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冷鏈物流的基本特點

冷鏈物流的基本特點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冷鏈物流的基本特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冷鏈物流的基本特點

冷鏈物流的基本特點范文第1篇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消費水平的不斷發展與提升,水果蔬菜越來越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食品,但是由于我國果蔬冷鏈物流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果蔬的品質還得不到可靠的保障,對人們的飲食安全構成重要威脅。本文首先從冷鏈物流入手,再到果蔬冷鏈物流,并詳細的分析了我國果蔬冷鏈物流發展的現狀,在此基礎上,結合我國的特殊國情和實際情況,總結出適合我國果蔬冷鏈物流發展的對策,探尋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果蔬冷鏈物流發展道路,使其推動我國果蔬冷鏈物流的健康、快速發展。

【關鍵詞】

果蔬冷鏈物流;制約因素;信息化管理

現代社會緊張的生活節奏,不斷發展的社會經濟,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對于食品等的保鮮保質和儲存運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果蔬冷鏈物流產業正是在這樣的發展進程中應運而生,如何在果蔬冷鏈物流領域提高管理技術水平,如何進行科學的信息化管理,重點在于果蔬冷鏈物流各個環節的優化管理。認真研究我國果蔬冷鏈物流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把握果蔬冷鏈行業發展的關鍵,正確制定行業發展對策就成為我國果蔬冷鏈物流健康快速發展的重要前提。

1 我國果蔬冷鏈物流的特點

1.1 果蔬冷鏈物流投資大,運營成本高

由于果蔬的易腐性和實效性,果蔬冷鏈物流從果蔬的采摘到消費者的手里整個過程都需要嚴密的溫度控制來保障果蔬的品質。這一過程中,冷鏈運輸設備,冷鏈儲藏設備都是必不可少的。建設冷庫和購買冷藏車的費用是一般倉庫和普通車輛的3-5倍,這就意味著果蔬冷鏈物流的投資要比常溫物流大的多。

1.2 果蔬冷鏈物流需要全程溫度控制

基于水果蔬菜獨特的化學性質,如何保證水果蔬菜的新鮮程度,減少浪費,這就需要依靠低溫溫度控制,從而達到延長果蔬保存周期,降低損失的目的。因此,果蔬冷鏈物流最大的特點是需要進行全程溫度控制以保證水果蔬菜的品質以及降低物流過程中的損失。

1.3 果蔬冷鏈物流技術含量高,監控困難

一般來說水果蔬菜的冷藏率在0℃左右,但由于果蔬的種類、品種不同,對低溫的適應能力也不同,如果貯藏溫度高于最適溫度,將會縮短貯藏期;如果貯藏溫度低于最適溫度,將會導致冷害和凍害的發生。因此果蔬冷鏈物流對冷藏溫度及濕度控制技術要求很高,并且監控困難。

2 我國果蔬冷鏈物流現狀分析

2.1 冷藏設施有限,冷藏運輸率低

近幾年,我國在整個果蔬冷鏈中冷藏設施主要包括:冷藏車、冷庫、冷運船、鐵路冷藏車,截止2011年我國冷庫的容量為1000萬立方米,冷藏車4萬輛,鐵路冷藏車7492輛,冷運船200艘,這一數據較之前有所增加,但仍不能滿足我國果蔬冷鏈物流的需求。我國果蔬冷藏運輸率僅為15%,除少數出口果蔬外,國內的果蔬流通90%以上基本是常溫運輸,至多上面蓋一塊帆布或塑料布。

2.2 信息系統有所發展

目前我國約61%的物流企業建立了自己的網站,成為企業信息化的主要手段和企業形象的宣傳工具;78.2%的企業有獨立的IT部門;80%的企業有專職的信息系統管理和維護人員;70.5%的企業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統,這說明大多數的企業都開展了基本的信息化建設。

3 我國果蔬冷鏈物流發展存在的問題

3.1 資金投入不足

2010年,我國交通基礎設施總投入1.80萬億元,中央財政安排6.8億元支持農產品現代流通綜合試點建設,截止至2010年3月份,全國已建42萬家農家店和1467個配送中心,覆蓋65%的鄉鎮和50%的行政村,雖然國家開始重視我國農產品物流和配送的發展,加大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相距甚遠,歐美等發達國家農產品物流運流通和配送中心覆蓋率基本達到100%,充分滿足農產品銷售需求。

3.2 交通運輸設施缺乏,存儲設備不足

基礎設施方面,目前我國果蔬冷藏運輸主要采用公路和鐵路兩種形式。2010年我國公路交通總里程400.8萬公里,鐵路交通總里程9.1萬公里,但是,我國運輸網絡密度還遠低于發達國家,鐵路網密度僅為美國的38%、日本的8%、德國的17%;公路網密度和高速公路網密度分別只有美國的58%和72%、日本的13%和40%、德國的22%和21%,交通基礎設施缺乏,影響我國果蔬冷鏈物流的發展。

