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指揮調度解決方案

指揮調度解決方案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指揮調度解決方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指揮調度解決方案

指揮調度解決方案范文第1篇

關鍵詞:應急指揮;三網融合;保證安全;降低損失

近年來,自然災害、公共衛生、社會公共安全、意外事故等突發事件時有發生,對社會的穩定發展和公眾的生命及財產安全造成了嚴重威脅。面對危害,如果應對不利,往往就會產生巨大的損失。因此,如何及時、高效地應對突發事件,最大程度地預防和減少各類突發事件所帶來的損害,成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天信息)研發的系列應急平臺解決方案,以數字化預案為基礎,具備綜合協調、臨測監控、信息報告、綜合研判、調度指揮、應急培訓演練等諸多符合應用管理業務需求的功能集,能夠幫助應急指揮部門建立統一指揮、功能完善、反應靈敏、運轉高效的應急管理機制。截至目前,該系列應急平臺已經在中央八部委以及江西、安徽、江蘇等五個省市的重要項目中得到成功應用,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應急應用平臺、指揮調度平臺、安全支撐平臺和大量行業綜合應急解決方案,為國家及時、高效應對突發事件做出了重要貢獻。

全新指揮手段 改變傳統應急指揮方式

眾所周知,在重大突發事件面前,時間就是生命,應急指揮工作往往就是與時間賽跑,以實現及時有效地援救,最大限度地保障公眾生命及財產的安全。但是,傳統應急指揮是以被動式的響應為主,通過人工報警等手段啟動應急預案,總是難以在第一時間掌握事故情況,無法實施及時有效的救援。尤其一些緊急性更高的突發事件,如果不能及時有效的救援,往往就會造成巨大的損失。因此,單一化、被動式的應急響應模式已不能滿足當前應急指揮業務發展的需要,亟待建立健全統一、高效、科學、規范的突發事件應急指揮、保障和預防控制體系。

結合應急指揮的現狀及需求,國家級信息領導廠商航天信息經過多年的技術研發和業務積累,以軟硬相結合的公共安全技術為核心,以數字化、模型化、可視化、實踐化預案技術為支撐,從應急平臺體系頂層設計入手,緊密結合應急管理業務,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應急應用平臺、指揮調度平臺、安全支撐平臺和大量行業綜合應急解決方案。應急指揮系統作為一種全新的可視通信交流方式,具備直觀、快速、信息量大等優點,可以有效加快突發事件的信息傳達及溝通效率,極大地提高決策速度,從而實施及時有效的救援。

預案數字化 應急全盤智能管理

應急指揮工程在我國尚屬新興行業,通過應急平臺建設,主要解決提供或者提升信息匯聚、信息整合、信息共享、信息展現分析、快速反應等方面的應急處置能力,建立和健全統一指揮、功能齊全、反應靈敏、運轉高效的應急機制,對于預防和應對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減少突發公共事件造成的損失,具有重要意義,是目前國際先進的應急指揮手段。

航天信息研發的應急應用平臺以數字化預案為核心,提供強大的應急業務管理和應急智能決策能力,實現了應急業務過程的可視化展示和分析,具備日常管理、風險分析、監測監控、預測預警、輔助決策、綜合協調、信息與總結評估等功能。當突發事件發生時,通過預案模型能夠全盤調出應急所需的基礎數據和應用服務,使應急預案貫穿于整個應急管理流程中,充分發揮應急預案在應急管理各個階段的作用。

三網融合 實時高效調度指揮

應急指揮是一個覆蓋面廣、涉及多部門協同的工作,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現場各類信息的分析與處理,為指揮決策提供信息支撐。傳統應急指揮過程中,指揮中心對事件現場的實時情況掌握較少,往往無法及時獲取現場的視頻畫面;同時,分散于不同地點的領導、專家、應急隊伍之間,只能通過手機、對講機、視頻會議等通信手段進行溝通,而難以進行統一的會商,導致整個指揮調度工作效率低下。

航天信息研發的三網融合指揮調度平臺通過現有的有線網、無線網、衛星網三大網的有機融合,對綜合語音平臺、綜合視頻平臺進行資源調度,達到不同網系間的語音互通和視頻數據資源要素的共享,實現了音視頻資源的 “一網聯通”和“一鍵調度”,為應急平臺的指揮通信、數據傳輸和共享、遠程會商與協調、圖像接入等多種調度業務功能提供全面保障,使各級指揮決策人員能夠真正做到“看得見、聽得到、調得出”。這一高效、協同、可視化的應急指揮解決方案,能夠實現全面的感知、智能的預警與統一接警、高效的會商與決策、快速的處置與善后,做到快速協調跨部門資源,高效應對處理突發事件,最大限度降低損失和影響。

