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急診護理新技術

急診護理新技術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急診護理新技術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急診護理新技術

急診護理新技術范文第1篇

關鍵詞:急診手術;心理護理;早日恢復

急診手術是指病情急、發病時間短、病情重、意外傷等而需緊急手術救治的病人,急診患者對突然發生的疾病或意外創傷缺失心理準備,大多數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緒,如果不及時給予解決會導致病情加重,加之急診患者本身病情較重,及事情變化較快,患者突然面對如此境遇的轉變,生理或者心理上會產生強烈的應急反應[1-2],從而影響手術的順利進行,故做好急診手術患者心理護理是保證手術進行的重要環節,對此,我科開展了系統的心理護理工作,現總結如下。

1 不良心理問題分析

1.1 緊張恐懼

手術患者幾乎全部都有不同程度的緊張、恐懼情緒,多來源于對本身疾病和手術知識的缺乏。健康人突然生病,且癥狀較重、劇烈疼痛,加之對手術相關知識的缺乏,認為手術肯定病情嚴重,容易產生緊張、恐懼心理,再加上看到陌生的環境、醫護人員忙碌的身影,以及各種儀器發出的聲響,更加重緊張恐懼的情緒。

1.2 憂慮煩躁

病人突然得病,又突然要做手術,這對清醒病人心理打擊非常大,病人常擔心手術能否順利完成、手術是否痛苦、疼痛,能否恢復到以前的自己,病人渴望得到最好的治療,可面對陌生的環境、陌生的醫護人員的面孔,加之對病情不了解,有的病人還會擔心手術費用等,而產生憂慮、煩躁心理[3]。

1.3 悲觀絕望

超常的心理刺激可摧毀一個人的自我應對機制,出現異常心理[4]。由于大多數患者發病較急、病情嚴重,或者由于意外傷害導致骨折等,患者自我感覺極差,這是由于受到一些人的不良暗示,從而產生悲觀絕望的心理,加之患者恐懼焦慮的情緒沒有得到較好的疏導、安撫而產生。該類患者通常治療、護理依從性差[5],抗拒抵觸治療、護理,甚至產生輕生的念頭,此種情況多發生于文化程度較低、經濟條件較差的患者。

2 心理護理措施

2.1 做好術前心理護理

在接到急診手術通知后,護士應做好術前準備工作:根據患者手術類型、患者情況,在最短的時間內準備手術所需的常規用物,并根據病情準備搶救用物、床單位、儀器,并調節好適宜的室溫。在物品準備的同時,由于大多數急診手術患者病情重、手術時間緊急,沒有時間及條件接受手術相關知識以及心理疏導,易出現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因此醫護人員的態度、周圍環境,都會對患者的心理活動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6]。因此醫護人員應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同患者進行交談,向患者說明手術的必要性和安全性,用溫和的表情、語言、微笑來安慰和鼓勵患者。

2.2 營造嚴謹的手術氛圍

患者進入手術室后,醫務人員要以和藹可親的態度、溫和的語言,向患者介紹手術間是手術的最佳場所,簡單介紹手術方法、部位、、所使用的儀器,以減少環境和儀器所帶來的不良心理刺激。如確需使用約束帶時,一定要向患者解釋清楚約束帶使用的性質[7],以取得患者配合,不可強制執行。手術室是一個嚴肅認真的工作場所,醫務人員不可在工作期間議論和手術無關的事,避免患者誤解,讓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狀態安然度過手術全過程。

2.3 術后護理

患者手術結束后轉入病房,護士要做好患者及家屬的思想工作,特別是患者家屬情緒波動較大時,指導患者家屬在患者面前控制好情緒,不可痛哭流淚,不可在其面前流露出悲觀絕望等負面情緒。家屬需要與醫務人員配合,穩定患者情緒。麻醉清醒后,關心、體貼患者,對患者進行安慰、鼓勵,告知其手術順利,術后積極減輕患者疼痛,比如給其聽音樂以轉移注意力減輕疼痛,也可通過聊天等來緩解、分散患者不良情緒,經常用握住患者的手或輕拍其肩等身體語言來表達關心,理解、支持并以恰當的語言疏導患者,使其接受已發生的事實。在護理操作過程中,應動作熟練,避免多次穿刺,以減輕患者痛苦,使患者順利度過手術關,早日康復。

