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畜禽規模養殖條例

畜禽規模養殖條例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畜禽規模養殖條例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畜禽規模養殖條例

畜禽規模養殖條例范文第1篇

(一)缺少規劃。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的規定,新建、改建、擴建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應當符合畜牧業發展規劃、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規劃,滿足動物防疫條件,并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缎笄菀幠pB殖污染防治條例》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牧主管部門編制畜牧業發展規劃,報本級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權的部門批準實施。畜牧業發展規劃應當統籌考慮環境承載能力以及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要求,合理布局,科學確定畜禽養殖的品種、規模、總量。但在筆者調研以前,寧國市尚未出臺畜禽布局規劃,更沒有界定養殖場、養殖小區的養殖規模,環保部門對家庭養殖是否按照《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進行審批無所適從。轄區內養殖業絕大多數是家庭養殖,未按照畜牧業發展規劃、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規劃進行布局、建設,絕大多數未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和審批,給相關部門的管理帶來了困難。

(二)職責不清。畜禽養殖污染治理一般按照“屬地管理、部門分工負責”的原則管理,但一旦出現環境問題,群眾直接向環保部門投訴,而家庭養殖業未通過環評和審批,基于上述原因,對這類家庭養殖業產生的污染投訴,環保部門沒有依據進行處罰。環境監察人員只能在調查的基礎上,根據《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相關規定,要求養殖戶加強污染防治設施的建設和管理,對涉訴雙方進行協調。鄉鎮、村在整個養殖污染投訴處理過程中處于配合地位,鄉鎮政府的“屬地管理”職能未能發揮,農業(畜牧)的行業主管功能得不到體現,農業、環保、鄉鎮政府監管責任不清。

(三)選址不當。在調研中發現,青龍灣轄區鄉鎮畜禽養殖業的選址多數在居民區內,還有部分在河流邊,養殖戶缺少環境保護的意識,一切從方便飼養、運輸、銷售出發。養殖規劃滯后,選址缺乏指導,管理服務不到位,造成選址不當。隨著城鎮開發建設,原遠離居民小區的養殖場,現今又相鄰居民小區,有的養殖場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擴大規模,環境隱患突出。

(四)設施缺乏。調研中發現,198戶養殖戶中,除寧國市鳳形農林開發有限公司的養豬場建有配套的規范污染防治設施外,其余197戶養殖戶均無規范的污染防治設施,少量的農戶建有沼氣池,大部分都是化糞池,無干濕分離設施,未建規范的廢渣儲存場所,廢渣隨意露天堆放,糞尿流淌或滲透入河溝隨處可見。

(五)污染嚴重。由于選址不當、缺少污染防治設施、管理不善,青龍灣轄區鄉鎮養殖業污染問題突出。在198戶養殖戶中,近一半養殖戶靠近河流,近六分之一離河流不足500米。據初步計算,每年將近1000噸廢水排入河流,其中約750噸廢水進入青龍灣水庫,造成庫區水體富營養化,給水庫水質帶來嚴重威脅,這也是每年4月底至5月初庫區水體產生嚴重水華的原因之一。養殖糞便未經發酵處理,直接露天堆放,或堆于農田、竹林、山地,造成面源污染嚴重。

二、防治對策

(一)科學規劃。嚴格按照《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要求制定畜禽養殖布局規劃,科學劃分禁養區、限養區、可養區。在制定畜禽養殖規劃過程中,要充分契合全市總體發展規劃、鄉鎮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旅游業發展規劃等規劃,避免和上述規劃發生沖突,切實發揮養殖布局規劃的指導作用、長期效應;要深入鄉鎮踏實開展調研,充分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要綜合考慮畜禽養殖業發展的相關政策、當地畜禽養殖業發展趨勢、養殖業特點、養殖習慣等因素,制定符合當地實際的、對畜禽養殖業發展有指導意義的科學規劃。

(二)合理選址。畜禽養殖業項目選址和一般工業項目選址有所不同,除了避免在《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第十一條規定的區域選址外,還要考慮所選場址的常年主導風向,以及衛生防護距離、動物衛生防疫條件等要求,特別在青龍灣水庫上游區域,養殖業選址要把下游的飲用水源地保護作為前提條件,實行“一票否決”制。此外,選址還要符合當地的發展規劃、產業布局等要求。在滿足上述條件后,再考慮水、電、路等和項目自身相關的便利條件??傊笄蒺B殖業的選址要符合環保法規要求、規劃要求、產業布局要求、衛生防疫要求,飼養便利要求,從源頭控制環境污染和環境的發生。

