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花椒樹的栽培技術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雜交,高產原理,旱育秧秧苗素質,早熟,早播
(一)旱育秧的主要特點及其高產原理
旱育秧具有“三早兩高”的特點,即早播、早栽、早熟、高產、高效。免費論文,高產原理。其高產原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1.秧苗素質好。
秧苗素是決定水稻產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試驗結果表明,旱育秧和濕潤育秧在葉齡相近條件下,無論是2.5~4葉左右的中小苗秧,還是6~8葉的大苗秧,都表現為旱育秧的秧苗素質明顯比濕潤育秧好;而秧苗素質又分別與單株帶蘗率、最高苗數、有效穗數和產量呈顯著或極顯著正相關。因此,秧苗素質好是旱育秧增產的一個重要原因。
2.延長營養生長期。旱育秧能有效地解決濕潤育秧低溫所致的爛秧死苗問題。據試驗,播種后10天平均氣溫10℃情況下,旱育秧成苗率可達67%,而濕潤育秧僅為39.4%;當成苗率達到75%時,旱育秧要求播種后10天平均氣溫為11.3℃,而濕潤育秧則要求14.5℃。因此,旱育秧播種期可較當地濕潤育秧正常播種期適當提早。旱育秧不同播種期試驗結果表明,播種期相差0~20天,成熟期相差2~6天,以致營養生長期相差3~14天。經相關分析,營養生長期延長天數與稻谷增產量呈顯著正相關,相關系數為0.8782。這說明旱育秧適時早播延長水稻營養生長期是旱育秧增產的又一重要因素。
(二)旱育秧適宜推廣的地區
旱育秧并非任何地區和稻田都有增產效果。試驗研究表明,旱育秧較濕潤育秧的增產效果與海拔高度和當地水稻產量水平密切相關。從旱育秧與濕潤育秧多點同田對比試驗結果的回歸分析看出,旱育秧的增產效果與海拔高度呈極顯著正相關,與當地生產水平呈極顯著負相關,即中低產區和高海拔地區的增產作用較大,高產區和低海拔地區增產作用較小甚至減產。如當地濕潤育秧產量為3.0~6.75噸/公頃的中低產區和海拔高度1200~2300米的高寒山區,采用旱育秧的增產作用極大,應加大旱育秧苗在該區的推廣力度;當地濕潤育秧產量已達9.0~9.75噸/公頃的高產區,利用旱育秧的增產作用欠佳。分析其原因,水稻中低產區和高海拔地區濕潤育秧產量低主要是由于稻田肥力低下,土壤溫度較低,水稻分蘗發生少而慢,以致有效穗明顯不足而減產;采用旱育秧后因其秧苗素質好、分蘗力強,可顯著提高有效穗數而增產。免費論文,高產原理。然而,水稻高產區和低海拔區的濕潤育秧產量已經較高,其有效穗數已達較高水平,采用旱育秧后雖然其有效穗仍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每穗實粒數有所下降,最終其增產的作用程度則比前者小,有的反因群體過大而有所減產。
(三)旱育秧技術
1.旱育秧苗的形態生理指標
采用旱育秧要達到增產目的必須要達到一定的秧苗素要求,以下是旱育小苗秧和中苗秧的形態生理參考指標。
(1)旱育小苗秧
形態指標:苗高12厘米,葉齡3.0,單株葉面積14平方厘米;單株根數10條、根長16厘米以上;每100株的根鮮重1.4克、干重0.5克,假莖鞘鮮重8.2克、干重1.3克,葉片鮮重6.9克、干重1.8克,地上部干重在3.1克以上。免費論文,高產原理。
生理指標:地上部苗體中全氮含量4.7%,五氧化二磷2.0%,氧化鉀4.2%,C/N值8.7,醇溶性糖8.8%,淀粉1.0%。
(2)旱育中苗秧
形態指標:苗高14厘米,葉齡5.0,單株葉面積19平方厘米;單株根數17條、根長46厘米以上;每100株的根鮮重4.9克、干重1.7克,假莖鞘鮮重16.4克、干重2.8克,葉片鮮重13.8克、干重3.5克,地上部干重在6.4克以上。
生理指標:地上部苗體中全氮含量4.7%,五氧化二磷1.9%,氧化鉀4.3%,C/N值10.4,醇溶性糖6.5%,淀粉1.4%。
2.育秧技術
(1)品種選擇: 雜交中稻的再生力受品種影響較大,一般中等穗型組合的再生力比大穗型組合強,生產上可選用II優602和II優7號等。
