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黃瓜優質高產栽培技術

黃瓜優質高產栽培技術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黃瓜優質高產栽培技術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黃瓜優質高產栽培技術范文第1篇

關鍵詞 黃皮金冠無籽;西瓜;特征特性;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65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2)14-0068-01黃河金冠無籽西瓜是山西金鼎生物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培育的抗病優質禮品無籽西瓜新品種。該品種母本為黑皮四倍體自育系SBT-3,利用秋水仙素處理普通二倍體西瓜種子SB2獲得。父本為黃皮二倍體自育系YS-5。2002年進行配組,2003—2004年進行品比試驗,2004—2005年進行區域試驗,2003—2005年進行生產試驗和示范,2006年通過山西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1]。近年來,黃河金冠無籽在山西、河南、河北、山東、四川、湖北等省大面積推廣種植,累計推廣面積達到310 hm2。

1 特征特性

黃河金冠無籽屬中果型黃皮紅瓤無籽西瓜品種,中熟,全生育期105~110 d,果實發育期30~33 d;種子易發芽,易成苗,易坐瓜;植株生長勢中等偏強,蔓長2.6~3.0 m,莖粗0.7~0.9 cm;葉片中等大,淺裂,葉柄與葉脈為黃色,高抗枯萎病、耐病毒病,抗逆性強,適應性廣;第1雌花著生節位在第7~9節,以后每隔4~5節著生雌花;果實圓球形,果皮金黃色,外形美觀,果型指數1.00~1.05,皮厚1.1 cm,果皮硬度大,耐貯運;瓤色大紅,質脆爽口,纖維極少,無著色癟籽,白癟籽小且極少,無籽性能好,風味極佳;中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左右,邊部9.5%左右,單瓜重5~8 kg,產量可達52.5~75.0 t/hm2。

2 優質高產栽培技術

2.1 整地施肥

選擇地勢高燥、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砂壤土作種植地。瓜地在頭年冬季翻坯,進行冬凍風化,使土壤疏松,以利于增溫,減少病蟲害[2]。第2年春天耙平、整細,做到上松下實。北方可采用龜背畦或淺溝斜畦栽培,南方因西瓜生長季節多雨潮濕,宜采用深溝高畦栽培。整地時施入基肥,一般施用優質廄肥67.5 t/hm2、硝酸銨450 kg/hm2、過磷酸鈣1 200 kg/hm2,或施用磷酸二銨450 kg/hm2、硫酸鉀450 kg/hm2,定植前15 d左右混勻溝施[3]。

2.2 適期播種

山西省春季露地栽培一般于3月上中旬選擇晴天播種,浸種破殼催芽,營養缽溫床或冷床育苗,人工輔助去殼,帶土移栽。加強苗期管理,防止幼苗受凍,提高幼苗的抗逆性。

2.3 適時移栽

當瓜苗3葉1心時,選晴天帶土移栽。移栽密度9 000~10 500株/hm2,密度不宜過高或過低,密度過低不利于管理、影響效益,密度過高易導致瓜蔓生長繁茂、日照不充分[4]。深溝高畦栽培,行距為1.7~2.0 m,株距為0.5~0.8 m。一般采用單畦兩邊各栽1行或中央栽單行的栽植方式。瓜苗定植后,立即澆定植水。定植后2~3 d,如果瓜苗出現萎蔫現象,必須澆水保濕,以確保全苗。

2.4 田間管理

出蔓后應適時翻瓜引蔓,確保西瓜生長有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可將每條瓜蔓引向畦的另一邊,排列整齊。選擇晴天的下午整枝,雙蔓或3蔓整枝。為防止發生病蟲害,應避免扭傷蔓葉[5]。

加強肥水管理,苗期和果實膨大期,為促進幼苗生長和果實膨大,應合理增施肥水;開花授粉期,為促進結果,應合理控施肥水[6]。一般追施尿素150 kg/hm2、腐熟的餅肥450~750 kg/hm2、硫酸鉀150 kg/hm2,穴施或對水澆施。為避免瓜皮出現綠斑,應注意不偏施氮肥,不施未經堆漚腐熟的有機肥。

