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邯鄲學步寓言故事

邯鄲學步寓言故事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邯鄲學步寓言故事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邯鄲學步寓言故事范文第1篇

其實在絕大多數的農村應該都有過建立夢想小鎮的,這個政策和說法或者是多多少少的提起來過。其實在我的想象當中,夢想小鎮應該是符合那種情懷的。

當然現在很多商家也不僅僅是銷售情懷,他們在自己的銷售戰略當中還蘊含著很多的戰術還有技巧,也許作為消費者的我們從來都不知道,在這樣的過程當中,那種銷售至上,消費至上的情懷到底有意味著什么?

因為太鼓吹消費的重要性了,所以現在很少有人看重儲蓄的重要性。先是在年輕人這個群體當中顯得尤為重要。假如你一直待在你自己小小的房間里,蝸居在那里,不從出門去,不曾鍛煉身體,不曾去遇見那些更廣闊的世面,那么也許你的視野甚至你的思維就一直停留在了這個角度。

How:那坐井觀天的青蛙,大家都一直嘲笑他,但實際上這樣的存在在生活當中真的是數不勝數,就好像在小時候,爸爸媽媽給我講了那些可笑的寓言故事,但是長大之后發現社會上也同樣存在著這樣的人,并且不足為奇。

比如說刻舟求劍,邯鄲學步。這些其實本來都是在生活當中經常會看到的。

邯鄲學步寓言故事范文第2篇

摘要 漢魏六朝諧謔小說開后世幽默諷刺小說之先河,考察其文學起源,當是在先秦戲謔嘲諷詩、諸子寓言、史籍諧謔故事等文學的共同滋養下得以產生,而對文學傳統的繼承與發展,使諧謔小說最終成為具有獨立品格和價值的文體。

關鍵詞:漢魏六朝 諧謔小說 文學起源 中圖分類號:I206.2 文獻標識碼:A

諧謔小說,發軔于先秦,獨立于漢魏六朝,曹魏邯鄲淳《笑林》的結集,首開“諧謔小說”一體,此后繼作如《世說新語?排調》、《笑苑》、《解頤》、《啟顏錄》等。《文心雕龍》“諧 ”篇對諧謔小說進行了理論闡釋,并追溯了其產生之源。就文章的體制和寫法而言,許多文體都可從先秦找到源頭,考察諧謔小說之文學起源,也不能不追溯至先秦。

一 先秦戲謔嘲諷詩:善戲謔兮,不為虐兮

作為最初產生的文學樣式,詩歌從誕生之日起,便承載著人們的喜怒哀樂。“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其中的戲謔嘲諷詩不僅是代表之作,更成為中國諧謔文學的發端。先秦戲謔嘲諷詩主要保存在《詩經》中,還有一些散見于《周易》及其它典籍。對于這些作品,眾多學者已有詳細論述,在此不作贅言,僅就其與諧謔小說一體之關系作簡要考察。

首先,其語言詼諧性與內容諷刺性的統一,確立了諧謔文學寓莊于諧的創作風格。《詩經》言:“善戲謔兮,不為虐兮。”《箋》曰:“君子之德,有張有弛,故不常矜莊,而時戲謔。”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認為:“‘善戲謔兮,不為虐兮’,此謂言語之聞耳。后人因此演而為詩,故有俳諧體……雖含諷諭,實則詼諧。”《詩經》中不乏詼諧幽默之作,然其創作精神卻是“主文而譎諫”,“不直陳而用譬喻叫‘主文’,委婉諷刺叫‘譎諫’”。《詩經》中的優秀之作正是具有這樣一種含蓄委婉不直露的特點,于嬉笑怒罵中顯示著強烈的現實主義精神,成為喜劇文學的起點。

其次,其形式上的故事性孕育了諧謔小說產生的因子。董乃斌先生在《中國古典小說的文體獨立》中說:“小說是一種具有虛構情節的敘事性散文,‘事’是構成小說內容的根本和基礎;小說文體便是人與‘事’的關系發展到一定階段,人對‘事’的認識、把握、記憶、表現(反映)能力進步到某種程度時才開始孕育,由萌芽而至于誕生的;諸種先于小說成熟的文體中實際上均不同程度地含有小說因素。而詩歌自其一出現便與‘事’有著密切聯系,‘感于哀樂,緣事而發’。”《詩經》中呈現出濃郁的感事色彩,如《齊風?雞鳴》,“雞既鳴矣,朝既盈矣。匪雞則鳴,蒼蠅之聲。東方明矣,朝既昌矣。匪東方則明,月出之光。蟲飛薨薨,甘與子同夢。會且歸矣,無庶予子憎”,男女對答之語充滿諧趣,以散文之筆寫出,可作諧謔小說讀。又如《唐風?山有樞》:“山有樞,隰有榆。子有衣裳,弗曳弗婁。子有車馬,弗馳弗驅。宛其死矣,他人是愉。山有栲,隰有 。子有廷內,弗灑弗掃。子有鐘鼓,弗鼓弗考。宛其死矣,他人是保。山有漆,隰有栗。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樂,且以永日。宛其死矣,他人入室。”有華服駿馬、豪宅美饌卻不知享用的守財奴,成為后世此類形象的原型。

再次,《詩經》中戲謔嘲諷之作開俳諧一體,而俳諧詩于諧謔小說中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諧謔小說的可讀性。如《啟顏錄》中云:“唐宋國公蕭 不解射,九月九日賜射,箭箭俱不著垛,一無所獲。歐陽詢詠之曰:‘急風吹緩箭,弱手馭強弓。欲高翻復下,應西還更東。十回俱著地,兩手并擎空。借問誰為此,乃應是宋公。’”這里俳諧詩成為諧謔小說的創作手法之一,以詩作調笑時見于漢魏六朝諧謔小說之中。

