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安全生產新技術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煤礦;技術創新;安全;生產;經濟效益
1 技術創新的內涵
所謂創新就是創造現有的基礎上所沒有的,好的創新技術能夠將企業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為企業帶來更高的利潤。通過發散思維能力,將創新要素進行組合,從而開發新產品或新的技術手段,通過考核成功后可投入市場,讓人們能夠享用創新成果。企業的技術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核心,不僅能為企業本身帶來發展機遇,同時加強了企業之間的競爭力,促進了更多創新技術的開發,積極引導了研究人員創新力度的增強,從而間接促進了我國的經濟發展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對煤礦企業來說,技術創新能夠提高經濟效益和生產效率,改善目前開采技術上的不足,并且能在激烈的競爭中不斷提升技術水平,能有效降低工作安全風險系數,從而保障采礦工人的生命安全。
2 煤礦技術創新與安全、生產、效益的關系
2.1 煤礦技術創新以經濟效益為工作重心
任何企業都不想做虧本的買賣,大部分都是以經濟利益為基本前提的,煤礦企業的技術創新也是以經濟效益作為工作的重心。若想保證經濟效益就必須保證產品的質量,這樣才能打響自己的招牌,提高產品使用者的信用度,促進人們對產品的使用率,今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技術的創新目的與經濟效益密不可分,進行創新技術的研發就是為了能夠獲得更大的利益,從而能夠為企業帶來更大的發展。
2.2 煤礦技術創新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礦產企業的技術水平決定了企業的生產力水平,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能夠相互制約也能相互協調。因此,要提高煤礦的生產力水平,應先改善企業的技術水平,促進煤礦結技術的創新。由于煤礦企業的發展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在技術創新方面顯得尤為重要,能夠有效提高產品的生產力水平。在煤礦的實際開采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若能將開采技術進行創新,有效提升開采效率,在提高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同時也能有效減少人力、物力。
2.3 煤礦技術創新應秉持最大安全化原則
煤礦產業本就是危險系數比較高的一門領域,安全問題一直都受到廣泛的關注,創新技術不管是在生產力水平或經濟效益方面,都應建立在安全最大化的原則基礎上進行。在各個煤礦企業的技術創新中,逐漸注重將引入安全因素,在確保職員人身安全的前提下進行技術改革,并需要通過反復試驗才能投入使用。否則,萬一產生重大事故,不僅是對企業的經濟帶來巨大損失,在生命安全上也會造成無法彌補的后果。因此,煤礦技術創新應秉持最大安全化原則,進行技術的推進和改革。
3 煤礦開采技術創新的途徑
3.1 加大科研力度
要順利開展創新工作,必須加大科研力度,從而保證創新技術的有效性,進而煤礦企業的生產效率。企業應對科研工作給予高度重視,加強科研人員的責任心,激發他們的工作激情,不忽視任何一個細節,以免阻礙工作的順利進行。對于煤礦開采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仔細分析,有耐心地去尋求答案,從而有效解決生產過程中的各個難題,完成科研內容,進而全面改善煤礦企業的經營狀態,提高經濟效益。
3.2 加強勘探工作
在進行煤礦的開采工作之前,非常注重勘探工作,主要是對地形地貌和煤礦的實際情況進分析,然后再根據地質條件進行數據處理,最后做出煤礦的策略,并且選用適宜的開采技術保證開采工作的有效性、安全性。除此以外,勘探過程中對采集的信息和數據進行準確、科學、合理地分析,并且在實際操作之前進行模擬實驗,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失誤而導致不良后果。因此,技術創新也應注重勘查工作方面,加強對地質、水文等因素的分析,確保開采工作順利進行。
3.3 改善開采技術
良好的開采技術能帶來更大的效益,煤礦的開采效率也更高,因此需要重視技術上的革新,造更有價值的開采技術,確保開采工作安全、有效地進行。隨著煤礦行業多年來的發展,開采技術也越來越嫻熟,但是全國各地仍舊發生一次又一次的事故,并沒有由于科技水平的發展而避免了事故的產生。由此可知,先進的開采技術不僅是以創造最大利益為最終目的,還應保證工作的安全性,需全面改善開采技術。
3.4 發展氣化技術
采煤是一項既耗時又耗力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事的,不管是在設備上還是人力上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為了能夠對成本進行控制,可以將采出的煤進行當場燃燒處理,使之氣化,并保持氣化后的狀態進行輸送,這種方式節約了煤氣運送上的資金投入,使之能夠更迅速、更直接地被使用。因此,對于氣化技術耗時短、效益高、投資小等方面的特點,技術研發人員應重視氣化技術的創新,其為煤礦企業帶來的潛在效益是非常大的。
3.5 控制好圍巖穩定性
隨著煤礦開采的逐漸加深,其圍巖的穩定性逐漸減弱,其伴隨著一定的開采風險,需要發展圍巖的穩定性技術,確保煤礦開采的順利和安全。在日常開采工作中,需要做足圍巖穩定性的勘察,對實際測量數據進行分析,從而及時、有效地處理問題,防范于未然,保障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當代煤礦企業仍舊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在煤礦技術的創新發展上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為了促進企業的成長和壯大,應加強技術的創新力度。總而言之,煤礦事業的發展能有效促進我國的經濟發展,改善人們的生活,企業應重視煤礦技術方面的革新,并且保證生產水平、生產效益和生產安全性等方面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魏瑞.煤礦企業安全生產投入與經濟效益關系[J].煤炭技術,2013.
