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剖宮產手術室護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系統化整體護理是一種創造性的、個性化的、整體的、有效的現代護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精神上處于滿足而舒適的狀態,降低不適的程度。剖宮產手術對產婦是一種應激源,術前患者產生較明顯的心理應激反應,除擔心自身安危同時還擔心嬰兒的安危,其心理受到了雙重壓力,大部分為初產婦,加之文化層次偏低,對分娩知識了解甚少,更容易出現心理焦慮。手術室護士通過對每位剖宮產婦的心理特點,才能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措施,結合“以人為本”的整體護理觀,給產婦提供人文關懷,使產婦達到最佳心理狀態接受手術和護理,為手術后康復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臨床資料
1、一般資料
本組348例,年齡20~35歲,平均25.5歲。初產婦316例,經產婦32例,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178例,初中至高中130例,高中以上40例;合并癥:妊高癥55例,糖尿病7例。
二、護理方法
1、術前訪視
手術前一天巡回護士到病房閱讀病歷,了解產婦的一般情況、既往病史、手術史、藥物過敏史及各項實驗室檢查結果,注意有無異常,了解本次剖宮產的原因,以及病情的輕重緩急。探視產婦時要注意儀表端正、態度和藹、言行規范,語言要通俗易懂盡量少用醫學術語。囑咐病人術前晚注意保暖、保證充足的睡眠、術前禁食水、不化妝、不佩戴首飾,配合病房護理人員做好術前準備,簡介手術室環境、手術臺次、麻醉及配合方法、術中注意事項;通過關注、真誠和尊重的態度,給患者以良好的第一印象,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最大限度的消除恐懼焦慮心理,耐心地解答產婦關心的手術,麻醉,術后疼痛等問題,使產婦對手術方法,路徑、麻醉鎮痛方法有全面的了解,從而打消顧慮。同時要做好家屬的工作,使產婦獲得心理支持。
2、術中護理
產婦進入手術室后,做好安全查對工作。在產婦進入手術室之前,護士應將所用的器械物品和儀器準備好,縮短產婦進入手術室到手術開始的時間,減少準備器械時產生的噪聲和忙亂給產婦造成新的焦慮。多數產婦在進入手術間時,恐懼感會更為強烈,尤其是急癥剖宮產術患者,表現為心率加快、血壓升高,精神高度緊張,對各種刺激均十分敏感,所以給產婦過床、擺,動作要輕、穩,特別是有男醫生在場時,避免過多暴露產婦身體,以滿足自尊需要。醫務人員言行舉止都應慎重,不可邊手術邊談論一些與手術無關的話題,以免使產婦認為醫護人員對手術不夠重視而失去安全感。手術間可播放輕柔的背景音樂可分散患者注意力,使患者精神情緒穩定,從而增加對疼痛的耐受性。手術開始前、關閉體腔前、關閉體腔后,巡回與器械護士做好手術器械和敷料的核對,器械護士熟悉手術步驟,應用自己熟練的專業技與手術醫師密切配合,盡量縮短手術時間,使手術順利完成。巡回護士要做到各項護理記錄完整、準確,并且在手術全過程中注意各種導管的通暢。
3、術后隨訪
術后1~3天,由負責手術的巡回護士回病房向產婦了解術后的情況,包括傷口的疼痛情況、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身體的恢復情況等,指導產婦預防手術合并癥、促進術后康復。給予患者必要的健康指導和祝福語言,解答患者術后仍然存在的疑慮。征詢產婦對手術室工作、麻醉醫師、手術護士的滿意度,有何意見和建議。認真總結經驗,解決存在的問題,不斷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
三、結論
隨著醫學模式的發展,手術室護理模式也從只重視病人的疾病護理轉變到以人為本的整體護理上來。手術室的護理工作不僅僅局限于手術室內的工作,而是根據產婦術前、術中、術后不同的需要,采取深入、細致、全面、有針對性的護理。改變以往手術室護士送來什么產婦做什么手術的被動工作局面,通過整體護理實踐,開展的整體系統化護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時也使整個護理隊伍的素質得到提高,使手術室護理與病房的整體護理得到了貫通,是現代護理模式的需要。
