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廢品回收管理辦法

廢品回收管理辦法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廢品回收管理辦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廢品回收管理辦法

廢品回收管理辦法范文第1篇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and the continuous increase of living waste. Based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aste recycling,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waste recovery and the measures that can be adopted, and provides appropriate reference for city's waste recycl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關鍵詞】廢品回收;可持續性;建議

【Keywords】waste recycling; sustainability; suggestion

【中圖分類號】TQ340.6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7)04-0046-03

1 引言

目前我國針對廢品回收方面的政策比較少,但是為了能夠提高城市的環境以及可再生資源的利用,廢品回收逐漸引起了城市政府的重視。在廢品回收的模式上也逐漸形成規模化和制度化,其不僅整頓了廢品回收的市場,還能夠細致地將廢品進行分類處理,讓廢品發揮更多的利用價值。

2 廢品回收的概述

我國在近幾年發展的過程中,對廢品的回收進行改革,在廢品處理方面得到了飛速的發展,這讓廢品回收的工作得到了可持續性發展。有關數據顯示,我國現在每年的廢品中廢紙達到3600萬噸、鋼鐵金屬達到7900萬噸、塑料制品達到1100萬噸,這個數據還在逐年增加,這個數據也表明了現在人們的生活質量不斷在提升。在未來的幾年中,我國的廢品數量還會持續上升,而且種類也將以家電、汽車等機械設備為主,相應的紙張的廢品數量會有所減少。這是因為現代人們的生活品質在上升,人們的生活中很多紙張的用品都被電子產品所替代,而現在電子產品的更換周期非常短,導致在廢品回收的過程中,電子產品的數量在逐年增加。

3 廢品回收的模式

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產生眾多的生活垃圾,這些垃圾和廢品在城市中有很多的回收方式,其中以個體方式進行回收是城市中非常常見的模式。在城市的各個位置都存在很多的廢品收回站,一般情況這種個體的回收站都由幾個人經營,對收回資金也是平等分配。這樣的回收模式,投資少、工具簡單、范圍有限、對收回的物品處理也比較簡單。

城市的廢品隨著人口的增多,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回收的方式也從單獨的個體回收變成了企業模式,很多城市都有可再生資源回收站,其有完整的管理體系,能夠對回收的物品進行妥善的保管,在運轉方面也非常簡單,而且可再生資源回收站能夠避免出現對周邊存放環境污染。而且大型的可再生資源回收站也會對城市中的小型個體回收站進行廢品的回收,這樣就能夠減少小型回收站因為廢品過多導致的堆積情況,也能夠避免個體回收站因為不了解廢品的處理導致的環境污染。

4 廢品回收的現狀

4.1 政府監督現狀

在針對廢品回收方面的監督和管理,一直是各大城市都在不斷努力的方向。但是還是收到城市經濟的現狀的影響,讓廢品回收管理一直都是在原地徘徊,不難看出政府再次做出了管理監督力度還不到位,導致很多地區都存在重發展、輕監督,而且在針對廢品回收方面也沒有加大力度,讓可能再生的廢品資源出現了浪費的情況。所以建議在日后的發展中,政府應該積極的發揮自身的作用,并加強對制度實施的監督和管理,以此達到對廢舊物品的回收監督。

4.2 市場結構現狀

在國內市場中,針對廢舊回收的行業還存在很多的不足,由于在社會中回收的舊物都存在很多的資源性制約,若是在回收的過程中出現了管理的混亂,就會導致資源的浪費。所以為了能夠讓市場利益最大化,在廢品回收的過程中應該進行科學的處理,以此強化市場的結構。對于廢品回收的企業來講,若是出現了積極性不高的情況,就會影響因企業的運轉,從而降低了對廢品回收的工作效率。而且若是在市場中廢品回收行業的空位出現缺失,也會直接影響市場的整體運行,更加會直接影響資源的整合。

4.3 處理工藝現狀

在廢品回收的過程中,主要的處理技術都是針對機械廢品、紙張廢品、電子廢品等再生資源。但是目前我國針對廢品處理工藝還存在不足的情況,技術的落后讓廢品再生資源出現了嚴重的浪費。我的廢舊物品處理技術雖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整體運行的過程中,還是有很多地方無法滿足現有的廢品處理。因為在技術處理的過程中,缺乏了實踐經驗,很多技術都是建立在理論基礎上,所以在未來的處理工藝發展的過程中,可以更加深層次地進行研究和探索[1]。

4.4 公民環保意識現狀

我國公民現在對環保的意識在逐漸加深,但是總體來說還是缺少相應的資源節約的意識,也缺少一定的環保意識。很多公民在生活中,都能夠對周邊的環境進行保護,但是還是缺少對廢舊物品的價值意識,只能夠看到廢品物品的表面價值,卻不能夠體會到更深層次的價值。這也是因為公民環保再生意識的薄弱造成的,所以在未來發展的過程中,建議對公民進行細致和廣泛的再生資源的宣傳,讓公民能夠從根本上了解廢品在回收之后能夠為社會帶來更多的利益和價值,從而也能夠讓城市經濟得到更好的發展。

5 廢品回收的可持續發展可采用的對策

5.1 改變觀念提高認識

想要改變針對廢品回收可持續發展的觀念需要從以下幾點進行:首先,針對應該加強對廢品回收資源的認識開始,并重新啟動啟用廢品資源。人們在利用地球上的資源的時候,很多都是不可再生的,而在生活中的廢品資源很多都是鋼鐵或塑料,還有就是電子產品。所以在回收方面有很大的空間,廢品回收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針對廢品的處理也直接影響到了千家萬戶的生活。再者,我國在各個城市中也擺放了垃圾分類處理的回收箱,雖然與發達國家還存在一定的距離,但是也有了很大的成效。而各大城市也對廢品回收的方式和形式進行了宣傳教育,我國在廢品回收處理方面形成了可持續發展的現狀。這樣的現狀也給人們帶來了健康的生活環境,讓人們更加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