[2]章汝佳,王珞伊.論煤礦安全生產與經濟效益的關系[J].科技與企業,2013.
關鍵詞:煤礦安全生產;監控;通信技術
0引言
煤炭是中國經濟建設發展的重要資源,其占中國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約70%。然而煤礦井下地質構造十分復雜,并且開發條件十分惡劣,接近一半的礦井都是瓦斯礦井,進而增加安全生產煤礦工作的難度,而且近年來煤礦事故死亡人數居高不下[1]。此外,隨著煤礦采掘深度不斷加深,高效率、高產量礦井不斷涌現,煤礦企業需要更新安全技術。由于煤礦安全事故頻頻發生,加上煤礦企業長遠發展的需要,很多煤礦企業都采用安全監控系統,該系統是指企業采用機電設備監控煤礦生產中排水、提升、運輸等環節及溫度、煙霧、風速、瓦斯等參數,并且通過計算機技術處理信息數據的一種應用系統[2]。該系統的應用可有效提高煤礦生產的安全系統,并且大幅度提高煤礦生產效率。
1基本概述
目前,很多煤礦企業已經采用安全生產監控系統,該系統將數據信息通信、控制與監測、采集信號等功能集中在同一系統中,充分利用板塊化的構思來對軟件程序、硬件思路進行設計[3]。監測人員通過該系統可實時觀察礦井員工的作業環境有無危險因素,并且分析監測數據信息預測是否會發生煤礦安全事故,有利于管理人員及時發現危險因素,并且及時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來確保作業員工的生命健康,降低煤礦事故的發生率。該系統采用特定的芯片作為實時傳輸數據的工具,并且根據用戶需要將歷史數據以不同的電路及數據狀態顯示出來。系統設計人員采用非常簡單的方式連接硬件,不管在多么惡劣的工作環境中,該系統都可正常工作,且確保通信數據的質量,正是由于這些優勢,該系統得到廣大煤礦企業的認可而廣泛應用。通過分析監控與通信系統,可發現其具有四方面特征:a)可監測與控制相同時間內整個煤礦井下的狀況,真實記錄模擬量,通過可調取歷史報警記錄來獲取完整的資料信息[4];b)可在電腦操作狀態下采用編碼技術,且通過通信技術來判定數據,以聲光的形式提醒礦井作業人員,確保井下作業環境的安全;c)可對斷電進行恢復操作,無需到現場執行,采用異步控制及遠程控制就可達到預期效果;d)在實時監控過程中,能全面、真實了解礦井下員工的工作環境,為正確判斷其安全性提供依據。
2煤礦監控系統的現狀
2.1井下作業員工定位技術
因為多數礦井下的GPS相關信號難以覆蓋所有通道,所以國家對此提出一系列要求:企業在井下設置的識別卡必須超過8000個,監控系統產生的漏讀率必須低于0.01%,識別卡的數量必須超過80個,識別卡發生位移的速度必須超過5m/s,監控系統分站、識別卡間的傳播距離必須超過10m。大部分煤礦事故都是發生在礦井下,要想確保井下作業員工的生命安全,煤礦企業必須在井下設置定位系統,該系統可實時收集井下的數據信息,及時發現存在的安全隱患,為調整開采計劃提供依據[5]。倘若礦井下已發生特大煤礦安全事故,該系統可利于縮短搶救人員搜出井下員工的時間,贏得搶救時間。過去的GPS信號難以覆蓋礦井下的每個地方,相當一部分的巷道屬于信號盲區。隨著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目前很多企業逐漸采用漏泄電纜、RFID系統,為定位井下員工提供向導。
2.2全井下移動通信
有關專家發現很多煤礦井下具有特定的無線傳輸規律,研究發現井下無線傳輸具有電氣防爆能力強、防護性能良好、抵抗故障較強、設備體積不大、衰減速度較大等特征,為此,認為可采用多基站類型的網絡結構[6]。有的研究通過高科技術,順利研發構建在WIFI基礎上的通信系統,實踐證明,該系統對于應急救援、安全避險等過程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2.3監控系統技術
