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護理溝通方式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兒科;溝通;護理
人們通過交流傳遞信息,以各種方式,如文字、手勢、語言等建立社會關系。在兒科護理中,不僅人群密度高而且容易哭鬧,家長們焦慮和煩躁,再加上孩子是一個特殊的患者,他不像成人那樣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并在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都不一樣,所以在孩子治療過程中,要發揮護理人員的一些具體技能。在護理過程中容易產生令人不快的問題。如果護理人員和患者進行良好的溝通,護士和患者以及他們的父母之間會相互信任,這種信任不僅有利于護士與患者之間的關系的發展,更有利于患兒病情的恢復。但護士如果用不適當的語言溝通,孩子和父母都會極為反感,即使是正常的治療也容易使護理人員的護理變得困難。所以溝通是最基本的工具,與孩子和他們的父母溝通非常重要[1]。
護理人員在工作中正確處理好了護理人員與患兒的關系,并對其父母和諧相處是治療的基本,同時也是患者克服疾病的基礎,溝通在護患關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護患溝通是護理人員與患者之間的橋梁,通過知識、技術的紐帶,使護士工作更加順利,使患者及家屬更感激。
1 目的
1.1護士與患者及家長溝通的必要性 目前,國內護理人員的短缺導致了護理人員的工作量大。我國護士文獻報告中無論是絕對還是相對數嚴重不足,護理人員短缺,工作超負荷,單調的重復性工作,責任心強,導致護士處于持續緊張狀態,導致護理人員帶著這些消極情緒接觸患者和他們的父母。因為護理人員在工作中溝通不夠,孩子的父母給出相關的問題往往沒有及時回答。在實際操作中,技能操作中往往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最終導致醫患關系緊張的問題。家長經常對醫務人員提出要求,希望能夠快速解決自己孩子的問題,但在實際的工作中,護理人員往往無法滿足家長的需要,因此,護患關系將在治療過程中產生了一個阻礙作用,最終不僅導致了護患關系緊張,還影響患者病情的恢復。最后,它會導致醫生和患者之間的關系的惡化,這是非常不應該的。
1.2護理工作人員和患者及家長溝通過程很重要,護理人員對患兒需要進行一些操作,患兒和他們的父母有時無法理解護理人員的行為,如果這個時間護理人員不能很好地給孩子和他們的父母解釋,或在解釋過程中不給孩子和他們的父母一些良好的態度,最終護患關系變得緊張,對康復的孩子會產生消極結果。當然,溝通的過程也要盡量避免一些負面因素的溝通。通過不斷的實踐,最終使護士在工作中能夠進行良好的溝通。
2 方法
2.1護理人員非語言溝通能力 護士在外部形象上要有尊嚴和吸引力,包括手持器械、服裝、精神狀態等。一個良好的形象能給患者一個良好的第一印象,在護士長溝通中也有重要作用。在溝通過程中,護理人員應聽從孩子和家長的傾聽,而在傾聽孩子的言行舉止、動作等過程中,要理解孩子說的和父母的表達含義。傾聽過程不輕松,應集中精力、保持適當的距離,自然的姿勢,不要隨意打斷患者和他們的父母說話。說一段,點點頭,笑笑,露出憐憫之神情,然后讓它繼續描述病情的狀態,最后,護理人員可以做一個簡單的總結,將重點重復,讓他知道你理解,讓一個人感受到你的關注,讓患者在康復中樹立信心。
2.2護理人員在語言溝通時應注意兒童的問題,因為不同年齡段的寶寶不能用語言來表達,他們更多的是為了表達對身體和精神的需求。3歲的孩子經常口齒不清,也讓人很難理解他們的需求。對于3歲以上的孩子雖然已經能說少量的語言和可以用身體動作描述要表達的東西,但容易夸大事實,所以護理人員可以聽他們家長的長篇敘述,并且耐心傾聽,和孩子們建立感情,消除孩子的敵對心理。只有這樣,才能在溝通中發揮好作用。因為孩子的父母每個人的情況是不同的,例如父母的教育,理解,耐心等,也要求護士在與他們溝通采取不同的方式。在兒科,雖然孩子是患者。但因為他們不能很好的表達,也無法理解這種疾病的后果,所以父母在溝通中發揮了關鍵作用[2]。
