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短期支教弊端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 中學美術教育弊端改革
我國美術教育和其它類學科一樣在近十幾年教育產業化浪潮的背景下變化巨大,已從精英式教育轉變為普及型教育,其招生人數隨之急劇擴張,各大專院校紛紛開辦藝術類專業。據教育部統計,現在全國獨立設置的專業藝術院校共29所,另外,全國現有的1080所高校中,有近600所設立了藝術學科。藝術學科已從小型學科快速發展成為相當規模的熱門學科。但這種局面并不能證明美術教育和美術事業在我國取得了輝煌的成果,反而在一定程度上給我國的美術事業與教育埋下了難以估量的隱患。在大學校園中,除了一些有抱負的學生仍在認真讀書和學習藝術外,一些學生全然失去為藝術學習的方向,他們在大學這種主要靠自覺與自我約束的學習氛圍中混著學分、等著畢業。這種不良狀況在一定程度上產生于中學美術教育體制中。
在現在的以追求升學率為核心的中學教育體制中,我們的一切日常職業活動都被考試所指揮著,美術人才基礎教育已經不折不扣地“產業化”了,美術教育產業鏈為我國生產出來的并不是合格的“產品”。
我們必須反思我們教育的價值何在。我們該怎樣為那些高考生指出一條真正的、有意義的、健康的從藝之道呢?我們是否做到了讓學生懂得藝術為何物,懂得藝術對于人生、對于社會所應具有的價值和意義?是否讓他們知道了什么是審美,藝術在人文學科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以及藝術與審美之間存在著什么關系?
雖然高中階段的藝術教育只能讓學生獲得一些藝術的啟蒙教育,然而,美術教師倘若僅僅只是教學生學會照貓畫虎般的畫畫,僅僅只著眼于向學生灌輸一些基本技法的話,學生就難以成長。如此就遠離了藝術教育的正確方向與根本目標,非但不能促使藝術的進步,反而阻礙了藝術的發展。這樣的藝術教育,便完全喪失了藝術教育的生命力和積極意義。
我們可以在專業技法的傳授過程之中,積極地、有意識地滲透文化,盡可能地提升學生的文化品位。正在推廣的新課標的改革很值得我們去關注,因為國家教委制訂的《美術課程標準》已明確指出:美術學習絕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技能技巧訓練,而應將這門專業視為一種文化學習。這種標準的規定應當是非常正確的。它意味著美術專業的學習與訓練的過程將被納入到人文學科的整體范疇之中,從而使得藝術將不再機械地等于技術,而應當成為作用于國民靈魂得以提升的人文事業之一部分。對于那些美術專業生而言,將來美術有可能會成為他們未來的一種職業,而這一職業將會處于社會精神文明發展的前沿地位。因此,在高中的美術專業教學過程之中,教師非常有必要在重視普遍的文化基礎課程的前提下,另開設美學入門、中外美術簡史等課程,這些與美術密切相關聯的文化課程的學習應當與技法學習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學習素描,學生必須了解素描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東西,它是怎樣發展與演變的,以及素描所具有的獨立的審美趣味。
學習色彩,教師必須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了解在西洋藝術造型史中,色彩是怎樣一步步被逐漸發現、逐漸演變與發展的歷史進程。同時,教師還應當在色彩的語言教學過程盡可能地結合大師們對于色彩的探索、發現與貢獻,讓學生從中領會大師們所擁有的色彩修養。
學習速寫,教師應當讓學生從中外線描杰作中,去領悟線條的無限豐富的語匯與線條在空間中的無限可能性。
關鍵詞法學教育問題完善中圖分類號:G424文獻標識碼:A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法學教育伴隨著法制建設的蓬勃發展以及依法治國基本國策的最終確立,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特別是在辦學規模、專業設置、教學內容和教材建設方面取得重大進展。然而,肯定成績的同時,更應注意到我國法學教育遭遇的發展瓶頸。事實上,我國法學教育已呈現規模過大、質量不高,培養模式落后等明顯不足,嚴重桎梏法學教育發展進而影響法治建設進程,亟需必要的改革與完善。
1 我國法學教育現狀
根據教育部的統計數據,截至2008年,全國共有615 所公辦普通高校設立法學專業,另設115 個法律碩士點。此外,黨校、軍校、民辦高校、電大、自考、法官學院、檢察官學院、公安警官院校等共計927 個單位亦通過多種形式興辦法學教育。近年來,法學專業各學歷層次年均招生共約11 萬余人,在校生共70 多萬人。其中,法學本科生約有45 萬,占到64.29%。法學碩士、法律碩士以及法學博士的數量也大幅上升。例如,2008年,全國共招收法學碩士研究生13192人,法律碩士研究生8705 人(含在職法律碩士研究生和全日制法律碩士研究生),該招生規模幾乎是2005年的兩倍。同年,法學碩士與法律碩士在校研究生數量達到近6 萬人。再如,2009年全國共招收法學博士研究生生約1000 人,同年法學博士在校生近3000人。
僅從數量和速度出發,我國無疑已形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發展最快的法學教育體系。總體上,我國的法學教育體系已基本形成普通高校的高等教育與專門學校的職業教育相結合,基本教育、特色教育和拓展教育相補充,專科、本科、研究生(含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多學歷層次相整合,法學教育、司法考試與就業機制相銜接的教育特色,能夠基本滿足我國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對法律職業的數量需求。但是,我國的法學教育更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這種挑戰來自于我國處于劇烈轉型時期的現實環境,更因為法學教育自身固有的弊端沒有獲得有效的解決。
2 我國法學教育存在的弊端
2.1 法學教育定位不明