服務八部五省 保障公眾生命財產安全

如今,航天信息應急平臺系列解決方案已經在國務院辦公廳總值班室、國家核應急響應系統、國家民政部減災中心、國家環保部環境衛星減災中心、中央黨校應急指揮仿真實驗室、江西省政府應急指揮中心、安徽省政府應急指揮中心、北京奧運安保周界安全項目等多個重要區域或項目中成功應用,系統運行穩定,成效良好,并曾榮獲中國應急管理信息化技術創新獎。

指揮調度解決方案范文第2篇

應用廣泛――三星商用大屏能源行業應用方案

能源行業是三星商用大屏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的行業,目前三星針對包括電力在內的能源行業用戶,能夠提供拼接顯示產品、單屏顯示產品、LED環保產品、互動觸摸型產品等豐富的商用大屏顯示產品,主要涵蓋智能信息、安防監控、視頻會議等顯示應用解決方案。

以電力行業智能監控解決方案為例,基于三星大屏幕顯示器的智能監控系統,可廣泛應用于電網信息化平臺、調度自動化系統、穩定控制系統、柔流輸電、變電站自動化系統、配網自動化系統、用電管理采集系統等環節,能實現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和調度六大環節的信息化、數字化、可視化。

在能源行業,還有一個應用重點是安防監控系統,三星大屏幕顯示器可搭建數字安全信息網絡系統,集安全信息采集、安全監管、安全調度等功能為一體,是實現數字化、圖形化、信息化安全管理和科學化調度指揮的最佳平臺。另外,還有三星視頻會議解決方案等其它行業解決方案也被廣泛應用在能源行業。

戰績輝煌――三星商用大屏能源行業應用實例

能源行業是三星商用大屏重點布局的核心市場,三星商用大屏在電力公司、能源集團等多個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也贏得了眾多客戶的認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為煤炭行業采用的亞洲最大的三星安全監視視屏墻,由64臺三星460UT無縫液晶視屏墻與48臺UX液晶屏拼接組成超大型煤礦安全集控顯示平臺,在屏幕尺寸、拼接數量上均創下三星在亞洲無縫液晶視屏墻的安裝新紀錄,也展示了國內安全監控顯示平臺進入到以無縫液晶視頻墻為主導的高清、高智能、高可靠性時代的趨勢。另外,還有山西太原由36臺三星460UT無縫液晶視屏墻組成的煤礦調度指揮中心、云南曲靖由12臺460UT組成的電廠生產監控顯示平臺等,都是三星商用大屏拼接產品目前在能源行業的主流應用。

三星從未停下追求創新的步伐,繼UT系列之后,又在今年推出了雙邊間距只有5.5mm的三星第二代超視界無縫液晶拼接視頻墻UD55A,在縮小拼縫的同時還擴大了面板尺寸,進一步消除了多屏拼接所帶來的間隔感,讓顯示效果更加完美。而更高端的技術升級必將帶來更廣闊的應用空間。據悉,此款產品上市不久便吸引了眾多商家紛紛跟進,在行業市場掀起了一股液晶拼接熱潮。

保持領先――三星商用大屏能源行業發展戰略

2011年,三星商用大屏的發展戰略很明確,首先是進一步鞏固在商用顯示領域的領軍品牌形象,其次是從產品、行業、組織結構等多個方面拓展三星商用大屏的優勢,進一步提升三星商用大屏的綜合實力。在產品層面,繼續進行技術創新,推出多款行業領先的商用大屏幕顯示器產品;在行業層面,進行行業產品細分,針對不同行業客戶、不同需求特點進一步劃分產品線,提供更多、更適合用戶需求的解決方案;在組織結構上,三星將對現有渠道、營銷體系進一步完善優化,以實現企業、用戶、渠道等多方的共贏。

指揮調度解決方案范文第3篇

在進入中國市場的25年間,摩托羅拉在應急響應、救援救災、交通運輸指揮調度等領域的業務發展似乎一直被其手機業務的光芒所遮掩。自從摩托羅拉憑借“系統”重生后,其在中國應急通信領域25年來驚人的發展狀況,才開始被業界所關注。