(2)苗床準備:苗床地應選用地勢平坦、背風向陽、土質肥沃、疏松透氣、水源方便的蔬菜地。苗床用地要固定,有利于改良土壤,培肥地利。每畝本田需凈播種面積15~20平方米。播種前按每平方米苗床地施入5~10公斤腐熟人畜糞水培肥土壤。
(3)整地作廂:平整苗床地在播種前2~3天晴天進行,按1.8米開廂,廂寬1.2~1.3米,走道寬0.5~0.6米,廂高5~10厘米,廂長不超過15米。要求苗床表面平整、土細、無雜草。為防治地下害蟲,每平方米施入“呋喃丹”2~4克。同時把走道中的床土取出用谷篩過篩,集中堆放,蓋種備用。
(4)播種期:常年日平均氣溫穩定在8~10℃時即可播種。一般比當地濕潤育秧高產正常播種期提早10~15天播種為宜,川南為2月下旬。
(5)播種量:每畝本田用種1公斤。
(6)種子處理:浸種前曬種1~2天。播種前3~4天浸種,浸種時先用清水選種,再放入25%“多菌靈”(或強氯精等,但應按要求的劑量和濃度使用)1000倍液中消毒24小時,然后撈起種子用清水沖洗干凈,繼續用清水浸泡48~72小時待種子充分吸足水分后(注意每24小時換水一次),即可催芽。
(7)催芽: 籮筐催芽,將浸泡好后的種子裝入透氣的代子中用清水洗凈,并在40~50℃的熱水中浸泡1分鐘,然后放入裝有釀熱物(如青草)的籮筐內,再用薄膜覆蓋保溫。以后每隔4~6小時淋透一次熱水,一般24小時可催成粉嘴谷,切忌催芽過長。免費論文,高產原理。催芽種如遇雨不能及時播種,可在室內攤晾等待。
(8)播種:催芽后應及時播種。播種前,將床土澆水達飽和狀態,然后用旱育保姆拌種(使用量和使用方法按使用說明)。按每平方米撒播粉嘴谷150~180克,播種要均勻。播種后用細床土蓋種,并將床土澆透水,如發現種子露出,再用細床土補蓋。最后用“旱秧凈”或其它旱育秧專用除草劑兌水噴霧(按使用說明實施)并按水田地膜育秧方法蓋膜。
(9)防鼠:播種前2~3天和播種后,在苗床周圍擺放滅鼠藥。
(10)苗床管理
出苗期:播種至出苗重點是保溫保濕,一般不揭膜,如發現苗床干燥還應補水。
一葉期:控溫保濕,防止高溫燒苗。當膜內溫度超過25℃時,應打開兩頭降溫。苗床土失水發白,可適量噴水。若苗床露出谷種,還應用細床土補蓋種一次。免費論文,高產原理。
二葉期:重點是通風煉苗,控水防病。膜內溫度控制在20℃左右,晴天適當開膜降溫降濕,苗床應保持干燥,即使苗床出現龜裂現象,只要葉片不卷筒,就不必澆水。秧苗長到1.5~2.0葉時,用一千倍“敵克松”溶液噴施苗床,防止“立枯病” 發生。
三葉期:保濕降溫、施肥促蘗、煉苗控高。當秧苗長到2.5葉時每平方米用尿素15~20克、氯化鉀10克兌水3公斤均勻施霧或潑施,施用后必須立刻用清水洗苗,防止肥料灼傷秧苗。也可用豬糞水兌尿素潑施。
四葉以后,除雨天外,應注意通風煉苗,先日揭夜蓋,后逐步過渡到全天揭膜煉苗,以適應外界環境,增強抗逆能力。但不能讓雨淋苗床,以防秧徒長。
(四)本田強化栽培技術
1.整地:按常規高產栽培,要求田平、泥絨、水淺。
2.施肥:本田畝施純N13~15公斤,其中底肥65%,并配施相應的磷鉀肥(畝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1500~2000公斤,過磷酸鈣30~40公斤、氯化鉀10~20公斤),追肥35%(畝施尿素10~12公斤,分三次追肥,栽秧后每周一次,每次3~4公斤)。
3.移栽:常年日平均氣溫達到14~15℃,4葉左右即可移栽,。
4.栽秧方式:按34cm~45 cm×34cm~45 cm規格的雙三角形方式栽培,其中小三角形是邊長為8~10 cm的等邊三角形,每穴栽單株。即每畝栽秧5000~6000穴,每穴栽三株呈等邊三角形。免費論文,高產原理。
5.水分管理
本田營養生長期稻田水分管理主要影響產量,對米質的影響較小,該期以淺薄水層或濕潤灌溉為宜,栽秧后20天,適當干旱(田土硬實,腳踏有印而不陷)有利于高產。生殖生長期田間水分管理對產量和米質均有影響,此期以土壤含水量達飽和狀態為佳,齊穗后保持田間有水層。有條件者全生育期稻田保持濕潤狀態,不建立水層。
6. 化學除草