一些研究發現,對于作業環境非常惡劣的礦井,并且電壓波動較大,為此技術人員應當采用遠程供電;對于電線可傳輸較遠距離、電氣極易出現爆炸情況的煤礦井,技術人員應當采用樹形結構安裝。
2.4產量監控系統及其技術
近幾年,中國煤炭生產難以滿足經濟建設的需要,進而很多煤炭企業只追求短期利益,對煤炭進行無節制、無計劃地開采,嚴重威脅子孫后代的利益。為了提高中國煤炭資源的開發及使用年限,一些專家著手研究產量監控系統,該系統通過遠程傳輸手段,實時監控煤礦產量,按照相關規定來評價、核對收集的數據。倘若煤炭企業產量已經超出相關規定,則管理部門系統會出現警告信息,給予企業一定的處罰。通過產量監控系統,管理部門可清楚掌握企業生產情況,便于審查,同時有效提高監測數據的精確性及準確性,規范企業的生產工作,有效制止企業無節制開采的行為,確保國家煤炭資源的使用年限,有利于中國經濟建設長遠發展。
2.5無人值守的遠程監控系統
為降低特大煤礦事故的發生率,在進行井下煤礦開采過程中,通常應盡量減少井下作業員工。為此,管理部門應針對井下作業員工的人數提出相關要求,為有效避免井下作業員工人數超出標準,要實時監控井下人數。有些專家研發無人值守的遠程監控系統,管理人員通過該系統能實時掌握井下作業員工的數量,倘若發現井下員工數量超過標準的情況,則該系統自動顯示預警,進而有利于調整井下工作員工的數量。為防止井下作業員工數量超出標準的情況,該系統設置無人軌道、無人膠帶、無人供電等系統,可有效降低由于井下作業員工數量超標而導致煤礦安全事故的發生率,并且大幅度節約煤礦生產的財力、物力及人力資源,可有效降低生產成本。
3煤礦監控與通信技術發展趨勢
3.1一體化的通信系統及技術
為提高應急通信的要求,煤礦企業應當研發一體化的通信系統。該系統應當具備以下功能:固定與移動通信,短信、視頻、語言等形式的通信,監測位置、緊急呼叫、應急擴音、報警聯動等功能。
3.2礦用物聯網
為減少煤礦企業的庫存煤炭量,并且降低企業生產成本,企業應當采用礦用物聯網技術,全程監管地測、通風、電氣、提升、運輸等裝備的使用、倉儲、運輸、采購等各個環節,可從以下幾點著手:研發水泵操作人員、采煤機器的司機、絞車的司機、放炮員工、電鉗員工、安全檢查人員等員工工作環境員工、機器環閉鎖的相關系統,研發員工、掘進機器、采煤機、膠輪車等靜、動目標的管控系統,制定聯網技術處理、傳輸、編碼等相關標準。
3.3特大事故預警技術
研發特大事故預警技術是降低事故發生率的有效措施。目前,監控系統具有斷電和預警功能,少數企業監控系統具有特大事故預警的作用,但準確度不高,無法滿足安全工作要求。為此,煤礦企業應當強化這方面的研究。
4結語
煤礦監控與通信技術對于作業人員、企業長遠發展、國家經濟建設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此,探究煤礦監控與通信技術具有現實的意義。在簡要分析監控與通信系統的基礎上,從井下作業員工定位技術、全井下移動通信、監控系統與技術、產量監控系統及其技術、無人值守的遠程監控系統等方面闡述目前中國煤礦企業監控與通信技術的應用現狀,從一體化的通信系統及技術、礦用物聯網技術、特大事故預警技術等方面提出未來發展趨勢,以期提高煤礦生產的安全性,確保作業員工的生命安全,促進企業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朱臣武,梁明輝,張洪亮,等.Remoting技術在KJ333煤礦安全生產綜合監控系統中的應用[J].煤礦安全,2015(8):76-77.
