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護理醫療質量管理

護理醫療質量管理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護理醫療質量管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護理醫療質量管理

護理醫療質量管理范文第1篇

關鍵詞:醫療設備;質量安全;維護管理

中圖分類號:R19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09-0199-01

隨著我國醫學事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先進醫療設備逐步的應用到臨床工作中去。醫護人員通過醫療設備進行臨床檢測、疾病診斷與治療、病情監護、功能康復、教學科研等工作,因此醫療設備質量的差別直接關系到人民生命的健康和安全。想要保證醫療質量,避免因醫療設備引起的醫療事故發生,就需要各級醫院的醫護人員重視醫療設備的質量安全和管理維護,與此同時還需要各級醫院對先進醫療設備的引進制定有效完善的管理制度。

1 我國各級醫院的醫療設備質量安全管理現狀

目前醫療設備正廣泛應用于臨床醫學,與醫護工作人員和患者的聯系愈發的密切,引起了各級相關部門和廣大病患的關注,這使得醫療設備的市場前景較為可觀。雖然各大制造醫療設施設備的廠商在設備安全和質量問題方面下足了工夫,但仍有醫療設備質量安全問題發生。與此同時,醫療器械糾紛越來越多,廣大病患的維權意識也逐步增強,開始出現了由“臺帳管理”轉向“質量管理”發展的趨勢,形成醫療設備生命周期管理鏈,提高醫療設備使用價值。

2 控制醫療設備質量安全的目的

目前醫療設備在在臨床醫學中的作用好似一把雙刃劍,既帶來了經濟效益的提高,同時也帶了技術風險和安全隱患。嚴格把控醫療設備的質量安全,可以高質量的服務于病患,減少醫療設備導致的醫療事故和醫療糾紛的發生,保證醫療工作者的安全,增加醫院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 有關保證醫療設備質量控制的方法

隨著醫療事業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對醫療設備的質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醫院和病患同時希望以適當的費用在最小風險的情況下,通過醫療設備的治療達到良好的預期效果,因此醫院需要運用一些手段減少或消除醫療設備風險。

3.1 建立健全醫療設備控制體系

建立健全醫療設備控制體系,首先在對醫療設備的采購要嚴把質量關卡。從源頭控制醫療設備的質量安全,對采供進行嚴格的管理,使醫院的每一臺醫療設備都能安全順利的運用在臨床醫學中。其次建立從業人員培訓、考核和認證制度,醫院、行業學會共同努力制定設備操作規范、指南或手冊,在對醫療設備使用的相關人員按照相關制度規范的操作。

3.2 對醫療設備進行維護管理

(1)對醫療設備用前檢查,遵守臨床日常操作規范,在用醫療設備之前有操作人員進行檢查。確定設備功能正常無誤,在給病患使用。

(2)對醫療設備定期檢測,借助專門的檢測儀器,對醫療設備進行定期的維護和保養等功能,并由相關人員記錄好檢測記錄。

(3)對醫療設備計量檢定。醫療設備周期計量檢定是由醫學計量人員完成的一種嚴格的質量確認形式,其周期通常為1年或2年,檢測設備需要建標考核、人員需要資質、機構需要授權和認證(執法、監督),醫學計量需要投入一定的資源和人力成本。

3.3 建設專業的醫學工程隊伍

想要醫療設備管理走可持續性發展道路,則必須要建立專業的醫學工程隊伍。醫療設備的整個生命周期和醫療設備的全壽命運營都需要專業的醫學工程師來管理。目前醫學工程技術人員正在圍繞著醫療器械的安全和 質量、成本和效益兩個焦點實現轉型,建設業的醫學工程隊伍,提高醫院的效益,穩定醫院的發展。

3.4 加大力度培養醫療設備維護管理人才

目前,醫療設備呈現出數字化和信息化的特點。保證醫療設備的質量安全和維護管理,對臨床醫學工程師的要求也是越高。因此臨床醫學工程師需要不斷地通過培訓來學習了解設備的技術的發展,不斷深入了解和掌握對醫療設備的維護管理技術和質量監控技術,與此同時還要增強應急能力和為醫療病患的服務能力,指導臨床醫療工作人員正確使用各項設備,使設備發揮其正確的功效,減輕或消除病患的痛苦,達到良好預期效果。與此同時醫院也要大力支持臨床程師不斷學習深造,提高自身的專業理論和實踐知識,增強創新能力,提高醫療設備維護管理人才的科研水平。