5.2 加強法制建設

我國在針對廢品回收處理方面有很多的相關文件,針對廢品回收再利用,也制定了更加詳細的文件和工作規范。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廢品回收利用是能夠加快城市發展的重要途徑,也關系到城市的整體利益。所以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廢品回收的相關法制建設,也建議在法制建設的過程中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例如,德國在針對廢品收回可持續發展中建立了《包裝材料處理法》,以此約束國家的廢品回收處理問題。在發達國家的影響下,我國也在發展的過程中建立了《再生資源回收管理辦法》,在實行的過程中也逐漸形成了規模化,也讓我國各個城市的廢品回收再利用得到了健康的發展[2]。

5.3 加強行業監督

各個城市針對廢品回收的管理一直都很嚴謹,但是在監督管理過程中因為城市中廢品回收站的數量過多,而且很多回收站都是個體經營,所以管理起來有很大的難度。建議針對廢品回收建立相應的網絡信息關系,鼓勵廢品回收企業加強自身的認知,并在工作的過程中提供自身環保意識,以資源再利用為持續發展的路線,建立完善的監督管理體系。同時,在完善廢品回收行業監督管理體系的過程中,也應該注意個體回收的整體情況,因為在城市中回收廢品還是以個體為主,而很多再生資源回收企業在運行的過程中經常因為利益的關系,在廢品回收的時候沒有記錄來歷,導致廢品回收的時候出現了很多無法解決的問題,所以城市部門針對廢品回收企業和個人應該加強相應的引導,使廢品回收能夠達到可持續發展狀態。

5.4 注重技術人員創新技術

我國現在的科技已經是在飛快地發展中,所以針對廢品回收可再生資源的利用,對城市發展起到重大的推動作用,也對城市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目前,經濟市場中,很多產品的生命周期比較短,導致淘汰物品的數量急速上升,這樣就增加了廢品回收企業運行的難度,很多沒有及時回收的廢品既影響了周邊環境,還嚴重地污染了人們的生活。例如,以計算機為例,目前在10個家庭中,有8個家庭都配備了計算機,為了能夠快速地接收信息,計算機的工作時間遠遠超過了電視機的工作時間,讓計算機的生命周期縮短了很多。針對計算機機械的回收處理,需要專業人員從中配合,其可以將報廢的計算機進行拆卸,并對機箱中的主板或顯卡進行分類處理,這樣就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資源的浪費,而且利用創新的技術手段,還能夠進行無害化的處理。

5.5 重視再造技術提高廢品價值

在針對廢品物品進行分類之后,根據其價值的存在可以分為四中情況。第一種,沒有價值,進行無害處理;第二種,可以直接利用;第三種,部分零件已經不能夠繼續使用,但是其中的配件材料還能夠進行二次使用;第四種,零件經過維修處理能夠正常使用。這種形式就是再造技術,這是在廢品回收可持續發展路線中的重要發展領域,其通過高科技技術將再生的零件進行重新設計和組裝,或將廢舊的零件恢復到原來的尺寸和性能,使其再次進行到生活中。由此可見,再造技術能夠讓廢品提高其存在的價值,還能夠減少能源的損失,讓廢品可以循環使用,從而加大廢品的整體使用價值和存在的價值。

在我國再造技術還處于發展階段,很多技術還沒有成熟,主要的困難就是針對再生零件的尺寸還原和俗賈貧ǎ還有就是國家針對再生資源的使用還存在制度上的不完善,很多市場沒有再生資源使用發展的空間。

廢品的回收與處理是我國在發展過程中一直都非常關注的問題,廢品回收的可持續發展不僅關系到環境的保護,還關系到社會的經濟價值。在廢品回收管理的過程中,建議加強對回收的監督管理,并完善相應的法制建設。重視技術人員的作用,并加大再造技術的使用和效率,以此提高廢品的使用價值,也能夠提高廢品回收的效率。

【參考文獻】

廢品回收管理辦法范文第2篇

關鍵詞:電力設施 銷贓 證據 廢品回收

近年來,我國電力需求持續增長,電力設施滿負荷運行,電力生產安全形勢總體平穩。但是,盜竊、破壞電力設施的違法犯罪行為以及人為損壞電力設施的情況時有發生,嚴重危害電力系統的安全可靠運行,同時造成了重大經濟損失。因此,我們有必要針對盜竊破壞電力設施所造成的法律風險進行分析,以提出相應的法律風險防范措施。

一、盜竊破壞電力設施的原因

不法分子受利益驅使,將目光盯上了電力線路中的銅芯線、桿塔的角鐵等,進行大肆盜竊,對電網安全運行構成了威脅。特別是銅價上漲等因素,更是刺激著不法分子們的神經,導致發案量急劇上升。不僅如此,犯罪分子幾乎無孔不入,露天的變壓器、配電線路的導線、運行或備用輸電線路的導線、鐵塔的角鐵、拉線和拉線的連接金具等都成為他們的破壞目標。盜竊電力設施呈團伙化、專業化和流動性大等特點。

盜竊破壞電力設施的發案原因主要有:

(1)利益直接驅使。供電電力設施使用的電線電纜的耗材為銅,價格比較昂貴,銷贓獲利較大,是大量被盜的直接原因。

(2)電力設施點多線長,盜竊所需手段簡單,隱蔽性強,逃竄快捷,發現滯后,收集證據難度大,給電力企業和公安機關開展防范和打擊帶來較大困難。

(3)銷贓途徑便捷。目前,廢品收購站已成為盜竊、破壞電力設施犯罪分子銷贓的主要渠道。

二、盜竊破壞電力設施引發的主要法律風險

(一)人身觸電糾紛

電力設施外力破壞行為人往往為了一己私利,不顧萬伏高壓,挺而走險。“帶電作業”,觸電傷亡事件不斷。在觸電事故發生以后,多數死者家屬或傷者反而以警示標志不明、電力設施安裝不符合規定等為由,供電企業,要求巨額賠償。

例如,15歲的馮某(初中二年級學生)和14歲的韓某看到一座已處于停運的排澇站變壓器上的銅鋁材料可以拆下賣錢,馮、韓兩人竟爬到變壓器臺上,把變壓器上能拆下的和能扳斷的零星部件都拆下,馮某又爬到避雷器橫擔上,試圖拔下帶電的高壓熔斷器上樁頭引線時被電擊倒在地,馮某的左臂與左腿下部被迫截肢,造成終生殘廢。馮某家人委托律師,向法院,要求供電企業賠償受害人醫療費、殘疾用具費、護理費數萬元。

(二)供用電糾紛

多起電力設施外力破壞事件表明,不法分子瘋狂作案,不但對電網的安全造成威脅,造成電力設施的財產損失以及減少供電量產生的間接電量損失,也因突然斷電給廣大用戶帶來了巨大的財產損失,不利于社會與經濟的和諧穩定發展。

事實上,用戶一般不會找破壞電力設施的犯罪分子,而都會向供電企業主張權利,要求供電企業承擔因突然斷電引發的財產損失。由此產生的供用電糾紛很難避免。

三、抑制電力設施盜竊破壞、避免法律風險的主要防范措施

1.及時報警、增強威懾力

在發生電力設施盜竊后,電力企業要及時報案,這樣做具有以下幾方面的意義:

(1)有助于警方快速了解案件現場情況,尋找破案線索,打擊盜竊活動。

(2)有利于確定案件性質,固定案件證據。警方涉人后,會就案件的基本事實進行初步判斷,并形成書面意見,如是否為盜竊、電力設備破壞等,為電力企業防范法律風險提供有利的證據。

(3)為電力企業進行保險索賠等提供依據。電力企業多為電力設施投保了財產險,電力企業的報案記錄、警方在偵辦過程中形成的有關材料都可能成為保險理賠中的依據。

2.強化證據收集意識

電力設施被竊后,電力企業除了積極搶修外,第一要緊的就是固定有關證據,包括現場的破壞情況、警方的認定情況、損失情況等,為破案提供線索,為案件定性等提供依據。

例如,在某盜竊變壓器案件中,盜竊人張某觸電致殘,訴至法院。供電企業舉出了一系列證據,如懸掛的“高壓危險,嚴禁攀登”的警示牌、盜竊現場拆下的銅鋁線夾、碎導線、變壓器的分接頭把手、作案用的組合工具的實物及照片,這些證據充分證明了張某是因盜竊電力設施而觸電致殘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觸電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第三條,受害人因盜竊、破壞電力設施而造成的觸電事故,電力設施產權人不承擔民事責任,供電企業舉證有力,從而贏得了最終的勝訴。

3.提高技防能力

提高電力設施在防盜中的技術防范,是為了增加不法分子的盜竊難度或者使其無利可圖,達到使不法分子知難而退、打消違法念頭,從而提高電力設施自身免疫力的目的,如安裝防盜螺栓螺母、封閉式防盜變壓器、難以回收的鋼鋁絞線等。

有些地區采用對變電所安裝電網的方法來防盜,這是不合法的。防盜電網是明知可能會對周圍人員或牲畜造成安全威脅而裝設的,為法律所禁止。即便受害人是行盜竊之實,造成受害人死亡或重大傷殘的,供電企業也將為此承擔責任,決定架設該電網的直接責任人則可能要承擔刑事責任。

廢品回收管理辦法范文第3篇

一、運用價格杠桿促進節能減排有關問題的思考

(一)制定促進節約的價格政策

1、制定和完善節水的價格政策。在水資源費方面,根據水資源緊缺程度逐步提高水資源費標準;將水資源費征收范圍覆蓋全市,對未開征水資源費的地區限期開征,并做到足額征收。在水利供水計價方面,完善水利工程供水環節計費方法,合理確定農業供水價格,逐步將農業用水價格提高到保本水平;對非農業用水價格,逐步調整到補償成本、合理盈利的水平。在城市供水價格方面,結合磨盤山水庫供水的實施,逐步將城市供水價格調整到合理利潤水平上;加快推進居民生活用水階梯式計量水價制度和非居民用水超計劃、超定額用水加價制度,加快推進抄表到戶。合理制定直供飲用水價格,鼓勵社會資金投資建設城市直供飲用管網和直供飲用水生產。對城市特殊行業用水實施價格抑制政策。對限制發展和淘汰行業、產品用水實施高水價政策。

2、制定和完善節電價格政策。一是完善差別電價政策,對高耗能行業中淘汰類、限制類項目實施加價政策,以抑制高耗能行業發展。二是完善峰谷分時電價政策,進一步擴大峰谷電價比實施范圍,研究制定季節性電價、尖峰電價、可中斷負荷電價、高可靠性電價等政策,為用戶科學、合理利用電能創造條件。三是積極落實煤電價格聯動和油電價格聯動政策,積極爭取合理確定電力外送價格,緩解電力生產運營中的突出矛盾。