[2]姚前程.淺析信息技術環境下煤礦的安全監控和管理[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2(8):95-97.
[3]王春.淺析電子信息技術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7):49-51.
[4]黃彩梅,辛樂,黃丹,等.基于物聯網技術的煤礦定位與監測系統設計[J].傳感器與微系統,2013(10):28-30.
[5]孫彥景,左海維,錢建生,等.面向煤礦安全生產的物聯網應用模式及關鍵技術[J].煤炭科學技術,2013(4):46-48.
關鍵詞:電子信息技術;安全生產;應用
引言
生產,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事情,人們對其的關注也隨著這種隨處可見而不斷加深,已經從之前的質量層面上升至今天的安全層面。而在安全化管理中,對生產的各環節、各參與方進行信息動態化監管更是變得無可取代。
1管理方面
1.1人員管理
在生產中,人員安全是一個重要的問題,但僅憑人力管理,難免會出現管理漏洞等現象,釀成安全事故。因而,在人力管理之余,企業還要對技術人員的人身安全進行信息監控,保證管理的全面性和時效性[1]。(1)制度規劃。在進行信息管理時,企業要先對其進行制度約束,將生產中的安全條例明確記錄在電腦中,并指導涉工人員進行線上學習,為其樹立起生產的“警戒線”。(2)信息登記。生產人員經常要出入一些危險的地方,因而企業要對其實行動態監測,時時掌握他們的工作位置,確保其所處環境的可靠性,而這些僅憑人力是無法做到的,必須借助信息的力量。(3)技術培訓。在信息控制下,企業還能對生產者進行網絡培訓,實現技術的隨時更新,保證技術時時處于潮流前端。
1.2設備管理
在整個生產活動中,設備所處的地位是其他事物無法取代的,某一個環節的設備出現問題,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更換或修理,都會導致整個生產的癱瘓或者停運。因而,企業一定要加強對設備的信息化管理工作,隨時掌握設備的運行狀態[2]。(1)設備的電腦分區管理。對于設備的信息化管理,企業一定要先對其進行功能分區,將性質相近、功能類似的設備歸為一類,進行統一化管理。(2)電腦編號。對于設備,如果只是將其進行電腦登記,卻不對其進行序號編制,很容易會出現管理“一團漿糊”的局面。因而,在對設備進行信息錄入之后,企業還要對其進行標號,便于管理人員對機器信息的準確查找。(3)關系對應。在設備與電腦之間建立起有序的聯系,可以幫助企業減輕管理負擔,實現管理的秩序化、高效化。
2應用方面
2.1危險源控制
在傳統生產模式中,企業想要對生產過程進行安全檢查,必須要實行“三天一小檢,五天一大檢”的制度,這樣不僅耗時耗力,還無法保證檢查的全面性和危險排除的及時有效性。但是在信息管理中,這些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1)監管的及時性。在信息管理中,企業可以對生產的各環節實行全面電子監控。①設備,管理人員在進行網上監控時,一旦發現設備運行數據超出其安全范圍,即要立即對其進行遠程控制,結束其運行狀態,并指派相關人員對其進行檢修,保證監管的及時性和維修的時效性。②施工技術,企業在進行過程監控時,一旦發現某個人員的操作違反了安全指標,即要立即聯系班組長,指出危險源,指導其及時改進,避免危險的進一步擴大。③現場指導,管理人員在監管時如果發現現場存在某些安全隱患,也可立即上報企業,及時處理,在危險發生之前將其清除[3]。(2)“聲+光+電”控制模式。通過網絡分析系統,企業可以明確生產中的具體危險點,并對其進行針對性的重點監測,實現監測的及時性和全面性。同時,企業還要對這些“點”進行“警戒”,在危險點的前方100m處設置警示標志,提醒路人繞道而行或者小心行駛。前方50m處,則要進行更加明顯的聲音提醒,增強行人的危險避除意識。為了保證危險避除的夜間效果,企業還要適時考慮在危險點附近安裝警示燈,滿足行人的夜視需求。(3)電子預警。企業可以利用信息系統,對生產環節進行危險評估,并對其進行等級劃分,對很容易發生危險的點段實行預警機制。以井下作業為例,企業就要對其進行壓力測試,安裝壓力檢測表,時時監控地下壓力值,保證地下壓力與人體承受能力相符合。如果出現壓力差過大的情況,壓力表會自動出發報警機制,發出警告,阻止作業員的進一步工作。
2.2ESD“緊急剎車”