我國的法學教育定位于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具有系統法學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能夠勝任法律事務的專門合格人才。但這一定位過于抽象、概括。根據我們對法學教育現狀的考察,可以發現,正是因為法學教育的模糊定位,我國的法學教育與法律職業要求嚴重脫節:一方面,法學教育缺乏必要的法律職業技能培訓;另一方面,法律職業也不必然面向法學專業學生,事實上,無論什么專業,只要通過司法考試即具備法律職業資格。進而,法學專業整體淪為簡單的學位制造專業,門檻低,質量差,而法律職業者的整體素質也難以得到有效提升。長遠而言,這勢必影響我國的法治建設的順利開展。
2.2 法學教學內容與方法單一
教學內容和方法的單一與不科學,也是我國法學教育面臨的一大問題。就教學內容的單一,可以法學教材為例。教材,通常被視為是教育的基礎之一。就法學這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其教材應當充分關照法律實踐問題、提煉相關原則、并注重法律的應用,例如,教材各章節應附加相關案例,除了對法律規范的解釋還應總結法律實踐規律。但我國現有的法學教材似乎難以達到以上要求。此外,它們還普遍存在內容老化,對新興學科與交叉學科重視不足;偏重解釋法學范疇,對基礎理論、應用法學重視不夠;法學專業劃分過細, 學科壁壘森嚴,不利于拓展法學知識的廣度、深度,且容易導致各細分專業的教材內容重復等問題。近年來對教學方法的拓展似乎有喜人的變化,諸如法律診所、模擬法庭等注重法律實踐性的教學模式得以引進,不過,這些方法的覆蓋面仍然狹窄,很多法學本科學生終其四年學業,都未能有機會參與診所教學和模擬法庭。
2.3 法學師資不穩定
法學師資的不穩定體現在兩大方面,一是法學教師質量的不穩定。許多法學研究人員和教師都隸屬于某一具體的法學專業,終生從事該專業的研究、教學,而少有其他法學專業,更勿論其他社會、自然科學領域,以至于知識面狹窄,教學方式單一。而法律教育與法律職業的脫節也令法學教師偏重理論知識的講授而缺乏對法律的實際運行狀況的了解和總結。
作為法學師資不穩定的另一種表現,師資流動異常和中國各領域不斷市場化的背景相關。理論上,法學師資在各高校之間,各科研機構之間以及高校與科研機構之間流動實屬正常。但在我國,這種流動呈現出嚴重的趨利特點,即法學師資的流動不以教學資源的共享、整合為目的,而是以經濟待遇競爭為基本手段,以促進博士點、碩士點的申請為主要目標,以知名法學教授的流動為主要形式。這種異化流動的直接后果是諸多數法學院系的師資結構嚴重失衡。特別是在人才競爭中處于劣勢的院校,高質、合理的教師隊伍梯隊難以形成。此外,由于上述原因,許多青年教師不得不承擔超負荷的教學工作,難以投身于有助于能力提升的學術科研,兼之現行教育管理和評價機制的不合理,以致于青年教師的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轉而令諸多青年教師謀求其他出路,造成法學師資的“絕對流失”。
2.4 法律職業道德培養缺位
除了教學內容與教育方法的單一,我國的法學教育在職業道德培養方面也明顯欠缺。縱觀我國嚴重的司法腐敗現狀,除了受到社會整體風氣的影響,也與我國法學教育忽視職業道德培養,令法律職業人員缺乏必要的職業道德品質相關。多年來,若干進入公務員體系的法科學生和棄學從政的法學學者,雖然多數能夠持守法律底線,但也有不少人明哲保身、隨波逐流,熱衷于經濟利益,缺乏遠大抱負,甚至失去基本的節操,同流合污,大搞腐敗。一定程度上,這說明我國法學教育在道德培養方面有所缺失,即高校的法學教育往往側重書面知識的傳授,而忽視法律道德的培養。
3 我國法學教育的完善
3.1 科學定位法學教育
法學教育可以培養研究型的法學家,也可以培養實務型的法務工作者,不同的定位將決定不同的法學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結合我國法學教育現狀以及社會需要的現實,我們在現階段應注重法學教育的職業化和市場化,跳出“重理論、輕實踐”的傳統框架,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統一、專業知識與職業技能相統一、法學素養與職業道德相統一,最終實現法學理論知識、法律應用能力以及法律職業道德的協調發展。
為順利實現以上目標,筆者認為還需要從以下方面加強努力。第一,應建立合理的法學教育準入制度,提高法學教育辦學門檻,清理、淘汰現有大量不具備基本辦學條件而跟風興辦的法學院系和相關專業,以便集中力量,加大對優良法學教育資源的投入和支持。第二,應建立嚴格的法學教育評價系統,對全國可以進行法學教育的高校、院系進行整體化動態管理,及時指出各法學院系存在的問題并對一定條件下不再適宜開展法學教育的院系、學科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理。
3.2 豐富教學內容與方法
根據以上法學教育的定位,我國法學教育仍需不斷拓展基礎教育,大量增設實踐性法學課程,著力于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以及實際應用法律的能力。這要求我們不斷發展豐富法學教學內容,并改革既有的教學方法。
就教學內容而言,法學教育不應局限于少量的法學專業課程或局限于對法律條文掌握的,而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法律思維以及解決問題的思辨能力,其關鍵是幫助學生熟練地掌握法律原理和原則,理解立法精神并順利地應用上述原理、原則、精神以及法律條文,分析和解決實際的法律問題。這需要我們不斷豐富法學教材的內容,不僅涉及法學本身,還應囊括必要的自然科學成果和社會科學成就。我們還應增強法學教材的實踐性,注重在教材中整合法律基本知識與法律操作過程,通過案例教學等途徑,加強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就教學方法而言,諸如法律診所、模擬法庭、案例分析、課堂討論等都是可以多加采用的方式或途徑。但除此之外,還應更新傳統的教學理念,明確法學學科教學的最終目標不是簡單地向學生灌輸法學知識,而應促進其法律思維、法律應用能力以及自學能力的形成。因此,應一改以往單向教學的傳統,強調教學的多元化與多邊性,提倡師生之間以及學生之間的互動。
3.3 提升師資質量
法學教師是承擔法學教育的核心力量,無論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如何設定,相關教學成果最終都需要依賴于法學教師的具體運用。因此,法學師資質量在某種意義上決定了法學教育的成敗。為了大力提升師資質量,我們可做如下努力。第一,應改革現有高校管理模式,特別是將現有行政化運作模式變革為以教學為中心的服務模式,讓高校的核心工作圍繞提供便利環境、服務師生需要、促進教學質量而展開。第二,應完善現有人才深造計劃,鼓勵、支持優秀教師到法學教育相對成熟、先進的國家或地區學習,并提供必要的平臺,支持他們將學到的教學經驗轉化到我們的日常法學教育中。第三,應完善人事聘任、管理制度,大膽啟用科研創新能力較強、教學能力突出的年輕教師,還應大量聘用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法律職業人員如法官,檢察官、律師等到校傳授法律實踐經驗。
