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初中教學常規管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同志們:
為進一步強化常規管理,促進學校內涵發展,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縣教委、縣政府教育督導室組建“常規管理百校行”督查組,采取不定時深入學校,通過明察暗訪、公開檢查、個別詢問、現場實景拍攝、召開師生座談會,定期通報督查情況等形式開展學校常規管理督查工作。分階段督查后,督查組根據影像資料和記錄材料擬定督查通報,制作專題片,并將通報掛內網傳達到學校,督查情況專題片在全縣教管中心主任和學校校長會上播放。前面播放的第一期專題片就是根據督查影像資料制作的。除影像資料記錄外,督查組還有詳細的文字記錄資料。下面,我綜合文字記錄和影像資料對前一階段督查情況進行通報,對下步“常規管理百校行”工作作簡要安排。
一、前一階段督查情況通報
本期以來,“學校常規管理百校行”督查組對全縣7所高中的畢業班教學工作進行了督查,并擬發了督查通報,接著又對十個片區的39所中小學的常規管理工作進行了督查。這39所學校的常規管理基本情況是:
(一)主要成績
絕大部分學校抓實了常規管理工作,主要表現在:
1.校園環境建設成效顯著。不少學校注重了校園的凈化、綠化和美化工作,公平初中、新民初中、安坪小學、吐祥小學、康坪小學、金盆小學等學校采取措施,重點加強了校園文化建設,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優美的學習環境。
2.教學常規工作成績突出。不少學校從領導到教師,從教師到課堂,可以看出凸顯了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奉節中學、永安中學、夔門高中、長龍中學等學校的高三年級教學常規工作抓得細、抓得實;奉師附小、香山小學、竹園二小等學校課程計劃執行到位,教學工作落到了實處。
3.學校功能室管理到位。不少學校圖書室、電腦室、實驗室、多媒體教室等整潔規范并且開放使用率高,如奉節中學、汾河小學、康坪小學的圖書室,奉師附小、新民小學、荊竹小學、朱衣初中的電腦室,長龍中學、奉師附小的實驗室等管理到位,開放使用效果好。
4.后勤管理工作井然有序。不少學校兩院、超市、食堂的管理學校高度重視,如實驗初中、安坪小學、金盆小學、下廣小學、康坪小學、荊竹小學等學校的寢室管理規范,吐祥小學、新民小學、香山小學、朱衣初中、明水初中等學校的食堂管理到位,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就餐和住宿環境。
5.校園安全工作常抓不懈。不少學校堅持定期進行安全隱患排查與整治工作。竹園二小的保安在上學和放學的時候積極主動疏通校門前的車輛等障礙,力保校門通暢。奉師附小、永樂小學、長龍中學等學校的保安嚴格登記制度,任何人進校都一視同仁。
6.素質教育工程彰顯特色。不少學校在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個十百千萬”工程的同時,開展了切合學校實際的特色項目教育,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點的特色學校創建場面。白帝小學、汾河小學、康樂希小等學校就是如此。
綜上所述,大部分學校的常規管理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這些成績的取得,既是縣教委和各片區教管中心加強管理、悉心指導的結果,也是各位校長不懈努力、執著追求的結果。
(二)存在的問題
“常規管理百校行”督查組在督查中不但發現了許多常規管理的先進典型,同時也發現部分學校在管理上存在薄弱環節,有的甚至在管理上出現了較為嚴重的問題。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1.領導堅守崗位存在三個問題。一是有的學校公示欄上顯示校長在校上班,但人卻未在學校,存在實際與公示不符的現象。二是有的校長因私事不到學校上班,據說向教管中心或教委請了假,但沒有請假條,存在請假手續不完善的現象。三是有的校長上午在校上班,下午卻找各種理由離開了學校;還有個別學校出現了同一天校長、副校長、教導主任均不在校,只有一個后勤主任在學校負責日常工作的現象。
