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遙感技術過程

遙感技術過程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遙感技術過程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遙感技術過程范文第1篇

一、水利水電工程中的勘探技術中應用的遙感技術的相關優勢點

遙感技術以遙感平臺為標準分為三種形式:①航天遙感②航空遙感③地面遙感。這三種遙感技術主要有四種優勢點:第一,勘探的范圍較大。第二,獲取信息的速度較快。第三,勘探技術的信息綜合性較強。第四,受干擾影響小。下面進行詳細的介紹。

(1)遙感技術的優勢之一

勘探的范圍較大。目前的科技技術,要勘探我國的總面積也只是需要500張衛星勘探圖,這是由于現有的衛星勘探遙感技術的拍攝范圍為3400km2。與之對比的是如果采取

航空拍攝的勘探技術,要拍攝整個中國則需要100萬張之多。遙感技術在勘探技術中的應用給大面積分析勘探提供了可能。

(2)遙感技術的優勢之二

獲取信息的速度較快。采用氣象衛星的遙感技術,一天之內可以傳回兩次地球地面的情況圖像,但是如果我們采用陸地衛星來進行勘探,傳回地球地面的情況圖像則需要17天,這樣就有了重大的比較發現,衛星遙感技術可以對突發事件進行及時的反應,以最快的速度來收集相關的資料,給出處理事件的判斷依據。

(3)遙感技術的優勢之三

勘探技術的信息綜合性較強。勘探技術中的遙感技術可以收集和進行多維度,多時段和多波段地球觀察,通過觀察可以形成一種較為綜合性的信息網。

(4)遙感技術的優勢之四

受干擾影響小。由于是衛星遙感勘探技術,這樣的技術對于外界的人為干擾是有很好的抗干擾性的。直接受控于衛星的直接控制,將遙感勘探的圖像直接整理傳回指定的區域。

二、在水利水電工程中重大勘探問題中的遙感技術的具體應用和研究

關于在水利水電工程中重大勘探問題中的遙感技術的具體應用和研究,本文主要是通過對四方面的研究和分析進行闡述,分別是:遙感技術在區域性構造穩定性的相關研究;遙感技術應用前的水庫相關滑塌,泥石流等調查;遙感技術在巖溶調查方面的應用;遙感技術在巖土工程施工前的地質編錄。下面進行詳細的敘述。

(1)簡述遙感技術在區域性構造穩定性的相關研究。

水利水電工程中區域性構造穩定性的勘探過程中遙感技術是一種較為關鍵的應用技術和實施手段,在進行區域性構造構架勘探過程中,可以分析出勘探區域的撕裂體系和勘探區域的活動性,同時還可以對勘探的工程周邊區域的穩定構造進行分析和確定。這里面的主要原因就是遙感技術能夠很完整的給出勘探區域的地址機構,水文分布和地形地貌等信息,這樣就給整個勘探過程提供了較為綜合性的判斷信息,對勘探是一種保障。

(2)簡述遙感技術應用前的水庫相關滑塌,泥石流等調查。

在水利水電施工區域的四種情況調查(①庫區的坡岸的相關滑坡②庫區的崩塌③庫區的泥石流④)都是通過遙感技術進行勘探的。遙感技術可以通過航空衛星拍攝或者是紅外拍攝進行相應的地質分析。同時結合了勘探區域的野外環境進行相應的實際復查和篩查,這樣可以有效的防止大型的水利水電項目的上述四種情況的發生,可以對水利水電的工程穩定性由一定的幫助。

(3)簡述遙感技術在巖溶調查方面的應用。

遙感技術在巖溶調查的過程中有著很明顯的優勢,特別是通過紅外遙感技術的應用能夠像圖片翻譯一樣對巖溶進行詳細的分析,還原巖溶的相應的地形地貌。我們還可以通過紅外遙感技術來進行巖溶周邊環境的勘探,例如巖溶下步的水源分布和泉水分布等等。