作為一家本地化十分成功的跨國通信企業,在過去的25年中,摩托羅拉系統一直是中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變革的見證者和參與者。2000年,它為廣州地鐵提供了中國第一套模擬集群通信系統,而今天在北京、上海、成都、重慶等城市的地鐵中,幾乎每條線路都采用了摩托羅拉系統TETRA通信系統。在中國的各大國際機場、國家重要港口、鐵路、石油石化、水利、電力等眾多領域,均有TETRA通信系統的影子。為關鍵性業務用戶提供穩定和有競爭力的個性化通信解決方案,一直是摩托羅拉系統的專長。摩托羅拉系統與國內公安、武警、消防等關鍵任務部門,也一直保持著緊密和穩定的合作關系。25年來,摩托羅拉系統一直在為這些用戶提供先進且適合其使用習慣的數字集群裝備,衍生出了全面、豐富的警用指揮調度產品組合,配合TETRA通信整體解決方案,摩托羅拉的產品在處理突發事件、災難救援時,幾乎已成為公安、武警和消防人員的親密“戰友”。

“作為全球領先的任務關鍵型應急通信解決方案服務商,摩托羅拉系統在進入中國后,就將國內應急通信的發展視為己任。”摩托羅拉系統(中國)有限公司政府與公共安全業務中國區總經理周福祥表示。25年來,摩托羅拉系統一直在堅守對政府和公共安全用戶的承諾。通過基于TETRA系統的通信解決方案和服務,摩托羅拉系統曾經為北京奧運、廣州亞運和上海世博會等眾多大型賽事及活動提供應急通信網絡支撐,并在汶川地震等重大災難突發事件的大規模救援行動中,憑借可靠的網絡信號和服務守護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除此之外,摩托羅拉系統也一直在積極參與并幫助中國政府、公共安全、地鐵、機場、港口等行業實現信息化和通信數字化的轉型與升級,幫助人們在關鍵時刻做到最好,并將此承諾付諸于城市發展和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各個重要領域。

隨著中國政府安全保障能力的不斷提升,TETRA應急通信解決方案的優勢也被越來越多的城市所認可。如今,華北、華東、華南等多個城市的公共安全部門都采用了摩托羅拉系統的TETRA數字集群通信系統為其提供無線通信服務。據不完全統計,國內目前共有17套摩托羅拉350MHz TETRA系統和30多套移動數字集群網絡系統,以及超過6萬部TETRA終端正服務于公共安全領域內的省、城市用戶。

指揮調度解決方案范文第4篇

關鍵詞:多媒體;融合技術;路網監控;應急指揮

隨著第三代移動通信網絡的部署和寬帶網絡用戶數量的不斷擴大,VoIP市場正在呈現一種區域多媒體化的趨向。VoIP不再僅僅提供語音一種業務,數據、視頻等內容將會隨著網絡的融合而加入進來。為了提高多媒體指揮調度平臺的使用范圍、支持的系統和終端,多媒體指揮平臺提供C/S與B/S的方式接入。C/S方式時,通過多媒體會商PC版和Android版客戶端,B/S方式時,通過多媒體指揮調度平臺ActiveX控件。

一、我國路網監控業務發展現狀分析

路網監控業務主要是為了改善人與貨物的運輸效率以及運輸安全,對交通流采取警告、引導以及調節的重要手段,構成路網監控業務的主要系統有氣象環境檢測系統、車輛檢測系統、SOS 緊急電話系統、道路指示器系統、可變情報系統以及遠程控制系統等等,路網監控業務通過這些系統實現對車流的監控與監督。但目前我國路網監控業務在進行攝像機布置時,機械的將分布參數作為攝像頭之間的標準距離,而對道路實際情況考慮不夠,沒有充分考慮公路線性、彎道以及公路所處地理位置的氣象特殊性等,使高速公路上的攝像機布置存在一些弊端,無法全面客觀的監控路面運輸情況,使高速公路出現一些路段盲點。路網監控系統對路面發生的信息進行監控與記錄,管理者通過對監控系統中圖像信息進行分析,排查事故的主要原因,對監控信息分析過程也存在一定問題,通常對高速路網監控中信息分析采取直接分析的方式,完全按照圖像中的結果進行分析,忽略了對道路氣象、交通量、路產設備等的具體分析,導致信息中一些可變因素不容易被發現,不利于高速公路路網監控業務標準化發展。