化學除草一般于栽秧后7~10天進行,施藥時稻田應有4~5厘米水層,每畝可用新得力10克,或農得時13克,或新代力10克,采用兌水噴霧或拌細土撒施均可。施藥后7天以內不得排水,若田內缺水,可緩慢補水。
7. 病蟲防治
水稻生育期間及時作好薊馬、螟蟲、飛虱、稻瘟病、紋枯病等的防治。具體防治時間以當地植保部門的預測預報為準。要選擇低殘農藥,不超標準施用。其中:
稻螟蟲與紋枯病:根據經驗一般要防治兩次。第一次的防治適宜期在最高苗期前后,防治方法:畝用殺蟲雙水劑0.25~0.5公斤、井崗霉素1包兌水75公斤噴霧。第二次防治適宜期在孕穗期前后,防治方法與第一次相同。注意施藥時田間應保持一定水層。
穗瘟病:凡是發現葉瘟的田塊,應及時進行防治。方法:畝用20%三環唑WP100克或75%豐登WP20克,兌水30~40公斤噴霧防治,同時對周圍的稻田也應用藥保護。
·
關鍵詞:模塊化;教學;專業技術教育;應用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17-0207-02
對于水運工程專業技術涉及的面廣,工程難度比教大。怎樣才能夠讓學生從不認識港口到認識港口,從認識港口到掌握港口工程施工技術的轉變是教學工作者的一項艱巨任務。采用模塊化進行是一個較好的方法。所謂模塊,描述的是圍繞特定主題或內容的教學活動的組合,它可以由不同的教學活動組合而成。通過對任務進行模塊化方式的分解細化,然后對分解細化的任務進行逐一解決,是模塊化教學的核心內容。
一、教學內容模塊化
對于港口工程技術課程,進行模塊有效的教學組織教學的關鍵是模塊的劃分。每一模塊應在一個集合塊結束之后進行考核,這使的教學結構較為緊湊。這同時又是一種較為嚴格的教學組織,能夠促使學生在規定的學期期限內較快完成學業。傳統的港口水工建筑物的教材通常按照碼頭的結構種類進行分類,這樣劃分對于認識碼頭的型式較好,但從教學的角度來看,對教師的教學難度較大,需要教師對所有的碼頭結構、施工工藝等完全熟練掌握,才能擔任該課程的教學任務。結合水運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和教學任務按碼頭組成部分進行模塊化劃分,教學過程中按碼頭組成部位結合施工工藝進行模塊劃分更加的與工程實踐相近,使學生學完后更能適應工作崗位的需求。另一方面方便教師按照工藝流程的要求進行教學。鑒于此安徽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港口工程技術專業采用碼頭部位進行模塊劃分。針對港口工程的部位不同劃分為上部結構、下部結構(基礎)、碼頭設備及其他四個大的模塊,每個模塊包含不同的子模塊。碼頭結構模塊劃分見圖1。
二、教學任務模塊化
模塊化教學要求教師改變傳統的思維方式,應適打亂原有的課程體系和章節體系,把“專業課程”教學理念轉變為滿足實踐操作技能要求的功能性單元“模塊”,重新構造新的教學內容。模塊的確定和傳授者需要把每一模塊的功能目標予以明確和限定。考試要求須跟隨每一模塊的目標而定,不在依據舊的傳統的專業課程。在模塊化學習中,通過學習伴隨的考核促使學生掌握知識并促進其對知識之間關聯的思考,改變了學生結業課程考試必須牢記龐大的專業課程的內容和相互之間的聯系,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
1.教學內容模塊的劃分,須將老師的教學任務進行模塊化劃分。結合我院港口施工技術專業的師資狀況,將港口工程專業課由一位老師全過程教學改革為按四大教學模塊由四位專業老師進行教學。
2.對專業老師按模塊化教學的內容進行培訓。首先對老師進行教學改革的動員,從思想上認識教學改革的必要性,使教師在教學改革上有著高度的統一認識。其次按教學模塊對老師進行業務培訓,結合目前正在實施的水運工程項目,安排教師到工程一線進行深入的學習。
三、學生學習模塊化
學生對專業課程的學習完全顛覆傳統的學習方式,打亂原有的課程教學體系,根據教學模塊的教學要求進行學習。通過對模塊的理論和實踐操作學習,從而使學生能夠理解各個模塊的理論知識和熟練掌握各模塊的實踐技能。對學生而言,模塊化能夠為其個性化的塑造提供可能。較小的、靈活的、彼此相互聯系的模塊比起內容龐大的專業課程來說可以產生更多的組合。學生個性化的程度則取決于在人才培養方案中模塊選擇的自由度。一個模塊化的教學活動能夠把不同領域的能力培養有機地聯系起來。
