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防止妊娠高血壓的方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 重度 硫酸鎂 低分子肝素 治療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severe 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 treatment by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with magnesium sulfate.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severe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wo groups. 30 patients were in control group and spasmolysis treated with magnesium sulfate,30 patients were in observation group and treated with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based on control group. The index of whole blood viscosity, coagulation function,hematocrit,plasma D-dimer, platelet aggregation, postpartum hemorrhage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index of whole blood viscosity(11.5±0.3/mPas)and hematocrit (0.2±0.1%)in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17.6±0.5/mPas,0.4±0.1%)(t=2.415,2.348,all P
【Key words】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 Severe Magnesium sulfate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Treatment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以高血壓、水腫、蛋白尿為主要特征的疾病,是孕婦和圍生兒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主要病理變化是全身小動脈痙攣, 傳統治療重度妊高征以硫酸鎂解痙為主,輔以降壓、鎮靜、合理擴容及利尿,適時終止妊娠。低分子肝素治療重度妊高征的理論基礎是通過抗凝血活酶(AT)而增強其對凝血因子Xa和凝血酶的抑制,因而發揮其抗凝作用。本文用低分子肝素聯合硫酸鎂治療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取得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診治的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60例,按住了方法不同,分為低分子肝素聯合硫酸鎂治療組(觀察組,n=30),年齡21~35(2735±4.5)歲,孕周31~37(35.2±3.0)周,經產婦11例;硫酸鎂治療組(對照組,n=30),年齡22~34(26.9±3.5)歲,孕周32~38(36.1±2.6)周,經產婦12例。診斷依據《婦產科學》(第7版)制訂的標準,2組患者均為單胎,無其他并發癥,未使用對凝血功能有影響的其他藥物,年齡、孕周、孕次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將60例重度妊高征患者隨機分為:硫酸鎂治療組(對照組,n=30),首次給負荷量5 g硫酸鎂迅速滴完,隨即10%葡萄糖500 ml+25%硫酸鎂70ml,以1.5~2.0g/h滴完;低分子肝素聯合硫酸鎂治療組(觀察組,n=30),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每日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000 IU。2組同時口服拉貝洛爾100mg每日2次。并監測膝腱反射、呼吸和尿量。分別監測治療前和治療后第5天的D-二聚體、血小板計數、凝血酶原時間結果,觀察產后出血量。
