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公司文化建設制度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衢州市分公司 浙江衢州 324000
當前,國內許多保險公司正在大力推進企業文化建設,如何把文化理念與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很好的融合,還在逐步地進行探索當中。因此,我們應以黨的十精神為指導,深刻領會建設以人為本和諧奮進的企業文化,是保險業改革發展精神動力的重要意義,怎樣建設以人為本和諧奮進的保險企業文化呢?我認為必須解決好企業文化建設與制度建設關系,必須堅持企業文化建設與制度建設并行或制度建設先行的原則。
文化是抽象的,而制度是看得見模得著的,二者不是對立的是統一的。企業成敗關鍵的一部分在于制度本身的科學性,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干部對制度的理解能力和執行制度的能力。
首先要弄懂什么是企業文化,什么是制度。我們認為企業文化是一個抽象的東西,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是約定俗成的,是企業員工整體的、長期的、共同認同的、共同遵守的理念和規范,它是一種歷史的積淀過程。制度是企業為達成目標,統一全體員工行為的一種強制性手段。二者的關系則是企業文化是企業管理的最高境界,而制度正是達成這一境界的重要手段。任何企業文化都離不開民族和社會的文化,而不同的企業文化和同一企業不同的階段為達成設定的目標需要制定不同的制度。企業文化是通過嚴格制度長期地規范員工行為,最終使企業員工的行為形成共同的習慣,這種習慣就是企業文化。
其次是要研究企業的制度而不是企業的文化。因為研究制度本身就是研究文化。文化是抽象的,而制度是看得見摸得著的,二者是一致的。我們為什么又提出要研究制度而不是企業文化呢?首先是中國改革開放以后,中國的所有企業一夜之間都在講自己的企業文化,講什么創建我們的企業文化,再造企業文化,“以人為本文”文化,“誠信”文化,“客戶至上”文化,“職工之家”文化等等。更有甚者,很多企業耗巨資請大師,請國際咨詢公司策劃、重建、再造企業文化。口號、名詞、概念滿天飛,往往是上午開企業文化啟動大會,下午還得研究如何去收保費。文化是文化,業務是業務,說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兩層皮。說的是天上的話,干的是地上的事,后果呢?好多企業就是在高唱自己的企業文化的歌聲中走向失敗。比如在我們保險行業中,各家公司企業文化概念最響的第一是“以人為本”,第二是“誠實守信”。而實際情況呢,保險行業人員流動跳槽、互相挖腳是所有行業中最高之一,牢騷抱怨也是最多的,這能叫以人為本嗎?誠信文化也是所有保險公司喊得最響的,其結果呢?在市場上誠信度低幾乎是所有保險公司的通病。這些年以來各家保險公司都在搞企業文化建設的問題,但就是效果不明顯,就是因為沒有重視制度建設或有制度但執行力不夠,關健是決策機關制定制度和執行制度的能力不夠。
過去,我們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最常出現的是我們說了很多辦不到的話、大話,空話,說了以后該說現在不該說的話,說的多、實際的少,導致員工和客戶對公司的企業文化說教懷疑、反感、心理失衡、浮躁抱怨,對公司從事的行業失去信心,最后使公司在市場上失去核心竟爭力。現在是要告誡我們的干部員工少講文化多研究制度,也是基于人類三大劣性。一是盲從,隨大溜,沒有自己的主見,分不清是非;二是知錯不改;三是喜歡遠的事情,卻不愿意扎扎實實地做好眼前工作。由于這些人性的弱點,會產生很多工作誤區與誤解,這就更需要我們加強制度建設,去規范人的思想和行為。此外,也是基于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東方文化講宏觀的、遠大的、是結果導向,對前景描繪的多,但到達前景的過程是艱難的、復雜的,結果和目標是有差距的。而西方文化是微觀的、具體的,是過程導向,更注重制度的全面性、細節性、嚴密性,以至于互相關聯性。過程的正確才能保證好的結果。
三是要正確處理企業文化建設與制度建設關系。落實以人為本,有計劃有步驟地逐步梳理各項政策和制度。沒有員工的滿意,就不會有客戶滿意;沒有人心的凝聚,就不會有公司的發展。制度文化體現了企業管理的剛性原則,是支撐企業發展的相對穩定的制度安排,它既有相對獨立性,又是連接行為文化、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的中間環節,缺少制度文化,企業難以形成良好的運作機制,內外層文化建設也很難長久和落到實處。加強企業制度文化建設與否,關系到企業文化能否有生命力,能否持續長久,也是一個企業是否成熟的重要標志。我們制定和執行各項規章制度,要堅持員工與公司榮辱與共、唇齒相依的協調發展觀,在細微處體現人文關懷,努力踐行對內服務與對外服務的統一,為員工提供發展機會和空間,為員工實現人生價值搭建廣闊平臺。需要考慮在人力資源競爭加劇的市場上,在加大培訓的硬件投入的同時,加大軟件投入,保持人才的梯隊成長,保持公司人才合理流動,提高員工忠誠度,確保企業人才優勢的長期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