4 結語

病患的生命和健康,醫院的信譽和綜合效益都受到醫療設備安全質量的深度影響,因此醫療設備的質量安全和維護管理工作一直是醫療質量管理工作的重心,如何提高醫療設備質量安全和維護管理工作更是國內外時刻密切關注的課題。特別是國家公布醫療事故處理辦法及醫療儀器不良反應的監督條例后,醫療監督機構、醫療衛生系統更加重視醫療設備應用安全與質量控制管理,相信我國的醫療設備質量安全和維護管理將隨著發展愈發的科學和完善。

參考文獻

[1]戴捷,馮璐瓊.醫療設備質量安全和維護管理[J].中國醫學裝備,2011,09:80-83.

護理醫療質量管理范文第2篇

關鍵詞 變應性 特異性 免疫治療 護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20.298

資料與方法

臨床資料:明確變應原的變應性鼻炎患者131例,其中男58例,女73例,年齡7~50歲,平均27.8歲;其中變應性鼻炎合并哮喘6例。

治療方法:標準化變應原浸液濃度確定后,按濃度遞增方案進行注射,每周皮下注射2次,每次遞增0.1ml,至1ml后換下一濃度,直至完成10~2濃度的注射,不在遞增改為維持量,可逐漸延長注射間隔,由每周2次改為每周1次,每2周1次,每3周1次,每月1次。

不良反應分類:小局部反應是注射局部發生的小面積紅腫于24小時內消失,沒有什么嚴重不適。大局部反應是注射局部出現的紅腫范圍繼續擴大,直徑≥40mm,伴局部發癢,持續時間24小時,局部不適感明顯。全身反應是遠離注射部位出現癥狀,不管是輕還是重都算是全身反應[1]。如注射后出現眼或鼻的過敏癥狀或全身起風團或哮喘發作等。

結 果

131例變應性鼻炎患者有58例出現反應,其中小局部反應38例,大局部反應14例,全身反應6例,過敏性休克0例。大局部反應及全身反應多在10~3和10~2濃度時出現,越接近患者的最大耐受量發生反應的可能性越大。

討 論

特異性免疫治療療效肯定、安全性高[1]。本項研究主要探討如何通過細致的全面護理工作,保證和提高免疫治療的療效和安全性。明確的變應原接觸史,變應原皮內試驗結果(++),排除高血壓、自身免疫性疾病、心功能障礙等患者,以及孕婦、哺乳期婦女。建立患者免疫治療手冊,詳細記錄患者注射濃度劑量、時間,仔細檢查制劑的批號、濃度及有效期。同時做好處理不良反應的準備,包括氧氣、血壓計、腎上腺素、抗組胺藥等。應避免患者在感冒、發熱或變應性鼻炎發作時注射。劇烈運動應待完全平靜后再注射。注射中應注意,建議用1mm結核菌素注射器,注射部位宜在上臂外側或前臂背側,40°角進針。建議左右臂輪流注射,注意避免注射到皮內、肌肉或靜脈內,如回抽帶血,應立即將針拔出,觀察30分后無不良反應,再將余液于另一部位注射。注射后患者應在指定地方觀察30分以上方可離開,以免發生意外。護士應密切觀察患者出現的任何異常表現,并囑患者隨時報告出現的異常癥狀。小局部反應不需處理,可繼續加量,只需要嚴密觀察。大局部反應多于變應原遞增至濃度較大時易出現(10~3、10~2)可以局部冷敷和口服抗組胺藥,物處理。采取下次注射量回退到不發生反應的劑量,注射的間隔延長至每周1次或2周1次,使每次注射后身體有足夠的時間產生免疫。反應減小或消失后,再酌情并謹慎增加劑量。全身反應多發生注射后15分,絕大多數發生于30分,多發生于10~3、10~2濃度,接近患者的最大耐受量。首先口服隨手可得的抗組胺藥如撲爾敏等,哮喘者立即吸入支氣管擴張劑,如舒喘靈氣霧劑等。本組病例無1例發生休克,且所有全身反應經抗過敏治療后癥狀緩解。

