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冷鏈物流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冷鏈物流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冷鏈物流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冷鏈物流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冷鏈物流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范文第1篇

關鍵詞:溫度控制;衛生要求;隨車證件管理;封扣制度

中圖分類號:F253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Cold chain logistics in China is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 for the lack of a systematic cold chain logistics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hygienic requirements, the legal document management and the sealing buckle system of the cold chain logistics transportation are analyzed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temperature control; hygienic requirements; with vehicle certificate management; seal buckle system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生產節奏不斷加快,人們花在廚房里的時間越來越少,對冷凍冷藏食品的認知度越來越高,迅速拉動了冷凍冷藏食品的消費,冷藏冷凍食品每年增產約10%。然而,我國食品的冷藏運輸率只有15%左右,而發達國家卻達到80%~90%。目前我國冷鏈物流還處在初級階段,存在食品冷鏈的硬件設施建設不足、技術含量低、行業標準不完善、缺乏系統冷鏈物流管理、操作不規范等問題。有數據顯示,我國平均食物年產值約為3 000億美元,超過20%的食物由于沒有很好地冷藏,在運輸過程中被浪費。僅水果、蔬菜等農產品在采摘、運輸、儲存等物流環節上損失率就達25%~30%,每年有總值約100億美元的農產品在運輸中損失,缺乏冷鏈物流運輸僅腐爛損耗的果蔬可滿足將近2億人口的基本營養需求,損耗量居世界首位,而發達國家的果蔬損失率則控制在5%以下。

隨著人們對農產品尤其是疏菜、水果、肉類、水產品等鮮活農產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對其內在品質及安全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我國冷鏈的發展時機也已經成熟。冷鏈物流企業要想在市場激烈的競爭中發展自己,就必須抓住運行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精細管理,提高管理品質,贏得客戶的信任和支持。本文主要以為連鎖零售門店提供配送服務的冷鏈物流企業為例,著重分析并提出在干線運輸管理過程中容易被忽略的一些問題及改進措施。

1 冷鏈物流干線運輸中容易被忽略的問題

1.1 溫度控制不到位

冷藏、冷凍食品與其他加工食品在物流作業中最大的不同是:食品從原料到消費者手中的全過程均需進行溫度控制,即低溫控制手段與控制技術貫穿于冷鏈的全部環節。一般而言,冷流物流中心都比較重視運輸過程中的溫度控制,會制定一系列的規則制度,通過現代技術GPS來保證車輛運行中的溫度要求,但往往忽視出貨暫存區、裝車前和車輛停靠轉運站后的溫度控制,導致貨物的質量降低,存儲期縮短,甚至貨物腐敗變質。

1.1.1 出貨暫存區溫度達不到要求

一般情況下,冷凍庫的溫度在-23℃至-25℃,食品的中心溫度一般在-18℃左右,冷凍品出貨暫存區的溫度要求在0℃左右,且冷凍食品在暫存區的存放時間不宜超過半個小時。冷藏庫的溫度一般在2℃至8℃,食品的中心溫度在4℃左右,冷藏品的出貨暫存區的溫度一般要求在10℃至15℃左右,同時冷藏品也不宜在出貨暫存區放置超過1小時的時間。由于對溫層的需求不同,冷凍食品與冷藏食品不宜在同一溫層的出貨暫存區暫存。但有的冷鏈物流配送中心由于場地限制,沒有冷藏品的出貨暫存區,揀選完畢裝滿了冷藏品的物流筐就直接放在露天等待裝運。

1.1.2 裝車前冷藏車未提前降溫

低溫運輸車輛于裝車前,應首先將車箱內溫度降溫,一般冷凍品車箱溫度降至-10℃以下時方可進行裝車,冷藏車溫度降至7℃以下、凍結點以上時方可進行裝車。同一溫層車輛不可既裝冷凍品又裝冷藏品,除非該冷藏車為雙溫層車輛。但有些冷鏈企業為了節省油耗,降低成本,默許司機在裝車結束,關閉車廂門后才開始打冷,將車廂內溫度降低。從GPS可以看出,運輸車輛一般至少運行30分鐘后,車廂內的溫度才達到要求。

1.1.3 運輸車輛停靠轉運站后的溫度要求被忽略

冷鏈物流干線運輸的車輛到達轉運站后,一般要停留一小段時間,等待單據和貨物的交接。在等待交接的過程中,裝運冷凍品的車輛往往會接駁轉運站內電源,持續打冷,保持車廂內的溫度要求。因為冷凍品如果融化,客戶會拒收或退貨。裝運冷藏品的車輛有時送貨員或司機會忽略溫度要求,在停靠轉運站后就熄火停止冷機運行,等待交接的過程也是持續長時間大開車廂門,有時長達二三個小時。有的交接是在轉運站的月臺進行,但轉運站月臺往往是露天的,用于常溫物流的運作,沒有任何的溫度控制設施。一般冷鏈企業制定的運輸司機KPI中只要求車輛運行過程中的溫度控制,車輛停靠轉運站后的溫度要求就不在考核之列,而且油耗多少也涉及到司機的切身利益,這就造成司機對冷藏品到達轉運站后由于停止制冷是否會造成質量問題就不再關心的現象。

1.2 衛生要求不達標

冷鏈物流是泛指冷藏、冷凍類食品在生產、貯藏運輸、銷售,到消費前的各個環節中始終處于規定的低溫環境下,以保證食品質量,減少食品損耗的一項系統工程,所以在整個物流過程中都應該要特別保證其衛生狀態。