2.5 人工授粉

授粉對西瓜生長至關重要,為便于昆蟲傳粉和人工輔助授粉,一般栽5~6行無籽西瓜,間栽1行有籽西瓜。注意掌握好無籽西瓜與有籽西瓜的播種期,保證二者花期相遇。授粉品種集中種植時株數可以適當減少,但需嚴格進行人工授粉,要求于6:00—10:00進行。用有籽西瓜的雄花按1∶1~2將花粉授到無籽西瓜的雌花柱頭上,陰雨天在授粉后要套紙帽擋雨。若出現植株徒長,可采取扭尖等措施,提高坐果率。

2.6 選瓜,留瓜

無籽西瓜低節位坐果易出現畸形、皮厚、空心、白癟籽大和著色癟籽多的現象,第4 雌花以后的高節位雌花所結果實易出現三棱形果和空心果,此時應注意選瓜、留瓜。一般選留主蔓第3、4雌花果和側蔓第2、3雌花果,在幼果雞蛋大小時,選留位置好、外形美觀的幼果。一旦幼果出現綠斑,應及時摘除,再授粉坐瓜[7]。坐果后5~7 d果皮開始轉色,應確保幼果有充足的光照條件。當瓜長到1 kg左右時,每隔3~5 d將瓜輕輕轉動1 次,使果實表面均勻著色。有條件的地方也可采用套袋栽培。

2.7 病蟲害防治

黃河金冠無籽高抗枯萎病,耐病毒病。苗期注意猝倒病、立枯病的發生,在幼苗2葉1心后,可用72.2%普力克水劑和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灑,可與施肥同時

(下轉第72頁)

(上接第68頁)

進行,以減輕苗床內濕度[8]。西瓜定植后,注意防治蚜蟲,以

防后期發生病毒病而造成果皮綠斑。防治蚜蟲可用20%吡蟲啉1 500倍液,每7 d噴1次,連續2~3次。防治炭疽病,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400倍液,5~7 d噴1次,連續噴3~5次。防治疫病,用25%瑞毒霉素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7 d噴1次,連續3次。

2.8 適時采收,提高果實品質

西瓜的商品質量,特別是感官質量與果實的成熟度關系很大。采收適度成熟的瓜能充分體現其品種的特征特性,不僅瓜皮薄,汁多味甜,瓤色鮮紅,而且質地風味好。該品種從開花到成熟需33 d左右。果實成熟時植株形態表現為果實所在節位及其前后節的卷須干枯,果皮變黃,蠟粉減少,果柄和臍部稍凹陷;用手指敲彈果實,發出“砰砰”的低濁音。

3 參考文獻

[1] 陶抵輝,張樹青.湘育黃玫瑰主要特征特性及高產栽培技術[J].湖南農業科學,2002(6):14-15.

[2] 劉,閻志紅,何楠,等.優質抗病無籽西瓜新品種鄭抗2008的選育[J].中國瓜菜,2008(6):23-25.

[3] 劉,閻志紅,何楠,等.高番茄紅素含量西瓜新品種綠野無籽的選育[J].中國瓜菜,2012(1):23-26.

[4] 劉,閻志紅,何楠,等.黃皮無籽西瓜——金太陽無籽1號[J].長江蔬菜,2005(12):10.

[5] 張虎.西瓜新品種——美國巨龍[J].長江蔬菜,2010(11):9.

[6] 仲衛華,孫亞軍,徐月華,等.小型西瓜"特小鳳"大棚高產栽培技術[J].上海農業科技,2009(6):90-91.

黃瓜優質高產栽培技術范文第2篇

[關鍵詞] 蔬菜 化控技術 應用

[中圖分類號] S436.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3)08-0141-01

蔬菜種植離不開化控技術,既使在倡導綠色無公害的當令,也必須采用。只有抓住化控技術要點,科學施行化學控制,才能實現蔬菜高產優質,保障消費者健康。

一、 黃瓜化控栽培技術要點

1.培育壯苗

黃瓜2~3片真葉時,噴1~2次150ppm的助壯素,或是一次5ppm烯效唑,或是10pm多效唑,可以使黃瓜莖節粗短,葉色深綠,根系發達,花芽分化好,并提高抗逆性。

2.栽植后,防花打頂

地溫低、干旱、因土壤濕度過大引起漚根,都能引起黃瓜花打頂。此時,輕者可用10ppm赤霉素噴全株,重者加噴生根粉。營養生長旺期,控制徒長,促花保瓜。春黃瓜植株長到1~2米高時,常用瘋長不見瓜的現象,此時,可在葉面噴100~300ppm助壯素1~2次,或者5~10ppm烯效唑1次,或是20~30ppm多效唑2次。在以上藥液中摻入適量的硼、鋅、銅等微肥,效果更好。

