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公路物流發展規劃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交通,物流,規劃,必要性
一、背景
新疆是我國重要的煤電煤化工基地,準東是新疆發展煤電煤化工產業的主戰場。準東地區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回族自治州境內,煤炭資源豐富,利用煤炭資源優勢,發展煤電化工產業,將資源優勢轉換為產業優勢是實現當地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也是貫徹落實中央戰略部署,實施自治區優勢資源轉換戰略,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的重要舉措,也可為國家能源安全做出重要貢獻。論文寫作,必要性。
二、編制規劃的必要性
準東煤電煤化工產業帶自治區定位為資源優先轉換大型煤電煤化工基地,已具備大型煤電煤化工基地條件。然而隨著新疆準東煤電煤化工產業帶基礎設施建設的不同時期和產業帶空間的變化,產業帶交通需求和設施發生相應的變化。近年來準東煤電煤化工產業帶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逐步加大,準東煤電煤化工產業帶道路交通網絡正在逐步形成。論文寫作,必要性。
但是準東地區目前的交通運輸條件還不能滿足大型煤化工產業帶建設對外交通運輸條件的需求。
三、編制內容及方法
準東煤電煤化工產業帶交通物流規劃以已有的上位規劃為基礎,結合產業帶交通現狀和發展方向,研究產業帶交通物流特征,重點通過對公路網的發展規劃、綜合交通骨架網絡規劃這兩個方面進行編制。
1、公路網發展規劃
公路網布局技術采用交通分析預測確定,從供給與需求兩方面對產業帶交通量和運輸量進行了分析論證,并對規劃路網做了相應的建設安排,確了公路的屬性,對產業帶公路網進行了功能性劃分后,按照國道、省道、縣鄉公路和專用公路進行了分類,并根據不同的公路屬性,按照相關法規明確其建設投資主體、建設資金的來源、管理養護方式等。
2、綜合交通骨架網絡規劃
一、交通運輸規劃
準東煤電煤化工產業帶極其顯著的特點就是運輸量巨大。準東產業帶位于遠離內地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拋開煤、渣等的就地運輸,光是成品油和化工產品的運量就相當大。如此大宗的貨物運輸應作為主要條件來充分論證。
⑴ 外部運輸
準東產業帶運輸量預測表 單位:萬噸
物流總量保持平穩。2013年,全區完成營業性道路貨物運輸量9.7億噸、貨物周轉量1872.7億噸公里,物流貨物種類主要為煤炭及制品、礦物性建材、農林牧漁業產品、水泥和輕工醫藥產品等。
物流基礎設施逐步完善。鐵路、公路、航空場站和貨物運輸樞紐等設施明顯改善,以現代物流理念建設的各類物流園區、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得到較快發展。截止2013年底,全區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16.7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080公里、一級公路5578公里,分別比上年增長31.2%和19.6%。公路建設的快速發展,為交通運輸推進物流業快速健康發展提供了基礎。
物流運輸裝備更加現代化。鼓勵低能耗、環保型車輛進入運輸環節,運輸裝備更加符合運輸現代化發展的需要。到2013年底,全區營運載貨汽車大型車數量為18.3萬輛,比上年增長5.7%,貨運車輛向專業化、重型化方向發展。
物流業技術水平逐步提高?!皟让晒沤煌ㄎ锪鞴残畔⑾到y”平臺搭建完成。重點物流園區、物流配送中心和物流企業注重采用先進的信息和生產管理技術,增加專業配套服務功能,物流現代化水平進一步提高。
二、優勢和不足
在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的帶動下,內蒙古物流業依靠豐富的資源、獨特的區位、廣闊的市場等優勢,面臨諸多機遇:一是國家實施向北開放戰略,進一步加強與俄蒙等國家資源開發和對外貿易等方面合作,為全區物流業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二是自治區“8337”發展思路,為全區物流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三是內蒙古加快推進國家能源重化工、有色金屬加工、綠色農畜產品加工等基地建設和城鎮化進程,為物流業發展開辟了市場空間。
但是,物流業發展中還面臨一些問題,主要是:
1.電子商務物流企業的基礎設施尚不完善,新技術、新裝備應用相對較少。許多電子商務物流企業對現代物流的概念、地位及作用認識不夠,設施陳舊,物流管理的電子化程度還較低,不能滿足迅速發展的電子商務的要求。
2.商業環境相對落后,造成電子商務物流服務需求不足,而且專業化服務程度低。我國企業中自營物流的占大多數,導致專業的物流服務得不到充分利用。
3.對物流理論的研究還不夠系統和深入。當今物流管理理論的研究和實際應用都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出現了許多新的理論。
4.“無法可依“,電子商務物流發展的制度環境有待完善。在我國目前還沒有一套正式的法律文書管制電子商務物流,這給物流企業帶來了很多不便之處。也給很多不法分子制造了鉆法律空子的機會。
三、推進物流電子商務發展的措施
1.完善物流電子商務管理體制與工作機制。管理體制上,由政府主導,發展改革部門為物流主管部門,各部門按照業務職責分工負責。工作機制上,建立由政府主管領導負責,相關部門參加的自治區物流聯席會議制度,研究協調自治區物流電子商務發展中的有關重大問題和政策。
2.科學制定物流電子商務發展規劃。出臺電子商務發展規劃,明確物流電子商務發展的目標和任務,按照規劃確定的目標,多措施、多步驟地整體推進行業發展。
3.加大對物流電子商務支持力度。在市場準入方面,凡是具備或租用必要的運輸工具和倉儲設施,至少具有從事運輸(或貨運)和倉儲兩種以上經營范圍,能夠提供運輸、、倉儲、裝卸、加工、整理、配送等一體化服務,并具有與自身業務相適應的信息管理系統的企業,均可登記注冊為物流企業。稅收和土地政策方面,新版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新辦民營運輸企業2年內免征企業所得稅地方分享部分,兩年后減半征收三年,對列入自治區物流業發展規劃的物流園區和物流配送中心項目,優先保證建設用地。多渠道增加對貨物物流業的投入。列入國家和自治區規劃的重點物流業建設工程,支持通過銀行貸款、股票上市、增資擴股、企業兼并等途徑籌集建設資金。
行分析,通過AHP方法對其進行優化,進而合理布局柳州物流節點,推動柳州物流產業快速發展。
關鍵詞:物流網絡 層次分析法 城市布局 物流節點
1 概述
物流網絡由節點和線路構成,物流節點是從事物流活動且具有完善信息網絡的場所或組織,劃分為物流園區、物流中心、配送中心、貨運站。規劃物流節點是推進現代物流業發展的基礎性工作,也是構筑物流基礎設施平臺的重要內容,物流節點應如何布局,從物流節點的選址,物流節點類型、規模的確定,物流節點功能的設計到物流節點的經營管理模式的選擇等,都必須與市場環境和戰略發展目標緊密相連,為了讓物資流動更好地促進經濟,減少浪費,物流網絡的布局尤其重要,因此需要進行系統的規劃和詳細的論證,使其布局達到最優。
2 柳州市物流節點布局系統影響因素分析
結合柳州市物流節點規劃布局的影響因素和目前柳州市的發展現狀及總體規劃、產業布局、區位特點和交通優勢等等因素。我們選定滿足基本條件和要求的備選物流節點:柳南區,柳北區,城中區,魚峰區,柳東新區等節點分析柳州的物流布局特點,然后對備選物流節點進行定性分析,劃分基本類型,確定節點初選方案;再用AHP方法綜合評價確定方案節點。
2.1 柳州市物流節點設施層次級別圖
物流節點布局與選址是很復雜的問題,涉及諸多因素。物流節點設施類型多,功能不一,不同規模、不同層次的物流節點對城市的作用不同,主要劃分為物流園區、物流中心、配送中心、貨運站,如下圖一所示:
2.2 柳州市物流節點布局的因素分析
影響城市物流節點布局規劃的因素比較多,既要考慮宏觀影響因素,又要考慮微觀影響因素,綜合起來應主要考慮以下因素:
2.2.1 GDP
該值越大,表明該物流節點所服務地區的實力越強,物流節點提供的物流服務的功能也越全面。
2.2.2 社會消費品總額
反映一定時期內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情況,反映社會商品購買力的實現程度,以及零售市場的規模狀況。
2.2.3 柳州市人口
人口的多少直接影響到商品的需求,影響商品的流通量,是影響物流節點布局的一個主要因素。
2.2.4 交通優勢
物流節點一般應考慮設置在城市對外交通主要樞紐或城市交通系統轉換銜接節點附近,例如鐵路編組站、城市對外交通(高速公路、國道、省道等)主通道出入口、民航機場、沿?;騼群痈劭诘?。
2.2.5 柳州產業結構
柳州形成了以第二產業為主、第三產業為輔、第一產業相應發展的產業結構,第二、第三產業構成了柳州的主要經濟支柱。從各國的實踐來看,物流需求主要來自第二產業中的制造業和第三產業的商業。
2.2.6 物流政策環境,法律、法規
北部灣經濟區的開發正式納入國家戰略,各項優惠政策、豐富的人力資源以及廣闊的市場潛力等給廣西物流業帶來了發展機遇。而柳州作為區域中的傳統工業城市,在北部灣經濟區中交通區位優勢明顯。同時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帶來新的機遇,將為柳州的國際物流提供很好的發展空間。