1.3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治療前后血壓、尿量、尿蛋白、全血比黏度、紅細胞壓積、凝血系列包括血漿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血漿D-二聚體、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出血量。
1.4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數據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全血比黏度、紅細胞壓積、凝血功能指標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全血比黏度(11.5±0.3/mPa·s)及紅細胞壓積(0.2±0.1%)明顯低于對照組(17.6±0.5/mPa·s, 0.4±0.1%) (t=2.415,2.348,P均
表1
2組治療前后全血比黏度、紅細胞壓積、凝血功能指標比較(x±s)
2.2 兩組治療前后血漿D-二聚體、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水平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D-二聚體(1.97±0.63mg/L)及血小板最大聚集率(51.4±14.0%)明顯低于對照組(2.25±0.72mg/L, 62.3±15.2%) (t=2.311,2.344,P均
表2 2組重度妊高征患者水平比較(x±s)
2.3 兩組產后出血量比較 觀察組產后出血量為(3.25±40.2)mL,對照組為(330.2±39.2)mL,2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3 討論
妊高征的基本病理改變為全身小動脈痙攣,中、重妊高征首要的治療是解痙,硫酸鎂是目前治療中、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首選藥物,有預防和控制子癇發作的作用。鎂離子的有效血液濃度為3~7mmol/L,超過于7mmol/L將出現呼吸減慢,膝腱反射減弱或消失、尿量減少等鎂中毒癥狀,因此,一旦出現上述改變,立即停藥,并用10%葡萄糖酸鈣10ml靜脈注射以解毒[3]。研究表明, 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往往伴有凝血功能障礙,而抗凝治療在國內外多項研究中都證明能改善重度子癇前期患者母嬰的結局。低分子肝素制劑是肝素解聚而獲得的,其治療重度妊高征的理論基礎是通過抗凝血活酶(AT)而增加其對凝血因子Xa和凝血酶的抑制,因而發揮其抗凝作用。其增強抑制凝血因子Xa的能力,相對高于其延長血漿部分凝血酶原時間的能力。體外試驗表明,應用低分子肝素對血小板計數、部分凝血酶原時間等無影響。因而,減少了由普通肝素帶來的出血等不良反應,增加了低分子肝素在產科領域應用的安全性。。D-二聚體是凝血酶作用于纖維蛋白原產生交聯纖維蛋白,其經纖溶酶降解后產生的一種特異的降解產物,血中含量增加說明機體有血栓形成且有溶解發生,其水平高低反應繼發性纖溶性的強度,可作為體內高凝狀態和繼發性纖溶亢進的分子標志物之一[3,4]。傳統治療重度妊高征以硫酸鎂解痙為主,輔以降壓、鎮靜、合理擴容及利尿,適時終止妊娠[5]。基于上述,筆者通過應用LMWH改善高凝狀態,而無明顯增加出血傾向,糾正慢性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的作用來治療妊高征。本研究表明, D-二聚體含量較非孕期增高,而妊高征婦女血漿中增高更明顯[5,6]。本研究表明,低分子肝素能降低重度妊高征孕婦血漿中D-二聚體水平,其機制是:低分子肝素通過影響D-二聚體等參與凝血因子生成,降低其活性,改善血液高凝狀態。從而阻斷慢性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的進展。
參 考 文 獻
[1]于昕,林延峰.低分子量肝素對妊高征大鼠腎臟病變的保護作用及機制初步探討.中國應用生理學雜志,2005,21(2):212-213.
[2]徐俠.中西醫結合治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臨床研究.實用中醫藥雜志,2006,22(6):340-341.
[3]蘇云.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診治進展.華夏醫學,2005,18(5):880-882.