3.瓜形整理

可以采用沈陽化工研究院生產的黃瓜整形。方法是用毛筆蘸黃瓜整形原液,采收前1~3天,在黃瓜彎處內側抹一下,瓜條就可變直。

二、番茄化控栽培技術要點

1.壯苗栽培

1.1幼苗在2片真葉和5~8片真葉時,分別噴灑一次100~300ppm助壯素。

1.2早春2~4片真葉時噴施一次110ppm的多效唑或5~10ppm烯效唑,夏秋季節在2片真葉時,噴20ppm多效唑或10ppm烯效唑。

2.營養生長旺盛期抑制營養生長,促進生殖生長

2.1每隔10天噴一次100~300ppm助壯素,共噴2~3次。

2.2生長旺盛期噴1~2次10~20ppm烯效唑或20ppm多效唑。

3.防落花落果

3.1當每穗花有3~4朵花開后,用沈農番茄豐產劑2號沾花或噴花。花液中加0.2%農利靈或是速克靈,可防治灰霉病。

3.2用10~30ppm的防落素(番茄靈)沾花或噴花。

3.3用10~20ppm2.4-D在花半開時沾花。

4.催熟

番茄果實綠熟期后,用2000~4000ppm乙烯利抹果,或是把果實帶“把”摘下,用藥液浸1~2分鐘,堆2~3層,放在25℃左右的暖和地方,一般5~7天果實會轉紅。乙烯利催熟對溫度要求嚴格,20℃以下變紅很慢,超過30℃果實容易變質。還有一種方法是用毛筆蘸“一次紅”原液抹果柄,一次即可。

三、茄子化控栽培技術要點

1.培育壯苗

1.1幼苗3~4片真葉時,噴100~300ppm助壯素。

1.2幼苗3~5片真葉時噴灑5~10ppm烯效唑。

2.營養生長旺盛期控制徒長,促花保果。每隔10天噴一次100~300ppm的助壯素,共噴2~3次。

3.花期防止落花落果。方法同番茄。

參考文獻

黃瓜優質高產栽培技術范文第3篇

[關鍵詞] 黃瓜 栽培 病害防治

[中圖分類號] S64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4)05-0171-01

黃瓜,也稱胡瓜、青瓜,屬葫蘆科植物。廣泛分布于中國各地,并且為主要的溫室產品之一。黃瓜根主要集中0-30厘米,主根深可達1米。好氣性強,抗寒、吸肥能力弱,栽培要淺,適于肥沃、疏松的土壤。根系形成層淺,易老化,苗期發生快,育苗時間不宜過長,定植要保護根系。黃瓜的莖粗細、顏色深淺和莖上的刺的硬度是植株長勢強弱和產量高低的重要標志,一般莖粗0.6-1.2厘米,節間5-9厘米為宜。

一、栽培技術

1.土壤選擇:選擇酸堿度在6.0-7.5之間,富含有機質、排灌良好、保水保肥的偏粘性砂壤土,忌與瓜類作物連作,前茬最好為水稻田。

2.整地:采用深溝高畦,畦寬1.8米-2.0米(連溝),畦高30厘米,南北走向,雙行植,株距30厘米。

3.浸種、催芽

用50-55℃溫開水燙種消毒10分鐘,不斷攪拌以防燙傷。然后用約30℃溫水浸4 -6小時,搓洗干凈,澇起瀝干,在28-30℃的恒溫箱或溫暖處保濕催芽,20小時開始發芽。早春小拱棚保溫育苗,用育苗杯或苗床育苗,苗齡15-20天(2片真葉)時定植,于晴天傍晚進行,要注意保護根系,起苗前淋透水,起苗時按順序,做到帶土定植,以防傷根。

4.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是穩產高產的關鍵之一。黃瓜對基肥反應良好,整地時深耕增施腐熟有機肥,畝施2000公斤-3000公斤,毛肥50公斤,過磷酸鈣30公斤作基肥。植株2-3片真葉時,開始追肥。黃瓜根的吸收力弱,對高濃度肥料反應敏感,追肥以"勤施、薄施"為原則,每隔6-8天追肥1次,畝施尿素5公斤-6公斤。卷須出現時結合中耕除草培土培肥,采收第一批瓜后再培土培肥1次,畝施花生麩15公斤-20公斤,復合肥30公斤,鉀肥10公斤。夏秋季由于氣溫高,生長發育迅速,衰老也快,加之降雨量大,肥水流失多,除了施足基肥外,要早追肥。1-2片真葉期和采收第一批瓜后各培土培肥1次,要重視磷鉀肥,以避免陡長、早衰。

