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歷史文化遺產價值

歷史文化遺產價值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歷史文化遺產價值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歷史文化遺產價值

歷史文化遺產價值范文第1篇

一、研究背景

伴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東盟已連續多年成為廣西最大的貿易伙伴和最大出口市場。統計顯示,2015年1月,廣西對東盟進出口155.1億元,增長18.4%,占同期廣西外貿進出口總值的59%,其中出口137.1億元,增長51.1%,占同期廣西出口總值的八成。

隨著區內產業配套能力逐漸增強,物流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廣西對周邊地區的輻射作用進一步加大。廣西迎來了推動與東盟貿易合作升級的發展機遇。合浦位于廣西南陲,瀕臨北部灣,處于我國與東盟市場的中心位置,是我國漢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之一。合浦之所以可以成為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是因為在西漢時合浦已能造樓船,在北部灣(又稱交趾洋)有海上通道之便,它和陸路絲綢之路的開辟時期不相上下,都在公元前二世紀漢武帝時代??h內鐵山、沙田、營盤等港口,可直達全國沿海各城市和東南亞各國,其地理位置對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二、廣西合浦海上絲綢之路歷史文化遺產

(一)合浦的海上絲綢之路記載

1903年法國漢學家沙畹在其《西突厥史料》中提到:“絲路有陸、海二道,北道出康居,南道為通印度諸港之海道”。此后法國學者讓?菲利奧扎首次使用了“海上絲綢之路”這一名稱,由此有“海上絲綢之路”之稱謂。而關于“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事實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秦漢時期。根據《漢書?地理志》記載,秦始皇統一嶺南后海上貿易得到了較快發展,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礎。漢武帝滅南越國后海路貿易規模擴大,海上絲綢之路得到發展?!白匀漳险先?、徐聞、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國;又船行可四月,有邑盧沒國……”

由此可知早在兩漢時期,古代中國的使者就以船只為交通工具從廣東徐聞及廣西合浦出發,滿載大量的中國絲綢、黃金、陶器等物品運往東南亞各國及印度洋海域開展貿易,并將沿途各國的水晶、瑪瑙、玻璃、香料等奇珍異寶來回中國。如今合浦漢墓群出土的大量舶來品就是中外貿易交流的歷史見證,同時也反映出漢代時期合浦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景象。

(二)合浦的物質文化和自然遺產

1.漢墓群。漢代的厚葬之風給合浦留下了一個規模巨大的漢墓群,自70年代以來,已發掘400余座,出土文物上萬件。1996年,合浦漢墓群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國家文物局公布為“十一五”期間我國100處大遺址之一。漢墓群的出土文物,對于研究我國古代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文藝、南北方交流、以及與東南亞各國友好往來等,提供了極其寶貴的實物資料。

2.文昌塔。合浦文昌塔位于合浦縣城南約3公里處,當地人也稱文昌塔為文筆鋒、番塔。此塔始建于明朝萬歷年間,距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是廣西南部寶塔之冠。據說,塔名是取自漢族民間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祿位之神――文昌帝君,祭拜文昌塔能夠保佑多出文人才子。文昌塔是一座八角七層樓閣式、全塔由底向上呈錐狀逐層收縮的磚塔,其獨特的建筑構造對研究古代文化藝術和建筑力學都有較大的價值。

3.大士閣。大士閣因曾供奉觀音大士而得名,位于合浦縣城東南85公里的山口鎮永安村內。該閣始建于明初,是中國近海最古老的建筑之一。1988年,大士閣因其精湛的建筑技藝和悠久的歷史,被列為中國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單位。大士閣在建筑手法上保留了宋、元時期的遺風,全閣梁柱均由榫卯連接,無一釘一鐵,但卻是一個優美穩固的統一體。據志書記載,明清時期合浦地區曾多次遭受風暴或地震等自然災害,附近的民房建筑都受到嚴重損壞,但大士閣仍然屹立至今。此外,大士閣具有很高的建筑藝術價值,栩栩如生的神話人物、麟龍鶴鳳等雕塑或圖案分布在大士閣的各個角落,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是研究南方古建筑的重要實物資料。

4.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前身為合浦縣博物館,是廣西唯一以漢文化展示為主的遺址類博物館,是嶺南地區最有特色的遺址博物館。博物館藏品的種類豐富,其中以合浦漢墓出土的各類文物為主,館藏文物多達5200余件。博物館藏品歷史悠久,文物年代跨度從新石器時代晚期起至當代,而反映了漢代合浦作為“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的漢墓出土的帶酒銅提梁壺、玉帶鉤、紫水晶長串穿珠等珍稀文物聞名于世。博物館主要有三個展區組成,分別是:秦漢青銅?古郡遺風、古風陶韻?南越增輝及碧海絲路?璀璨明珠。由于其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及地位,2012年獲批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