3 體會

急診手術對患者本身是一種技術不良刺激,急診手術的護理就要求護理人員除了有較高的專業水平以外,還要掌握良好的溝通技巧與心理知識,使患者在情緒穩定、精神放松的情況下進行手術治療,不僅能使患者積極的配合手術,還可以增強患者手術的耐受性,減少術后并發癥,促進術后康復。因此,做好急診手術病人心理護理,是促進病人早日康復的有效措施,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 紀淑香.急診手術護理安全隱患及防范措施[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30):106-107.

[2] 李麗卿,林羽綸,許樂等.應急管理路徑在急診手術護理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1,30(4):552-554.

[3] 李娜.手術室優質護理在老年患者急診手術護理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4,(16):2487-2488.

[4] 徐金粉,沈國娣.優質護理在重創患者急診手術中的開展及效果[J].中國現代醫生,2013,51(9):59-61.

[5] 邢曉鋒,宋振敏.急診手術護理風險及其預防策略[J].醫學信息,2014,(21):272-272.

急診護理新技術范文第2篇

【關鍵詞】 心理護理;手術;護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440 文章編號:1004-7484(2012)-08-2763-02

門診手術一般情況下都是一些小手術,但是患者是在完全的清醒狀態下接受手術,患者表現出緊張的情況屬于正常現象。有的患者手術接收后離開手術室,出現一些不良反應,比如暈厥或者摔倒等[1]。為研究患者心理特點,隨機調查了100例即將接受門診手術,通過填寫心理狀態的問卷咨詢調查,便于有針對性開展心理的護理,確保手術取得預想效果。

1 臨床資料

對在我院接受門診小手術的100例患者進行心理狀態的問卷咨詢調查。其中男性50例,女性50例;年齡在6-80歲;初次手術患者62例,再次手術患者38例,詳細結果,見表1和表2。

根據圖表情況分析,在手術前不緊張的患者只占到29%,28為再次手術患者例患者,其余的都會有緊張的感覺,只是程度不同,但是所有患者都有擔心并伴有恐懼。

2 護理

2.1 做好手術的前的心理疏導 一旦病人接受做手術,多數患者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擔心,產生恐懼感等不良心理。表現出來就是緊張或者焦慮和恐懼。這就需要首先對這種心理的狀態進行護理,消除病人的心理負擔。把手術的大小,基本情況,是否打麻藥,以及需要配合的地方介紹清楚,手術就會非常順利,并且提醒患者之前手術都很順利,以此來減輕患者負擔,讓患者放松。還要注意發放手術須知,比如哪些情況不適宜做手勢,讓患者心理有底,更好的配合工作,同時也為臨床降低了風險。

2.2 對待病人要熱情、友好,手術室環境要保持安靜、整潔,給患者一個輕松的環境。同時注意調整溫度和濕度。保持手術室內床單和地面的整潔,及時的對手術的床單上面和地面上的血跡進行清理,確保手術器械上沒有污物,避免對患者造成不良刺激。

2.3 護士需要陪伴病人進入手術室并送上手術臺,待詳細的安置好之后離開,需要幫助患者調整好手術,并和病人進行一次短暫的交流,告知大概時間,提醒手術中配合醫生的意義。調查顯示,術前進行心理疏導,對特別緊張的患者有很大幫助作用[2]。

2.4 要注意嚴密的觀察 在手術進行過程中,要注意觀察病人的面色,監測脈搏和呼吸,并不斷進行交流,放松患者心情,轉移患者注意力。對手術中的問題一一進行詳細的解答和解釋。當患者訴說有胸悶、牽拉感等時,提醒患者不用緊張,并配合做深呼吸,可以拉著患者手(對小孩可以撫摸額頭安慰和鼓勵)。確保手術順利完成。

