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m,按梅花狀布置。注漿采用水灰比為0.5的素水泥漿。 (2)C20噴射混凝土厚100mm,表面彩噴以綠色為主,噴出與周圍環境相協調的圖案..." />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邊坡支護技術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錨噴支護;深挖方;邊坡防護
依據該高速公路施工現場實際呈現出的地質狀況分析來看,其設計要求的邊坡頂部臺階位置,要想有效的維護其所存在的邊坡結構,就必須要使用錨桿噴射混凝土的支護措施,才能夠達到支護穩定的效果,而其他部分的臺階,則可以使用錨桿噴射混凝土加錨索支護的方式來維持其穩定。下文主要針對錨噴支護技術在深挖方邊坡防護工程中的應用進行了全面詳細的探討。
1.設計參數
(1)錨桿設計深度4.6m,錨桿孔徑060mm。錨桿桿體為22mm鋼筋,長4.58m。桿體里端距孔底100mm。錨桿間距1.5m>1.5m,按梅花狀布置。注漿采用水灰比為0.5的素水泥漿。
(2)C20噴射混凝土厚100mm,表面彩噴以綠色為主,噴出與周圍環境相協調的圖案。
(3)6@250mm>250mm鋼筋網片。
(4)泄水孔按2.5m>2.5m孔距呈梅花形布置,孔徑60mm。
(5)每隔10m設一道伸縮縫,寬度為20mm,內填瀝青麻絲。
(6)坡頂做5m寬錨噴段,頂端為截水溝;中間平臺做2m寬錨噴段。
2.原材料及配合比
采用42.5R普通硅酸鹽水泥;細度模數為2.98的堅硬耐久的中砂;粒徑5~10mm連續級配碎石;潔凈河水。噴射混凝土的配合比經試驗確定。
3.施工工藝
邊坡錨噴支護施工工藝,所涉及到的具體施工流程有以下幾個:①依照工程計劃進行邊坡開挖工作;②進行施工腳手架搭設;③針對開挖完成的邊坡進行初步的清理,必然出現易松動的石塊;④進行第一層混凝土的錨噴工作;⑤錨桿孔洞鉆孔;⑥孔洞注入漿液,并且保證注漿的合格性;⑦進行錨桿插入;⑧掛設錨索網;⑨針對泄水孔進行埋設;⑩進行第二層混凝土錨噴工作。
3.1邊坡開挖
直接通過開挖效率較高的我挖土機,來從下層開始挖掘,直到最終挖至計劃高度。為了能夠使得邊坡本身的穩定性有所保障,其10m高度的邊坡,應當要分兩次進行開挖,促使邊坡穩定性有所提升。也就是在第一次完成了5m高度的開挖之后,等到邊坡的防護工作完成之后,再進行最下面5m高度的邊坡開挖,從而形成相應的邊坡防護體系,同時還有著極高的穩定性。
3.2搭設腳手架
使用雙排形式的腳手架進行搭設,要保證使用3.5mm×0.48mm規格的焊接鋼管進行。立桿本身的間距位置,應當要和橫桿之間的高度,保持2m的距離,而橫桿高度為1.5m,并且橫桿間距為1m,在這樣的情況下,腳手架呈現出的總體寬度便為1.5m。在進行腳手架搭設的過程中,必須要保證與邊坡坡面的貼合緊密型,同時各個關節點的節點也必須要使用老滾的卡扣進行卡死,而外排位置的腳手架,為了能夠最大限度的維持穩定性,應當要直接垂直于腳手架平面上所存在的斜支撐。此外,腳手架的立桿本身,必須要放置在地面硬度較為穩定的位置,其底層的橫桿距離則不能超出0.3m的范圍。
3.3坡面清理
當坡面完成挖出工作之后,必須要針對邊坡之上所存在的松動石塊以及草根、樹根等活動性的雜物進行清理,這對于錨噴之后的穩定性保障來說,有著直接的作用。
3.4噴射第一層混凝土
針對厚度控制標志的短鋼筋進行埋設之后,再使用超高壓力的水槍進行邊坡表面沖洗,同時起到表面濕潤的效果,這對于實混凝土和邊坡之間的緊密結合,有著良好的輔助效果。在正式開始混凝土錨噴之前,還必須要針對錨噴設備的水管、動力設備、輸料管、風管進行了完善的檢查之后,才能夠進行噴射。其噴射過程中,必須要保證所使用的噴射混凝土集料配比合理性,并且要經過了干拌均勻之后,才能夠篩裝入到混凝土錨噴機之中。之后,便可以展開第一層的錨噴工作,除了要對于錨噴混凝土均勻性提供保障以外。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還應當要針對錨噴施工進行分段。
3.5鉆孔
采用潛孔鉆機垂直于坡面鉆孔孔徑60mm孔距1.5m×1.5m呈梅花形布置。孔距誤差不大于150mm孔深誤差不大于50mm。
3.6注漿及安裝錨桿
鉆孔完成后將孔內積水和巖粉應沖洗干凈并檢查孔位、孔徑、孔深及布置形式合格后用灰漿泵向孔內灌注水灰比為0.5的水泥漿。注漿壓力為0.1~0.2Mpa。注漿時注漿管應插入距孔底約100mm處隨水泥漿注入緩緩拔出至鉆孔飽滿為止。然后將22鋼筋桿體插入注滿水泥漿的鉆孔中。
3.7掛網
用細鐵絲將經調直的!6鋼筋按縱橫間距250mm×250mm在邊坡上綁扎成鋼筋網片。鋼筋網的交叉點均應綁扎結實。鋼筋網片與錨桿桿體鋼筋亦應綁扎牢固以免噴射混凝土時鋼筋網晃動。
3.8泄水孔埋設