(三)嚴格審批。畜禽養殖業的審批必須按照法規,從以下幾個方面嚴格審批:一是嚴格執行政策規劃要求。在符合政策的前提下,必須符合養殖業布局規劃要求、選址要求、動物衛生防疫條件要求、污染防治設施要求。二是嚴格審批程序。在部門間審批程序方面,堅持環保前置,必須在符合環保要求的前提下,鄉鎮同意,農業(畜牧)審核通過,發改委立項批復,再編制環評文件報批。在環保審批程序方面,最重要的是選址勘察工作,必須按照環保相關要求,實地嚴格勘察選址,不符合選址條件的一律不批;符合選址條件的,在鄉鎮同意項目落戶、畜牧部門審核通過、發改委立項批復后,由環保主管部門的項目委員會集體研究決定,確保項目審查的科學性。環保部門審查通過后,再由項目業主編制環評文件報批。三是嚴格項目竣工環保驗收。環保驗收其實是環保審批的延伸,在項目竣工環保驗收過程中,關鍵是通過現場檢查、查閱資料等形式,審查項目環?!叭瑫r”的落實情況,項目驗收一定要嚴格按照環評及審批要求,逐項核查,檢驗污染防治設施的效果是否滿足環評要求是關鍵,保證驗收的項目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四)強化監管。畜禽養殖業污染的防治工作,除了科學布局、合理選址外,最主要的工作是對養殖場建設和運行的環境監管。要取得好的污染防治效果,在項目可研階段,環保部門就應該提前介入,指導項目業主從環保角度進行場區平面布置設計,畜牧部門從動物防疫角度指導設計,力求養殖場將來運行時對周邊的環境影響最小。在項目建設階段,環保部門要主動跟蹤服務,做好養殖場配套的污染防治設施建設“三同時”監管工作,確保配套的污染防治設施同時設計、同時建設、同時投入使用。在日常監察工作中,要把管理的重點放在廢水、廢氣、廢渣的規范處理方面,要堅決杜絕廢水不經處理或處理不達標即外排,影響下游河流或青龍灣水庫水質的違法行為。在監管工作中,若遇疑難問題,最好請專家會商,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污染防治方案,保證污染處理效果。

(五)生態養殖。為有效緩解養殖業對青龍灣庫區的環境壓力,在養殖業發展過程中,要著力推廣種養循環的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按照“植物生產、動物轉化、微生物還原”的思路,堅持養殖業布局與種植業發展相對接,發展種養加循環、林養加循環,推行“畜—沼—菜”、“畜—沼—果”等循環經濟模式,加大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力度,發展有機肥加工等新興產業。要把養殖業發展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起來,努力實施清潔生產。發展畜禽養殖業,必須配套搞好沼氣池建設,抓好廢物綜合利用,有效降低畜禽糞便對對周邊環境影響。

畜禽規模養殖條例范文第2篇

生態健康養殖,是指根據養殖對象的生物學特性,運用生態學、營養學原理來指導生產,為養殖對象營造一個良好的、快速生長的生態環境,提供充足的全價營養飼料,使其在生長發育期間最大限度地減少疾病發生,畜禽個體健康,產品無污染,并對養殖環境無污染,實現養殖生態體系的平衡。

發展生態健康養殖,要從以下幾個環節入手:一要做到養殖的標準化。具體做到養殖場房舍建設標準化、養殖品種標準化、飼養工藝標準化、日常管理標準化、環境控制標準化、動物防疫標準化、投入品使用標準化、污染治理標準化等,發展現代養殖業;二是走農牧結合、動植物互惠的發展路徑。三是實行科學喂養,嚴格建立有關臺賬。

下面我就畜禽生態健康養殖新技術談四個方面的內容:

1 依法養殖及與養殖業相關的法律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2)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3)飼料添加劑安全使用規范;(4)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5)獸藥管理條例:(6)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7)種畜禽管理條例;(8)無公害農產品管理辦法;(9)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管理辦法;(10)江蘇省畜禽健康養殖技術指導意見。