(三)合浦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合浦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非常豐富,除了廣為人知的民間傳說《珠還合浦》及角雕技藝外,還有《文昌塔的傳說》、民間小戲劇種《廉州山歌劇》、合浦縣廉州鎮區《賽龍舟》、李家拳及南蛇過垌、合浦公館木魚等,本文簡要介紹其中兩種

1.合浦簡稱“珠鄉”,民間傳說《珠還合浦》已列入廣西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自漢代以來,合浦就因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成為上等珍珠的最佳產地,所產珍珠被稱為“南珠”,歷代作為貢品進貢皇上。合浦是“南珠”的發祥地,也孕育了鮮活獨特、帶有北部灣地域文化特色的南珠文化。《珠還合浦》則是北海市眾多民間故事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歷史傳統文化精品。據《后漢書?孟嘗傳》所載:“嘗到官,革易前弊,去珠復還……”說的是東漢孟嘗改革弊政,開放珠寶貿易,使“合浦珠還”美談流傳不衰,它對研究合浦的歷史,特別是南珠文化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2.合浦角雕技藝是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角雕技藝是指以牛、羊、鹿、犀牛的角、蹄為原材料雕刻成工藝品的傳統手工藝,也是我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合浦角雕始于明代,以牛角為主刻畫簡單的圖案,在民間習俗中被視為辟邪飾品。到了清代,合浦角雕技藝的藝術化進一步發展,通過充分利用牛角透明晶瑩的特點使各種圖案極為生動。合浦角雕具有工藝價值、實用價值、經濟價值、文化價值多重價值,是非常值得購買的旅游紀念品。但這項手工技藝的傳承情況卻堪憂,由于時間、技術等工作條件的限制,從事角雕生產這一行業的人屈指可數,希望可以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保護好這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

三、廣西合浦的旅游價值

歷史文化遺產價值范文第2篇

如何發掘“文化富礦”、讓文化助力現代產業?

跳出“經濟投入”的傳統思維,以文化“契合”科技,將文化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桂林國家高新區的創意產業正在漓江東岸風生水起。

二次創業緊扣“文化”再

作為全國5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中首個國家級高新區,桂林高新區已成為桂林乃至廣西重要的經濟增長點。

高新區管委會第一副書記、七星區委書記趙德明告訴記者,高新園區面積從當初1平方公里拓展至18平方公里,經濟保持年均30%以上的增長速度,轉化了幾千項科技成果,孵化了幾百家科技企業,已形成高端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3個支柱產業,以及新材料、新能源和創意產業3個新興產業。盡管如此,放眼全國各大高新區,該高新區的經濟總量還不及別人,創新潛能還有待再激發。

創新潛能如何再激發?創新智能如何再升位?桂林高新區首先想到了“文化”。趙德明說,資源有限,創意無限。根據國家和自治區的戰略安排,“十二五”是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重大機遇期,而桂林不僅坐擁怡人的城市發展空間,而且擁有深厚的歷史文脈和文化內涵,從長遠看,發展創意產業是必然選擇。

探訪桂林國家高新區各產業園區,記者為他們謀求創意產業崛起的信心與底氣折服:雄厚的產業基礎、完善的技術創新體系、豐富的智力資源、廣西惟一的“全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示范基地”……在13萬平方米的科技企業孵化器里,340多家企業、600多個項目在孵。有關負責人說,尤其是自2009年起,每年舉辦的“桂林創新創意文化節”,引來了更多智力與產業元素的聚合,“我們每萬平方米孵化企業15.2家,超過全國平均數的一倍,成為廣西最大的留學人員創業基地。”

亮點頻現“文化GDP”一馬當先

桂林國家高新區創意產業園去年才建成,十余棟辦公樓均被租用,數十家文化企業進駐。有關負責人比喻,以文化為源頭,以科技為手段,以創意作“引信”,“產業彈體”正釋放出巨大的威力。

“云尚動畫”是桂林首家動漫制作公司,進駐創意產業園,他們捷足先登。該公司近百號“80后”憑借“智慧+電腦”,去年掙回了700多萬元??偨浝砑街纠诒硎荆疽言谌齺啞⒈本㈥柸?、青島等地開設分公司,今年做到1500萬元產值不成問題。已被列入廣西文化創意產業領軍企業的“云尚動畫”,得到了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關注與支持,我區《感恩教育系列》動畫片的創意制作任務已交由他們負責。

按照“扶大、扶強、扶優、扶持原創”的原則,以創新文化品牌、推動轉型升級為重點,提高文化產業集中度和關聯度,提升文化產業的科技含量和傳統產業的文化含量,推動文化產業跨越式發展。這是桂林國家高新區“文化產業發展工程”的基調描述。趙德明說,為加大扶持力度,他們出臺了系列鼓勵政策,比如,對符合條件的文化創意企業入駐,免收部分租金和物業管理費;有創意新產品出爐的企業,給予“新產品開發獎”,新產品納入政府采購目錄;政府還專項設立了文化產業發展資金,給予創新企業貸款貼息等。