(4)簡述遙感技術在巖土工程施工前的地質編錄。

遙感技術在水利水電工程中,可以對現場相應的設計進行校核和存檔,尤其是大型的水利水電項目通常情況下在施工前的地質編錄過程中,要采用遙感勘探技術。

三、簡要敘述遙感技術在水利水電相關工程勘探中的應用

關于遙感技術在水利水電相關工程勘探中的應用,本文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分析:第一,在水利規劃過程中的應用。第二,在水庫工程中的實際應用。第三,在河流治理過程中的應用。第四,在水資源調查過程中的應用。

(1)應用一,在水利規劃過程中的應用。

遙感技術在水利規劃的過程中,首先要進行污染水源的確定,通過污染水源的源頭的觀察來進行相應的水質質量的檢測。

(2)應用二,在水庫工程中的實際應用。

遙感技術在水庫工程中的應用主要還是進行大范圍的勘探功能,可以有效的是水庫的全貌體現在一張圖像中,這樣有助于設計者進行詳細的分析和設計。

(3)應用三,在河流治理過程中的應用。

遙感技術在河流治理的過程中,是以河流中的浮沙做為參照物進行遙感勘探的,這樣可以對河流中的泥沙的量進行有效的分析,給出河流治理的初始數據。

(4)應用四,在水資源調查過程中的應用。

遙感技術在水資源調查中的應用主要是在雷達圖像的方面,這種圖像可以清晰的反映出水資源的相應的位置和水量。

四、結語

遙感技術過程范文第2篇

關鍵詞:工程地質;遙感技術;應用;特點

中圖分類號: F407.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遙感技術是發展于20世紀60年代的一種探測技術,其綜合了物理、化學、電子、IT技術等多門學科,是一種使人們感覺器官得到延伸的新手段。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國科技實力和經濟實力的不斷提高,工程地質遙感技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并被廣泛應用于鐵路工程、水利工程、油氣管道工程的選線、選址過程中。當前,工程地質遙感技術的應用已經成為遙感技術應用的重要分支,并在這些年里取得比較好的應用成績。當前工程地質遙感技術被成功應用于工程勘測已經成為遙感技術應用的重要獨特領域。但不少文章對剛才地質遙感技術應用進行探討時,沒有較為系統的總結工程地質遙感技術的應用特點,因此有必要結合我國國情,對工程地質遙感技術應用特點進行深入探討。

1 將遙感技術應用于工程地質勘測的必要性

在各大工程開工之前一般都先進行工程地質勘測,勘測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工程設計的質量,甚至影響到工程建設的質量。因此要想使建設工程能實現其預期的效果,除了考慮政治、經濟、社會等因素外,還應對工程建設所在地區的地形、地貌以及地質特征等自然環境條件進行了解。如果仍然沿用較為傳統的地面勘測法,很難保證高質量的地質勘測,尤其在遇到地形、地貌、地質等自然環境條件比較復雜的情況時,傳統的地面勘測法遠不能滿足地質勘測的需求。一旦工程地質勘測工作質量不高,會使后期工程選線、選址變動的風險加大,這是對人才資源、經濟支持、自然資源的浪費。而將遙感技術應用于工程地質勘測中,能有效克服傳統地面勘測法的不足之處,完成高精度、高質量的勘測,給提高工程質量和產生預期效果和效益提供一份重要保障。

2 工程地質遙感技術應用特點概述

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這句俗語要表達的意思是因地制宜,考慮實際影響因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同樣的,遙感技術在眾多領域中得到運用的同時,各應用領域的應用經驗不能生搬硬套。例如根據天氣預報對圖像分辨率沒有過高的要求,在考慮這一特點的情況下,選擇天氣衛星接收圖像更為適合。但在土地規劃、農作物產量預估工程對圖像分辨率要求更高,因此應考慮使用具有分辨率高以及實時性的陸地衛星這一渠道來獲取遙感信息。

