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內科護理論文

內科護理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內科護理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內科護理論文

內科護理論文范文第1篇

1.1方法兩組入院后根據疾病類型的不同采用消化內科常規治療方法,均由同一組醫護人員實施治療和護理工作,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管理,按照常規診療流程對患者實施護理,觀察組針對消化內科的潛在護理風險,采用風險護理管理,具體內容如下:(1)護理風險因素分析。科室由護士長、專科醫生、病區組長成立護理風險管理小組。小組成員通過對患者開展問卷調查、查閱相關文獻,并結合臨床工作事件,評估消化內科護理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因素,主要有:①部分護士專業知識缺乏,對危急情況、疑難問題的處理能力差。②部分護理人員責任心不強,為降低工作強度而隨意簡化操作流程。③對護理風險的認識不夠,不能及時預見危險,以及對患者的健康知識宣傳不到位。④缺乏與患者之間的溝通技巧,態度冷漠。針對風險因素,制定風險管理措施,并對全科護士進行為期一周的護理風險管理培訓,學習《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牢固樹立“安全第一,質量第一,安全與質量并重”的理念[2],提高護士的風險意識,使護士熟悉、掌握護理計劃以及各項管理措施。(2)風險管理。①加強培訓:教育護理人員保持終身學習的理念,定期組織護理人員學習專業護理知識,掌握消化內科常見病、常用藥物等相關知識。日常工作中形成工作資歷老的護理人員帶領年輕的護理人員,對科室護理操作技能進行抽查考核,尤其是新護士和新設備投入使用時,讓大家在考試和比賽中相互學習,不斷提高護理工作能力。加強對危急重癥知識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消化道危急重癥警惕性。為護理人員提供更多參觀和學習的機會,發現疑難病例時組織查房并進行討論[3]。②完善制度:完善科室護理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將護理操作流程匯編成冊,督促護理人員嚴格按照操作流程辦事。制定彈性排班的管理制度,減輕護理人員的工作壓力。制定護理工作中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提高護理人員的應變能力。年終將護士在工作中的表現作為評先選優的依據。③強化健康宣教:制定消化內科常見疾病診療宣傳手冊,根據手冊內容向患者介紹疾病的醫學知識,包括誘因、臨床表現、常用藥物、預后、不當飲食方式、精神緊張及吸煙等因素與疾病關系。加強常用藥物使用的宣教,包括藥物的作用、用量、用法、注意事項等,強調遵醫囑服藥的重要性,及時告知患者和家屬藥物不良反應,征求其用藥意見,并向患者講解日常生活中的消化道保健方法。④提高溝通技巧:鼓勵護理人員加強自身修養,言行舉止要端莊,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要把患者和家屬放在首位,對待患者要一視同仁,平等對待。通過組織溝通能力研討會[4],掌握溝通技巧,多采用撫觸、手勢、口形、表情、眼神、肢體動作等非語言形式進行溝通。加強護理人員職業道德教育,改善服務態度,對待患者文明禮貌,語言親切,多關心、理解患者,對于一些治療方案等要及時與患者進行溝通,對于比較重要的通知要進行相關記錄。

1.2效應指標與評價標準(1)護理不安全事件:對患者住院期間的危重疾病監護不周、藥品應用錯誤、病情觀察不詳以及意外墜床和跌傷的發生情況進行記錄。(2)護理質量:包括護理的熟練程度、護士的責任心、溝通能力、主動服務性、應急能力和護理書寫的規范性六個方面的內容,均采取百分制,讓患者根據護士的表現進行打分。(3)護理滿意度:采用我院自行設計的住院患者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評價。該問卷共包括住院環境、健康教育、治療性操作、心理護理和服務態度五個方面,每個方面分為滿意和不滿意。由專業人員指導患者于出院前1天進行填寫,采用無記名的方式。

1.3統計學處理數據的錄入與分析采用SPSS15.0軟件,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χ±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或χ2檢驗,P<0.05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不安全事件、患者認可度比較觀察組患者的病情觀察不詳、藥物應用錯誤、意外墜床和跌倒等護理不安全事件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的認可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護理質量比較觀察組護士的溝通能力、操作技術熟練程度、護理責任心等護理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觀察組患者在健康教育、治療性操作、禮儀服務等方面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討論