2.5 對病人表現出關心和理解 對于有的患者特別緊張,雖然之前進行了心理的疏導,但是依然不能很好的配合醫生手術,對待這樣的患者,護士絕對不可以進行嘲笑或訓斥,需要更有耐心的給予心理疏導和鼓勵,給患者調整一下心態,幫助患者穩定思想情緒。也可以預約下次手術,一般最長不要超過一周,下次手術繼續做好心理調節,并陪伴患者手術,介紹手術進程。盡量給患者一種安全感,緩解情緒上的緊張,需要很多的工作,給病人很大的關心與體貼,確保手術順利進行并圓滿成功。特別對腋臭和面部整形等病人,由于他們普遍有自卑感,需要護士注意言論和行動,避免刺激患者,要進行安慰和鼓勵,樹立患者信心。

2.6 術后的心理干預和護理 手術結束后也需要注意詢問患者有無不適的感覺,一般要求手術后觀察半個小時后再回家,如果期間發生頭暈或者惡心的情況,需要平臥,測量血壓和脈搏,讓患者做深呼吸,設法讓患者消除緊張心理,讓患者接受這些正常反應,等血壓降低,脈搏恢復正常后休息約半個小時,回家需要家屬陪伴。并送術后注意事項告知卡,讓患者感受到周到的服務。

3 討論

3.1 心理護理的很重要一個環節是術前的心理準備,需要根據病人的不同情況具體的、有差別的進行心理護理,消除病人恐懼感[3],還要做好解答服務,讓患者對手術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打消患者的緊張和恐懼心情,確保配合手術治療。從選取的100例患者的問卷調查情況來看,手術前,大多數患者有緊張和焦慮以及恐懼的心理,所以,手術前有必要進行心理的干預和護理,耐心的解釋病人的疑問,改變病人緊張狀態,確保病人接受手術時,心理狀態處于最佳。

3.2 為使患者信任醫護人員,需要醫護人員的關心和體貼以及對病人充分的理解,雖然手術時間不會很長,但作為整個治療的關鍵環節,也是患者精神最脆弱的時刻,需要一會人員做好病人的情緒穩定工作,只有患者心情是輕松的,才會主動去配合醫生進行手術,才有利于順利開展手術并保證取得較好的效果。

3.3 要著力提高護士的素質。當代的醫學模式不斷發生著深入的變革,護士也不在簡單的從事配合醫生的工作,在一個手術的過程中,需要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模式,而不再是要求以疾病為中心,這就要求護士不斷學習和提高自身素質。專業知識要過硬,心理學、倫理學、美學和教育學知識也要涉及到,來更加的充實和完善自己嗎,更好的面對各種病人的護理工作。

總之,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可以提高護理質量,另一方面樹立科室的良好形象。文獻顯示術后約有3%的患者出現暈厥、摔倒等現象[4],但是本組100例患者手術后無一例發生這種現象,顯示出對手術病人進行心理護理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 呂紅梅,陳捷,陳君華,黃蓉,杜慧.對門診手術患者實施舒適護理的效果評價[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04).

[2] 錢慧萍.門診擇期手術患者術前焦慮狀況的評估與護理干預[J].護理雜志,2010,(09).

急診護理新技術范文第3篇

關鍵詞 心理特征 護理 急診科 手術

急診手術多數為意外傷和突發病,多為病情急重、發病時間短、患者術前無心理適應過程,多易出現不良反應,不能很好配合手術,影響手術的順利進行,故在術前和術中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是保證手術順利進行的一個重要環節,對126例急診手術患者進行了心理分析,并總結了實施心理護理的體會,現介紹如下。

臨床資料

2008年1月~2011年3月收治手術患者126例,年齡8~58歲。手術類型:闌尾切除術52例。剖腹產57例。胃穿孔5例。清創縫合9例。眼球摘除術3例。職業:學生、工人、農民、干部等。