桂林人發展創意產業的開明與大度,引來更多智力加盟?!按米印蓖跤馂t從澳洲留學歸來,看中桂林的文化優勢與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雄心,牽頭組建了坤鶴文化傳播公司,拿到央視動漫《可可小愛》的原創制作權,已有多集在央視多個頻道滾動播出。

“文化產業目前在桂林高新區究竟占有多大份額?”管委會第一副主任、七星區區長何運保透露,轄區有文化企業265家,去年實現產值超過38億元,文化產業增加值已占轄區GDP增量的10%。

以節為媒引來更多資源聚集

桂林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有優勢,但起步較晚是其“先天不足”。為爭取更多的“后發優勢”,桂林高新區以節為媒,打造桂林創新創意文化節暨桂林動漫節品牌,將目光延伸至國際文化產業舞臺。

在去年第三屆文化節上,來自“世界動漫之都”的法國昂西動漫節主席多米尼克·畢督先生,攜世界最優秀的部分獲獎動漫作品來展播。他說,昂西國際動漫電影節與桂林創新創意文化節結為“友好節慶”,為中國動漫走向世界打開了一扇新窗口,“我期待著更多‘中國故事’的動漫進軍法蘭西,桂林完全具備產生一流作品的文化潛質?!?/p>

正如畢督先生所言。今年6月,在第52屆法國昂西國際動漫電影節上,桂林國家高新區代表團攜桂林部分原創佳作赴展。安納西市長讓·呂克黎果當場表示,希望與桂林動漫產業開展更廣泛的合作。

據悉,作為今年第四屆文化節44項活動之一的漓江動漫大賽,在4月份提前啟動。大賽組委會共收到來自全國23個?。ㄊ校┳髌?300余件,經專家評審,291件作品入圍,30件優秀作品獲獎。大賽聚集了作品,聚集了人才,也聚集了企業。

歷史文化遺產價值范文第3篇

【關鍵詞】歷史文化遺產;問題;保護對策

引言

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決定了我國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在我國歷史長河中,出現了來自豐富、燦爛的文化,歷經五千年的歷史遷延,我國文明已經逐漸發展成為了一項十分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對于我們每位炎黃子孫而言,加強對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與價值。本研究在分析當前時期下我國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中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具體的解決對策,目的在于為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提供依據。

1.當前時期下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分析

1.1 文化創新的需要。人類社會要想持續健康發展,就必須加強創新。首先,吸收西方文化中的精華,其次,掌握本國文化中的精髓。歷史文化遺產對文化創新、藝術創新、科學創新具有保障意義。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不單單是認識歷史的需求,還是文學、藝術、技術等領域創新的實際需求。

1.2 保證社會秩序的需要。對于任何國家來說,只有增強社會群體的凝聚力,才能更好的生存與發展。而社會群體凝聚力的形成離不開對文化的認同感?,F代社會開展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不僅對中華優良傳統文化完好無損的保護,而且還必須充分掌握了解傳統優良文化在傳承中華道德文明、提高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信心方面具有優勢作用。

1.3 認識歷史的需要。歷史文化遺產和物質類文化遺產相同,都有著巨大的歷史認識價值,兩者不一樣的地方是,物質類文化遺產主要通過一種物化的固態的手段將自身潛在的歷史認識價值全面體現出來,歷史文化遺產則是采用活態傳承的手段突出自身的v史認識價值。由此可見,無論是什么類型的傳統文化,均存在顯著的歷史認識價值,對人類都有啟迪意義。

2.當前時期下我國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分析

當前時期下我國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過程中存在很多方面的問題,總結之,主要包括保護意識淡薄、法律法規不夠完善、城市建設對歷史文化遺產產生的損壞。具體而言,主要包括:

2.1 保護意識淡薄。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并非為某一個特定的部門或者個人的職責與義務,而是需要全民參與到其中。然而,目前很多人認為,大家均共同擁有著歷史文化遺產,每個人均有責任,也有義務,自己就無需非常積極。此外,還有一種觀念就是,歷史文化遺產已經成為過去,如今需要考慮的是現代人的基本需要。有專家調查結果顯示:絕大多數人均存在著此種文化遺產保護意識淡薄等方面的問題,某些歷史文物保護部門也未將自己的職責切切實實地履行下去。

2.2 法律法規不夠健全和完善。如今,我國主要依據《文物保護法》來保護文化遺產,在21世紀對這部法律進行了完善,完善之后與我國現階段文物工作實際情況更加的符合,在較大程度上明確了文物保護管理要求,操作性得到了強化。同時,遺產保護也在其他方面的專項法律法規中涉及到,如《礦產資源法》《城市規劃法》等。

2.3 城市建設在較大程度上破壞到文化遺產。在相關法律法規中,明確規定在對城市規劃進行編制時,需要對城市生態環境有效的保護和改善,避免對其造成破壞,將城市綠化工作給深入開展下去,促使文化歷史遺產得到有效保護。但是調查研究發現,如今在城市建設規劃中還沒有加入文化遺產保護的內容,將城市建設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文化遺產遭到了忽略。