2 生態健康養殖的必要性

2.1 畜牧養殖業發展歷程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之前,以千家萬戶分散養殖為主?!耙活^豬相當于一個小化肥廠,豬多、肥多、糧多”。進入九十年代:逐步向專業大戶、養殖企業轉移;大規模、集約化趨勢日益明顯;向專業化、產業化發展。新世紀以來:養殖產業成為重污染源,正面臨著由工廠化向生態型、健康型發展。

2.2 畜牧養殖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2.1 高密度養殖對土地承載力的問題;畜牧養殖產業需要以土地為支撐,高密度的大規模的集約化飼養,單位土地面積上承載了數量超額的畜禽,周圍環境容納消化不了了,就泛濫成災了。

2.2.2 畜禽規模養殖后的糞便對環境污染的問題;一些較大規模養殖場糞污問題已十分突出。

2.2.3 畜牧業產品安全性問題;

2.2.4 畜牧養殖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1)有利于穩定畜禽養殖總量,增加畜產品的有效供給;(2)有利于促進畜禽良種和科學技術的推廣,提高畜牧生產水平;(3)有利于進行畜禽糞便污染綜合治理,改善生態環境;(4)有利于提高動物疫病的防控能力,提高畜禽產品質量。

3 生態健康養殖的模式

3.1 綜合利用型養殖模式

(1)畜禽-糞便加工-有機肥。該養殖模式主要將養殖企業中的糞便這一污染物變廢為寶,通過現代加工工藝處理,最終成為農作物、苗木花卉的肥料。特點:設備起點高、技術新、用工少、自動化程度高,從根本上解決了地區性過剩和季節性用肥的矛盾;但投資較大,對肥源分散的地區推廣有一定難度。

(2)畜禽糞污-沼氣-林果蔬-魚。本養殖模式主要是通過微生物發酵,將豬養殖過程中產生的糞水變成沼氣。

(3)糞便-蛆、蚯蚓-畜禽。該模式主要是指畜禽的糞便經過短期的發酵,供蛆、蚯蚓生長繁殖,其養殖的蛆、蚯蚓可作為高蛋白的動物性飼料用于畜禽的養殖。

3.2 資源制約型養殖模式

我國地域遼闊,自然環境差異較大,不同程度地受到地理位置、周圍環境、經濟條件等因素的制約。因此,依據自身特色,發展不同形式的畜禽養殖模式,如山地養雞、林間養禽等。

3.3 種養結合型養殖模式

通過大田作物與畜禽養殖結合,將田間的草、秸稈等飼喂鵝、牛、羊等,既充分利用了現有資源,又節約了養殖成本,且畜禽的糞便又可作為有機肥提高田間作物的產量,是一種經濟實惠的養殖模式。這一模式以散養、中小規模為主。

3.4 發酵床養殖技術

基本的技術原理是以木屑為發酵床主要墊料,接種優勢菌種發酵,降解畜禽糞便,創設一個以益生菌為優勢菌群的畜禽生長環境。該技術最先起源于日本民間,后傳到韓國,目前,在我國的遼寧、山東和我省養豬場試驗推廣。

近幾年,我省發酵床養殖技術推廣很快,鎮江、豐縣、新沂、邳州、泰興、阜寧等地積極推廣應用,主要有塑膜大棚式和傳統豬舍改造而成,有半地下和地上式兩種。

4 生態健康養殖的配套措施

4.1 飼養規模與土地承載能力

我們應實行以排定養的政策:就一個地區而言,畜牧業規模養殖應科學規劃,不宜盲目發展,做到畜禽糞污的排放量與土地承載能力相適應。

4.2 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的科學使用

我國蛋白和礦物資源嚴重不足,每年要進口3000多萬噸大豆和100多萬噸的魚粉,可開采磷礦資源也十分有限。

建議:(1)大力推廣應用理想蛋白和氨基酸平衡技術,在滿足經濟生產性能的基礎上減少蛋白飼料用量,減少磷用量,減少微量元素的使用量;(2)取消有機砷、鉻制劑的生產和使用,減少環境污染。

4.3 預防疫病和健康養殖

畜禽規模養殖條例范文第3篇

依托近郊區位、交通便捷和基礎良好的優勢,面向省城*市和港澳等國際市場,加大投入,整合產業資源和技術優勢,以擴大加工為重點,延伸產業鏈,構建優勢和特色產業群體,推進產業升級,提升產業整體效益和農民收入水平;以興建畜禽專業化市場為突破口,引進資金、技術和投資商,形成以市場帶基地,以加工帶養殖規模化產業發展道路,提高產業的國內外競爭力;以加強疫病防治和藥殘監控為保障,注重產品質量,高度重視飼料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態安全,推行綠色技術,實行清潔化和標準化生產,構建產業效益提升和環境保護持續發展的和諧格局,努力實現生豬品種良種化、生產方式規?;?、生產過程標準化、進入市場組織化。