1.2.1 車廂和物流筐的衛生要求不達標

有些冷鏈企業認為需要運輸和配送的冷藏、冷凍食品都有外包裝,車廂內、物流筐內是否衛生對其沒有什么影響,因而對車廂和物流筐的清潔不是很重視。車廂內一般用水簡單沖一沖,物流筐就直接堆垛在地上用水管沖洗,沖洗完的物流筐也是直接堆垛在露天地面上晾干。

1.2.2 轉運站環境的衛生要求不達標

一般的冷鏈物流企業對自己公司的環境衛生還是比較重視的,比如東莞華雪冷鏈公司,公司內部“5S管理”做得比較到位,整體環境很清潔,但對轉運站周圍的環境衛生就不太重視,他們設在中山某物流園內的轉運站月臺,周邊地面很多紙屑、塑料袋等,一陣風吹過,垃圾就在風中飄舞,而冷藏、冷凍食品就在這種臟、亂、差的環境中進行交接。

1.2.3 貨物交接過程中的衛生要求不達標

運輸車輛到達轉運站停靠月臺后,就會同配送小車進行貨物的交接,進行“大車換小車”。交接時,受場地的限制,不能兩車車廂對接,而是小車緊靠大車,與大車并排,然后配送車輛的司機或送貨員將整垛物流筐用鐵鉤拖出大車車廂,直接放在月臺地面上,在月臺上按門店順序重新整理堆垛后,又用鐵鉤拉著整垛物流筐進小車的車廂。在整理重新堆垛的過程中,有可能原先最底層直接與地面接觸的物流筐會堆垛在其他物流筐上,壓在某家門店的面包和飲料上。有些人工揀選的貨物是需要小車送貨員當場清點的,有的送貨員就直接把物流筐放在月臺下的路面上,在塵土飛揚中清點。

1.3 隨車證件管理不夠制度化

有的冷鏈物流配送中心把隨車證件和鑰匙等都放在一個拉鏈袋里,司機在出車前到調度員那領取,返程后再交還給調度員。筆者在某家冷鏈企業運輸部掛職時曾看到,隨車證件袋的檢查靠的是調度員,而不是制度。每次司機交回證件都要調度員親自檢查過,如果調度員不在,司機甚至就拿去找運輸部經理檢查,以免證件缺失,司機承擔責任。

1.4 封扣管理不到位

有的冷鏈物流企業雖然也制定了封扣管理制度,但實施不到位。干線運輸司機裝車完畢后,往往貪圖省事,只是把車廂門的插銷插上,并沒有進行封扣,而企業沒有嚴格檢查,封扣制度形同虛設。

2 解決對策

2.1 溫度控制全程化

冷鏈物流要重視貨品的溫度要求。有條件的企業設立出貨暫存區,如果實在受場地限制,建議揀選出來的貨品暫時先存放在揀選區,嚴禁隨意擺放在露天。

裝車車輛要提前打冷。由于冷藏車降溫時間與車輛的性能及所需降至的溫層相關,一般情況下開始降溫時應與揀貨時間相配合。最好的狀態是冷藏車箱體溫度降到指定溫度時,低溫食品剛揀貨完成搬運至出貨暫存區。

冷鏈物流企業應該將運輸車輛停靠轉運站后直至貨品全部交接完畢這一過程中的溫度控制,都列入KPI的考核范圍,從制度上進行規范。如果企業考慮油耗成本,可以要求冷藏品車和冷凍品車一樣接駁轉運站電源進行制冷。

2.2 衛生要求常規化

作為食品配送的冷鏈物流,應該把衛生作為常規要求,讓全體員工都牢固樹立衛生意識。裝運員在裝貨前應掃去車廂地板上的碎片、碎屑等雜物,然后用水沖洗或徹底打掃,最好是運送完一次貨物后就清洗一次,如果運輸過魚類、肉類或其它氣味較強的產品,則需要進行徹底的清潔與通風并定期對冷藏車廂進行消毒;物流筐清洗后應堆垛在托盤上,避免直接接觸地面,造成新的污染。

企業應督促轉運站做好環境衛生工作,地面保持清潔,無垃圾堆積,并在氣候干燥時經常灑水防止塵土飛揚,以免污染食品。如果需要月臺進行貨物交接,應該把物流筐堆垛在托盤上,盡量避免與地面直接接觸,需要清點的人工揀選貨品,應該在大車車廂內清點完后再搬到小車車廂內。

2.3 隨車證件管理制度化

運輸證件管理形成制度,通過制度讓司機們學會自我管理。制定每日運行車輛登記表,司機在出車前領取證件袋時,要詳細核對前一位輪班司機填寫的隨車證件袋內物品,在回程交車時,要詳細登記,這樣當證件袋內的物品出現缺失時,很快就可以發現并找出具體的責任人。表1是筆者為東莞華雪冷鏈物流企業設計的隨車證件回交表。

2.4 封扣管理嚴格化

封扣的作用就是防止貨品丟失。為了避免可能引起的損失,企業應該要求員工對封扣制度嚴格執行。干線負責人當日裝車前要到調度室領取干線配送車輛所需封扣,登記編碼后簽名確認(如有遺失,到調度處申請編碼作廢并重新領取),待裝車完畢后同配送人員現場對車輛側、后門進行封扣,門店調度員現場進行監督。當干線車輛運輸至站點后,站點負責人應該同配送人員現場對車輛側、后門封扣進行檢查,檢查無問題后站點負責人將車輛側、后門封扣解除。如發現異常雙方確認后及時拍照取證,完畢后將封扣保留并將編碼錄入站點運營日報發送至物流部行政助理處進行核對。站點負責人每周一將上周使用封扣帶回物流部門,交予行政助理助核對封扣編碼并統計至報表。在整個過程中通過非正當渠道獲得封扣、偽造、涂改、破壞等一律視為嚴重違規行為。

參考文獻:

[1] 李彥杰. 冷鏈運輸環節中的細節管理[J]. 物流技術與應用,2007(2):67-69.