遙感技術應用特點之所以不同主要是工程勘測特點不同,因此工程地質遙感技術的應用于以上提到應用也具備其應用特點。從日常工程勘測經驗來看,不難歸納工程勘測的特點:第一,勘測從面到線,再從線到點或者直接從面到點,實現從粗到細的深化;第二,勘測精讀要求更高;第三,勘測結果能迅速被工程施工進一步驗證;第四,常通過外業調查實測為主要的地質資料獲取方式。充分考慮工程勘測的四個特點,工程地質遙感技術應用與其他工程遙感技術應用不同,表現為宏觀陸地衛星圖像與航空遙感圖像結合應用,以滿足不同精確度的需求,另外,其應用特點還表現在對遙感判釋成果的高外業驗證性的強調上。

3 我國工程地質遙感技術應用特點概述

我國是一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具體情況與外國有很大不同。工程地質遙感技術的應用沒有國界的,但其應用特點卻因國家或地域有所不同。

3.1 工程地質遙感技術應用效果明顯而獨特

我國地域遼闊,地貌、地形及地質明顯要比其他國家復雜的多。要對人跡罕至、交通條件不發達、自然環境非常惡劣的地區明顯不能使用傳統地面勘測法,而遙感技術因其優勢被廣泛應用于這些地區的地質勘測工作中。由此不難得知我國工程地質遙感技術經歷多種特殊復雜的自然勘測條件,實現了諸多技術難題的突破,取得了明顯而獨特的應用效果,積累了許多重要且寶貴的經驗。工程地質遙感技術在我國的應用效果的獨特性是世界上任何國家都沒辦法擁有的。

3.2 工程地質遙感技術的應用發展被大量基建項目推動

我國是一個重要的發展中國家,大量的基建項目在過去和近期內都被落實或即將落實。如過去重大的高鐵建設、南水北調、西氣東送等項目工程的選線、選址都大量應用了工程地質遙感技術。另外,我國在不久的將來要實現“八縱八橫”的公路主干線鋪設工程,為工程地質遙感技術應用提供了更廣闊的提升空間和提升平臺,從而成為工程地質遙感技術應用的新發展機遇。值得注意的是,工程遙感技術應用促使這些項目取得明顯的效益,同時工程遙感技術也經受了大量的實際應用和檢驗,實現工程遙感技術應用的重要發展,促使我國工程地質遙感技術應用提升至國際領先水平。

3.3 工程地質遙感技術應用積累大量重要而典型的圖譜和經驗

我國工程地質遙感技術應用具有注重重要而典型圖譜積累的特點。工程地質遙感技術的在我國的廣泛應用更是實現了這些圖譜的大量積累,包括了不同地區地貌、地層巖性、地質構造等典型的圖譜,其中的400多對的典型圖譜已經被確認為珍貴的圖譜。另外,我國工程地質遙感技術應用還具有重視判釋與應用經驗的總結,不僅體現在科研工作中,還體現在實際實踐中。

3.4 工程地質遙感技術應用具有特殊的應用模式

在以前,不少人認為遙感技術在工程選線、選址這些前期應用中有重要的應用價值,認為勘測后期和施工階段中應用遙感技術沒有意義和沒有價值。因此以往的工程地質遙感技術僅被應用于工程前期。但我國地形、地貌和地質條件非常復雜,在實際施工中常遇到實際地質情況與建設工程設計文件不符,甚至嚴重不符的情況。因此,我國的遙感技術人員嘗試在施工階段應用工程地質遙感技術。經過南昆鐵路建設對施工階段應用工程地質遙感技術的效果進行檢驗,證實了工程地質遙感技術在施工階段的應用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進一步擴展了工程地質遙感技術的應用范圍,成為我國工程地質遙感技術應用的一大創新。最終,我國工程地質遙感技術應用形成了其特殊的應用模式,即工程建設勘測設計階段、工程建設施工階段、工程運營階段的全過程應用模式。其中,工程地質遙感技術在工程建設施工階段的應用正在如火如荼的推廣和應用中