二、戰略目標

到明年,全縣出欄肉豬*頭,飼養奶牛*萬頭,水產品產量達*萬噸,養殖業產值達*億元。

三、主要措施

1、依據我縣區位優勢、資源條件和現有基礎,合理布局

①以雙江、*等為大圍子豬資源保護和生產基地。加強大圍子豬的保種和提純復壯,向周邊鄉鎮供應約圍、長圍等優質二元豬母本,生產內三元商品豬,供應本地市場;以黃花、路口、福臨、干杉等鄉鎮為外來良種豬制種和生產基地,加強種源基地建設,扶持擴建現有五個種豬場。在安沙建一個生豬人工授精中心(種公豬站),開展優良種公豬配送服務,并完善全縣的生豬人工授精網。全縣統一進行種豬測定,建立系譜檔案,生豬生產實現規范化、優質化,依托種豬場向周圍鄉鎮供應長大、大長二元雜交母本,生產杜長大三元商品豬。

②建設高效生豬養殖帶。以春華、路口、白沙、金井、開慧、福臨、雙江、青山鋪、高橋為重點區域,發展高效生豬養殖業。這些鄉鎮歷來就是*縣養殖業發展最為穩定的地域,廣大農民在生豬飼養上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農民積極性高。加上養殖業收入在當地農民收入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通過建立產業協會、生豬養殖合作社、發展養殖示范戶和加強生豬疫病防治,實施標準化生產等一系列工程,解決養好、賣好的矛盾,積極開展生豬保險服務,提高養豬農戶的經濟效益,降低養殖風險,實現產業聯動,良性發展。

2、大力引導和扶持規模養殖,集約化發展。

養殖業歷來是農民種糧以外的主要副業,是我縣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近年來,國家對生豬生產越來越重視,連續出臺了能繁母豬補貼、能繁母豬保險、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項目、生豬調出大縣獎勵等多項政策,鼓勵生豬產業的健康發展。因此,我們要特別注重引導和扶持農民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進行標準化生產,因為標準化規模養殖已成為當前和今后農村養殖業的發展方向和必然趨勢。對規模養殖戶在發展和擴大養殖規模時應從政策上給予扶持,幫助他們解決具體困難,如建欄舍的用地問題、擴大規模的貸款問題,以及幫助與市內外、省內外的食品加工企業建立市場購養合作關系降低市場風險問題,解除規模養殖戶的后顧之憂。

3、全力提升畜禽產品加工業,促進產品增值。

發展畜禽產品加工業是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提高養殖業附加值,促進傳統養殖向現代養殖轉變的重要途徑,也是應對加入WTO挑戰和提高肉類產品市場競爭力的客觀要求。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先進的加工技術和設備,生產各類冷藏冷卻肉品和加工品,促進肉類產品的消費,促進肉類產品加工業向規模化、系列化、集團化方向發展,并培養集養豬、飼料、屠宰、加工于一體的一條龍企業集團。大力開發分割肉、冷鮮肉、小包裝及快餐食品,促進肉類上市產品多樣化。把中國傳統風味肉制品的生產工藝與西式肉制品的生產機械緊密結合,實現肉類加工現代化。

4、建設山塘水庫水產精養基地

*縣是省會近郊縣,近幾年垂釣休閑漁業發展較快,全縣養殖水面實際放養率達93.6%,要充分利用省會近郊信息便捷,技術力量雄厚的優勢,大力發展名特優水產養殖,提高單位面積產出效率,突出發展水產養殖、休閑、游樂于一體的城郊休閑漁業產業。

加大水產種苗基地建設。*縣名特優水產養殖規模較小,其制約因素就是缺乏種苗基地。種苗基地投入大,投資回收周期長,一般不愿投資開發,宜采用多種途徑增加投入,加大種苗基地建設力度。進一步完善全縣7個魚苗孵化場的建設,新建一個名特優水產苗種繁育場,采用先進技術和設備,融入現代管理,向社會提供優質種苗和優良服務,促進水產業快速發展。