我國目前的冷庫總容量為1000多萬立方米,大多以20世紀六七十年代建造的倉儲型冷庫為主,很難滿足現代城市配送的要求,而且很多冷庫只限于肉類、魚類的冷凍儲存,果蔬冷庫儲存量只占庫容總量的20%。

3.3 相關冷鏈技術發展滯后,信息化程度較低

目前,由于現階段缺乏高素質的冷鏈低溫專業技術人才,國內各個冷凍冷藏企業的制冷技術仍處于一個較為落后的階段,保留著以往的老一套制冷工藝和技術,相當于國外20世紀80年代的水平,冷藏專業技術的缺乏,致使制冷效果能耗高,冷鏈成本居高不下。我國果蔬冷鏈物流中的信息化建設比較落后,信息設備的配備不夠齊全,沒有形成健全的信息網絡,由于缺乏準確的信息,往往造成冷鏈產品流通的盲目性。

4 改善我國果蔬冷鏈物流現狀的建議

4.1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充分利用WTO的綠箱政策,扶持果蔬物流產業發展。拓寬果蔬產品冷鏈物流系統建設的融資渠道。出臺稅收和信貸優惠政策,吸引外資和社會多元化投資加大專項引資力度,廣泛吸納民間資金,逐步建立政府投入為導向、企業投入為主體、社會投入為補充的多元化投入的機制和多渠道投資的格局。

4.2 加強硬軟件建設

加強交通運輸基礎道路建設,實現城鄉交通便利化,縮小城鄉之間交通往來的障礙,為農村果蔬產品的運輸提供便利。提高冷鏈物流設施裝備的現代化水平,運用先進技術改造提升現有冷藏運輸設備和冷庫裝備。引進先進果蔬物流信息技術,逐步實現果蔬物流作業的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和計算機化,例如積極采用國際標準數據的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GIS 與GPS)和電子交換系統(EDI),對各種冷藏車和冷庫進行全面的動態監控,及時掌握冷鏈運輸動態和庫存產品的保質期與庫齡,確保果蔬冷鏈產品的質量與安全。

4.3 加強冷鏈物流行業管理

果蔬的冷藏運輸應積極發展鐵路、公路、水路的聯合運輸網,形成多式聯運體系。同時加大對裝卸果蔬運輸車輛的停時、中時的考核力度,嚴格果蔬冷藏運輸車輛在途時間的考核標準,縮短冷藏運輸的運達期限。整合冷鏈物流流通環節,實現冷鏈物流的共同配送,能夠提高果蔬冷鏈物流作業的效率,降低果蔬生產者和銷售者的營運成本,可以節省大量資金、設備、土地和人力等。

【參考文獻】

[1] 《中國物流年鑒》〔2011〕

冷鏈物流的基本特點范文第2篇

關鍵詞:網絡分析;冷鏈物流;第三方物流;服務商選擇

中圖分類號:F273.7 文獻標識碼:A

0 引 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冷凍產品如水果、花卉、海鮮等逐漸成為老百姓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與此同時,冷凍產品加工企業(以下簡稱“加工企業”)之間的競爭愈演愈烈,各企業競相尋找辦法來確立自身在競爭方面的優勢。從西方國家和其他行業的經驗來看,將物流業務外包(即選擇第三方冷鏈物流服務商)是降低本企業的成本、減少投資、集中精力于核心業務的好方法。但目前市場上第三方冷鏈物流服務商眾多,提供的冷鏈物流服務水平參差不齊。所以,如何選擇合格的第三方冷鏈物流服務商成為加工企業將物流業務外包時關注的核心問題之一。

本文結合冷鏈物流的特點,構建了冷鏈物流第三方物流服務商評價的指標體系(如圖1所示),應用基于依存和反饋的網絡分析法進行第三方冷鏈物流服務商的評價和選擇,并使用超級決策(Super Decisions,SD)軟件對其進行實現,最后結合實際案例驗證了該方法的有效性。

1 基于ANP的第三方冷鏈物流服務商綜合評價

1.1 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考慮冷鏈物流的概念和特點,結合文獻對食品冷鏈物流服務商和農產品物流服務商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在此為準則層的4個一級指標篩選了10個具有代表性的評價指標,以構建第三方冷鏈物流服務商的評價指標體系(見圖1)。