術前心理問題:通過臨床觀察,了解到多數患者對手術都會產上焦慮、緊張、恐懼、不安、憂郁、消極、悲觀等不良心理狀態。特別是急診患者,由于起病急,患者在短時間內不能接受自身疾病,內心惶恐不安,對自己的傷病極為敏感,常會產生過度緊張。患者在這種精神極度緊張的狀態下進行手術是非常不利的,因為它可影響患者的健康狀況。精神變化還可通過下丘腦及由它控制分泌的激素影響免疫功能,從而減低機體對病毒。細菌。過敏物質的抵抗力而致病,同時減低了機體對手術的耐受性,增加了手術后并發癥的機會。因此,應該在術前仔細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狀態,對癥處理與對因治療。患者術前究竟對什么感到焦急與恐懼,每一個患者都有不同的原因[1]。

心理狀態分析及護理

對術中出現事故的恐懼:由于急診患者發病急,因此常會擔心病情難以控制,患者平時所聽到的手術中出現事故的種種傳說就會對患者產生負面影響,從而對手術成功與否產生懷疑,甚至有抵觸情緒,擔心自己在手術過程中出現事故,嚴重者擔心事故導致死亡,輕者害怕麻醉效果不好產生疼痛或后遺癥。護士應該針對急診手術患者的具體情況向患者介紹診斷和手術方案都是科學合理的,同時耐心仔細地向患者解釋手術的方法和成功的經驗,并且有意識地請已手術過的患者進行現身說法,以消除患者對手術的恐懼感和悲觀情緒,引導患者正確對待自身疾病,增加戰勝疾病的信心,在接患者進手術室時,護士應主動、熱情、大方,和藹可親,并且對患者講解一些術中配合要點和術后注意事項,同時有意識向患者介紹手術醫師、麻醉師的情況,給予患者精神支持,以增加其安全感[2]。

對機體傷殘的恐懼:由于某些原因造成患者的機體部分缺失,這對于患者,特別是青年患者的打擊是巨大的。例如:患者,女,24歲,工人。因工傷致眼球穿通傷行眼球摘除術,開始患者不愿接受該手術,強烈要求醫生治好他的眼睛。針對這種情況我向她解釋,你的眼睛傷得很重,現在必須摘除,否則會影響全身情況導致不良后果,等傷好后可裝假眼而不影響美觀。此時,護士應理解患者的心情,對患者抱以極大的同情心,護士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都給患者精神上的支持。要激發患者的意志,建立起信心,引導患者對手術充滿希望,通過上述護理,患者情緒穩定,能較好的配合手術,術后恢復也較好[3]。

對分離的恐懼:有些患者因為手術必須與親人、朋友、得心應手的工作和習以為常的環境分離,也會產生恐懼。如一產婦,因急性闌尾炎入院,她害怕與20天的兒子分離不愿手術。我就耐心的向他講解手術的必要性,如不做手術,闌尾會穿孔而導致腹膜炎這樣就會更長時間見不到兒子,如及時手術很快就會見到兒子。通過與患者交談,獲得了患者的信賴,得到了患者的支持和合作,消除了患者的恐懼心理,使患者以最佳心態和愉快的心情接受手術[4]。

對疾病預后的恐懼:由于外傷造成預后效果不好的患者會出現這種情況。如:患者,女,26歲,因車禍而致面部損傷。患者擔心手術后臉會留下瘢痕有礙于今后的美觀而害怕手術。對這類患者,關心她。尊重她。理解她的處境,要她敢于面對現實,設法消除傷害患者的各種因素,如歧視、害怕丈夫變心等,并積極的做好家屬的思想工作,同時幫助患者想一些補救措施,如術后有瘢痕可行整形術等,最后,患者自愿手術。

對缺少知識與信息的恐懼:這通常是最為嚴重的恐懼,患者不僅表現為對手術,對疾病不了解,甚至還會不相信醫生、護士,因而很難在手術過程中做好配合。為此就需要護士通過術前指導給與患者足夠的信息,以及與患者進行良好的溝通,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患者對有關手術的知識了解得越多,手術后的行為調節也越容易[5]。

除此之外還有如經濟問題,家庭責任問題,就業問題等,使患者增加對手術的顧慮與恐懼。凡此種種恐懼,雖輕重不一,但都會嚴重干擾患者的生活規律,唯有及時解決,才能有效的解除恐懼,取得心理平衡。因此,護士應根據不同病因針對患者的不同情況作好手術患者的心理護理,這就要求護士自身具有較高的業務素質,對患者要有愛心,同時具有較強的應變能力,能夠隨時處理患者的各種突緒,使患者在術前保持良好的心態,情緒穩定,從而為患者術后的恢復打下良好的基礎。