畜禽規模養殖條例范文第4篇

《廣西壯族自治區鄉村清潔條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持續改善鄉村人居環境,統籌城鄉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協調發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自治區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于本自治區城市建成區以外的鄉鎮、村屯、農林場。

前款規定區域內的所有單位和個人,都應當遵守本條例。

第三條 鄉村清潔工作應當遵循政府引導、村民主體、多元投入、獎懲結合、因地制宜、務求實效的原則。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鄉村清潔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長效的資金投入機制,加大資金投入,扶持鄉村清潔設施建設。

鄉鎮人民政府具體組織實施鄉村清潔工作。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展改革、教育、財政、國土資源、環境保護、建設(規劃)、交通運輸、水利、農業、林業、衛生、新聞出版廣電、水產畜牧獸醫等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依照各自職責做好鄉村清潔相關工作。

第六條 村民委員會負責組織村民開展清潔家園、清潔水源、清潔田園、綠化美化村容村貌等鄉村清潔活動。

農林場經營管理單位負責組織開展農林場的清潔活動,其他單位負責開展管轄范圍內的清潔活動。

第七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維護鄉村環境衛生,有權制止、投訴、舉報影響鄉村環境衛生的行為。

縣(市、區)、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建立鄉村清潔監督舉報制度,設立并公布舉報信箱、投訴電話和其他聯系方式,及時查處影響鄉村環境衛生的行為。

第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以及有關部門綜合運用檢查、考核等方式,對鄉村清潔工作實施動態監督和管理。

第二章 鄉村清潔設施

第九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鄉村清潔設施規劃與建設管理工作,合理布局、統籌規劃、因地制宜建設鄉村衛生廁所、垃圾和污水處理等鄉村清潔設施,配備符合要求的衛生保潔專用設施、設備。

鼓勵和支持具備條件的鄉村建設沼氣池等設施,綜合處置鄉村垃圾、畜禽養殖廢棄物、農作物秸稈等生產、生活廢棄物。

第十條 鄉村衛生廁所、垃圾和污水處理等鄉村清潔設施應當符合國家和自治區的強制性技術規范和標準。

第十一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建設(規劃)、衛生等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分工,對鄉村衛生廁所、垃圾和污水處理等鄉村清潔設施運行、管護進行技術指導和監督檢查。

村民委員會應當指定人員對鄉村衛生公廁、垃圾和污水處理等鄉村清潔設施進行日常管理和維護。

第十二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損壞、擅自拆除、擅自關閉鄉村衛生公廁、垃圾和污水處理等鄉村清潔設施,或者擅自改變其用途。

第三章 鄉村清潔規范

第十三條 村民委員會根據本村實際情況組織制定和完善鄉村清潔村規民約,將下列事項納入村規民約的內容:

(一)保潔員的雇用、保潔費的籌集和使用;

(二)村民清掃打理自家庭院、房前屋后衛生的行為規范;

(三)生產、生活廢棄物的處理規范;

(四)維護鄉村公共環境衛生的行為規范;

(五)愛護鄉村清潔設施的行為規范;

(六)違反鄉村清潔村規民約的處理措施。

第十四條 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應當建立日常衛生保潔制度,按照誰受益誰付費的原則和村規民約向有關單位和個人收取保潔費。經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可以從村集體經濟所得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本村屯日常衛生保潔。

縣級人民政府對鄉村日常衛生保潔給予適當補助。

保潔費應當??顚S?,其收取和使用應當至少每季度公布一次,接受村民監督。

第十五條 鄉鎮人民政府根據鄉村地域面積、居住人口數量等實際情況,在征求村民委員會和村民意見后確定保潔員配備比例;縣級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可以對保潔員配備比例進行平衡。

保潔員由村民委員會或者村民小組雇用。村民委員會或者村民小組按照約定向保潔員支付勞務報酬,并對其工作情況進行監督。

保潔員主要承擔以下職責:

(一)鄉村公共區域的清掃保潔;

(二)生活垃圾收集、分類和清運;

(三)鄉村清潔設施的日常維護;

(四)協助村民委員會或者村民小組收取保潔費;

(五)鄉村清潔的日常宣傳教育;

(六)制止、舉報影響鄉村環境衛生的行為。

第十六條 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應當定期組織開展村屯公共區域、庭院衛生整治和公益衛生活動,清理鄉村溪流、池塘、溝渠、道路的垃圾、淤泥、糞堆,保持村屯公共區域、庭院整潔衛生。