《文心雕龍?諧 》中探尋諧謔文學源頭時,也追溯至先秦民間戲謔嘲諷之作,認為“夫心險如山,口壅若川,怨怒之情不一,歡謔之言無方”。諧謔小說即源于民眾之“戲謔之言”。“諧 ”篇中揭示到:“昔華元棄甲,城者發 目之謳;臧紇喪師,國人造侏儒之歌;并嗤戲形貌,內怨為俳也。”據《左傳?宣公二年》載,宋鄭兩國交戰,將領華元丟盔棄甲,筑城民工嘲諷之,“ 其目,皤其腹,棄甲而復,于思于思,棄甲復來”,譏其瞪眼挺肚、趾高氣揚,卻不知羞恥的丑態。《左傳?襄公四年》又記,魯國大夫臧紇喪師辱國,百姓誚之,“侏儒侏儒,喪我于邾”。這些戲謔之歌單獨看來,并無可笑之處,然置之于事件中,卻感受到下層民眾對統治者的強烈不滿和怨恨之情。不敢明謗,寄之隱語,于調笑中見尖銳諷刺,可作諧謔小說觀。

二 諸子寓言:諧謔中蘊含哲理,哲理中閃動諧謔

諸子散文對后世小說產生影響的有兩個部分:一是散文中的敘事成分,二是散文中的寓言成分。而后者以其強烈的文學性為小說的萌發提供了重要契機。諸子寓言數量巨大,僅《韓非子》一書就有三百余篇,考其總數當在千篇以上。其中許多故事妙趣橫生,諧謔中蘊涵著哲理,哲理中閃動著諧謔,成為諧謔小說的又一文學源頭。鑒于前賢對諸子寓言喜劇性成因、特征等多有論述,重復部分茲不贅述,這里主要考察其對諧謔小說一體的影響。

其一,諸子寓言就其題材而言是譏諷的,手法卻是俳諧的,寓莊于諧,成為諧謔小說創作的先導。寓言繼承了《詩經》的諷刺傳統,對當時的社會政治、人情世態、迂腐觀念及思維方式予以辛辣的嘲諷,其借古諷今、含沙射影、反語相譏、談笑諷諫、旁敲側擊、借外諷內、自嘲自諷等諷刺技巧,為后世諷刺喜劇藝術和民族語言表達技巧的發展提供了珍貴的借鑒。其以風趣、雋永、譏誚的語言,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成為諧謔小說創作的宗旨。

其二,諸子寓言虛構、夸張的敘事描寫技巧,對諧謔小說一體的形成起著哺育滋養的作用。先秦諸子在宣揚學說、游說進諫之時,為增強論辯的效果,向民間學習,大量引用民間故事和史實加以改造或獨立創作,這些為說理論道服務的寓言“開創了虛構故事情節的藝術手法”。虛構的故事不一定具有喜劇性,而輔以夸張的創作方式,則更具喜劇的特質,如“守株待兔”、“邯鄲學步”、“揠苗助長”等故事,既營造出詼諧幽默的氛圍,又達到了諷刺的效果。宋代黃震認為,“莊子以不羈之材,肆跌宕之說,創為不必有之人,設為不必有之物,造為天下所必無之事,用以眇末宇宙,戲薄圣賢,走弄百出,茫無定蹤,固千萬世詼諧小說之祖也。”這里正是著眼于虛構、夸張手法于其中的運用。諸子寓言成為后世諧謔小說創作的不祧之祖。

其三,諸子寓言中愚人類型的出現開諧謔小說嘲愚之先聲。中國自古就有尚智的傳統,提倡通融變通,反對呆板守舊,對于愚人給予辛辣的嘲諷。先秦典籍中更是保存了大量諷刺故事,并塑造了一些箭垛式的愚人形象。依據他們各自不同的表現,有迂腐機械者、幼稚無知者、自以為是者、冒失蠻干者,其中宋國愚人形象成為典型。如《孟子》中的“揠苗助長”,《莊子》中的“適越賣冠”、“鬻技封侯”,《韓非子》中的“智子疑鄰”、“守株待兔”,等等,不勝枚舉。王利器先生曾說:“如果說笑話這種文藝形式的作品,在東漢末年的《笑林》才見于著錄,那么,在戰國以來諸子中有關宋人的諷刺小品,就是這種文藝形式的濫觴了。”而《笑林》中“齊人學瑟”、“擔山雞者”故事則直接來源于《尹文子》一書。大量譏諷愚人之作反映了民族群體意識對智慧的認同,而此觀念又積淀為群體意識,反映于各種典籍之中,對愚的貶斥,千載不絕。嘲愚也由最初的寄生于諸子著作中的說理論辯的例證,發展為一種獨特的文學題材。

其四,諸子散文中寓言的大量集中出現,如《韓非子》中《說林》、《儲說》就可看作寓言作品的專集,影響著后世諧謔小說專集的產生與發展。“《笑林》、《艾子雜說》、《笑府》、《廣笑府》、《笑得好》、《俏皮話》,等等,這眾多的一脈相承、延綿兩千余年寓言文學的巨著中,都可看到韓非《說林》和《儲說》首創之功的光輝。”而作為諧謔小說集的開山之作――《笑林》,其名稱也本自《說林》。《史記?韓非傳》、司馬貞《索引》說:“《說林》者,廣說諸事,其多若林,故曰《說林》也。”淵源關系可見一斑。

此外,諸子寓言中的許多諧謔之作如獨立出來,可視為諧謔小說的題材。有的作品被收入諧謔小說集中,如上文所提到的“齊人學瑟”、“擔山雞者”故事;有的成為諧謔小說中某類故事的原型,如宋國愚人故事;有的被改編成為諧謔小說的佳作,如明代孫仲齡就將《孟子》中的“齊人有一妻一妾”故事擴充改寫為《東郭記》。盡管二者有許多共通之處,許多寓言中涵蓋著諧謔小說之作,而許多諧謔集中也不排斥諸子寓言的諧謔故事,仍不能在二者間劃上等號。因為諸子散文中的寓言故事不具有獨立性,它只是諸子散文的結構單位,孕育和滋養著諧謔小說一體。

三 史籍諧謔故事:歷史中的詼諧一幕

明綠天館主人在《古今小說序》中說:“史統散而小說興。”石昌渝《中國小說源流論》認為,史傳所包含的小說文體因素歸納起來大致有三點:第一是結構方式,第二是敘事方式,第三是修辭方式。史籍與小說有著難以割舍的血緣關系,而史籍中的諧謔故事更是諧謔小說之先聲。如果說先秦時期即已產生了萌芽狀態的“準小說”,那么其中的諧謔之作則不妨視之為“準諧謔小說”。