ESD,全稱為EmergencyShutdownDevice,譯成中文可表達為緊急剎車裝置系統。在這種系統中,企業不需要對生產過程進行人為監控或者操作,因為這種系統的最大優點是自動化和智能化。在安全狀況下,這種系統處于不動狀態,并不會影響其他生產環節的正常運行。但是在生產出現狀況時,這種系統就能夠及時反映,并自行切斷機器運行的電源,將危險及時扼殺在萌芽階段。之所以稱其為“緊急剎車”,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其反應的敏捷性。一般來說,正常人避除危險的有效時間都會≥60s,這種短時反應,雖然可以減輕損害的程度,但這種程度相比于整個危害,還是顯得過于微小。但是在ESD系統中,這種反應的間隔性完全不會存在,為人員的撤離和避除危險爭取了有效時間。
2.3人員定位
因為生產性質的影響,很多工程都會有地下作業環節,這就對工程的地下環境監測能力提出了要求,不僅要具備全面完善的地下監測體系,還要有相應的監測系統和技術,以保證作業人員的位置具有可控性。以煤礦為例,為了保證出煤的質量和數量,作業人員經常要深入地下進行探測。但是,在地下工作很容易出現一些不可控因素,威脅作業人員的安全,例如:瓦斯值變化等。當這些不可控因素發生變化時,如果地面監測系統沒有強有力的技術保障,對地下人員不能進行很好的位置監控,就很容易出現安全事故。因而,企業一定要重視對作業人員的位置監測,有效利用信息技術,實現“人在哪里,定位哪里”,以此促進營救的及時性和有效性[4]。
3結束語
總之,在生產中信息占據著重要地位,這不僅體現在設備的運行信息方面,還體現在人員的技術、位置信息等方面。只有對生產進行全過程的信息把控,才能保證生產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參考文獻
[1]傅毅然.電子信息技術在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消防界:電子版,2016(6):42.
[2]左銀虎.電子信息技術在提高煤礦安全生產中的具體應用[J].工程技術:文摘版,2017(1):00014.
[3]霍毅.淺析電子信息技術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應用[J].中國科技博覽,2014(18):391.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2011年6月~2012年5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36例產婦,均為初產婦,B超檢查顯示單活胎。年齡23~35歲,平均(26.12±1.46)歲;孕周37~42w,平均孕周(38.65±6.32)w,宮頸評分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觀察組 上午8時左右,在無菌操作下,將欣普貝生(蚌埠市宏業生化制藥石,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34022980)1粒(10mg)置入產婦陰道后穹隆,囑產婦平臥2 h以上方可下地活動。用藥后監測胎心音,觀察產婦血壓及宮縮,1次/h。觀察并記錄產婦出現規律宮縮的時間,監護胎心,并觀察有無子宮過度收縮及胎兒宮內窘迫。24h后再次進行宮頸評分。未出現規律性宮縮或宮縮乏力者用5%葡萄糖500ml+催產素2.5U,靜脈滴注,速度要慢,起始用量8滴/min,每隔30min調整滴速1次,調整后最大滴速
1.2.2對照組 上午8時左右,將米索前列醇片(北京紫竹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00668,規格0.2mg)25μg在無菌操作下置入孕婦陰道后穹窿,囑產婦平臥30min,觀察宮縮情況。當宮縮1次/5min,持續30s/次時,提示有效宮縮出現。如未出現有效宮縮,則24h后重復給藥1次。給藥1次/d,最大劑量≤75μg。給藥3d后未臨產者提示引產失敗。
1.3觀察指標 記錄用藥前、用藥后24h的宮頸評分,觀察規律宮縮出現時間、總產程;觀察新生兒胎兒窘迫、羊水污染的發生。
1.4療效評價 宮頸評分:總分≥6分為宮頸成熟。顯效:用藥24h后宮頸評分增加≥3分;有效:增加≥2分;無效:增加
引產療效標準:用藥后 72h內出現規律宮縮,宮頸管展平、宮頸口開全。