1.模塊學習的第一階段是由傳授者對模塊進行理論方面的指導,使學生對該模塊學習的內容有所了解,對本模塊的重點難點進行分析,讓同學們對所學的模塊充分的了解和認識。
2.成每一個教學模塊理論教學指導之后,立即進入本模塊的模擬實踐教學環節。首先由專業老師在學校所建設的模擬仿真實驗室進行模擬實踐教學,是學生初步掌握簡單的模塊所要求的實踐技能。
3.完成第二階段的模擬實踐教學后,隨即進入實踐教學環節。通過學院與企業所簽訂的教學實踐基地,由每個模塊的傳授者組織學生到工程一線進行實踐教學,完成模塊的實踐教學任務。
四、模塊教學課時分配
根據教學計劃該課程的總教學課時為120學時,采用連續教學的方式進行。依據模塊劃分的重要程度不同來劃分課時。具體理論與實踐教學課時分配表見表1。
五、模塊教學成績的評價
模塊教學的成績分為兩部分評定,一部分為每一模塊的理論學習成績,另外一部分實踐操作技能成績。對于高職類的教育,成績按偏重于實踐操作技能進行考核。在具體實施評定過程中按總權重為100確定,實踐操作技能的權重為60,理論考核的成績的權重為40,取兩部分的加權平均值作為考核成績進行評定,這樣的評價體系能突出高職教育對職業技能的要求,更符合國家對高職教育的精神。
通過對安徽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港口工程施工技術專業的模塊化進行改革的嘗試,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為廣大高職教育工作者提供教學經驗積累。
參考文獻:
[1]饒愛鵬.高職學生學習評價體系改革探析[J].教育與職業,2009,(08).
[2]周燕,張崇暉.高職模塊化課程教學管理研究[J].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2).
[3]王品悅.將數學建模融入高職數學模塊化教學改革的思考與實踐[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2,(11).
[4]薛蓮.基于模塊化教學的應用型翻譯人才培養[J].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4).
摘要:武術,是一個永遠處在變化中的動態概念。在悠久的武術文化發展歷史中,也蘊含著豐富的武術哲學思想[2]。武術在幾千年的演變發展中,成為了我華夏兒女的驕傲,直至今日成為我們的國粹。千百年來武術融合了各家的思想以及地域的不同逐漸發展為多個流派。通過傳播武術文化內涵,不僅加強了高校與社會的聯系,還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聯系,調節了大學生的心理,增進了身心健康,提高其綜合能力,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關鍵詞:武術內涵 武術教育 民族精神 哲學思
武術,其本質是格斗,但卻包含了儒家、道家、墨家等各家的思想及各時期的文化內涵,讓武術不單單是爭斗,更是一種育人育己的體育項目。作為一種將健身與育人完美結合在一起的體育項目,更應該在高校中得到更好的培養和教育。在國家的重視下,各高校開展了武術選修課,但這種課程的開展主要是以健身為主,卻忽視了武術更深的內涵,這樣長此以往必定會大大影響武術的傳承。高校是文化教育培養主要領地,大學生本身又具有很高的文化素養,更是中華民族文明繼承和發展的主力軍,所以我們要在高校中把武術的本質與武術的文化內涵結合起來進行教育培養,這樣才能有利于武術的傳承與發展。一、武術文化的相關概念、內涵、特點。
(一)武術的概念
武術是以技擊動作為主要內容,以套路和格斗運動形式,注重內外兼修的中國傳統體育項目,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部分。其武術以動作形態為主體,但其中包含了深厚的哲理、藝術及思想。武術由其具體動作形態,設計動作形態的內在原則,以及支配這種內在原則的三種要素組成。