3.4 強化職業道德教育
在強化職業道德教育方面,各法學院校應將職業道德教育貫穿于法學教育的各個過程和環節,應盡快開設法律職業倫理教育課程,還應積極組織學生參觀、學習國家反腐成果,還可通過對典型司法腐敗案例的討論,逐步形成并堅定學生的法治理念和法律信念。此外,法學教師也應時刻注意自身言行,嚴守職業道德,為學生樹立典范。 “師者, 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法學教師應首先教授學生守法、護法乃至做人之道,而后才是具體法律知識的傳授教導。
法隨時變,法學教育也應因時制宜,與時俱進。因此,以上論述也僅是針對現時緊迫的問題論及我國法學教育亟需改革完善的部分,隨著國家、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法學教育仍將處于不斷變革、完善的進程。
鼙疚南?011年西南政法大學校級教育教學研究重點項目《我校學分制改革下選課模式的得與失及改善方案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徐顯明.在“強化專業學科建設,提高法學教育質量”研討會閉幕式上的講話.中國法學教育研究,2006年第3輯。
[2]徐顯明.法學教育的責任.中國改革報,2007-06-21.
[3]李林.改革開放30年與中國法治建設.中國法學,2008(4).
[4]韓水法.甄淘與鍍金.讀書,2006(6).
【關鍵詞】建筑消防;一體化;多柜串連;放射式;末端自切
引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的改善,在人們生活水平的得提高的同時,人們對建筑的質量和安全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隨著建筑行業的高速發展,在現代的建筑領域中涌現出了大批先進的施工工藝和施工設備,從而為我國的城市化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我國現代的城市建設中,各種高樓大廈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其不僅提升了城市的整體形象,還有效的緩解了城市人口增多而帶來的城市空間壓力。但是在城市建筑在使用的過程中,卻伴隨了嚴重的消防問題。在現代的建筑中,由于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通常會有大量的電氣設備,從而給現代的建筑埋下了巨大的消防隱患。而一旦發生消防事故,則勢必會對社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甚至嚴重的威脅到建筑使用者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對建筑消防問題進行研究不僅迫在眉睫,而且意義重大。而就目前建筑消防的實際情況而言,通常采用的通常采用電氣控制裝置、多柜串聯與末端自切技術進行建筑消防。本文從建筑消防設計理念出發,對建筑消防電氣控制裝置、多柜串聯與末端自切技術進行比較分析,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使同行相互探討共同提高,從而為我國的建筑消防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一、建筑消防控制裝置新的設計觀念和理念
在現代的建筑中,當發生火災時,通常可以啟動建筑的消防控制系統。但是就目前的消防控制系統的實際情況而言,目前的建筑消防系統的啟動時間大多在一個小時以上,然而時間就是生命,因此提高建筑消防系統的啟動效率就顯得尤為重要。并且當建筑消防系統在運作時,消防用水絕對不能中斷,因此在消防系統中的水泵電動機就不應該沿用傳統的用電設備保護原則。傳統的用電設備保護原則就是通過切斷電源來對用電設備進行保護,然而在消防用水的過程中,如果切斷了電源,勢必會造成消防用水的中斷,從而使得消防控制系統無法正常運作,進而無法遏制火勢的蔓延。因此,在建筑發生火宅時,只要水泵電動機的絕緣不被破壞,就必須要強制水泵運行,從而才能夠為建筑消防工作穩定供水,從而達到遏制火情的目的。而當電動機被短路燒壞時,則主要通過電動機控制電路中的斷路器,來大都自我短路保護的目的,并且能夠快速的啟動備用消防泵來為建筑消防工作供水。它與常規用電設備過載切斷電源目的相反,這就在短路的保護方面增加了短路的概率。因此短路保護必須要有選擇性,它涉及各級開關的選配,有嚴格要求。選用何種柜型結構也涉及安全可靠,原則必須是按回路和功能分隔小室,絕不能重復BSL、BDL淘汰產品的致命缺點,市場上產品多為這種結構。
由于這類產品平時根本不運行,即便試泵也僅幾分鐘,由于這個特點其元件選型和參數、數據、質量的確定必須與供電系統條件相適應。 更重要的要有雙電源放射式配電系統的結線才能確保末端白切的可靠性。由于觀念上的轉變以上各點應給予注意。
第一雙電源白切應在消防泵控制柜中進行一才能叫末端白切。第二雙電源供電白配電站采用放射式供電人們都給予了注意,然而都忽略了雙電源進入水泵房后如何以放射式配電系統配電到各控制柜的A.T.S.進線端。第三消防泵控制回路不應有過負荷保護應設過負荷報警。第四斷路器為電動機短路保護。
二、兩種主結線剖析
存在的要害問題是:第一串接開關多,且所串連的斷路器都為二階段保護特性,無選擇性,一旦由于線路短路,或電動機無過載保護在強制運行方式下由過熱一絕緣損壞一發生短路,此時穿越性短路電流將使白雙電源切換之進線斷路器引起誤動跳閘,雖電源會自動切到備用線路但又因動力柜進出線斷路器也因穿越性短路電流而跳閘,必然引起整個供電系統癱瘓,待查清事故原因,恐怕火勢越燒越大后果不堪設想!這絕非危言聳聽。
三級元件選型要選用正確才能實現有選擇性保護,一旦發生穿越性短路電流才能避免多柜串連發生的致命缺點。三級元件即DP柜進線斷路器、DP柜配出熔斷器開關和FC柜電動機保護開關,其選型有二種方案:
·選擇性斷路器+熔斷器開關+非選擇性斷路器;
·熔斷器開關+熔斷器開關+非選擇性斷路器。
