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家禽的疾病預防與治療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春冬季;豬;牛;常見病;預防措施;治療手段
近年來我國農業和養殖業的發展均有較好的提升,農戶養殖家禽也是除耕種經濟作物以外,創造經濟利益的一種特殊方式。但是家禽養殖會受到多種條件的制約,最常見的制約因素是疾病,在春冬季節有較多的家禽常見疾病,此時也是常見疾病的高發期,這加大了農戶經濟損失的風險。因此,了解并掌握常見豬、牛等家禽常見疾病的治療和預防措施對農戶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 春季豬、牛的常見疾病與治療
(一) 家豬春季常見疾病與治療
1、胃腸炎與腹瀉
家豬在春季易發生傳染性胃腸炎疾病或流行性腹瀉疾病,上述兩種常見疾病的發病原因均與病毒感染有關,屬于家禽急性腸道傳染性疾病。家豬患病后的常見癥狀包括水樣腹瀉、脫水、惡心嘔吐等,一旦有家豬發病后即可在大范圍豬群內傳染。
治療措施:針對這兩種疾病應遵循體液及時補充的原則進行治療,一般是在在病豬靜脈處注射安維糖予以治療,或病豬口服補液鹽治療,在此基礎上需添加磺胺脒或氯霉素等抗菌藥物以輔助治療,提升治療效果。
2、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也是春季常見的家豬疾病之一,因春季溫差較大,反復出現冷暖交替情況所致,病豬常表現為發燒、拉稀以及外感風寒等癥狀。
治療措施:該疾病的治療相對簡單,可將青霉素通過復方氨基比林進行稀釋后為病豬注射;病豬口服麻黃,或口服桂枝湯也是有效的治療手段之一,桂枝湯配方中包括麻黃、防風、桂枝、荊芥、甘草以及生姜水等物質共同熬制而成。
3、家豬流感
豬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所引起的,一般有3-7天的病情潛伏期,且該疾病的病程可維持一周左右。病豬患病后的儲氣表現包括發燒、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以及咳嗽等,久之則會引發病豬出現肺炎或支氣管炎等疾病。
治療措施:一般可應用抗生素與安磺靈進行該疾病的繼發性疾病預防,并無治療特效藥。
4、口蹄疫和豬瘟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所引發的急性傳染性疾病,病豬有發燒、精神萎靡、口蹄部位出現小水泡等癥狀,若水泡破裂則可發展曾為紅斑等,具有較高的死亡率。而豬瘟則是由沙門氏菌引發的疾病,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和致死率,病豬有發熱、精神和食欲不振、嘔吐、便秘等癥狀,且易在病豬腹部或腿部內側的皮膚上出現血斑情況,或有壞死現象。
治療措施:口蹄疫疾病當前無特效藥,主要與疾病預防為主;豬瘟可通過高免血清的注射予以治療。此外,上述兩種疾病一旦發現病豬應及時隔離進行消毒。
(二) 牛春季常見疾病與治療
1、 感冒
春季,家牛常見疾病包括感冒、瘤胃臌氣以及胃積食等三種疾病。牛患感冒的原因與家豬患病原因相似,表現相似。
治療以復方氨基比林液注射為主,或進行安乃近液注射均可。
2、瘤胃臌氣
瘤胃臌氣的發病原因與其所食飼料突變有關,牛突然改變飲食,食用青草致其胃部不適,產生較多的氣體導致發病,病牛有暫停反芻、拱背以及腹部脹大等表現,病情嚴重可致死。
其治療方法有三種,第一,讓病牛口服蒜、醋以及食用油調配的汁液;第二,在病牛口中放置可舔舐的木棍,再用另一條木棍放置于病牛腹部進行滾壓助其排氣;第三,病牛屬于急性瘤胃臌氣需在其左側肷部用套管針穿刺慢放氣,避免出現腦貧血。
3、胃積食
出現胃積食的原因是牛消化不良,或誤食霉草所致,患病初期病牛有暫停禁食和反芻表現,病情較輕情況下病牛有拉稀情況,病情嚴重時糞便中伴有血液或黏液,且腹部脹大,久之則會出現呼吸困難、脈搏跳動加快等癥狀。
治療措施:將硫酸鈉加水稀釋,制成濃度為10%的溶液,后在其中添加魚石脂讓病牛服用。若病牛病情過重,易出現酸中或脫水癥狀后,應為病牛注射生理鹽水或復方氯化鈉溶液。還可采用中醫療法,菜菔子和高良姜加水煎制后灌服即可。
二、 冬季豬、牛的常見疾病與治療
冬季家豬常見疾病與春季相差無幾,因此不進行重復表述。而冬季常見牛疾病主要包括百葉干以及胃遲緩兩種疾病,百葉干發病原因為牛仔冬季飲食大量干草,導致體內有較多火氣,消化不良。因此冬季需增加牛的鹽水飲用量,偶爾喂食稀粥。此外還可每月喂食一次花生油,或灌服硫酸鈉。