1.2 指標體系的說明

(1)經濟性

經濟性是指組織經營活動過程中獲得一定數量和質量的產品和服務及其他成果時所耗費的資源最少,包括運輸成本a1和運輸時間a2,它們是衡量第三方冷鏈物流服務商經濟性的重要指標。

(2)硬件水平

硬件水平是第三方冷鏈物流服務商能否提供所需服務的基本條件,包括冷藏車數量b1、冷庫數量b2和配送網點b3。由于冷凍產品具有保鮮期短,極易腐爛變質等特點,使其在儲存和運輸過程中對技術要求大大提高,需要采取低溫、保鮮、防潮、防蟲、防腐等一系列措施,這就要求第三方冷鏈物流服務商有配套的硬件設施。

(3)軟件水平

軟件水平的高低決定了第三方冷鏈物流服務商是否能在基本服務的基礎上做到更好,包括信息網絡c1和人力資源c2。良好的信息網絡能為加工企業、第三方冷鏈物流服務商和終端操作人員之間提供良好的信息交流平臺,方便加工企業進行貨物管理和追蹤,是對第三方冷鏈物流服務商信息技術水平的衡量。

(4)服務能力

服務能力是衡量第三方冷鏈物流服務商服務水平最直接的指標,包括客戶滿意度d1、交貨準確率d2、包裝能力d3。客戶滿意度d1是最能代表第三方冷鏈物流服務商服務質量的一個指標,它關系到冷凍產品加工企業的口碑和形象。

借鑒以往第三方物流服務商選擇文獻中對指標間依存關系的確定以及對物流方面專業人士的調查,某些指標之間存在依存關系,有內部依存關系的也有外部依存關系的,如表1所示:

通過SD軟件主界面中Design菜單下的cluster、node、node connections from一系列菜單命令建立了由元素組、元素和關聯組成的第三方冷鏈物流服務商評價指標網絡結構圖,如圖2所示。

1.3 構建未加權超矩陣

在構建未加權超矩陣時,首先以構建網絡時選取的準則為主準則,以該網絡中每一元素組中的元素作為次準則,按照其他元素組中各元素對該元素的影響程度構造判斷矩陣,并求得歸一化特征向量。最后,將各個元素的判斷矩陣和歸一化特征向量匯總到一個矩陣中,該矩陣則是未加權超矩陣,它表示不同元素組中元素之間的影響關系。對指標之間的重要程度比較、打分(按1~9分的標度進行賦值,重要性隨分值的增大而增大),并將其錄入SD軟件中進行計算得到未加權超矩陣,未加權超矩陣見表2。

1.4 計算加權超矩陣

加權超矩陣反映了主準則對次準則的控制作用與次準則的反饋作用。加權超矩陣見表3。

1.5 計算極限超矩陣

由于元素間存在依存于反饋關系,因而歸一化過程是一個反復迭代、趨穩的過程。在極限超矩陣中,每一列數值是在每一個準則下,各元素對該列元素的極限相對優先權。極限超矩陣見表4。

從極限超矩陣中可以看出元素層的所有指標權重為

0.053,0.049,0.066),排在前5位的是運輸成本、運輸時間、配送網點、人力資源、包裝能力這5項指標,因此,在第三方冷鏈物流服務商選擇時,應將這5項作為側重點。

2 案例分析

重慶市某大型冷凍產品加工企業對第三方冷鏈物流服務供應商進行初步篩選后,將3家第三方冷鏈物流服務供應商A、B、C作為備選方案,并給出這3家冷鏈物流服務供應商在各項評價指標上的優勢度比較判斷矩陣。

通過指標層相對于目標層的判斷矩陣構造界面中Misc菜單欄下的Direct data entry命令,可為各指標直接賦值。方案層對于指標層的層次單排序是以各指標為父節點,備選方案為子節點,通過判斷矩陣進行優劣勢比較,類似于元素級判斷矩陣的錄入。通過SD主界面中的Computations菜單下的Synthesize命令可得到最終評價結果,如圖3所示,其中Normals值為評估方案的歸一化綜合權重。從圖3中可得知,第三方冷鏈物流服務商的選擇優先順序為A>C>B,即將A公司作為第三方冷鏈物流服務商為最佳選擇。

3 結束語

由于第三方冷鏈物流是一個新興領域,企業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對第三方冷鏈物流服務商進行選擇很有必要。本文結合冷鏈物流的特點,構建第三方冷鏈物流服務供應商選擇指標體系,考慮指標間內在聯系和相互依賴,運用ANP方法為第三方冷鏈物流服務商的選擇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崔偉. 食品冷鏈物流服務商評價研究[D]. 大連:大連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2] 楊懷珍,熊煒. 基于ANP的農產品第三方物流服務商評價研究[J]. 商業研究,2011(3):171-176.