(二)武術文化的特點
武術文化具有技擊性的特點,技擊性是武術的本質屬性,也是構成武術文化的核心要素,而千百年來對武術注入的文化與內涵使武術有了思想,成為不僅僅是一種格斗技擊的打斗技能,更是一種有著思想的技擊藝術。武術之所以可以傳承至今,其合理性是武術又格斗的本質,而思想文化與內涵使武術流傳至今的靈魂,所以從武術的文化概念和內涵可知,我們對武術的判斷不能僅從表面去看,而必須深入武術文化的內涵。
二、武術文化內涵對于武術發展的重要性
一提到中華民族,人們大多會想起武術這個項目,現在雖然國家正在進行重視,但卻單單只重視了武術的強身健體防身自衛的功能,卻沒注重到到武術的文化內涵。武術千百年的文化內涵武德,在日韓得到了重視,如跆拳道,在跆拳道中最注重的就是禮義廉恥忠孝仁義,而發展至今我們卻忽略了這點,而且他們在跆拳道的規則,以及對抗競技中都有很好的表現方式,這是致使他們能上奧運的主要原因。武術可以強身,更可以育人,如詩仙李白,唐太宗李世民,以及我們的乾隆皇帝,都是文武兼修。武可修身,文可修心,但武更可以讓人身心得到更高的升華。武術的練習不僅僅是強身健體,防身自衛,更多的是學習武術的內涵,武術千百年來發展的歷程。在武術中我們可以修身修心,可以了解中國更多的傳統,道德,哲學,以及千百年來發展中各種武術家智慧的結晶。
三、結論與建議
(一)武術文化內涵在高校的開展有利于武術文化的傳承,民族精神的弘揚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也是構成民族精神的核心,民族文化的傳承則是民族共同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機制,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靈魂。對學生進行武術文化的教育,就是對武術文化的傳承,并且使青少年具有較強的民族精神意識、素養和平哥,使其能更好的繼承民族文化,傳承并弘揚民族精神。
(二)武術文化內涵在高校的開展有利于提高高校學生人文素質
武術在千百年來的風雨歷程中,涵容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各種成分和要素,滲透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他融合了古代哲學、陰陽說、儒家、道家思想等等,在武術的身上可以找到幾乎所有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烙印。武術作為高校重要的體育內容,那么就更應該對大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的教育,從而提高大學生人文素質。
(三)高校對武術文化內涵的教育培養有助于武術世界性的傳播和發展
高校,言外之意是一個高等教育的學府,是聚集了全國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高素質人才,是文化教育的主陣地。高校是一個具有更高平臺,擁有更高素質人才的地方,高校成為了與他校交流、全國交流、國際流的一個窗口,武術作為我國的一個獨有的特色項目,便成了高校中打交流開窗口的重要手段。因此高校中對武術文化的教育培養,更有助于武術在世界性的傳播和發展。
(四)將武術文化內涵融入大學武術教育培養課程的措施
1.高等學校的武術課程是武術文化傳播的最好途徑,因為武術課程在很多高校已經成為一門必修課,雖然很多同學在被迫上這門課程,但是可以再這個基礎上,來傳播武術的文化內涵更好的提高高校學生的興趣,從而來弘揚民族傳統文化。
2.高校中的武術隊起到的是決定性的作用,在武術隊中,不乏技術很好的學生,這樣在實際的表演中,可以讓校園其他同學更客觀更近距離的對武術產生興趣。武術隊可以和武術協會相輔相成,在校外進行多方面的交流,一是技術交流,再者是武術文化內涵的交流。這樣才能使得武術文化能在高校中更好的開展開來。
參考文獻:
[1] 張耀庭.中國武術史[M].人民體育出版社.1996.