由于許多復雜的原因,剖宮產率逐年上升,做好剖宮產手術后的護理,直接關系到母子的生命安全及健康。我們以現代護理觀為指導,以護理程序為核心,對剖宮產病人進行了客觀全面的評估,提出了疼痛、睡眠形態紊亂、組織完整性受損、有新生兒受傷的危險、活動無耐力、母乳喂養無效、有感染的危險、潛在并發癥八個護理問題,制訂了相應的護理目標,采取了有效的護理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護理效果,最后對護理效果進行了客觀的評價。
參考文獻:
【關鍵詞】產婦;圍術期;護理
眾所周知,剖宮產手術對每一位孕婦來說都是一種特殊經歷,又是一種特殊的手術,關系到母嬰兩條生命的安全。做好剖宮產產婦的護理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護理模式也演變到以人的健康為中心的系統化的整體護理。護士只有掌握了每一位剖宮產產婦的心理特點,才能針對性地采取相應措施,做好圍術期護理。
1心理特征
焦慮、恐懼、緊張心理:產婦由于對手術缺乏相關知識,怕麻醉、怕疼痛,怕自己和胎兒術中出現意外,充滿焦慮、恐懼、緊張,甚至不能配合手術。
2護理方法
2.1術前護理
(1)認真做好術前防視,掌握產婦的一般情況。介紹有關麻醉方式和手術方法,術中和術后可能出現的問題,消除產婦恐懼心理,并告知其手術是在充分麻醉、無痛情況下進行的,使其增強對醫護人員及麻醉師的信任感,更好的配合手術。(2)同時做好家屬的工作,消除顧慮。產婦家屬的態度對產婦的心理狀態有很大的影響,護士應說明手術的必要性、安全性,使家屬理解并配合。對經濟條件允許術后怕痛的產婦,護士可告知術后可用鎮痛泵,使其順利渡過術后二十四小時。
2.2術中護理
(1)護士應主動關心產婦,核對姓名、床號、住院號,應用自己熟練精湛的技術開放靜脈通道,提前提高室溫迎接嬰兒的到來,并給產婦保暖,始終陪伴在產婦身邊。觀察產婦一般情況和胎兒情況,及時發現問題,果斷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處理,使手術順利進行。告知產婦如取胎兒時會有牽拉痛,并囑產婦深呼吸,以減輕不適和疼痛。并與器械護士一起做好清點核對工作,保持吸引管道通暢。(2)協助助產士處理臍帶和及時吸出胎兒口咽部吸入物,及時告知產婦胎兒性別及發育情況,以及母乳喂養的好處,和助產士一起讓胎兒與產婦皮膚接觸,早吸吮、早開奶。
2.3術后護理
(1)術后及時給產婦包扎傷口。觀察尿袋內顏色、量及尿管是否通暢。及時報告給醫生出血量和尿量。保護好靜脈,護送產婦出手術室并床頭交接班。(2)術后隨訪有助于護士評價術中護理效果,當產婦知道手術室護士仍然關心她術后恢復情況會非常愉快,這種愉悅的心情能夠促進產婦早日康復。(3)告知產婦拔尿管后可在床上適當活動,多翻身,術后三天可下床活動,促進腸蠕動,減少腹脹。減少肺部感染,防止壓瘡和血栓形成。但時間不宜過長,動作不能太大,防止創面出血。
3體會
目前,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剖宮產率被顯著提高至60%,而手術室是治療疾病的重要場所,患者往往因術前麻醉而恐懼,且術后切口感染率明顯上升,嚴重影響術后療效[1]。有學者研究指出應用手術室護理可減少患者的切口感染率,運用綜合性、精細化的護理減少患者因防感染意識薄弱而造成的感染[3],并提高產婦術后護理工作滿意度,使患者保持穩定的心態安全經歷手術。為此本研究分析手術室精細化護理對產婦剖宮產術后切口感染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行剖宮產手術患者150例,根據不同的護理方式分為兩組,分別為對照組與觀察組。觀察組75例,年齡21~36歲,平均(28.76±5.42)歲;孕周37~40周,平均(38.42±4.57)周。對照組75例,年齡22~35歲,平均(28.67±5.38)歲;孕周38~41周,平均(38.36±4.54)周。兩組患者在上述一般資料(年齡、孕周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執行。
納入標準:①產婦年齡均> 20歲,且≤43歲;③患者均經檢查,均有剖宮產指征,擇期擬行剖宮產術治療;②均獲得患者或家屬知情且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患者有剖宮手術禁忌證;②患者有嚴重的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不全。