[4]馮欣,于潔,孫定人.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藥物治療現狀.中國藥房,2005,16(6):471-473.
[5]侯麗虹.血漿纖維蛋白原測定及D-二聚體監測在妊高征中的意義.臨床醫藥實踐雜志,2002, 11(6):410-411.
[6]顧保羅,單才華,梁友方.纖維蛋白原D-二聚體對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影響.中國基層醫藥, 2004,11(12):1473-1474.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對本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住的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依照護理方案的不同將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60例, 年齡25~39歲, 平均(28.5±2.6)歲, 其中初產婦42例, 經產婦18例, 孕周26~37周, 病情:輕度21例, 中度24例, 重度15例;觀察組60例, 年齡24~39歲, 平均(27.9±2.3)歲, 其中初產婦40例, 經產婦20例, 孕周26~36周, 病情:輕度19例, 中度25例, 重度16例。兩組患者在年齡、孕產次數、孕周及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產科常規護理:即于入院時向患者介紹病房及周圍環境, 相關管理制度, 詳細解釋分娩過程, 并對治療方案、治療藥物以及可能出現不良反應進行介紹, 住院期間行休息、左側臥位以及控制出入水量等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 給予心理干預、健康宣教并密切觀察病情, 具體護理方法如下。
1. 2. 1 心理干預 由于對胎兒以及自身健康的擔心, 孕婦, 尤其是初產婦, 極易出現焦慮、抑郁以及恐懼心理。另外, 絕大多數孕婦對妊娠過程以及分娩知之甚少, 進一步加重其心理負擔。孕婦常表現為頭痛、疲倦、失眠、心神不安以及耐心較差、容易發怒等, 從而引起血壓不穩, 加重病情。因此, 護理人員應積極與孕婦溝通, 熱情對待, 詳細向孕婦介紹周圍環境以及治療方案, 使其對病情有基本了解, 并不定時和孕婦進行交流, 消除顧慮, 增強信心。通過有效的溝通, 可提高孕婦對護理人員的依從性, 增強護理效果。
1. 2. 2 健康教育 健康宣教是護理干預中的重要一環。加強健康宣教, 目的是使孕婦對妊娠和分娩的基本知識都能熟悉和掌握, 進而可以正確對待妊娠。另外, 強調產前檢查的重要性, 使孕婦及家屬從思想上對產前檢查進行重視, 強化治療意識。護理人員應監督孕婦每天測量血壓、胎動以及體重, 為臨床治療提供依據。
1. 2. 3 癥狀與用藥的觀察和護理 定時巡視病房, 與孕婦及家屬溝通交流, 隨時了解病情變化。對孕婦生命體征進行嚴密監測, 重點監測血壓、呼吸以及尿量的變化。一旦發現孕婦出現胸悶、惡心、嘔吐、頭痛以及視力異常等表現時, 應立即向醫生報告并準備急救。對出現抽搐的患者, 要及時給予上床欄, 防止發生墜床現象, 并在患者口中放置壓舌板或開口器, 防止舌后墜或咬傷舌頭。對于留置導尿管的患者, 注意保持引流通暢, 記錄尿量并觀察尿液顏色。對昏迷患者, 應囑禁食, 防止誤吸。對重度患者, 首選硫酸鎂解痙和降壓。使用時控制滴速和用量, 不得隨意進行調整。使用過程中要對患者進行嚴密觀察, 檢查患者膝跳反射、尿量和呼吸[2], 防止不良反應發生。對于使用脫水劑或利尿劑的患者, 要注意監測電解質, 防止出現低血鉀以及脫水。
1. 3 統計學方法 對所有數據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包進行處理, 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處理, 檢驗水準α=0.05, P
2 結果
兩組各項指標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目前, 依照患者臟器損害程度以及發病基礎可將妊娠高血壓分為以下五種:妊娠期高血壓、子癇前期、子癇、慢性高血壓伴子癇前期以及慢性高血壓。