二、多媒體融合技術在路網監控的應用

視頻監控平臺網關把基于IP點播方式的廳視頻平臺監控攝像頭終端轉換成基于SIP點播方式的服務系統,將廳視頻監控終端加入到多媒體指揮調度平臺的通訊網絡中,并且使用負載均衡策略動態調度基于集群方式部署的廳視頻平臺流媒體轉換系統,實現既便于管理又能夠支撐高并發的視頻監控點播需求。網關定期輪詢廳視頻平臺監控攝像頭的在線狀態,將在線的攝像頭注冊到多媒體指揮調度平臺中。廳視頻平臺流媒體轉換系統負責從廳視頻平臺獲取監控視頻的實時視頻流,并將視頻流轉換成多媒體會商客戶端支持的格式和碼流,發送給多媒體會商客戶端。廳視頻平臺流媒體轉換系統按照集群部署的方式設計,由廳視頻平臺網關通過負載均衡策略進行動態調度。在綜合音視頻調度會商系統技術方案中,通過視頻會議系統對接網關,視頻會議系統融合到整個綜合音視頻調度會商系統中,使得視頻會議系統與多媒體會商客戶端、IP電話調度系統實現了互通,并可以在視頻會議系統中調取視頻監控平臺的監控視頻。

三、多媒體融合技術在應急指揮的應用

綜合音視頻調度會商系統技術方案是基于SIP的多媒體通訊、視頻監控與多媒體指揮調度的解決方案。系統部署于在遼寧省交通廳辦公內網網絡中,系統設計時充分考慮了與其他辦公系統的集成,可方便與遼寧省交通廳應急指揮調度平臺融合。支持多臺服務器集群,均衡系y帶寬的使用,降低服務器負載;支持多用戶并發,實現運營級視頻會議的應用;實現遠程協同辦公、多方視頻會議等應用,方便用戶部署和使用;除支持桌面終端和大型會場終端外,還支持VOIP和標準協議的硬件終端接入,可滿足大型會場視頻會議、日常即時通訊等多種形式會議與多媒體通訊需求。多媒體指揮調度平臺采用分布式架構,以多媒體指揮調度系統為核心,通過分布式部署的其他核心功能服務擴展平臺的服務能力,實現基于IP網絡的音視頻多媒體調度;并通過功能擴展網關,與已有系統并網和功能對接,從而實現多源異構系統的功能融合。融合通信協議交換核心組件是遼寧省交通廳多媒體指揮調度平臺的核心,以先進、成熟的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會話初始協議)為基礎,實現多媒體會商終端之間的多媒體會話管理、終端狀態管理。中興視頻會議系統網關是多媒體指揮調度平臺與廳中興視頻會議系統多媒體通訊的橋梁,一方面,中興視頻會議系統網關是中興視頻會議系統的客戶端,可以參與中興視頻會議系統的視頻會議,另一方面,中興視頻會議系統網關也是多媒體指揮調度平臺的客戶端,可以參與多媒體指揮調度平臺的多媒體會議,網關中通過對這兩種客戶端的數據交換,從而實現多媒體指揮調度平臺與中興視頻會議系統多媒體互通的功能。

四、結束語

文章通過對主流多媒體融合技術的分析,提出以SIP技術為核心的遼寧省交通廳綜合音視頻調度會商系統技術方案。該方案是基于SIP的多媒體通訊、視頻監控與多媒體指揮調度的解決方案。系統部署部署于在遼寧省交通廳辦公內網網絡中,系統設計時充分考慮了與其他辦公系統的集成,可方便與遼寧省交通廳應急指揮調度平臺融合。支持多臺服務器集群,均衡系統帶寬的使用,降低服務器負載;支持多用戶并發,實現運營級視頻會議的應用;實現遠程協同辦公、多方視頻會議等應用,方便用戶部署和使用;除支持桌面終端和大型會場終端外,還支持VOIP和標準協議的硬件終端接入,可滿足大型會場視頻會議、日常即時通訊等多種形式會議與多媒體通訊需求。

參考文獻:

指揮調度解決方案范文第5篇

本人作為項目組成員,全程參與項目設計和實現過程,承擔系統的前期調研工作、VHF調度指揮的相關流程梳理,尤其是對水上安全執法流程方面進行重點調研,形成正式的工作流程,承擔需求分析工作并參與后期系統測試與實施。目前,“海事VHF集中控制調度指揮系統”已完成測試并成功應用于重慶海事局的海事管理通信及搜救指揮通信。