春秋戰國之際,諸侯各國互相征伐,兼并劇烈,作為新興的政治力量――士,或為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或為稻粱謀,奔走列國,獻計獻策。其語淺近通俗,特別講究論辯技巧。對此,鄭凱先生在《先秦幽默文學論》中有詳細的分析:這些游說之辭、外交之語詼諧幽默,又暗含鋒芒,豐富了言語技巧,魏晉南北朝時期清談的言語智慧以及對智語的推崇,無疑是對此的繼承與發展。明代李維楨《廣滑稽序》言:“春秋戰國時聘問之使,游說之徒,酬往數言,肆而隱,曲而中,使人驚心動魄,解頤捧腹。”當然,這些記錄機敏文人游士言行的篇章,其本身就是富于諧趣的佳作,為諧謔小說創作提供了素材。

先秦史籍中,不乏具有喜劇色彩的著作,如《左傳》、《戰國策》等,其中或有詼諧的民間故事,如《戰國策》中的“畫蛇添足”;或有統治者愚蠢舉動的實錄,如《左傳》中所記宋襄公的蠢事,“無疑是今天我們所見的最早的真人真事的笑話”。這些故事風趣雋永,對六朝諧謔小說之作產生了重要影響,僅曹林娣、李泉輯錄的《啟顏錄》一書就有15則故事本自史書。而《晏子春秋》一書則以其活潑生動的語言、滑稽幽默的故事,成為諧謔小說創作的先驅。該書圍繞晏子的生平活動,塑造了一位嫻于辭令、機敏干練的賢臣智者形象,而晏子也成為諧謔故事中的箭垛式人物,與愚人形象形成鮮明的對比,體現了中國文化中“尚智”的傳統。鑒于眾多學者對該書有大量深入研究,在此筆者不再具體舉例論述。需要指出的是,此書作為喜劇人物之專集,其滑稽諧謔故事的集中出現具有重大意義。如果說《史記?滑稽列傳》是自覺地對諧謔之人、諧謔之事加以歸類,是諧謔故事結集的先聲,那么,《晏子春秋》就是非自覺狀態下諧謔故事的獨立專集,具有開創意義,不妨稱之為“準諧謔小說集”。

綜上,正是在先秦戲謔嘲諷詩、諸子寓言、史籍諧謔故事的文學滋養下,諧謔一體得以產生并成形。而對文學傳統的繼承與發展,使諧謔小說最終成為具有獨立品格和價值的文體。

參考文獻:

[1] 孟稚:《文心雕龍?諧 ――諧謔小說的理論闡釋》,《中國礦業大學學報》,2008年第3期。

[2] 朱自清:《朱自清全集》(第六卷),江蘇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3] 何宗美:《論先秦寓言的喜劇美特征》,《廣西師范大學學報》,1996年第4期。

[4] 北京大學中文系:《中國小說史》,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年版。

[5] (宋)黃震:《黃氏日抄》《文淵閣四庫全書》,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版。

[6] 湯利偉:《先秦寓言中愚人形象分類及宋人居多的原因》,《湘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1年第1期。

[7] 王利器、王貞珉:《中國古代笑話選注》,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

邯鄲學步寓言故事范文第3篇

著名作家嚴文井曾說,寓言是一個魔袋,袋子很小,卻能從里面取出很多東西來,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東西。小寓言里常蘊涵著大智慧,小視角里可窺見大境界,我們在賞讀寓言時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理清故事內容。寓言多用一個故事作載體來闡發它所蘊涵的哲理。我們首先要把寓言當做故事來讀,通過把握記敘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來理清寓言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二、領悟寓意及蘊涵的生活哲理。有的寓言會在結尾點明寓意,有的沒寫出來,需要我們通過分析故事,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地把握其寓意,同時還應進行情景轉換,將寓言中所說的情景同現實聯系起來,并聯系生活實際去深入體會它的教育意義。

三、把握修辭手法。因為寓言是通過虛構故事來說明道理的,故經常使用比喻、擬人、夸張、對比等修辭手法。我們可通過學習寓言中形象的比擬、恰當的比喻、鮮明的對比等等,來提高自己的閱讀和寫作能力。

長翅膀的姑娘和怪物

葉永烈

春天來了,種子發芽了,長出了幼苗。春風輕輕地吹拂著幼苗,太陽暖暖地照耀著幼苗,幼苗長大啦,長成一棵綠油油的小青菜。

一天,一位穿著漂亮的連衣裙的姑娘,在空中飛舞著。她見到小青菜,可高興啦,在小青菜跟前又是唱歌,又是跳舞。

小青菜呢,也打心底里喜歡這位漂亮的長翅膀的姑娘。

姑娘吻著小青菜,弄得小青菜挺不好意思的。

穿連衣裙的姑娘飛走了,小青菜一直想念著她。

沒多久,小青菜覺得身上癢癢的。仔細一看,咦,在姑娘吻過的地方,有許多綠色的小蟲子!

小蟲子咬著菜葉,小青菜疼得直流眼淚。

小蟲子吃著,吃著,越變越大,胃口也越來越大。菜葉被咬得全是小洞洞,看上去像漁網似的!

就在這時候,一蹦一跳,一跳一蹦,來了一個怪物。

這怪物長著四條腿、三角腦袋、大眼睛,渾身長著雞皮疙瘩,真難看。

它來到小青菜跟前,用大眼睛看了看,說道:“小青菜,你生病了,我來給你治治。”

小青菜一看這怪物長得挺丑,連忙說:“去,去,去。我不要你看病。我一看見你滿身的雞皮疙瘩,就感到討厭!”

怪物并沒有走開。它一動不動,眼睛死死盯著菜葉上的綠色小蟲。

猛地,怪物跳了起來,用長長的舌頭閃電般的把綠色小蟲卷進了闊嘴巴!它差不多跳一次,就吃掉一條蟲子。沒多久,它就把小青菜身上的蟲子全吃光了。小青菜身上,不痛也不癢了。

怪物一蹦一跳,走開了,走遠了。

后來,小青菜向農民伯伯一打聽,這才明白:原來,那穿連衣裙的姑娘叫“菜粉蝶”,她是害蟲,在青菜葉上產卵,孵出了小蟲――菜青蟲。那渾身長雞皮疙瘩的怪物,叫癩蛤蟆,它是青蛙的堂兄弟,是一位勤勞的捕蟲健將。

從那以后,小青菜明白了這樣的道理:對于任何事物,不能只看外貌哪!