胃遲緩疾病的發病原因是牛由原本的青草飲食轉變為干草,胃部不適應這種轉變所引起的食欲不振以及停止反芻。可通過注射生理鹽水或灌服食用米醋予以治療。
上述疾病均可通過預防以減少發病率,這就需要對家禽舍進行定期消毒,保證通風和干燥的家禽生活環境,定期為家禽進行免疫疫苗和驅蟲疫苗注射。此外還要保證家禽飼料的干凈和衛生,減少常見疾病發病率。
結語:
豬、牛等家禽的常見和多發疾病應以預防為主要原則,而治療則有輔作用,需要保證良好的家禽生活環境,進行預防接種以降低發病率。
參考文獻:
[1]王曉云.豬口蹄疫的綜合防治措施[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5(09).
[2]楊,石晉虎,孔軍等.豬流感與豬感冒在獸醫臨床上的鑒別和治療思路研究[J].中國農業信息(上半月),2014(04).
競賽方式
參賽者填寫答題卡后,請寄至南京市江蘇路172號《江蘇衛生保健》編輯部收,郵編210009,信封注明“知識競賽”字樣。本次有獎知識競賽的截止日期為2014年10月30日(以郵戳為準)。
獎勵辦法
設一等獎2名,每名獲價值2000元獎品;二等獎6名,每名獲價值500元獎品;三等獎20名,每名獲價值300元獎品;鼓勵獎100名,每名獲價值100元獎品。答對15題的參賽者有資格參與抽獎。
競賽試題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將答題卡正確的“”涂黑)
1.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于( )正式施行。
①1989年2月21日 ②1989年3月21日③2004年12月1日
2.《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管理的傳染病可分( )。
①甲類、乙類②甲類、乙類、丙類③A類、B類
3.對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污水、污物、場所和物品,有關單位和個人必須( )。
①可以自行消毒后處理②按照領導提出的要求進行處理③在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指導下進行嚴格消毒處理
4.傳染病在人群中發生、發展以及引起流行必須具備的條件有:( )
①傳染源②動物宿主和易感兒童③傳染源、傳染途徑和易感人群
5.病原攜帶者是指:( )
①恢復期傳染病病人②急性期傳染病病人③感染病原體無臨床癥狀但能排出病原體的人
6.有關部門、醫療衛生機構應對傳染病做到( )、切斷傳播途徑、防止擴散。
①早發現、早治療②早隔離、早報告③早發現、早治療、早隔離、早報告
7.患甲類傳染病、炭疽死亡的,應當將尸體( )。
①立即進行衛生處理,就近火化②按常規死亡尸體處理③帶回原籍處理
8.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時,都應當及時向( )報告。
①附近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或者醫療機構②公安部門③檢疫局
9.保護傳染病的易感人群,提高非特異性免疫力主要是指:( )
①保證一定的營養,改善生活環境②開展體育鍛煉、增強體質③以上都是
10.乙型肝炎的主要傳播途徑有:( )
①經血傳播、圍產期母嬰傳播②性傳播和密切接觸傳播③以上均包括
11.日常生活中哪些行為不會傳播艾滋病?( )
①靜脈吸毒②同桌進餐③共用剃須刀
12.被狗等動物咬傷后應( )。
①立即到醫療機構處理傷口②到當地預防接種門診接種狂犬疫苗③以上都是
13.同人畜共患傳染病有關的家畜家禽的傳染病防治管理工作,由( )負責。
①各級政府②各級政府畜牧獸醫部門③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
14.漂白粉或“84”消毒液等稀釋時應該用( )。
①熱水②涼水③溫水
15.餐具消毒的首選方法為:( )
①煮沸消毒15~ 30分鐘②“84”消毒液浸泡③洗滌靈液浸泡
二、判斷題(認為正確的,請在答題卡相應的“”上涂黑,錯誤的不涂)
16.對甲類傳染病病人和病原攜帶者,拒絕隔離治療或者隔離期未滿擅自脫離隔離治療的,可以由公安部門協助醫療機構采取強制隔離治療措施。
17.傳染病暴發、流行時,當地政府可臨時征用房屋、交通工具及相關設施、設備。
18.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承擔傳染病監測、預測、流行病學調查、疫情報告以及其他預防、控制工作。