4 工程地質遙感技術應用新展望

隨著時間的推移,工程地質遙感技術的突破發展,該項技術必定會在更多的工程施工中得到普遍的應用。

首先,衛星圖像分辨率的不斷提高,能為工程地質遙感技術應用提供更廣闊的應用前景。由于衛星圖像在地質勘測中的重要性,并能實現對不良地質動態進行即時檢測,因此,其必將成為一個新應用方向。其次,工程地質遙感技術應重視黑白航空像片判釋能力的提高。由于在今后較長的時間內,多數生產者在航空遙感圖像選用方面仍常以黑白航空像片為主,因此這也是工程地質遙感技術應用的新方向。再次,數據綜合分析是工程遙感技術進一步應用的突破口。通過數據綜合分析,并將其應用于地質構造和巖性判釋的方法已經在國外出現,但我國目前還沒有成功應用的例子,因此這也成為新的努力方向。

5小結

工程地質遙感技術在工程選線、選址勘測中得到廣泛應用,并在工程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為取得預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提供保障。隨著我國經濟實力和科技力量不斷提高,工程地質遙感技術必將得到更廣泛的應用,也會隨技術的發展呈現出不同的應用特點。

參考文獻:

[1] 何鐘琦,王學佑. 國外遙感地質技術若干新進展——第八屆國際遙感地質專題會議概況介紹[J]. 遙感信息. 1992(02)

[2] 張小勤. 遙感技術的發展與應用[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5(04)

[3] 王欽敏. 衛星遙感技術發展和應用動態[J]. 遙感信息. 1995(04)

遙感技術過程范文第3篇

【關鍵詞】遙感,地質勘測,煤田地質

1引言

隨著遙感技術的快速興起,遙感地質勘測已經得到全面推廣,也得到了實際工作單位的認可。很多人開始研究遙感技術在煤田地質勘測中的深入推廣及應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利用遙感技術進行地質的測繪與勘探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也是非常有效的技術手段。由于遙感技術具有很多的優點,且在配合相關的高新技術,使得遙感技術能夠貫穿于煤田地質勘測工作的全過程中,將遙感技術應用在煤田地質勘測中具有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能成倍提高了煤田地質勘測工作的社會和經濟的效益。

2遙感技術

遙感技術是指從高空以及衛星星座的各種平臺上,通過非接觸的方式,利用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微波等探測手段,獲得遙感影像數據資料。通過對被探測物體的光譜特性、影像特點、圖形圖像特點,利用目視判讀、計算機圖像分析、計算機輔助波普分析等方法進行數據信息處理。從而識別探測對象的性質和運動狀態,數量質量特征等信息。該手段獲得數據通常利用GIS數據處理軟件進行處理和分析,已獲得直觀的或直接的數據信息。

可獲取大量的信息數據。利用遙感技術能夠成功的獲取大范圍的地理數據資料,通常遙感數據獲取往往使用的飛機甚至衛星,其飛行高度比較高。同時也可以飛行較低的高度,以獲取更高分表率的遙感數據。因此,遙感技術能夠覆蓋很大的范圍,也可以獲得高分辨率的高清數據,進而能夠獲取大量數據信息。

獲取信息速度快。遙感技術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其獲取數據信息的速度非常快、更新周期非常短。遙感衛星可以快速的獲取其所經過地區的各種信息和資料,并對原有的資料和信息進行及時的更新;利用無人機進行航拍技術獲得實時的動態數據,可以實現地質災害動態監測等實時獲取信息任務。

限制條件少。遙感技術在進行地質測繪時,受到的限制條件比較少,只要太空云量較少,大氣透射性好就可以進行遙感數據采集。在煤田地質勘測中能夠廣泛應用的一個主要的特點。由于遙感技術脫離了地面的限制,無需控制點、無需通視、無需接觸。因此,在進行地質測繪時,完全不受地面條件的影響,獲取遙感影像資料更加的方便快捷。

獲取信息方法多。遙感技術不但能夠獲取大量的煤田地質勘測信息,而且具有非常豐富的獲取數據信息的方法。在利用遙感技術進行煤田地質勘測時,可以根據具體的地質條件和相關要求,選用不同遙感儀器以及不同的波段。已獲得不同地質條件的數據信息。同時利用獲取數據可以應用到地質的災害調查、區域地質的調查及礦產資源勘查等方面。