泄水孔采用直徑為60mm的塑料管長300mm埋入邊坡內200mm里端包土工布。泄水孔間距2.5m×2.5m呈梅花形布置于整個邊坡。
3.9噴射第二層混凝土
用高壓風水將第一層噴射混凝土面沖洗干凈并濕潤表面。調整設備、料管運轉正常后即可開始噴射第二層混凝土。噴射順序和操作方法與第一層相同。開始噴射時應減小噴頭與受噴面的距離并調整噴射角度以保證鋼筋與第一層噴射混凝土壁面間混凝土的密實性。噴射中若有被鋼筋網架住的脫落混凝土應及時清除。噴射手應調整噴槍上的供水閥門控制水灰比使混凝土表面平整濕潤光澤無流淌或干斑現象。
4.質量檢查
(1)每批原材料到達工地后須經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檢查錨桿所用水泥漿及噴射混凝土混合料的配合比及拌合均勻性每工作班檢查3次。
(2)錨桿每300根抽取1組按(GB50086-2001)的要求做抗拔力試驗每組3根錨桿。
(3)每噴射50m3混凝土混合料制作1組試件;采用噴大板的方法制作按規范(GB50086-2001)要求進行抗壓強度試驗。
(4)按每30m一個斷面用鑿孔法檢查噴射混凝土厚度。
5.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速公路工程進行深挖方的過程中,其邊坡防護工作要想起到良好的穩定效果,就必須要好似用錨噴支護技術,該技術的應用,能夠促使邊坡整體的高度都得以穩定,并且基巖外露面的抗風化能力也得以有效的強化,如此以來,邊坡出現滑坡或者塌方的可能性也就大幅度的降低。同時,錨噴支護技術所能夠應用的范圍極廣,不僅安全性有所保障,成為也極為低廉,該技術的推廣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吳其靜,吳確敏,韓鵬飛.公路工程中混凝土裂縫的預防與處理[期刊論文]-科技資訊,2010(7).
【關鍵詞】滑坡災害,抗滑樁,邊坡工程,推廣應用
Abstract: Landslide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natural disaster in China, with its distribution of a wide range of devastating strong and caused tremendous damage to the human environment, not only a serious threat to life and property safety of the people of disaster areas, but also undermines the entire regionecological balance, resulting in a persistent ecological damage. Multiple natural disasters in China to strengthen disaster research,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but also to ensure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the people live and work. In recent years, China has a big stride in Landslide, anti-slide pile is one of the common means of governance, has been rapidly promoted in the slope engineering governance. However, due to the late start of China Landslide, anti-slide pil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there are still many shortcomings. This article, I will be from the angle of the landslide of natural disasters in China were analyzed and described the status of Chinese and foreign anti-slide pile slope engineering, and put forward recommendations in slop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China's anti-slide pile.