19.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不是《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管理的傳染病。
20.淋病、梅毒病人應當在醫療保健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接受治療。尚未治愈前,不得進入公共浴池、游泳池。
21.被狗咬傷和抓傷,沒有流血的也應及時接種狂犬疫苗。
22.禽流感是在禽類動物間發生的流行性感冒,不會傳播給人類。
23.痰中沒有查出結核桿菌的肺結核患者,可以參加正常的社會活動。
默沙東是位于美國新澤西州肯尼沃斯市的一家公司,全球共有員工約70000人。2014年,默沙東全球銷售總額達422億美元,研發投入達65億美元。
除處方藥業務,默沙東在中國還包括動物保健業務,近50種獸醫產品涉及家畜,家禽和寵物的疾病預防,治療及控制等多個領域,致力于保護和關懷動物健康以及與其休戚與共的人類健康。
hpv疫苗的作用原理:
如何預防
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
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是指已經發生或者可能發生的、對公眾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損失的傳染病疫情和不明原因的群體性疾病,還有重大食物中毒和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危害公共健康的突發公共事件。因其發生的突然性、不可預測性及不確定性,決定了其給社會經濟活動以及人民群眾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帶來的影響是全方位的、災難性的。
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會直接危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如傳染病的爆發可能長期構成對人類的威脅。發生在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致使2000萬人死亡,受其影響,美國人的平均壽命下降了10歲。2003年突如其來的“非典”和2005年的禽流感疫情也再次凸現了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對人類生命健康的嚴重危害。
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會使人們產生不良心理反應,出現不合理的行為表現,危及社會秩序,影響社會穩定。從社會學角度來看,突發事件發生后,人們基于恐慌和緊張,面對現實的或想象的威脅,會產生一些不受通常行為規范所指導的、自發的、無組織的同時也是難以預測的群體行為方式,作出許多不合作和不合理的心理與行為反應。例如防治“非典”時期發生的有病不敢去醫院就診,不愿意被隔離,不分場合地戴口罩,毫無節制地消毒、服藥等,致使有不少人出現不適反應甚至危及生命。
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會影響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不僅僅是一個公共衛生領域的問題,而且是一個社會問題,涉及到交通運輸、教育秩序、商品銷售、旅游、餐飲服務等領域。如在全國抗擊“非典”的戰斗中,旅游業遭受重創;航空業繼美國“9?11”恐怖事件后又雪上加霜;餐飲服務業每況愈下;因禽流感疫情全世界有超過1.4億只的家禽染病死亡或遭撲殺,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100億美元。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影響了經濟增長,對社會的穩定形成了潛在性的威脅。
我省也面臨
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挑戰
近年來,我省各類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不斷發生,給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帶來嚴重影響。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主要有以下幾類:
一是傳染病暴發流行。如1998年貴陽市區出現的霍亂暴發流行,2003年遵義市區出現的傷寒、副傷寒暴發流行,都對社會安定帶來了一定影響。
二是食物中毒。如2004年貴陽市烏當區一幼兒園出現72名兒童食物中毒而住院治療,后在兒童吃的奶粉中檢出致病菌,為細菌性食物中毒。
三是不明原因引起的群體性疾病。即在短時間內、某個相對集中的區域內同時或者相繼出現具有共同臨床表現的多個病例,且病例不斷增加,范圍不斷擴大,又暫時不能明確原因的疾病。此類疾病因短時期內不能明確診斷,控制困難,對社會經濟造成嚴重影響。
四是急性化學中毒。指化學性毒物一次或短時間大量進入人體而引起的中毒,常造成群體性中毒。
五是核輻射(放射性)事件。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核素和輻射技術已廣泛應用在工、農、科、醫等領域,由于管理或使用不當常造成核輻射中毒,其死亡率很高。
六是“三恐”事件。主要指生物、化學、核恐怖事件,由實施,對人體健康,社會穩定危害很大。
隨著我省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城市化和城市規模的擴大是發展的必然趨勢。然而,大城市的過度擴張,使流動人口大量增加,城市空氣、水源、噪聲、垃圾污染、環境污染等問題日趨嚴重;加上我省農村的衛生基礎工作十分薄弱,城鄉發展極不協調,以及環境和氣候的改變,也造成各種災情和各類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不斷發生,對我們如何加強疾病預防控制、維護社會穩定,提出了嚴峻挑戰。
充分發揮疾病預防控制機構
的社會作用
面對挑戰,首先要充分發揮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預測預警作用。
從2003年開始,全省建立了省、市、縣、鄉四級聯動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報告管理系統,在網上直接報告傳染病疫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提高了報告的及時性、敏感性和準確性,實現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的動態統計和分析。四級聯動系統每天均有專人上網收集信息,分析信息,一旦發現“苗頭”,能及早捕捉。依托網絡直報系統,有利于及時對傳染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進行調查、評估和采取應對措施,將疫情和事件的影響控制在最小的范圍。如2006年初,我省某區出現禽流感疫情,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加強了對禽類密切接觸者和疫區的人群監測,切斷了傳播途徑,未發生從禽類向人類的傳播。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還定期組織專家對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進行分析和預測,及時提出防治措施建議。2006年以來全省通過預測預警能力的加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僅為2003年1/3。
為保證全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理的及時、有效,省、地、縣三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均建立了應急隊伍并制定了相關工作制度。應急隊伍由各類專業技術人員構成,包括流行病學醫師、實驗室技術人員、消殺技術人員、急性化學中毒防控人員、核輻射防控人員、健康教育人員等,保證了應急隊伍的多專業構架,一旦出現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根據事件的性質,指派相應專業的應急人員盡快趕赴現場開展調查及處置。例如,1998年,我省某大型企業放射源被盜。放射源對人體危害大,輕者造成人體免疫力低下,重者出現放射病(抑制造血系統所致)而死亡。放射源接觸人體時間越長,對人體影響越大,必須盡快追回。在當地公安部門的配合下,核輻射專業人員開啟探測器,對可疑現場進行檢測,最后在一廢舊物資收購門市部查獲,因及時采取積極措施,人與放射源接觸時間短,未造成人體傷害。2000年我省某地出現鼠疫疫情,接報后,省、市、縣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應急隊伍以最快時間趕到現場,流行病學醫師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實驗室人員采集鼠類標本和病人血液開展實驗室檢查,消殺人員對疫區進行消毒,臨床醫生對病人集中進行治療,健康教育人員對疫區群眾開展預防鼠疫的衛生知識宣傳,通過采取綜合措施,很快摸清了疫情,及時控制了傳染源,切斷了傳播途徑,使疫情很快得到了控制,穩定了當地的經濟和社會秩序。