護理是一項知識密集、技術優良、充滿專業技術性的工作。護理質量的優劣直接關系著患者是否能夠康復出院和醫院的信譽。近年來,隨著患者及家屬維權意識和健康意識的逐漸增強,在診療活動中對護理人員的技術水平、職業道德、服務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護理過程中的任何一個環節發生問題都會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同時也會給護理人員和醫院帶來經濟及法律方面的風險。臨床護理的質量與組織管理體系有著密切的關系。管理能力在21世紀被譽為重要的功能之一,在消化內科這樣特殊的醫療環境中,管理顯得尤為重要。有效的護理管理對于提高護理水平和效率、降低醫療成本、減少護理風險具有積極意義。

風險管理是對風險進行預見、發現和評價,并尋找其對策的管理科學。在20世紀80年代,歐美的管理者將風險管理引入醫院管理中,在提升醫療護理質量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有報道認為,風險管理的目的在于降低護理不安全事件的發生,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減少患者不必要的身體和經濟方面的損失,最終提升護理質量,改善患者的滿意度。覃文嫻對584例消化內科患者的護理風險因素進行分析,采取相應的護理管理措施,結果發現,護理干預后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率有了顯著性的下降。本研究觀察發現,對消化內科實施護理風險管理能顯著減少護理不安全事件的發生,提高護理質量,以及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認可度,且顯著優于常規護理管理(P<0.05)。這主要是由于風險管理的實施,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提高了護士的風險意識和護理技能,能及時發現和評價護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因素,多角度、全方位地提升服務能力,從上至下、由點到面地全面覆蓋了護理過程中可能的潛在風險,從而采取積極、科學的管理措施將風險降至最低。同時,加強護患溝通,也可有效避免護患糾紛的發生。

內科護理論文范文第2篇

1.1一般資料:選擇2013年5月~2014年4月在我院消化內科住院治療的消化疾病患者86例,男48例,女38例,年齡16~74歲,平均(62.4±5.8)歲。86例患者中患有消化道良性腫瘤患者18例,患有消化道出血患者29例,患有消化潰瘍患者34例,其他病癥患者5例。分為觀察組43例與對照組43例。兩組性別、年齡、體征、職業、病程以及臨床表現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的消化內科藥物對癥治療和常規護理措施,護理措施主要包括:①要求患者進行臥床休息,護理人員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嚴格的監測。②對患者的飲食結構進行調整,要求患者食用清淡的食物,遵循多餐少食的原則。觀察組患者在此治療和護理的基礎上給予細節護理,馬上為患者進行吸氧,保持患者的呼吸道暢通,嚴格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情況,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對于患者的出入量以及嘔血量和便血量加以記錄,在飲食方面針對嚴重出血患者實施禁食,針對少量出血患者可以給予無刺激以及清淡的流食,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家屬在其病情好轉之后給予容易消化的食物。細節護理主要包括:①情感細節護理。護理人員在和患者交流、接觸的過程中,應使患者感受到關懷、安慰。②動作細節護理。由于護理工作要求有較強的操作性,所以護理人員在進行每項操作時應嚴格按照操作流程進行實施。③儀容細節護理。護理人員應使自身每天以一個精神飽滿、干凈利索的形象出現在患者面前,同時,良好的儀容也將護理人員的白衣天使形象進行了充分的展示,使醫院的整體風貌得到了提高。④語言細節護理。由于護患關系較為短暫,因此護理人員在工作中應使用正確、良好的語言將自己對患者的良好意愿進行表達。

1.3療效評定:使用VAS評分表評價兩組患者在接受護理后10d、30d的疼痛程度,使用自我護理能力實施量表調查患者在接受護理后的自我護理情況。

1.4統計學分析:使用SPSS13.0對各項資料進行統計、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觀察組患者在接受護理后10d和護理后30d的疼痛程度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兩組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觀察組患者在接受護理后的自我護理技能、自我護理責任感、自我護理能力均優于對照組,兩組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內科護理論文范文第3篇