Keywords: landslide hazard, piles, slope engineering, promote the use
中圖分類號:U216.41+9.1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前言
眾所周知,我國地形地貌多變,地質構造復雜,我國的山地丘陵總面積約占我國國土總面積的三分之二,加上氣候條件多變,各地區降水不均,少雨干旱地區,巖體受物理風化影響大,而在濕潤多雨地區,巖體受生物及化學風化影響大,同時受地質構造和地形地貌的影響增加了山體滑坡災害發生的頻率。目前,隨著工程建設的大力發展,人類工程開始逐漸深入西部偏遠山區,鐵路修筑、水壩建造,、開礦打井等一系列工程勢必會面臨滑坡災害,因此采用經濟合理的治理手段,既可以減輕滑坡對施工的危害,又可以避免滑坡發生的頻率。所以,加強對滑坡的治理,加強對抗滑樁的設計施工的研究探討,是非常具有現實效益的。
二.抗滑樁在國內外邊坡工程中的應用現狀
1.早在20世紀三十年代,西方國家便開始利用抗滑樁解決一些邊坡工程問題。而抗滑樁的應用高峰期是在二戰以后,當時一些西方國家正處于經濟恢復發展時期,大量的工程建設開始起步,同時伴隨著工程建設的滑坡問題也應運而生,于是,抗滑樁以其獨特的優勢被廣泛運用到滑坡治理中來。之后,隨著抗滑樁設計施工技術的深入研究,抗滑樁的設計理論逐步建立并取得了發展,伴隨著經濟的發展,時至今日,國外很多國家的抗滑樁設計理論已經很是完善,并逐漸形成了科學系統,不斷研究出以錨索抗滑樁為代表的各種結構的抗滑樁型式,有力的推動了抗滑樁在邊坡工程中的廣泛運用。
2.我國的抗滑樁應用起步比較晚,第一次運用是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當時應用于寶成鐵路滑坡治理中。直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我國的抗滑樁理論開始初步建立,此后,隨著抗滑樁在工程應用中的不斷發展,抗滑樁的設計理論也開始不斷的完善。但目前為止,我國抗滑樁的設計施工依然存在著很多缺陷,比如,設計計算模型忽視樁側摩阻力,設計數據采集不合理等等,這些缺陷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我國抗滑樁設計施工的不清晰,不確定。但從整體而言,我國絕大部分設計成果是成功,但也存在由于設計數據或者設計參數出現問題而導致治理不當的例子。
三.抗滑樁基于對滑坡和巖土體的綜合考慮。
1.抗滑樁設置在邊坡支護設計時,對于彈性抗滑樁來講,樁在承受上部滑體的推力同時,必然對上部土體或巖體產生反力,而該反力對樁后土體或巖體穩定性的影響往往被人為忽略了,以至產生不安全因素。這種情況已然在無施工過程中被多次得到驗證。右圖為滑坡的剖面分析圖,有助于加強對滑坡成因的直觀理解,為抗滑樁的設計施工奠定良好基礎。
2.不同的巖土體具有不同的特點,其物理力學參數也不同,在進行抗滑樁的設計施工時候,必須綜合考慮土體的物理力學參數,保證設計數據的可靠性,保證設計過程的嚴密性。上表是抗滑樁和巖土體的物理力學參數。
四.各種抗滑樁型式運用簡析
1.變截面樁
一般抗滑樁為矩型樁,這種樁型對巖體滑坡、土體整體滑坡的支擋效果是很好的,也比較經濟合理。但在滑坡體比較松散、強度較低的土體滑坡中,矩形抗滑樁治理成本費較高。如果土體較為松散,在綜合分析滑坡形成特點和抗滑樁的承載力的基礎上,多可以采用異型抗滑樁的設計方案。如梯形截面抗滑樁。此種抗滑樁不但經濟,而且樁間土在推力作用下被擠密,能與樁一起形成一道樁土墻,從而提高樁同作用效果,對滑坡構成有效支擋。
2.預應力錨索抗滑樁
隨著治理滑坡的規模不斷擴大,各種抗滑結構不斷出現,其中最為新型的抗滑結構就是預應力錨索抗滑樁結構。該結構通常利用鉆孔灌注或支模澆筑成樁。在樁上設置一排或多排錨索,并對錨索施加預應力,通過錨索將樁錨固在穩定的基巖中,達到阻止邊坡滑動的目的。目前該類樁已廣泛應用于大、中型滑坡治理工程中。