5.整枝:一般卷須出現時插竹搭架引蔓,搭"人字架"。引蔓在卷須出現后開始,每隔3-4天引蔓一次,使植株分布均勻,于晴天傍晚進行。黃瓜是否整枝依品種而定,主蔓結果的一般不用整枝;主側蔓結果或側蔓結果的,要摘頂整枝,一般8節以下側蔓全部剪除,9節以上側枝留3節后摘頂,主蔓約30節摘頂。

6.黃瓜落蔓要領:黃瓜落蔓能使葉片均勻分布,保持合理采光位置,維持最佳葉片系數,提高光合效率,從而可以使生長勢加強,結瓜期延長。不過,落蔓要掌握正確的方法,才能保證溫室大棚黃瓜優質高產。

6.1在植株生長點接近棚頂,植株底部無葉莖蔓離地面30厘米以上的時候及時落蔓,落蔓宜選擇晴暖午后進行,這樣不易損傷莖蔓。切記不要在含水量高的早晨、上午或澆水后落蔓,以免損傷莖蔓,影響植株正常生長。

6.2落蔓前7天最好不要澆水,這樣有利于降低莖蔓組織的含水量,增強柔韌性,還可以減少病源。

6.3將纏繞在莖蔓上的吊繩松下,順勢把莖蔓落于地面,切忌硬拉硬拽,莖蔓要有秩序地向同一方向逐步盤繞于栽培壟的兩側。盤繞莖蔓時,要順莖蔓的彎向把莖蔓打彎,不要硬打彎或反方向打彎,避免扭裂或反方向折斷莖蔓。開始落蔓的時候,莖蔓較細,間隔時間短,繞圈小,莖蔓長粗后,落蔓時間間隔稍長,繞圈大,可一次性落莖蔓長的1/3-1/4。

6.4先去除病、老葉,帶至棚外燒毀,避免落蔓后靠近地面的果實、葉片因潮濕的環境發病。

6.5保持有葉莖蔓距壟面13厘米左右,每株保持功能葉在20片以上。

二、病害防治

1.霜霉病:在地勢低洼通風不良澆水過多的情況下,危害較為嚴重,主要為害葉片,偶爾也為害莖、花梗。發病初期有水漬狀多角形病斑,病斑不穿孔,濕度大時背面病斑可能長出黑色霉層,嚴重時由于病斑數目多、擴展快、病斑相互愈合,造成葉片提早焦枯死亡。

防治方法:生態防治:保持室內通風良好,控制室內的溫度,白天保持在25度左右,晚上控制在15度左右。藥劑防治:發病時用50%菌成兌水2000倍液噴霧,病重地在3-5天重復噴一次。

2.灰霉病:灰霉病主要危害黃瓜的葉、果、花等,灰霉病病菌從敗謝的雌花中侵入,長出灰褐色霉層,繼而侵入幼瓜,造成頂部腐爛,變軟萎縮,大瓜受害病部先發黃,直至腐爛脫落。

防治方法:田間管理:高哇栽培、降低田間濕度、合理灌水、傍晚澆水,要適當通風排濕,促其健壯生長。藥劑防治:發病初期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500~2000或50%多霉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噴霧。

收獲:皮色從暗綠變為鮮綠有光澤,花瓣不脫落時采收為佳。頭瓜要早收,以免影響后續瓜的生長,甚至妨礙植株生長,形成畸形瓜和植株早衰,從而影響產量。

參考文獻

黃瓜優質高產栽培技術范文第4篇

關鍵詞 水稻;育苗棚;后期;綜合利用;北方

中圖分類號 S641.3;S641.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2-0128-01

水稻大棚育苗,有利于提早育苗,搶奪早春低溫,充分利用早春低溫,秧苗發育時間充足,并且抗病、高產、高效,肇東市5月下旬水稻插秧基本結束,苗床地閑置時間長,浪費土地,閑置的大棚資源必須充分利用,在棚內種植西瓜、香瓜、蔬菜是行之有效的途徑,現將其利用模式總結如下。