2.保安人員的管理存在三個不足。一是個別學校保安人員沒有按要求著裝,導致學生、家長、外來人員無法辨認,給校門處制造了不必要的麻煩。二是職責不明確,導致保安人員隨意性大,沒有認真履職,不嚴格登記,不主動維護秩序,門衛室也不整理,顯得亂七八糟。三是有的保安態度較差,對待外來人員、家長、甚至教師態度惡劣,嚴重損壞了學校的形象。
3.校園環境衛生存在三個不夠。一是校園內的衛生死角清除不夠徹底,特別是教學樓后面,宿舍樓后面,花臺里面等較隱蔽的地方,隨處可見紙屑垃圾。二是教室、辦公室、功能室里面存在不及時打掃、亂扔亂甩、物品擺放不整齊、墻上蜘蛛網多等不夠整潔的現象。三是廁所的管理不夠到位,沒有及時沖洗,尿垢較厚,有的甚至出現了堵塞現象,導致臭味嚴重。比如有的學校廁所由于硬件原因導致積水多、尿垢厚、臭味大;有的學校新廁所由于設計原因,導致沖洗難、易堵塞、臭味突出。
4.教師上課行為存在三個不規范。一是有的教師坐著上“老爺課”,本次督查的39所學校中有19所學校的50位教師因為各種原因坐著上課。二是有教師帶小孩進課堂的現象。4月27日有一所學校八年級(4)班下午第三節課教師上課時帶著小孩在黑板上寫寫畫畫,影響了教學秩序和課堂效率。三是體育教師著裝不規范,上體育課沒穿運動服和運動鞋,本次發現4所學校的5位教師上體育課穿皮鞋或高跟鞋。
5.后勤管理工作存在三個不到位。一是一些學校食堂管理不到位,出現了工作人員服裝不規范、食堂內蚊蟲較多,以及賣剩飯菜、購物質量不保證等一系列問題。二是有些學校學生寢室管理不到位,出現了不疊被子、不掃地、物品擺放不統一等現象。三是部分學校公物管理不到位,管理制度不健全。有的公物損壞嚴重,維修不及時,爛桌凳隨處可見;有的花臺維修到一半就不管了,嚴重影響了學校的校容校貌。
6.安全工作方面存在三個缺陷。一是少部分學校安全教育沒有形成常規,沒有對學生加強日常安全教育,沒有定期舉辦安全講座和預案演練。二是檔案資料不齊全,有的學校沒有班級安全記錄,學校安全記錄也不完善。三是安全隱患的排查與整治工作不及時,有的學校沒有形成日巡視、周巡查常規,導致出現了隱患不知曉;有的發現了隱患卻沒有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整治,長期下去,隱患就可能變為事故。
“常規管理百校行”督查組在第一階段督查中發現了不少問題。我認為,出了問題不可怕,問題曝光了也不可怕,因為它可以給我們起到警示作用,提醒我們引起重視,提醒我們采取措施解決問題。我相信,問題的出現并被曝光,將會是我們繼續前進的開始。
二、下一步常規管理百校行工作安排
抓好常規管理是一所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的基本保證,是形成良好校風、學風的基礎。縣教委、縣教育督導室組織開展“常規管理百校行”的目的,就是為了進一步強化學校常規管理,促進內涵發展,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因此,“學校常規管理百校行”將進一步全面、扎實地開展下去。下一步“百校行”督查工作的總體安排是:
(一)督查范圍更大
第一階段督查組只對部分中小學進行了督查,下一步我們的督查將擴大范圍,從中學、小學向幼兒園擴展,從普通小學、中學向職業教育學校、特殊教育學校擴展,從完全小學、中心小學向村級小學擴展,擴大督查面,擴大督查學校類別。同時,對已經督查過的學校,也要進行回訪再督查,了解對問題的整改落實情況。因此,我們學校一是不要抱有查不到自己學校的僥幸心理,要扎扎實實抓好常規管理工作;二是要有抓全面、全面抓的意識,特別是有村小的學校,除了對中心校加強常規管理外,同時也要加強對村小的常規管理。
(二)督查內容更全
督查組上一次只對學校的一般常規工作,也就是說主要對校園環境衛生、教師上課行為、學生食堂及兩院管理等開展了督查,下一步督查的內容將更加全面。除了對上一階段督查的內容進行督查外,凡是《奉節縣“常規管理百校行”工作方案》中規定的其他督查內容均要全面督查。如辦學行為中的教師有無違規補課、征訂教輔資料情況,德育管理中的師德師風建設,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情況,教學常規工作中的學校常規制度建立、教學“六認真”、教學常規檢查、新課程改革、課程計劃落實情況,后勤常規工作中的學校財務制度執行、賬目公開、財產登記及管理情況等等。同時,還要對組織學習“常規管理百校行”文件,以及本次推進會會議精神的貫徹情況進行督查。
(三)督查方法更實