冷鏈物流的基本特點范文第3篇

夏暉公司擁有世界最先進的多溫度倉儲和運輸管理體系,運輸用的車輛可以同時提供三種溫度(常溫、冷藏溫度和冷凍溫度),并且在中國的各大城市建有現代化的多溫度倉庫,為麥當勞在大中國區的發展和運營提供物流配送服務。

李萬秋,現任北京夏暉食品有限公司高級經理,在食品冷鏈運作方面有十余年的工作經驗。

記者:近年來,國內的食品物流經歷了怎樣的發展變化?目前的現狀如何?

李萬秋:隨著物流管理和物流市場的進一步細分,食品物流的冷鏈管理作為物流產業的一個特殊和重要組成部分,開始引起人們的重視。我國食品業早年沒有物流的概念,只有運輸和倉儲兩個環節,隨著消費者的食品質量意識和安全意識的提高,對于食品配送過程有了更高要求。目前在食品生產和食品銷售環節,因為有對企業固定經營地點的要求,以及受到衛生、檢疫部門對衛生許可等審批、認證和檢查等多個環節的限制,控制得相對較好,而流通環節還基本上處于散亂的、無法可依或有法不依、相對較弱的狀態。

就現有的食品物流體系來說,我們的管理手段還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隨著食品流通速度的加快和范圍的擴大,食品在流通中的不安全因素也在增加。最近兩年,食品物流和冷鏈管理引起了政府、行業組織和企業的多方關注。如何使我國的食品物流管理體系適合于經濟發展,如何保證食品在較長的流通鏈和較大的流通范圍內安全可靠,已經成為冷鏈管理研究的主要課題。

目前,冷鏈物流市場的發展速度還遠沒有跟上需求,具體表現出以下特點:

1.缺乏冷鏈管理,食品物流存在巨大的損失。由于未經冷處理和冷運輸,腐爛變質的水果、蔬菜、乳制品和其他容易損壞的食品的總損失額達到每年約1000億元人民幣。如果按照歐洲的標準和操作規范,目前中國的食品流通總量中約80%的水果、蔬菜、冷凍食品和乳制品等保鮮食品在抵達目的地后將被收貨人拒收。

2.冷鏈物流低價格競爭,違規操作,犧牲質量。物流公司經常使用常溫車運送冷貨、冷藏車不制冷、超載等惡性競爭手段,壓低冷鏈運輸市場價格。

3.監控困難,處罰不力。由于沒有冷鏈監控的法律法規,處罰違規操作無法可依。

4.冷產品流通環節增加,范圍擴大以肉品為例,原有的流通鏈中只有農戶、肉菜市場、消費者三個環節。現在的流通鏈中,肉市場又聯系著飼養場、屠宰廠、批發商、中間商和超市等一系列環節。

5.管理標準難于制定和實施。一方面,沒有專門針對冷鏈管理的法規,這與行業特點有直接關系,如城鄉、各地間的消費習慣存在差異,冷產品范圍大等。另一方面,食品物流企業沒有準入標準,食品物流環節缺乏監控體系。

記者:目前,有不少食品生產企業、第三方物流公司等都希望籌劃建立自己的冷鏈系統,在您看來,要建立一個專業的冷鏈物流系統,在設備、技術、管理等方面需要具備怎樣的條件?

李萬秋:相對于其他產品的物流,冷鏈物流具有投資大、運營成本高、技術含量高、監控困難等特點。在整個系統建設中,冷庫建設和冷藏車的購置需要的投資比較大,是一般庫房和干貨車輛的3至5倍。同時,冷鏈所包含的制冷技術、保溫技術、產品質量變化機理和溫度控制及監測等技術是支撐冷鏈的技術基礎。而監控困難也是一個特點。冷鏈管理不是單點的管理,也不能依靠某一點來進行控制,而必須從產品的生產、儲存、運輸、銷售等諸多環節進行控制。所以冷鏈的運作既需要嚴格的管理制度,同時操作人員的素質也是保證冷鏈順利實施的重要因素。

記者:物流中心的建設是物流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整個冷鏈系統中,如何進行物流中心的規劃設計?

