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高中語文文學常識整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高中語文課程“必須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學生受到優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熱愛祖國和中華文明、獻身人類進步事業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奮發向上的人生態度”;“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充分發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文言文凝聚著我國燦爛的歷史文明,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高中教材選編文言文文質兼美,學習文言文,就是走近中國的傳統文化;學好文言文,既有利于民族優秀文化的傳承,又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健康美好的情感。高中新課標教材文言文選文約占課文的40%,因此文言文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傳統的文言文教學強調文言語法講授,肢解課文,忽視誦讀訓練,學生個體感悟。新課標專家學者反復叮嚀,讀書是語文教學的第一要務,語文教學應回歸“讀書”本真,真正體現“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誦讀是根本,語感訓練應是當務之急。誦讀教學方法雖然古老傳統,但今天無論多么優秀的語文教學法都是不可替代的,語文課堂的活力首先應是充滿了瑯瑯的讀書聲。誦讀應該成為我們打開文言文學門的一把金鑰匙。“準、通、懂、透”文言文誦讀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以誦讀為本,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課改精神,在夯實文言知識的同時,強化語感培養,強調主體感悟,注重情感熏陶。“讀準——讀通——讀懂——讀透”四環節充分貫徹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優化學法,培養能力的課改理念。
“讀準”,就是讀準字音。學生在課前預習中結合注釋,借助工具書,認清認準每一個字音,特別關注通假字,多音字,異讀詞,古用今廢字,古代人名、地名、事物名用字。具體步驟:第一步,初讀課文,用筆勾畫所有不認識的字;第二步,瀏覽注釋,標注讀音,重點關注通假字,異讀詞,多音字。第三步查閱工具書,確定疑難字讀音。第四步,響讀課文,學生大聲朗讀,讀準字音。“讀準字音”環節四步任務充分體現新課標倡導的自主合作學習方式,學生既可在課前獨立自主完成,也可與同學合作交流,在查閱工具書前,相互請教,既培養了虛心好學的品質,又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快樂。然后劃分任務,分頭查找解決疑難字音,最后交流分享各自成果,既節約時間,提高效率,又能增進同學間的對話交流。教師在這一環節主要是布置任務,明確要求,檢查預習,點評學生自主學習,及時糾正在朗讀中普遍存在的字音問題,對個別易錯字音做強調。
“讀通”就是讀出句讀。教師指導學生能正確劃分句中停頓,根據標點符號來確定句與句之間停頓的長短,語調的抑揚。句中停頓劃分的方法:第一,根據語法功能停頓,主語和謂語,謂語和賓語,狀語和謂語,動詞和補語之間一般應停頓,但名詞做狀語時,應在名詞前停頓,而不能在狀語與中心語之間停頓;第二,特殊虛詞后考慮停頓,如句首發語詞“夫,蓋,若夫,至若”等,關聯詞如“雖,因,惟,故,且”等,句中表停頓的虛詞“也”。第三,特殊句式辨清停頓,如省略句“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倒裝句“求人/可使復秦者”,判斷句“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第四,古代文化影響停頓,國名,年號,官職,人名,地名,事物名要連讀,除此以外雙音節詞一般要分開讀,因為古漢語中一般都是單音節詞。具體步驟:第一,學生就響讀課文中句讀疑難向老師質疑,教師分類整理本課句讀疑難問題;第二,教師就典型例句講解劃分句中停頓的一般方法,學生討論劃分疑難句的停頓;第三,教師示范朗讀或播放名家朗讀錄音,給學生示范熏陶;第四,學生誦讀體悟,可以自讀,也可以分角色讀,還可以展開誦讀競賽。
“讀懂”就是理解文意。學生在讀準讀通的過程中,對課文通假字、古今異義詞,多音多義字、特殊句式有了一定的了解,結合注釋疏通文句應該不會有太大困難。教師指導學生在口譯文段的基礎上能把握要點,篩選信息,梳理文章結構,明確作者寫作意圖。在疏通文句中,既可讓學生自讀自譯,也可同桌合作,一人讀一人譯,隔句或隔段交換,教師特別關注詞類活用以及在前兩步未提到,課本下又沒有注釋的重點實詞和虛詞用法、意義,及時糾正學生翻譯中的錯謬,指導學生分類積累文言詞句,養成良好的文言閱讀習慣。在信息篩選、要點歸納、結構把握中,教師可通過設置問題,組織學生討論達成目標。如《廉頗藺相如列傳》內容概括:一塊玉璧(和氏璧),兩個國家(秦國趙國),三個故事(完璧歸趙、澠池相會、廉藺交歡),四個人物(藺相如、廉頗、秦王、趙王)。對于這類傳記性文章由于故事性強,情節波瀾起伏,懸念叢生,可以讓學生講述故事,或者進行場景表演,加深對人物性格特征的了解,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對文章結構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