3、制定和完善節油節氣價格政策。按照國家的統一部署,推進成品油價格改革,建立與國際市場油價掛鉤的靈敏反應機制。理順天然氣與其他能源產品的比價關系,建立天然氣價格與可替代能源價格掛鉤的機制。完善燃氣價格政策,在條件具備時對居民使用管道燃氣實行超定額加價政策。按照國家的部署,適時推進燃油費改稅工作。

4、制定和完善節地價格政策。完善土地出讓競拍制度和土地出讓價格管理制度,規范土地出讓價格行為,嚴格執行土地最低保護價政策,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制止招商引資中競相降低地價的行為。充分利用收費政策盤活存量建設用地,控制新增用地。完善土地閑置費征收管理辦法和城市配套費的征收辦法,適當提高耕地開墾費,促進土地節約和集約使用。

(二)制定促進環保的價格政策

1、完善城市污水、垃圾處理的收費制度。全面實施城市污水、垃圾處理收費制度,推進城市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運營的產業化、市場化和投資主體多元化。按照“保本微利、逐步到位”的原則,逐步提高城市污水、垃圾處理費征收標準。制定有關加強城市污水、垃圾處理費征收和使用管理辦法,確保城市污水、垃圾處理收費全額用于規定治污范圍。進一步推進和完善醫療廢物、危險廢物處理收費制度,積極促進醫療廢物、危險廢物處理的產業化發展。

2、完善排污費的收費政策。按照國家部署健全和完善污水、廢氣、固體廢物、危險廢物、噪聲超標等排污費收費政策,提高污染物排放成本,建立“誰污染、誰治理”、“污染者付費”的收費機制,運用價格杠桿鼓勵企業主動治污和限制污染物的排放。

3、制定鼓勵清潔能源生產消費的價格政策。逐步按照脫硫實際運營成本和“保本微利”的原則,制定脫硫加價標準;同時落實脫硫排污費補貼政策,制定脫硫副產品綜合利用的價格政策,促進電廠脫硫工程建設。完善清潔汽油優質優價政策,促進清潔汽油的普及使用。合理確定乙醇汽油等清潔能源價格,加大清潔能源使用比例。

4、完善綠色環保產品認證和檢驗檢測的收費政策。合理制定有機食品、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環保產品的認證和檢驗檢測收費標準,規范收費行為,促進綠色環保產品的開發和生產。

5、完善環境監測的收費政策。適當調整環境監測服務收費標準,促進環境評估、環境背景值調查、環境評價監測、治理工程項目環境效益評價監測等環保工作的開展。

(三)制定促進再循環的價格政策

1、制定鼓勵減少一次性用品、抑制過度包裝的價格管理辦法。制定一次性用品價格行為規則,限制一次性用品的生產和使用。制定包裝成本在產品成本中的構成比例,促使包裝行業壓縮無實用性材料消耗,抑制產品的過度包裝。

2、規范維修行業的價格行為。研究制定維修行業價格行為規則,整治維修行業價格秩序,做好維修行業明碼標價工作,促進維修行業健康發展,進而促進產品的修復、翻新的重復使用,延長產品使用周期。

3、建立廢棄物資源化的收費制度。制定大宗廢舊資源回收收費管理辦法,鼓勵企業回收利用廢品廢物生產,促進廢金屬、廢紙、廢塑料、廢舊輪胎、廢舊家電及電子產品、廢舊紡織品、廢舊機電產品、包裝廢棄物等的回收和循環利用。

4、制定鼓勵使用再生水的價格政策。合理制定污水處理廠再生水與原水、供水之間的比價關系,建立鼓勵企業使用再生水代替原水、供水的價格機制,既為污水處理行業提供后續發展動力,又為使用再生水的企業降低成本提供條件。

(四)制定促進能源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的價格政策

1、制定鼓勵開發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價格政策。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電力建設項目實行還本付息、合理回報的價格政策,按相當于現行電力行業的利潤水平,制定核電、垃圾焚燒發電、風電、水電、太陽能電、地熱能電、沼氣發電等環保電能的價格。大力吸引各方投資,促進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

2、制定礦產資源保護的價格政策。按照國家的統一部署,規范涉及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各種收費,研究制定以資源量為基礎的礦產資源補償費征收管理辦法,運用收費政策抑制對礦產資源的過度開發利用,制止礦產資源浪費行為。

3、制定促進森林資源保護和可持續開發利用的收費政策。全面規范整頓涉及木材生產經營包括造林、育林、采伐、加工、銷售、運輸過程中的各種收費。研究制定保障森林防火的收費政策。充分發揮公益生態林建設補償金、育林基金的作用,促進森林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利用。

二、推進資源環境價格改革的保障措施

(一)深化資源環境價格改革,必須充分考慮到對價格總水平穩定的影響

資源性產品價格位居整個產品價格的上游,對其他產業價格特別是下游產業價格是有很強的傳導效應。調整和提高資源環境價格,必須充分考慮財政的承受程度、下游企業的消化幅度和消費者的負擔限度,統籌兼顧,循序漸進,分步到位,將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的傳導壓力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確保價格總水平的基本穩定。

(二)制定資源環境價格改革方案,必須廣泛聽取群眾意見

資源環境價格改革與人民群眾息息相關,從成品油價、天然氣價、煤價、電價、水價,到排污費、生活垃圾處理費、公共交通票價等的改革,幾乎覆蓋了老百姓的全部生活資料價格。為了爭取全社會的理解、支持和參與,必須大力宣傳,加強溝通,提高改革的透明度。要改進和利用聽證會等形式,客觀評估人民群眾的承受能力,正確把握改革方案的出臺時機、提價幅度、實施步驟、預期目標,增強改革的科學性、預見性和主動性。