特異性免疫治療對變應性鼻炎療效肯定,但其最大的缺點是療程長,又要反復注射,加重了家庭和社會的經濟負擔。患者往往存在精神緊張、憂慮、易怒等負面情緒,對醫囑的執行能力及依從性差,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正常的療效。

護理醫療質量管理范文第3篇

關鍵詞:糖尿病 酮癥酸中毒 搶救 護理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DKA)是糖尿病最常見的急性并發癥。DKA是指糖尿病患者在各種原因下胰島素不明顯增加,升糖激素不適當升高,造成糖、蛋白質、脂肪以至于水、電解質、酸堿平衡失調而導致高血糖、高血酮、電解質紊亂、代謝性酸中毒等一個癥候群。臨床以發病急、病情重、變化快為特點。近年來,隨著微量泵的廣泛應用,逐漸被應用于DKA的搶救中[1]。現將微量泵治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護理體會總結于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2月~2013年5月本院診治的符合DKA的相關診斷標準的患者,共68例,其中男30例,女38例,年齡32~74歲,平均56歲,糖尿病病史0.5~12年,平均6.5年;原有糖尿病病情加重或伴有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心率加快、血壓降低、呼吸深快、精神萎靡不振甚至意識障礙等。其中出現輕度昏迷34例,中度昏迷10例,重度昏迷3例。DKA診斷符合以下標準:血糖≥11.1 mmol/L,血酮體陽性,pH

1.2護理方法

1.2.1一般護理

平臥位休息,心電監護,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詳細記錄患者的生命體征及意識、瞳孔變化,根據病情、醫囑合理地安排輸液種類、速度和量,并詳細記錄患者每日的出入量,做好各項基礎護理,發現異常,及時向醫師報告。

1.2.2 心理護理

對清醒患者在使用前要向患者介紹該設備的有關知識,如其優越性、科學性、注意事項及使用的目的和重要性,以避免由于患者對微量注射泵缺乏了解而產生恐懼、疑慮、不安全感,消除心理障礙,使其主動配合。

1.2.3飲食護理

飲食療法是糖尿病的基本療法,對于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的飲食亦需多方注意,旨在控制血糖,減輕體重,改善脂肪代謝,一般而言,應依據患者的身體狀況進行熱量控制,適量食用低脂、無糖、高維生素、高纖維、高蛋白食物,少食多餐,定時定量,對于昏迷患者,每日從胃管中注入流質類食物,保證患者身體所需熱量,如出現無法維持足夠熱量的情況時,可選用注射法對患者進行胰島素皮下注射進行補充。

1.2.4置泵護理

胰島素應于2~8℃的環境中保存,既要避免陽光照射,又要防止冰凍。用藥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勤巡視病房,嚴密觀察用藥后反應及輸注速度。血糖下降速度一般以3.9~6.1mmol/(L/h)為宜。如治療2h后血糖仍然未下降,則提示患者對胰島素敏感性較低,胰島素劑量應加倍。

1.2.5 低血糖護理

低血糖反應是胰島素治療過程中最常見的并發癥,所以在治療中要嚴密觀察患者的反應,如發現患者出現面色蒼白、心慌、多汗、饑餓、眩暈、呼吸淺快、血壓下降、意識障礙加重甚至昏迷時,應快速報告醫師,協助患者取平臥位,給予保暖、吸氧、急測血糖。若血糖

2 結果

對DKA患者進行臨床治療與觀察,通過予微量泵注入胰島素,再采取有效的護理手段,獲得了較好的效果,68例患者中66例均得到了良好的改善,各種癥狀減輕或消失,僅2例出現合并冠心病心肌梗死死亡,其余全部好轉出院,無并發癥。

3 體會

微量泵能加快血酮體轉陰,縮短平均住院日,采用微量泵持續靜脈泵入胰島素治療DKA可快速穩定地降低血糖,消除酮體,縮短住院時間,減少住院費用,減輕患者負擔[3]。微量泵操作簡單,方便快速又準確,節省了護理時間,讓護士能在病情觀察和臨床方面投入更多,通過加強對患者的心理干預,進行嚴格的血糖監測,以及認真、細致、全面觀察等方面的綜合護理,可確保胰島素泵的最終療效,最終達到治療目的。

參考文獻:

[1]程恩荷,朱玉琢,彭紅丹,鄭茹,張貞,魯希希.微量泵注入胰島素在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搶救中的應用[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2,15(4):344-346.