當級配系數選用適當,穿越性短路電流一旦發生系統能有選擇性動作,只有當短路電流很大,且金屬性三相短路條件下DP柜配出回路之熔斷器開關與FC柜中之電動機斷路器有可能同時動作,即便如此DP柜之進線斷路器因選用三階段保護之斷路器,其短路短延時特性完全可避開穿越性短路電流引起的誤跳,因此當負載容量大,且短路電流也較大,建議選用前者級配方案。當負載不大,且短路電流相對較小,建議選用后者級配方案,造價也小于前者方案。上述方案大大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安全性。
三、柜體結構的不同
充分考慮該產品的重要性,必須安全可靠,防止一路故障殃及另一回路正常工作,柜體必須按功能分區,按每個回路分小室安裝元件,相互不會因發生穿弧而擴大事故范圍,這是柜體設計必須遵循的原則,每個小室門板上的控制元件布置都必須與主電路相對應,而且考慮到走線的安全設有線纜室,對運行檢修安全創造條件,柜體尺寸相對統一,無大小各異。消防水泵柜其防護等級采用IP55,水泵房有單獨的控制室則其等級可采用IP40,風機用控制柜也屬這個標準。目前市場上多數柜未指明等級,且多為非分隔式結構,安全可靠存在隱患。
四、結束語
隨著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在現代社會中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在人們生活水平的得提高的同時,人們對建筑的質量和安全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現代的建筑工程中,通常會應用到大量的電氣設備,然而這也為現代的工程建筑埋下了大量的安全隱患。在現代的建筑中,必須要對消防電氣極性科學合理的控制,從而才能夠預防消防問題的產生。在現代的建筑中,一旦發生了安全消防事故,就必定會造成大量的經濟損失,甚至可能導致人員傷亡。因此,為了有效的預防現代建筑的消防問題,就必須要采用科學合理的技術對建筑消防進行有效的地控制。通過本文對建筑消防電氣控制裝置、多柜串聯與末端自切技術的比較分析,相信讀者對其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并且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消防意識不斷提高,可以預見在今后的建筑消防中電氣控制裝置必定也會更加完善。
參考文獻
【關鍵詞】中職 幼兒雙語教育方向 畢業生 縮短成熟期
【中圖分類號】 G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3B-0047-03
隨著我國學前教育的加速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幼兒英語語音學習的同時,也越來越關注幼兒雙語教師水平。中職學校雖然以市場為導向,培養了不少中職幼兒雙語教育方向畢業生,但其綜合素質與社會所需要的幼兒雙語教師標準還有很大差距。本文試從創編校本學前專業英語教材、創新學前英語SRE教學模式和加強學生的TPR英語教學技能培養等三方面展開分析并提出對策,進行縮短中職幼兒雙語教育方向畢業生“成熟期”初步探索。
一、 社會需要“學前和英語知識”兼備的幼兒雙語教師
合格的幼兒雙語教師必須具有教師的一般素質和幼兒教師、英語教師的特殊素質,其中,教師的一般素質是基礎,幼兒教師的特殊素質是必要前提,英語教師的特殊素質是重要保證。
(一) 幼兒雙語教育的兩大主要目的
盡管學界對于幼兒時期學習英語的利弊一直爭論不斷,但多數語言學家及學者肯定兒童語言學習關鍵期的存在,認為在語言關鍵期內為幼兒創造良好的外語學習環境對于幼兒學習外語,尤其是在聽音辨音方面很有必要。他們指出,幼兒雙語教師的教學對象是2~6歲幼兒,對幼兒進行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激發幼兒對英語發音和英語活動的興趣,因為激發起幼兒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有利于提高幼兒英語教育的效果, 減輕幼兒的學習負擔, 使幼兒學而知樂, 破除學習英語的畏懼與神秘感;主要目的之二是讓幼兒在語言學習的關鍵期通過語音輸入刺激語言中樞, 培養良好的聽音辨音能力及語感;因為從語言學的角度上看, 語音是首要的和根本的。學好了發音, 才能把所學的語言材料以正確的形式在腦中儲存下來。對于語言學習者來說, 其語音語調最易定型。語音語調風格一旦形成就很難重塑, 正如鄉音不好改變一樣,啟蒙階段孩子英語讀音不準,以后非常難以糾正。
(二)中職幼兒雙語教師的專業結構不理想
人們在日益重視幼兒英語語音學習的同時,也越來越關注幼兒雙語教師的水平。因為幼兒雙語教師相較于其他專業的英語教師,要兼具兩種能力,一是熟知幼兒的心理發展規律和特點,能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制定合適的教育目標、計劃、內容,采用生動活潑的方式組織教學活動,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二是能運用標準語音進行語言教學活動,掌握較多的詞匯,能夠駕馭幼兒英語課堂。
調查發現,中職幼兒雙語教師中,既具備英語專業技能又具備學前教育素養者幾乎為零。現實中, 幼兒雙語教師常處于如下窘境:英語專業背景的老師不熟悉兒童的心理和認知發展特點,無法有效地組織適合幼兒的課堂教學,通常課堂秩序混亂,不能引起兒童興趣;學前教育專業背景的學生雖能較好地根據幼兒的心理和認知發展特點來組織教學活動, 但在英語語音、 語調和表達方面稍遜一籌,難免出現力不從心的局面。特別是上崗不久的中專畢業的幼兒雙語教師,雖然年輕熱情,教學方式活潑,但教學經驗相對缺乏,課堂效率不高,教學效果大受影響,各方面表現比較“青澀”。
二、中職幼兒雙語教育方向畢業生“成熟期”過長的主要原因
中職學校在沒有能力改變學制的前提下,在短暫的三年內要把中職學前教育專業有英語特長的學生培養成為既有英語教師又有幼兒教師的特殊素質的任務非常艱巨,造成中職幼兒雙語教育方向畢業生的專業結構不理想的原因之一是學前英語教材欠缺。一個合格的幼兒雙語教師不僅需要運用標準語音進行語言教學活動,掌握較多的詞匯駕馭幼兒英語課堂,還要知道如何根據幼兒的認知特點和心理發展規律,采用生動活潑的方式組織教學活動,促進幼兒全面發展。但直至目前,市面上幾乎沒有符合此類教學要求的學前教育專業英語教材。開設學前教育專業的中職學校都期待一本包含學前雙語師資所需求的語音、詞匯、聽力、口語、幼兒英語游戲設計和幼兒英語教學法等的教材能早日面市。原因之二是因為在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的英語一般由英語專業老師擔任。英語專業老師均具有較好的語音面貌和英語語言教學能力,但學前教育專業知識有所欠缺,在教學中運用幼兒教學實例進行教學闡釋的能力較弱,對幼兒園英語教學常用的教學方法和技巧的傳授較生澀,造成理論和實踐相脫節,學生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所學知識不能馬上運用到實際教學實踐中去, “成熟”過程較長。