上一階段督查組在督查中主要是對“面”上的工作進行了督查。本次會議后,督查組的督查工作將更深入、更細致、更扎實。一是督查既要保證一定數量的督查面,又要保證對具體的“點”查細、查實,實行“點面結合”的方法開展工作。也就是在跑“面”的同時,要確定一個“點”,要對確定為“點”的學校的常規管理各個方面、各個環節進行全面、細致、認真的督查,在確保了解普遍情況的同時,力求更深入全面地掌握學校常規管理情況。二是既要保證對督查內容進行全面督查,又要保證對重點工作、重點問題查得具體、查得深入,采取“解剖麻雀”的方法突出工作重點。也就是說對常規管理工作進行全面督查的同時,對發現的突出亮點要進行深入挖掘,總結其典型經驗并向全縣推廣;對發現的突出問題要全面解剖,找出問題產生的原因,確定整改方法,制定整改措施,規定整改時限,確保有效整改和解決問題。
總之,督查不是目的,督查是為了推動,為了促進,為了少出問題或不出問題。為使我們的工作少出問題,我建議各個學校在落實常規管理上務必要在“細、嚴、實、?!彼膫€字上下功夫?!凹殹?,就是要注重常規在學校管理中的基礎地位,就是要從最細小的事情抓起,從平凡的瑣碎小事抓起?!皣馈?,就是要重視常規管理的強制性,常規管理不僅要做到規范化,做到有章可循,而且要做到違章必究,只有采取一定的強制手段,規章制度才能逐步內化為行為習慣?!皩崱?,就是要強化常規管理的可操作性和穩定性,各項規章制度一定要明確具體,切實可行,便于執行和檢查。“?!保褪浅R幑芾硪谀繕嗣鞔_的基礎上常抓不懈,制度一經建立,就要抓住不放,做到始終如一。同時,要反復抓,抓反復,對出現的問題要認真分析,妥善解決,增強工作的實效性。
一、政治思想表現
自從擔任政教處主任以來,我非常重視自身思想素養的提高,認真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的十七大精神及上級有關文件精神,認真學習新的教育思想理論,認真參加每次政治學習和業務學習。在抓德育教育工作期間嚴于律己,牢固樹立為學生服務,為老師服務,為學校服務的思想,虛心聽取教職工的意見和建議,和其他班子成員團結合作。
二、學校工作
1、教學工作
在教學過程中,我努力鉆研教材,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虛心向同事們學習,在期末統考中成績良好。
2、行政工作
(1)結合本校實際,制定一系列管理舉措,如:《初中德育工作管理制度》、《初中安全常規管理制度》、《初中日常管理條例》、《初中門衛管理制度》等。事實證明,取得的成效是顯著的。
(2)我經常聽取老師的意見和建議,多次召開班主任會議,加強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介紹班級管理中好的經驗和做法。
(3)抓好學校的常規管理。努力培養學生養成遵守校紀校規,遵守公共道德,尊敬老師,團結和睦,愛護公物的行為習慣,學生的紀律觀念明顯增強。
(4)協助校長做好學校的安全工作,利用國旗下的講話,宣傳交通安全,食品安全。通過邀請學校法治副校長、鎮司法所干事及主題班會等形式進行法制安全教育,通過校內外青少年犯罪案例的警示教育,提高全體同學分辨是非的能力,自覺抵制網絡上的各種不良誘惑。
(5)認真組織開展好教師節活動。
(6)在校園內及時處理各類糾紛,制止學生的不良行為,努力擔負自己的工作職責,做到問心無愧,多次組織各班主任到鎮上網吧、游戲廳、桌球室等娛樂場所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三、存在的問題
1、常規管理中,在教育方法、模式上還需要創新。
2、關心了解班主任工作過程中的難度不夠。
一、強化各管理層面的工作職責
1.日督查
帶領師生積極、規范落實學校的規章制度,及時、優質、高效地完成學校部署的各項工作任務。加強級部日常過程管理。
2.周匯總
每天對教師工作情況進行督查,對學生活動情況按要求進行檢查,每周對級部各項教學常規進行一次檢查并匯總,對本級部各班學生情況和班級管理進行匯總,每月小結公示,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督促相關教師及時整改。
3.月通報
做好分管學科的課堂教學督查工作,參加集體備課和教研活動。指導本級部的教師專業發展、教學工作和班級管理,并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管理思路、策略。
二、加大對管理內容的考核督察
1.重視過程的精細化管理
校級督查分三條線:
一是校長室:具體督查教導處、政教處、總務處日常工作情況以及督查、匯總和整改情況。
二是教導處:實施“教導處(包學科領導)一教研組一教師”的教學管理模式,每周對級部教學工作進行一次檢查督促,包括級部主任工作、教學常規、教學行為等,每月進行一次綜合考核,考核結果以通報形式公示。
三是政教處、總務處:推行“政教處(總務處)一級部主任一班主任一班干部”的學生管理模式。每周對級部學生進行一次檢查督促,包括級部主任常規管理、班級管理、學生行為、衛生、習慣等。每月進行一次綜合考核,考核結果以通報形式公示。各部門推行“定崗定責,責任到人”的管理機制,建立、完善各類日常管理、檢查、評比檔案,以備學校抽查。各部門在踐行崗位職責的同時,增強部門間的通力合作,實現管理效益的最優化。
2.實行動態化管理與指導
實行首遇負責制,對日檢查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將通過整改通知單、通報等形式進行通知相關責任人、責任班級并限期整改。
3.強化隨機性抽查與指導
每天由值日領導及教師對學校各項工作進行一次檢查督促,對發現問題以整改通知單的形式通知相關級部、班級。對于常規管理考核中發現的問題,通過周一例會、全體教師會、各部門例會等形式進行通報。
關鍵詞:常規管理 和諧班級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7(b)-0159-01
現在的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個個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的呵護、溺愛,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安逸生活。從小的家庭教育使得他們生活不會自理、做事拖拖拉拉,甚至還有滿口粗話臟話、做事不負責任等自私自利的不良現象。雖然初中生不再像小學生一樣事事都要打小報告或要別人代勞,但與小學生相比更加難以管理:一是從小養成的生活懶散的習慣;二是他們正處于從少年到青年的過渡時期。在這一時期,他們一方面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獨立意識增強,不愿意簡單地接受大人的意見;另一方面,生活經驗不足,判斷是非能力較差,容易激動,容易輕信,容易受外界影響,做出不冷靜的事情。這就給我們的教育,特別是班級管理帶來了一定的困難。為此我和同學們一起提出磨礪意志、學會自理、行為文明、構建和諧班級的口號,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1 “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
環境造就人,一個好的環境能潛移默化地影響一大批人,尤其是天真純潔的學生,這也是很多家長千辛萬苦為孩子擇校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為了不辜負我們的家長,我們必須營造好的教育環境。
1.1 “裝修”教室,營造班級文化氛圍
學期伊始,在教室墻壁、窗口懸掛、張貼標語牌等,既美化了教室又熏陶了孩子。如在墻壁上懸掛“貴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精雕細刻出精品,千錘百煉鐵成鋼”“自信成功,自強成才,自律成長”等標語并經常更換不同的內容……給學生制造活動課堂,讓他們隨時都能感受到濃重的文化氛圍,自覺接受教室文化的熏陶、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1.2 黑板報――每位同學展示才華的平臺
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放手讓學生自己組稿編輯黑板報,并組建班級黑板報評比委員會,定期進行黑板報評比活動。每周以某一內容為主題讓學生自己組稿編輯黑板報,主題可以自定,但必須結合形勢,班級形成制度定期進行黑板報評比活動。如開學第一周以新學期新打算(會承諾、講誠信)為主題,教師節前以感恩教師為主題,國慶節前以感恩祖國為主題,元旦前以我長大了一歲為主題進行黑板報評比活動,同學們都積極參與撰稿、編輯并認真細致地進行排版。通過這樣人人參與的活動既調動了學生參與集體活動的積極性,又為同學們展示寫作才能和編輯才能提供了很好的平臺,還大大提高了同學們的集體主義榮譽感。