3煤田地質勘測中的遙感技術

遙感影像定位。遙感影像定位技術在煤田地質勘測中的應用,衛星遙感技術所傳輸的圖像信息能夠清晰的分析出含水層構造的邊界,對于了解當地的水文分布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在地下水的勘察過程中,地質人員首先應對該地的地貌特征等進行分析,以準確獲得水文分布規律做好前提工作。利用衛星遙感圖像、航空相片以及其他的信息影像數據,分析地下水的形成、儲存以及流量變化和流動趨勢等信息,并進行詳細的勘察。因此,通過對衛星遙感定位技術所獲得的信息進行分析研究,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得到準確性較高的水文地質規律。

此外,遙感影像定位技術在地震災害中的也有廣泛應用。遙感影像定位技術在地震中的應用還體現在獲取地震后的災害后的具體情況,對賑災搶險等決策提供一手準確的數據資料。利用遙感影像定位技術可以有效的偵測到地形和地質的內部構造,就可以掌握地震的地質構造類型。因此,可以對地震進行有效的環境分析研究??梢杂行У念A測地震發生的地質內部的變化情況,得到一定的信息反饋,這樣就可以根據地震發生之前內部地質的變化情況,及時對地質構造、內部構造進行分析研究,也可提高地震預警預報的高效性。

優化勘測方案以及勘測路線。在進行野外地質觀測方案的選擇時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遙感影像的微觀和宏觀分析,對地質勘測路線進行合理的選擇和布置。能很好的控制煤田地質勘測范圍,在分析地質體和地質構造的空間分布過程中,對地質勘測測區附近不同地質體和地質構造的遙感影像特征,及其相互關系進行仔細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清晰的確定地質體的劃分地質特征;根據地質勘測測區事先建立好的遙感地質解譯標志進行三維遙感影像分析。地質觀測的路線一般布置在通行條件最好,且能夠穿越最多的遙感影像巖石地區;地質測量的路線一般以垂直于測量區線路方向的穿越路線為主,適當加以追索路線。當巖性巖相變化比較大時,地質體的延伸走向關系不清楚,為了解某些巖石的接觸關系、礦化帶和巖石構造現象的空間延伸情況等,只依靠穿越路線達到目的有一定難度時,此時,可以利用遙感影像進行追索路線布設,非常方便和快捷。

遙感影像測繪地質圖。地質圖的繪制可以利用影像技術來實現。利用衛星遙感圖像傳送信號,這樣不僅可以得到精確的信息地面信息,而且對于掌握各階段的地質情況也十分有利,這也更加精確的繪制地質圖。地質勘測是一項比較綜合性的工作,數據的得來主要是依靠影像數據信息進行實時監測。將遙感影像數據息進行深入分析研究,能夠在較短時間內獲得準確度的地質數據,利用這些數據繪制地質圖將非常方便有效。

煤田勘探的三維地質模型重構。利用煤田勘探所涉及到的遙感資料、地面采樣資料、鉆孔資料、地震剖面(或三維地震)以及電法、重磁等物探等資料,建立煤田勘探的三維地質構造模型,可以直觀的反應煤田勘探效果。同時可以直接量測相應數據,對煤田開采等決策性工作提供形象直觀數據。此外,煤田地質勘探具有原始資料數據來源種類繁雜、數據類型異構、采樣數據的三維空間位置重要等特點,特別適合于用具有三維地質建模功能的三維GIS(地理信息系統)來進行管理。

煤田勘測三維可視化及動態監測。與傳統的煤田地質勘測方法相比,遙感技術在煤田地質勘測主要是利用遙感圖像三維可視化及遙感影像動態分析技術。在布置專門的追索路線,利用遙感圖像三維可視化和遙感影像動態分析方法則就很容易實施。

4結語

隨著遙感技術在測繪行業的不斷擴展,與測繪相關的行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遙感技術在煤田地質勘測中已經得到了應用,但是應用的不夠深入,相信隨著遙感技術,地理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遙感技術在煤田行業的應用會更加深入更加廣泛。