(選自《偵探與小偷》)

賞析

本文最突出的特點是對比手法的運用:菜粉蝶與癩蛤蟆美與丑的外貌的對比,小青菜對他們的喜歡與討厭的態度的對比,小青菜由又癢又疼到不痛也不癢的前后遭遇的對比,自然而然地揭示了深刻的生活哲理――對于任何事物,不能只看外貌。

會搖尾巴的狼

嚴文井

一只狼掉到陷阱里去了,怎么跳也跳不出來。后來,一只老山羊慢慢走過來了,狼連忙向老山羊打招呼:“好朋友!為了友情的緣故,幫幫忙吧!”

老山羊問:“你是誰?為什么跑到獵人安下的陷阱里去了?”

狼立刻裝出一副又老實又可憐的模樣,說:“我,你不認識嗎?一只又忠誠又馴良的狗啊,為了救一只掉到陷阱里的小雞,我不顧一切,犧牲自己,一下跳了進來,就再也出不去了。唉!可憐可憐我這只善良的老狗吧!”

老山羊看了他幾眼,有些不相信,說:“你真的是狗嗎?為什么你那樣像狼,為什么你用狼一樣的神氣看著我?”

狼連忙半閉了眼睛說:“我是狼狗,所以有些像狼。但是,請你相信,我的的確確是狗。我的性情很溫和。我還會搖尾巴,不信你瞧,我的尾巴搖得多好。”

狼為了證明自己的話,就拖著那條硬尾巴來搖了幾下。“撲,撲,撲!”它把陷阱里的一些土塊都敲打下來了。

老山羊慌忙后退了一步,說:“是的,你會搖尾巴。可是會搖尾巴的不一定都是狗。你說,你真是一只狼狗嗎?”

狼有些不耐煩了:“沒錯,沒錯!我可以賭咒。快點吧,快點吧!為了友誼的緣故,只要你伸下一條腿來,我馬上就可以得救了。我一出去馬上就報答你。比方,我可以給你舔舔毛,幫你咬咬虱子。真的,我是非常喜歡羊,特別是老山羊的。”

老山羊還是有點猶豫,又往后退了一步:“不成,我得考慮考慮。”

這時候,狼忍耐不住了,突然爆發起來。他咧開嘴,露著牙齒,對老山羊咆哮:“你這老家伙!不快一點過來,你要干嗎?”

老山羊冷靜地看了他一眼,慢吞吞地回答說:“什么也不干。因為你是狼。我看見你的尖牙齒了。去年冬天你咬我一口,差點沒把我咬死。我一輩子也忘不了。你再會搖尾巴也騙不了我了,再見吧!”

(選自《嚴文井選集》,有改動)

賞析

本文語言簡潔,人物的性格卻非常豐滿。作者巧妙運用語言、動作、神態等描寫方法,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點。如:“他咧開嘴,露著牙齒,對老山羊咆哮”一句中,“咧開嘴”“露著牙齒”和“咆哮”的神態動作,就生動地寫出了狼急于脫離陷阱而按捺不住兇相畢露的樣子,表現了狼的狡猾與善變。本文通過形象、細膩的描寫,給人一種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的感覺,使文章顯得深刻,生動。

善良

王國軍

在一座大山里,住著一群蜜蜂和一戶居民。蜜蜂每天都出去辛勤地采蜜,然后讓農戶拿去賣錢,當然農戶也給蜜蜂做了一個舒適溫暖的家,雙方和平共處,相安無事。但一只蚊子的到來,打破了這種寧靜。那是蜜蜂們外出時發現的,一只奄奄一息的蚊子在地上躺著。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蜜蜂們才把餓暈的蚊子背回家。

悉心調養后,蚊子慢慢恢復了活力。但是蜜蜂們很快發現,不少兄妹醒來后身上都有個小包,大家以為這是勞累所致,也沒多加注意。

有一天,蚊子說:“我在這沒什么朋友,實在孤單,你們能不能給我介紹幾個。”在蜜蜂的引薦下,蚊子很快和牛、鹿成了好朋友。每天晚上,蚊子都會找他們玩,然后吃得飽飽的回來。蚊子很快就發福了,但它仍然不滿足,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從而得到更多的美食。

于是有一天,當大家談及人類的善良時,蚊子便插話說:“和人類做朋友,真那么容易嗎?可是我聽別人說人類是難以溝通的。”

“那得看你有沒有誠意。真誠待人,別人自然真誠待你。”一只蜜蜂說。

“那好,我也想和人類做朋友,我希望我的朋友越多越好。”蚊子興高采烈地說。

在蜜蜂的引薦下,蚊子很快和農戶成了好朋友。蚊子每天晚上都會去找農戶聊天,農戶似乎也非常喜歡它。一天晚上,也許太過于疲勞,農戶沒聊多久就在椅子上睡著了。蚊子打了個哈欠,飛到農戶的手臂上。見農戶沒有任何反應,它豎起自己堅硬的吸管,輕輕地刺了進去。卻不想,農戶突然睜開雙眼,一把就抓住了它。

蚊子驚訝地說:“我是你朋友,你為什么要抓我。”農戶笑道:“你沒資格和我做朋友,因為朋友是不會利用和陷害別人的。”緊接著傳來一陣“嗡嗡”的聲音,躲在暗處的蜜蜂們都飛了出來。農戶指著蚊子通紅的吸管說:“我早就知道蚊子不是個好東西,它只是在利用你們的善良,一次又一次。它交朋友的目的,只是讓每一個朋友在失去警惕時,成為它的嘴下美食。”

農戶捏碎了蚊子的頭顱,蚊子一命嗚呼。

其實,生活中有許多這樣的“蚊子”,喜歡去利用別人的善良,去交所謂的新朋友,然后在新朋友放松警惕時,來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只是這種善良,是有底線的,一旦循環利用,其結果往往是危險的,甚至,是致命的。

(選自《思維與智慧?上旬刊》2010年第12期,有改動)

賞析

文章為人稱道的地方在于懸念手法的運用。善良的蜜蜂救了蚊子,蚊子會怎么樣呢?