2 常規管理勿輕視,生活處處受教育
對于初中生來說,養成教育仍然是頭等大事。青少年時期可塑性較大,是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人生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因此從細微之處抓常規管理,開展“培養好習慣,健全我品質”活動,可以讓同學們養成按規矩辦事的好習慣,增強他們的責任意識,對同學們的人生奠定重要的基礎。
2.1 生活無大事,習慣無小事
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入手,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制定《班級公約》、《學生每日十問》等,并讓同學們留意周圍同學中的一些不好習慣,把他們記下來,如有同學記錄某同學抄襲作業一次,有同學發現有上課玩手機的現象,有同學發現有人從窗口往樓下扔紙屑等雜物……大家一起把記錄的這些不好的現象集中起來,共同完善班級公約,并互相監督、有意識的努力改掉。大家發現這些壞習慣中其實更多的是沒有責任意識、缺乏責任心的表現,因此通過引導大家改掉生活中的壞習慣培養好習慣來讓他們認識到:每個人不僅要履行對自己的責任,還要承擔對他人、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來培養大家的責任意識。
2.2 身教重于言傳
教師肩負著為社會主義現代化,為振興中華培養人才、提高民族素質的重任,因為教師是班級的組織者、管理者,還是模范公民等,這就決定了教師的作用,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因此在抓常規管理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重言傳身教的力量,如教師要求學生要保持教室、校園衛生整潔,就必須嚴以律己,率先垂范,自覺保持環境衛生,并及時撿起看到的地面垃圾,扶起歪扭的清潔工具等,要求學生舉止文明,就一定要規范自己的語言等。這樣的身教遠遠勝過空洞的說教,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公平公正抓常規,我為集體添光彩
3.1 一碗水端平
一個和諧的班集體,需要集體的每一位成員共同努力用行動去創造,去維護。作為班主任應引導大家樹立主人翁意識和強烈的責任意識。而這就需要做到一切都公平公正,民主公開,讓同學們樹立自己是班級的主人,自己的班級自己管理的理念。所以,從班委的產生,值日工作的安排等都民主選舉產生,班務明細及時公開,并形成監督機制,既監督班委的工作,又考核同學的操行積分情況。只有這樣,才會有真正的民主,才會讓大家自覺的把班級利益與自己的利益聯系在一起,才會真正把班級當成自己的,時時處處為班集體考慮。
3.2 人人都付出一點愛
為集體添光增彩不僅體現在常規管理中,讓同學們人人樹立“我為班級做貢獻,不為班集體抹黑。”“默默無聞也貢獻”的觀念,還體現在集體活動中。通過組織社會實踐活動,在活動中老師只是提前提出要求,讓同學們自覺接受教育并自我進行常規管理。眾所周知現在的學生都是獨生子女,溫室里的花朵,不能吃苦,而且比較自私。通過適當地組織學生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還能起到磨礪意志,培養學生的吃苦精神的作用,而且還能通過集體活動培養孩子的合作意識、感恩意識。如除了每年學校安排的春季、秋季社會實踐活動(春游、秋游)外,班級也可以結合一些教學內容進行活動,如結合《思想品德》“孝敬父母長輩”的內容去敬老院就是一項很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
總之,對現代的初中生教育一定要從細節處入手,從抓常規管理開始,不斷地抓,反復抓,無論是對他們習慣的培養還是意志的磨礪都是有益的,對我們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對我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是意義匪淺的。
參考文獻
[1] 吳立德.中學班主任工作原理[M].上海:上海科技文獻出版社,2000.
[2] 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7.