參考文獻:

[1] 段薇.質測繪中的影像定位技術淺析[J].地球. 2015.(5)

遙感技術過程范文第4篇

關鍵詞:土地使用單位;動態監測;地質災害;土地流轉

中圖分類號:S2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126

引 言

為了提高土地資源管理的工作效率,我國先后引入了多種測量技術,這其中遙感技術的引入則最為成功。利用遙感技術可以將土地各項信息的變化及時掌握,還能給土地資源治理工作提供可靠的數據保障,可以說現如今土地資源管理中遙感技術已經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

1 遙感技術使用的具體要求

利用遙感技術進行土地資源管理時,為了更確切的測量土地范圍可以采用精度準確的橢圓面積公式,通過計算機計算調整,保證結果的準確可信性。目前我國醫用遙感技術時,選擇采用的是確定5100控制點,接著利用精確度極高的先進衛星將其中560個大型校正放大點進行校正,然后1/250000規模的衛星將土地用顏色進行分類。對土地利用較高的國家和區域進行一級的測量,其中有15區測量時同時采用映射和統計數據2種方法,這樣可以保證全國地理面積的相對誤差保持在10%以下,其中森林和農田不大于5%[1]。

2 遙感技術在土地資源管理中的應用

土地資源管理中利用遙感技術不但可以獲得更為詳實的數據,而且可以確保數據的時效性,大幅度提高土地資源管理的效率。

2.1 動態監測方面

遙感技術在土地資源管理中應用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動態監測土地利用的情況。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及時了解土地利用的真實情況,給政府決策提供相應的數據支持,在遙感技術支持下獲得的土地利用數據,可以說是最為完整可靠的本底資料[2]。例如我國國土資源部自1999年組織的國土資源利用動態監測,就是利用先進的衛星監測1998~1999年一整年間全國超過50萬人口的66個大城市占用耕地的具體情況,后來以此為基礎建立了覆蓋全國的遙感監測體系。

2.2 礦產資源方面

20世紀90年以來,國土資源部利用遙感技術在全國開展了多項關于礦產資源開發遙感調查的項目,基本上將監測地區不同礦產資源的現狀情況掌握的一清二楚,給國家政策制定以及礦產開發治理提供資料支持。

2.3 地質災害方面

地質災害大多具有突發性,但遙感技術卻可以大范圍進行觀測,并能在第一時間將信息傳遞出去,因此在預防地質災害方面遙感技術也發揮著重要作用。比如唐山地震后就曾利用機載遙感數據,利用航片完成了唐山震害圖的編制工作[3-4]。

3 剖析土地流轉監測中遙感技術的使用

土地流轉監測過程中主要是遙感影像利用“色、形、位”3個特征體現土地流轉等相關信息。

3.1 色調區別

農村土地的種植種類及播種時間都是存在差別的,可以說植物不同生長期在遙感影像上呈現的色調也是不同的。比如5月的冬小麥呈現深綠色而春玉米則表現為淺綠色。一旦土地出現流轉,斑塊破碎度就會降低,監測部門就會發現問題[5-6]。

3.2 目標物的形

不同目標地物在遙感影像上呈現的形狀等是不同的,可以通過多期遙感影像上大面積農作物的“形”,進而提取到土地流轉面積的大小。通常情況土地流轉前大部分呈現小斑塊,流轉后、則會出現大面積斑塊區域[7-8]。

3.3 空間位置

遙感影像上目標地物呈現的空間位置和相關布局就是“位”??梢蕴崛〈竺娣e耕地的空間位置信息以及相臨近土地利用類型,可以給監測土地利用變化信息提供更為準確的依據。

4 結束語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及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遙感技術的理論及水平將不斷提高,土地資源管理中對遙感技術的倚重比例將會不斷增加。這樣可以加快土地資源管理的效率,進一步提高管理準確度,為推進國民經濟健康穩定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 張兵,崔希民,趙彥博,袁德寶.基于High-1衛星影像的土地整治遙感監測方法研究與實踐[J].農業工程學報,2015(20):98.