三、縮短中職幼兒雙語教育方向畢業生“成熟期”的初步探索
學前教育改革的號角已經吹響,為培養“學前和英語知識” 兼備的雙語幼教人才,讓學歷偏低的中職幼兒雙語教育方向畢業生縮短“成熟期”,中職學校除鼓勵英語老師創編集語音、聽力、口語、詞匯、幼兒英語游戲設計和幼兒英語教學法等為一體的校本學前專業英語教材,創新學前英語SRE教學模式外,還應加強學生的TPR (全身反應法,以下簡稱TPR)英語教學技能培養,重點教會學生掌握TPR英語教學法并將之靈活運用到幼兒雙語教育中,快速成長為合格的幼兒雙語教師。
(一)創編校本學前專業英語教材
為了使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幼兒雙語方向學生畢業后能盡快進入角色,教師應利用學生在校學習英語期間,幫助他們積累更多幼兒教學常用英語詞匯和語句。在創編校本教材時應考慮從幼兒自身、家庭、幼兒園和社區的生活內容、生活經驗中選取教學內容。因為單項、獨立的單詞發音教學并不能培養幼兒的英語語音技能,所以創編時要注意把能表達思想和交流感情的句子或語段通過英文歌曲和游戲的形式加以完善,再附上新穎實用的教學方法,促進教師游刃有余地運用實例進行學前英語教學闡釋。
(二)創新學前英語SRE教學模式
我國現階段學前英語教學模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傳統的 EGP英語綜合講述模式,是傳統意義上講授教學方法;二是改革后的 ESP專業英語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得到普及,對教師的要求非常高。
針對中職學校學前專業幼兒雙語教學方向生源英語基礎和專業知識普遍不扎實的現狀,筆者認為SRE教學模式更適合運用于學前英語專業課的教學中。 SRE是 Subject Related English 的簡寫形式, 意思是與專業相關的英語。重點依然明顯放在 “英語”,但其突出特點是在中職層次英語專業基礎課中滲透幼兒英語知識,然后輔以必需的幼兒英語教學知識。在學前英語教育教學中,應以 SRE 教學為主、 ESP 為輔,這樣有利于學生打下扎實的專業基礎。由此可見,SRE 在中職幼兒雙語教育的實施要比 ESP 簡單,更有實際可操作性,即不像 EGP 那樣只強調通用性,也不像 ESP 那樣太注重專業性, 而是兩者的有機結合。這種結合既可以體現在教材上,也可以體現在教學設計模式中。在缺乏專門教材的現階段,教師可以同時結合 EGP 和ESP 教育思想自主備課,根據中職幼兒雙語教育方向學生的具體情況確定教學內容,避免現有教材內容過于統一和滯后帶來的僵化。
(三)加強學生的TPR英語教學技能培養
1.TPR英語教學法。TPR 英語教學法是由美國著名心理學教授阿歇爾(Asher)在 20 世紀 60 年代提出,其顯著特點為“聽力領先,啟動開口”,它強化了兒童在學習中的主體意識,兒童通過身體的活動對語言輸入作出反應,從而提高理解力。它以不拘一格的動作瞬間抓住兒童的注意力,吸引兒童參與到課堂中,讓他們感覺像是在做游戲,快樂的學習氛圍讓兒童更好地融入到純正的英語環境中,與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快樂學習的原則相符。教師在使用 TPR英語教學法進行教學時,通過課堂組織幼兒熟悉他們生活環境常出現的英語詞匯、運用肢體語言及影像技術,盡可能給兒童呈現純正的外語源,以擴大兒童外語語言的輸入量,并鼓勵兒童大膽嘗試,參與實踐, 給予兒童良好而充分的語言空間,最后使其主動將語言無障礙地輸出。現代幼兒英語教學領域, TPR英語教學法贏得了廣大英語教師的認可。
2.TPR英語教學技能的培養。中職幼兒雙語教育方向學生 TPR 英語教學技能培養的內容包括:模仿力和肢體語言表達能力、扎實的美術功底、良好的音樂修養,充分的教學技能實踐。
為縮短中職幼兒雙語教育方向畢業生 “成熟期”,中職學校在沒有能力改變學制的前提下,在課程的設置上應充分體現幼兒英語知識在英語、美術、音樂課堂中的有機整合和滲透,以達到事半功倍的英語教學效果。
一是英語課堂。幼兒期是英語語音發展的關鍵期,幼兒學習英語專注于模仿教師的一言一行,教師是幼兒模仿的直接對象,在中職學前英語教學中,英語老師要拓展“ 學前教育”的模塊方向,特別加強學生在英語發音、口語方面的學習指導,培養學生的英語文化素養;鼓勵學生加強模仿和表演技能的培養。作為幼兒園英語教師發音要盡量與西方人相同,語言表述和表情要有一定的感染力。所以在課堂上英語教師要鼓勵學生在讀音準確的前提下,盡量模仿西方人講話時豐富的面部表情。幼兒語音教學中的模仿可采取多種手段來進行。如教授 “apple”一詞的發音,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成各種小動物,以各種小動物的不同嗓音來發“apple” 這個音,用小貓細細的嗓音,用大象粗粗的嗓音,用小猴急急的嗓音,用小狗憨憨的嗓音等,并同時模仿他們走路的樣子。教學中還要惟妙惟肖模仿各種角色夸張、幽默的動作行為,盡量使學生置身于給幼兒上課的真實的場景中。例如,教 “猴子”,教師可以用手搭額頭,雙眼前視,扮演孩子耳熟能詳的孫悟空形象;在教 “蹦跳” 的時候, 教師可以通過將雙手支起來放在頭頂,做成小白兔蹦蹦跳跳的動作。教師通過讓孩子們模仿生動的動作來加深對英語單詞的記憶。通過這種教學方式讓學生學習多種模仿技巧,到幼兒英語教學實踐中可用上,讓孩子們對非母語產生興趣, 快樂地學英語。久而久之,孩子們就能習慣性地將英語發音同動作相結合起來,能在準確用語言表達之前通過模仿教師的肢體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意思。