護理方法:對照組采取常規手術室護理,完善相關術前檢查,做好術前準備,積極、主動地配合醫師完成手術。觀察組應用手術室精細化護理。①護理人員在術前1d為患者講解有關剖宮產的基礎知識,并使其了解手術過程,鼓勵產婦放松心情,緩解不良情緒。②充分了解患者的術前需求及問題,時刻關注產婦的基本情況,適當限制家屬及其他工作人員進出次數,保證其環境的清潔,避免感染。③護理人員需在術前2 d內對產婦完成相關的術前檢查(排尿、血壓及心率、血糖等),做出詳細的時間記錄。④與患者多溝通,解除患者心中疑慮,增加其治療信心,減少患者的焦慮和緊張等消極情緒。為患者進行術前心理輔導,使患者以最好的心理狀態接受治療。⑤完善術后隨訪,定期觀察產婦術后切口有無滲液、紅腫或出血,如有需要,及時給予清創、換藥,?幼髑崛幔?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耐心解答患者的疑問,了解其心理需求,收集并整理患者對本次護理服務的建議。⑥加強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導患者術后飲食及相關術后功能的康復,尊重其隱私及自尊。
觀察指標:切口愈合標準如下。①甲級愈合:切口無不良反應,自然愈合;②乙級愈合:切口處有積液、破裂或血腫等不良情況,但無化膿;③丙級愈合,切口處需二次引流,丙級愈合視為切口感染。產婦對護理工作評價態度采用調查問卷方式,總分100分值,1~60分不滿意,61~80分一般,81~100很滿意。總滿意度=(很滿意+一般)例數/總例數×100%。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8.0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產婦切口愈合及感染發生率情況:觀察組產婦甲級愈合率89.3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54.67%(P< 0.05);觀察組未見切口感染者,其感染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10.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兩組產婦對護理滿意度對比: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對護理總滿意度(97.34%)明顯高于對照組(85.34%),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討論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對健康與疾病的關系更加重視,而產婦往往易出現術前情緒緊張,故執行手術室精細化的護理,采用激勵性語言可鼓勵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可促使患者更好地配合醫護人員診治。
人文化的護理改變將“以疾病為中心”的護理模式轉變為“以病人為中心”,全面了解病人的生理、心理、社會的需求[1]。所以本院自建院以來,手術室就開展了手術患者術前、術后護理訪視工作,并做了跟蹤調查。
1 臨床資料
將2010年1-6月之間,共196例剖宮產產婦,隨機分為兩組。一組為對照組(A組),共114例,是因為胎兒窘迫、產程停滯等緊急情況下實行急診手術而無法予以訪視和回訪的;另一組為實驗組(B組),共82例,是因為社會因素、過期妊娠、均小骨盆等而擇期手術的。以上產婦中初產婦136例,經產婦60例,年齡在19~41歲,文化程度不限,均為第一次行剖宮產手術。
2 方法
2.1 A組 按傳統的手術室工作程序,接到急診手術通知單后,按手術需要準備常規物品及器械。在手術室門口接待產婦,核對一般資料,與產婦短暫交流,簡單詢問藥物過敏史、乙肝史及查詢術前九項。術中囑產婦配合手術,并做好術中記錄,術后即將產婦送回病房。
2.2 B組
2.2.1 術前訪視 由巡回護士執行。即接到手術通知單后,巡回護士深入產科,針對不同年齡、不同層次的產婦以不同的溝通方式取得資料。訪視內容包括了查閱病歷了解產婦的肝功能、澳抗、既往史、手術史和過敏史;觀察產婦身體狀況、體型、心理狀態、肢體運動、血管充盈度;向醫生了解手術方式,是否需要特殊材料及特殊配合,從而對該手術有了一定的了解;著重向產婦介紹術前注意事項、禁水食、取掉義齒及身上一切飾品和貴重物品,介紹手術室環境條件及負責該手術的護士名字,詳細解釋麻醉的配合方法及重要性,囑術前放松精神,安心休息,手術當日導尿更衣后送入手術室。通過一系列的解釋工作,使產婦了解手術室的工作程序,對手術有正確的認識,充分發揮個人主觀能動性,從而緩解對手術的不安與恐懼心理。