[2] 江國兵.遙感在土地利用動態監測中的應用[J].城市勘測,2015(04):123.

[3] 劉營.測繪技術在國土管理中的應用[J].城市地理.2015(14):45.

[4] 王賀,余裕超,王帥,朱雅君.GNSS-CORS技術在地質工程勘察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5(13):25-27.

[5] 毛迎丹.GIS遙感數據庫在國土資源管理中的應用探究[J].科技展望.2015(03):45-47.

[6] 孫張濤,范景輝,王如意,趙紅麗,梁源川,劉廣,Ady Ruchiatan.基于高分辨率SAR數據的地面沉降監測――以印度尼西亞雅加達為例[J].地質通報,2015(10):29.

遙感技術過程范文第5篇

【關鍵詞】遙感技術;災害;安全;影響

中圖分類號:TP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前言

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大國,地貌地勢復雜多變,因此會出現很多的自然災害。尤其是最近幾年,由于氣候的變化異常,生態環境一度惡化,災害問題也愈演愈烈。而如何預防災害,遙感技術于是成為了最好的武器。

二、遙感技術在災害調查中的優勢及作用

1、獲取范圍廣、速度快

遙感技術能從空中大面積地對災害進行宏觀監測研究,對于大范圍的監測區域,能最大的發揮出遙感技術的優勢。近年來,無人機低空遙感系統的快速發展,使無人機可快速到達監測區域,通過機載高精度遙感設備及時獲得遙感監測結果,為搶險救災提供快速可靠的應急保障,是遙感技術的應用得到了進一步的延伸。

2、獲取信息量大、效率高

遙感技術可以快速地傳導、接收、處理和提取大量與災害相關的信息。通過各種手段,可以識別地物類型、性質、空間位置、形狀、大小等屬性。這不僅給災害監測贏得了大量時間,而且及時獲得了豐富的災情背景資料,為高效數據模型的建立創造了先決條件。

3、獲取信息受自然環境影響小

遙感技術無需接觸地物即可獲得所需信息,在遭遇災害的情況下,遙感影像使我們能夠方便立刻獲取的地理信息。在自然環境極端惡劣的地區,遙感影像甚至是我們能夠獲取的唯一信息。在5.12汶川地震中,遙感影像在災情信息獲取、救災決策和災害重建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4、獲取數據具有時效性、可比性

遙感影像具有自身的周期性,可以通過技術手段獲得所需要時間的影像數據,從而通過各個時段的數據進行對比,獲得感興趣區域所發生的變化,以及發展趨勢、規律。

三、遙感技術在災害防治過程中的作用

遙感技術具有視域大的宏觀特性,它的探測波段從可見向微波和紅外延伸,使人們對地物的觀察和研究具有全天候和全天時的可能;另外,它還能周期成像,有利于動態監測和研究。遙感技術以其獨特的對地觀測視角及特性,在災害的防治過程中起了如下作用:

1、動態監測與指揮救災

通過衛星影像獲得的遙感數據,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可以通過對某區域長時間的監測,獲得某一災害事件的發展趨勢,實現動態監測,提前預警。也可通過航空手段,得到短期的監測數據,提供應急保障。這樣可實現實時、現場指揮救災。