近幾年,廣西及柳州政府對現代物流發展規劃了明確的目標。如《廣西現代物流業發展“十一五”規劃》、《柳州市現代物流發展規劃》與《柳州市商貿發展規劃》。這說明政府具有發展物流的前瞻性,是物流業發展有力的政策支持。
2.2.7 土地開發利用條件
土地布局規劃在滿足城市總體規劃要求與城市其它功能分區有機銜接協調配合的基礎上,應設置在土地購置成本較低、工程實施條件較好、拆遷工作量少、預留擴展空間大、公用設施系統銜接條件好、發展土地增值潛力大的地區。
2.2.8 現有物流設施
現有物流設施是否滿足當地的物流需求,直接影響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結合上述種種因素及柳州市總體發展規劃,產業布局,區位特點和交通優勢,我們主要從GDP、社會消費品總額、柳州市人口、交通優勢和現有物流基礎設施五個因素對柳州市物流節點的布局進行分析規劃。
3 柳州市物流節點規劃布局評價指標
結合柳州市總體發展規劃,產業布局,區位特點和交通優勢,選定一下柳州市備選物流節點:城中區,魚峰區,柳南區,柳北區,柳東新區等5個物流節點,影響經濟因素主要反映在國民生產總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進出口總額等,但考慮到柳州市統計年鑒中這些數據的可獲得性,針對柳州市物流節點“合理布局城市物流節點”這一目標,選取以下四個因素對各備選節點進行綜合評價:
①節點所在區域生產總值。
②節點所在區域出口總額。
③交通優勢。
④節點所在區域總人口,通過分析得到如下表1所示:
4 模型建立與求解
4.1 構造上述因素的兩兩比較判斷矩陣
判斷矩陣的構造采用專家評分法和現有研究成果。利用AHP法定義的1-9標度對各因素進行賦值,得到合理布局城市物流節點的判斷矩陣。如下表2所示:
4.2 均一化處理
進行均一化處理,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誤差,可以使生產總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交通優勢,總人口等因素更好的反應物流節點的分布,保證對備選節點的評價具有更高的客觀性。得到下表3:
根據上表可以看出生產總值、節點出口總額、交通優勢、總人口、現有物流設施與設備,五方面在合理布局物流節點目標中所占權重分別為:
(0.26,0.237,0.257,0.088,0.12)。
4.3 一致性檢驗
AHP法的主要優點是將決策者的定性思維過程定量化,但在模型化過程中必須保持判斷思維的一致性。通常是檢驗隨機一致性指標。下面對指標進行一致性檢驗, 步驟如下:
4.3.1 將比較矩陣A中的每一列乘以該列所對應的權重系數,然后再相加,得到一個“加權值”。
0.26* 1 1 10.330.33+0.237* 1 13/43/8 1+0.257* 1 3/4 13/10 1/3+0.088* 1 8/310/3 1 1+0.12*31311=1.2481.292 1.230.4960.653
4.3.2 將第一步得到的“加權值”向量除以每個標準的優先級。
4.4 各備選節點綜合評價
根據專家評分標準,結合柳州市實際情況,城中區依靠東環路,柳北區占據鐵路和焦柳鐵路,高級公路――宜柳高速,城環線――北環勝利路,依托國道――國道209,港口――鷓鴣江碼頭等優勢;而柳南區依靠鐵路――柳州南站、柳州站,高速公路――宜柳高速,城環線――西環路、南環路,國道――國道323;魚峰區則依靠高級公路――泉南高速,城環線――南環路,國道――國道323、國道209;柳東新區依靠高速公路――桂柳、南柳高速,根據我們的分析以及相關的數據資料,所以得出柳州備選節點交通優勢指標,見表6:
現代物流裝備正朝著自動化、集成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并且其應用的范圍越來越廣,對于物流設施評價,我們采用專家評分對柳州市城中區,魚峰區,柳南區,柳北區,柳東新區等現有物流設施和設備進行調查和考核,給出最終得分。下圖所示現有物流設施與設備專家評分表7:
根據專家評分,城中區物流設施與設備技術水平,信息化水平比較低,得分12,魚峰區,柳南區,柳北區,柳東新區分別為18,30,18,22。
根據柳州市2011年統計年鑒的統計數據以及備選物流節點交通優勢專家評分,得出各項評價指標值如表8所示:
采用極值處理法將指標數據進行一致化處理??梢缘贸鋈缦卤?所示:
由上表可得到結論:柳東新區和柳南區、柳北區和魚峰區得分靠前,城中區得分最小,同時根據物流節點類型的劃分原則,我們對柳州市物流節點進行分析,具體分布情況見下表10:
5 柳州市物流節點布局建議