1 甜椒栽培模式

1.1 品種選擇

選擇優質、高產、抗病品種,如精選帝王、黑玉大椒。

1.2 播種

5月上旬播種,播種到定植40 d左右[1]。植株長出8片葉時定植,用種量2 250~3 000 g/hm2。先將種子在清水中浸4 h,撈出再放入10%磷酸三鈉溶液中浸種20~30 min,再撈出用清水浸種10 h,撈出催芽,放入直播營養缽內,營養缽應提前澆透水。

1.3 定植

6月上中旬定植,定植前1 d將秧苗澆透水。壟距60 cm,株距30~35 cm,苗坨與地面相平,定植時要剔除病弱株。定植3~4 d后再澆1次大水,過1周澆第2次水,保證緩苗兼降地溫。

1.4 花期管理

用20~25 mg/kg番茄靈噴花,加大通風量,風量越大,落花落果越少,坐果率越高。果實膨大期追肥、灌水,提高產量。整個生育期防治病蟲害[2]。

2 黃瓜栽培模式

2.1 品種選擇

選擇結果期集中、耐熱抗病的中早熟品種瑞雪21、保優22。

2.2 播種

秋茬黃瓜一般采用直播,用種量3 kg/hm2,保苗株數5.25萬~5.70萬株/hm2。

2.3 整地施肥

用農肥60~75 t/hm2、二銨600 kg/hm2、硫酸鉀300 kg/hm2作底肥一次性施入,大棚可按60 cm做高壟,壟東西方向。

2.4 播種時間與方法

秋黃瓜播期在6月上中旬至7月上中旬,澆埯水,水滲下后,埯播催芽種子2粒,覆土2 cm。1葉1心時補苗一次,3片葉左右時,選留壯苗定植。

2.5 溫濕度管理

大棚溫度保持在25~32 ℃之間,超過溫度要放風,此季節可把大棚四周薄膜卷到肩部,降雨時放下薄膜,防止雨水滲入棚內。

隨著外溫下降,逐漸縮小放風量,先把圍裙放下,以后白天早放風晚閉風。后半夜溫度保持在10~13 ℃,避免霜霉病的發生。

2.6 肥水管理

黃瓜苗長至5~6片葉時,主蔓已經伸長,應及時搭架綁蔓,根瓜長至10 cm時開始追肥,結合澆水,施復合肥375 kg/hm2。

2.7 防治病害

霜霉病發病初期噴施甲霜靈、乙磷鋁、克露、殺毒礬,7 d噴1次,連噴3~6次;角斑病發病時噴硫酸鏈霉素或瑞毒硐,7 d噴1次,連噴3~4次。

3 番茄栽培模式

3.1 品種選擇

選擇高產、抗病品種,如金棚超冠、金棚必勝。

3.2 播種時間

根據歷年經驗,肇東市播期在5月初,苗齡20~30 d,中間不分苗,直播在營養缽內。

3.3 播種方法

用10%磷酸三鈉浸種20 min,用清水洗凈后再浸種8 h催芽[3-4]。待芽露白時進行播種,用種量450 g/hm2。播種時把育苗床土澆透水,把催芽后的種子均勻撒播,然后覆土1 cm,最好在直徑5~6 cm、高8~10 cm營養缽中播種。里面裝上床土,每缽播2粒種子。要特別注意防止土壤干旱和營養缽土溫升高而造成的危害,營養缽的間隙一定要用土封嚴。

3.4 苗期管理

要做好遮蔭、防曝曬,加強通風降溫,防止高溫,及時間掉過分密集的雙棵苗。播后20 d左右,秧苗長到5~6片葉時,及時定植。苗期要防治蚜蟲,噴施病毒A預防病毒病。

3.5 整地施肥

按50~55 cm行距做壟,破開壟臺,施優質農肥75 t/hm2、磷酸二銨300 kg/hm2、鉀肥225 kg/hm2,再合成矮壟或平畦,棚四周通風,防高溫。降雨時把薄膜蓋嚴防雨。