1.5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5.0統計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計量數據以 (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采用χ2檢驗,以P
2 結果
2.1促宮頸成熟效果比較 觀察組72h內顯效48例,有效15例,總有效率(92.65%)明顯高于對照組(P
2.2引產結局比較 觀察組用藥后出現有效宮縮的時間(18.98±7.23)h、總產程(9.31±2.21)h明顯短于對照組; 引產成功率(85.29%)明顯高于對照組,見表 2。
2.3新生兒情況比較 觀察組羊水污染率8.82%,明顯低于對照組20.59%,P0.05。說明欣普貝生用于引產更安全。見表 3。
3 討論
足月妊娠分娩時進行宮頸評分,宮頸評分越低,宮頸成熟度越差,引產成功率就越小。臨床上就要采取藥物來促進宮頸成熟。近年來主要使用欣普貝生和米索前列醇。
欣普貝生激活內源性前列腺素的產生,軟化宮頸; 松弛宮頸平滑肌,擴張宮頸;收縮宮底平滑肌,加快有效宮縮的出現[3]。米索前列醇使宮頸組織膠原纖維發生降解,促進宮頸成熟,具有擴張宮頸口的作用[4]。
本研究中,觀察組72h內促宮頸成熟總有效率92.65%,明顯高于對照組,表明欣普貝生促宮頸成熟效果優于米索前列醇;引產結局比較,觀察組用藥后出現有效宮縮的時間、總產程明顯短于對照組,引產成功率高于對照組,說明欣普貝生引產見效快,總產程所需時間短,引產成功率高;新生兒情況比較,觀察組羊水污染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宮內窘迫發生率差異不大,說明欣普貝生用于引產更安全。與趙秀梅(2012)報道基本一致[5]。
綜上所述, 欣普貝生用于足月妊娠引產,促宮頸成熟作用強,引產成功率高, 母嬰安全性好。但欣普貝生價格較高,從另一個方面限制了使用率。
參考文獻:
[1]繆頻.普貝生用于促宮頸成熟的臨床探討[J].中國婦幼保健,2007,22(9):1180-1181.
[2]車云芳,郝蘭英,張愛芹,等.不同藥物在延期妊娠和過期妊娠引產中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10):136-137.
[3]尉江平,陳利行.地諾前列酮栓聯合米索前列醇促宮頸成熟及引產100例[J].中國藥業,2013,22(09):114-115.
【關鍵詞】煤礦企業;生產技術;問題;管理措施
0.前言
目前,利用新技術,加快技術創新是當前改善煤礦企業面貌的一項較為系統的工程。因此,加強煤礦企業生產技術管理成為最終實現煤礦企業安全生產的前提條件。尤其是出現一些較為嚴重的安全事故時,大多數因技術管理沒有落實到位或者是在技術管理工作上存在一些漏洞而導致的。由此看來,煤礦企業要加強技術管理。本文主要對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性以及煤礦安全生產存在的諸多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分析,并且又提出了一些加強我國煤礦生產技術管理的對策。希望可以對今后煤礦生產技術管理工作產生一些積極影響。
1.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分析
煤礦安全生產是企業生產與發生的基礎,然而,目前煤礦安全生產問題始終都是企業管理的重點、難點。在煤礦生產中,存在諸多客觀因素的影響,例如:水、火、粉塵等,但是,在生產過程中,又會涉及到煤礦采掘、運輸等各個環節,從某種程度來看,直接決定了煤礦企業生產具有復雜性以及危險性等特點,如果出現安全事故,那么勢必會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由此看來,只有使煤礦企業增強職工的安全生產意識,將生產流程實行規范化管理,那么必然會減少各種安全隱患的出現,切實提高煤礦生產的質量與效率,使煤礦企業獲得更大的經濟與社會效益,加快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
2.當前我國煤礦企業生產技術管理存在的諸多問題