鼓勵村民理事會等組織開展經常性鄉村清潔活動。

第十七條 單位和個人應當自覺維護鄉村環境衛生,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在公共場所、公路、鄉村道路、田間傾倒渣土、垃圾,排放污水,堆放雜物,丟棄農藥、化肥包裝物和農業廢棄物、畜禽尸體;

(二)在公共場所、公路、鄉村道路堆存糞便;

(三)在公路、鄉村道路晾曬谷物、秸稈等物品;

(四)向溝渠、池塘、河流、湖泊、水庫、海洋等水體直接排放畜禽養殖糞便、污水,丟棄畜禽尸體,傾倒垃圾和其他廢棄物;

(五)在人民政府劃定的禁燒區域露天焚燒秸稈、落葉等產生煙塵污染的物質;

(六)其他影響鄉村環境衛生的行為。

第十八條 鄉村生活垃圾應當逐步實行分類收集和處理。各級人民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激勵措施推動垃圾分類工作,逐步實現垃圾處理的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

設區的市、縣(市、區)、鄉鎮、村設有垃圾集中處理設施的,應當接納具備轉運條件的鄉村所產生的生活垃圾進行處理;不具備轉運條件的鄉村應當在當地環境容量范圍內,合理選擇經濟、適用、安全的技術就地進行處理。

第十九條 工程施工單位應當及時清運工程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建筑垃圾,并按照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進行利用或者處置。

村民應當將建設、裝修房屋過程中產生的建筑垃圾堆放到村民委員會指定的地點。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非指定地點傾倒、拋撒或者堆放建筑垃圾。

第二十條 鄉村集貿市場、公共活動場所、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廢舊物品收購攤點、旅游景點、商店、餐館等場所的經營管理者,應當落實人員負責環境衛生保潔工作,完善和落實防范、滅殺老鼠、蟑螂、蒼蠅、蚊子等病媒生物的制度和措施。

第二十一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制定并組織實施鄉村廁所無害化改造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推進鄉村戶用廁所無害化改造工作,合理設置村屯內無害化衛生公廁。鄉鎮人民政府以及村民委員會負責具體實施鄉村廁所無害化改造工作,安排人員負責管理衛生公廁,定期消毒,保持干凈整潔。

村民在新建住房時,應當配套建設無害化衛生廁所。

第二十二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科學劃定畜禽養殖禁養區,依法關閉或者搬遷禁養區內的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和養殖專業戶。規?;笄蒺B殖場、養殖小區應當根據污染防治需要,配套建設糞便、污水處置設施并正常運轉,確保污水達標排放。散養密集區應當實行畜禽糞便、污水分戶收集、集中處理利用。

鼓勵和支持畜禽散養戶采取種植和養殖相結合的方式,通過種植業消納畜禽糞便、污水等廢棄物,實現畜禽糞便、污水等廢棄物的就地就近資源化利用。

第二十三條 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綜合人口分布、污水水量、經濟發展水平、環境特點,以及鄉村現有排水體制、排水管網等確定鄉村生活污水收集模式。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村落和民居的分布,采用集中處理、分散處理或者集中與分散處理相結合的方式,逐步建設污水處理系統。

第二十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制定和實施鄉村飲用水安全保障措施,劃定鄉村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加強水質監測和衛生防護規范管理,因地制宜推進連片集中供水;開展鄉村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的違法建筑、排污口、工業污染源、生活污染源、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源排查和清理,消除污染隱患。

禁止在鄉村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修建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等可能危害水源水質衛生的設施以及從事影響水源水質衛生的活動,保障鄉村飲用水安全。

新建、改建、擴建的鄉村飲用水工程項目,應當符合國家和自治區有關規定,確保建成后的鄉村飲用水工程項目供水水質衛生安全。

第二十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等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組織清除、處理農藥、化肥等農用化學物品的包裝物以及農用薄膜、秧盤等農業廢棄物;鼓勵和支持農業生產經營者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和可降解、無污染農用薄膜,推廣生態農業、綠色植保和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等農業清潔生產技術,促進農業環境改善,確保農產品安全。

第二十六條 農業生產經營者應當科學合理使用農藥、化肥、農用薄膜、秧盤等,及時清理、回收農藥、化肥等農用化學物品的包裝物以及農用薄膜、秧盤等農業廢棄物,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其對環境的污染。