在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中同樣存在此類心理問題, 這些負面的心理可興奮患者交感神經, 從而釋放大量去甲腎上腺素和兒茶酚胺[3], 導致外周微小血管強烈收縮, 增加外周循環阻力, 造成血壓升高, 進一步加重病情的發展。本研究對60例妊娠高血壓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增加心理干預和健康宣教, 并對患者加強產前檢查和日常監護, 以上措施使患者對妊娠和分娩相關知識有了初步的了解, 有效緩解了患者焦慮、抑郁和恐懼心理, 并且嚴密的觀察護理和產前檢查使醫生對患者病情進行動態掌握, 有利于治療方案的制定和調整。結果顯示, 該組患者在控制病情發展以及新生情況等方面均顯著優于常規護理組。因此, 作者認為, 對妊娠高血壓實施科學合理的護理干預, 可有效控制病情發展, 明顯降低患者先兆子癇及子癇發生率, 有效提高母嬰生存質量。
參考文獻
[1] 陳藝, 盧小, 羅崗, 等.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護理進展.現代護理, 2007, 13(22):2147-2148.
[關鍵詞]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臨床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4721(2009)11(b)-127-02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簡稱妊高征),即以往所說的妊娠中毒癥、先兆子癇等,多見于初產婦、多胎妊娠和羊水過多或者貧血的孕婦以及原有糖尿病、慢性腎炎或高血壓的孕婦。表現為高血壓、蛋白尿、水腫等,是孕婦特有的病癥,也是威脅母嬰健康最常見最嚴重的一種疾病之一。發病率可高達10%左右。多數發生在妊娠20周與產后2周,病情嚴重者會產生頭痛、視力模糊、上腹痛等癥狀,若沒有適當治療,可能會引起全身性痙攣,甚至昏迷。由于發病原因尚不清楚,因此難以完全避免。不過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只要定期做產前檢查,及早治療,好好休息,病情多半可以得到控制并好轉。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8年2月~2009年2月我院共接收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30例。初產婦21例,經產婦9例,年齡21-36歲,孕周23~38周,平均孕周30周。排除原發性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并發癥。其中輕度8例,中度16例,重度6例。有14例孕婦伴有頭痛、頭昏、眼花癥狀,先兆子癰5例,發生抽搐3例(均發生在院外)。分娩方式:剖宮產17例,陰道分娩13例。
1.2 臨床表現
①顯性或隱性水腫;②不同程度的血壓升高;③蛋白尿;④頭昏、頭痛、眼花、抽搐;⑤眼底動脈痙攣、視水腫;⑥胎兒宮內生長遲緩;⑦病程長,重者出現彌漫性血管內凝血。
1.3 診斷依據
①水腫、高血壓、蛋白尿或3項中有2項;②伴有頭昏、頭痛、眼花或抽搐;③眼底有改變;④血漿白蛋白降低,A/G比值倒置;⑤血細胞比容≥35%;⑥胎兒小,E/24 h尿值低;⑦心電圖示心肌勞損。
2 臨床護理
2.1 心理護理
患者的主要心理狀態是顧慮因高血壓影響胎兒的營養,同時又恐懼病情的發展,而孕婦的心理狀況又直接影響其血壓及治療的過程。消除思想顧慮和焦急的情緒是主要的心理護理,對于所出現的心理狀況予以相應的解釋和支持。向患者說明及時認真治療可以取得較好效果。與孕婦一起聽胎心音,解釋目前胎兒的狀況。允許家屬陪伴,消除患者的孤獨感,并提供傾訴的環境和機會,有助于穩定孕婦的情緒,使患者保持身心平靜,精神愉快樂觀,并積極配合治療與參與護理活動。
2.2 一般護理
①臥床休息:左側臥位,可使右旋子宮向左方移位,并解除對下腔靜脈的壓迫,有利于改善腎和胎盤的血液循環。對降低血壓,促進排尿具有良好的作用。休息:適當減輕工作,保證充分睡眠。在家休息,必要時住院治療。左側臥位:休息及睡眠時取左側臥位。左側臥位可減輕右旋的子宮對腹主動脈和下腔靜脈的壓力,增加回心血量,改善腎血流量增加尿量,并有利于維持正常的子宮胎盤血液循環。②飲食護理:應注意攝入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補足鐵和鈣劑。食鹽不必嚴格限制,長期低鹽飲食可引起低鈉血癥,易發生產后血液循環衰竭。此外,低鹽飲食影響食欲,減少蛋白質的攝人,對母兒均不利。全身浮腫者應限制食鹽。注意孕婦的營養與休息。指導孕婦減少脂肪和過多鹽的攝人,增加富含蛋白質、維生素、鐵、鈣和其他微量元素的食品,對預防妊高征有一定作用。
2.3 對癥護理
①間斷吸氧:每日2~3次,每次3 min,可增加血氧含量,改善組織和臟器的缺氧情況。②觀察血壓的變化:定時查眼底,根據血壓的變化,尤其是舒張壓的變化和眼底動脈血管痙攣的程度,來評估病情的變化。
2.4 重癥患者(子癇患者)護理