2、災情評估

把災前、災中、災后衛星數據的融合,根據相關部門提供的專業數據庫可以獲得較為客觀的災情評估,為政府部門救災制定部署方案,也可為其它單位、企業提供必要的參考數據。

3、防治規劃

通過遙感數據結合其它數據庫系統,獲得一定的致災因子,評估災害防治措施是否具有可行性,為災害的防治規劃提供專業的、可靠的依據。

4、實施監督

可通過遙感數據的對比,對災害區域防治前與防治后進行監測對比,使管理部門及時獲得實施情況,保證防治措施按時、按質、按量的完成。

四、遙感技術在災害監測中的應用范圍

1、遙感技術在地質災害監測中的應用

我國的地質災害遙感調查技術是為大型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提供地質災害分布、潛在危害及環境基礎資料。實踐證明,遙感技術在識別滑坡、泥石流,制作區域滑坡、泥石流分布圖,評價滑坡、泥石流對大型工程施工及運行的影響等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當前,地質災害遙感解譯是根據地質災害及其要素、后壁、滑體、前緣、物源區、流通區、堆積區等的形態特征,在航空像片或衛星圖像上以目視方法進行了解的識別能力。這對于自然災害發生前后的遙感圖像變化與現場驗證相結合,同時結合其它非遙感資料,并通過研究影響地質災害發育的環境地質條件、自然環境條件以及社會經濟環境條件等因素來間接地推斷研究區域內地質災害發生的可能性。

目前,直接通過遙感圖像發現并研究地質災害的發生和發展還存在很大困難。因此,現有的滑坡、泥石流遙感調查只能提供區域宏觀的、定性的解譯成果,不能提供比較精確、定量的地質災害信息,也沒有形成有效的地質災害演化評價模型,無法對地質災害的發生進行預警。所以,當前的地質災害遙感調查技術方法迫切需要進一步改進和提高,以滿足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需要。

2、遙感技術在農業災害監測中的應用

我國一直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也是世界上遭受農業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農業災害不僅使廣大人民的生產、生活質量和生命財產的安全受到影響,而且還間接地影響了其它產業的發展,給經濟、社會等領域帶來不可估量的影響,是構建和諧社會、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極其不利的因素。因此,及時、客觀的了解我國農業災害發展情況,并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對于社會的安定團結、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農業災害的傳統監測方法主要采取田間定點監測和隨機調查等方法,在具體操作上表現為費事、費力、效率低下等缺點,而且有些農業災害(如病蟲害等)在發生早期并不能靠肉眼識別,這就造成了傳統的農業災害監測方法容易造成較大的誤差.

通過遙感手段,依據植物的光譜特性,可以對農作物旱災監測、凍害監測、蟲害監測等方面獲得快速、大范圍的數據,具有經濟、快速、準確的優勢。

應用遙感信息進行災害監測的問題

1、當前遙感數據的獲取相對較高昂,在既保障時相,又保障精度的情況下,數據獲得需要更高昂的代價,因此需要國家大力發展遙感衛星應用產業,重視遙感技術在災害監測中的應用,讓遙感技術高效、經濟的為災害監測服務,給廣大人民的生命、財產提供安全保障,為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2、遙感技術需要結合其它相關部門的專業數據庫,才能發揮出它最大的效力,具備更多的行業應用。因此需要多部門協作,制定統一、有效的應用機制,長期觀測、積累數據,為災害監測與防治提供科學的數據支撐。

3、遙感技術要與地理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圖像處理技術等技術領域結合,才能在災害監測與防治中,獲得更加穩定、可靠、真實、客觀的數據,而如何將這些技術結合在一起,還需要進一步的攻關、研究。

六、結束語

遙感技術是目前新式的監測災害的手段,科學的運用此項技術可以很好的監測災害的發生,而且是重要的、可行的。隨著相關技術不斷地完善和提高,遙感技術一定會成為地質災害監測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就目前現狀而言,遙感技術在災害監測中還是存在一些局限和問題,仍需有關的科技人員不斷地探索和完善。

【參考文獻】

[1]黃小雪遙感技術在災害監測中的應用[J]遙感應用技術2005

[2]馬藹乃遙感概論與應用[J]測繪學科2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景德镇市| 布尔津县| 广西| 洱源县| 丹江口市| 勃利县| 鄂伦春自治旗| 郸城县| 璧山县| 兴隆县| 长春市| 五河县| 漳浦县| 青州市| 郯城县| 东平县| 峨山| 长治县| 嘉定区| 临沭县| 华安县| 陵川县| 会泽县| 苍溪县| 老河口市| 东台市| 府谷县| 富裕县| 成安县| 古浪县| 横山县| 淮阳县| 漳浦县| 怀柔区| 德惠市| 攀枝花市| 株洲市| 定襄县| 贞丰县| 铜鼓县| 荆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