現如今,我國依然處在工業化發展的初級階段,這是由我國的基本國情所決定的。近年來,我國煤礦企業產量大幅度增多,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然而,在煤礦生產中,卻存在大量的問題急需我們解決。例如:產業結構不科學、安全事故偏多、應急救援能力較差等,從而直接影響我國煤礦企業的發展。除此之外,在我國煤礦企業生產技術管理工作中,又存在大量的薄弱環節,比如:企業技術管理人員安全意識偏低、技術手段落后、制度不夠完善等,因此,未能充分發揮出煤礦企業生產技術管理的作用,這樣一來,難以提高我國煤礦企業的經濟效益。
3.加強我國煤礦生產技術管理的對策
3.1增強沒課生產技術管理意識
在煤礦生產技術管理工作中,涉及到的內容較多,例如:工程設計、作業規程設計、報告管理等。這些內容都對煤礦企業生產發揮指導性作用。因此,要不斷增強煤礦企業的生產技術管理人員安全意識,從而正確指導企業職工嚴格按照技術規范要求進行作業,只有這樣,才可以有效減少煤礦生產中的各種安全隱患,切實提高煤礦生產的質量、效率,使生產技術管理更加規范化,加快我國煤礦企業管理建設與發展。
3.2健全煤礦企業生產技術管理制度
對于煤礦企業的生產管理部門來說,其主要的工作是要排查以及徹底消除各種安全隱患,因此,我們必須要進一步完善煤礦生產技術管理制度,認真執行煤礦生產的標準,只有這樣,才可以大大提高我國煤礦企業安全生產以及防范各種安全隱患的能力。這樣一來,煤礦企業必須要更加完善煤礦技術管理體系,例如:技術安全管理體系,技術創新體系等。
3.3進一步加快沒課生產技術管理隊伍建設
從整體上來說,煤礦職工整體素質的高低會對管理工作質量產生巨大影響,其中,有些煤礦企業在生產中,過于重視提高整體經濟效益,從而完全忽略管理隊伍建設工作,盡管能夠獲得短期經濟效益,但是難以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所以,各個煤礦企業必須對生產技術管理研究的投入大量資金,不斷鼓勵企業的技術人員開發更新的生產技術以及生產工藝。例如:煤礦企業要定期組織職工參加業務與技能培訓,這樣一來,既可以增強企業職工安全生產意識,又能夠提高職工的技術水平,從而加快我國煤礦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3.4加大對煤礦生產技術監督
煤礦企業的安全生產要進一步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只有確保制定的落實與執行,才可不斷提高煤礦企業安全生產能力,充分發揮出政府以及各個部門的監管職能,從根本上改善當前煤礦生產的現狀,有利于提高技術人員的整體素質,正確指導煤礦企業進行安全生產,確保企業的安全生產。
3.5利用先進的技術提高煤礦生產技術管理水平
想要真正使煤礦企業實現安全生產,那么必須依靠先進的科學技術,不斷完善開采工藝,研究新技術,從而改善井下工作環境。從某種程度上來看,煤礦安全狀況的好壞,除受地質與開采條件影響之外,很大以部門因設備以及開采工藝落后所造成的。所以,只有依靠先進科學技術,才可以加強煤礦煤礦企業的技術管理,最終實現安全生產。然而,我們在推廣與應用新技術的同時,必須要因地制宜,認真做好技術論證工作,減少其工作的盲目性。除此之外,投入足量的資金,確保新技術與設備的可靠性,減少新安全隱患的出現,這樣一來,才可以在煤礦生產中發揮較好作用。
4.結束語
總體來說,近年來,我國經濟市場的體制正處于完善階段,想要使煤礦企業實現安全生產,那么必須要使煤礦企業及時更新管理理念,提高煤礦企業職工的整體素質,進一步完善各項安全生產的技術規范,使企業職工都充分認識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從而不斷加強企業生產技術管理工作,這樣一來,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管理質量與效率,使企業的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并且,還要不斷開發新技術,使用新設備,提高煤礦安全生產技術水平,將煤礦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步,為企業贏得更大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確保煤礦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孫傳文.煤礦生產技術管理措施研究[J].現代企業文化,2011(24).
[2]頡占勝.關于煤礦礦井通風技術管理的思考[J].技術與市場,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