①首先應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暢,立即給氧,安置開口器,上下磨牙間放置一纏好紗布的壓舌板以防唇舌的咬傷。患者取頭低側臥位,將患者安排于安靜的,光線較暗的病室,醫護活動盡量集中。避免因外部刺激而誘發抽搐。②意識不清者需專人護理,床邊加床檔以防墜床、受傷,準備好吸引器與急救的藥品,禁食、禁口服藥,防止誤人呼吸道而致吸人型肺炎。③嚴密觀察,詳細汜錄抽搐時間、間歇時間和次數昏迷時間,防止再次抽搐發生,盡可能減輕組織器官的損傷。為嚴密觀察尿量,可放置導尿管,同時記錄出入量,隨時監測血壓、脈搏和呼吸。④注意勤聽胎心和監測臨產的先兆出現,觀察子宮收縮、產程的開始和進展以及陰道出血。⑤密切觀察腦出血、肺水腫、心力衰竭、腎功能衰竭以及對病情的預后有所估計。⑥做好基礎護理:定時協助昏迷患者翻身,防止壓瘡發生。保持外陰清潔,防止上行性感染。
[關鍵詞] 妊娠期高血壓;護理規范化;效果評價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426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3-1543-02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本病的命名強調生育年齡婦女發生高血壓、蛋白尿等癥狀與妊娠之間的因果關系,多數病例在妊娠期出現一過性高血壓、蛋白尿等癥狀,分娩后隨之消失,該病嚴重影響母嬰健康,是引起孕產婦及圍生兒死亡的主要原因。
1 臨床資料
選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治療、分娩的妊高征患者78例,年齡18-48歲,初產婦48例,經產婦30例。孕周33-42周。其中過期妊娠2例,早產16例,雙胎6例,巨大兒4例。
2 規范化的護理措施
2.1 一般護理
2.1.1 心理護理 護士與患者交流、溝通,了解其心理需求,盡量給予滿足,解除患者的恐懼心理,保持其心情舒暢,增強患者的自信心,以便配合治療;及時向家屬介紹病情及治療方案,取得家屬的合作。此外,醫護人員多陪伴孕產婦,增強她們的自信感和安全感。
2.1.2 生活護理 將患者安置在單人房間,室內置深色窗簾遮光,空氣流通,每日開窗通風2次,每次30min。保持病房環境安靜,有利于患者休息,護士做治療時動作要輕柔,盡量集中進行,防止誘發抽搐。囑患者左側臥位休息,保證足夠的睡眠,一般夜間睡眠不少于8h-10h,午休應保持2h左右。變換時應緩慢,避免因突然改變而致頭暈跌倒。入院時熱情接待患者,詳細介紹醫院環境,將患者安排在離護士站、治療室近的房間,告知其如何使用呼叫系統,將患者的常用物品置于伸手可及之處。為患者床邊加護欄,防止墜床摔傷。地面保持干燥,患者下床行走最好穿防滑鞋,離床活動、外出做檢查時有人陪伴。協助并督促服藥,注意觀察用藥后自覺癥狀、血壓、尿量變化,病情無好轉或加重者及時報告醫生。每日給患者提供氧氣吸入,以改善組織缺氧。
2.1.3 病情觀察 確診后,需住院治療,積極處理,防止子癇發生。除采取以上護理措施尚包括以下內容:①保持病室安靜,避免各種刺激。②密切監測血壓、脈搏、胎心音、胎動情況;記錄液體出入量;并隨時觀察和詢問孕婦有無頭痛、目眩等主訴。密切觀察血壓、脈搏、呼吸、體溫、尿量,記錄24h液體出入量,必要時行血、尿及其他檢查,盡早發現腦出血、胎盤早剝、腎衰竭等并發癥。為終止妊娠做好準備:子癇發作者往往會自然臨產,如經治療病情得以控制仍未臨產者,應在孕婦清醒后48h內,或子癇孕婦經藥物控制后12h,需考慮終止妊娠,護士應做好終止妊娠和母子搶救的準備。③協助進行各項輔助檢查。④對于重度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全科護理者,應備好急救物品與藥品,以及做好終止妊娠的準備。
2.1.4 用藥觀察及護理 按醫囑給予解痙、鎮靜、降壓、擴容、利尿等治療,嚴密觀察藥物不良反應,確保準確安全用藥。解痙藥物首選硫酸鎂,應用該藥時須注意:①密切監測病人血壓變化及主訴;②觀察膝腱反射存在情況;③觀察呼吸>16次/min;④24h尿量>400ml;⑤備10%葡萄糖酸鈣急救。宜在3min內推完,必要時每小時重復1次,直至呼吸、排尿和神經抑制恢復正常,但24h內不得超過8次。
2.2 子癇患者的護理
2.2.1 環境參照子癇前期的護理措施中“環境與急救物品”的內容。
2.2.2 專人護理 ①病人取頭低位,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立即給氧,必要時用吸引器吸出喉部黏液或嘔吐物,以免窒息,如昏迷或未完全清醒時,應禁食、禁水,以防吸入性肺炎。②放置床檔,以防抽搐或昏迷墜地。用開口器或在上、下磨牙間放入纏紗布的壓舌板,用舌鉗固定舌頭,以防咬傷唇舌或舌后墜。③嚴密監測生命體征、出入量、藥物反應。記錄抽搐的次數、昏迷的時間及胎心音,觀察有無宮縮及陰道流血。④做好皮膚、口腔、清潔等生活護理。⑤遵醫囑使用硫酸鎂控制抽搐、協助化驗檢查,必要時做好剖宮產的術前準備工作(子癇控制后2小時考慮終止妊娠)。