五.關于抗滑樁在邊坡工程中應用的建議
1.通過考慮樁同作用的原理提高抗滑樁的抗滑能力。
這種共同作用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樁前土體的抗滑力。這對于整體性較好的土體或巖體來說主要是由樁前巖土體的強度決定的。即利用抗滑樁和巖土層錨桿相結合的支護方式代替單排樁或推樁,以使滑坡治理更經濟、合理。
2.在某些工程中,可以根據實際狀況采取相對應的措施。由于抗滑樁的懸臂較長,然而又不易設置錨索,使其受力很不合理。這時可以通過考慮將部分抗拉鋼筋用預應力鋼絞線代替,樁底埋設錨梁,布設好鋼絞線,澆灌后通過后張法施加張應力,增強樁體的力學強度,以達到經濟合理的目的。
3.在研究了關于推力樁和深埋樁的工作機理的基礎上,考慮在大型的滑坡治理中綜合運用深埋樁和推力樁2種支護方式,發揮其各自的特點,以達到安全、經濟、合理的滑坡治理效果。由于邊坡問題的復雜性以及工程規模的大型化,我們對滑坡真實的受力性能和工作機理,需要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討。
六.結束語
由于我國多山地多丘陵的地勢地貌,加上降水日曬等多種氣象因素和不科學施工等人為因素的影響,使得自然和人為的滑坡災害日益頻繁,對工程和人類環境的影響也日益明顯。目前,抗滑樁是邊坡工程中最為有效的支檔方式之一,加強對抗滑樁設計施工的研究突破,并加以大力推廣運用,必將很大程度上改變我國抗滑技術弱勢的局面。加強對抗滑樁技術應用,可以為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增磚添瓦,促進社會的和諧進程。
參考文獻:
[1]劉德 抗滑樁在邊坡工程中的應用 [期刊論文] 《科技創新與應用》 -2012年8期
[2]賈建勝 李運來 淺談混凝土抗滑樁在邊坡工程中的應用 [期刊論文] 《西部探礦工程》 -2008年1期
[3]吳坤銘,邊坡及其抗滑樁加固工程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 [學位論文]2011 - 合肥工業大學:工程力學
關鍵詞:膨脹土;北京西六環;柔性支護
北京西六環良鄉至寨口段全長38.2km, 是北京連接規劃新城的重要通道,對加快郊區公路建設,緩解城區道路交通擁堵、加快西部貨運通道具有重要作用。
西六環K9+600~K10+800深路塹段位于坨里-長辛店斷陷盆地西南部,該段穿越中生界白堊系上白堊統含蒙/伊膨脹性粘土礦物的沉積巖,具有遇水膨脹、軟化、崩解和失水收縮、干裂的特征,同時具有強度低,孔隙度大,膠結程度差,流變性、易擾動性、受構造面切割及風化影響顯著的特點,為膨脹泥巖。這是北京高速公路建設首次遭遇膨脹性巖土問題,工程從路塹開挖施工以來,邊坡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滑塌,如何根據膨脹土的工程特性, 采用經濟有效的防護措施成為西六環公路建設中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
一、西六環膨脹巖土邊坡失穩原因分析
經調查發現西六環膨脹土深路塹段新開挖的膨脹巖土一旦暴露于大氣中, 風化速度很快, 大約24小時內, 開挖后的坡面就會產生大量的網狀裂隙, 隨時間推移向深處發育。由于開挖必引起土巖體結構松弛和應力狀態的改變, 而應力的重分布又導致了軟弱結構面鄰空面產生應力集中, 使得沿軟弱結構面的剪應力增大, 在降雨過后,隨著地下水或雨水滲透的作用, 一般首先沿結構面發生滑動。滑坡后緣在開挖卸荷或滑坡卸荷的作用下在坡頂的一定范圍內出現松弛區, 松弛區往往受土體中的垂直裂隙控制, 由于開挖卸載和膨脹土的脹縮效應, 因此, 在邊坡上部靠近坡頂位置容易形成為陡直的后緣。從現場情況看, 大多數膨脹土邊坡在開挖后失穩都是遵循這一過程。 膨脹土邊坡的穩定與膨脹土的“三性”、結構面特性以及水的作用密切相,三性中裂隙性是關鍵控制因素, 脹縮性是根本內在因素,開挖、雨水人滲、錯誤的施工等都是誘發因素, 但往往也可起主導作用。