急診護理新技術范文第4篇

【關鍵詞】急性心肌梗死;急診;PCI;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949(2013)08-132-02

AMI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一種嚴重類型,它起病急驟,死亡率高,是現今危害人類健康的重要心血管疾病之一。及早的進行PCI(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是治療成功的關鍵,它能重建心肌血運、控制心肌梗死范圍保護心功能,已經成為治療AMI的首選方法[1]。而PCI術前后的護理在整個治療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筆者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對護理措施進行總結歸納,現匯報如下:

1術前護理

1.1術前準備

AMI患者由于病情兇險,死亡率很高,所以術前的各項準備都應該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2]。在接診AMI患者后應立即讓其臥床休息,迅速建立靜脈通道,遵醫囑給予合適的藥物,協助醫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各項檢查,做好術前的各項工作,包括詢問病史、過敏史、用藥史等。要給患者及家屬解釋進行PCI(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治療的必要性和風險,簡單介紹手術的過程,術中及術后注意事項等,并簽好手術同意書。

1.2心理護理

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在發病12小時內一般都會有心前區劇烈疼痛,患者會有瀕死的感覺,所以患者會煩躁不安,情緒波動極大。護理人員應注意病人的情緒變化,有針對性的做好心理安撫工作,幫助患者及家屬減輕或消除焦慮、恐懼的心理,在安慰患者的同時可以根據醫囑給予適當鎮靜劑。在各項操作過程中應沉穩熟練,這樣能增加患者及家屬對治療的信心,并鼓勵患者及家屬積極配各種搶救工作及治療措施,減少其焦慮和誤解,以保證臨床救護順利完成。

2術后護理

2.1一般護理

患者術后返回病房,應立即給予平臥位,持續給予氧氣吸入,24h進行心電監護,嚴密觀察心電圖、心率、血氧、血壓等變化,如有血壓下降、惡心、嘔吐、大汗、呼吸困難、胸悶、胸痛、心悸者立即報告醫生進行處理。注意患者肢體末端的血運情況,經橈動脈穿刺者無需絕對臥床休息,而經股動脈穿刺則需絕對臥床休息24小時。由于術中應用造影劑,應鼓勵患者多飲水,以加速造影劑的排出。注意觀察尿量,一般術后24小時尿量要大于2500ml,術后2小時尿量應大于800ml,有排尿困難者應及時給予導尿處理。患者由于術后需要絕對臥床休息,導致胃腸蠕動減弱,消化功能降低,所以應當進食低脂低鹽易消化飲食。

2.2穿刺部位的護理

PCI術后應跟患者及家屬交代清楚,由于動脈局部受壓,會導致術側肢體末端存在不同程度的麻木和腫脹,囑咐患者多休息,并進行術肢制動,告訴他們此為正常現象,減輕其焦慮和擔心。還要向患者及家屬說明PCI術后動脈鞘管的留置位置、原因及潛在并發癥等,術后1小時內每隔15分鐘要觀察穿刺處有無滲血,鞘管有無移動、扭曲、折斷等。橈動脈穿刺患者要注意觀察手背皮膚溫度及動脈搏動情況,仔細觀察患者的心率、血壓、呼吸的變化,如發現異常立即報告醫生,并配合醫生給予處理。保持術側手腕部位伸直制動6小時,肩關節和肘關節可進行適當活動,以免動脈血栓的形成。股動脈穿刺者術后應采取平臥位,下肢制動,穿刺置入支架后4-6小時拔出鞘管,拔出后要壓迫股動脈30分鐘,無出血者用繃帶加壓包扎6-8小時,注意觀察足背的動脈搏動及皮膚溫度。如果術側足背動脈搏動較對側明顯減弱或與術前相比明顯減弱、皮膚發紫、肢體發涼,則提示有股動脈血栓形成的可能,應及時通知醫生并作出相應的處理[3]。