2.2.3 吸氧。
2.2.4 嚴密觀察生命體征及尿量變化,記錄24h液體出入量。及時進行各項輔助檢查,及早發現腦出血、急性腎衰竭等并發癥。
2.2.5 做好終止妊娠的準備。
2.2.6 做好家屬心理護理。
2.3 終止妊娠的護理 對于病情基本控制,胎兒成熟、宮頸條件較好的患者,可以行人工破膜、縮宮素靜脈滴注引產。第一產程要密切觀察產程進展及母兒情況,順利者可采用陰道助產方法縮短第二產程,預防產后出血。如患者為子癇前期重度,或宮頸不成熟,引產失敗,或產程進展緩慢、病情加重以及出現胎兒窘迫征象者,都應當立即剖宮產結束分娩。子癇患者可以在抽搐控制后2h考慮終止妊娠,多數以剖宮產分娩。因患者在產后24h-48h內仍可能發生子癇,需產后繼續用藥和加強護理。患者在分娩后仍需繼續監測血壓、尿蛋白,繼續用藥,以防產后子癇。行剖宮產的患者,術后要保持床單整齊,臀下墊軟墊,保持皮膚清潔,按摩下肢,去沙袋后,每2h翻身1次,嚴格交接班,從而有效杜絕壓瘡的發生。
2.4 出院指導 產后6周復診時除常規檢查外,要復查尿蛋白,必要時給予健康教育,做肝、腎功能及心電圖檢查。
3 討 論
78例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經積極治療和精心護理,病情均得到合理控制,提示對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實施綜合性規范化護理,能夠有效降低并發癥的發生,促使孕產婦早日痊愈
出院,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母嬰的生存質量。
參考文獻
[1] 樂杰.婦產科學[J].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92.
【關鍵詞】妊娠高血壓疾病;臨床分析;護理對策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measures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disorders in pregnancy.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clinical data; and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2 January to 2013 December were 5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disorders complicating pregnancy general information. Results: in this group, 58 cases of patients after appropriate treatment and care, patients are relieved, rehabilitation hospital.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care of hypertensive disease patients appropriate perinatal pregnancy, can effectively decreas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the development of control patients, reduce maternal and infant mortality.
【keyword】 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 clinical analysis;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中圖分類號】R71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4)01-0106-01妊娠高血壓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是指妊娠20周后出現的高血壓、水腫、蛋白尿三大癥候群,嚴重時可出現抽搐、昏迷、心腎功能衰竭,甚至危及母嬰生命安全,是導致孕產婦死亡的第二位死因。本文對我院收治的58例妊娠高血壓疾病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總結,期望對今后制定護理對策提供幫助,提高治愈率,降低母嬰死亡率。