[2] 毋慶剛. 我國冷鏈物流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 中國流通經濟,2011(2):26-30.

[3] 袁學國,鄒平,朱軍,等. 我國冷鏈物流業發展態勢、問題與對策[J]. 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15(1):15-22.

冷鏈物流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范文第2篇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Guangzhou's cold chain logistics developmen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major problems existing in fresh cold chain logistics system. From the 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enterprises and the alliance of fresh cold chain distribution system,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ld chain logistics.

關鍵詞: 冷鏈物流;廣州市;問題;對策

Key words: cold chain logistics;Guangzhou;problems;countermeasures

中圖分類號:F25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17-0096-02

0 引言

廣州市擁有極大的生鮮市場需求,是全國最大的生鮮農產品消費市場之一,同時也是國內冷鏈物流設備最完善、技術最先進的地區,是最有利于生鮮電子商務發展的地區。2013 年廣東省出臺了《廣東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廣州市了《構建廣州現代城市物流配送體系專項研究》等文件,旨在規范冷鏈物流的管理,增強生鮮食品的安全,推進生鮮市場的發展。

1 廣州市冷鏈物流發展態勢良好

廣州市是華南地區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也是集公路、鐵路、航空、河運、海運和信息六大系統于一身的交通運輸中心城市,廣州自然而然成為了華南地區的物流集散中心。這也使廣州市的冷鏈物流發展迅猛。根據廣東物流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2015年廣州市水果蔬菜冷凍冷藏運輸率為25%,肉類冷凍冷藏運輸率為40%,水產品的冷凍冷藏運輸率為50%,有冷凍冷藏功能的車保有量1900 余臺,冷庫能力高達110 萬噸,其中擁有5000 噸以上規模的冷凍冷藏庫有50多座,而且冷凍冷藏汽車和倉庫都在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長。由于政府的扶持和企業技術的提升,冷鏈溯源、全程監控技術、RFID 及傳感技術、信息化技術等都得到全面應用,廣州市冷鏈物流從過去單一的肉類和水產類,向蔬果、花卉、奶制品等更多生鮮農產品推廣。同時,加大了從局部生鮮冷鏈向全程生鮮冷鏈發展的進程。

2 現有生鮮冷鏈物流系統存在的問題

生鮮產品屬于易腐貨物,必須建立完整的冷鏈物流配送系統,才能實現在加工、貯藏、運輸、配送、銷售過程中的保鮮。圖1所示為生鮮冷鏈物流系統流程圖,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對生鮮產品冷凍或冷藏。然而,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差、冷凍冷藏技術水平落后、冷庫倉儲運輸成本高、配送時間長等問題,仍然是廣州市生鮮冷鏈物流系統亟待解決的難題,也是目前中國整個生鮮電商行業所面臨的困境。

2.1 冷凍冷藏設施缺口大,已有冷鏈物流基礎O施落后

廣州市現有冷凍冷藏功能的車保有量尚不能滿足全部生鮮運輸的需求,在1900余臺車里,只有一半是配備制冷機的物流車,而且大部分采用的上世紀 90 年代的技術。大型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批發市場、區域性農產品配送中心等關鍵物流節點缺少相應的冷凍冷藏設施[1]。

2.2 第三方物流服務滯后,冷鏈物流市場化程度低

由于物流服務網絡和信息系統不夠健全,我國第三方物流體系發展明顯滯后。根據調查,廣州生鮮產品的物流配送業務主要是由生產商和經銷商自己完成,不僅使冷鏈物流的成本高,也使第三方冷鏈物流產業發展滯后[2]。另一方面,由于冷鏈物流服務市場信息的不流通,行業行規無法建立,使得冷鏈物流市場混亂,惡性競爭、不誠信交易等時有發生,這些都阻礙了冷鏈市場的發展壯大。

2.3 冷鏈物流配送成本高,物流資源損耗巨大

一方面由于地域的原因,廣州市大部分地區的冷庫主要用于肉類、魚類的冷凍貯藏,而到了封魚期等生產淡季,冷庫往往處于閑置狀態,物流資源損耗巨大。另一方面,易腐物品的裝車過程大多在露天進行,存在溫升受腐的可能。加之60%以上的水果、蔬菜、禽肉、水產品都還是采用普通卡車運輸,由此造成的產品腐變損耗,也使物流費用居高不下[3]。

2.4 冷鏈物流的產業鏈缺乏整合,冷鏈系統沒有形成

由于生鮮市場信息傳遞落后,生鮮行業的上游和下游缺乏整合,所以無法為整個冷鏈物流系統作整體規劃和協調,存在著冷鏈物流供需失衡、無法配套、冷鏈斷鏈等問題。易腐貨物不同于普通貨物,必須在儲藏、運輸、搬運過程冷藏以及自動控溫,建立完整的冷藏物流鏈,才能有效保證流轉過程中的保鮮[4]。