2.3護理人員避免語言交流的消極因素 由于患者的增加,他們需要更高質量的服務,在實際工作中,護理人員經常與孩子和家長缺少接觸,導致護理人員相對缺乏溝通,結果使護士與患者缺乏了解,患兒及家長均不滿意,護理人員的工作疲勞使護士在溝通中無法掌握最佳的語氣,結果使溝通惡化。而護理隊伍中的護理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也使得溝通不能產生好的效果[3]。為了使溝通成為可能,并取得好的效果,護理人員不僅要控制自己的情緒,還要在臨床工作中發揮其溝通能力。平時,可以在這方面多讀些書或文章,這樣他們就能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提高自己的整體素質。
3 驗
在兒科護理的過程中,由于治療、護理糾紛的發生,因此針對兒科患者的特點,創造了一種多樣性的兒科護理人員溝通藝術。因此,護理部的工作人員應加強對這方面的培訓,最終使護患關系得到改善,護患能最終和諧共處。
參考文獻:
[1]岳樹錦,成翼娟.影響護士應用治療性溝通技巧的因素及政策[J].護士進修雜志,2008,18(10):891.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284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5-2629-02在臨床護理中,護患溝通受到人們的關注。護患溝通主要指的是在臨床工作中,對患者的治療,護理人員和患者或者是患者家屬進行溝通,有效的溝通能夠提升治療的效果[1]。本次研究主要是分析在手術室護理中應用護患溝通的效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單純膽囊切除術患者80例,男性為35例,女性為45例,年齡為21至77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為48例,高中及以上為32例。術前診斷為膽囊息肉15例,其余是膽囊炎或者是合并膽石癥;手術的時間為0.5至2小時,麻醉方式是連續硬膜外麻醉。隨機分組,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
1.2方法對照組應用傳統指導方法,在術前1天,查看患者的病歷,探訪患者,進行術前宣教,并實行心理護理,術前0.5小時接患者進入手術室。觀察組建立溝通小組,組成人員是器械護士、主管護師以及巡回護士,根據護理程序,按照溝通路徑,完成溝通。
1.3溝通內容術前3天內進行訪視,對患者知識水平、認知能力、應激能力等情況進行觀察,結合評估資料,設定護理的問題,制定護理方案,如介紹麻醉信息等,在必要的情況下,幫助患者進行訓練,協助患者提高心理應對的能力,讓患者的心態保持平靜,對患者進行自我介紹,患者能夠對護理人員產生信任感,形成和諧的護患關系。
在手術過程中,溝通小組護士需要全程陪伴,保證手術室的安靜,防止大聲喧嘩,減少對患者的刺激,滿足患者的需求,手術室的溫度適宜,保持手術的安全性,防止出現壓傷等,采用溝通方法,減緩患者的緊張心理,播放音樂,緩解患者的壓力,在必要的情況下,給予患者情感支持[2]。
在術后7天內直到患者出院前,掌握患者恢復的情況,評價溝通的效果,分析患者滿意度。
1.4統計學分析應用SPSS15.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P
2結果
2.1患者的滿意度觀察組總滿意度為97.5%,對照組為80.0%,觀察組明顯的大于對照組,P
3討論