二、柔性支護方案的提出及設計原理
膨脹土路塹邊坡的處理是一個與工程地質密切相關的綜合性技術問題。在防護方案的選擇上需充分了解膨脹土的工程特性、工程地質條件、大氣影響深度及土體的結構性能, 才能得出理想的防護方案。
目前工程中對膨脹土邊坡滑坍處治采用的措施很多,大體可分為柔性支護和剛性支護兩大類。剛性支護以圬工結構為主,并輔以其他必要綜合處理措施,它是目前最常用的處治方法。其工作原理是以圬工體自重來抵抗(平衡)失去整體平衡的邊坡體及其在開挖過程中產生的超固結性應力釋放。剛性支護不允許被支護體產生變形,而在干濕循環、水的作用下邊坡膨脹土體必然干縮濕脹,當膨脹變形較大而得不到釋放時,會產生很大的膨脹壓力致使剛性支護破壞。柔性支護主要指以土工織物加筋邊坡土體為主,輔以其它必要綜合處理措施的處理方案。其特點是不但能承受土壓而且允許土體產生一定變形,可吸收邊坡土體因超固結引起的應力釋放和含水量變化產生的膨脹力。柔性支護能有效的保濕防滲,且允許邊坡少量濕漲變形以大大削減坡面土體的膨脹力,土體產生一定的變形,可釋放邊坡土體大部分應力和膨脹力.加之柔性擋墻具有足夠的自重,能抵抗土壓力。故以“保濕防滲”、“柔性支護”、“剛柔相繼”作為主要技術思路的柔性支護處治措施處治北京西六環膨脹土路塹邊坡是切實可行的。
三、柔性支護設計方案介紹
針對北京西六環膨脹土塹坡破壞特點,考慮該地區大氣風化作用深度、土性、水文地質特點及施工可行性,提出土工格柵加筋柔性支護設計方案(見圖1)。說明如下:
(1)根據西六環膨脹土路塹東、西坡不同的工程地質特點,本著因地制宜的原則,東坡加筋體寬為3.5m,西坡加筋體寬度依照坡高設計為:坡高10m加筋體寬為3.5m,坡高10m以上加筋體寬為5.0m,滿足機械施工要求和阻隔大氣對邊坡土體的影響,發揮支擋、封閉作用。
(2)為減小土壓力并保證加筋體穩定及對坡體的反壓作用,加筋邊坡采用1:1.5的坡比。
(3)參照有關經驗并初步計算,選用設計抗拉強度為70kN/m的土工格柵為加筋材料,每兩層填土(壓實厚度50cm)上鋪一層格柵,格柵加筋的有效長度為3.5m,每隔1.2m用銷釘將格柵張緊并固定于填料上,反包下層預留格柵并與上層格柵用連接棒相接,使加筋體從下到上形成整體,共同抵抗各種作用。
圖1柔性擋墻處治邊坡
(4)加筋體直接采用開挖膨脹土填筑。
(5)加筋體與開挖坡面間設80cm(西坡)和50cm(東坡)碎石排水層,用于疏干坡內裂隙水,西坡底部設縱向滲溝,以降低坡后及路床地下水,實現排水分流。
(6)針對北京植被生長周期較長的特點,采用坡面網格花室植草綠化防止雨水沖刷。四、柔性支護施工要點
采用常規筑路機械,施工簡便且無特殊技術要求。基本步驟為:按設計先將邊坡超挖形成工作面;由坡腳由下而上分層在開挖坡面前填筑碎石排水層,然后加鋪土工格柵,在其上回填土并壓實;將預留的土工格柵反包,并與上層格柵用連接棒連接形成坡面。此時加筋體后碎石排水層自下而上貫通,可將坡體內裂隙水排出。具體筑做要點:
(1) 施工必須在旱季, 邊坡超挖完成后馬上筑柔性支擋結構, 工序間要銜接緊湊, 整個施工需一氣呵成。
(2)基底的處理。將基礎部分松土清除,按設計開挖滲溝,埋設盲管并用碎石將溝覆蓋。然后碾壓基底(照片1)。若局部濕軟可先摻灰處理,再用土工格柵包碎石土回填。
(3)格柵的鋪設和連接。將預先裁斷的格柵按垂直于路中線方向鋪設(照片2)。兩幅格柵應緊密連接(照片3),并用銷釘固定。上下層格柵用連接棒搭結,其搭結長不小于30cm。必須張緊格柵,夾緊連接棒,以保證加筋土體的整體性和有效性。
照片1邊坡超挖照片2 反包連接土工格柵 照片3 填土壓實照片4坡面防護
(4)填土壓實。按虛鋪厚度攤鋪填土,采用碾壓遍數控制壓實度,保證達到85%以上,禁止對墻后的排水層進行碾壓(照片4)。
(5)切實修好柔性加筋體背部滲水層和墻底滲溝,保證墻背滲水層和路床地下水的排水分流,并有足夠容量將水流順利排出。
(6)加筋體頂部處理。頂部鋪“兩布一膜”至截水溝處并在其上回填50cm厚好土捶面以防止雨水下滲。