3 冷鏈物流配送對策

3.1 推動冷鏈配送基礎系統信息化

由政府出面,一是整合多方資源,建立和完善生鮮產品流動信息公共平臺,提供準確的市場信息和動態數據,實現供應鏈信息一體化,做到上下游企業信息共享,達到資源的優化配置。二是對原有的冷藏冷凍設備,建立有統一標準數據的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和電子交換系統,對各種冷藏車和冷庫進行全面動態監控,及時了解庫存產品的保質期和庫齡[5]。三是開發專業的冷鏈物流系統規劃軟件,包括庫存控制模塊、顧客服務模塊、倉儲管理模塊和運輸管理模塊等基本內容,實現對冷鏈物流信息系統的整體優劃。

3.2 促進第三方專業冷鏈物流企業發展

對中、小生鮮產品生產商來說,冷鏈物流系統的建設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運行和維護成本都很高,勢必需要專業的第三方物流服務機構來承接。由于第三方物流企業發展緩慢,造成目前冷鏈物流市場化程度低。政府應出臺相關扶持政策,科學引導,幫助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以物流的規模化效益來降低冷鏈物流的成本。

3.3 共建基于聯盟的生鮮冷鏈共同配送體系

由于廣州市生鮮冷鏈配送產業鏈上的不成熟,導致了生鮮配送總體成本的提高。政府可以與物流行業協會一起,通過整合產業鏈上的多方資源,以共贏的思維聯合共建基于聯盟的生鮮冷鏈共同配送體系,解決高物流成本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完善產業鏈,提高整個廣州生鮮配送的服務水平。如圖2所示為基于聯盟的生鮮冷鏈共同配送體系結構圖。共同配送模式中最核心的是“電商聯盟信息系統”[6],實現信息的及時傳遞和反饋,作為供應鏈的各個節點都能通過該系統實時查詢,跟綜產品信息,合理規劃配送,減少作業反應時間。

4 結束語

廣州市擁有極大的生鮮產品市場需求,但目前廣州生鮮市場在冷鏈物流配送的限制下,規模發展處在了瓶頸階段。因此,針對目前存在的冷鏈物流配送問題,找到應對措施,降低冷鏈成本、完善物流體系,構建最佳運營模式,率先為我國冷鏈物流的發展提供模板。

參考文獻:

[1]張楊平.菜鳥網絡背景下電商生鮮冷鏈物流發展的對策研究_以上海市為例[J].中國商貿,2014(3):10-11.

[2]郭峰.我國第三方物流產業發展策略研究[J].中國市場,2011(4):40-44.

[3]向亞妮,等.生鮮農產品電商冷鏈物流現狀及發展路徑[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9):201-202.

[4]胥軍.電商開打生鮮大戰,冷鏈物流支撐乏力[J].信息與電腦,2013(7):20-22.

冷鏈物流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范文第3篇

關鍵詞:食品;物流;研究

1.研究背景

隨著經濟時代的的日益變化和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人們對食品的質量和需求也越來越大。食品消費觀從最簡單的傳統單一向多元化,快捷化的趨勢發展。在這種壓力下,食品的企業們為了保持市場的競爭力,重點在于必須不斷的減少產品的研制開發時間、減少生產的成本,這就要求我國構建完善的現代物流平臺。近年來的“三聚氰胺”蘇丹紅”等事件,讓人們對食品安全感到恐慌不安,一些不良企業為了達到保鮮等目的,在食品中添加對人體有害的防腐劑用以長期保持食品的保質期。在這類事件頻繁的出現,食品的安全程度引起了社會前所未有的重視程度[1]。食品冷鏈物流的發展不僅關乎政府的社會道義責任,還和各個企業的發展,也最直接影響著各個企業從大眾消費需求出發的長遠投資效益。

2.食品冷鏈物流的概念

食品冷鏈(cold chain)是指食品原料在經過一定的流程之后到達消費者手中,這個流程主要包括運輸、倉儲、搬運、裝卸、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一系列環節,在每一個環節中,食品必須處于一定的低溫環境之下,從而確保食品的新鮮和安全[2]。

3.我國食品冷鏈物流發展存在的問題

(1)我國的食品冷鏈物流發展緩慢,原因也是非常多,國際宏觀環境,國內的總體經濟情況,和一些體制制度的約束等等原因。要分析我國食品冷鏈物流的發展現狀,內外環境因素結合起來,從機遇到劣勢,以及所遇到的挑戰,來確定我國食品冷鏈物流未來的發展方向及發展策略[3]。

(2)食品冷鏈管理和技術落后。目前雖然我國很多食品企業采取了現代連鎖商業的配送模式,即統一采購、統一配送的物流配送模式,但是與國際食品巨頭相比,由于在管理、資金以及專業人才等方面,尤其是物流配送水平和管理方面,都與國外的國際食品巨頭存在較大差距,在冷鏈物流管理當中,很多都還是靠手工來操作,這使得程序相當繁瑣,而且效率低下,而此時國際食品巨頭已開始用衛星傳輸信息,商品的調配就像在短距離調配一樣方便、快速[4]。