蜜蜂兄妹醒來身上都有個小包,這是伏筆;緊接著蜜蜂介紹蚊子與牛、鹿做了朋友,“蚊子很快就發福了”,還是伏筆;最后蜜蜂引薦蚊子與農戶成了好朋友,蚊子企圖趁農戶睡覺時吸血。這時,故事發生了突轉,蚊子被農戶捏死。文章通過一波三折的故事告訴人們不要濫用善良。這樣的伏筆設置,可以使文章更顯曲折生動。

寓言閱讀能力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考查對文本內容的把握。要認識清楚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這六要素。要注意:時間的先后,地點的轉換,故事中有哪些人物,主要人物是誰,他們各自扮演了什么角色,事情的前因后果。要根據寓言的故事性特點,分析清楚每個要素的作用,以把握文本的中心內容。

二、考查文章所用的寫作手法,以及對文中所塑造的形象的把握。寓言經常使用比喻、擬人、夸張、對比等修辭手法,體會寫作手法重點應放在對文中之物刻畫方法的分析上。寓言往往把動物、植物或者其他事物擬人化,賦予它們以人的思想、性格,用它們來比喻社會上某些人的本質。寓言還常常采用夸張的手法,突出某一類人的特征,深刻地揭示其本質,并對他們的錯誤予以無情的諷刺。分析文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應通過其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神態,以及通過分析情節的發展等來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三、考查對寓意的概括。概括寓意的常用方法有:1.看標題。2.抓住文中的關鍵情節和所寫之物的特點,在具體的形象中感悟作者的用意所在。3.看重點段落和關鍵語句。4.聯系生活實際。5.從正反兩方面探其哲理。

四、考查由文本得到的教益。先把握好中心,圍繞文章中心,展開多角度思考,然后將其深化或升華。最好能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來談獲得的啟迪或感悟,但注意要有正確的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

五、發揮想象,補充語言、心理描寫等。續寫、補寫、擴寫應當沿著原文的思路,人物的語言、動作和心理都應該符合原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情節應該注意連貫性。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題。

梅花的芳香

林清玄

一個有錢的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園里賞梅花。

那是冬日寒冷的清晨。

富人像平時一樣,睡過溫暖的一夜,吃過豐盛的早餐,獨自到廣大的花園散步。

正如同所有的富人早上到花園散步,也如同所有的富人都需要有很大的花園,那是一種身份與財富的象征。

有大花園的富人從不自己種花,他只是享用園丁辛苦種花的成果。賞花,也就成了生活的例行公事。

富人看著花園里梅花盛放,正歡喜自己有這樣的花園,突然,傳來了敲門的聲音。

富人把花園的門打開,發現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在門外的寒風中凍得發抖。

乞丐說:“先生,行行好,可不可以給我一點東西吃?”

富人請乞丐在花園門口稍稍等候,他轉身去廚房,端來一碗熱騰騰的飯菜。

當富人布施給乞丐的時候,乞丐突然說:“先生,您家里的梅花,真是非常芳香呀!”

說完,他接過那碗熱騰騰的飯菜,道謝離去。

聽到乞丐的話,富人呆立當地,他非常震驚地想著:乞丐也會賞梅花嗎?

使他更震驚的是,他想到:“花園里種了幾十年的梅花,自己天天在花園賞花,為什么從來沒有聞過梅花的芳香呢?”

于是,他小心翼翼地,以一種無比莊嚴和溫柔的心情走近梅樹,站在梅樹下整個人都空靈了。

他終于聞到梅花那幽微、含蓄、清澈、澄明的芬芳,為了自己第一次聞到梅花的香氣,他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選自《以愛為燈――突破人生困境的寓言》)

1.文中的富人平時賞花聞不到梅花的芳香,是因為他把賞花當成了生活里的,花園不過是一種。(用原文回答)

2.縱使再貧窮的人也會賞梅花,能嗅到梅花的芬芳,可見生命最可貴的是,而不是擁有;可見只要永遠保持一顆

的心,不論貧窮富裕,我們都能有內在的芳香。

3.在生活中你曾有過類似文中富人的經歷嗎?請選取一個例子簡要地寫下來,談談自己是如何對待這種事情的。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題。

兩只蒼蠅

黃瑞云

兩只蒼蠅在玻璃窗上叮叮當當地撞,總是撞不出去。

一只很有經驗的蒼蠅對它的伙伴說:“老兄,我感到有什么東西擋著似的,你感到了嗎?”

“不!”另一只蒼蠅回答說,“根據物理的規律,凡屬物體在光的下面,就必然在該物體背光的一面留下影子。沒有一個物體會沒有影子。我們既然沒有發現影子,就證明前方絕對不存在任何物體。”

“你總是對的,”很有經驗的那只蒼蠅說,“你的理論水平很高,在蒼蠅界是公認的。”

它們繼續撞下去。

過了一會兒,很有經驗的蒼蠅表示懷疑了,它說:“我感到好像還是有什么東西!”

“絕不可能的事!”理論水平很高的蒼蠅說,“有沒有影子是判斷存不存在物體唯一的根據,這是一條真理性原則,絕對不能懷疑。”

“但是我有感覺,感到好像有東西。”很有經驗的蒼蠅爭辯說,“你沒有感覺到嗎?”

“感覺!感覺!又是感覺!”理論水平很高的蒼蠅說,“你不要被虛幻的感覺所蒙蔽,而放棄絕對可靠的真理性原則。”

它們繼續撞下去。

又過了一會兒,很有經驗的蒼蠅又說道:“老兄,你的理論肯定是不錯的。但我們現在可否試一試繞個彎子,另找個門出去再說呢?”

“試什么呢?”它的理論伙伴說,“放棄光明的大路不走,而去繞什么彎子,走旁門左道,是一只有修養的蒼蠅允許采取的行動嗎?”

那只蒼蠅不再表示異議。

兩只蒼蠅不停地撞,撞,撞,終于撞昏了頭,栽了下來。

――后來呢?后來,兩只蒼蠅僵死在窗臺上,腦子里帶著它們的真理性原則。

(選自《黃瑞云寓言集》)

1.這則寓言的主人公是兩只蒼蠅,一只很有經驗,一只 。

2.文中很有經驗的蒼蠅隨著事態的發展,思想發生了一定的變化,請根據其思想變化在括號里填上恰當的詞語。

懷疑()()不再表示異議

3.這則寓言說明的道理是什么?