3.1樹立服務的意識在護理中,溝通關懷是非常重要的。在溝通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人為本,考慮到心理因素、情感等的作用,提供適合患者的護理方案。觀察組接觸患者的時間較早,患者及其家屬的參與意識得到調動,患者對手術增加了解,對護理人員產生信任感,有助于促進良好護患關系的形成。
3.2完善護理的內容在溝通過程中,護理觀念需要進行更新,拓展護理的范圍,由術中護理變為全過程護理,護理人員真正的融入患者中,以朋友的角色發揮職業能力,使得護理工作更加的輕松,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患者能夠積極的配合治療。在溝通時,利用護理程序,護理工作更加規范,護理的方式更加合理,不斷的完善信息,加強交流。
關鍵詞:整體護理;病房;護患溝通;技巧
中圖分類號:TU246.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溝通是指人與人之間的信息傳遞和交流, 包括所有的被人們用來給予和接收信息的符號和線索。溝通可分為語言性溝通和非語言性溝通。以人體語言(非語言行為) 為載體進行的信息交換稱為非語言溝通。在臨床護理實踐中, 護理人員常常需要應用適當的溝通技巧去收集患者生理、心理、精神、社會文化等多層面的健康資料, 以制定護理計劃并同時建立和發展良好的護患關系。然而很多情況下, 護理人員往往把重點只放在語言溝通技巧上而忽略了非語言溝通技巧的應用, 從而使護患溝通的有效性大打折扣。由于非語言溝通具有較強的表現力和吸引力, 又可跨越語言不通的障礙, 所以, 往往比語言性信息更富有感染力。因此, 護理人員有必要掌握一些非語言溝通的知識并在臨床工作中運用適當的非語言溝通技巧以增加護患溝通的有效性, 從而提高整體護理的水平。
一、護患溝通的重要意義
語言在護患溝通中非常重要,在臨床工作中,掌握語言溝通的技巧注意使用語言時的規范性和靈活性,講究語言的藝術性,對于護患關系的和諧起著積極作用,可以促進護患關系的融洽,減少護患矛盾,達到讓患者滿意,在臨床工作中非常重要。
護患關系是護理工作中最為重要的人際關系。護患之間的溝通及交往,在護理工作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是護患關系是否融洽的重要條件,也是醫護工作人員的文化修養及護理水平高低的標準。在護理工作中,應當使用恰當的言語、精湛的專業技能,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在醫療護理活動中,護士要積極配合醫生的診治,也要顧及患者的情感需要。多一些問候和關懷,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緊張、焦躁的心情,使患者輕松的配合各項醫療檢查及護理操作。要求護理人員要不斷的完善自己,掌握和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提高業務水平,提高護理工作的質量。
護士服務的對象是患者,護士的溝通技巧與患者情緒變化密切相關。語言的作用至關重要,所以護患關系的質量對改善醫療環境起著極其深遠的作用,而護患之間溝通則是建立良好護患關系的關鍵。
二、整體護理模式病房護患溝通的技巧
1、 認真傾聽
認真傾聽不僅是指聽對方談話的單純過程, 包括生理。認識和情感的過程, 如患者向我們護士談其疾病的發病過程中, 護士應集中注意力, 耐心聆聽其有用信息部分, 并在傾聽過程中表現出樂意聽講的語言, 如點頭、身體前傾并發出一些表現注意聽講的聲音,如“嗯”、“哦”。總之, 認真傾聽既可表示你的同情心,讓病人感受到重視,心理上得到滿足,又可以了解其需要, 收集完整的資料, 制定出適合病人的護理目標和措施。
2、整體護理中的語言交流