二是美術課堂。TPR 英語教學法主張用直觀、形象的視覺刺激幫助兒童感知語言目標。基于此,幼兒雙語教師擁有扎實的簡筆畫和手工制作等美術功底尤為重要。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如果能充分利用圖片、實物、頭飾等直觀教具以及多媒體儀器輔助教學,更能引導兒童大膽地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和用簡單的英語來表達自己感受生活、感受環境、感受藝術的美的情感。因此,作為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教師,在認真指導學生苦練美術基本功的同時,也要針對性地加強指導學生的簡筆畫能力、手工制作能力和對教室整體布置的能力。教育學生通過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大膽運用圖片、頭飾等感官教具以激發兒童使用英語的興趣,啟發和幫助學生在美術課堂的自然的狀態中使用英語。
三是音樂課堂。音樂是幼兒表現自我、表達交流的重要途徑。研究證明,音樂的節奏和韻律可以幫助兒童提高語言的流利程度,把朗朗上口、節奏歡快的英文兒歌、童謠等音樂元素組織起來有利于幼兒記憶英語內容。在音樂活動的過程中,兒童大膽積極參與其中,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信心會有較大幅度的提高。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教師除了教會學生掌握兒歌的編唱的教學技能,還要鼓勵學生盡可能多地練習彈唱英文兒歌和童謠。讓學生認識到,到了幼兒園,他們如果能一邊利用豐富的肢體語言幫助兒童理解英語歌曲,一邊和兒童一起表演相應的動作,可以極大地促進幼兒多種感官的協調發展,讓幼兒體驗良好的情緒反應。
四是實踐實習。檢驗學習成果、讓學生了解自身缺陷的最有效的方式是讓學生親自到幼兒園進行英語教育的實踐活動。實踐活動能讓學生真正認識到,只有扎實的英語基本基礎知識、地道的發音和表達遠遠不夠,還須積累幼兒教學常用英語詞匯,具備幼兒教學組織能力。學生應通過觀察和模仿經驗豐富的教師的良好教姿、體態和表情,并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反復操練,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與能力,讓幼兒雙語教學技能實踐能力達到量的積累,實現質的飛躍。
總之,中職學校為社會培養合格的幼兒雙語教育人才任重而道遠,但只要培養方向是正確的, 培養目標是明確的,我們可以做到縮短中職幼兒雙語教育方向畢業生的“成熟期”,為社會輸送更多合格的幼兒雙語教育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高敬.幼兒英語教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劉小英.開放式創造性游戲的創設與指導[J].學前教育研究,2008 (2)
[3]廖其發.中國幼兒教育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4]郭力平,李琳.幼兒英語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上海教育科研, 2003 ( 9 )
【關鍵詞】 輸尿管鏡; 氣壓彈道碎石術; 輸尿管切開取石術; 輸尿管上段結石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ureteroscopic pneumatic lithotripsy and posterior laparoscopic ureterolitho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upper ureteral calculi.Method:100 cases with Upper ureteral calculi were selected from June 2014 to March 2016,according the random table metho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50 cases in each group.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osterior laparoscopic ureterolithotomy,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The treatment success rate and stone clearanc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100%,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observation group’s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2.00%, which was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Ureteroscopy; Pneumatic lithotripsy; Ureterolithotomy; Upper ureteral calculi
First-author’s address:Puning Overseas Chinese Hospital,Puning 5153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04.018
泌尿外科各疾病中尿管結石是較為常見且發病率較高的疾病,患者患病后會出現尿絞痛、血尿和腎積水等表現,并導致其腎臟功能受到顯著影響,所以確診后需要及時治療[1-2]。由于結石部位的解剖特點,輸尿管上段結石手術治療的過程中很可能損傷患者的輸尿管,使得結石滑入腎盂口,最終導致結石的清除率不佳[3]。且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的病情比較復雜,因此必須要根據不同患者的不同情況合理選擇方案加以治療。輸尿管彈道碎石手術和輸尿管鏡碎石手術都是該病的常見治療手段,且最近幾年國內泌尿外科微創技術隨著整體技術水平的提高,其技術和設備均有所發展,微創手術已經逐漸地取代了以往創傷性較高的開放性手術治療[4-5]。本院為探究并分析輸尿管鏡氣壓彈道碎石手術和后腹腔鏡輸尿管切開取石手術兩種手段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的臨床效果,特隨機選取2014年