2.3術后活動的護理

AMI患者術后第一周應當絕對臥床休息,減少探視,保持安靜舒適的病房環境。護理人員應在絕對臥床休息期間協助患者所有的日常生活護理,包括進食,梳洗,翻身、大小便等,以減少患者的體力消耗,減輕心臟負擔。由于長期的臥床及制動,會導致患者肢體麻木不適等癥狀,從第二周開始患者可在床上進行洗漱、進食等適當活動,第三周開始可下床活動,活動時間應小于30分鐘,以患者不感到疲勞為宜。

2.4抗凝治療的護理

PCI術患者拔管后,為了防止血栓形成,應當根據應根據APTT值給予肝素鈉24小時持續泵入或低分子肝素鈣注射。泵入肝素鈉的患者要嚴密監測APTT,要使APTT值保持在50-70秒。24小時后停止泵入,改為低分子肝素鈣4000-6000U/次進行腹壁皮下注射,每天2次。術后常規口服拜阿司匹林0.3g/d,波立維75mg/d。抗凝期間要嚴密觀察患者有無出血傾向,操作應輕柔熟練,盡量減少靜脈穿刺。

2.5心理護理

患者由于意外患病,又突然接受手術,術后還要絕對臥床休息,再加上限制探視缺少家人陪護等情況,容易導致患者情緒焦慮,再有患者發病時的瀕死感和對病情及預后的擔憂,會使患者產生很大的心理負擔。這樣就需要護理人員深入全面了解患者的各方面情況,及時發現患者的心理問題,并且積極的進行心理干預,要向患者解釋清楚擔憂會使心率加快,加重心肌氧耗,不利于疾病的預后。在進行護理操作時動作要輕柔、熟練,有條不紊,讓患者增加對醫務人員的信任感,使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參考文獻

[1]李占全.急性心肌梗塞急診行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的初步體會[J].中華心血管雜志,1995,23(6):424-424.

急診護理新技術范文第5篇

【摘要】目的探討急診手術患者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及解決對策,為患者提供優質的手術室護理服務,提高患者應對手術能力。方法對我院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期間450例急診手術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評估開展心理護理的效果。結果450例從患者急診手術患者,除了12例因傷情過重,經搶救無效死亡外,其他患者從進入手術室到離開手術室,患者感到安全、舒適,使他們在功能上獲得最大程度恢復。結論對急診手術患者開展了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不僅能贏得患者的好評,護理質量也得到了全面提高。

【關鍵詞】手術期手術室護理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由于經濟不發達和突發事件的意外傷引起的急診手術呈急劇增加趨勢,急診手術多數為意外傷和突發病,其病情急,發病時間短,病人術前無心理適應過程,易出現不良情緒反應[1],不能很好配合手術,影響手術的順利進行。故在術前或術中做好病人的心理護理是保證手術順利進行的一個首要環節。患者能否在心理上正確應對急診手術這一應激事件直接關系到手術的成功與否。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期間,我院手術室對450例急診手術患者開展了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收到了好的效果,現匯報如下。

1一般資料

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期間,我院共行急診手術450例。其中男234例,女216例,年齡60~97歲。疾病分類:顱腦外傷、腦溢血26例;急性膽囊炎、膽石癥、急性化膿性膽管炎、急性闌尾炎、胃腸道穿孔、脾破裂等357例;四肢骨折和關節脫位46例;膀胱、前列腺疾病18例;卵巢囊腫扭轉3例。除了12例因傷情過重,經搶救無效死亡,其余均搶救成功,成功率97.3%。

1.1急診術者的心理問題

根據我們對450例急診手術患者的語言和非語言交流及觀察提示,他們在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下接受手術,存在的心理問題如下:(1)焦慮:396例有焦慮存在,占88%。其中女性達100%,以輕、中度損傷為主。(2)恐懼:162例,占36%。女性占52%,以中、重度損傷為主。(3)緊張:369例,占82%,這多與焦慮同時發生。(4)憂郁:27例,占6%,以傷情嚴重而神志清楚者多見。