2.2.2 術后訪視 為手術后的第3天,由巡回護士深入病區觀察產婦精神狀態、皮膚是否有破損,了解體溫是否正常,疼痛情況及切口愈合情況,并請產婦及家屬對手術室工作評價和對訪視所持態度,認真如實地做好訪視記錄。
3 結果
3.1 A組 因為是急診手術,無法對其進行術后訪視工作,且由于時間緊張,產程緊迫,從而更加深了剖宮產產婦對手術的恐懼和不安,造成進入手術室后感到環境陌生,對手術的恐懼者為196例,占本組的100%;無法積極配合麻醉者為68例,占本組的60%;血壓升高,心率增快,給麻醉帶來困難使手術無法順利進行者為24例,約占本組的21%;術后對手術室工作的評價欠佳者為17例,約占本組的15%;術后表示切口疼痛在2級以上者為89例,約占本組的78%。
3.2 B組 經過了術前、術后訪視,使剖宮產產婦基本熟悉手術過程,并能調整心理,充分發揮了主觀能動性,進入手術室后對環境陌生感降低,能積極配合麻醉,使手術順利進行,無一例產婦出現血壓升高、心率增快。
4 討論
通過兩組產婦的比較,可以看出實行手術患者術前、術后訪視可有效緩解產婦對手術的恐懼、不安情緒,能有效調整心理狀態,降低手術前一晚睡眠障礙的幾率。并能讓產婦體會到受尊重,受到全面護理的良好感覺,在醫患溝通和理解上也有了不容忽視的積極作用,也能夠預防和減少醫療糾紛。術中由于了解了基本的手術過程,能以恰當的應激水平去應對手術,自覺配合麻醉,從而使手術能順利進行,使嬰兒順利剖出。術后能提高手術耐受能力,降低切口疼痛感,增加對護士的信任感,增加對手術室工作的滿意度。更能體現了圍手術期護理更趨于人性化。
【關鍵詞】妊娠合并心衰;剖宮產手術;麻醉護理
【中圖分類號】R614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4-0288-01
妊娠合并心衰是婦產科臨床上常見合并癥。妊娠期子宮增大,血容量增多,加重了心臟負擔,分娩時子宮及全身骨骼肌收縮使大量血液涌向心臟,產后回圈血量的增加,均易使有病變的心臟發生心力衰竭。同時,由于長期慢性缺氧,妊娠合并心衰可能導致胎兒宮內發育不良和胎兒窘迫[1]。妊娠合并心衰是目前導致孕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發病率約為0.5-1.5%,嚴重影響孕產婦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由于妊娠合并心衰病因多樣、并發癥多、病情變化復雜、對患者的影響大,因而臨床上對妊娠合并心衰患者必須進行嚴密的觀察并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做出合理的診斷,行剖宮產手術時采用合理的麻醉方法并予以有針對性的護理[2]。本文旨在選取2011年6月-2013年1月我院31例妊娠合并心衰產婦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并對妊娠合并心衰產婦行剖宮產手術時的麻醉護理方法及效果進行探討,為進一步的理論分析和臨床實踐提供借鑒。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采用臨床資料回顧性分析的方法,將于2012年1月-2013年1月入院診治的31例妊娠合并心衰產婦的臨床資料作回顧性分析。31例產婦年齡22-45歲,平均年齡為(30.9±6.7)歲,產婦孕周34-40周,平均孕周(35.9±2.7)周。初產婦21例,經產婦10例。31例產婦均行剖宮產手術。
1.2 護理方法
(1)術前加強心理護理。術前醫務人員應向妊娠合并心衰產婦說明具體病情及病因,告知患者妊娠合并心衰是由妊娠期血容量增多導致心臟負擔加重引起的,妊娠結束后心臟負擔減輕,心衰癥狀便可隨之緩解;行剖宮產術產婦易發生緊張、煩躁、焦慮、恐懼等消極情緒,針對此類產婦的心理問題,護理人員為其制定系統的心理護理方案,妥善處理,熱情對待患者,進而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礙和緊張情緒,使其能夠積極主動地配合、支持診斷及手術治療;(2)剖宮產術前進行備血、青霉素試敏、留置導尿管,排除各種危險因素,預防手術突況,注意保暖,行必要影像學檢測,做準確的診療評估,預防手術并發癥,適時檢測患者脈搏、體溫、收縮壓,判斷患者體征變化,準備好麻醉器械及藥品,建立靜脈通道,保證充足的氧供;(3)選擇適宜,迅速做好麻醉及手術準備工作,保證手術及時進行,剖宮產術均采用常規硬膜外麻與腰麻聯合麻醉,行麻醉時醫務人員協助產婦保持適宜,使之不要隨意移動,保證麻醉穿刺順利進行;(4)行麻醉時注意觀察產婦生命體征,密切觀察呼吸、體溫、脈搏、血壓等,若收縮壓下降到低于12kP,脈搏大于每分鐘100-120,患者出現煩躁不安、出冷汗、口唇蒼白等癥狀,應防止發生休克。