4.我國食品冷鏈物流發展對策研究

(1)激勵機制和監管機制的構建

從原材料的獲取,到消費者的購買。冷鏈物流全過程有著特殊要求,必須在冷藏技術下完成,而我國現在不僅在技術上有欠缺。在其他機制上也有許多不足!所以應當認識和研究其中的不足,從而改善。現在我國在食品冷鏈物流給的支持巨大。建立財稅激勵機制,投資激勵機制,政策激勵機制[5]。在監管方面。國內一直沒有同意的標準,沒有各環節的規范要求。有關部門應該加強行業的管理調控,除了建立和實施食品質量的保證,還應當注重全過程的監管,完善冷鏈物流的建設,使我國的冷鏈物流行業健康發展。

(2)加強食品冷鏈物流的整體規劃

目前我國的冷鏈物流產量雖然巨大,但是在初級農產品和易腐產品供應鏈上,仍缺乏相關的標準,法律法規。目前大部分對冷鏈物流的認識不高,總體的宣傳效果不到位,第三方介入少。總體來說,體制不完善一直阻礙著冷鏈物流的發展,從食品冷鏈物流的市場和企業的長期發展問題出發。專業的第三方物流的介入,是未來冷鏈物流發展的主流。因此,必須快速的建設相關的標準和法律法規。在這個規劃內,需要政府、企業以及行業組織的共同努力和互動,政府要為食品冷鏈物流的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政策環境和法律環境;企業要在政府的扶持下,實現進一步的發展,搞好自身的基礎設施建設;總之三方的共同努力為我國冷鏈物流的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發展前景。

(3)加強冷鏈物流的硬件軟件設施

在軟件方面,應用最多的有倉庫管理軟件系統、運輸管理系統、衛星定位系統以及客戶端的對接系統,發展其軟件技術,可大大的提高存儲和運輸管理,國外的許多技術都是冷鏈物流的新技術,如果能有在此方面做下巨大的突破。我國的冷鏈物流技術水平將有大步飛躍。在硬件方面,由于冷鏈物流硬件設施的投入需要花費巨額的成本,而一些食品企業根本無力承擔這一費用,因此政府應該聯合銀行等金融機構,為冷鏈物流體系的建設提供資金支持,為食品企業創造一個良好的融資環境。在軟件方面,食品企業之間可以聯合起來共同為建設一個信息平臺,以此來節省運營成本等問題。

(4)大量培養冷鏈物流的相關人才

目前食品冷鏈物流人才十分缺乏,已漸漸的限制了食品冷鏈物流發展的瓶頸。所以,企業要加強注重對冷鏈物流方面的人才培養,可通過有關研究所,學院,專業機構等等的配合與交流,積極的組織高水平規模化的食品冷鏈物流培訓班,加快并積極的培養一高級人才。政府的扶持方面也在食品冷鏈物流的人才方面給出了巨大的支持。在這方面應優先加大重心。發展相關人才。將對食品冷鏈物流的未來發展,取得決定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韓宇紅,發展我國冷鏈物流的對策研究,農產品加工[J].2006,第6期。

[2] 李靜宇,冷鏈物流的困惑與制約,中國儲運[J].2008第03期。

[3] 蘇玲利、李宏,城市冷鏈物流的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商場現代化[J].2007第36期。

[4] 汪子琳,冷鏈物流面臨四大問題, 中國物流與采購[J].2005第7期。

冷鏈物流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范文第4篇

關鍵詞:冷鏈物流;生鮮食品;冷鏈物流體系;冷鏈物流信息系統

一、冷鏈物流概述

(一)冷鏈物流的概念

冷鏈物流,也叫低溫物流,通常是指冷藏、冷凍類食品在生產、儲存、運輸、銷售的各個環節,始終處于規定的低溫環境下,以保證食品的質量,減少食品損耗的一項系統工程。為了達到對食品保鮮、保質的要求,冷鏈物流對生產、儲存、運輸和銷售各環節的條件要求比較高,需要較高的物流技術和設備來支持,因此在管理和投入資金方面也比普通的常溫物流大。冷鏈物流是一種特殊物流方式,其主要對象是易腐蝕食品(包括原料及產品),范圍有:蔬菜、瓜果、肉、禽、蛋等初級農產品;水餃、湯圓、熟食、冰淇淋和奶制品等加工食品;藥品等特殊商品。

(二)冷鏈物流的特點

作為物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除了一般物流的特點,冷鏈物流也有自己的特色。比如,貨物在時間、新鮮度、溫度、潮濕度和衛生環境方面的特殊性,表現出更大的升值潛力和能量,是一項繁雜的系統工程。它具有以下特點:1.配送貨物的易腐性。大多數冷鏈物流運輸的是生鮮食品,生鮮食品具有易腐性的特點。溫度越低,生鮮食品的品質越好,保持的時間越久。可見,溫度是影響冷鏈物流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運輸條件不能滿足低溫保鮮的要求,在運輸過程中易腐性的生鮮食品就會失去新鮮度,食品質量便無法保證,同時也會造成大量的食品損耗。2.運輸設備的特殊性。為了保證冷鏈物流運輸中冷藏、冷凍類食品對溫度的要求,冷鏈物流在運輸過程對運輸設備的要求較一般物流具有特殊性,需要配有防腐保質設備,同時還需要配備低溫運輸的冷藏車和保溫集裝箱等。3.時效性。對于冷鏈物流來說,運輸時間的長短影響了食品保鮮程度的好壞。在食品的分揀、包裝和分發環節,需要提高作業效率,避免耗費大量的時間。對于運輸環節,在成本可承擔的情況下,也應盡量選擇適合該商品的比較快捷的運輸方式,以減少時間因素對于食品保鮮度的損耗。4.協調性。由于易腐性的生鮮食品不利于長時間儲存,所以在流通的過程中,需要每一個環節能夠互相協作、無縫銜接,以確保整個冷鏈物流供應鏈的穩定性。5.高成本和高風險性。為了保證生鮮易腐食品在冷鏈物流過程中對于溫度的要求,冷鏈物流在貨物裝卸、搬運和運輸等環節為了保持相對穩定的溫度,需要采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和信息系統,并配備溫度控制的設施和冷藏車、低溫倉庫等特殊的保溫裝置,導致高運輸成本和高風險性。