3.6 定植方法及管理

定植前1 d將秧苗澆透水,栽苗最好選陰雨天,株距以40~50 cm為宜。

3.7 開花期管理

定植3~4周,第一花序開花,開始打杈、綁蔓和蘸花,用30~40 mg/kg番茄靈或防落素噴花。

3.8 果實旺盛生長期管理

果實長到雞蛋大小,要疏花疏果,留3~4穗果摘心。每穗果留4~5個,還要分期追肥,追二銨150 kg/hm2,第二穗果長到雞蛋大小時再追1次。白天25~28 ℃,夜間15~18 ℃。生長期用白菌清、殺毒礬、乙錳、代錳防治病害。

4 西瓜(香瓜)復種葉菜栽培模式

水稻育苗時間3月末至4月初,插秧時間5月15日,5月末至6月初大棚內整地、起壟結束。

4.1 品種選擇

西瓜品種可選世紀霸王、雙抗大地雷,甜瓜品種可選甜霸、金棚糖王。

4.2 種子處理

采取溫湯浸種,55 ℃熱水浸種15~20 min,邊浸邊攪拌,待水溫降到30 ℃時停止攪拌,西瓜浸種20~24 h,香瓜浸種8~10 h,浸種后可以催芽或不催芽播種。

4.3 整地施肥

用優質農肥37.5~75.0 t/hm2、尿素150 kg/hm2、二銨450 kg/hm2、硫酸鉀450 kg/hm2作底肥一次性施入。

4.4 播種時間與方法

水稻插秧后,可直播于棚內,播種深度2 cm。西瓜栽9 000株/hm2,甜瓜栽3萬株/hm2。

4.5 田間管理

因處于氣溫較高、光照較強的季節,從播種開始把大棚四周薄膜卷到肩部,門也不要關閉,形成涼棚,既減弱光照強度又通風,降雨時放下薄膜,防止雨水漏入棚內。棚內干旱及時澆水,結合澆水施復合肥300 kg/hm2。

生育期用殺毒礬、克露防治霜霉病;用炭疽福美防治炭疽病;用煉蚜防治蚜蟲。

西瓜、甜瓜拉秧后,9月中旬播種香菜、菠菜,霜凍前采收。

5 參考文獻

[1] 黃江濤,張春奇,李紅波,等.麥茬番茄無公害高產栽培技術[J].河南農業科學,2006(3):94-95.

[2] 張國強,詹玉絲,陳曉,等.番茄塑料大棚春提早高產栽培技術[J].河南農業科學,2002(11):38-39.

黃瓜優質高產栽培技術范文第5篇

關鍵詞:吊瓜;栽培方式;生長發育

中圖分類號:s642.9 文獻標識碼:a doi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3.05.012

吊瓜,亦稱栝樓[1-4],屬葫蘆科多年生草質藤本植物,是一種經濟價值較高的藥用植物,其根、瓜、皮、種子歷來就作為藥材使用。吊瓜種植效益好,發展勢頭良好,已成為農民致富的好途徑[2,5]。為了探討吊瓜在麗水山區氣候條件下,獲得更高產量和經濟效益的栽培方式, 筆者于2009年引進諸暨市華夫吊瓜研究所選育的‘花山1號’吊瓜新品種[4],進行了不同栽培方式試驗。

1 材料和方法

1.1 試驗地自然環境

試驗地位于麗水市蓮都區老竹鎮丁宮村,海拔325 m,常年平均氣溫18.18 ℃,年均降水量1 360~1 660 mm,無霜期265 d,灌溉方便,土壤為砂壤土,土層厚75 cm,ph值為6.8。

1.2 試驗材料

供試吊瓜品種為‘花山1號’,由諸暨市華夫吊瓜研究所提供。于2009年3月定植苗木,株行距4 m×3 m,授粉品種為諸暨市華夫吊瓜研究所一起配送的,主栽品種和授粉品種比例為10∶1,管理水平中等[7-10]。

1.3 試驗方法

試驗設2個處理:a1采用籬架式[11]栽培,雙蔓整枝方式[12],藤蔓先在網架斜面形成生長區,再將藤蔓引導到棚頂部,棚架為南北走向(圖1);b1 采用棚架式栽培[13], 單蔓整枝,直接將藤蔓引導到棚頂部(圖2)。小區面積120 m2, 種植18株。隨機區組排列, 3 次重復。在植株的生長期觀察吊瓜‘花山1號’在2種栽培方式下的植物學性狀、吊瓜品質特征、單株產量、單產等, 并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栽培方式對吊瓜植物學特性的影響