蟄伏一段時日的人禽流感疫情,在雪災后的初春集中爆發。
2008年2月18日,衛生部通報,湖南省永州市確診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患者已于1月24日在永州市江華縣醫院死亡;三天后的21日,衛生部再次通報,廣西南寧市確診一起人禽流感病例,患者于20日死亡;2月26日,廣東汕尾又確診一起人禽流感病例,患者于25日死亡。
一個月內,人禽流感分別在三地奪去了三條生命。
湘南孤案
2月18日的衛生部通報顯示,湖南患者李某,永州市江華縣人,男,22歲,1月16日出現發熱、頭痛等癥狀;1月22日到鄉鎮衛生院就診,經對癥處理后癥狀無明顯好轉;1月23日轉到縣醫院,病情繼續惡化,呼吸困難,經全力救治無效,于1月24日下午5時死亡。
2月15日,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患者呼吸道抽取液樣本進行回顧性檢測,顯示禽流感病毒H5核酸陽性。2月17日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下稱中國CDC)對患者呼吸道抽取液樣本進行復核檢測,結果為禽流感病毒H5N1核酸陽性。
這已是湖南省第四例、全國第28例人禽流感病例。距2005年10月在湖南湘潭高致病性人禽流感首次集中爆發(說明:第一例病例是后來追溯的2003 年一例),已歷時兩年多。
與大多數人禽流感病例相似,農業部在衛生部通報人禽流感疫情時,并未通報當地發現禽流感疫情。李某死后,其致病原因依舊不明。
南寧販雞人
隨后,又一病例發生在廣西南寧。2月12日,41歲的南寧人梁某出現低燒,14日癥狀加重,入住廣西中醫學院附屬瑞康醫院治療;2月18日,病情極速惡化,院方對其特別隔離,并電話告知南寧市衛生局,出現“不明原因肺炎”疫情,隨后發出有關網絡報告。
2月19日,經專家會診,初步診斷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次日5時,患者死亡。
當天下午,廣西疾控中心提取患者樣本檢測顯示,禽流感病毒(H5N1)核酸陽性;2月21日,中國CDC就患者呼吸道標本復檢,確診為禽流感病毒(H5N1)核酸陽性。
據《財經》記者調查,梁系廣西南寧西鄉塘區人,無固定職業,病發前曾從事活雞批發業務,住南寧市北湖安居小區。
據鄰居透露,春節梁返鄉過年,已有低燒跡象。年后回小區居住,買了四只活雞,宰了兩只,吃掉一只后感覺不適,另一只放置冰箱未再食用。余下兩只雞相繼死亡。梁緊急到醫院就醫,但未告知醫生吃雞事宜,醫院遂按一般發熱病癥處置。輸液四天,梁轉入病危,終于不治身亡。
另經《財經》記者了解,梁妻及其妻妹同樣食用了雞肉,至今未見發病。
目前,廣西正責成獸醫部門追蹤人禽流感病源,已將調查檢測范圍延伸到西鄉塘區金陵、壇洛,二鎮疑為梁年前活動地帶和所購活雞來源地。
金陵鎮位于南寧市西部左右江河畔,距市區中心36公里,去年雞鴨出欄近80萬羽、蛋產量500噸;壇洛鎮距南寧市中心42公里,去年雞鴨鵝出欄20多萬羽。但至本文截稿,尚未確定上述地區發現禽流感疫情。
《財經》于截稿前獲悉。梁某所購病雞來源于邕寧區蒲廟鎮,該鎮位于南寧市東南,梁某家住南寧北部,事態覆蓋南寧。
由于患者曾從事活雞批發,自2月24日始,廣西南寧市工商局派出督察組,到各大集貿市場進行專項督察;廣西全區工商系統則自2月25日起,在全區范圍內,開展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市場監管專項整治行動。
廣東病源懸疑
幾乎在同時,衛生部于2月26日再度通報,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確診一起人感染禽流感病例。《財經》記者赴當地查證,患者張宗瓊系四川南充人,與其夫楊文輝在海豐縣一磚場務工。
據楊文輝介紹,2月16日,張宗瓊身體不適,高燒咳嗽;當晚往村衛生站及鎮衛生院就診,服用抗生素后退燒,但精神極差,不斷咳嗽并吐白沫。
2月20日,楊將妻子送往海豐縣粵東醫院,拍片顯示其肺部感染;再度檢查,已迅速擴散。