李萬秋:物流中心的建設的確很關鍵。物流中心的位置、規模、形式及設備的選擇是一次性的決策,對建成后的運作成本將產生非常大的影響。比如,連鎖企業的配送中心與市中心的距離每增加10公里,配送成本平均增加4%至7%。所以,從戰略角度考慮物流規劃是節約成本的關鍵。

冷鏈物流中心位置的選擇和一般物流中心位置選擇的原理是基本相同的,要考慮所服務的客戶的需求、供應渠道的影響、城市發展因素、交通道路規劃、政府投資鼓勵政策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因素。一般的物流中心在規劃網絡過程中,要考慮物流的配送經濟半徑,要結合企業或行業的發展戰略來規劃一定區域內的物流網絡分布密度。而冷鏈物流中心多數處于物流鏈的末端,在考慮位置選擇的時候應該根據不同業態的特點有的放矢,精確地分析計算。由于冷鏈物流成本較高,物流規劃中任何一項決定都會對之后的物流成本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從擴大配送規模效益出發,在設計商業連鎖企業的物流中心時,可以將所有商品的物流網絡統一考慮。這樣可以達到增加配送量,同時為多溫度配送、統一訂貨提供了運作的可能性。但當冷鏈物流的規模達到一定量,并且任何單一因素變動都會產生相對較高成本的情況時,對冷鏈物流中心進行獨立建設和操作就是較好的選擇。

同時,物流中心的規模也是建設物流中心時需要重點考慮的部分。因為建設規模過大,會增加投資成本,使企業面臨虧損的危險;建設規模太小,不能滿足運作和發展的需要,同樣會給企業帶來麻煩。冷鏈物流中心在規劃中首先要考慮物流中心的功能。在庫房內要有接貨區、驗貨區、儲存區、分揀區、備貨區、出貨區、回收貨品區,還要有冷機房、電控制室、員工休息室、運作管理辦公室、垃圾處理房等等。

此外,在進行冷鏈物流中心的設計規劃時,要考慮平衡成本與服務,以及與物流戰略定位相符。冷鏈流程的設計安排要盡可能簡化,時間為先、集中運作。對于冷鏈物流中心的運作管理,必須兼顧作業安全與效率、溫度控制與節能。

記者:現階段,在冷鏈物流建設中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李萬秋:改變目前冷鏈管理的現狀,一是靠市場,二是靠企業,三是靠政府。市場是行業進步與變革的引導者和催化劑。只有依靠市場的力量,培育好市場,行業才能得到良性發展。任何違反市場規律的規定和做法將欲速而不達,并產生事倍功半的效果。中國現階段的冷鏈物流市場帶有強烈的中國特色,區域發展的不平衡、傳統飲食文化的影響等是政策的制定和企業的運作不得不考慮的因素。企業是承擔冷鏈物流的實體,企業規范管理和自律行為是冷鏈物流市場管理水平提高的基本保障。同時冷鏈物流的基礎設施靠企業的投入,它是保證冷鏈物流高質量的載體。政府是行業法規的制定者和市場的監督者。在冷鏈物流市場啟動初期,在不規范的市場苗頭下,如何制定合理的規范,引導市場進入良性發展是政府應該考慮的。在現有條件下,抓大放小,縮短冷鏈環節。提倡認證體系,是建立冷鏈物流規范市場的合理做法。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加強連鎖大企業的供應鏈管理,在食品物流企業實行認證管理,加大處罰力度,淘汰不規范的散亂運作模式。

記者:您如何看待冷鏈物流的發展趨勢?

李萬秋:食品行業的發展迫切需要完善、健全冷鏈物流管理體系。近年來中國人均消費糧食、禽肉、魚品的數字變化表明,市場對冷鏈物流的需求強烈。

并且,冷產品表現出市場需求增加、供應鏈加長、市場范圍擴大、質量要求提高、對物流服務的精益化要求提高等特點,也對冷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記者:國外的冷鏈發展相對較早,您認為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地方?

冷鏈物流的基本特點范文第4篇

關鍵詞:宏觀經濟;冷鏈物流;對策建議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產品的品質及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冷鏈物流的快速發展,促進了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但我國冷鏈物流產業發展與國外相比還有一定差距,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加大我國冷鏈物流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對我國冷鏈物流概念、特征及其對社會經濟貢獻進行了介紹,同時針對我國冷鏈物流的現狀和存在問題的研究,提出了我國發展冷鏈物流的對策和建議。