1.2引起不良心理反應的原因分析

(1)病人入院急,無良好的心理適應過程,因此對手術的心理適應能力很差[3];(2)病人的疾病多數為意外傷,對自己的病情認識不足,怕危及生命;(3)病人術前對手術了解不足,缺乏醫學知識,把手術想象得很復雜,而且怕術中疼痛,故易產生不良心理反應;(4)病人擔心術后留下疤痕或毀容或致殘,影響以后的工作和生活;(5)少數病人會擔心醫護人員對自己不負責任,對醫護人員缺乏信心,因此醫護人員的言行舉止對減輕病人的心理壓力有很大的作用。

2護理對策

2.1在接急診手術通知后,立即做好各種搶救準備工作[2]如檢查各種急救藥品是否齊全、儀器設備是否完好、調節好室溫。由于患者疾病來得突然,無完整心理適應過程,對疾病知識缺乏,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恐懼、焦慮心理,在接患者時要熱情,并根據具體情況,在病房護士做術前準備的同時,介紹我們手術室現有的條件、設備和技術力量,增強患者的安全感。

2.2患者入手術室后的護理患者入室后,要尊重患者,對不需要暴露的部位應遮蓋,態度要和藹可親,說話語氣要溫和,耐心回答患者所提問題,滿足其合理要求。向患者解釋手術的重要性、目的性及手術過程和大概時間,以及手術中可能出現的反應及配合方法,如在出現牽拉反應時,可做深呼吸以減輕反應等。根據患者的年齡、性別、經歷、文化水平、病情、性格等方面的不同,了解患者的憂慮,區別患者的心理差異,進行有針對性的解釋和疏導。并在進行語言交流的同時,可采用非語言方式鼓勵患者,如一個鼓勵、肯定的點頭、撫摸患兒的頭、輕拍患者的肩或手,以轉移患者的注意力,提高患者的痛覺閾,使其增加術中的耐受力,配合手術的順利進行。

2.3搶救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在搶救患者時應沉著冷靜、動作敏捷、有條不紊,嚴格執行三查七對,特別是口頭醫囑應復誦一遍,無誤后方能執行。各項技術操作要穩、準、輕、快,特別是靜脈穿刺,由于急診手術很多是大失血患者,應做到一次穿刺成功,這樣既縮短搶救時間、減輕了患者的痛苦,又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感。

2.4手術人員在進行手術時態度應嚴肅嚴格執行保護性醫療制度,不應說與手術無關的話,不應講使患者誤解和加重病情的話,特別是意外傷搶救患者,以減少不良的心理刺激,使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狀態度過手術全過程。

3體會

急診手術是一種高風險治療方法,如何使患者在短暫的時間內消除不安與恐懼,維持最佳身心狀態[4],積極配合醫生順利完成手術,是每個手術室護士共同探討的難題。通過本組450例手術患者的心理護理,我們認識到:護理人員應加強業務知識的學習,拓寬知識結構、提高業務素質和理論知識,并在實施心理護理過程中,有高度的責任感、穩定的情緒、敏銳的觀察力、精湛的操作技術和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5],就能使手術患者在良好的心理狀態下積極配合,順利結束手術,安全返回病房。

參考文獻

[1]段亞平.護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對策.當代醫學,2008,8:137.

[2]劉芳,張欣紅,李崢.制定工作流程圖提高護理服務質量[J].護理管理雜志,2004,4(3);20-21.

[3]陳翠屏,高曉梅.術前訪視的現狀與對策〔J〕.實用護理雜志,2001,17(3):5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化县| 巴里| 肥东县| 韶山市| 兰溪市| 恩施市| 隆尧县| 轮台县| 久治县| 西乌珠穆沁旗| 东宁县| 孝昌县| 合阳县| 水城县| 永清县| 山阴县| 阿瓦提县| 册亨县| 萍乡市| 淳安县| 沐川县| 江油市| 江阴市| 青冈县| 苏尼特右旗| 红安县| 大洼县| 苗栗市| 大荔县| 民县| 达孜县| 中江县| 通化市| 浮山县| 阜康市| 黄梅县| 长阳| 陕西省| 吴江市| 通道| 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