(7)坡面防護。為防止坡面沖刷,鋪設六棱花室種植地錦。
結語
土工格柵柔性支護是一套集技術可靠、經濟合理、環保及施工簡便為一體的膨脹土路塹邊坡綜合處治技術,其中直接采用膨脹土作為加筋體填料是它的顯著特點,由于這是北京高速公路建設首次遭遇膨脹性巖土問題,采用該技術處治北京膨脹土還需繼續研究完善。該新技術對處治北京西六環膨脹土路塹邊坡產生了很好的效果,對北方其它膨脹土地區的工程建設同樣會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1] 廖世文.膨脹土與鐵道工程.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1984
[論文摘要]介紹何謂深基坑、深基坑處理方法并結合實例分析如何在實際中對構筑物深基坑進行處理。
隨著我國城市建筑的大量興建,建筑越來越呈現出向高空和地下發展的趨勢,因而建筑物地下室的層數越來越多,深基坑開挖深度越來越深,而開挖所需投入的費用也越來越大,這就給工程界提出了新的問題和挑戰,即如何總結原有的工程經驗,發展新的理論依據和探索新的施工工藝,以滿足不斷發展的需要。基坑開挖及基礎工程的費用,在整個工程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合理地選擇支護形式,采用相應的施工工藝,協調好安全、經濟、環境影響、工期四者之間的關系,是巖土界進行深基坑支護設計的關鍵。
一、深基坑支護方法
鋼板樁支護;
地下連續墻;
柱列式灌注樁排樁支護;
內支撐和錨桿;
土釘墻支護;
深層攪拌水泥土樁支護;
旋噴樁帷幕墻支護。
二、工程實例
某水廠日供水能力為100萬m3/d。清、沉疊池是該水廠新建單位工程,位于廠區內西北角。該構筑物是水廠中埋置最深的單位工程。
根據地下水位埋深,施工期內必須有降水措施。解決好由于降水和基坑開挖將導致坍方、開裂和沉降影響鄰近構筑物穩定和安全施工問題,是該工程深基坑支護設計和降水方案的重要課題。該水廠的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根據工程地質勘察報告,基坑所處的土質均為粉質粘土和粉土,棕黃褐黃色,濕飽和。中密,硬塑狀態。場地淺層地下水位埋深5.0-6.5m滲透系數根據區域地質資料及滲透試驗取5.Om/d。
(一)案比選及穩定性分析
該基坑開挖深度為12.9m,方案比選時,擬定了三個開挖方案。第一方案坡率1:0.5放坡,一坡到底不設平臺;第二方案是按坡率為1:0,8放坡,也是一坡到底不設平臺;第三方案是分三層開挖,第一層開挖深度為4.Om 第二層開挖深度為4.5m第三層開挖深度為44m 邊坡坡率均為1:0.5 每層之間設2.5m的平臺。對三個方案的穩定性,采用瑞典圓弧法進行分析計算第一方案安全系數為0.88 第二方案的安全系數為0.96第三方案的安全系數大于1.35。選定第三方案為該深基坑開挖方案。
(二)基坑支護及降水方案
(1)基坑支護設計
按選定的第三方案。坡面做鋼筋網噴射混凝土面層,鋼筋網片采用6.5鋼筋,網格為300×300mm噴射混凝土強度為C2O厚度為1OOmm。
(2)降水方案
由于地下水位埋深5.Om~6.5m,因此第一層開挖階段的4m采用明溝排水,開挖第二層及第三層采用三級輕型井點降水。
(三)土釘墻施工
(1)工藝流程
開挖土方——修正邊坡——測定釘位——鉆孔——插鋼筋——注漿——初噴混凝土——掛鋼筋網——復噴混凝土——開挖第二層土方。按此循環直到坑底(或坡底)。
(2)支護工程施工
A.基坑開挖
基坑開挖采用反鏟挖掘機分三層分段放坡開挖,土方用翻斗汽車運至業主批定地點。上口開挖尺寸為61.8m×53.4m, 每層坡度系數為1:0.5,臺階寬度為2.5m。開挖土方量為2.4萬m3。每層開挖由北向南逐條進行,第條開挖寬度為3m。第一層及第三層采用掛網噴漿護坡,第二層采用土釘面層加噴射混凝土。
B.土釘及噴射混凝土施工