一、冷鏈物流的概念、特征及其對社會經濟貢獻

1.冷鏈物流的概念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對冷鏈物流的定義:“冷鏈物流是指溫度敏感性產品在生產、貯藏運輸、銷售,到消費前的各個環節中,始終處于規定的低溫環境下,以保證物品質量,減少物流損耗的一項系統工程。”冷鏈物流作為一種特殊的物流形式,易腐食品是其主要對象,主要內容包括四個方面,分別為低溫加工、低溫運輸與配送、低溫儲存和低溫銷售。2.冷鏈物流的特征冷鏈物流具有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冷鏈物流具有較高的成本。由于冷鏈物流需要有特殊的冷藏或冷凍裝置保證其低溫環境的需要,故冷鏈物流與一般的常溫物流相比,需要的投資較大,是較大的系統工程。例如需要專門的冷場車、加工場所和冷藏庫等。根據相關資料測算,如果每年有8億噸農產品有20%冷藏運輸,冷藏車投資需要增加160億元人民幣。同時,需要采用先進的信息系統提高冷鏈物流的運行效率等,這些因素都決定了冷鏈物流與其他物流相比,系統成本相對較高。其次,冷鏈物流具有高度的協調性。冷鏈物流是與客戶和上下游供應商有著密切聯系的供應鏈,為了保證冷鏈物流高效的運行,必須保證冷鏈物流高度的協調性,另外,冷鏈物流不僅是點的監控,同時對冷鏈物流的整個過程進行監控,各個環節需要有較高的協調性。最后,冷鏈物流是復雜的系統工程。由于產品本身的耐儲藏性(tolerance)、儲存溫度(temperature)和流通時間(time)決定著物流的最終質量,因此,冷鏈物流必須遵循3T原則。冷藏產品根據《冷庫設計規范》(GB50072-2010)要求,不同產品對應著不同的儲存溫度和響度濕度,冷藏物品隨著溫度和時間的變化而不斷變化;隨著冷產品產品的不斷提高和人們對冷產品的質量、種類的增加,使得冷產品的配送距離不斷延長,產品覆蓋越來越廣,產品的流通渠道也越來越復雜;在冷鏈管理的過程中出現問題的增多需要管理手段不斷提升,包含的技術也相應的復雜;另外,冷鏈物流具有區域性特點,這些都增加了物流的復雜性。冷鏈物流是一個系統工程,有其特殊的復雜性。3.對社會經濟的貢獻冷鏈物流對社會經濟的貢獻越來越突出,尤其是冷鏈第三方的專業物流,是一種共贏的經營流通模式,同時能夠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大力發展我國冷鏈物流,有利于保證和改善人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經濟增長模式的改變,有利于推進我國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社會經濟貢獻不可估量。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有利于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冷鏈物流的專業化運行,實現多方的共贏,使資源配置達到帕累托效應,從而使資源得到最優配置。第二,有利于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農產品具有含水量高、保鮮時間短和易腐爛變質的特性,因此,實施冷鏈第三方物流不僅可以減少農產品損耗,加速農產品周轉速度,而且有效縮短產出和消費的時間距離,使農產品盡早且保質的進入消費領域,能夠較大地較少農產品腐爛變質所造成的損失,增加農民的收入,促進產品化的快速發展。第三,地方政府可以借助冷庫巨大的儲存能力和保鮮能力進行宏觀調控。冷鏈物流對發揮宏觀調控,平抑物價具有重要作用。

二、目前我國冷鏈物流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

1.目前我國冷鏈物流發展現狀目前,我國易腐食品已經超過了10億噸,其中,50%以上需要冷鏈運輸,但我國綜合冷鏈流通率還僅僅為19%,與歐美冷鏈流通率95%以上相比,相差甚遠。因此,農產品的損耗率非常之大,僅果蔬一項,每年損失額就達到1000億元以上。我國目前還沒有形成完整獨立的冷鏈物流體系,大約80%的水產品、90%的肉類、大量的豆制品和牛奶基本上還是在沒有冷鏈保證的情況下運銷。同時,冷鏈物流發展還處于低水平層次上,只停留在冷藏和運輸環節,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管理冷鏈物流體系還很欠缺,大多數運輸過程仍停留在塑料苫蓋、棉被等“土保溫”的方法,采用的技術裝備比較落后。作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我國冷庫人均擁有率為0.1-0.3立方米/人之間,冷庫擁有率水平低于大部分可比國家。荷蘭是2014年以來冷庫擁有量最多的國家,基本維持在1.144立方米/人。我國冷鏈物流設施發展滯后,空間分布不均勻,冷鏈設備嚴重不足,不能滿足市場快速發展的要求,制約了其快速發展。同時,我國冷鏈物流專業性人才缺乏較嚴重。我國冷庫擁有率與國外相比有較大差距,不能滿足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我國與發達國家冷鏈物流情況對比表如下表所示:2.冷鏈物流的發展趨勢第一,服務質量和水平將不斷提升。幾乎所有的冷鏈物流企業都會意識到,高質量的物流服務水平是市場競爭的關鍵,只要不斷提升品牌戰略,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第二,不斷加大對軟硬件設施的投資。據相關報告,我國目前冷藏保溫汽車的擁有量只有日本的四分之一,美國的七分之一,與發展國家的差距較大。隨著冷鏈物流業的快速發展,企業將加大相關軟硬件設施的投入,如購置冷藏車輛,建立物聯網,利用云技術建立大數據庫,新建冷庫建設信息系統,不斷完善配送網絡等。另外,企業利用原有改造和更新的基礎上,技術性改造成為另一發展趨勢,如電子定貨系統、衛星定位系統等高科技的應用,進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顧客的滿意度。第三,我國冷鏈物流將要進入快速的增長期。根據行業經驗,冷庫的發展規模與國民經濟可支配收入的增長呈正相關。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必將帶動冷鏈物流的飛速發展,冷鏈物流設施和物流也得發展必將進入快速增長期。