6月-2016年3月100例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分析,最終探究討論的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6月-2016年3月期間本院手術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100例,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每組各50例。接受輸尿管鏡氣壓彈道碎石手術對照組采用后腹腔鏡輸尿管切開取石手術治療。觀察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25~69歲,平均(34.7±5.2)歲;對照組男29例,女21例,年齡24~70歲,平均(35.2±5.6)歲。以上患者均符合以下入選標準:(1)患者無體外沖擊波碎石術失敗治療經歷或者手術禁忌證;(2)輸尿管內結石存留時間已經超過8周,或者不足8周但已經出現了炎肉包裹;(3)單側結石的直徑大于15 mm;(4)患者的患側輸尿管無先天性的畸形,未曾患過嚴重泌尿系急性感染的情況;(5)自愿簽訂知情同意書后加入本研究,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統計學無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標準:(1)既往有輸尿管手術或同側腎臟病史者;(2)同側腎結石合并者;(3)輸尿管雙側結石者
1.2 方法 觀察組:所有患者接受輸尿管鏡氣壓彈道碎石手術治療,麻醉方式為腰硬聯合麻醉,患者手術取截石位,經患者尿道置入輸尿管硬鏡(WOLF 8.0~9.8F)直至患者的膀胱。然后找到結石側的輸尿管管口,將輸尿管沿導管插入,輸尿管硬鏡將沿著導管沖水進入到患者的輸尿管內至結石。調節水壓,沿著輸尿管鏡操作腔將氣壓彈道碎石至結石處,然后通過使用連續的脈沖模式擊碎結石,如果碎石的直徑小于3 mm則能夠由水流沖出,對于直徑較大的碎石或者一些伴有息肉的碎石則需要使用取石鉗將其取出。最后,手術后常規留置5F雙J管引流,持續引流4周左右。對照組:所有患者接受后腹腔鏡輸尿管切開取石手術進行治療,手術前復查KUB并確認患者體內的結石部位是否發生改變。然后置入導尿管,麻醉方式為全身麻醉,手術取健側位,于患者腋后線肋緣取長度15~20 mm的皮膚切口,鈍性將肌層和腰背筋膜分開,食指稍加游離腹膜后腔置入自制氣囊,給予400~600 mL充氣,為保證保留后腹膜腔隙擴張充氣狀態持續5 min。然后分別于患者腋后線肋緣下、腋前線肋緣下置入1.0 cm和0.5 cm套管,構建出大約15 mm Hg氣腹壓的CO2氣腹。然后通過套管插入后腹腔鏡、分離鉗以及超聲刀等器材,沿患者的腰大肌、腎周筋膜外側游離直至患者的患側輸尿管,然后使用分離鉗將結石上段固定,再縱向切開輸尿管,分離結石,若伴有息肉則一并切除,結石完全分離后常規留置腹膜后引流管,引流時間4~5周,使用可吸收4-0線縫合輸尿管切口。手術接受后,兩組患者均使用雙氯芬酸鈉栓劑緩解疼痛,并抗生素預防抵抗術后感染。
1.3 觀察指標 統計并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平均手術時間、平均住院時間、手術治療成功率、結石清除率,治療后鎮痛藥使用次數和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 字2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治療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成功率、結石清除率均為100%高于對照組,而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2.00%少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患者手術、住院時間、鎮痛藥用藥頻次比較 觀察組平均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和鎮痛藥用藥頻次明顯少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輸尿管結石屬于泌尿外科患病率較高的一種疾病,其發病原因也有許多種,一部分輸尿管結石是由于細菌導致的,同時男性相比女性來說,發病率更高。由于尿路的蠕動作用,患者的原發性腎結石會進入輸尿管,從而導致輸尿管尿液淤塞,形成輸尿管上段結石,重力作用也是原發性腎結石進入輸尿管的成因之一[6-7]。患者發病時,面色蒼白,狀態虛脫,同時會有惡心、嘔吐、便秘等癥狀伴隨,對患者的正常生活起到了很大的影響。通常情況下,直徑較大的結石不能自行排出,所以最終會導致患者的輸尿管梗阻,而長期的梗阻則會引發一系列并發癥,如尿路感染、甚至腎衰竭、腎萎縮等,對于輸尿管結石患者而言盡快排石十分關鍵[8-9]。因此針對輸尿管上端結石的治療尤為重要,患病率較高且根據梗塞的發生部位和梗塞程度的不同,患者可選擇的治療方案不盡相同。目前,輸尿管彈道碎石手術、開放性手術、輸尿管鏡碎石手術等都是較為常見的治療手段。對于保守治療不能清除輸尿管上段結石的患者,臨床治療上首選體外沖擊波碎石。體外沖擊波碎石術是通過儀器設備產生沖擊波,對準尿路結石,經過多次釋放能量后,結石會被擊碎,伴隨尿液排出體外,雖然利用此方法治療經濟性好,對患者的p傷也小,但由于狹小的輸尿管管腔以及結石周圍液體空隙較小,沖擊波空化作用較弱,體外沖擊波碎石在直徑小于1 cm的輸尿管結石治療后排凈率約為69.3%,直徑大于1 cm的輸尿管結石體外沖擊波碎石后排凈率僅59.0%。尤其對于嵌頓停留時間長、較大、較硬,有肉芽組織包裹或合并息肉、狹窄等因素的復雜性輸尿管上段結石,體外沖擊波碎石治療效果并不十分理想[10-11]。對于這類患者,傳統主要以開放取石為治療手段,但手術治療周期長、創傷大。隨著近年來微創技術和設備在泌尿外科的發展和應用,微創技術已經逐漸取代開放手術成為治療復雜性輸尿管上段結石的主要臨床治療手段。本次調查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成功率、結石清除率均為100%高于對照組,而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2.00%少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目前,國內輸尿管鏡以及腹腔鏡手術的臨床應用范圍比較廣泛,技術水平也日漸成熟并逐漸成為治療泌尿系統科輸尿管結石治療的重要手段[12-13]。