(三)實施資源環境價格改革,必須建立對弱勢群體的保護機制

資源環境價格改革將增加群眾生活支出。在推進價格改革的同時,要著手建立低收入群體利益保護機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建立健全各項社會保障和救助制度,逐步提高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最低工資和失業養老保險等標準。發揮價格調節基金作用,對城鎮低收入群體和農村困難群眾給予適當補貼,妥善安排好城鄉低收入群體的生活。對因資源稀缺引發的價格上漲和環保收費提高而增加的收入,要收歸國庫,真正用于資源開發利用和環境保護,并對低收入群體和公共公益服務行業給予必要的支持。

(四)推進資源環境價格改革,必須與打破行業壟斷、推動市場競爭相結合

從粗放型、低效型轉向集約型、高效型增長方式,不僅要調高偏低的資源性產品價格,而且還要明晰國有企業產權機制,走出政策性價格保護的“怪圈”。國有壟斷企業如果定位于以提供公共服務為主,國家就應當對其政策性虧損予以彌補;反之,如果定位于以盈利為目的,國家就應當放開市場,允許私人資本進入壟斷行業,參與競爭。尤其要加大對那些投資回報率高的細分產業進行開放,由市場競爭決定價格走勢,推動資源環境使用良性循環。

廢品回收管理辦法范文第4篇

要不要考慮換臺再制造發動機?這可能是未來所有車主面臨的選擇。

位于襄陽市高新區的深圳工業園幾處廠房內不時傳出各種設備運轉的“嗡嗡”聲。循聲進入廠房,放眼望去這里與普通車間有所不同,遍地都是看上去污跡斑斑已經廢棄的汽車零部件。十幾名穿著藍色制服的工人正在各種設備前工作。這是康明斯(襄樊)機加工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工人的任務是對已經損壞的發動機零部件進行再制造。

“再制造在東風康明斯不再是一個概念,作為國家發改委確定的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試點企業,2011年至今已經銷售發動機3000臺,整機營業額超過1億元。預計到2015年再制造發動機產銷量要達到1萬臺。”東風康明斯再制造項目經理胡濤告訴《中國經濟和信息化》記者。

起步

“再制造”就是“循環再利用”。再制造不同于簡單的“修理”,也不同于“翻新”,而是以設備的全壽命周期理論為指導,以實現廢舊設備性能提升為目標,以優質高效、節能環保為準則,用先進的技術和產業化的生產為手段,所進行的修復、改造廢舊裝備的一系列技術措施或工程活動的總稱。與新品相比,再制造能夠節約成本50%、節能60%、節材70%,對環境的不良影響與制造新品相比顯著降低。

汽車再制造是汽車產業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技術途徑之一,通過再制造,傳統汽車制造產業鏈得以閉合。而在歐美等西方發達國家,汽車零部件再制造已有幾十年歷史。二戰后,汽車零件產能不足,汽車制造商就推出由廢舊零件再制造的、價格便宜而又有質量保證的零件。而現在幾乎所有主流汽車品牌都有再制造廠以及置換件業務。

“對于汽車發動機而言,再制造發動機是將回收后的發動機進行拆解清洗,替換或修復不合標準的零件,再按新發動機制造標準進行裝配,最后將這臺發動機恢復到像原產品一樣的技術性能和產品質量。”胡濤介紹說。

我國在上世紀90年代末引進“再制造”概念,以進行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產業革新。2005年,國務院有關文件均明確指出國家“支持廢舊機電產品再制造”,并“組織相關綠色再制造技術及其創新能力的研發”。同年11月,國家發改委等6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組織開展循環經濟試點工作的通知”,其中再制造被列為四個重點領域之一。在2009年生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中,對再制造產業也進行了詳細闡述。2010年,我國又將包括汽車在內的再制造行業列為國家“十二五”戰略性新興產業。

目前,我國的汽車保有量已經超過了1億輛,每年報廢規模超過500萬輛。汽車再制造充分利用廢舊資源,通過價值再造,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雙贏,符合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經濟的要求,成為未來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2008年3月,國家發改委授予了國內14家汽車及零部件企業開展“再制造”項目的資質。這14家企業品牌影響力大,節能減排的社會責任感強,在各自領域內技術過硬,東風康明斯就是其一,這也成為東風康明斯再制造事業的起步。

2008年9月,東風康明斯發動機公司的再制造試點方案經過國家發改委的評審。2009年2月,東風康明斯與其母公司美國康明斯公司簽訂合作協議,投入1億元,推進東風康明斯的再制造項目。

“康明斯在美國市場的再制造項目已經開展了50多年時間,積累了大量技術資源,為東風康明斯提供了標準、技術、人才、工藝等各方面支持,讓東風康明斯的再制造項目一起步,就走在了行業前列。”胡濤說。

2010年3月,東風康明斯“再制造”廠房正式落成啟動,當年12月正式推出產品,設計規模年產發動機1萬臺。

2012年東風康明斯正式通過國家發改委驗收,成為再制造試點單位,國家給予420萬元的財政支持。

困局

“再制造并不是二手貨”胡濤一有機會就給周邊的人普及這個觀念。

盡管東風康明斯再制造起步已經2年之久,雖然一再承諾產品質量等同于新品,用戶承諾和三包保修等各方面也與新產品完全一致,但是用戶還是很難接受,總有人在提“貨舊一半價”。殊不知由于國內汽車發動機回收管理體系不健全,存在著一個龐大的灰色回收網絡,而正規廠商的舊件收購成本較高,導致發動機進行再制造的生產成本與新機相差無幾。