第一層土方開挖完成后,按1:O.5對邊坡加以修整,鋼筋網片采用6@300鋼筋,鋼筋接頭為焊接,面層內的鋼筋網片牢固固定在邊壁上并留出2Omm的保護層厚度。采用在邊壁面上垂直打入14短鋼筋段長600mm,加以控制。噴射混凝土厚度初噴為30mm,復噴為7Omm,標號為C20。
第二層開挖分二次完成,第一次挖深為2.3m,挖好后打一排土釘,第二次挖深為2.2m,挖好后打第二排土釘,兩排土釘排距為2.3m面層掛網噴射混凝土。
土釘施工方法如下:
a.成孔
土釘成孔前,先做出標記并編號。鉆孔采用洛陽鏟進行,孔徑為15Omm深度為12m成孔后進行清孔檢查,對孔中出現的局部滲水塌孔或掉落松土立即處理。
b.放置鋼筋
第一排土釘采用螺紋鋼筋直徑為25mm,長度為12m,間距為15OOmm,鋼筋傾斜度為10。。沿釘長每隔2m設置對中定位用支架,支架采用6鋼筋制作。支架的構造不得妨礙注漿時漿液的自由流動。
第二排土釘采用螺紋鋼筋直徑為25mm,長度為12m,間距為12OOmm 鋼筋傾斜度為10。。沿釘長每隔2m設置對中定位用支架,支架采用6鋼筋制作。支架的構造不得妨礙注漿時漿液的自由流動。
C.注漿
注漿時采用低壓(0.4~0.6Mpa)注漿填孔.注滿后保持壓力3~5min。
(四)基坑觀測
該基坑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基坑水平位移值及沉降位移值均為Omm,周圍圍墻,道路及臨近建筑物,均無任何開裂和下沉跡象。特別是在基坑開挖至坑底時遭到連續1O天的降雨,基坑仍安全穩定。
參考文獻
[1]張欣.深基坑支護技術應用淺析[J].建筑技術開發,2005,1(32):34~36.
關鍵詞:高邊坡;石方爆破;施工技術;要點
中圖分類號:TU74 文獻標識碼:A
1 高邊坡石方爆破施工技術要求
1.1 施工內容
1.1.1 表層土石方的開挖。高邊坡表層的有機土層需要進行單獨開挖,合理組織并安全運輸至指定的棄碴場,且要做好相關的防、排水措施。表層的土石方覆蓋層或全風化的碎巖均需按照相應施工規范的填筑施工要求嚴格作業。
1.1.2 邊坡的開挖。一般地,邊坡的開挖是按照設計坡度比從上而下依次進行的,屬高邊坡的應采取梯段分層的開挖施工辦法,但要求邊坡的垂直梯段高度不能超過15米。同時,如果發現開挖土體中有軟弱的巖土層或者是構造破碎的地段應該根據設計要求及時采取相關的支護處理措施,并且有效完善防、排水工作保障措施。值得強調的是,高邊坡開挖的支護結構應在進行分層開挖的過程中就開始逐層執行,且上層支護結構應能夠保證進行下層開挖施工的絕對順利和安全。另外,高邊坡的開挖坡面還需盡量做到平順、無陡坡和無反坡,若開挖巖土結構層中有局部反坡等狀況應按照相關設計要求予以妥善處理。
1.1.3 建基面的開挖。高邊坡的基礎建基面通常是采取預留保護層或控制爆破施工兩種辦法進行開挖,保障良好的開挖建基面平整度和控制爆破施工隊保留區巖體結構層的擾動也作為建基面開挖的基本要求。同時,已完成開挖的建基面不能存在陡坡或反坡、表面應保持粗糙干凈,如發現開挖巖土結構層中存在如斷層、裂隙或軟弱夾層的情況均需按照相關設計要求予以及時處理。
1.2 控制施工爆破
基礎和坡面的石方開挖可優先采用預裂爆破和光面爆破兩種方法,而對于特殊的不適合于以上兩種開挖爆破方法的高邊坡部位則宜采取預留保護層的開挖辦法。應用預裂爆破法其相鄰兩鉆孔之間的不平整度需嚴格控制在15公分以內,孔壁的表面不能具有明顯的爆破裂隙,且鉆孔的殘留率要滿足于此項施工技術規范的要求。在爆破施工中關于爆破振動的控制也極為關鍵,在實際的爆破施工當中需重視對爆破震動的觀測工作,必要時對開挖高邊坡的錨噴支護、現澆砼或高邊坡整體結構的穩定性予以監測控制。
1.3 基本原則
1.3.1 剔除不合格料。溢洪道在進入到石方爆破開挖之前,必須要按照要求將覆蓋軟弱土石層處理干凈,由現場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并簽字確認之后方可進入到正式的土石方開挖,并確保填筑砂石料達到質量標準要求。
1.3.2 爆破試驗。嚴格按照“爆破試驗大綱”所提出進行相關爆破試驗的要求進行,以確定最終的爆破孔網參數。