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題。

農夫的故事

李冬梅

一個貧窮的農夫絕望地向上帝禱告:“我的生活為什么如此艱難?我為什么每天辛苦地勞作還是養活不了自己和家人?萬能的上帝啊,請你把我變成一個富人吧。讓我也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吧。讓我的妻子和孩子吃飽穿暖吧。”

上帝很同情這個農夫,于是決定幫助他,就回答說:“你帶上一個大口袋,到草原深處去。你只要一直朝著太陽走,就能找到你想要的東西。”

這個農夫按照上帝的吩咐,朝著太陽走啊走,走了整整一天。傍晚的時候,他發現前面的草地上撒滿了金幣、銀幣和各種各樣的寶石。農夫揀了滿滿一口袋。

“現在我該做什么?”農夫問上帝。

“把口袋里的東西都倒到山谷里去吧。”上帝回答。

“我現在還要做什么?”農夫拎著空空的口袋又問上帝。

“剛才你的手里本來已經有無數的財寶,足夠你和家人享用一輩子的了。可你那么輕易地就丟掉了。你說你不想過窮日子了,那你把那些珠寶丟到山谷里的時候想什么了?”

“那不是你吩咐我這么做的嗎?”

“你已經得到了你想的東西,自己卻不知道該做什么,那我又該怎么回答你呢?”

的確如此,。

(選自《鄭州日報》2011年2月24日)

1.文中“那不是你吩咐我這么做的嗎?”一句中,“那”指代什么?

2.結合全文,在文中最后一段的橫線上,用一句話簡要概括本文的寓意。

3.你認為這個農夫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你的身邊也有這樣的人嗎?寫一段話來表達你的看法。

《莊子》

寓言早在我國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盛行。在先秦諸子百家的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傳下來,如《守株待兔》《刻舟求劍》等。莊子可謂是中國寓言創作古代第一人,其著作《莊子》更成為中國寓言文學的鼻祖。《莊子》記載有寓言一百八十多篇,其中“揠苗助長”“庖丁解牛”“坐井觀天”“邯鄲學步”等在中國流傳甚廣。《莊子》是人們渴求的心靈良藥。隨著他的講述,故事中出現一群真真假假、形形的神人鬼怪、歷史人物。莊子大膽的寓言故事,充滿詭奇的情節,為先秦寓言開拓了一片廣闊的天地,更直接促進了浪漫主義文學的發展。

《克雷洛夫寓言》

伊萬?安德烈耶維奇?克雷洛夫(1769~1844)不僅是最杰出的俄國寓言作家,而且是世界三大寓言家之一(其他兩位是古希臘的伊索和法國的拉?封丹)。他出身貧苦,沒有正式上過學,靠驚人的勤奮和鍥而不舍的執著追求,最終取得輝煌成就。克雷洛夫十分勤奮,一生寫了203篇寓言,出版有《克雷洛夫寓言》九卷集。他擅長以寫動物來諷刺當時社會各階層人物,文筆簡練,語言豐富,有不少故事演變成俄語中的成語。其寓言緊密結合現實生活,反對沙皇專制制度,表達民主主義思想,是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先驅,對普希金、果戈理等人的創作都有影響。

《拉?封丹寓言》

拉?封丹(1621~1695)出身于法國香巴涅一個小官員家庭。1668年,他出版了《寓言詩》第一集,蜚聲文壇,到1694年,共出版了12卷,在當時就取得了成功。然后他又經受了歷次革命的考驗,獲得了“公民道德規范”證書。到了法國實行全民義務教育時,他的寓言詩被選入教科書,列入中學文科論說文的選題,成為法國不同年齡、不同社會地位的人的“通用教科書”。拉?封丹常用民間語言,通過動物形象諷刺當時法國上層社會的丑行和罪惡,嘲笑教會的黑暗和經院哲學的腐朽,對后來的歐洲寓言作家有很大影響。在發揚光大寓言詩這一體裁方面,拉?封丹首先是集大成者,更是創新者。拉?封丹以當時還不入流的寓言詩,躋身文學大師的行列,不能不說是個奇跡。

一、現實為基,放飛想象

指津:寓言是以假想的故事來說明某種道理的一種文體,所以想象和聯想是其最重要的特征。讀寓言故事,我們感受到的都是奇異的情節和虛擬的情境,但它們又無一不是以現實生活為基礎,通過夸張、擬人等修辭手法來反映現實社會生活中的情形,或批評諷刺某種社會現象,或提供某種生活教訓。

示例:《赫耳墨斯與雕像者》一文,通過赫耳墨斯與雕像者之間的對話,巧妙地諷刺了那些愛慕虛榮、妄自尊大的人。事實上,這樣的人在現實生活中是常常可見的。

在寫作時,我們既要開動腦筋,大膽設想,構思出新穎奇妙而意味深長的故事,又要立足于現實生活,讓聯想和想象能在現實社會生活中找到它們的縮影。

二、巧用擬人,借物喻人

指津:寓言的主人公,有的是人,更多的情況下是人格化了的動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東西或現象。以動物、植物或者非生物體為主人公的寓言必須是擬人化的,也就是把人的動作、神態、語言、思想等賦予它們,這樣能使形象鮮明,活潑。借物喻人,這比一般擺事實、講道理的論證和分析更具有親和力。

示例:《蚊子和獅子》一文中,把蚊子和獅子人格化,將蚊子的語言、動作及神態描寫得惟妙惟肖,賦予蚊子以人的個性特征,使其思想性格得以逼真地呈現。

寫作時,我們可以嘗試轉換一下視角,從擬人化、擬物化、換位思考的角度入手寫作,如“蒲公英的歌”“狗眼看人生”“人與動植物互換位置”等等,把換位后的“角色”放置于故事的現場,以它的角度去體會。運用這種寫法能使文章靈活多變,寫作素材充滿新鮮感。