根據上述模型建立和求解結果,可以看出整個柳州市各個區的物流節點規劃布局還是相當合理的,總體而言在柳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柳州市的規劃部門配合下,柳州物流節點合理布局將會對柳州市未來發展帶來巨大的推動作用。從上述表中看出,首先是柳南區,根據結果應該建立物流園區,而根據柳南區政府大力支持在柳工大道以西規劃建設綜合物流園區,同時與柳南區現有物流園區等物流節點結果不謀而合。而柳北區根據結果顯示,應該建立物流中心,而目前柳北沒有相應的物流中心,所以建議在柳北建物流中心,滿足柳北區的物流的高速發展。魚峰區根據結果顯示應該建立配送中心。城中區目前物流發展迅速,但結合實際情況如交通運輸系統樞紐節點、物流需求集中或貨物集散地點、土地開發利用條件、物流政策環境,法律、法規、規劃、土地使用權、物流設施、、自然條件等等因素,不宜建立物流節點。柳東新區作為柳州市的新城區,很多物流節點都在建設中,現階段應該擴建陽和貨運碼頭,建設成一個綜合的港口,同時加快官塘物流城的
建設,打造一個集鐵路、公路、水運為一體的對外物流港
口。
參考文獻:
[1]葛喜俊,劉凱,秦璐.城市物流節點布局方法研究及實證分析[J].物流技術,2006(3):125-128.
[2]張濤.基于層次分析法的物流中心選址研究[D].湖北:武漢科技大學,2000.
[3]柳州市統計局.2011年柳州市統計年鑒,2011.
[4]龍江,朱海燕.城市物流系統規劃與建設[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04.
[關鍵詞]高速公路;服務區;物流結點;SWOT分析;結論
[中圖分類號]F720 [文獻標識碼]A
一、引言
我國疆域遼闊,生產力布局及自然資源分布不均,由此形成的生產、生活性運輸需求規模十分巨大。根據交通運輸部公布《2012年公路水路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2年末全國公路總里程達423.75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達9.62萬公里。已基本形成連點成線、連線成面,便捷的國家高速公路網絡體系,高速公路網的形成對加快人流、物流,促進區域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高速公路服務區作為高速公路上為運行的車輛、司乘人員及被運送物資和旅客提供服務的重要的配套設施,近年來,也隨著高速公路的快速發展其在規模和數量上也都取得了較大的發展,目前已達到1400多對。根據交通運輸部估計,“十二五”時期,我國高速公路總里程將達到10.8萬公里,按照國內綜合區每50km左右的間距來設置,分布在我國高速公路路網上的服務區數量將達到2000余對。為與高速公路的發展相適應,高速公路服務區亟需拓展物流功能,以滿足區域經濟及交通發展的需求。
二、“北安一蘭西”段公路的SWOT分析
(一)優勢分析
1.交通地理區位優勢?!氨卑惨惶m西”公路段是G202國道的一部分,北起北安市南至蘭西縣,穿越克東縣、拜泉縣、明水縣、青岡縣。沿線各縣市地理位置顯著,其中北安市地處黑龍江省北部的中心地帶,濱北、齊北、北黑三條鐵路干線和黑大、碾北、綏北、鶴嫩四條公路干線以及北五高等級公路在北安交匯,是我國最北部的交通樞紐,是由黑河通往俄羅斯及東歐國家旅貿大通道的必經中轉站??藮|縣交通便利,公路、鐵路四通八達,省級碾北公路交叉穿越縣城及四鎮三鄉,齊北鐵路橫貫全境。拜泉縣公路網暢通,縣道克拜公路、依拜公路、拜自公路在此交匯。明水縣與明海、明三、明沈三條二級國路構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是哈爾濱市以北的重要商品集散地。青岡縣綏安公路橫跨東西。蘭西縣安蘭、綏蘭、綏肇公路從境內通過,水路運輸暢通,鄉級公路四通八達。蘭西位于哈爾濱市一小時經濟圈,大慶市一小時經濟圈,是承接哈市產業轉移的集聚平臺,躋身哈大齊工業走廊重要節點,具有重要的區位優勢。
2.區域經濟發展良好。北安市隸屬于黑河市,克東縣、拜泉縣隸屬于齊齊哈爾市,明水縣、青岡縣、蘭西縣隸屬于綏化市。從黑河市、綏化市、齊齊哈爾市三市來看,2011年生產總值都保持較快增長。按可比價計算,黑河市同比增長14.7%,綏化市同比增長14.8%,齊齊哈爾市同比增長14%。2011年,全國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9.2%,黑龍江比上年增長12.2%,三市均高于全國和全省平均增長速度。經濟的持續長久發展對高質量、高效率物流服務產生需求,將促使傳統物流業獲得新的業務拓展領域,變單純的倉儲貨運為現代物流,提高附加值。且公路服務區物流結點的建設離不開外部環境的支持,良好的區域經濟發展環境有利于轉變服務區單一的服務功能,物流結點所在區域良好的經濟基礎更有利開展物流結點的建設,可為其建設提供財力支持和政策扶持。