1. 臨床資料
本組病例為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8例妊娠高血壓疾病患者,平均年齡27歲;初產婦30例,經產婦28例;患者中輕度妊娠高血壓疾病34例,中度妊娠高血壓疾病11例,重度妊娠高血壓疾病13例。入院前都有不同程度的頭昏、頭痛、惡心、心慌不適,3例入院時為抽搐狀態。
2.護理措施:
2.1 產前護理
2.1.1 一般護理
2.1.1.1 加強健康教育,定期進行產前檢查,及早發現異常,自數胎動,定時監測胎心音。
2.1.1.2 心理指導 及時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解除焦慮情緒,使其保持心情舒暢、愉快,指導家屬參與、支持。
2.1.1.3 飲食指導 指導患者合理營養,多攝入維生素、蛋白質及富含鐵、鋅、鈣的食物,減少脂肪及鹽的攝入量。
2.1.1.4 休息指導 每天保證睡眠8-10小時,休息環境安靜、舒適,避免聲光刺激,取左側臥位休息,以增加子宮、胎盤血液供應,減輕腹主動脈及下腔靜脈的壓迫。
2.1.2 對癥護理
2.1.2.1 嚴密監測血壓,記錄24小時出入量,注意觀察病員病情變化,了解病員有無頭昏、頭痛、眼花、惡心及心慌等先兆子癇癥狀,并及時向醫生報告。
2.1.2.2. 觀察胎心及胎動變化情況,若胎心改變或胎動減少,表示胎兒宮內缺氧,存在胎兒宮內窘迫,則做好接生及剖宮產術前準備,適時終止妊娠。
2.1.2.3 做好子癇的搶救準備,備齊吸引器、氧氣、急救車、纏好紗布的開口器、產包及急救藥品。
2.1.3 用藥護理
2.1.3.1 鎮靜藥 遵醫囑使用地西泮、冬眠藥物及其他鎮靜藥物,消除患者焦慮、緊張情緒,以降壓、緩解癥狀。
2.1.3.2 降壓藥 遵醫囑選擇肼曲嗪、拉貝洛爾、硝苯地平等降壓藥,以降低血壓,延長孕周,改善圍生期結局。
2.1.3.3 解痙藥 硫酸鎂是目前治療中重度妊娠高血壓疾病的首選解痙藥物,每日總量25-30g。
2.1.3.3.1 靜脈給藥 首次負荷劑量25%硫酸鎂20ml加入10%葡萄胎注射液20ml內靜脈注射,5-10分鐘推完,然后用25%硫酸鎂60ml加入5%葡萄胎注射液500ml內靜脈滴注,滴速為每小時1-2g。
2.1.3.3.2 肌內注射25%硫酸鎂20ml加2%利多卡因10ml臀肌深部注射。
2.1.3.3.3 硫酸鎂毒性反應的觀察及護理 如果血清鎂離子濃度大于5mmol/L,就會發生鎂中毒,首先表現為膝反射減弱或消失,繼而呼吸抑制,甚至心跳驟停。在使用硫酸鎂過程中,在密切監測血壓同時,還應監測呼吸、尿量及膝反射,若發生中毒反應,及時以10%葡萄糖酸鈣10ml靜脈緩慢推注解毒。
2.1.4 子癇患者的護理
2.1.4.1 控制抽搐 協助醫生盡快控制抽搐,首選藥物為硫酸鎂,必要時加用強鎮靜藥。
2.1.4.2 專人護理,防止受傷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吸氧,置開口器,禁食,防止咬傷、窒息及摔傷。
2.1.4.3 減少刺激 避免聲光刺激,防止再次抽搐。
2.1.4.4 嚴密監護 嚴密觀察血壓、呼吸、脈搏、尿量,記錄24小時出入量,及時發現顱內出血、肺水腫、心腎功能衰竭等并發癥。
2.1.4.5 適時終止妊娠 如果短時間內能經陰道分娩的,做好接生準備及母嬰搶救準備,縮短產程。如果短時間內不能分娩的,積極做好術前準備,予剖宮產終止妊娠。
2.2 產時及產后護理 妊娠高血壓疾病患者的分娩方式據母兒具體情況決定
2.2.1 陰道分娩 第一產程密切觀察患者的血壓、脈搏、呼吸、尿量及宮縮情況,有無頭昏、眼花、惡心等自覺癥狀。第二產程行會陰側切,予產鉗或胎吸,盡量縮短產程。第三產程時在胎肩娩出后立即使用縮宮素,胎盤娩出后按摩子宮,防止產后出血,并密切觀察生命體征。
2.2.2 剖宮產分娩 術前對患者做好評估,進行溝通,給予心理支持,予備皮、備血,監測母嬰情況。術后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腹部傷口滲血情況,保持尿管通暢,注意尿量及尿色,了解患者有無先兆子癇的自覺癥狀,及時向醫生報告病情。
2.2.3 產褥期繼續監測血壓,必要時繼續使用硫酸鎂治療,密切觀察惡露的量、色,指導哺乳及飲食。
3.結果:
經過適當的治療及綜合護理,58例患者都適時終止妊娠,剖宮產36例,自然分娩22例,無母嬰死亡,都康復出院。
4.討論:
妊娠高血壓疾病為產科常見的全身性疾病,一般發生在妊娠20周后至產后2周,容易導致母嬰死亡,加強對本病患者的綜合護理,能夠有效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控制患者病情的發展,改善母嬰預后情況,降低圍生期的母嬰死亡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