三、語言鮮活,形象鮮明

指津:寓言是一種篇幅短小的文學體裁,要在短小的篇幅內反映深刻的道理,就必須字斟句酌,精心推敲語言,精心塑造人物形象,方有助于寓意的表達。

示例:克雷洛夫的寓言,語言往往幽默詼諧,大量運用口語,從而塑造生動的形象。他常常用具有鮮明特點的動物形象來表現相應社會地位的人物的復雜性格,因此其形象的內涵就顯得格外深刻,如《烏鴉與狐貍》中的狐貍,《狼和小羊》中的狼等。

在寫作時,我們要不斷吸納生活中鮮活的語言,形成自己個性化的表達;通過各種方法塑造形象,通過對“人物”“動物”“植物”等具體形象的塑造來寄托寓意,既可以正面描寫其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等,也可以側面烘托、對比,還可以在故事情節的發展中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

四、以小見大,事淺理深

指津: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較短小,涉及的人物數量很少,故事情節簡單淺顯,但是寓意深刻,具有鮮明的教育性和強烈的諷刺性。小故事大道理,這種寫法即是以小見大的寫法。

示例:周國平的《白兔和月亮》,本文人物只有兩個:諸神之王與白兔。作者以一件小事引發出如何對待人生得失的哲理性思考,敘事簡潔卻韻味無窮。善于從生活小事中探尋生活的哲理,以此警醒人們,也是寓言的價值之一。

五、設置懸念,文有曲折

指津:“文似看山不喜平”,說的是寫文章好比觀賞山峰那樣,喜歡奇勢迭出,最忌平坦。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的文章才引人入勝。寓言故事也是如此。

示例:《渡者之言》,文章兩次設懸念。作者先講述自己在趕路時所遇到的怪事:天色已晚,渡者不勸“予”“速進”,反說“徐行之,尚開也;速進,則闔”,這是為什么呢?此為懸念一。后來又說“予”“趨行”,“而前門已牡下矣”,為什么作者加快腳步,卻依然沒能進城呢?此為懸念二。這就為后文“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的感悟作了鋪墊。在制造懸念的過程中逐步解開了懸念,自然地揭示出“天下之以躁急自敗,窮暮而無所歸宿者,其猶是也夫!”的主旨。因文勢曲折變化,搖曳多姿,所以才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

在寫作時,我們可以借鑒寓言在有限的篇幅里把事情說得起伏曲折的優點,巧設誤會,巧用抑揚,巧埋伏筆,鋪墊渲染,通過設置懸念使文章形成起伏的波瀾,尺水興波,文章自能引人入勝。

【片段演練】

1.請以“挫折與收獲”為話題,自選角度,寫一則寓言片段。

精彩片段:麥苗對白雪說:“你為什么要阻礙我自由生長呢?”白雪說:“沒有我的封凍,你早被害蟲啃噬了,你不會見到明媚的春天。”

沙礫對河蚌說:“你為什么要阻礙我自在的生活呢?”河蚌說:“沒有我的包裹,你早消失在泥沙堆了,你不會變成光彩奪目的珍珠。”

玫瑰對糞土說:“你為什么要妨礙我散發芬芳呢?”糞土說:“沒有我的滋養,你早就枯萎了,你不會綻放美麗的笑顏。”(蔣語樨)

2.窗,是眺望的起點。請以“窗”為觸點,寫一則寓言片段。鼓勵大家選擇新視角。

巧用擬人,借物喻人佳篇

鷹擊長空

李圭瑤

我,是一只鷹,一只曾經搏擊長空的鷹,我在遼闊的天空中留下英勇的掠影,在蒼茫的大地上留下風聲,可是,那段日子已定格在了過去。

我立在海邊的懸崖上,海水還在燦爛的光輝中閃耀,浪濤威嚴地拍擊著海岸。只要再往前一步,便會墜落于大海。我躊躇著,是生?還是死?

我已經四十歲了,當一只鷹度過不惑之年后,這或許就是他的人生終點了。他的爪子會日漸老化,無法迅速而準確地抓住獵物;喙變得又長又彎,幾乎就要碰到胸膛;身上濃密的羽毛十分沉重,使得飛行十分吃力。此時的鷹面前只有兩條路,一條便是過早地結束生命,一條是……經歷一個痛不欲生的過程。

海浪繼續沖擊著礁石,在它狂怒的嘶吼聲中,我仿佛聽到了沖鋒的號角,它仿佛在催促著我,召喚著我。山巖被海浪沖擊得發抖,天地似乎也被這吼聲震撼得戰栗不止,我想起生命曾帶給我的無盡歡樂,我下定決心,一定要續寫這部鷹擊長空的樂章!

一百五十天,漫長而殘酷的歷程。我揮動沉重的翅膀,吃力地飛到山崖筑巢。我用喙啄擊著堅硬的石壁,整日都在這么做,有時候甚至被撞得眼冒金星。好不容易等到喙脫落了,我卻只得到了短暫的休息。新的喙一長出來,我就又得回到被痛苦的煙霧所籠罩的過程中,我要用喙把爪子上的指甲一個一個地。痛苦和饑餓一齊向我襲來,我似乎走到了生死線的邊緣,死神正朝著我步步逼近,但我決不退縮。新的指甲長出來了,這也標志著最后也是最痛苦的時刻即將來臨,我要用指甲把身上的羽毛一根一根地拔掉。每拔掉一根羽毛,我都要被這撕心裂肺的疼痛弄得死去活來。死神的魔爪就高懸在我的頭頂,可是我還是不斷激勵自己,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在哀鳴和痛苦中,斗轉星移。一天,我從巢中醒來,燦爛的朝陽已經冉冉升起。我嘗試著張開雙翼,我感覺它已經變得更加有力。我揮舞翅膀,一股巨大的浮力使我騰空而起――我獲得重生了!朝陽正召喚著我,我向著它飛去,我還能度過幾十年的光輝歲月!

后記:沒有一樹桃能綻放永遠明艷的笑顏,沒有一艘船能擁有永遠風順的航程。嚴酷的磨礪,會使你的人生旅程更加光輝!