二、我國冷鏈物流發展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我國物流行業飛速發展,冷鏈物流也隨之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是,我國冷鏈物流起步較晚,發展尚不成熟,多年來主要采用自營運輸的模式,而現在大多數冷鏈物流企業是由本身運輸或倉儲的企業轉制而成,只配備了電腦、條形碼和簡單的掃描設備,并沒有形成完整的冷鏈物流網絡體系,不能對冷鏈物流提供全程的運輸服務,缺乏冷鏈物流運輸的影響力,阻礙了對接生產商和食品冷鏈物流行業的發展。我國冷鏈物流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具體如下:

(一)基礎設施欠缺,冷鏈物流的技術水平較低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冷鏈物流基礎流設施、設備嚴重短缺,特別是冷藏保溫汽車、冷藏集裝箱等數量較少,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而且現有設備陳舊,大部分冷庫已超過使用壽命,設備已不能滿足現代商品冷鏈物流的需求。此外,我國冷鏈物流技術水平較低、推廣力度不夠,不能完全投入到冷鏈物流系統中使用,無法滿足現有生鮮食品對物流的需求。

(二)冷鏈物流體系不完整,缺乏上下游整體規劃和整合

在我國,冷鏈物流起步比較晚,冷鏈物流體系不完整,缺乏上下游整體規劃與整合。目前,我國冷鏈物流發展的最大障礙是各個環節銜接不緊湊,還沒有形成一條完整的冷藏鏈。大部分企業的冷鏈物流都是通過自營物流完成的,這就需要配備很多車輛,這些車輛不僅維護費用較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運力的浪費。此外,我國冷鏈物流專業化的冷凍車、倉庫嚴重不足,尤其是缺乏規范性的倉庫,導致無法為生鮮食品提供適合的溫度。在冷庫建設上,缺少上下游的整體規劃,很多冷庫位置比較分散,沒有形成一條完整的冷鏈物流,為此冷鏈物流無法連貫執行,也造成冷庫資源的閑置和浪費。例如,目前大部分生鮮水果以傳統的物流形式配送,除了順豐的生鮮配送,其他都是以貨車等形式對水果進行供應,沒有形成一條完整的冷鏈物流。在非冷藏散裝果蔬情況下,重復裝卸、運輸、配送和零售等過程會增加食品的污染機會,食品的新鮮度大打折扣,質量和安全要求也難以保證。

(三)缺乏統一的冷鏈物流技術標準,監管不到位

在冷鏈物流方面,我國缺乏統一的技術標準,冷鏈物流規范和準則出臺緩慢,行業無法實施完整的規劃,阻礙了冷鏈物流的發展。另外,我國冷鏈物流行業缺少規范的監管系統,大部分的運輸跟蹤管理沒有真正落實。冷鏈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缺乏,也導致了監管體系不完整,阻礙了冷鏈物流管理的標準化進程。

(四)缺乏專業的冷鏈物流人才

目前,與傳統物流相比,國內冷鏈物流專業人才的短缺,已經成為制約中國冷鏈物流進一步發展的瓶頸。我國對冷鏈物流人才培養的目標不明確,冷鏈物流和傳統物流對人才需求不同,需要配送人員掌握關于冷鏈物流技術方面的知識,了解運輸需要配備的設備使用方法并進行監管和維修,從而對配送過程中出現的狀況可以及時地解決。當前,我國高校普遍存在著物流管理專業及關于冷鏈物流有關課程設置較少,學校師資力量較薄弱,重理論教學但缺少冷鏈物流實踐等,從而導致具有較高職業素質的專業冷鏈物流人才缺乏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冷鏈物流的發展。

三、解決我國冷鏈物流問題的對策分析

2015年《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中提出,開展地區內自提柜、冷藏柜等全新化的配送形式,建立完善的冷鏈物流鏈條等問題。另外,各個地區政府也先后提出關于冷鏈物流的規劃,為冷鏈物流的發展提供相應的資金支持。可見,冷鏈物流的發展與完善是大勢所趨。為了大力發展我國冷鏈物流,建議做到以下加點:

(一)完善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大力更新和發展冷鏈物流技術與裝備

根據目前我國冷鏈物流的基礎設施和發展近況,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財力和物力進行冷鏈物流技術的研發和推廣,大力發展適應冷藏快運業務的冷藏車和冷藏集裝箱等設備,確保生鮮食品在物流各環節中對于溫度控制的需求。與此同時,對冷鏈產品的溫度控制,除了使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設備外,還可以注意控制車門、倉庫門開關狀態和次數,減少貨物裝車交換的次數等。對于舊的倉庫應該及時更新設備,改裝成符合現代化生產的冷藏倉庫。此外,從國內外整體市場規模來看,我國的蓄冷能力很低,存在較多冷庫設置布局較遠,設備老化現象。因此,應該大力發展第三方冷鏈物流,在行業內進行統一規劃和部署,增加公共倉庫的數量,減少獨立自營倉庫,可以有效利用資源,同時降低冷鏈物流的成本和風險。