1.3.3 控制爆破技術。溢洪道的石方開挖宜采用“寬孔距、小底抗線”的爆破施工技術或“微差擠壓爆破”的爆破施工技術。具體確定爆破參數方案應以能夠確保構筑物結構形體質量作為基本標準,盡量控制降低大塊率。
1.3.4 保障高邊坡穩定。溢洪道的土石方開挖須遵循“自上而下、分層分塊”控制爆破,嚴格遵照“開挖一層、支護一層”的基本原則來組織和安排現場施工,減少開挖爆破振動引起的擾動,保障高邊坡的穩定性。
1.3.5 滿足填筑砂石料動態的平衡要求。為了能夠減少開挖土石方的二次周轉和提高開挖土石方的直接上壩率,溢洪道各個開挖階段強度必須還要與各個階段壩體砂石料的回填強度相一致。
2 高邊坡石方爆破施工的技術要點
2.1 爆破施工方法選擇
石方爆破工作自上而下分臺階逐層進行。臺階高度小于5米時,用淺眼爆破法分層爆破,分層高度2~3米為一層;臺階高度為5~10米時,用深孔爆破法一次爆破到設計標高,爆高超過10米時,分臺階進行深孔爆破。永久邊坡采用光面爆破方法進行處理,工作臺階分層臺階高度定為5~10m米。
2.1.1 坡面開挖、整形。石方開挖采用挖機開挖,分級進行。開挖前用木板按設計坡率做好坡度架,安排專人指揮邊坡開挖,保證邊坡不陡于設計,坡面平順、平整。坡面整形主要以機械施工為主,局部人工配合修整。對松散巖土及全強風化巖層直接安排液壓反鏟挖掘機修整,對于硬度較大的微風化、弱風化類巖層,要采用爆破方法。坡面整形的目的是盡快為坡面防護工程施工提供完整的作業面,坡面整形從上而下逐級進行,開挖一級支護一級。
2.1.2 石方爆破。對于少量石方爆破,由于不影響工期,采用淺孔密眼小型爆破,風鉆機打眼。對于大量石方路段,小型爆破滿足不了工期要求,將采用先進的爆破技術一深孔多排微差擠壓爆破和光面爆破法施工,降低對巖石邊坡的擾動和破壞,同時滿足每日進度計劃的工作量。
石方爆破施工流程一般為:爆破方案設計審核測量放樣、布孔鉆孔裝藥起爆清除盲炮修整坡面清運石渣。
2.2 施工流程
2.2.1 施工準備。首先對即將進行爆破作業的區域進行清理,采用反鏟挖掘機或推土機,使其能滿足鉆孔設備作業的需要。然后進行測量放線,確定鉆孔作業的范圍、深度。
2.2.2 鉆孔作業。在爆破工程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嚴格按照爆破設計進行布孔、鉆孔作業,布孔根據地形實際情況主要采用矩形布孔和梅花型布孔。在布孔時,應特別注意孔邊距不得小于2米,保障鉆孔作業設備的安全。在鉆孔時,應該嚴格按照爆破設計中的孔位、孔徑、鉆孔深度、炮孔傾角進行鉆孔。對孔口周圍的碎石、雜物進行清理,防止堵塞炮孔。對于孔口周圍破碎不穩固段,應進行維護,避免孔口形成喇叭狀。鉆孔完成后,應對成孔進行驗收檢查。
2.2.3 裝藥爆破。①器材檢查。裝藥前首先對運抵現場的爆破器材進行驗收檢查,對不合格的爆破器材堅決不能使用。②裝藥。裝藥作業應在爆破工程技術人員的指揮下,嚴格按照爆破設計進行,嚴禁用鉆具處理裝藥堵塞的炮孔。③堵塞。堵塞材料采用鉆孔的石渣、粘土、巖粉等進行堵塞,堵塞長度嚴格按照爆破設計進行。④爆破網路敷設。嚴格按照爆破設計進行網路連接,并用絕緣膠布包好結頭。⑤爆破防護。網路連接完成并檢查合格后,方能按照爆破設計中的防護范圍、防護措施進行防護。⑥設置警戒、起爆。嚴格按照爆破設計的警戒范圍布置安全警戒,確認人員設備全部撤離危險區,具備安全起爆條件時進行起爆作業。⑦爆破檢查及記錄。每次爆破完成后,必須按照規定的等待時間進入爆破地點檢查有無盲炮和其它不安全因素,爆破員應認真填寫爆破記錄。
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以上內容對高邊坡石方爆破的施工主要從施工要求和技術要點兩方面入手,著重對解決高邊坡石方爆破施工穩定性提出相應的一些建議,以保證高邊坡石方爆破施工的安全性、高效性,而本論文以理論分析技術,筆者旨圖與同行朋友交流學習。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