輸尿管鏡氣壓彈道碎石手術治療輸尿管結石的主要優勢在于這一手術方式能夠利用人體自然腔道開展手術,所以手術的出血量少、手術創傷小、術后患者恢復快、且手術的操作簡單、快捷,這一手術治療手段主要適用于中下段輸尿管結石患者的臨床治療[14-15]。由于輸尿管上段結石通常會由于長時間的梗阻而致使輸尿管上端擴張迂曲成角,并形成一種肉芽組織增生包裹,且通常患處距離患者的輸尿管口比較遠,所以如果進行輸尿管彈道碎石術則可能會導致手術中造成患者出現輸尿管撕脫、穿孔等較為嚴重的并發癥[16-17]。另外,輸尿管上段的結石部位靠近腎盂,輸尿管呈現為漏斗形狀,所以在進行手術過程中沖洗的碎石很容易進入到患者的腎盂腎盞,因此如果患者為上段結石則需要考慮使用其他手術方式進行治療[18-19]。輸尿管鏡手術的重點在于手術操作者需要具有較為豐富的臨床經驗,手術操作熟練技巧。后腹腔鏡輸尿管切開取石手術治療的最大優勢為只需要進行一次手術即可將結石完整地取凈,基本上不需要再聯合其他治療手段或者再次治療[20-21]。而腔鏡手術的關鍵在于主治醫生是否能夠準確地找到輸尿管并對輸尿管進行縫合。
綜上所述,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通過輸尿管鏡氣壓彈道碎石手術治療結石清除率較高,并發癥發生率較低且術后恢復較快,故臨床治療效果更為顯著,值得推廣其在臨床治療上的使用范圍。
參考文獻
[1]楊兵,戴力,朱銀武.輸尿管上段結石4 種手術方式分析(附107例報告)[J].重慶醫學,2013,42(20):2339-2341.
[2]李煥雄,何利華,戴旭輝.經皮腎鏡和輸尿管鏡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臨床療效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5,12(8):147-149.
[3]周建新,莫希玲,葉紹強.微創經皮腎鏡取石和經尿道輸尿管鏡碎石治療輸尿管上段嵌頓性結石[J].中國醫學創新,2015,12(8):47-49.
[4]楊偉鋒,夏宏輝,王可兵,等.后腹腔鏡輸尿管上段切開取石術的手術要點及并發癥處理[J].腹腔鏡外科雜志,2015,20(4):311-313.
[5]賀磊磊,鄭佐柱,鄭國有.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術治療老年輸尿管結石圍手術期的管理及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8):2278-2279.
[6] Fu Y M,Chen Q Y,Zhao Z S,et al.Ultrasound-guided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in flank position for management of complex renal calculi[J].Urology,2011,77(1):40-44.
[7]伍世杰,梁志強,莫遜.后腹腔鏡與開放術式治療輸尿管上段嵌頓結石伴輸尿管畸形的療效比較[J].中國醫學創新,2016,13(22):41-44.
[8] 周忠興,劉偉民,鄒建剛,等.經后腹腔鏡與輸尿管鏡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的療效比較[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13,34(5):343-346.
[9]麻立,倪少濱,王春陽,等.后腹腔鏡腎盂上段輸尿管切開取石術的臨床分析[J].哈爾濱醫科大學學報,2013,47(1):94-96.
[10] Gu S P,You Z Y,Huang Y,et al.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cystostomy with ureteroscopic pneumatic lithotripsy for calculus in bladder diverticula[J].Experimental and Therapeutic Medicine,2013,5(6):1627-1630.
[11]張輝澤.兩種方法治療嵌頓性輸尿管上段結石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比較[J].當代醫學,2013,19(13):79-80.
[12]葉章群,余.微創時代的結石治療[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13,34(4):249-250.
[13]劉創明,廖偉強,陳志權.后腹腔鏡下輸尿管切開取石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6,13(25):30-34.
[14]朱建國,孫兆林,劉軍,等.微創手術治療體外震波無效的輸尿管上段結石療效比較[J].重慶醫學,2013,42(20):2328-2329,2331.
[15]仝墨澤,劉見輝,陶漢壽,等.經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術與氣壓彈道碎石術治療輸尿管結石的臨床療效分析[J].安徽醫藥,2014,18(5):887-889.
[16]劉欣,姚寶庚,朱歐奇.兩種微創碎石手術治療復雜性輸尿管上段嵌頓性結石的療效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23):124-125.
[17]沈勇虎,洪景范,鈐鍪.三種微創方法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的比較研究[J].甘肅醫藥,2016,35(3):184-186.
[18]程洪林,郭闖,李旭明.輸尿管鏡氣壓彈道碎石術與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輸尿管上段嵌頓結石合并感染的對比研究[J].重慶醫學,2014,43(4):442-444.
[19]鄭清水,許寧,薛學義.后腹腔鏡輸尿管切開取石術和經尿道輸尿管鏡碎石術在治療復雜性輸尿管上段結石的療效比較[J].中國內鏡雜志,2011,17(8):848-850.
[20]范天勇,魏強,石明,等.后腹腔鏡輸尿管上段切開取石術的經驗及學習曲線[J].中國內鏡雜志,2007,13(5):54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