點評

作者巧妙轉換寫作角度,運用擬人化的手法,借一只正值不惑之年的鷹經受重重痛苦后獲得重生的過程,很好地詮釋了主旨。文中心理描寫、動作描寫生動細膩。鷹由開始的猶豫矛盾到頑強抗爭再到涅重生,給人以深刻的啟示――我們生命的歷程不也應該如此嗎?行文思路清晰,語言形象而富有意蘊。

以小見大,事淺理深佳篇

籠子

唐嵩凱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籠子,區別只是在于籠子的種類――或權力,或金錢,或信用……對于很多孩子來說,作業也是一種籠子。

第一幕

暑假,客廳。

一個面色蒼白的孩子正在寫著似乎永遠也寫不完的作業,只要他一走神望望窗外,坐在他身后的父親就會大聲呵斥。每當這時,孩子總是默默地轉過頭來,繼續奮筆疾書。童年,那美好的童年,就在這飛速移動的筆尖下溜走了……

第二幕

陽臺的晾衣竿上添了一只鳥籠,籠子里是一只虎皮鸚鵡,毛色黯淡。這是孩子的姑父從外地帶回來的,說是給家中營造些歡快的氣氛。得到它時,孩子拍著小手,又跳又笑;姑父走后,母親卻把臉一沉:“寫作業去,今天必須把《隨堂步步高》做完。”說著便把鳥籠掛在了高高的晾衣竿上。誰也不關心這只鳥兒的死活,更別說教它說話了,只有孩子在晚飯前偷偷踩著凳子給鳥兒送點食物和水,不過很快他就輕輕地溜回客廳了。那一夜,孩子聽到鳥籠那兒仿佛有聲音。

第三幕

早上起來,孩子急忙去看鳥兒。啊!鳥籠里,鸚鵡正呆滯地望著遠方,在它的身下,是一灘血跡和數根羽毛。顯然,它昨夜想逃脫,但沒有成功。孩子正要將手伸向籠門,卻被大人擰著耳朵拽回了書桌旁。

第四幕

中午,樹葉耷拉著,沒有一絲風,太陽炙烤著大地,藍藍的天上一朵云也沒有。孩子仍在奮筆疾書,心中卻醞釀著一個大膽的計劃,但只要他的筆稍停,就會引來父親的呵斥。過了一會兒,孩子聽見后面傳來了如雷的鼾聲,他小心翼翼地轉過頭,發現父親已經睡熟了。這真是一個絕好的機會!孩子悄悄地離開書桌,搬了凳子來到陽臺上,站在凳子上面摁動了籠門開關。只聽“啪”的一聲,籠門敞開,鳥兒抖抖翅膀,一頭沖向藍天。孩子一直目送著鳥兒在天空越變越小,直到看不見了,才默默地回轉頭。孩子正要回到自己的書桌前,不小心碰倒了一只瓶子。“啪”,瓶子粉碎,父親被驚醒了,瞪著孩子,不由分說地拉過他來,一陣狂風暴雨般的狠揍……

后記:天仍是那么藍,風仍是一絲也沒有。孩子坐在書桌前寫著那堆作業,他的臉更加蒼白消瘦,目光也變得呆滯了。透過窗戶的防護欄望向他,他真像一只籠中的鳥兒。

點評

文章開篇入題,點明題旨,總領全文,結尾照應開頭,首尾綴飾,啟思明智,形象地表現了當代父母“望子成龍”而制造的“籠子”給孩子帶來的壓力和困惑。

現實為基,放飛想象佳篇

天堂門前

李瑩瑩

這天,農夫、商人、政客、基督徒去世,他們的靈魂聚在天堂門前。天堂門檻太高、入口極窄,上帝聲明只能采取淘汰制進入。

四人都信心滿滿躍躍欲試,都認為只有自己才是進入天堂的最佳人選。

果不其然,四人都闖到了最后一關。上帝出現在四人面前,朗聲念出最后一道考題:假如寒冬臘月,你遇到一條凍僵的蛇,你會怎么做?

四人紛紛發表自己的高見――

農夫說:“我會把它放在自己的懷里,把它暖醒過來。”

商人說:“我會殺了它,把它的皮剝去賣了,賺上一筆錢,然后把它的肉燉了吃。蛇肉多鮮美啊!”

政客說:“我才不管它呢,誰想救誰救去,哼!”

基督徒說:“我會救它回家,把它擱在火爐邊,讓它自己暖和過來。”

上帝聽后,說:“我已經了解你們各自的態度了,現在,我想讓你們真實地體驗一下你們的行為的后果。”

上帝手一揮,四人回到人間。果然,每人都發現了一條凍僵在路邊的蛇。

農夫拾起蛇,抱在懷里,用自己的體溫捂熱了蛇。蛇醒來后張口就咬,農夫臨死前后悔不迭地長嘆:“早知蛇毒,我咋就忘了呢?”

商人美美地飽餐了一頓蛇肉,而且蛇皮價值不菲,他還發了一筆小財,挺高興的。

政客將蛇踹了一腳,蛇掉進了水溝:“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必自找麻煩呢。”

基督徒也被蛇咬了一口,但他認為既然選擇了把蛇救回來,就應當承擔所有的后果。

四人的靈魂又聚在了天堂門前,上帝說:“你們四人都不合格。首先,農夫和基督徒都被蛇咬死了,雖然善良,但付出的代價太大,那可是你寶貴的生命啊!你倆的腦瓜太笨不會想辦法。商人和政客太冷血,天堂不歡迎麻木不仁的人!你們都走吧。”

四人只有默然離開。

望著四人離去的背影,上帝心里樂開了花:“哈哈,我又一次解決了人口膨脹問題,要知道我們天堂的地皮可是寸土寸金哪。你們應該去住地獄的廉租房。上帝我實在是太聰明啦,哈哈哈哈……”

相關期刊更多

邯鄲學院學報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河北省教育廳

邯鄲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邯鄲市教育局

河北工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河北省教育廳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安县| 紫阳县| 谷城县| 桐梓县| 黄山市| 大埔区| 宁晋县| 汉源县| 天全县| 绍兴市| 禄丰县| 阜城县| 灵山县| 张家口市| 灵寿县| 新民市| 秭归县| 五台县| 沙雅县| 子洲县| 即墨市| 池州市| 寻甸| 大厂| 卢湾区| 渭源县| 金昌市| 崇仁县| 芮城县| 绥芬河市| 红桥区| 高台县| 黔西县| 玉溪市| 湘阴县| 赤峰市| 门源| 廊坊市| 焉耆| 图片| 夏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