 铜山县| 乐清市| 三门县| 文山县| 宜春市| 永靖县| 密云县| 湟源县| 鲁甸县| 郯城县| 枞阳县| 孝感市| 黔东| 晋江市| 莎车县| 宜黄县| 赫章县| 惠安县| 托克逊县| 北碚区| 靖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