3.歷史文化遺產的創新保護對策

歷史文化遺產中的文化個性十分鮮明,完全符合現代社會的個性化需求,所以加強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不僅重要,而且必要。

3.1 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只有政府科學合理地引導,才能促進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在文化產業革命背景下,文化已經不再像過去只是抽象、間接地為社會物質實踐服務,而是積極主動地參與社會實踐活動中,成為社會生產力。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政府的科學引導已刻不容緩。任何文化活動要想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最大化,就必須提高自身的服務質量與服務水平。在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中,品牌的影響力巨大,所以政府挖掘文化資源過程中,應將重心放在市場需求量大且內涵豐富多彩的品牌文化產品上,為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工作順利實施提供堅實的基礎。政府應主動參與和規劃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活動,唯有如此,才能實現通過文化發展帶動經濟水平提升的目的。

3.2 通過建立特色產業園區,促進歷史文化遺產產業集群發展。優化整合歷史文化遺產資源,建立特色產業園區,促進歷史文化遺產產業集群發展,成立各類非遺開發項目。推行歷史文化遺產產業集群發展,有助于將各類資源整合起來共同發揮作用,以提高市場吸引力。此外,積極研發市場前景廣闊的歷史文化遺產資源,建立獨具風格的專項開發項目,推動產業更快更好的發展。

3.3 加強人才培養。加強人才培養對歷史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具有重要作用。隨著大眾文化這一趨勢的發展,歷史文化遺產因具有地域差異、特色風情等特點頑強的生存下來,其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吸引、活力等優勢,所以為了保證歷史文化遺產的良好傳承與保護,必須強化人才培養力度?,F階段,已經制定并實施了傳承人制度、歷史文化遺產檔案制度等,實踐效果理想,促進群眾審美情感的形成,激發了其創造思維。我國從事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工作的人才數量不足,隨著《歷史文化遺產法》的落實,國家提出了支持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工作的政策,從歷史文化遺產的資源信息角度出發,構建了專門的保護檔案室以及傳承人數據庫等,為歷史文化遺產傳承人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支持,要求傳承人加強歷史文化遺產的持續性保護與傳承,從而促進我國文化事業的繁榮昌盛。

3.4 在傳承中加強創新。歷史文化遺產的持續性發展與群眾生活是緊密相連的,除了強調其要不斷傳承外,還必須注重創新。隨著時代的不斷變化,群眾的審美也會隨之有所變化,將時代精神及內容貫穿于歷史文化遺產中,其才能贏得更廣闊的市場,得到穩定發展。當前,如何在傳承基礎上進行創新,使歷史文化遺產得到良好的保護,并為和諧文化的建設提供服務保障。在歷史文化遺產基礎上繼續前進,使我們全面了解過去的歷史,激發創新意識,提高群眾凝聚力。

4.結論

綜上所述,以《歷史文化遺產法》及其關聯法規為基礎構建的傳承人制度、歷史文化遺產檔案制度在保護傳承、作品創新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大力支持歷史文化遺產向產業化方向發展,讓歷史文化遺產始終活躍于人類活動中,加快我國文化事業發展進程。在時代飛速發展的過程中,雖然要大力開展城市現代化建設,但是文化遺產依然需要科學保護,將我國悠久的文化文明給繼承發揚下去。為了能夠更好地對歷史文化遺產進行規范化保護,就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實解決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中存在的問題。

參考文獻:

[1]譚紅.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經濟價值開發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研究[J].理論探討,2008(10).

[2]徐衛.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對策研究[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6(13).

[3]王瑩.當前文化遺產保護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5(14).

[4]但娟.歷史文化遺產開發及其法律規制[D].西南大學,2010年.

[5]李明.山東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歷史文化遺產價值范文第4篇

關鍵詞:歷史文化名城;文化軟實力;多元投入體系

Abstract:Protecting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enhancing Beijing’s culture soft power. The key problem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Protection in Beijing is capital deficient. It’s very urgent to establish a diversified capital input system of government leading and driving social capital into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protection. Combined with Beijing’s practical factors, this paper analyzes four typical patterns of social capital investment, and puts forward that we should take the different pattern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ypes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protection.