3.產業優勢與物流需求充足。隨著經濟的發展,各縣市的特色產業、優勢產業有了長足的發展,不單單能夠滿足于本地區的需求,而且急需向外拓展業務,滿足其它地區的需求從而促進自身經濟的快速發展,因此向外輸出的需求會促進高速公路服務區拓展物流服務的需求。北安市的工業園區和農業科技園區,克東縣的新興蒲峪路工業集中區,明水縣的蔬菜生產開發帶、三精和格林兩大工業園,青岡縣的玉米工業園和輕工產業園區,這些縣市的園區都緊鄰G202國道。蘭西縣的六大工業園區的建設,其亞麻制品銷往全國。隨著各縣市園區內企業的產成品及農產品都會對物流產生巨大的需求,所以亟需對服務區進行物流結點的建設,如果公路物流結點能夠提供全面、快捷、便利、成本低的服務,園區的許多商貿企業都愿意將運輸業外包。
4.土地資源充足。物流結點的建設需要占用大面積的土地,所以土地價格高低直接影響到物流結點規模大小。服務區的物流結點依托G202公路,具有突出的土地資源優勢,沿線各市縣政府對于物流產業的發展都高度重視,能為物流結點建設提供更多便利優惠的條件。且“北安―蘭西”段公路沿線多為松嫩平原,地勢平坦,土地開發資源較好,成本較低,能滿足物流結點的建設的用地需求,服務區物流結點的建設將易于各地物資集散。
(二)劣勢分析
1.物流政策缺乏,管理體制落后。自國家將物流業作為十大振興產業以來,各地方政府都高度重視物流業的發展,如北安市在十二五規劃中,第七十三條至第七十五條都是關于物流業發展的規劃,但都是從宏觀上加以規劃,缺乏具體配套措施,尚未有明確有效的支持、管理和監督措施。而且由于國情的緣故,與物流相關的各部門分別由鐵道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不同政府部門進行管理。沒有一個部門或機構統籌協調全社會的物流管理,“條塊分割”現象較為嚴重,各部門相對獨立,自成體系,這種“條塊分割”的管理體制,嚴重制約著物流整體統籌和規劃,妨礙了物流產業的社會化進程,這些在服務區物流結點建設前期都將是潛在風險和阻力。
2.物流觀念落后,物流人才的缺乏。“北安一蘭西”段公路經過的五縣一市,這些市縣物流基礎都不是很好,發展滯后。工農商貿企業大都處于發展壯大前期,對物流理念缺乏意識,都停留在運輸、倉儲和配送等傳統簡單物流上,對于現在物流業發展認識較淺薄。且從事物流的大都是個體運輸戶,從業人員文化素質普遍較低,高級物流人才缺乏,管理水平低,人才的缺乏直接會對阻礙物流的發展。五縣一市的企業發展水平較低,受到思維的約束,將其物流環節交給第三方企業存在疑慮,這些落后的觀念都將阻礙物流結點的建設。企業的運輸工具多為普通貨車,且多為租用,無法保證運輸的效率與質量。
3.物流信息化程度不高。黑龍江省沒有官方性質的物流信息網,只有物流信息公共平臺,但此平臺上的信息資源缺乏,至今沒有發揮重要的作用。各類信息沒有得到整合,高速公路運輸會出現空車往返的現象,會造成物流資源浪費,貨物運輸效率低。各類企業無法借助物流信息平臺掌控貨物流動的實時信息,致使各類企業對物流企業缺乏信任,進而使得企業物流業務分離工作難以開展。傳統的貨物配載也未形成網絡化,因此,公路物流結點建設必須要以物流信息平臺作為基礎,加強物流信息建設,實現高速公路信息系統與物流系統的整合,使兩者得到互補。實現對物流服務進行監控,對物流的信息化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三)機會分析
1.國家及地方政府對物流發展的重視。物流業的發展已上升為國家戰略規劃。2009年,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物流業調整振興規劃》規劃的出臺和實施,提升了物流業在國民經濟全局發展中的地位,已將物流業作為國家支柱產業。國家“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這對我國物流業的發展來說是重大機遇。黑龍江省貫徹落實規劃政策,結合黑龍江省物流發展的實際進一步制定了黑龍江省物流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發展布局中明確提出要以北安、富錦和尚志等城市為縣級區域物流中心、開展區域分撥配送任務,重點發展物流,積極拓展商貿物流。提出要加快高速公路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干線服務區域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其中提出要重點打造哈爾濱一北安一黑河的物流通道。建設物流信息平臺,推進行業和企業物流信息化,加大財政金融支持力度。政策的穩定性、政策的大力扶持勢必會給物流的發展提供機遇。