1.1一般資料

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采取對比(P>0.05)。

1.2管理方法

甲組60例均接受常規的護理管理,而乙組則均采取組長負責制的分層管理,具體步驟如下。①建立管理小組:根據科室護士的學歷、資歷以及職稱等選擇出3名組長,然后按照不同年齡階段將護士分為3組責任組,分別由3名小組長負責管理,最后由科室護士長領導3個小組制定分層管理方案。要求責任組長根據患者實際病情以及與護理的工作量安排當天值班的責任護理人員實施分管患者,部分并且嚴重者有責任組長親自管理。各組責任組長在管理中要對其他責任護士的護理情況、護患互動等進行指導、觀察記錄,保障本組責任護士的護理效果與質量[3]。②實施方法:由于該院消化內科各責任組及小組組員、患者數量比較固定,因此以雙班制進行護理管理,由責任組長副總行政班,且8h務必在崗、24h負責制。同時其他責任組至少每天1名組員整班,責任組組員中午休息時間段則由整班的這名護士負責患者的護理管理工作,使一天中的護理管理具有連續性。此外,護士長可以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對各組組員進行合理調配,排班的時候以新老責任組員搭配,并且在護理管理高峰期增加責任組組員數量。上一責任組完成護理工作后,在第二天早晨交班時由下一組接班的責任組組長帶領其他組員共同完成上一組未完成的護理管理工作,以便保障患者的護理管理。最后,由3組責任組組長對本組組員進行每月1次考核,最后由科室護士長進行評分,并且對各層組員開展交流學習,加強責任組組員的綜合技能與素養[4]。③護理管理質量監控:各組責任組組長對自己組內成員的整體護理質量展開評估,以保障整體護理管理水平。責任組組長每周開展治療監控并將組員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記錄,并且及時采取整改措施。而科室護士長每天對病房加強查房2次,每月組織各責任組展開護士會議1次,對各層責任護士在護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同時提出改善護理質量的措施,保障護理質量的同時,提高消化內科護理科室的管理水平。最后,由護士長對各組組員績效情況進行考核,同時給予相應的獎懲[5]。

1.3觀察指標

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接受不同的護理管理模式后,患者的投訴率、不良護理事件的發生率以及整體護理滿意度評分。其中,患者的整體護理滿意度評分運用本院自制的護理滿意程度調查量表進行評分,分值是0~100分,若評分≥90分,則視為非常滿意;若評分為70~89分,可視為基本滿意;如評分低于70分,則視為不滿意。

1.4統計方法

該次研究所獲得的數據均采取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與處理,其中,計量資料采取來(x±s)表示,應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取[n(%)]來表示,應用χ2來進行檢驗,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比兩組消化內科住院患者的投訴率

兩組住院患者均接受不同模式的護理管理后,甲組60例中有5例患者投訴,投訴率是8.33%;乙組60例中無任何患者投訴,投訴率是0.0%;乙組患者對本次護理管理的投訴率顯著低于甲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5714,P=0.0034<0.05)。

2.2對比兩組消化內科住院患者不良事件的發生率

兩組住院患者均接受不同模式的護理管理后,甲組60例中有4例患者發生了不良護理事件,不良事件的發生率是6.67%;乙組60例中無任何患者發生不良護理事件,發生率是0.00%;乙組患者在該次護理管理中不良事件的發生率顯著低于甲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4336,P=0.0064<0.05)。

2.3比較兩組消化內科住院患者對該次護理管理的滿意度評分

該次研究的120例住院患者均資源參與了該次護理管理的滿意程度評分,其中,甲組護理滿意度評分是(84.6±1.0)分;乙組護理滿意度評分是(98.8±1.0)分,乙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顯然高于甲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77.7766,P=0.001<0.05)。

3討論

在醫院護理管理中,患者的滿意度能客觀地表達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與質量[6]。該次研究中,乙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顯然高于甲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在消化內科護理管理中運用組長負責制分層管理模式,能夠顯著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此外,采取組長負責制分層管理的乙組患者,在護理投訴率、不良時間發生率方面,均顯著低于采取常規護理管理的甲組,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能是由于運用組長負責制分層管理能夠提高責任組組長的責任心,促使其在日常工作中積極主動對自己、對其他責任組員的護理效果、質量進行糾查,并且在科室護士長的帶領下積極開展開了護士會議,通過各責任組組員之間的互相交流學習,使某些不良事件及時得到預防,達到安全護理的效果。此外,護士長將科室的各護理人員通過資歷、職稱、年齡等進行細化分組,并且明確了具體的護理工作內容與流程,加強對病情嚴重者的護理管理,能夠顯著提升這個護理管理效率[7]。