如果發生休克需采取及時的、有效的措施并進行緊急干預。對于伴發高血壓征的產婦,應嚴密觀察產婦血壓變化,注意患者是否有眼花、頭痛、胸悶、耳鳴等癥狀,防止子癇發生。對伴發糖尿病的產婦術后應注意低血糖反應;(5)麻醉結束后協助產婦取平臥位,同時密切觀察心率、脈搏、血壓等的變化,出現異常時及時報告,并協助對癥治療;(6)剖宮產術中監測產婦心率、血壓、尿量、血氧飽和度等的變化。術中密切配合手術,促進手術進展,同時遵醫囑實施降壓、鎮靜、擴容、強心、解痙及利尿等治療。根據產婦心衰程度取適宜,對嚴重心衰產婦取頭高腳低位,使靜脈回流血量減少;(7)術后患者戴自控式麻醉鎮痛泵,術后行常規抗菌治療及護理;對大出血患者實施合理的、正確的自體血回輸,妥善放置引流管;術后觀察產婦子宮收縮、陰道流血量、血液顏色、有無出現血塊等情況,防止發生產后出血;產婦身體機能較虛弱,血液循環差,如有需要應根據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及時補充血容量,定時更換,增進血液循環,糾正微循環障礙,改善身體機能,盡快恢復有效循環血量;(8)對癥藥物治療,圍手術期妊娠合并心衰產婦應用西地蘭,硝普鈉等藥物積極抗心衰、護心肌,并行相應護理;(9)手術結束,對子宮進行按摩時,注意輕壓沙袋,避免手術切口扯開或錯位。雙胎妊娠及巨大兒產婦所壓沙袋應適當,避免回心血量突然增大,循環血量降低而導致術后虛脫,確保產婦生命體征穩定后做好麻醉護理交接,及時報告麻醉醫師并做好相應記錄。
2 結果
31例妊娠合并心衰產婦剖宮產術均順利完成,經合理的、有針對性的麻醉護理,術后31例產婦均無報道發生產后大出血、切口感染、心律失常等并發癥,全部痊愈出院。
3 討論
隨著現代麻醉學、臨床輸血輸液知識、外科手術方式、手術縫合材料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剖宮產已經成為解決難產和某些產科合并癥的有效手段,廣泛應用于挽救產婦及圍產兒的生命[3]。但剖宮產由于具有特殊性,其麻醉護理已經成為行剖宮產產婦臨床治療和護理的重要環節[4]。臨床上對剖宮產圍手術期患者必須進行嚴密的觀察并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做出合理的診斷,進行有針對性的麻醉護理。行剖宮產術妊娠合并心衰產婦發生緊急情況時實施及時、快速、合理干預是緊急治療成功的關鍵,對發生大出血患者,重點是保護呼吸道通暢,迅速止血,補充血容量,預防低血容量休克。手術室護理人員應迅速建立靜脈輸液通道,選擇適宜的輸液速度、輸液量及輸液晶膠比例。若癥狀嚴重,需要進行對癥治療,則護理人員需要做好充分的診斷和對患者詳細的對癥治療指導。行剖宮產術妊娠合并心衰產婦身體機能普遍較差,易受各種病變因素的影響,且剖宮產術容易伴發合并癥,并發癥發病機制復雜,因而行剖宮產術前應對患者具體的身體狀況進行謹慎的、合理的、系統的評價,確保診斷確切,再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有針對性的麻醉護理方案。正確的麻醉護理能最大程度上降低各種不安全因素的發生率,減少行剖宮產術后機體損傷導致的并發癥、后遺癥[5]。對患者進行妥善處理、預防并發癥和系統性、有針對性的麻醉護理是臨床上護理人員處理行剖宮產術妊娠合并心衰產婦的主要責任。系統性、有針對性的麻醉護理有利于提高剖宮產術成功率,降低手術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治療質量和患者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余云明,朱寧池,李霞等.妊娠晚期心衰產婦急診剖宮產的麻醉處理[J].重慶醫學,2011,38(17):2225-2226.
[2] 徐群,宗酉明,姚康珍等.妊娠合并心臟病心衰患者剖宮產的圍麻醉期處理[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1,26(9):64-65.
[3] 鄧龍姣,王越洪,康茵等.33例風濕性心臟病合并妊娠的剖宮產麻醉處理[J].暨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醫學版),2011,27(6):839-841,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