困擾的不僅僅是用戶難以接受,還有部件首次制造的設計和生產問題。胡濤介紹說,目前,再制造主要有兩類實現方法,分別是減尺寸法和恢復尺寸法,兩類方法各有優劣。減尺寸法的主要優勢在于質量相對穩定,成本相對較低,更適合大批量生產,但是由于不同報廢品尺寸不盡相同,因此加工一致性較差,用戶不易接受,且會導致維修不便;而恢復尺寸法再生產的產品與新產品基本一致,用戶接受度較好,且可直接使用新產品的維修配件,但質量較難控制,工藝成本較高,生產效率較低。兩種工藝中的任何一種都需要部件有再加工的可能,我國目前大量部件在設計之初并沒有考慮再制造的可能,給再制造帶來了很多麻煩。

鑒于市場情況,為了便于用戶快速接受再制造,國家規定再制造的產品不進入新機裝配市場,只進入零配件維修市場。東風康明斯將再制造市場瞄準從事大型運輸行業的舊發動機更換市場。用戶提供舊的發動機并繳納新發動機60%的款項即可換取一臺再制造的發動機。以舊換新的再制造模式,使得用戶能夠以最小的成本支出,獲取更新的發動機,又為再制造的生產培育了穩定的原料來源。

雖然國內年均報廢發動機數量高達500萬臺,但對于東風康明斯來說,回收舊發動機也是困擾再制造開展的一大難題。“由于國內用戶的過度使用導致發動機損傷程度遠遠大于國外水平;還有部分發動機經過修理,原廠部件被替換成水貨甚至假貨,這些行為使得本該可以通過再制造修復的部件不得不用新件替代而增加了再制造發動機的成本。”胡濤抱怨。

賽迪智庫裝備工業研究所所長左世全認為,汽車再制造主要是汽車零部件的再制造,雖面臨很好的發展機遇,但長期以來產業內部一些深層次問題制約了其健康發展。根據仍在實施的國務院307號令《報廢汽車回收管理辦法》規定,發動機、變速器、前后橋等“五大總成”必須交售給鋼鐵企業作為生產原料。

總體看,我國汽車再制造產業還處于起步階段,現有能夠形成規模、具備再制造能力的企業只有6家左右。

目前,汽車再制造產業秩序相對混亂,存在一些缺乏資質的小作坊,依靠私賣發動機、變速器等總成,獲取巨大的利益。

汽車再制造企業整體技術水平也有待提高。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生產需要按照特定的流程進行拆解、清洗、檢測分類、失效零件的再制造加工或替換、產品再裝配,最終經嚴格測試后出廠進入到市場。而我國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產業總體上設備落后,投入成本太高,單靠企業本身負擔壓力很大,這導致國內再制造產業與國外同行相比,在技術和質量上還存在較大差距。

襄陽市汽車產業辦公室副主任徐春林認為,當前汽車再制造作為一個新的理念還沒有被人們廣泛認識,消費者沒有真正認識到使用再制造產品的好處;國內還沒有形成汽車再制造產業發展的政策環境。

激活

近年來我國汽車再制造取得了積極進展,再制造企業在技術、政策、標準、市場規范等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巨大的國內市場也吸引了一些國際汽車再制造企業。除了東風康明斯早已瞄上這一市場外,德國的ALBA公司、英國的李斯特集團等都已經進軍中國的汽車再制造行業。“盡管當前中國的汽車再制造行業剛剛起步,處于萌芽階段,但未來的前景十分廣闊。隨著近些年來中國汽車保有量的急劇增加,每年報廢汽車數量也將穩步增加,為再制造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如果按照美國等汽車發達國家汽車保有量和再制造產業發展的比例來看,中國汽車再制造行業還有巨大的發展潛力。”襄陽市汽車產業辦公室副主任徐春林說。

放眼全球,汽車發動機再制造已經成為一個朝陽產業。與歐美等汽車發達國家相比,起步于“十一五”時期的我國汽車再制造行業發展較慢。

廢品回收管理辦法范文第5篇

關鍵詞:報廢汽車;逆向物流;對策

中圖分類號:F252.19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consumers will replace their vehicles due to their pursuit of comfort and power performance. It must result in a sharp increase in the car ownership. Thus, in future we will have a lot of scrapped cars. When a car is scrapped, the only materials that can be recycled from it are the metals, tires and other thermoplastics while others, such as coatings, adhesives, thermosetting plastics and glass, will be discarded as wastes. So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rate of these vehicles is still quite low. So how to reduce the pollution of these materials to the environment, and how to make the automotive industries improve the recycling rate of these scrapped vehicles are very important issues for the automotive industries to jump to. Therefore, coming up with the 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re so imperative at present.

Key words: scrapped cars; reverse logistics; countermeasure

汽車逆向物流是指以保護環境和客戶滿意度為宗旨,使返回的汽車產品、資源和相關信息反向供給流回汽車制造企業。汽車逆向物流包括兩類:一類是汽車產品因質量缺陷而召回的逆向物流;一類是因壽命到期、置換車輛或意外損害形成的逆向物流。這個流回環節中的殘次件和車主因更高生活質量追求而淘汰的整車和配件,若沒有合理處置,必然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安全隱患和對環境的危害。完善優化汽車逆向物流事業,將最大限度地利用廢舊汽車為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做貢獻,可緩解資源短缺與資源浪費的矛盾,同時報廢汽車回收本身也是一個前景大好的事業,合理發展必然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下面就汽車逆向物流在我國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并對良性發展汽車逆向物流提出幾條建議,旨在盡可能地提高報廢汽車的再利用率,降低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

1 我國報廢車輛逆向物流發展的現狀

1.1 我國報廢汽車回收業現狀

在我國,汽車產業經過多年的發展,產銷量已經達到世界第一,報廢汽車的數量也在劇增,2015年報廢汽車將增至831萬輛,但是汽車逆向物流的發展卻一直顯得十分落后,也還未構建起較為完善和科學的汽車逆向物流體系。