Key words: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culture soft power;diversified input system

中圖分類號:C912.8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144(2012)-03-26(5)

加強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是提升名城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內容。歷史文化名城保護任務非常艱巨,風貌保護、房屋修繕、人口疏解、環境整治等資金需求量巨大,以政府投入為主導的投資方式遠遠不能滿足需要,迫切需要建立社會多元參與的投融資體系。國內外實踐經驗表明,政府在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更新改造中發揮著主導作用,在加大財政投入的同時,還通過制定政策法規、稅收減免、資金補助、貸款優惠等方式鼓勵各類社會資本參與到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發展中來[1]。這些國內外典型模式可以為北京創新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發展的融資模式提供有益借鑒。

1社會資本參與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動力機制分析

從國內外實踐經驗來看,一個城市的歷史文化遺產不僅是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內涵的體現,也已成為城市發展的重要資源――一種兼具歷史、文化、社會和經濟等多重價值的資源。這種文化遺產資源的保護性開發越來越被社會所重視,帶動了社會資本的積極參與,社會資本也因此成為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重要力量。社會資本參與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具有三大動力:

1.1文化遺產保護性利用產生經濟價值的市場動力

歷史文化名城擁有眾多的文化遺產,這些歷史文化遺產,尤其是物質類文化遺產往往具有稀缺性、獨特性和不可再生性,這既對文化遺產保護提出高要求,同時也使得文化遺產具有較高的投資價值,吸引了各類社會資本的投資。社會資本對歷史文化遺產投資主要產生三個方面的經濟回報:一是對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性利用帶來的直接經濟回報。社會資本在對歷史文化遺產進行保護修繕的基礎上,可以直接開發為旅游景點或者引入文化休閑、創意設計、特色商業、商務會所等多種業態來獲取經濟收益,而且在這種經濟收益中附加了文化遺產的獨特價值,往往要高于一般性建筑物載體所帶來的經濟收益。二是文化遺產的品牌影響力促進社會資本品牌價值的提升。利用文化遺產的品牌效應已經成為文化遺產產業化運作的重要途徑之一,雖然有些文化遺產的直接保護性利用的投入與經濟回報難以實現平衡,但是文化遺產的品牌影響力可以拓展到社會投資主體的其他業務領域,促進企業其他業務領域市場競爭力提升和社會品牌價值提高。三是社會資本通過股權投資、債券投資等方式參與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可以獲得一定的直接收益。

1.2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社會責任感

歷史文化名城是全人類的財富,保護歷史文化名城不僅僅是政府的責任,也是每個社會公民應盡的責任與義務。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社會公眾自覺參與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積極性顯著提高,各類型慈善基金成為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資金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法國有大約350多家基金會服務于文化遺產領域,僅文化遺產基金會一家投入就相當于政府投入的一半[2]。

1.3政府政策引導的激勵機制

從國外發展經驗來看,政府稅收政策是激勵社會資本進入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重要推動力。法國、美國、英國等國家均制定了相應的法規制度,規定公司或個人向文化遺產保護慈善基金會捐贈可以獲得稅前扣除,企業投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可以進行稅收減免,等等。這些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社會資本投資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的積極性。我國也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到歷史文化遺產和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中來,但與國外相比,支持力度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2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中引入社會資本的主要瓶頸

近年來,在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過程中,北京市積極探索通過政府資金投入引導各類社會資本進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總體上看,社會資本參與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積極性并不高,主要原因在于:

2.1改造成本與投資回報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

舊城是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核心。受人口密度大、居民搬遷補償期望值較高等因素影響,舊城特別是歷史文化街區的改造成本相對較高,人口疏解、房屋修繕、市政設施改造等資金需求量巨大。而《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等政策文件對舊城提出整體保護的要求,建筑高度、容積率都有嚴格限制,尤其是歷史文化街區內嚴禁大拆大建,只能實行保護性更新,其保護更新所得收益很難彌補前期的巨額投入,同時政府又缺乏相應的政策扶持和利益補償機制,導致社會資本參與歷史文化街區更新改造的積極性不高。

2.2房屋產權復雜,改造協調難度大

由于客觀歷史原因,北京舊城范圍內房屋產權復雜,涉及到系統產(軍產、宗教產、教育產等)、直管公房、代管產、代經產、售后公房、私產、混合產權等多種產權,甚至同一院落房屋由眾多產權單位、眾多使用單位構成,整體騰退改造難度大。據統計,北京現有市級以上文保單位只有40%左右對外開放,大部分被機關團體和居民占用;大部分四合院落都屬于多元產權主體。地方政府協調各種產權主體利益都面臨很大難度,對于社會投資主體則更為困難,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社會資本參與歷史文化街區改造的積極性。

2.3社會資本參與文化資源保護利用受到諸多政策法規約束

一方面,社會資本參與文保單位保護的途徑比較有限,現有政策法規大多鼓勵單位和個人以捐贈、資助等方式參與文保單位的保護,對社會資本的吸引力不強,建立博物館、保管所或者辟為參觀游覽場所的國有文物保護單位,不得作為企業資產經營,也影響了社會投資的積極性。雖然北京市已經嘗試通過轉讓市區級文保單位使用權籌措保護資金,但目前尚無法律條文可依。另一方面,四合院產權關系復雜,但四合院產權交易制度尚不完善,使得產權交易困難,導致社會資本介入院落保護利用的通道不暢。

3國內外社會資本參與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發展的典型模式

隨著文化遺產保護在城市文化發展乃至城市發展中地位與作用的日益提升,國內外各類型的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都在積極探索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形成了產權售讓、文化單位自治、契約模式等一些較好的模式與路徑[3]。本研究結合社會資本參與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問題,在現有的政策框架下,探索若干適宜社會資本進入的發展模式,為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提供參考借鑒。