綜上所述,將組長負責制的分層管理方式學科、合理地運用到醫院消化內科的日常護理中,能夠顯著提升護士的護理質量,使患者獲得較高的護理滿意度,保障了該科室的整體護理管理效率,該護理管理模式在臨床中具有較高的運用價值。

作者:李英棟 單位:重慶市江北區中醫院

[參考文獻]

[1]明曉麗,魯謹.護士分層分組管理模式在內科病房管理中的應用[J].農墾醫學,2012,22(1):69-71.

[2]李群,黃妙琴,黃轉宜.急診護理管理中組長負責制分層管理模式的護理價值觀察[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3(11):176-177.

[3]孔麗梅,余燕,張朵朵,等.組長負責制分層管理模式在ICU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6,16(9):270-271.

[4]孫梅花,陳華,彭華娜,等.責任組長負責制排班模式在胸外科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5,11(14):66-69.

[5]朱玉培.組長負責制分層管理模式在ICU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衛生產業,2015,28(8):119-120.

內科護理論文范文第4篇

1.1專科特點神經內科由于專業性特點,其疾病具有發病率、致死率、致殘率和復發率高的特點,患者病情變化快、病種復雜,臨床對細致周到的護理巡視、科學合理的巡視記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神經內科護理巡視現狀

1.2.1分析黃玉春等關于《護理巡視記錄表的設計及應用》、黃安桃等《分級護理巡視記錄單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孫愛玲等《分級護理巡視單的設計與應用》等研究成果,我們可以發現,專家們對護理巡視單的意義、巡視內容、巡視記錄的方式等方面進行積極探索,但在如何根據神經內科特點開展符合患者需要的護理巡視,提高護理巡視記錄效率、效用以及減少不必要的護理工作量等方面,尚缺少更明確、更具實踐意義的闡述。

1.2.2目前神經內科病房的臨床護理巡視工作各家醫院的要求并不一致,有的醫院側重患者剛入院時的入院評估記錄,加強了對重點人群皮膚、跌倒的安全評估及交接記錄,執行分級護理制度,但對巡視記錄沒有明確要求;也有一些醫院圍繞患者臨床護理有關的翻身叩背、皮膚、口腔、會陰、發熱、疼痛、管道、病情觀察、心電監護等內容,及健康教育有關的入院宣教、飲食、、活動、術前、術后、用藥、出院指導等內容制定成分級護理執行單24h使用,要求護士簽字執行,旨在通過護理活動結合病情觀察,以體現護理巡視。這些舉措一定程度上對神經內科患者的巡視起到強化推動作用,但對于一些病情復雜、變化快、有合并癥的患者,巡視的要求及記錄沒有明確,也沒有考慮到晝夜因素、持續巡視結果等必要項目的影響。

2探索

我院從2012年初開始對神經內科護理巡視工作提出明確要求,要求根據每位患者入院的評估結果開展護理巡視工作,在巡視中運用更多的病情觀察技能,將病情觀察與日常治療護理工作結合起來安排巡視時觀察重點,根據觀察的結果,做好記錄及交接工作。各班次人員須根據前一班次患者的總體情況,安排確定本班巡視重點,動態調整實施每位患者的病情觀察。對護理人員進行神經內科疾病觀察要點的培訓,利用信息系統的先進技術,設計出簡單便于護理人員操作的晝夜兩種巡視記錄單。