2月22日中午,張宗瓊被送至海豐縣最大的醫院――彭湃紀念醫院。據該院辦公室主任陳溯軍向《財經》記者介紹,患者自述曾與死禽有接觸,引起醫院警惕,將其送入重癥監護室。但楊文輝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又否認張曾接觸死禽。
此后,張經汕尾市衛生局組織專家會診,初診為“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并施救,但病情始終不見好傳;2月23日晚,將病人病樣標本送至縣疫病控制中心,該中心將疫情直報衛生部;廣東省衛生廳接報當日,派出專家組赴海豐縣會診;2月24日,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下稱廣東省CDC)對送來的患者標本進行檢測,顯示H5N1核酸陽性。
25日,張宗瓊病情迅速惡化,經全力救治無效死亡。同日,CDC對患者呼吸道標本復核檢測,顯示H5N1核酸陽性。
據《財經》記者了解,張宗瓊務工磚場養有十多只雞鴨。24日,在廣東省CDC初步確診人禽流感病例同時,海豐縣對磚場雞鴨進行了撲殺,但未確定這些雞鴨是否感染禽流感病毒。
2月27日,汕尾市、海豐縣畜牧部門對大埔村磚廠三公里半徑范圍內的區域進行調查、抽取家禽血清,開展普查測試和家禽流行病學調查診斷。
廣東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對海豐縣患者附近的家禽、豬和環境進行采樣,27日得出檢驗結果:225份病原學樣品禽流感病毒核酸檢測均呈現陰性,沒有檢測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199份血清樣品進行H5亞型禽流感抗體檢測,免疫抗體平均合格率為72.96%,達到國家標準。截至目前,患者居住地附近家禽未出現異常情況,排查海豐縣16個鎮所有家禽飼養場(戶),未出現禽只異常死亡現象。
海豐縣屬廣東三大濕地,被譽為水鳥之鄉,每年均有大量鳥類在此過冬。彭湃紀念醫院辦公室主任陳溯軍介紹:“農業部專家曾懷疑遷徙鳥類是傳播禽流感病毒的元兇,但直到目前,仍未發現確鑿證據。”
張宗瓊病源,恐成懸案。
人疫高于禽疫
據農業部通報,2007年,全國禽流感、口蹄疫疫情繼續保持穩中有降態勢,僅發生三起家禽禽流感疫情,未發生候鳥疫情。禽流感疫情起數、疫情范圍、疫情規模比前幾年明顯下降。
2007年5月,湖南省益陽市桃江縣浮邱山鄉石跡坪村發生一起H5N1亞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共死亡家禽11172只,撲殺52874只。
2007年9月,廣州市番禺區發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死亡9830只鴨,撲殺銷毀32630只鴨。
2007年12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高昌路辦事處葡萄社區發生禽流感疫情。
2008年2月,貴州省遵義市發生疑似禽流感疫情,死亡家禽3993只,撲殺家禽238364只。拉薩市亦發生禽流感疫情,死亡家禽132只,撲殺家禽7698只。
但是,人禽流感疫情并不平穩。2007年,衛生部通報的人禽流感疫情六起,而2008年至今已有三起,且均非在禽流感爆發地。
香港大學教授、禽流感問題專家管軼表示,人禽流感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仍為病禽。但眾多人禽流感病例均無法確定病源,令人疑惑。而據中國CDC病毒所一位專家介紹,H5N1禽流感病毒發展至今,盡管產生一定變異,但尚未證明具備人傳人的能力。
農業部一直強調,對禽流感疫情的免疫十分成功。據農業部公布的數據,2007年,全國共使用禽流感疫苗137億羽份,免疫密度保持在90%左右,抗體合格率超過80%。
又據廣東省農業廳通報,2007年,廣東省共注射禽流感疫苗13.12億羽份,免疫密度達100%;監測禽流感樣品近27.3萬份,接近全國監測總數的10%;截止到2008年2月25日,合計免疫家禽1.7億羽份,應免家禽免疫率達100%,確保家禽始終處于有效保護狀態;對1131個養殖場23919份家禽血清進行H5亞型禽流感抗體監測,免疫合格率高達85.6%;對6025份家禽拭子樣品進行H5亞型禽流感病毒核酸檢測,均未檢測到H5亞型禽流感病毒。
在這樣的情況下,廣東省汕尾市發生的這起人禽流感病例,委實讓人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