3.1企業主導的歷史文化街區與其他區域“捆綁式”開發模式

為提高社會資本參與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有機更新的積極性,國內外許多地區通過建立容積率轉移、容積率獎勵等制度,對參與歷史文化街區更新改造的開發企業在其他區域給予一定的建筑面積補償,保障企業在保護歷史風貌的同時實現一定的投資收益[4]。如上海太平橋舊區改造過程中,為保護“新天地”傳統風貌,采取容積率外推方式,將“新天地”地段的容積率損失轉移到周邊寫字樓和住宅地塊,“新天地”成功轉型成為集傳統風貌與文化休閑、現代商務于一體的高品質區域,并帶動了周邊寫字樓、住宅價格的全面上漲,彌補了“新天地”地塊的虧損,實現了項目的整體盈利[5]。

在該模式下,通過容積率轉移,在容積率移入區實現較高經濟回報彌補了在歷史文化街區的較低經濟回報甚至是虧損,從而激發了企業參與歷史文化街區改造的積極性,而且還可以使得企業有機會獲得某些具有較高價值地塊的優先開發權,從而實現企業更大收益。該模式實施應關注三個方面:一是制定嚴格的轉移容積率核定標準和轉讓規則。不同區位、不同用途土地的地價均不同,容積率在移出區和移入區的價值衡量標準不同,需要設定好兌換標準與規則后方能進行順利轉移。美國使用“開發信用”進行兌換,根據保護區的重要性、稀缺度和難易度,確定開發單位的開發信用,越是控制難度小的地區,每個開發信用單位所包含的面積就越多。如嚴格限制開發的保護區域每16公頃一個開發信用單位,濕地每32公頃一個開發信用單位,農用地每81公頃一個開發信用單位。臺灣則以每年地方城市的土地公告現值為基準,設定價值轉化公式的方式進行。二是根據移入區綜合承載力設定轉讓上限。過量容積率轉移容易造成移入區環境惡化、城市管理失控。臺灣1999年頒布的《古跡土地容積率轉移辦法》明確規定了不同區位的移入區所應承受移轉的容積率上限,一般不超過該土地基準容積的30%,在城市更新區和特殊地段,可放寬至50%[6]。三是建立移出區與移入區之間的利益平衡機制。由于涉及中心區與郊區、中心區內部不同地塊之間的利益調整,容易出現相互掣肘。通常對于移出區的補償利益應大于所有權人就地直接開發的所得利潤,對于移入區的開發利益應大于正常開發所得利潤,即實現開發企業、容積率移出區、移入區三方共贏。

3.2居民、政府和社會投資者產權合作開發模式

國內外一些地區通過采取產權入股、產權托管、產權租賃等方式,較為妥善地解決了歷史文化名城保護中遇到的權屬復雜及其帶來的收益分配問題[7]。如蘇州市西山鎮明月灣村為保護10多處明清古宅,采取政府成立股份公司,政府以修繕費和公共設施的建設費用入股,私人古宅按完好率、文物價值等由相關部門進行評估并作價入股。入股后戶主搬出古宅,古宅產權不變,交由股份公司將古宅整治修復后以通票形式開放經營。為確保私人戶主利益,公司前期采用固定租賃金的方式實行保底分紅,贏利后實行按股分紅的經營機制。廣東深圳客家文化珍貴遺產大萬世居的保護、開平碉樓修繕整治也采取產權租賃或托管模式實現了較好的發展。

產權合作模式在國內仍處于探索階段,一般來說,該模式適用于古建筑群的開發,在這種模式下,社會投資者可以實現古建筑群的整體性開發,從而獲得規模開發效益以及整體品牌打造帶來的更高附加價值;居民則可以依托資源獲取一定的經濟回報,改善生活質量。其實施過程中需關注三個方面:一是項目要有良好的盈利前景及盈利模式。歷史街區或古建經過準確定位、特色化運營以及宣傳營銷能夠實現持續盈利,為產權所有者帶來穩定收益,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起產權所有者參與的積極性。二是項目實施必須有一家牽頭單位。該牽頭單位可以是政府性質的國有開發公司,或是一家具有較強實力的大型社會企業,政府應在稅收優惠、低息貸款和財政補貼等方面給予企業一定扶持。三是建立規范的利益協調與分配機制。在房產評估、修繕費用分擔、收益分紅、退出等環節都需要建立利益引導和約束機制,保障參與方的投資收益。