護理醫療質量管理范文第4篇

摘要目的 : 探討皮下注射與皮內注射在主動免疫治療不明原因復發性自然流產患者中的療效觀察與護理。方法:隨機選取2012年1~9月在我院就診的不明原因復發性自然流產患者210例,按照隨機對照的原則分為研究組(皮下注射)和對照組(皮內注射)。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注射疼痛感及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結果: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的疼痛評分明顯高于研究組,研究組護理滿意度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皮下注射主動免疫治療不明原因復發性自然流產能取得與皮內注射一樣的臨床療效,且皮下注射患者的疼痛感較輕,易被患者所接受。

關鍵詞 復發性自然流產;主動免疫;皮下注射;皮內注射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11.035

復發性自然流產(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是指孕婦發生2次或2次以上的自然流產,是一種常見的妊娠并發癥,發病率呈逐漸上升趨勢。RSA的確切發病機制尚不清楚,與遺傳、解剖、內分泌、感染、自身免疫和環境等多種因素有關,但仍有大量孕婦找不到確切的原因,成為不明原因反復性自然流產(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近年來研究表明,URSA多與免疫因素有關,部分流產患者血清中缺乏HLA-DR抗體,HLA-DR抗體能抑制母體識別父源性HLA抗原[1]。因此,主動免疫是治療URSA的主要手段,本研究采用丈夫或無關健康第三個體的淋巴細胞主動免疫治療URSA。既往多采用皮內注射,但其疼痛感較強,為此我們嘗試對患者采用皮下注射,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隨機選取2012年1~9月在我院就診的不明原因復發性自然流產患者210例,并隨機等分為研究組(皮下注射)和對照組(皮內注射)。所有患者月經規律,明確診斷為URSA,自身封閉抗體陰性,TORCH優生五項均為陰性,無死胎、死產、活產史,配偶無血液傳播性傳染病。所有入選病例均簽署臨床研究知情同意書。研究組孕婦年齡21~40歲,平均(29.5±5.3)歲;不明原因自然流產2次75例,3次18例,4次10例,6次2例;流產孕周為6~11周。對照組孕婦年齡22~41歲,平均(29.9±6.2)歲;不明原因自然流產2次72例,3次19例,4次10例,6次4例;流產孕周為6~12周。兩組患者年齡、流產次數、流產孕周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1.2.1治療前準備(1)詢問病史。包括孕產史、月經史、婦科疾病史。(2)既往檢查。男女雙方染色體檢查、女方抗心磷脂抗體檢查、風疹抗體檢查、內分泌檢查、自身抗體檢查、甲狀腺功能檢查、支原體和衣原體檢查、盆腔B型超聲檢查、子宮輸卵管造影檢查、宮腔鏡檢查等。(3)封閉抗體檢查均為陰性。(4)治療前檢查。男女雙方進行肝功能、乙肝、丙肝、抗艾滋病抗體、抗梅毒抗體等檢查,排除傳染性疾病。

1.2.2主動免疫治療方法主動免疫治療選取丈夫或無關的健康第三個體的淋巴細胞。治療過程中囑患者避孕。在無菌條件下抽取供血者30 ml外周血加入適量肝素抗凝劑,生理鹽水洗滌3次,分離、洗滌、稀釋、供注射。1個療程注射4次,每次間隔3周左右。1個療程結束2周后復查抗丈夫淋巴細胞抗體(封閉抗體)。陽性者可計劃受孕,陰性者繼續追加1~2個療程,鼓勵患者在3~6個月內受孕,妊娠后可加強1~2次免疫治療,直至孕16周左右。研究組采用皮下注射方法,淋巴細胞濃縮液1.0 ml在患者上臂三角肌下緣分3~6位點皮下注射。對照組采用皮內注射方法,淋巴細胞濃縮液1.0 ml在患者前臂內側分3~6位點皮內注射[2-3]。