1、要加強學校教學常規管理的協調性發展
學校的教學常規管理。要求學校必須依據學校教學質量評估方案制定學校的教學常規管理細則,細則要有可操作性、針對性、引領性、方向性、標準性、全面性、人文性和發展性。在此次檢查中發現級段管理和教導處管理的矛盾沖突。表現在課程安排上的不協調,教導處總課表和教室里的分班課程表不一致性,在聽取推門課時出現與總課表課程不一致的現象。造成檢查目標無法圓滿實現。在學校教學常規文檔的管理上,也要加強分級段管理與學校教導處統一管理的協調一致,既有分工,又有統一,協調發展。避免出現在檢查過程中看級段情況容易,看全貌難的現象發生。學校教研活動的開展上,級段教研活動落實到集體備課上,教研組的教研活動落實到各級段銜接與協調發展上。在學校各項教學常規檢查上,各組檢查標準要一致,形式要統一,記錄要規范,避免出現同在一所學校,因教研組、級段不一樣,教學常規檢查結果不一樣。要加強統一備課組成員的教學常規管理力度,檢查中發現同在一級段任教同一學科,教案節數,布置批改作業次數相差懸殊,差數在20以上。追問一下,學校的集體備課制是否形同虛設。學校的教學常規月查和不定期抽查意義何在。
2、要強化學校教學常規管理的系統性、全面性和實效性。
各學校要有意識的加強構建學校教學常規管理系統,使之全面合理科學化。在學校常規檢查記錄中發現,學校檢查得認真細致,記錄真實,問題暴露明顯,在檢查總結中沒有突出問題和進一步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更沒有整改的措施,讓問題在下次檢查中重復出現,喪失了學校常規檢查的作用。從察看教師的聽課記錄發現教師的聽課記錄學科屬性弱化,聽課記錄沒有學科特色,聽課學科與自己任教學科關聯相差懸殊,不反對跨學科聽課,互相學習,兼容并蓄,但要突出學科特色。但是,對學校領導的聽課要求是全校老師的課都要聽,不要再分學科了。領導和教師的聽課要求因其職能不同而不一樣。
對教學常規管
理全面性表現在不僅要查看次數,格式,規范度,更重要的是要看質量,比如教案,不僅要節數足,還要環節全,過程有效,備課時間要在上課前。課后補教案的現象依然存在,致使教師大喊教案費事、教案無用,校長冤枉,費力不討好。教案不僅要有新授課型,還要有復習課型教案,講評課型教案,研討課型教案,練習課型教案等等。聽課記錄的管理,不要只看次數,要從科目,聽課時段、記錄項目,交流程度去考察教師聽課的實效性,真正實現校本教研的同伴互助。作業的管理,不僅要從布置,做、批改的次數管理,還要從布置時間、作業量、作業內容、作業類型,做的質量(做的正確率、卷面等),批改質量,批語質量,反饋質量等方面做好,避免作業應景現象發生。使各項常規工作既精細,又精致。
又如,學校對計劃的管理,不僅要有,篇幅要夠,更重要的是要看編寫計劃者,是否能在教學實踐中能有效地落實計劃。這就要求學校對教師和各教學職能部門的計劃進行有效管理,跟蹤落實。從檢查中發現,有些計劃編寫者仍然意識停留在只寫計劃不打算落實計劃的階段,即為了應付檢查,所以就出現了對計劃的編制審慎不夠,計劃就高談闊論脫離實際或不痛不癢,隨便瞎說,針對性不強,落實困難。所以期初,學校要對學校各項教學常規的計劃管理要做到既要有,又要好。例如,有的有總結沒有抓落實,問題沒有改,下一次還是如此。這樣長此以往,工作不深入,作風不扎實,落實不具體,容易使教師產生應付思想,干好干壞一個樣,何必那么認真呢。有的學校細則要求一月一檢查,但四個月過去了,只檢查二次。檢查也不總結,某個教師缺項,也不補檢,就有一個空格。
再如,對教研活動的管理,教研活動離開了課堂教學,純粹的教研活動,往往會演變為話聊閑事的境地,對教學改進毫無意義,所以,學校教研活動要切實立足于教育教學實踐中發生的真實現象,研究教育教學實踐中發生的真實問題,記錄教學研究的有效過程,總結有用的研究成果。切忌為研究而研究,為檢查而記錄研究。要做到教研為教學服務,教學因教研而精彩。