3.3政府引導的非盈利性基金會運作模式

組建基金會是國際上籌集文化遺產保護資金的一種重要途徑。許多西方國家通過建立各種各樣的文化遺產保護基金會,吸納企業、社會團體和個人等社會資金,用于遺產保護和文化振興。如日本1990年創立了藝術文化振興基金,由政府出資500億日元,民間捐款120億日元,為包括博物館在內的許多文化和藝術團體提供了資金支持。英國國家信托組織是英國最大的遺產保護慈善組織,擁有43萬名志愿者,通過政府資助、社會捐贈和遺產經營收入等方式籌措資金用于遺產保護[8]。國內一些城市也正在積極探索非贏利性基金會保護模式,如無錫市于2007年4月成立文化遺產保護基金,實行政府引導、民間運作,首期募集資金超過2 480萬元,通過委托國聯信托有限責任公司對基金運作,主要用于資助保護文化遺產的企業和個人、開展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及相關專著出版、編制公布地方保護法規、資助吳文化節系列活動等。

該模式成功運作需要具備四個條件:一是需要有最初的資金注入來啟動該項目。國外主要通過政府資金、捐贈、集資或借貸。北京市可以利用舊城保護專項資金、部分土地出讓金、舊城改造中收取的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等。二是通過優惠政策吸引社會資本跟進。政府財政投入只是啟動資金,而社會資本才是基金資金的主要供給方。發達國家多采取個人捐助減免所得稅、注資資金會的私人機構所得稅減稅、資金會運作項目所得稅減稅等優惠政策來吸引社會資本進入。三是組建專業化團隊負責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的運營。四是基金運作需要建立完善的監管機制。包括基金的資金籌措、項目評估、投資、預決算、退出等環節的監督管理,以保護好投資者的投資權益。

3.4政府或國有企業資本市場融資模式

通過向社會發行債券、信托、項目融資等手段直接融資的方式是國內外大型文化遺產項目開發過程中采取的一種方法。如鄭州市以信托方式吸引民間資金用于商代遺址保護,于2005年4月公開發行“商都建設項目貸款資金信托計劃”,居民可在農行網點購買該信托產品,委托一家專業信托投資機構將募集的資金向項目開發公司放貸,統一用于商代遺址保護等政府投資項目。

運用該模式進行文化遺產項目的開發需要關注以下三點:一是債券或信托產品的預期收益率要高于同期銀行存款和國債的收益率,才能調動機構或居民個人投資的積極性。二是債券發行主體一般為政府投資的國有投資開發公司。企業擁有的國企背景、在城市基建領域的主導地位以及政府的財政擔保,將保障項目投資的安全性,降低外來投資者的風險顧慮。三是投資項目要確保有一定的收益,能夠有效緩解政府財政壓力。

4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發展的對策建議

4.1建立政府資金引導機制,出臺引導社會資本進入的扶持政策

一是參照無錫市文化遺產保護基金等成功經驗,盡快設立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基金。由市政府撥付啟動資金,專業化機構運營管理,吸引各類社會資本跟進,用于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專項支持。二是進一步拓展“微循環”模式,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政府負責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單位、企業、個人和原居民多方共同出資參與修繕。三是研究制定社會資本參與遺產保護的財稅政策。對直接參與文化遺產保護的企業及個人進行所得稅前抵扣;對捐助現金或房產到遺產保護基金會或公益組織的公司或個人,可以申請所得稅的減免或抵扣;對參與保護活動的企業或個人給予資金補助、貸款貼息、提供優惠貸款等方面扶持。

4.2針對不同類型保護項目采取不同的社會資本進入模式

不同的社會資本進入模式有不同的使用條件,借鑒上述研究的四種典型模式,結合北京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不同項目,進行分類引導。

對于成片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性改造,應該積極吸引具有較強實力的開發企業以歷史文化街區與其他區域“捆綁式”開發模式參與保護。在該模式下,可以通過為參與歷史文化街區改造的企業優先提供市域內其他價值較高的開發地塊、或者提高企業開發其他地塊的容積率等方式,保障企業在其他地塊的較高收益來提高對歷史文化街區改造的積極性。近期,可考慮在區縣內部開展歷史街區與非歷史文化街區地塊捆綁開發試點,遠期應從市級層面統籌新城建設與舊城保護,進行跨區縣異地補償。

對于產權復雜的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可以采取居民、政府和社會投資者產權合作開發模式。其中,對于具有一定開發利用價值的文物保護單位、相對規模較大的四合院群落等可以在積極引入大型開發企業的同時,采取產權作價入股的方式吸引產權單位、使用單位及個人參與。對于預期收益不太明朗,經營存在一定風險的項目,可以采取產權租賃或托管方式由政府或開發公司統一修繕利用,定期向業主支付租金。

對于公益類保護項目或舊城景觀維護類項目,可以采取政府引導的非盈利性基金會運作模式。該模式適用范圍包括:一是具有較高保護價值,同時又不具備商業開發價值的文物修繕工程,包括文物古建的一次性大修、長年持續性修繕等;二是博物館、文化館等大型公建的日常運營和其他社會文化公益活動。三是歷史文化名城景觀環境的改造項目,包括市政基礎設施配套、環境衛生維護、園林綠地建設等。

4.3完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發展的法律法規和工作機制

完善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相關法律法規。進一步完善《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等相關文件,健全實施配套細則,加強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相關立法工作,積極開展歷史建筑保護性利用準入標準、舊城人口疏解、四合院房屋產權交易等相關政策創新。

強化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工作機制。充分發揮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的統籌協調作用,加強城建、規劃、文物和房管等多部門聯動,形成合力;進一步完善專家顧問、公眾參與的保護機制,形成制度化的保護決策程序。

建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項目的投資服務體系。結合北京市正在推進的固定資產投資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完善現有的舊城改造項目審批機制以及重大項目區縣屬地協調服務工作機制。

參考文獻:

[1]王曉梅,朱海霞.中外文化遺產資源管理體制的比較與啟示[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6(3):39-43.