(二)建立完整的冷鏈物流體系,整合冷鏈物流資源

冷鏈物流好比一條流水線,由多個節點連接起來。目前,冷鏈物流供應鏈管理安全和品質監控滿足不了支持生產階段到供應商的業務需求,也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因此,需要對冷鏈物流進行整體規劃,將冷鏈物流系統向兩端延伸,建立并完善從供應商、生產企業、物流商到客戶的完整的冷鏈物流體系,開發具有冷藏車輛管理、倉儲庫存管理、溫度監控和物流追蹤等功能的冷鏈物流信息系統,通過對整個冷鏈物流環節信息的共享,實現對冷鏈物流資源的合理配置、整合與管理,提高冷鏈物流系統的協調性和時效性,以及時獲得并滿足客戶對生鮮食品的需求。要想規劃好冷鏈物流的整體效果,必須從起點到消費點對冷鏈流各環節活動和效益進行嚴格的控制,上游如果一直保持順暢、穩定的狀態,下游經營者可以減少不必要的麻煩。在循環的操作和管理中,要考慮生鮮冷凍食品加工和業務流程本身,對上游的生鮮產品采購環境和物流配送需要認真負責。通過對冷鏈物流全程的溫度監控,為消費者提供“安全、安心、保質”的健康食品。

(三)統一冷鏈物流技術標準,加大監管力度

我國冷鏈物流處于早期發展階段,標準化問題要嚴格落實。我國政府相關部門應盡快出臺冷鏈物流的行業標準和業務準則,明確相關法律、法規。同時應該建立并完善冷鏈物流的監管部門,充分發揮政府職能,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此外,還應該建立健全冷鏈物流信息系統,對冷鏈物流供應鏈進行全程的、實時的信息記錄、監測和追蹤管理,密切關注冷鏈物流各環節信息,如果有人違規作業,需要嚴格懲罰并追究其法律責任。

(四)加大力度培養專業的冷鏈物流人才

政府應該鼓勵培養專業的冷鏈物流人才。冷鏈物流的專業人才應了解國內外冷鏈物流的發展規律,掌握冷鏈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論知識,熟悉冷鏈物流操作實務。社會培訓機構和高校應明確冷鏈物流人才培養目標,建立完整的冷鏈物流課程體系,深化與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合作,與從事冷鏈物流實務的企業合作,整合教學資源,雙方可以根據崗位的特點及要求,共同制定教學計劃,通過組織學生進行調研和實習活動,提高冷鏈物流專業人才的職業素養和實操能力,大力培養滿足冷鏈物流實際需求的專業人才。雖然我國冷鏈物流的發展處于起步階段,但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利用電子商務平臺及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將會改善冷鏈物流的整體格局。此外,國家政府應提高對冷鏈物流的重視程度,引導冷鏈物流的專業化、標準化和正規化發展,大力發展冷鏈物流技術和信息系統,完善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和監管力度,提高冷鏈物流的協調性和時效性,以確保生鮮食品的保鮮度,降低生鮮食品的損耗和冷鏈物流的成本。同時,要加大對冷鏈物流知識的宣傳和普及,使廣大消費者了解冷鏈物流知識,提高對生鮮食品的保鮮意識。冷鏈物流的發展潛力巨大,希望借助國家的政策和資金支持,以及冷鏈物流企業的有效配合,冷鏈物流會有更美好的明天。

參考文獻

[1]孫紅菊:《農產品冷鏈物流淺析》,《物流技術》,2009年第28卷第3期。

[2]李學工:《現代物流方案計劃與設計》,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年7月。

[3]冷凱軍:《關于冷鏈物流人才培養模式思考》,《物流工程與管理》,2012年第5期。

[4]左志達:《淺談我國冷鏈物流的現狀與發展對策》,《管理觀察》,2013年第14期。

冷鏈物流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范文第5篇

關鍵詞:有機農產;冷鏈物流;精益管理

我國的有機農產品逐步成為百姓消費的熱點,人們對其新鮮程度,標準度,營養度,安全度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要使有機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得到提高,運輸中資源浪費減少,滿足人們更高的需求,必須發展好冷鏈物流。我國2006年出臺的標準《物流術語》給出冷鏈物流的主要定義,是指根據新鮮食品及冷凍食品等產品特性,為保持其品質而采用的生產、運輸、儲藏、配送、銷售到消費前的每個步驟全程存在于規定低溫環境下的物流網絡。

一、有機農產品冷鏈物流存在的問題

雖然隨著農產品冷鏈物流需求增加帶動了冷鏈物流的發展,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農產品冷鏈物流仍然有明顯的不足。同大多數農產品冷鏈物流一樣,有機農產品冷鏈物流主要涵蓋是冷凍加工、冷凍貯藏、冷藏運送、冷凍銷售。

圖1有機農產品冷鏈物流整體流程

1、運輸環節過多

冷鏈物流運輸成本較高,產生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運輸環節過多,環節越多,冷藏失溫出現的可能性越大。在農產品的實際運輸過程中,首先通過主干線運輸到達冷凍倉庫,然后第二次運輸到達物流配送中心,在配送中心進行分解后送到銷售商手中,這是第三次運輸,最終消費者將農產品買回家是第四次運輸。在這些流通環節中很難保持貨物一直處于恒溫的環境。不僅如此,運輸環節的增加導致裝卸搬運的次數也隨著不斷增加,裝卸成本與制冷成本的上升使得整體成本上升,而最終只能由消費者自己承擔。