1.3護理(1)心理護理。隨著流產次數增多、年齡增大,患者對生育、妊娠、流產產生不良的認知,緊張、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隨之而來,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加強護患交流溝通,建立良好、健康的認知模式,緩解心理壓力,降低不良情緒反應。(2)知識宣教。治療過程中組織患者參加優生優育知識培訓,孕期要慎用藥物,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 (3)定期隨訪。接受主動免疫治療或再次妊娠后,要做好隨訪工作。妊娠后加強免疫治療1~2次,及時保胎、定期做好產前檢查[4]。

1.4觀察指標注射1個療程后,復查抗丈夫淋巴細胞抗體(封閉抗體)轉陽例數。按視覺模擬評分方法(0~10分,0代表無痛,10代表劇痛)評價患者注射時的疼痛感。評價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

1.5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 13.0 統計學軟件包進行處理,等級資料的比較采用Wilcoxon秩和檢驗,計量資料的比較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兩組患者抗體轉陽率比較(表1)

2.2兩組患者疼痛評分及護理滿意度比較(表2)

3討論

隨著現代生殖醫學及免疫學的發展,URSA可能與患者無法產生適當的封閉抗體而致胚胎被排斥、流產有關。正常妊娠中,封閉抗體可與母體淋巴細胞表面抗原結合以及滋養細胞本身結合,阻斷母兒之間的免疫識別和免疫反應。URSA患者常缺乏封閉抗體,母體免疫系統易對胎兒產生免疫攻擊而導致流產。近年來采用患者丈夫或無關健康個體靜脈血提取淋巴細胞等免疫治療是新興治療手段,并獲得有效的治療效果[2,5]。根據生殖免疫學原理,小劑量多次異體抗原刺激比大劑量更易產生保護性抗體,并且副作用少。小劑量多次免疫治療既往多采取皮內注射,皮內注射疼痛感明顯,多次皮內注射使患者產生畏懼感。為此,我們采取皮下注射,減輕了患者注射的疼痛感,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注射依從性。研究結果表明,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無統計學意義,但研究組的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主動免疫治療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方法,皮下注射主動免疫治療不明原因復發性自然流產能取得與皮內注射一樣的臨床療效,且皮下注射患者的疼痛感較輕,易被患者所接受。

參考文獻

[1]張春花,王文第.經皮內主動免疫治療復發性自然流產護理配合[J].甘肅科技,2013,29(13):132-133.

[2]黃華英,孫鴻燕,廖運梅.淋巴細胞主動免疫治療對反復自然流產的療效分析及其護理策略[J].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電子版),2012,8(3):301-303.

[3]呂桂芹,路鴻艷,房芃.不明原因反復性自然流產89例主動免疫治療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25):62-63.

[4]高燕敏,劉微微,湯敏,等.護理干預對習慣性流產者社會支持狀況與焦慮情緒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0,48(24):52,118.

[5]蔡汝文,嚴坤.免疫治療習慣性流產效果觀察及護理[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13):59-61.

護理醫療質量管理范文第5篇

在1999年4月召開的中國衛生改革理論與政策高層研討會上,“發展醫療衛生產業”被提上了議程,產業強調的是把產品(服務)推向市場,產業化有利于讓病人提高醫療消費觀念,拉開醫療消費檔次,吸引更多的人在多樣化選擇性消費中進入醫療市場。[1]這就意味著醫療市場的竟爭將更加激烈。醫院是一種服務性組織,醫院生產的“產品”是服務性產品,為了求得醫院的生存,提高產品的質量和降低成本,向社會提供優質的服務,則成為醫院各級管理者的中心任務。護理是衛生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工作內容使得服務性體現的更加鮮明,如果我們在護理質量管理中不能緊緊把握優質、高效、經濟、便捷的服務原則,也同樣會在醫療市場的竟爭中失敗。醫療衛生改革帶來了新的質量觀點:首先是能提供良好服務,使病人傷害最小;其次是在各個醫療環節上重視期望的收益與虧損間的平衡。[2]滿足病人的健康需要是醫療服務產出效果的標準。因此,護理質量管理的定位也同樣應該建立在護理工作是否滿足病人的健康需要上。