農藥、化肥等農用化學物品的包裝物以及農用薄膜、秧盤等農業廢棄物的回收和處理,按照國家和自治區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七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大力推廣機械化農作物秸稈還田、秸稈飼料開發、秸稈氣化、秸稈微生物高溫快速漚肥和秸稈工業原料開發等多種形式的綜合利用成果,提高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水平。

第二十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運輸行政主管部門、公路管理機構、公路經營企業應當按照職責負責公路及其用地范圍的保潔工作;鄉鎮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鄉道及其用地范圍的保潔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運輸行政主管部門、航道管理機構負責航道和航道保護范圍的保潔工作。

第二十九條 鐵路運輸企業負責鐵路沿線站點、鐵路貨場以及鐵路沿線封閉設施以內區域的保潔工作;未設置封閉設施的,負責鐵路用地范圍內區域的保潔工作。

第三十條 水工程經營管理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職責負責河道水工程、水庫工程管理范圍內的保潔工作。

利用河道、水庫進行旅游、餐飲、娛樂、養殖等活動的,由經營管理單位或者個人負責經營管理區域的保潔工作。

前款規定以外的河道,由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組織開展清潔活動或者指定單位負責保潔工作。

第三十一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在村屯周邊、道路兩旁、房前屋后開展植樹綠化活動,保護和美化自然景觀與田園景觀。

第三十二條 實施村屯道路硬化應當同時配套建設道路排水、排污溝渠,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驗收。

第四章 保障措施

第三十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以政府公共財政主導、村民委員會和村民自籌、受益主體付費、社會資金支持的鄉村清潔經費多元化投入機制,加強涉農資金的整合,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社會各類投資主體參與鄉村垃圾和污水處理等公共服務設施項目建設的,按照國家和自治區有關規定享受稅費減免等優惠政策。

第三十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完善政府購買服務相關政策,鼓勵通過聘請鄉村清潔服務商等方式,為鄉村垃圾清掃、收集、轉運、處理等提供專業化、標準化服務。

第三十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采取示范獎勵等措施,鼓勵畜禽分散飼養向集中飼養方式轉變,扶持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及其污染防治設施建設。

對染疫畜禽、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畜禽尸體進行集中無害化處理的,按照有關規定對處理費用、養殖損失給予適當補助。

對鄉村垃圾、畜禽養殖廢棄物、農作物秸稈通過采取生產沼氣、制造有機肥等方法進行綜合利用的,按照國家和自治區有關規定享受稅費減免等優惠政策。

第三十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鄉村垃圾和污水處理、農業清潔生產等人才的引進和培養,鼓勵和支持鄉村清潔技術的科學研究,建立相應的科技推廣指導和服務體系,推廣先進適用的垃圾處理、污水處理以及廢棄物綜合利用等鄉村清潔技術,促進鄉村清潔技術水平的提高。

第三十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以及有關部門應當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鄉村清潔宣傳教育,普及鄉村清潔法律法規和科學知識,提高村民參與鄉村清潔活動的意識和能力。

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等媒體應當加強對鄉村清潔的公益宣傳。

第三十八條 鄉鎮人民政府與轄區村民委員會可以通過簽訂鄉村清潔責任書明確責任的具體范圍和要求。

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建立鄉村清潔巡查機制,定期組織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要求整改,督促有關單位和個人依法履行鄉村清潔義務。

鼓勵開展第三方村民滿意度調查,及時公開調查結果。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九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二條規定,侵占、損壞、擅自拆除、擅自關閉鄉村衛生公廁、垃圾和污水處理等鄉村清潔設施或者擅自改變其用途的,由鄉鎮人民政府或者其委托的鄉鎮綜合執法機構責令恢復原狀,對單位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對個人可以并處十元以上一百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七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三項、第六項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鄉鎮人民政府或者其委托的鄉鎮綜合執法機構給予警告,并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對單位處五十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五十元以下罰款;多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單位處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

(一)在公共場所、公路、鄉村道路、田間傾倒渣土、垃圾,排放污水,堆放雜物,丟棄農藥、化肥包裝物和農業廢棄物、畜禽尸體的;

(二)在公共場所、公路、鄉村道路堆存糞便的;

(三)在公路、鄉村道路晾曬谷物、秸稈等物品的;