2.1白天的護理巡視記錄護理巡視是護理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白天集中更多的治療護理任務,護士如能做到及時巡視病房,不僅對患者的病情變化有所觀察,而且可對本班次的治療護理措施落實情況起到督導作用。安排白天巡視工作時需注意①要充分利用、合理安排巡視時間,在執行護理操作(如交接班、發藥治療、口腔護理、輸液等)時應根據實際情況開展巡視工作實施病情觀察,如發藥時可觀察了解患者吞咽功能;輸液時觀察患者肢體活動情況;健康教育時了解情緒狀態等。②根據病情輕重緩急,有的放矢實施規范的巡視,如患者輸液時需加強巡視次數,有的患者輸液時容易睡覺,經常巡視可及時發現藥液量、滲漏和用藥后的不良反應。③簡化記錄,利于操作,我們將輸液、翻身卡、吸氧卡整合于一張護理記錄單,加強皮膚、病情及不適主訴的巡視,利用信息技術采集日期、藥名數據,制作電子輸液巡視卡,每床1份(病危、病重患者記錄危重病護理記錄單,無需在本單記錄)。責任護士按照要求填寫護理巡視卡,臥位欄:用“√”示落實,如氧流量、滴速需具體注明;皮膚完好用“√”表示,如破損需注明部位、面積;巡視病情欄:針對神經專科內容,無特殊時用“√”示落實,有特殊時須注明;患者主訴則需注明有無,有需寫清具體內容等;填寫時7:00~19:00之間用藍筆,19:00~7:00之間用紅筆;停止用氧時,只需在氧流量欄注明停止及具體時間即可;余根據患者病情選擇填寫。護理巡視卡每日收回,按床號順序裝訂并保存至患者出院后1周。

2.2夜間的護理巡視記錄夜間護理占全天護理工作的1/2,工作任務獨立性強,加之值班人力資源少(以年輕護理人員居多)等原因,因此加強規范夜間護理巡視工作是提升夜間護理質量的關鍵環節。巡視時需注意①考慮夜間工作特點如夜間環境、光線、患者睡眠情況、夜間睡姿,安全護欄使用,如廁情況(神經內科患者如廁時容易發生意外),防盜安全等問題。②要充分利用白天的巡視觀察結果,有計劃地安排夜間巡視工作,做好輕癥患者重點情況及重點人群的巡視工作。一般來說新入院的、特殊治療的、輕微不適主訴的老年人、無法安靜睡眠的、病情變化的、有治療護理任務的、患有其他疾病及易出現并發癥的患者等,是夜間病情觀察的重點人群。③根據神經內科患者具體情況,結合白天的巡視結果,采用信息技術手段自動采集等級護理數據,將夜間病情觀察護理巡視記錄單設計為表格(電腦根據病員數量調整打印頁數)正反面使用(反面時間不同01:00~07:00,其余各項相同)。夜間使用時根據填表說明及具體情況(病危、病重患者記錄危重病護理記錄單,無需在本單記錄),執行分級護理巡視制度,做好巡視記錄;觀察病情巡視:“√”以示落實,19:00~7:00之間用紅筆填寫;有其他情況:①表示病情變化;②晚間護理;③翻身護理;④晨間護理;⑤治療;標入序號即可,兩點之間需注明具體時間的,執行體溫單時間記錄規范;必要時根據患者病情和實際情況變化動態調整增加巡視次數。

3應用實施

神經內科護理巡視時必須結合有效的病情觀察,如運用基礎護理技術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瞳孔、出入量、意識情況;了解掌握患者有無惡心、嘔吐(嘔吐物的性狀與量)、頭痛(缺氧及窒息情況)等癥狀;觀察血管通路[留置針、經外周穿刺中心靜脈置管(PICC)、深靜脈管道等]、胃管、尿管、腦室引流管等管道情況;觀察患者皮膚、、用藥及電解質等檢查結果;觀察神經專科情況如肌力、肢體功能狀態、感覺障礙、活動步態、進食、吞咽功能、口角歪斜、語言表達能力等;在臨床實踐中,患者主訴對病情觀察有重要意義,應重視運用根據主訴內容實施觀察技能。但神經內科部分患者會有語言表達障礙,在日常活動中應更加細致入微地通過患者的神態、情緒狀態、自理活動能力情況,及通過日常護理接觸建立熟悉的溝通方式實施專科觀察。患有其他疾病及易出現并發癥的患者也是觀察的重點人群,而對這些特殊的有合并癥的患者則需運用交叉學科的知識進行觀察。另患者因疾病原因會出現心理情緒狀態異常,易引起意外事件如跳樓、走失、跌倒、病情加重等安全情況,應加強護理重點監護。應將觀察的結果及時記錄于護理巡視單,特殊的、需重點觀察的內容可用紅筆記錄。