與病人進行交談時, 針對不同的年齡、性別、文化背景的病人選擇不同的語言, 如對文化層次低,不懂醫學的病人, 盡可能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 便于病人理解; 對文化層次較高,想了解醫學知識的病人, 我們講些醫學哲理及疾病過程, 幫助病人掌握有關知識。在收集病人有關資料時, 我們首先禮貌稱呼對方, 然后自我介紹, 說明交談的目的, 在交談中使用“護士文明用語”, 特別注意用好稱呼語, 問候語, 尊重語, 請字當頭, 謝不離口, 常說對不起, 使病人感到親切。同時在交談中注意語言的準確性, 科學性和教育性。通過積極的語言溝通, 既能解釋病人的疑難問題, 消除思想顧慮, 又能激勵和指導病人, 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
3、整體護理中的非言語溝通
與患者非言語溝通是指護理人員利用大方得體的儀表(包括著裝打扮、氣質風度)和和藹親切的體態語言(包括面部表情、身體形態、語調語速、手勢、眼神) 等影響患者, 使其尊重、信任醫護人員及其護理工作并愿意合作治療疾病。作為護士, 更應以美的形象從情感上征服病人, 使他們保持良好心境, 以利于恢復健康。事實上, 患者及家屬對護理人員的態度特別在意, 護理人員的耐心、友好、善良和周到的護理服務, 更能體現對他們的關懷和尊重, 有助于他們積極合作治療。
儀表: 儀表是非語言溝通的首要因素。護士端莊的舉止言行、良好的氣質風度、無微不至的關懷照顧,可使病人不安的心情得到安慰。著裝整潔, 儀表大方,不濃裝艷抹, 可顯示出護士精力充沛、自信, 給病人安全而受尊敬的感覺。露于帽沿外卷曲的頭發、艷麗的高衣領、咯咯作響的高跟鞋、濃裝艷抹等, 都與護士工作的性質和病房幽靜的環境很不協調。服裝的臟、亂、破會使病人產生不信任、害怕和厭惡的感覺。事實上, 患者更愿意接受面容形體好、端莊大方、言語流暢悅耳、動作敏捷的護士的護理服務。
體態語言: 體態語言是通過人的姿勢、步態、面部表情、目光等傳達的信息。輕柔的動作、友好的表情、端莊的儀表等都有著豐富的內涵, 和動聽的言語一樣, 在交流中起相當大的作用。護士和病人都可以從相互的姿態、眼神、表情、動作中感覺出溫暖、理解、安慰、厭惡、焦慮不安等各種情感信息, 其作用比言語傳達更強烈和真實。如急重癥病人表現出緊張、恐懼的神情時, 醫護人員從容、鎮定的護理和堅定、鼓勵的目光可使病人情緒逐步穩定, 并積極配合治療。在治療
過程中, 尤其是急重癥患者除有焦慮、緊張、恐懼的心理外, 還會出現“童心復萌”現象, 這是在巨大的心理壓力下表現出來的強烈的安全需求。此時護理人員可以握住病人的手。這一簡單的體態語言, 會讓病人體會到護理人員的關心, 使他們感到安全, 從而緩解緊張情緒, 有利于疾病治療。相反, 一些不良體態習慣會給護理工作帶來消極影響。如: 走路慢慢吞吞、一步三扭、邊走邊哼小調, 就顯得懶散、怠慢與失職。護士在工作中大驚小怪或有意躲避病人或家屬的正常接觸,都會給病人帶來不快與痛苦, 從而影響護理工作者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 影響護患溝通的有效性。
4、關心和幫助患者
患者的心理變化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患者轉歸和康復, 在實際工作中與患者接觸最多的是護士, 最了解他們的是護士, 患者在陌生環境別需要溫暖和幫助。護士要針對不同病情、不同性格進行心理護理, 使護患雙方在感情上、心理上相互溝通, 促進彼此了解, 使患者對護理人員心誠悅服, 達到積極配合治療恢復健康之目的。
5、注意控制情緒
護士不應向患者發怒, 要設法控制自己的心態, 以喚起患者的治療信心, 增加其安全感。切忌把不良情緒帶給患者, 增加患者的心理負擔, 激化護患關系, 這正是護士良好的教養和美好心靈的表現。
總之, 整體護理模式中護患溝通是非常重要的, 廣大護理工作者要進一步強化“以病人為中心“的思想,不斷學習和運用護患溝通技巧,以便更好地提高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 張洪蘭. 加強護患溝通 減少護理糾紛[J]. 中國醫藥指南, 2008,(19)