廢舊汽車的回收在我國雖已有30多年的歷史,由于沒有規范的報廢汽車管理制度及高效管制的汽車二手市場,導致我國報廢汽車實際回收量非常低,同時還存在著違法的回收黑市。國家通過立法規定自2017年起,汽車回收利用率必須達到95%,其中材料的再利用率不得低于85%。伴隨著再制造行業的發展,我國一直在不斷探索、完善和更新法規的可執行性、規范性和標準性,加大了針對汽車回收市場的監管力度,出臺了一些政策及財稅支持對回收企業、單位等加以鼓勵,使得汽車回收行業雖已初具規模,但受技術規范、技術手段等方面的限制,造成零部件利用率和生產效率低下,回收利用率不高,同時帶來了環境污染問題。

1.2 報廢汽車材料再生技術現狀

汽車總重量的80%左右是金屬材料,最理想的車用金屬材料回收方式是直接對含該金屬的報廢車輛零部件進行再使用(這些零部件被再制造后用到其他車輛上),不能再使用的零部件則以材料形式進行回收。

廢鋼鐵的主要用途是回爐煉鋼,它是電弧爐煉鋼的基本原料,用量約占鋼鐵料的70%~90%;對氧氣轉爐而言,廢鋼既是金屬料又是冷卻劑;廢舊鋁再生主要熔煉成再生鋁合金錠、熔煉成加工鋁材用的錠坯或直接熔煉與鑄造鑄件;廢鎂料回收則主要通過蒸餾法和熔解法來回收純鎂、鎂合金;汽車用廢塑料可以再次加熱成型制備性能要求相對較差的塑料制品或粉碎作為填料、填埋;汽車用廢橡膠回收則主要用于輪胎翻新、生產再生膠和膠粉以及熱分解;報廢汽車玻璃則直接拆解下來經過質檢、合格后作為配件投入使用或直接加工,轉為原料投入生產(對于夾層玻璃,回收后需將玻璃和玻璃間的高聚物進行分離,再分別進行回收,但因回收價值低,在我國該玻璃基本作為廢棄物進行填埋處理)。

1.3 現有的回收企業規模較小,技術落后,缺少處理回收汽車的物流企業

汽車產品對逆向物流服務商的年處理能力、技術服務水平和物流網絡的覆蓋程度等都要求很高,特別是零配件的運輸等,需要相關物流企業具備先進的技術達到高效的資源協調能力,能快速提供解決方案。而我國汽車逆向物流市場又正處于起步階段,存在差錯率高,信息失真率高,信息傳輸慢,管理效率低等現象,缺少一系列能承擔汽車逆向物流的企業組織。

國外報廢汽車處置流程包括大規模機械化拆解、破碎、分選和ASR(汽車粉碎殘余物)回收利用,圍繞環保減少ASR填埋量和回收利用率要求,以金屬材料的回收利用為主開展,以減少勞動力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為目標發展,采用的工藝路線為:環保預處理(拆解報廢汽車中的廢油廢液、安全氣囊、動力電池等)、零部件拆解(拆除可再制造和可再利用零件,比如發動機、轉向器、變速器等)、機械化破碎(對經過拆解的報廢汽車進行破碎)、機械化分選(對碎片進行分選,分選出有色金屬,黑色金屬,非金屬等)、ASR回收利用(對分選得到的ASR以能量的形式進行回收,減少ASR的填埋量)等。

我國報廢汽車回收企業受規模和技術的限制,企業無法提供處理報廢品所需要的先進的技術、設備、工藝,而且該行業初期投入較大,資本回收時間長。作為汽車回收環節的執行者拆解企業,主要以手工拆解為主,露天作業、人工切割,拆解工藝粗糙,未達到完全拆解和完全深度處理,現階段的標準處理流程為:進場驗車、車輛暫存、車輛清洗、電瓶拆除、氟利昂抽取、廢油液抽取、車門拆除、汽車翻轉、發動機拆除、零部件檢驗、再生資源分類、可利用部件入庫,車輛拆解后回收利用的主要用途是金屬材料的再利用。

1.4 規章制度、回收體系尚不健全

我國報廢汽車回收行業正處于起步階段,存在許多問題尤其是拆解處理中存在的有害物質處置不當。

2001年,國務院頒布的第307號令《報廢汽車回收管理辦法》規范了汽車回收活動。2006年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和環保總局聯合頒布了《汽車產品回收利用技術政策》,明確了汽車制造方對報廢汽車回收利用的責任,宏觀提出了汽車回收利用產業的管理思路和發展方向,但無具體操作實施規定,僅限定了一些控制指標。2009年實施的《循環經濟促進法》引導著我國汽車產業可持續方向發展。

近年來,國家雖補充制定了一系列針對報廢車輛的法規條例,但廢棄車輛的管理涉及多個部門,存在職能交叉、職責不清等問題,還存在汽車回收黑市,擾亂著中國回收市場秩序,帶來了巨大的安全、環保隱患,另外因制造商、政府機構和消費者之間未能達成一致,回收處理的立法工作陷入了困境,使得廢棄車輛及配件回收無章可循進而導致混亂局面。

2 具體實施建議

2.1 完善專業的汽車逆向物流管理系統

因為回收的汽車個體龐大、復雜、分散,加上我國整體物流條件不成熟,給回收物流管理造成了許多困難,因此建立一個汽車逆向物流管理系統迫在眉睫。通過該系統可收集報廢汽車的流向信息,利用信息技術對回收的汽車零部件分類倉儲,并將拆解得到的數據如在回收分解環節就將類別、型號和使用年限信息等錄入系統,從而建立起汽車回收信息監測系統,方便相關監管機構能夠有效監測回收績效及回收實施效果,降低勞資和勞力的消耗。目前運作該系統管理成本相對較高,經濟回報緩慢。但具有長遠發展的意義,如對汽車逆向物流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和回收汽車處理方式提供研究資料的意義,同時也是比較理想的方案。