三、對我國冷鏈物流發展的一些對策建議

我國政策應不斷加大冷鏈物流的的政策支持力度,正確引導冷鏈物流的健康發展,加大對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發揮宏觀調控作用。同時,引進國外先進的冷鏈物流技術和先進的管理方法。首先,政府統籌規劃建設,建立完善的冷鏈物流管理體系及相應設施建設。借鑒國外先進的做法規劃冷鏈物流產業,第一要規劃硬件設施,針對我國目前物流設施設備不完善現狀,加快發展冷藏車、冷藏集裝箱等設備,同時,加快發展冷藏設備,不斷縮小與國外之間的差距;第二要注重軟件設施,加大冷鏈物流業信息平臺及信息系統的建設,完善物流網上交易平臺,應用大數據、云技術等先進科技手段進行數據分析,挖掘潛在客戶,分析最佳運輸路徑和營銷方案。其次,由于冷庫投資較大,可引入第三方物流企業,減低成本,實現真正的雙贏。冷鏈物流企業進入市場和擴大銷售份額的營銷策略,應采用目前最先進的營銷手段,利用“互聯網+”和物聯網技術,建立企業“云營銷系統”,快速進入龐大的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市場,觸及更多的意向客戶,讓企業更專注于技術的創新與發展。同時,要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加強行業之間的協調與自律,提升冷鏈物流的行業發展水平。再次,國家應加大冷鏈物流人才的培養力度。我國目前冷鏈物流人才還很缺乏,是冷鏈物流發展的一個瓶頸。今后一段時間,國家教育部門加大對專業人才的培養力度,鼓勵人才不斷進行科技創新及專業技術研發水平,以人才的快速發展帶動冷鏈物流的健康發展。最后,建立冷鏈物流的一體化配送模式。不僅可以提高運營效率,而且降低企業營運成本,同時還可以節省大量設備、資金、人力和土地等,不斷提升和改善整體社會生活品質。

四、結語

冷鏈物流對我國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隨著國民經濟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有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斷的提高冷鏈物流的水平,才能為我國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娜,李銳.淺議RFID技術在冷鏈物流中的應用[J].《中國科技信息》,2011(3).

冷鏈物流的基本特點范文第5篇

1 智能物流系統基本構成

食品冷藏鏈由冷凍加工、冷凍貯藏、冷藏運輸和冷凍銷售四個方面構成,其中冷藏運輸也叫作冷鏈物流,是冷藏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從貨物出庫到消費者簽收之間的所有活動。冷鏈物流對食品的衛生、營養、新鮮等方面的要求非常高,因此對食品的配送質量和效率提出新的挑戰。目前,基于物聯網的智能冷鏈物流是較科學的解決方案,智能物流在實施的過程中強調的是物流過程數據智慧化、網絡協同化和決策智慧化。因此,智能物流系統基本構成包括:

(1)物流貨物監控和管理系統,信息采集、實時監控、雙向通訊模塊、WEB實時查詢。

(2)智能優化物流配送系統,配送物品分析,配送路徑規劃,車輛動態調度模塊。

(3)智能終端系統,開發智能硬件和軟件系統,智能終端集成GPS定位、IC卡讀寫、磁條卡讀寫、攝像頭、條碼掃描、語音等多種功能。

(4)電子商務系統,電子商務與智能物流相結合,實現信息流、商流、資金流、物流四者之間數據共享,形成完善的冷鏈經濟生態系統。

2 智能冷鏈物流關鍵技術

2.1 RFID

射頻識別(RFID)技術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現代自動識別技術,它是利用感應、無線電波或微波技術的讀寫器設備對射頻標簽進行非接觸式識讀,達到對數據自動采集的目的。RFID是物聯網的核心技術,在智能物流應用中至關重要,它能夠快速又準確地進行海量數據的自動采集和輸入,在物流運輸、倉儲、配送等方面已得到廣泛的應用。

2.1.1 數據采集

RFID能夠識別高速運動物體,也可以同時識讀多個對象,具有抗惡劣環境、保密性強等特點。電子標簽是FRID的信息載體,能夠存儲大量的信息,在整個冷鏈物流過程中,包括貨物信息、加工信息、配送信息、倉儲信息、銷售信息等都必須全部記錄下來。在智能物流系統中,為每一件貨物都安裝上RFID電子標簽,保證了貨物信息的完整性。