由表1可見, 籬架式栽培植株生長勢強,葉片形成速度快、數量多,4月20日觀察,籬架式栽培葉片數比棚架式栽培約增加4.7片,但是始花期稍微延后。籬架式栽培植株全生育期更長,葉片枯黃期延后,營養供應期長。

2.2 不同栽培方式對吊瓜產量的影響

籬架式栽培單株平均接瓜數為237個,比棚架式栽培少。但單株產量比棚架式栽培高15.2%,單產提高26.1%,見表2。籬架式栽培采用的是雙蔓整枝,在3~5葉后摘心,藤蔓首先在斜面形成大面積的生長區,再逐步引導至棚頂部,后期生育期延長15 d,營養物質供應更充分,優質瓜率高,構成了較高的產量。棚架式栽培采用的是單蔓上架,先期先引導藤蔓至棚頂部,葉面積相對少,后期枯葉期提前。

2.3 不同栽培方式對吊瓜單瓜品質的影響

籬架式栽培形成的葉面積大,生育期長,植株葉片的受光面增大及受光時間增加,對吊瓜營養積累有利,結果千粒質量[4]比棚架式栽培平均高20 g,優質瓜率達到85.6%,棚架式栽培為76.7%,吊瓜縱橫徑比指數也比棚架式栽培高。籬架式栽培的單瓜質量、單瓜籽粒數、單株結瓜數與棚架式接近,見表3。

2.4 經濟效益比較

籬架式栽培比棚架式栽培設施投資稍大,栽培成本提高,每公頃額外投入材料費、人工費6 000~7 500元,但籬架式栽培優質瓜率高、產量更高、內在品質佳,經濟效益更高,見表4。

3 結 論

試驗結果表明,‘花山1號’吊瓜采用籬架式栽培植株性狀好、長勢旺盛,全生育期長,更有利于植株的光合作用,營養物質的積累。

籬架式栽培能提高‘花山1號’吊瓜單株產量,優質瓜率高于棚架式栽培, 單產提高26.1%,經濟效益提高14.8%。

考慮到籬架式栽培具有一定的技術性,大面積種植最好提前學習、掌握相關技術要點。

參考文獻:

[1] 吳道龍.山區吊瓜病蟲害及其防治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2(11):100-101.

[2] 酈平,陳華夫,陳華根.食用吊瓜病蟲害

防治操作規程[j].上海蔬菜,2009(6):50-53.

[3] 童培銀,付金松,陳華夫.大粒吊瓜優質高產栽培技術[j].農業科技通訊,2010(7):205-207.

[4]陳軍法,熊戰蘇.無公害吊瓜高效栽培技術研究[j]. 內蒙古農業科技,2005(2):44-45.

[5] 葉必成,陳利權,林敏莉,等. 草本藥材栝樓高產栽培技術[j]. 內蒙古農業科技,2011(3):101-102.

[6] 陳華夫,孫秀麗,孟瑜清.吊瓜品種花山1號[j].浙江農業科學,2009(6):1090-1091.

[7] 劉佐,朱靜華,李明悅.鉀素對蔬菜產量的影響及鉀的吸收特性、利用率的研究[j].天津農業科學,2007(2):78-80.

[8] 姚春霞,陳振樓,邱琴.西瓜設施栽培化肥減量對其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華北農學報,2005(2):97-98.

[9] 吳建華,王建榮.吊瓜高產高效栽培技術[j].上海農業科技,2002(5):61-62.

[10] 吉慶勇,華金渭,程文亮. 吊瓜“花山1號”在麗水的引種試驗[j].浙江農業科學,2012(11):1497-1498.

[11] 張兵,鄧永卓,李文萍.早春大棚小型西瓜吊蔓栽培技術[j].天津農業科學,2010(1):137-138.

[12] 徐彬.大棚西瓜早熟栽培技術[j].河南農業科學,2002(12):48-49.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玛多县| 山东| 凤山县| 望城县| 金秀| 毕节市| 乡宁县| 金沙县| 北海市| 钟山县| 孝感市| 呼和浩特市| 罗源县| 兴化市| 乳源| 光泽县| 白沙| 海兴县| 红原县| 阿拉善右旗| 钟山县| 盐边县| 襄汾县| 常宁市| 青川县| 石柱| 深水埗区| 成武县| 肇庆市| 达州市| 延长县| 洛浦县| 图们市| 内黄县| 汝城县| 沾益县| 剑川县| 咸阳市| 江油市| 福鼎市| 寿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