2.第三產業比重的上升帶來運輸的新需求。隨著產業機構的調整,黑龍江省第三產業的比重呈不斷上升的勢。2000年黑龍江產業結構為11:57.4:31.6,2010年產業結構比例為12.6:50.2:37.2。第三產業比重的不斷提高,帶來了企業對于運輸的新要求,對于運輸價格、運輸的方式的要求更為靈活。高速公路運輸較其他運輸方式更能滿足生產企業的要求,而作為高速公路服務區的物流結點更有搶占物流市場的有利條件。高速公路服務區物流結點的建設,可以讓貨車不下高速公路就能完成貨物配送,提高物流網絡運行的效率,緩解城市內部交通的壓力,提高區域經濟運行的效率從而促進區域經濟更快的發展。第三產業的發展與物流業的發展相互促進.所以產業結構的調整勢必會對為物流發展提供新的機遇。
3.物流網絡初步形成。根據《黑龍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基本思路,黑龍江將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將啟動大批物流建設項目。把加快物流結點設施建設作為規劃主要任務,按照全省生產力布局特點和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結合全省“經濟區”建設和“十大工程建設”實施,全省重點規劃建設了齊齊哈爾市物流園區、綏化市物流園區、黑河港國際物流園區等17個物流園區。依托主要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大型商貿市場和綜合交通樞紐,重點為機械制造、石油石化、糧食、農資、農產品及加工、醫藥、連鎖商業、對外貿易等產業服務,規劃建設齊齊哈爾綠色食品配送中心、綏芬河綜合保稅區郵政保稅物流中心、農墾九三分局農產品物流中心等一批專業物流中心。各個規劃的物流園區、物流中心都依據自身條件資源優勢發展了特色市場?!氨卑波D蘭西”段公路屬于哈大齊物流發展區,拜泉、克東、明水、青岡、蘭西五縣位于松內平原,結合千億斤糧食產能鞏固提高工程實施,全面落實全省糧食物流發展規劃,會對此段公路物流結點建設帶來機遇。
(四)威脅分析
1.沿線既有或已規劃物流園區所帶來的威脅。截至目前,沿線還未有實際上的物流園區,既有的傳統貨運站是園區最大的威脅。根據《綏化市公路水路交通運輸“十二五”發展規劃》,綏化市“十二五”期間,規劃新改建10個貨運站場,占地面積90萬平方米。在規劃高速公路段,“十二五”期間擬建明水縣物流中心,縣城區內建設2.6萬平方米物流中心貨運及車場的配套服務設施,在永興建設鎮6000平方米貨運中心及附屬設施,在通達鎮建設6000平方米的貨運中心及附屬設施。蘭西縣擬建貨運站,貨運總站需占地1萬平方米,設分站十個。北安市將于城北,規劃總占地10平方公里的物流園區,擬建的明水物流中心,蘭西貨運站及北安物流園區,勢必對規劃高速公路物流結點的建立構成威脅。地處齊齊哈爾市建華區的我省西部地區最大的物流配送園區――齊齊哈爾恒騰物流園區投入運營,也會對克東、拜泉路段物流結點建設帶來威脅。青岡縣的物流工貿園區設有專門的物流區建有物流中心。
2.物流行業不斷發展的挑戰。隨著我國物流行業的不斷發展,傳統物流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現代物流對物流企業提出更高的標準。物流企業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與風險。客戶對于物流服務的速度及貨運的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此外發展現代物流又具有一定的風險,高速公路服務區拓展物流功能需要建造、購買或租賃營業用房、集裝箱、汽車等運輸工具和一定的裝卸工具。在物流運送過程中會存在一些不可預知的事故從而造成風險。
四、結論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對“北安―蘭西”段公路高速公路服務區進行物流結點建設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在物流結點的建設中應該有效的利用內部的優勢,把握發展的機遇,努力克服建設中的劣勢與威脅,強化物流結點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服務區物流結點的建設對于區域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關鍵詞:京津冀;協同發展;高端物流;產業園區
中圖分類號:F2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3.020
1引言
2015年6月9日,國務院出臺了《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標志著京津冀協同發展已經提上日程。2016年2月29日,河北省政府公布了《河北省建設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規劃》,標志著河北省全面建設現代商貿物流基地的號角吹響,而廊坊從地理位置上位于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的中心,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新的機遇中廊坊市要發揮自身優勢,形成具有廊坊市特色的物流產業園區規劃,帶動全市經濟的快速協調發展。