2.1.2 安全管理

食品安全是全社會關心的問題,對冷鏈物流尤為突出,智能物流要實現對食品從生產到消費者的全過程監控,滿足消費者的產品知情權,并且能夠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RFID存儲容量大,并且是對每一件貨物的唯一標識,存儲冷鏈物流全部過程的信息,并且可以對標簽的信息進行加密保護,使得信息不易被篡改和竊取,方便相關人員對各個環節進行跟蹤和監控,實現產品的追溯管理和安全維護。

2.1.3 環境監控

冷鏈物流整個環節都需要處于冷溫環境下,才能保證食品的質量安全,因此對環境的要求特別高,主要溫度和濕度的控制。采用溫濕傳感器和RFID實時采集環境信息,這樣就可以對冷鏈物流的環境進行實時監控,提高工作效率和數據的準確度,當發現異常時能夠及時采取適當防護措施,實現了環境的可控性。

2.2 GIS技術

GIS是智能物流的關鍵技術與工具之一,主要用于物流配送方面,使用GIS可以構建一張綜合物流圖,將訂單信息、網點信息、送貨信息、車輛信息、客戶信息等數據都直觀地在一張圖中進行管理,它能夠優化企業資源配置,提高物流效率,對于改善食品冷鏈物流的服務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2.2.1 物流地圖查詢

將物流企業的網點信息,例如地址、電話、配送員等,標注到地圖上;并且通過GIS采集道路動態信息,如交通流量、道路擁塞等,以及物流的配送路徑和位置信息都實時的反映在地圖信息上,用戶和管理者通過移動終端便可以快速查詢相關信息。

2.2.2 配送路線規劃

管理物流網點地理信息大數據,劃分物流分單責任區,并與網點進行關聯,使用GIS地址匹配技術,搜索定位區劃單元,將地址快速分派到區域及網點,并根據該物流區劃單元的屬性找到配送員以實現“最后一公里”配送。采用物流配送輔助規劃系統,合理規劃路線,保證貨物快速到達。

2.2.3 配送車輛管理

從貨物出庫到客戶接收進行全程監控,使用GPS對車輛進行實踐跟蹤、定位、監控和管理,合理調度車輛,提高車輛利用率。并且安裝報警設置,當有特殊情況出現時,發送提醒指令,保證配送車輛順利達到。

2.3 智能終端

智能終端是智能物流系統不可或缺的部分,包括機載終端和移動終端,它必須具有開放式操作系統,使用無線移動通信技術實現互聯網接入,通過安裝應用軟件和數字內容為物流系統提供服務的終端產品。通常需要具備高速接入網絡的能力;開放的、可擴展的操作系統平臺;較強的處理能力;豐富的人機交互方式(觸控、語音識別等)。智能終端,集成了GPS定位、IC卡讀寫、即時通信、指紋識別、條碼掃描、單據打印、語音和信息查詢等多種功能,這些功能將逐步完善并應用于智能物流系統中。

2.4 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是由電子商務實體、電商平臺、交易事務和信息流、商流、資金流、物流等基本要素組成。其中,物流是指物質實體的運輸、存儲、配送、倉儲和物流信息等管理活動。電子商務下的智能物流可以優化配送中心及物流中心網絡,設計適合電子商務的物流渠道,以減少物流環節,簡化物流過程,提高物流系統的快速反應能力。并且使用物流服務可以向上延伸到市場調查與預測,采購及訂單處理,向下延伸到配送,物流咨詢,物流查詢、物流方案選擇與規劃、庫存控制、財務結算等。智能物流與電子商務的結合將代表未來企業發展的方向。

3 結語

智能物流的核心就是信息的智能獲取技術,智能傳遞技術,智能處理技術以及智能運用技術。在智能物流的各個環節中,技術的實現存在差異,但最終目標都是實現物流活動的智能化管理,如何達到智能物流的最優化,在于技術運用的不斷創新和系統架構的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娄底市| 郑州市| 胶州市| 泸州市| 祁东县| 前郭尔| 安阳县| 子洲县| 长葛市| 民和| 天镇县| 延边| 阳泉市| 淮北市| 西城区| 怀化市| 体育| 金溪县| 华坪县| 忻州市| 华蓥市| 正镶白旗| 丰都县| 凤山市| 穆棱市| 阳谷县| 襄樊市| 荆门市| 满洲里市| 兴国县| 大连市| 清水县| 公安县| 岳西县| 景洪市| 九龙坡区| 株洲市| 津南区| 广汉市| 阿尔山市| 衡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