2、有機農產品的需求難以滿足

由于有機農產品的種類很多,不同產品的冷凍需求不同,冷藏車和冷凍倉庫的類型難以有機農產品的不同要求,而且也沒有專門設計的與其冷鏈物流相適應的設備。

3、對信息技術的要求較高

因為有機農產品物流內部架構繁雜,有較多參與者,信息存在一定不對稱性,物流環節要求有質量控制和及時追蹤,因此必須有強大的信息技術作為支持。同時,新鮮有機農產品的容易腐壞性則需要整個冷鏈過程的組織協調性更強。

二、精益管理模式的應用

精益管理是隨著應用成熟的“精益生產”方法而出現,它是源于精益生產并能應用到大多數行業的理論。精益管理的關鍵在于避免浪費,即以非常少的投資、微少的勞力成本、很少的技術裝備、非常短的時間和面積很小的空間產生最多的效益;并且逐漸滿足用戶,給他們真實需要的商品。它將推動企業決策者進一步規劃新的企業發展方向,消除浪費以達到更好的效益。

1、生產管理優化

在有機農產品冷鏈物流中,一定要嚴格控制生產源頭。在生產管理優化過程中采用JIT(Just In Time)生產模式,多品種小批量的進行生產,能夠滿足有機農產品所需要的迅速反應,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有機農產品的浪費,使得有機農產品的響應速度得到增加,讓顧客與公司之間相互聯系更加緊密。推行JIT生產首先分析生產的相關原理,發現生產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針對存在的問題采取JIT相關方法進行改進。要分析自身組織生產的特點則必須首先了解產品的生產周期,也就是要了解其信息處理周期和實物流動周期。信息流、資金流和實物流有機地連接了整個供應鏈環節,縮短信息處理周期與實物流動周期可以加快資金流轉速度,大幅增加利潤。

2、質量管理優化

就有機農產品而言,質量安全問題顯得非常關鍵。在質量管理方面,應該努力保證有機農產品的品質安全、提高物流服務水平、提升物流操作效率、保障物流項目安全。PDCA循環管理包括計劃(Plan)、實施(Do)、檢查(Check)、處理(Action)四個階段,這幾個階段周而復始循環運轉。處理階段主要是解決當前存在的問題,總結經驗并吸取教訓,這個階段非常關鍵,修訂技術標準、管理制度。PDCA循環,可以使思想方法和工作步驟更加條理化、系統化、圖像化和科學化。

3、庫存管理優化

冷鏈物流公司的庫存調控力度會影響著按計劃中的服務層次需求掌控儲存量多少的能否完成。增加庫存掌控能力并掌握績效,勢必會對相關冷鏈物流公司的核心業務優勢以及后續生存進展產生影響。在有機農產品冷鏈物流過程中,采用多級庫存管理并進行中心化庫存控制,也就是說全部節點不會自行掌控進貨的總數,而是全部綜合到一塊再進行整體決策,以全套冷鏈物流體系所獲效益最大為最終目的。

4、配送管理優化

有機農產品冷鏈物流的配送要想充分考慮有機農產品的特性及其對時間的約束,那么一定要借助信息及自動化等一些科學方法,利用完善的交通基礎設施,實現配送集約化以及產地直送化,減少產品的流通距離,使物流環節得到逐步改善,以達到減少物流成本的目的。通過集中化的生產,獲得規模效應,就近建立冷凍倉庫,降低在第一次運輸的過程中由于水果蔬菜、禽類的分散種植產生的溫度不穩定的可能性。與此同時,在這個環節中就對運輸儲藏的產品提前做好包裝加工。

三、結語

隨著1994年國家有機食品中心的設立,有機農產品在我國開始受到實質性的關注。雖然我國是農產品生產與消費大國,但在有機農產品的生產方面還不夠強大,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現代化冷鏈系統的缺乏。所以,在學習和引進其他國家先進的技術及管理方法的同時,還要積極引導本土集約化和規模化的發展;對于政府來說,冷鏈物流的發展規劃至關重要;對冷鏈物流的基礎設施建設還應加大投入,才能滿足中國日益增長的需求;相關的法律法規和行業標準應當制定和完善,使冷鏈物流不斷法制化、規范化和標準化。

(作者單位:四川大學商學院)

參考文獻:

[1]陳紅麗 陸華.冷鏈物流服務過程的質量評價[J].中國流通經濟,2013(01):34-39.

[2]許菱 馮訓陽.基于精益思想的江西農產品冷鏈物流優化研究[J].中國商貿,2013(28):24-28.

[3]張麗 劉雯憶 曾雄發.我國食品冷鏈物流運作模式的探討[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4(03):163-16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南县| 大田县| 吉木乃县| 扎囊县| 册亨县| 应城市| 台北县| 浦城县| 安阳县| 呼和浩特市| 浦江县| 珠海市| 成都市| 靖江市| 东安县| 丰都县| 府谷县| 莎车县| 英吉沙县| 瓦房店市| 东安县| 景德镇市| 上饶市| 桐柏县| 定陶县| 德州市| 高密市| 柏乡县| 屏东县| 乃东县| 吴川市| 彩票| 两当县| 兴安县| 蚌埠市| 阜平县| 宜川县| 云阳县| 沙湾县| 蕲春县| 思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