[2]周劍虹,王建新.淺論文化遺產保護的社會投入[J].未來與發展,2011(7):12-15.

[3]徐嵩齡.西歐國家文化遺產管理制度的改革及中國的啟示[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20(2):87-100.

[4]沈海虹.文化遺產保護領域中的發展權轉移[J].中外建筑,2006(2):50 -51.

[5]劉夏夏.上海城市文化遺產保護管理中借鑒“發展權轉移”制度的探討[J].上海城市規劃,2011(3):79-83.

[6]葉茂中,郭烽.臺灣舊城保護與更新城市設計策略初探[J].山西建筑,2006(10):21-22.

歷史文化遺產價值范文第5篇

對于歷史城市的保護,在上個世紀歐洲就已經開始,而中國人是從上世紀80年代才開始有這種意識。發展到今天,保護城市的歷史文化遺產,已經成為全人類的共識。

經過幾百年,歐洲對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已非常成熟。在巴黎,在埃菲爾鐵塔的頂端,可以把整個城市景觀拍下來,這在中國的城市很難做到。在羅馬,可以看到從古羅馬時期一直到現在的歷史發展脈絡,這是我們非常羨慕的狀況。

在中國,大量城市分不清。到今天,可完整地看到城市遺產的,可能只有云南麗江和山西平遙。它們在1997年分別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但其后發展也不盡如人意。麗江過度商業化,平遙的發展也沒有得到改善。

北京作為首都,對其歷史文化遺產的大破壞,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紀60年代,而80年代以來對北京大量四合院和城市遺產的進一步破壞,使得北京的格局已經不存在了?,F在的北京是沒有任何建筑特色的城市。就像王博教授寫的一本書,《北京:一座失去建筑哲學的城市》,現在在北京看到的城市文化,很難講是傳統的中國城市文化。

一方面,城市歷史遺產在不停被破壞,另一方面人們又以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名義造假。最有代表性的是北京的琉璃廠,把原來的拆了建新的琉璃廠,現在的琉璃廠和原來的沒有任何關系,除了地點一致。這樣的城市非常多,按照媒體報道,有30個城市投身古城重建熱潮,把消失掉的城市遺產以保護的名義新建,這是我們非常特殊的現象――真正的歷史遺產沒有得到保護的同時,卻以保護名義新建了很多。

除了一些在城市中的遺產,我們還會經常發現一些古代遺址,湖北周邊任何一個城市都會出現考古遺址。西安的大明宮就是一個非常有名的遺址,雖然也得到了保護,但是中國的考古遺址,背后大都有一個房地產的推手。

大明宮在實施遺產保護的過程中,房地產商做了大量宣傳,大明宮現在是富人的后花園。如果看待歷史文化遺產時,把它的價值只局限于經濟、旅游或房地產開發的層面,我們永遠不可能真正面對自己的歷史文化遺產。日本仿照大明宮修建的建筑,周邊沒有一個高層建筑,日本比中國更缺少土地,但是為了保護遺址,就不能依靠房地產。

除了城市的形態,我們還關注物質的形態,以及人的形態,如果沒有社區、人,這個城市是不存在的,歷史文化遺產的核心還是人。因為社區、居民構建了這個城市,他們是這個城市的基因,也是歷史遺產的心。在我們保護歷史遺產、關注物質形態的同時,對社區的關注也應加強。社區失去了,社區形成的文化便不能重建,即使建筑重現,城市的文化也不可能再現,城市精神亦不可能重新得到。

我們為什么要保護文化遺產?并不是因為旅游價值或者是經濟價值,而是因為它的內在價值和對社會的意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山区| 建始县| 扎鲁特旗| 苍山县| 福贡县| 铅山县| 时尚| 鄂托克旗| 桂东县| 成都市| 开远市| 张掖市| 东乡| 正镶白旗| 松桃| 贵阳市| 南阳市| 渑池县| 黄石市| 扶沟县| 安福县| 通榆县| 台中县| 开远市| 合江县| 曲沃县| 竹北市| 孟津县| 丽水市| 肥乡县| 石城县| 怀仁县| 阿图什市| 聂荣县| 鄂托克旗| 瑞丽市| 阜康市| 甘洛县| 芜湖市| 洪雅县| 嵊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