關鍵詞:VHF通信;集中控制;電子巡航;調度指揮

一、課題意義

隨著內河航運建設步伐加快,長江黃金水道建設持續推進,長江干線的船舶交通流量也在不斷增加,長江水上安全監管壓力持續加大,對海事部門安全監管和應急處置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L江海事局將面臨保障長江航運安全發展、保障干線水域交通安全通暢的新形勢,同時也面臨增強海事服務能力、海事監管能力、應急救助能力和通信保障能力的新要求。保障VHF通信網絡的安全、可靠、穩定地運行,是提高長江海事系統水上安全監管和應急處置能力的需要。

因此,VHF調度系統升級優化的研究,有助于提高長江船岸通信網運行的可靠性,實現各調度臺系統之間的相互備份,降低障礙歷時,對于利用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手段實現長江船岸通信網的集中控制和管理,從而增強海事服務能力、海事監管能力、應急救助能力和通信保障能力,都是非常必要的。

二、現狀分析

目前的VHF通信系統大多是由一個遠程控制中心和多個基站組成。遠程中心主要是由中央控制機柜(CCU)和多個控制臺組成,每個基站配備多個VHF收發信機。為了最大化VHF收發信機的收發能力,VHF收發信機通常被安裝在高山或樓頂上。操作端通過微波鏈路[9]或專線與遠程基站相連,可實現遠程收發信機的控制,并且能夠把收發信機接收到的信號傳送回操作中心,使得操作端的人員可以通過收發信機與船舶上電臺進行通信。

由于這樣的VHF通信系統需要專線對模擬話音信號進行傳輸,其建設成本較高并且效率相對較低。另外線路不能傳輸數字信號、視頻圖像等信息,傳輸信息單一。更值得注意的一點,微波中繼線路非常容易受到外部環境的干擾,其通信質量難以得到保證,也就極大限制了VHF通信系統的覆蓋范圍。此外,中央電子控制柜等設備采購成本較高,維修復雜,不利于維護。

三、 目標及研發內容

3.1 研發目標

通過對VHF調度系統的結構組成和工作原理進行研究,對VHF調度系統改造后實現以下目標:

(1)對調度臺進行網絡化設計,并采用IP方式實現調度臺與PC主機的連接,實現調度臺靈活配置(實現本地和遠端多個調度臺對VHF基站的控制)

(2)監控調度臺和基站設備運行狀況,通過遠程配置、修改調度臺及基站設備的參數。

(3)多個調度臺之間的互為備份、連接和控制,實現點對多點的控制及互為備份。

(4) 對所有VHF基站的控制和有線轉接。

3.2 研發內容

(1)干線VHF系統總體架構

系統將采用3級網絡架構,把整個系統分為長江VHF通信總中心、長江VHF控制分中心、VHF遠程操作終端、VHF基站,即在漢口設立長江VHF通信管理中心,在各二級通信管理局設立長江VHF控制分中心,在各通信處設立長江VHF安全通信終端,并在沿江設立VHF基站。

(2) 傳輸網絡

① 各控制中心與下屬VHF基站之間傳輸采用E1線路。

② 各控制分中心至長江VHF管理控制總中心之間采用IP傳輸線路。

③ 各控制分中心至下屬遠程操作終端之間使用IP傳輸線路。

以上傳輸網絡的組成,依靠現有長江干線光纖傳輸和長江航運數據網實現。

(3) 對VHF收發信機的控制

通過在各VHF基站設置電臺控制單元,實現對收發信機的操作和控制。目前VHF收發信機,通常都是操控型的,提供3類常用接口,即:

① 4線音頻接口:600歐姆,4線平衡音頻接口。

② 控制信令接口:提供PTT、靜噪控制信令和一些開關量控制。

③ 數據接口:RS-232C接口,提供參數設置及狀態監控功能,各廠家控制指令完全不同。

因此,通過基站電臺控制單元將來自調度臺的統一格式的指令轉換成針對各不同廠家的電臺專有控制指令,以此實現對各不同廠家產品的控制。

(4) 對VHF信道機MTR2000的控制

① MTR2000電臺的背部面板WIRELINE接口提供4線音頻接口,SYSTEM接口提供PTT靜噪等控制接口,再根據MTR2000系統接口連接電臺和電臺控制單元,即可實現音頻輸入和輸出,以及PTT靜噪信令控制。

② MTR2000在前部面板提供RSS接口,通過RS-232C可連接PC串口,通過廠家提供的軟件,可實現電臺參數配置和狀態監控。

③ 連接調度臺:調度系統在基站配置電臺控制器,提供4線音頻接口和PTT信號輸出,連接到MTR2000的系統接口的相關針腳,實現音頻連接和PTT控制;