一、非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的觀念
非邏輯思維包括形象思維、直覺思維、靈感思維和數學審美等.法國數學家彭加勒認為,數學創造性思維是邏輯思維與非邏輯思維功能的綜合。這實質是說在數學創造發明的過程中,既包含非邏輯思維,也含有邏輯思維,且非邏輯思維占據優勢,是邏輯思維主導下的非邏輯思維,兩種思維的有機結合,互相補充和作用,創造力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數學的創造發明過程往往是先通過形象、直覺、靈感、審美等非邏輯思維迅速找出問題的突破口,再通過邏輯思維作出嚴格的證明的,許多數學家發現真理的過程是“長期積累,偶爾得之”,“大膽猜想,嚴格論證”。這就說明數學真理的發現取決于非邏輯思維,而真理的論證則取決于邏輯思維。
以往,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非常重視邏輯思維,過分偏重于演繹推理,過分強調形式論證的嚴密邏輯性,使高中數學教育僅賦予學生以“再現性思維”的嚴重弊病,對非邏輯思維的認識不足,忽視形象思維在創造中的作用,忽視直覺思維的頓悟作用,忽視數學審美的橋梁紐帶作用。今后在數學教學中我們在重視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的同時,也要重視培養學生非邏輯思維能力和提高數學美的鑒賞能力,要把純演繹式的教材體系,還原為生動活潑的數學創造思維活動。揭示思維過程,講清概念的來龍去脈,利用數學中的“形”,創造教學情境對學生進行形象、直覺思維訓練,設計問題對學生進行猜想的訓練,使數學教學成為“再創造思維”,達到培養創造性思維的目的。
二、數學語言能力培養的觀念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和載體,語言可促進思維,深化思維,思維又可創造語言。數學語言的發展與數學思維的發展更是相輔相成互為促進的。數學語言具有準確、抽象、簡煉和符號化等特點。它的準確性可以培養學生誠實正直的品格,它的抽象性有利于學生揭示事物本質的能力的培養,它的簡煉和符號化特點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概括事物的規律,也有利于思維。一個公式、一個圖形勝過一堆文字說明。符號公式的和諧與簡潔美,有利于學生記憶、有利于分析問題、有利于計算和邏輯論證。如用韋恩圖表示集合間的關系,使抽象問題變得形象直觀,有利于學生掌握其內在聯系。
從某種意義上講,數學教學就是傳播數學語言,要把數學當作一門特殊的語言來研究,要確立數學語言培養的觀念。在數學教學中,要重視概念的形成,重視數學語言與日常語言間的轉譯,重視符號圖式的表示和運用以及知識網絡縱橫交錯的聯系。如會用符號語言列方程解應用題,會用函數語言描述運動模型,會用邏輯語言論證,會用計算機語言指導計算。學生數學語言的發展就是思維的發展,培養學生使用數學語言的能力,提高學生用數學語言分析和解決量與空間形式方面的問題的能力,應成為數學創造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
三、非智力因素培養的觀念
非智力因素對創造活動起著促進或阻滯作用。許多人有較好的智力因素和學習條件,但沒有成才,究其原因就是非智力因素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一個人的創造素質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智力因素承擔著加工和處理知識信息的任務,非智力因素在創造過程中起著動力性作用.從培養人才來看,只有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和諧發展,才會產生高的創造效應。可喜的是在當前的數學教學中,有許多教師已經認識到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但仍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智力因素,輕非智力因素的現象。我們在教學中應挖掘教學內容中的育人因素對學生進行學習動機和興趣的培養,自信心和頑強意志的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嚴肅認真的作風的培養。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數學教育培養創造思維的目的。
四、真正以學生為主體的觀念