通過專業的汽車回收利用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統,不僅可以有效控制倉儲、運輸、加工、配送等的管理,也可對回收汽車的損壞原因、使用程度等方面量化管理,另外汽車逆向物流管理系統還可以提供具有研發價值的信息給汽車制造方,為汽車的研究和創新提供可靠的依據,并可方便調動全國各地的物流條件,從而使制造商、銷售商及一切相關回收組織可以做到利益共享、信息共享、風險共擔的科學發展目標。

2.2 通過法律、法規、政策激勵企業開展汽車回收

在汽車回收方面,我國法律需要不斷完善和更新,確保法規的標準性、規范性和可執行性,加大汽車再生市場的監管力度,讓全社會擔起汽車回收利用的責任,政策中還要在責任和利益的分配之間做一些補充規定,根據成本和收益的比值劃分回收利用的責任,尤其是不能把它完全推給回收拆解企業,而汽車生產商則要在一開始承擔起相關責任來。

如在可回收再利用率上,規范化生產企業和進口企業,具體要求企業在制造汽車過程中不能使用重金屬,通過減免稅收和綠色貸款等方式鼓勵并支持環保汽車的生產和銷售,要求企業應該進行自我評估,將信息進行公開,擔起產品回收的責任,確定他們生產的車輛必須達到的可再利用率的目標,同樣還要提供拆解的信息,建立起完整的分類、回收、復原及再生使用系統,以便于管理者和相關合作方可以更為有效地收集和回收汽車產品,最后再針對回收企業、生產企業、進口企業等在責任和利益的分配之間做一些規定,加強我國的相關立法與執法,增強汽車回收合作企業的結構,使汽車回收合作企業在這個過程中盈利并負責。

2.3 促進汽車回收各環節積極參與回收

通過各種方式多角度宣傳,增加各方的環保意識與參與性,作為汽車生產商應提高廢舊車輛的補償,鼓勵消費者在一些二手市場網站和社區進行置換,使消費者能通過合法途徑報廢車輛,制造方還可以在汽車出廠時的說明書或者維修單等印刷與回收相關的提醒,建立以汽車制造方為核心的汽車回收體系,通過發揮汽車回收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作用,進行研發報廢汽車回收利用技術,并充分改善汽車回收拆解業的市場環境,以期達到高效回收的目的,致力于實現汽車的科學化、環保化生產銷售及使用。在歐美一些國家,報廢汽車的回收問題也是由汽車生產廠家、國家相關單位、一些環保志愿組織等協同努力進行處理的,其運作效果良好,值得借鑒。

2.4 對回收的廢舊汽車及配件應有專業的企業進行處理

受到經濟利益的影響,生產廠家往往忽視報廢汽車再利用這一市場發展機會。對于廢舊汽車及配件回收再處理的規模企業,生產廠家和國家相關部門應對其回收額的大小給予經濟上的補償,而對于廢舊汽車倉儲管理等方面,可以借助周邊附近銷售企業,對回收到的舊汽車及配件,由專業技術人員對回收配件進行一般鑒定和評估,對廢舊汽車相關零件進行分類回收處理,一部分可再制造的在完成制造后以正規的渠道投入使用,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另一部分則定期定量送回回收終端,由此科學地完成廢舊汽車回收物流處理。

3 結束語

盡管目前建立和發展一個完善的廢舊汽車逆向物流系統面臨著眾多困難,如何實現報廢車輛及配件的有效回收仍是循環經濟視角下的重要課題,如果有意識地加強汽車逆向物流方面的管理,隨著執法力度的不斷增強以及汽車生產商、銷售商的大力支持,并從經濟鼓勵等方面深入至環保生產、銷售和使用等環節,必將推動著我國建立一個標準的汽車逆向物流體系,實現高效率、循環經濟的發展,當然汽車逆行物流系統還需要工信部、國家環保總局等政府相關部門及廣大汽車消費者的大力支持,進而加強我國國情下逆向物流運作模式的治理與優化,有效提高汽車逆向物流運作效率,在環保與經濟、社會效益上獲得“雙贏”。

參考文獻:

[1] 彭曉莉. 基于循環經濟的綠色物流研究[D]. 武漢:武漢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2] 董晨陽. 循環經濟理論在我國報廢汽車回收工程中的應用研究[D]. 長春: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

[3] 劉嘉瑩,邵良杉. 第三方逆向物流再制造網絡模型與算法設計[J]. 物流工程與管理,2010(1):78-80.

[4] 孫浩,達慶利. 制造/再制造集成物流網絡設施選址問題研究[J]. 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2009(2):362-368.

[5] 阮略成,李杰. 第三方汽車逆向物流模式淺析[J]. 汽車工業研究,2006(12):39-41.

相關期刊更多

城鄉致富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江西省農業科學院

機電設備

部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

創意與設計

部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横山县| 奎屯市| 改则县| 长泰县| 茌平县| 仙居县| 曲靖市| 门头沟区| 揭东县| 时尚| 平潭县| 广宁县| 鸡泽县| 南平市| 开原市| 龙泉市| 东丰县| 锡林浩特市| 梨树县| 沛县| 竹溪县| 沅江市| 金秀| 巴马| 合山市| 延川县| 库车县| 湟中县| 中西区| 治多县| 格尔木市| 南澳县| 通化县| 兴义市| 梧州市| 驻马店市| 邓州市| 安仁县| 德惠市| 广河县| 屏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