90年代在護理界開展的以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模式,使護士逐步建立了以人為中心的服務觀念,幫助人們掌握以健康需求為目的的預防、治療、護理的知識,不僅充實了護理工作的內容,也提高了護理服務質量,為醫院增加了在醫療市場中的竟爭力。但是,現有的護理質量評價內容與方法卻沒有一個大的突破,重點仍停留在對護理技術項目和臨床護理流程的評估,如技術操作合格率、年度褥瘡發生數、病區管理質量合格率等。對于能夠反映一般健康狀況的指標如病人接受心理護理的結果、健康教育的知識掌握率、出院指導的準確率等都未能列入到護理質量評價的內容中去。其次對于護理成本與概念也尚未在護理質量管理中得到充分的體現,如果在質量管理的導向中不能體現出從護理管理者到基層護理人員均有參與成本計算與控制的義務和責任,我們就無法面臨高質量和低成本的局面。所以護理質量管理應順應醫療衛生改革的方向,方能推進護理工作的改革。

2護理質量管理應進一步體現現代質量管理思想

傳統質量管理認為:達到“符合性”技術標準就是高質量;質量問題是作業線的惡果,過分強調工人文化水平和勞動力素質對質量的影響以及不能追求“零缺點“。多年來,我們在護理質量管理工作中也仍然受到這種傳統觀念的影響,制定15項基本護理技術操作標準時,符合臨床應用標準的著眼點是放在板正的一招一式上,還是放在病人的舒適與需要上?有一些質量標準都留有一定的余地,是否容易給人一種達到標準值就是最好的錯誤導向。比如危重、一級護理病人合格率為95%,還有允許出現0.5%的護理缺陷的可能,無形當中就使護士會認為0.5%的護理缺陷是不可避免的,原諒自己工作的不足。這種以質量標準適應現行狀況,留有余地的管理方法,不僅使病人得不到100%的優質護理,也容易增長護士視工作出紕漏習以為常的惰性,有礙于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質量意識。

正確的質量概念是質量管理成功的保證。縱觀國外學術界給“質量”下的定義,質量就是“適用性、滿足消費者需求”。[3]菲根鮑姆將質量管理定義為“是為了在最經濟的水平上生產出充分滿足顧客質量要求的產品,而綜合協調企業各部門為保證與改善質量的有效體系”。在克勞斯比提出的零缺點的質量管理理論中也提出“質量管理的標準是零缺點,是要求每一個人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提高質量的良方是事先預防,不是事后檢驗。”[4]我們的護理質量管理應該吸取這些先進的現代質量管理思想,進一步形成現代醫院護理管理的思路和方法。護理質量的概念應該從滿足病人健康需要的角度去定義,而不應該局限于對病人日常性活動的服務上,也不應該將其簡單的定義為服務態度的優劣。護理質量的評價主體應該從護士做了什么轉向病人實際得到了什么,得到的是否是他所需要的。護理質量的控制應加強前饋控制行為,克服反饋控制中因時間差而給病人帶來的不必要的護理缺陷,使控制變的積極而有效。護理質量的標準應更加具體和細化,讓護士充分了解如何去做。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关县| 从江县| 乐清市| 黄浦区| 治多县| 惠来县| 乌鲁木齐县| 综艺| 临夏县| 抚顺市| 镇原县| 金华市| 固始县| 吴江市| 招远市| 信阳市| 惠安县| 武平县| 洪洞县| 苏尼特左旗| 宜丰县| 泰安市| 包头市| 通州市| 赣州市| 鄱阳县| 太谷县| 恭城| 大荔县| 石棉县| 桂平市| 获嘉县| 盐城市| 贡山| 大关县| 巩义市| 陵川县| 富平县| 云和县| 苏尼特右旗| 丰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