電臺控制器提供RS-232接口[14],可連接MTR2000的RS-232接口,實現對MTR2000遠程狀態監控和參數配置。

(5) 軟件系統

① 無線調度:通過無線調度座席終端,系統操作員可控制轄區任意無線基站的收發信機與船舶進行CH6頻道和日常水上VHF通信,可對無線通話信道進行監聽、選擇性呼叫、廣播呼叫等通話操作。

② 錄音:通過系統擴展的數字錄播設備,系統可自動記錄和管理每一個無線通話信道的話音。可對存儲的話音進行查詢、備份、刪除等管理操作。

③ 定時自動區播 :通過調度座席終端,系統操作員可自動定時或人工向其覆蓋的航道水域播發氣象、水位、險情等有關航行安全的話音信息。

④ 系統運行狀態監測:通過管理維護終端,系統維護人員可對無線通信系統內所有收發信機、調度交換系統、傳輸鏈路的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監控和管理。

四、系統基于軟交換技術設計開發

目前用于國內的海事無線調度系統主要采用了基于時隙交換的數字交換技術,該技術屬于上一代數字通信技術――電路交換。

VHF集中控制調度系統主要采用了基于IP網絡包交換的軟交換技術,該技術屬于下一代通信技術――數據包交換。

采用電路交換模式的調度設備根據執行功能的不同,一般可分為以下4個功能平面:

(1)呼叫控制平面:由主CPU和呼叫處理軟件組成,提供呼叫處理與控制功能。

(2)媒體(數字話音)交換平面:由64kbit/s的電路交換矩陣組成,提供媒體的承載連接功能。

(3)業務提供平面:業務提供嵌入到調度交換機的軟件和硬件中,提供基本調度業務和補充調度業務。

(4)接入網關平面:由用戶CPU和用戶電路組成用戶接入網關,可提供POTS、2B+D和V5等用戶接口,用以接續用戶終端設備;由中繼CPU和中繼電路組成中繼網關,提供E1或30B+D等中繼接口,用以接續外部網絡;由信令CPU和信令電路組成的信令網關,為信令鏈路與信令網提供接續。主CPU與用戶、中繼、信令等從CPU之間的通信協議,采用由制造商自己制定的非開放的內部協議。

調度交換機的這4個功能平面,不僅在物理上合為一體,而且支持這4個功能平面的軟、硬件互相牽制,不可分割。傳統的調度交換機的業務提供在設計調度交換機方案時就定下來了。一旦產品定型,若想修改或增加某種業務,需要更改軟件或軟、硬件,提供新業務十分困難。

軟交換技術建立在IP網絡的基礎上,⒖刂啤⒔換弧⒁滴窈徒尤胝4個功能平面完全地分離,并利用了眾多且有開放接口的網絡部件去構造這4個功能平面。因此,軟交換系統是具有開放接口協議的網絡部件的集合。這些網絡部件可分布在IP網絡中,利用標準接口協議互通互連,構成一個開放標準、分布式的體系結構。

軟交換具有高效靈活、自由開放的特點,支持用戶數量多、能提供強大的業務功能支撐。

軟交換調度系統解決方案首先是調度系統的網絡解決方案,不同于傳統調度系統是著眼于節點的解決方案。

軟交換調度系統解決方案還是一個軟件解決方案。核心在于軟交換機中的控制邏輯和網元之間的接口協議,傳送層功能由相應的底層網絡自行解決,不在軟交換考慮的范圍。

基于上述特點,VHF集中控制調度系統不僅容量大,而且布署相當靈活,運行穩定可靠。由于業務定制基于軟件方案,所以對于修改調度系統的業務功能和流程也具有傳統電路交換技術不可比擬的優勢。

總結

本文對系統的需求、結構分析、方案設計、局部設計、實現及測試等方面進行了陳述。系統研發如期完成。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州市| 和林格尔县| 京山县| 德保县| 崇礼县| 醴陵市| 成安县| 固镇县| 南川市| 磴口县| 新建县| 平果县| 黄陵县| 静海县| 神池县| 依安县| 昌乐县| 沅陵县| 威远县| 聂荣县| 永宁县| 秀山| 泽州县| 新巴尔虎右旗| 盘锦市| 榆林市| 通州区| 安国市| 宜宾县| 德阳市| 桂平市| 鲁山县| 永修县| 睢宁县| 鄂尔多斯市| 都昌县| 皮山县| 望谟县| 武冈市| 英超| 盐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