3、要重視學校教學常規管理的龍頭效應,
抓好常規,抓嚴細節,抓實過程,關鍵是一開始就要養成優秀的好習慣。學校要重視抓好學期出的第一次常規教學普查,校長要對教學常規中每一項工作中的第一次要嚴把關,例如計劃,第一節教案,第一次集體備課,第一次教研活動,第一次讀書筆記
,第一次作業與反思等等對這些常規工作審閱簽章,有效了解學校各工作人員是如何進入工作狀態的。師生也能第一時間感受到到學校領導對教學細節的高度重視,從內心深處領會到自己對各項教學工作是馬虎不得的。中心校要別關注各中心小學校長的教學常規管理工作的跟蹤監控。通過查看各鄉鎮中心小學校校長的聽課記錄發現,從聽課次數看多的文昌小學校長53節,個別校長3節,同是中心小學校長工作的深度差別太大了。從專干聽課記錄發現差別也較大,多的茨溝鄉專干聽課55節,潁陽、城關專干聽課40節以上,其它20節以上。總體看各業務專干都在用心管理本鄉鎮的教學常規,效果也是顯著的。
4、學校教學常規管理要抓嚴細節,抓實過程
從這次檢查發現,學生的作業字跡普遍不好,卷面布局不夠美觀,要思考解決這一細節問題。建議學校要提出“我們一定要把字寫好”的教學要求,要把這一責任交由學校的語文老師負責,一學期下來師生的字仍沒有寫好,就要追究語文教師的責任。另外,還發現學校有很多跨科兼職教師,例如語文教師兼任歷史課,歷史教案就可不備不寫,上課的隨意性很大,教學效果可想而知,殊不知,“副科上不好實際是一種破壞。”師生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良好教學習慣,經過一節漫不經心的副科教學,好習慣就又歸于馬虎了。還有,作文批改不注日期,教案不注日期,誰知是那一周的作文或教案等等。學校的各項計劃制度的制定與行文要嚴謹、準確、科學,要咬文嚼字,用字準確,這是我們教育者做的事,一定要精益求精,拒絕給人以口實。細節決定成敗,這道理都懂,從細節做起并抓嚴就很難了。我們一定要知難而進,促使我們的工作精致化。
5、課堂教學改革的管理與研究是立校之本
觀念是靈魂,行動是形體,堅持是根本。沒有課改的理念作支撐,一切改革都將會發生穿新鞋走老路的現象。加強學校理念更新是關鍵,途徑就是做好校本培訓,實現專業引領,同伴互助和自我教育。
有老師說:“在初中的課堂上,出現教師講課講不動的現象?!边@是事實。為什么講不動?究其原因,有基礎太差,生源素質不好,這是小學課堂教學改革與中學課堂教學改革的銜接問題。但我們自己的課堂就很有效么?七年級還舉手好動好問好答的學生,不知怎么了,經過老師一年來的調教和訓練,到了八年級,就文靜怯懦了,按某一老師的話說“到了八年級,學生就變啞巴了?!?/p>
教師不顧學生的認知基礎,情感體驗,精神需要,一廂情愿的按照自己的意愿一味的講下來,造就了大量的學困生和輟學生,還不自覺。聽課中發現,老師滿堂講,滿堂問,電子滿堂灌,提問沒有深度和思考性,課堂啟發沒有情景創設,復習課沒有教案,上成補習課,查漏只對答案,沒有拓展和延伸。學生在課堂上精神萎靡,情緒低落,生活單調,生命滋潤枯燥。所以加強當前課堂教學改革的研究和管理勢在必行。確立新的教學觀、教師觀、學生觀、教材觀非常重要。校本教研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三疑三探”課堂教學實錄是目前各學校學習的首要任務,切實改變我們的課堂教學方式。
從課堂教學技術上來看,學校教室前面的電視顯示器相對學生數來說小了點,所以告誡教師們在選擇設計課件時,要特別注意視聽效果,要少文本,多圖像和聲音動畫,聲音設計要柔和悅耳,避免造成學生的視覺和聽覺疲勞。避免造就現代化教學的學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