2高端物流園區的內涵及建設意義
2.1高端物流園區的內涵
物流園區按照其所提供的服務功能的層次和可以劃分為:高端物流園區、中端物流園區、低端物流園區。要理解高端物流園區,我們先要理解高端物流。我們可以從狹義和廣義兩個層面來定義高端物流:狹義高端物流指的是:對物品運輸要求較為嚴格、物品價值較為貴重、物流過程中需要特殊器材或有特殊限制或特殊服務以及特種技術服務、或需要采用高科技手段等的物流活動。廣義高端物流是指:一個以供應鏈為核心的物流集成系統,整個物流過程中要求實現資源整合、優勢互補、物流一體化、分工協作,進而成為完整的產業鏈條。包括:物流策劃與供應鏈的管理咨詢服務、物流與供應鏈解決方案的設計、物流信息化及信息網絡服務等。由此,高端物流園區實際上就是聚集了大量高端物流服務提供企業的產業聚集園區。
2.2高端物流園區建設的意義
京津冀一體化下廊坊市作為北京的衛星城市將承載疏解更多首都功能的新任務,同時,作為京津冀城市群“點――軸”發展模式上的主要節點城市,現代服務業必然成為其經濟增長重要極點。而物流業作為“互聯網+”發展模式下的重要支撐服務,也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
2.2.1高端物流園區建設滿足了高質量物流服務需求
廊坊現在共有13個園區,其中5個工業園區,4個經濟開發區,1個高新技術開發區,1個新興產業示范區,1個現代服務業產業園,1個經濟技術開發區。無論是現代工業還高新技術產業,其發展都無法離開配套的物流業。而廊坊現有的物流服務能力相對較弱,這主要是由于傳統的物流服務園區的建設大多是以功能、服務行業、企業特征為對象進行定位,卻忽視了各個物流服務需求商對特殊物流的特殊需要,導致物流業整體服務水平的提升較為困難。而高端物流是從物流服務的層次、水平和對象上進行了重新的劃分,涉及物流全流程,將物流服務中的高質量需求剝離出來,形成獨立的服務體系,創造更高的物流服務價值。
2.2.2高端物流園區建設可以提高物流服務附加值
高端物流天生的特殊性提升了物流服務的困難程度,提高了對物流服務質量要求。從物流的“第三利潤源”特性出發,高質量的服務帶來的企業更高的收益,而附加在“特殊”物流需求上的特殊的服務,必然帶來更多的物流附加服務,比如對較為貴重物品的特殊包裝、保險、押送服務等。
2.2.3高端物流園區建設可以引發聚集效應
廊坊目前所擁有的知名物流園區數量偏少,其中寶灣國際物流園、普洛斯物流園建設時間較晚,投資規模較大,知名度相對較高。但這些物流園區各自的特色并不明顯,其所聚集的企業也沒有形成獨有優勢,主力物流企業進駐不足,園區分布也較為分散,與北京和天津的物流產業園區建設相比,其核心競爭能力不明顯。
而高端物流園區的建設,一方面能夠在廊坊市現有物流園區的基礎上進行整合,使得各個物流園區內的企業進行調整和協同,同時,又不影響現有物流園區所提供的服務功能。保證了在既定框架下的有序運轉。另一方面,企業對物流服務“高質量、低成本”的需求,高端物流服務的聚集,必然引發相關產業向優質服務區的快速遷移,從而帶來產業聚集效應,促進相關城市的經濟盤活與發展。而物流的附加服務恰恰是重要的,它是我們物流提升服務水平的動力,同時又是我們獲取高額回報的重要途徑。
3京津冀協同發展下廊坊市建設高端物流園區的影響因素分析
3.1城市現狀分析
2016年末,廊坊市全市生產總值實現2706.3億元,在持續推進產業結構升級中,完成2289項億元以上項目的建設,其中,以高端制造、現代服務業為核心的項目達到60%以上。高端制造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3.4%,從107.4億元增至201.8億元??梢?,廊坊市經濟發展潛力巨大,持續創新能力不斷增強,伴隨著高端制造業、電子產業的發展,τ詬叨宋锪韉男棖蠼持續走強。
同時,在《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的指導下,廊坊市持續強化與京津地區的溝通常態化,扎實推進交通、產業、生態等領域務實合作。進一步加強了區域間的協同發展,這將使得廊坊市的物流服務輻射范圍更為廣闊,輻射產業更為多樣,輻射效益更為明顯。
3.2交通條件分析
3.2.1現有交通條件
廊坊位于京津之間,是重要的交通節點,距首都機場和天津機場都在70公里左右,全程不足半個小時,且緊鄰北京大興的新機場,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下定位為新機場臨空經濟區。7條高速公路,5條鐵路干線穿越境內,10條國家和20條省級公路在廊坊區域內交匯勾連,使得廊坊成為了中國鐵路、公路密度最大的地區之一。同時,廊坊市也是京津主軸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地理位置上最適合承接北京外溢資源。周邊京臺、廊滄、京滬、津保4條高速環繞而過,并且,津保鐵路、津保城際鐵路、京滬高鐵3條干線也將成為物流運輸的主力網絡。這對降低物流運輸的時間,提升運輸效率提供了必要的保證。