[2] 王冬梅. 護患溝通不當而引發護理糾紛的原因與防范對策[J]. 中國民康醫學, 2006,(16)
[3] 邵小麗, 姚春艷, 姜亞波. 淺析護患溝通對預防護理糾紛的作用[J]. 吉林醫學, 2006,(10)
為實現中央確定的把上海建設成“一個龍頭、三個中心”的目標,加快浦東開發、開放,更好地服務全國,鼓勵中央部委和外省、市各種經濟成分的企業來滬投資,注冊設立企業,貫徹市政府《關于進一步服務全國擴大對內開放的若干政策意見通知》(滬府發〔1998〕18號)的要求,現就市外在滬企業購買商品房減半收取交易手續費通知如下:
一、凡中央各部、委、辦、局和外省、市各種經濟成分的企業在滬投資,注冊設立的企業(簡稱市外在滬企業),自企業注冊之日起的兩年內,在本市購買房地產開發經營公司投資新建的商品房(包括內銷商品房或外銷商品房),減半收取交易手續費。
二、市外在滬企業在企業注冊之日起的兩年內,購買本市新建商品房,減半后的交易手續費標準為:“購買的(一般標準)新建內銷商品房辦理過戶時,按成交價格的0.04%向商品房所在地的房地產交易中心交納交易手續費;購買的內銷高標準商品房、外銷商品房辦理過戶時,按成交價格的0.25%向市房地產交易中心交納交易手續費。
三、市外在滬企業在企業注冊之日起的兩年內,購買本市新建商品房辦理過戶時,除應提交《房地產買賣審核工作程序》規定應提交的材料外,還應向房地產交易中心提供市政府經濟協作辦公室出具的市外在滬企業的證明,方可減半交納交易手續費。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0)11-322-02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患者對醫療護理的要求不斷提高,自我保護增強等等,如何服務于患者、尊重患者、指導患者,是醫護人員必須掌握的技能,醫患溝通技能成為每一位醫護人員的必修課。護理學概念的新界定和護士素質教育的新趨向,為護理學注入了越來越多的人文色彩。護理工作更需要進一步理解和深化護患溝通,以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本文旨在利用現有的溝通原理,提高護理服務質量和患者的滿意度。
1 溝通的概念和分類
1.1語詞溝通和非語詞溝通:語詞溝通是以語詞符號實現的溝通,分為口頭溝通和書面溝通兩種形式。非語詞溝通即借助于非語詞符號實現的溝通,包括個體本身所表達的非語詞溝通及借助于其他媒體所表達的非語詞溝通。
1.2 有意溝通無意溝通:大多數情況下,溝通都具有一定的目的,這種溝通是有意溝通。但有時我們事實上在與別人進行著信息交流,而我們并沒有意識到溝通的發生,這種溝通即為無意溝通。
1.3社交性溝通和治療性溝通:社交性溝通的目的是彼此有意的建立或需要的滿足,其溝通的主題是雙方的需求或喜好而定;治療性溝通的目的是為患者提供身心支持并解決問題,溝通的主題是以病人為中心,治療者需接受患者,并不斷反省改進和評價溝通成效,達到治療目的。
2 護患溝通的作用
2.1 因“情”而宜,采取多樣化的溝通形式,提高溝通效率和效果。護理人員應根據溝通的內容和目的,選擇適當的溝通方式,才能“低投入高產出”,提高溝通的效率和效果。
2.2 注意語詞和非語詞信息的一致性,達到自然、和諧、誠信在護患溝通的過程中,語詞和非語詞信息的一致性是非常重要的。它能顯著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者的能力評價和信任度,尤其與患者討論一些隱私性和敏感而帶有壓力的話題時,語詞和非語詞的一致更為關鍵,護患溝通時要盡量避免否定的非語詞信息。
2.3 理解“無意溝通”的真正內涵,發揮其正面效應:溝通發生在有意和無意的一瞬間,并不是“只有當我想要溝通時才會有溝通”。護理人員和患者接觸密切,因此要時刻注意自己的無意溝通信息,尤其是非語詞溝通信息,以免造成負面效應,影響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