4體會

內科護理論文范文第5篇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病患100例,隨機地劃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齡43-79歲,平均年齡(61.5±2.3)歲;高血壓12例,冠心病16例,急性心肌梗死12例,心力衰竭10例。觀察組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齡41-80歲,平均年齡(60.8±2.5)歲;高血壓13例,冠心病15例,急性心肌梗死9例,心力衰竭13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和病癥類型等對比,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以P>0.05有可比性。

1.2人性化護理方法

對照組行基本常規護理法,操作相對簡單,主要包含藥物變更,維持病房衛生整潔有序,物品整齊擺放等。觀察組行人性化護理,具體如下:

1.2.1心理護理

觀察組患者的平均年齡為(60.8±2.5)歲,大都為老年群體,不論在生理還是心理方面均有一定的特殊性。例如,老年患者前往醫院就診,極易出現更復雜的精神反應,產生抑郁、焦慮及高度緊張等消極情緒,嚴重時脾氣易怒,極可能發生患者頂撞醫護人員的事情。鑒于老年患者對入院治療較為排斥,護士要始終以溫和耐心的態度對待每位患者,與其主動交談,盡早了解患者病情進展狀況及主治醫師的治療方案,弄清患者出現各種心理問題的原因,詳細解答患者提出的護理或治療中的每個問題,使患者逐步驅散疾病所帶來的心理陰霾,端正患者的心態,以優質的服務贏得患者及其家屬的信任。

1.2.2營造人性化的住院環境

對于心內科患者而言,良好的住院環境會加速病癥治愈及康復的進程。醫院方及護士要千方百計搞好病房內硬件設施的改造和更新,同時營造舒適的住院環境,護士每日定點徹底打掃衛生,做到病房內一塵不染,保持室內外通風及空氣暢通,完成室內的滅蟲及消毒任務,為患者創設溫馨、和諧的住院環境。

1.2.3藥物護理

心內科患者多數為老年人,記憶力每況愈下,常會發生錯服或漏服藥物的問題。為此,護士要嚴加管理患者的用藥,對不同疾病類型的患者,要做好相應的服藥監督及服藥護理工作。例如,服用降壓藥物易造成性低血壓,則要提醒患者起床及變換時動作要輕柔;服用催眠類藥物會造成頭暈或精神不振等癥,護士就需讓患者臥床休養,切忌運動。另外,護士要依照每位患者排便的時間特點,科學安排瀉藥的服用時間,避開夜晚排便,防范患者晚間病情突變。

1.2.4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

良好、和諧的護患關系是人性化護理的有機組成部分,對于減少或避免護患糾紛的發生有著重要作用。護士態度要隨和,語氣要柔和,話語要平和,所選用的時機還要恰當,以盡快贏得患者的尊重和信任,與患者將心比心,提供更優質的人文關懷,使護患融洽相處。

1.3療效判定標準

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以調查問卷的方式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護理滿意度的指標包含: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本組總例數*100%。

1.4統計學分析

運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完成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通過(平均數±標準差)表示,并經t檢驗,計數資料經X2檢驗,以P<0.05表明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實施人性化護理后,對照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為(17.5±2.3)d,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為(9.9±2.1)d,顯著短于對照組的住院時間(P<0.05)。對護理的滿意度:對照組中,非常滿意11例(22.0%),滿意28例(56.0%),不滿意11例(22.0%),護理滿意度為78.0%;觀察組患者中,非常滿意18例(36.0%),滿意31例(62.0%),不滿意1例(2.0%),護理滿意度為98.0%。觀察組對護理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

3討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阳县| 衢州市| 平利县| 天祝| 宁强县| 黄石市| 山东省| 瓮安县| 赤峰市| 南华县| 新干县| 镇江市| 龙陵县| 谷城县| 安塞县| 嵩明县| 河津市| 兴文县| 凤冈县| 江西省| 从化市| 巴南区| 临朐县| 长汀县| 贵溪市| 新绛县| 忻城县| 通道| 秭归县| 边坝县| 达拉特旗| 错那县| 贵州省| 新疆| 淮南市| 凭祥市| 平原县| 泰和县| 西藏| 贺兰县| 福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