廊坊市距離北京大興首都第二機場僅40公里。而空港物流恰恰是高端物流的標配,快速、便捷的航空運輸是高價值產品的首選,但因為費用較高,使得普通商品難以承受其高昂的成本。
3.2.2未來交通條件
首都地區環線高速公路計劃2019年全線通車,河北省張家口、涿州、廊坊、承德以及北京市大興區、通州區和平谷區等地實現整體連通。未來,隨著“七環”的竣工,使得整個京津冀地區全面聯系起來,以前在北京地區所形成的擁堵節點,都將隨之疏解,這對城市間公路運輸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
北京新規劃建設的“一環六射”高速路網,也將成為廊坊公路建設發展的新亮點。伴隨著京津、京保石、京唐秦城際鐵路以及通新機場和首都機場的城際聯絡線的建設與開通,廊坊地區的鐵路網更為發達,立體化交通網絡加速形成。這對縮短環廊坊地區的配送時間、提升配送效率提供了更為有利的交通條件。
3.3政策條件分析
3.3.1國家政策
伴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的逐步落實,中央的決定和部署日益明顯,在過去的發展中,北京雖然多次強調作為首都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城市定位,但長期作為“經濟中心”的優勢,使其始終難于“壯士斷腕”。但是伴隨著通州北京副中心的建設,以及雄安新區的劃定,這次京津冀統一布局規劃下,可見中央政府已經痛下決心讓北京放棄經濟中心,繼而讓河北雄安、天津市等成為新北方經濟中心,實現“多核互動”。
3.3.2區域政策
2014年4月11日,北京市了《關于對部分機動車采取交通管理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的通告》,并專門針對運營的貨車制定了機動車限行政策。2017年,北京市通州區開始研究制定北京副中心的限行措施。由于持續受到霧霾天氣的影響,北京對于貨運車輛的限制政策很可能會進一步升級,而這對位于北京市五環與六環之間的亦莊經濟開發區內的物流產業園區的物流運送能力及其設施設備都將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促使北京地區的物流業務向周邊城市進行遷移。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廊坊的定位為核心功能區,明確了“一帶、一軸、一線、一高地”的發展規劃。同時,將“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引進戰略伙伴、高速推進項目投產”作為其發展現代服務業作為兩大戰略支撐之一這就為現代物流服務業在廊坊的發展做出“高端”的地位,重點發展那些高服務質量、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物流服務。
3.4市場條件分析
3.4.1自身條件
按照廊坊市委五屆八次全會的部署,廊坊市將著力發展高端產業,建成國家級高新區1家、省級高新區5家。因此,作為現代服務的重要支柱,物流產業及產業園區所帶來的聚集效應必將廊坊市發展的一個重要引擎。為了更好的服務于境內企業,廊坊市的高端物流園區的建設應該已經迫在眉睫。
3.4.2周邊條件
2016年9月19日,未來北方地區最大的內陸港和口岸經濟區北京市通州口岸經濟區正式開工建設,作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重要功能區,通州口岸將打造跨境電商業務,世界知名的電商企業將陸續進入。而通州口岸距離廊坊市的距離僅有40公里,這都意味著大量物流功能間的轉接將快速形成,廊坊作為河北省中距離通州口岸最近的城市和物流節點,必然會承載更多的物流功能業務。
2017年4月1日,中央政府宣布要建設雄安國家級新區,意在將大型企業遷往雄安使雄安承接非首都功能,隨著雄安新區的快速發展,這里必然成為大型國際化企業的聚集地。而雄安新區距離廊坊市100公里,這些都將帶來大量的高端物流需求,這為廊坊市發展高端物流產業園區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市場契機,而廊坊市打造的高端物流產業園區也將為雄安新區的建設發展提供持續的保證。
參考文獻
[1]梁晨,楊洋,王曉春.物流園區規劃[M].北京:中國財富出版社,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