要發揮學生的創造能力,必須真正以學生為主體,一切活動都必須以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出發點,引導學生自主活動,使學生真正成為認知的主體。以學生為主體,并不是讓學生放任自流。教師要當好引導者,重視學法指導,指導學生如何去發現和探索問題。數學教學是揭示數學思維過程的活動,教師要充分暴露思維過程,使數學教學成為再發現、再創造的過程;教師要創設學習情境,創造民主課堂,提出問題讓學生討論,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哪怕是錯誤的,充分讓學生參與教學,互相爭論,互相啟迪,這樣將有利于促進學生創造力的發展。讓學生自己去探索、發現、再創造,最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最有利于培養數學能力,特別是創造性能力。
五、確立數學應用的觀念
當今社會無處不用到數學,計算機知識、概率統計、線性規劃、系統分析等等現代數學知識在經濟建設中都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數學教材已改革,重視應用,拓寬知識面,突出“數學建模”,引入“問題解決”。數學教學要加強實踐環節,要用數學語言描述現實世界的一些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建立模型,解決問題。這不僅體現了數學的應用價值,而且有助于學生靈活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對形成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創造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花椒;良種選育;豐產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57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23-0054-02
1 引言
花椒原產自我國,屬于落葉灌木或喬木,具有悠久的栽培歷史。我國《詩經》、《離騷》等都提到了這種植物。我國將花椒作為經濟作物進行栽培開始在兩晉南北朝時期,到了明清時期,花椒栽培得到了進一步發展。花椒在西周時期是一種敬神的香物,在三國時期才將花椒作為調味品。它不僅能作為食材,而且在醫學和儲藏上還有重大價值,例如對胸腔積液和滲出性胸膜炎等進行治療,用于物體貯存中防止物體腐爛。
2 花椒的良種選育
關于花椒的優良品種主要有獅子頭、無刺椒、南強1號3種。它們不僅品種優良、特征明顯,而且產量較大,具有良好的市場潛力。其中無刺椒還具有無刺的特點,采摘方便,所需的采椒成本很低。三者的物候期較短,從3月底或者4月初開始萌動到10月下旬的落葉期,共經歷7個月的物候周期。3個品種相比其他品種花椒具有較強的豐產性能,沒有大小年結實情況,就產量大小排列,其中獅子頭產量最大、其次是無刺椒和南強1號。在衡量花椒實際產量的指標中,干制比即出椒率是重要部分,即經過干制、去種和去雜之后椒皮的出產量。這3個品種的干制比相比于其他花椒品種極優,其中獅子頭能夠高達3.6∶1。因為這3個品種都是從大紅袍品種中選出,因此其不僅色澤鮮艷、麻味濃烈、香氣濃郁純正,而且不揮發乙醚抽提物較高,達到我國行業標準8.0%的要求,揮發油含量也很高。就3個品種的抗逆性來說,其中獅子頭無論是在山地還是在平原都能保證在-20 ℃左右不出現凍害,能夠抵抗土壤瘠薄、天氣干旱的不利因素,具有很強的抗逆性。南強1號和獅子頭有相似的抗逆性標準,只有無刺椒容易在山區地區-18 ℃環境下出現新梢凍害,然而對產量的影響卻很小。
3 花椒苗木繁育
花椒育苗主要采用種子繁殖的方式,然而在生產過程中,種子容易出現較多不發芽的情況,究其原因主要有兩種:其一是種子暴曬太久,生命能力下降;其二是在春季播種過程中種子沒有進行脫脂處理。一般在生產過程中,花椒果實一旦采下就需要在當天曬干,因為在水泥地上暴曬花椒會讓花椒色澤好,干制快,因此被普遍應用。然而采椒的時間正處于高溫天氣,此時在水泥地暴曬很難控制溫度,當溫度達到50~60 ℃時,種子種胚的生命能力會下降甚至喪失。針對第二種原因,因為花椒包裹著一層蠟殼,吸水性差,在播種后,蠟殼會阻止種子與土壤肥力和空氣水分的接觸,從而限制了發芽。
因此需要做到以下3點。首先,在播種前對種子采用科學方式貯藏,其中經過濕砂層積貯藏的種子相比于牛糞餅貯藏和麻袋干藏具有極好的出苗效果,不僅如此,該貯藏方式還經濟簡單,被廣泛應用。而牛糞餅貯藏技術容易受到操作是否嫻熟、材料是否達標的影響,麻袋干藏之后保存種子的功效,在播種前還需要再處理。
其次,種子處理,在春季播種前需要對花椒干藏種子進行處理,去掉表皮上的蠟殼,此時應用洗衣粉水和生石灰水洗至種子失去光澤能夠保證種子有良好的出苗率,而用鞋底搓花椒難以將花椒蠟殼徹底去掉。
最后,針對單位面積留苗量,建議每畝苗量在2.2萬株以下,如果肥力和管理水平高,可以確定為每畝2.2萬株。
4 花椒建園
4.1 整地時間
花椒的整地時間對造林成活率有重要影響,建議整地時間為雨季,經實踐在春季整地后晾曬3 d種植效果最差,要進行避免。因為整地時間影響到土壤水分,在雨季整地,土壤具有豐富的儲水,如果遷延時日后種植,土壤蓄水量越來越少。
4.2 整地方法
花椒造林成活率不僅容易受到坡度、土壤性質和肥力的影響,還與整地方式有關。不可全面整地,最好以魚鱗坑方式,其次是水平階和反坡梯田。主要因為花椒成活率和結實情況受土壤蓄水影響,魚鱗坑因為破土面小,能夠盡量避免水分損失,因此具有較好的成活率,而其他3種方式破土面積大,土壤水分喪失殆盡,因此成活率難以保證。但是在幾年之后,反坡梯田和水平階的蓄水能力能夠超越魚鱗坑,因此建議用魚鱗坑栽植后再將其修整為水平階或者反坡梯田形式。
4.3 定干高度
花椒建園主要采用截干栽植的方式,因此造林的成活率容易受到定干高度的影響。截干高度越大,造林成活率越低,因為定干高度越高,幼樹暴露在空氣中的面積越大,會增加水分損失而降低成活率。
4.4 造林季節
秋季降水較多,土壤具有較好的墑情,花椒造林的成活率有極高的保證。
4.5 裸根苗放置時間
如果立地條件、造林技術以及苗木質量相同的情況下,花椒造林的成活率會受到花椒根系暴露在空氣中的時間的極大影響,暴露時間越長,成活率越低。所以,要降低苗木在空氣中的暴露時間,最好就地造林和育苗,在起苗之后做好對苗木根系的保護工作。
4.6 苗木處理驗
針對苗木的處理主要有這幾種方式,如GGR6號結合地膜處理、蘸泥漿結合地膜處理、抗旱造林粉結合地膜處理以及保水劑結合地膜處理。從實踐上來看,這幾種技術的造林成活率最高的是GGR6號結合地膜,而最差的是保水劑結合地膜。如果從造林成本方面來比較,其中GGR6號結合地膜成本最低,保水劑結合地膜成本最高,因此無論從哪種考慮,都建議采用GGR6號結合地膜方式。
4.7 栽植密度試驗
單行栽植情況下保證株距為2.5~3 m范圍內,在片林栽植情況下要保證每畝(60±4)株。范圍可以根據栽植條件而變動,即水地栽植保證稀疏,旱地栽植做到稠密。
5 花椒管護技術
首先是基肥和追肥。就基肥而言,針對8年生的花椒樹,應該將基肥施肥量控制在每株花椒各1~1.5 kg的三元復合肥和稀土微肥以及60~70 kg的農家肥。雖然再增加肥力能夠增加產量,但是產量提升幅度較低,綜合效益不高。就追肥來說,花椒的產量會隨著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針對8年生花椒樹,應該保證每株花椒每年施加5~7 kg的草木灰、1~2 kg的過磷酸鉀以及0.5~1 kg的尿素,施肥次數為每年兩次,分別在花椒花蕾形成和花椒成熟前40~50 d施加,第一次施加要以氮肥為主,并輔以少量磷肥;第二次要以氮肥和磷肥為主,并輔以少量鉀肥。就根外追肥來說,要在花椒一年發育的不同時間段中施加不同的肥料,如此則能夠提升近1/4的產量,具體如表1所示。因為葉面噴費會浪費較大的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只能作為補充。
其次是樹形和修剪。就樹形來說,因為每株花椒的樹形都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要按照工程要求、技術熟練層次以及地形等來綜合選擇樹形。如果是一般建園,可以選擇自然開心形或者多主枝叢形,這兩種方式成形快,且整形技術簡單易懂,還具有抗蟲害和風害的功能。很多農戶采用主干形樹形,雖然其具有很高的畝產量,但是整形難度大,而且花椒樹沒有較強的主干性,樹形難以達到理想效果,此外,這種方式修剪和管理還需要花費角度較多的時間和人力成本,它可以應用于退耕還林方面,若是其他方面建議不使用。就修剪來說,它能夠降低病蟲害,改善花椒光照條件,從而達到增產的效果。
最后是蟲害防治。花椒樹容易受到窄吉丁蟲的危害,該蟲的分布密集度隨樹干高度的增加而減少,主要危害花椒樹干5 dm以下。這種害蟲不受生長環境和花椒品種的影響,無論是山地還是平原,只要有花椒樹存在就有窄吉丁為害。大黑螞蟻是窄吉丁成蟲的天敵,草蛉幼蟲是窄吉丁幼蟲或蟲卵的災星。除此之外,可以采用清除蟲害木、錘擊流膠處清滅皮下幼蟲、刮掉膠疤涂藥、葉面噴藥等方式來進行殺蟲,此外要加強樹體和土壤管理,做好防治工作。
6 結語
花椒不僅具有調味作用,還有防腐和藥物價值,然而其種植較為困難,必須要從選種、苗育、建園和管護方面入手,采用科學技術和理論,充分供應花椒所選水源和肥力,防治窄吉丁蟲的危害,做好樹形整形和修剪工作,保證花椒產量達到理想水平。
參考文獻:
[1]李菊英.花椒良種選育及豐產栽培技術探析[J].北京農業,2015(32):46.
[2]原雙進,張振南,王云芳,等.花椒良種選育研究[J].西北林學院學報,2006(2):84~86,156.
[3]原雙進,王云芳,張振南,等.花椒良種及豐產栽培技術推廣研究[J].陜西林業科技,2006(1):29~31.
[4]王永法. 花椒良種大t袍王的選育及豐產栽培技術[J]. 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0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