(四)有其他影響鄉村環境衛生行為的。

有前款規定的行為,在公路傾倒渣土、垃圾,排放污水,堆放雜物,丟棄農藥、化肥包裝物和農業廢棄物、畜禽尸體,堆存糞便,晾曬谷物、秸稈等物品,造成公路路面損壞、污染或者影響公路暢通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的規定予以處罰。

違反本條例第十七條第四項規定,向溝渠、池塘、河流、湖泊、水庫、海洋等水體直接排放畜禽養殖糞便、污水,丟棄畜禽尸體,傾倒垃圾和其他廢棄物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的規定予以處罰。

違反本條例第十七條第五項規定,在人民政府劃定的禁燒區域露天焚燒秸稈、落葉等產生煙塵污染的物質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的規定予以處罰。

第四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在非指定地點傾倒、拋撒或者堆放建筑垃圾的,由鄉鎮人民政府或者其委托的鄉鎮綜合執法機構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對單位處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對單位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二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二條第一款規定,規模化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未配套建設糞便、污水處置設施并正常運轉的,依照《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的規定予以處罰。

第四十三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四條第二款規定,在鄉村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修建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等可能危害水源水質衛生的設施以及從事影響水源水質衛生的活動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的規定予以處罰。

第六章 附則

畜禽規模養殖條例范文第5篇

關鍵詞:農村;面源污染;防控措施

中圖分類號:S1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432218

1 九龍坡區農村面源污染及防控體系現狀

1.1 農村面源污染防控體系

九龍坡區農村面源污染防控主要由區農委、區環保局負責,各鎮街配合。區農委主要負責農業面源污染防治。

1.2 九龍坡區蔬菜及養殖業基本情況

九龍坡區常年蔬菜種植面積19km2,常年播種面積53km2。基地主要分布在白市驛、走馬、西彭、金鳳等4鎮(占總面積的60.5%)。九龍坡區無畜禽養殖適養區,存欄生豬0.92萬頭、牛羊0.18萬頭、家禽 18.21萬羽;養殖總面積408hm2,養殖規模最大的是西彭鎮(占全區總面積的45.43%)。

1.3 農業面源污染來源

農業面源污染主要來自蔬菜生產上農肥、農藥的大量使用以及畜禽養殖等幾個方面:

蔬菜生產上早春蔬菜底肥采用懸耕機耕翻的方式,以減少人工的代價,增加了肥料用量。據2007年九龍坡區農業面源污染調查,九龍坡區施用化肥5920.04t。肥料流失總量62.32t,以表徑流流失為主(占總氮流失量的81.05%);總養分流失184.10t,其中氮流失169.91t(占流失量的92.29%),磷流失14.19t(占流失量的7.71%)。表明九龍坡區蔬菜種植地施用氮肥和磷肥是肥料流失最嚴重的區域。

九龍坡區散養殖戶畜禽養殖污染經過治理后已實現0排放;限養區內14家畜禽養殖企業有12家采用干清糞處理工藝,其中8家未配置固液分離;13家企業已做雨污分流;5家未修建沼氣池,3家未修建沼液池。養殖企業的治理工藝為“種養結合”,均不在控制區內。

九龍坡區水產養殖飼料使用總量7808.32t,藥物使用總量15.42t,肥料使用總量600.37t(水產養殖普查單元共排放化學需氧量67.88t、總氮7.33t、總磷1.41t、氨氮1.56t、銅34.92kg、鋅9.72kg。

2 九龍坡區農村面污防控措施及成效

2.1 開展農村環境整治

分批開展農村環境連片整治,2010―2013年啟動了共2批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項目,涉及8個鎮51個行政村。通過整治,實現了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100%,保護目標水體水質滿足水域功能要求,村莊生活污水處理率>60%;強化污水治理。建有10個生活污水處理廠、完善6個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實現中梁山以西片區日處理生活污水3.83萬t。

2.2 推廣科學種植技術

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開展技術培訓3000人/a,開展試驗示范200多個,完成3100個土壤樣的采集分析化驗;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引進水肥一體化核心技術比例施肥器,將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與水肥一體化施肥技術融合,節肥50%~60%,肥料利用率提高40%左右;推廣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

2.3 推進養殖污染治理

九龍坡區2008年開始對畜禽養殖污染進行整治。2011年投入1432.2萬元專項資金,對禁養區內存欄量20頭以上生豬、5頭以上肉牛、3頭以上奶?;?00只以上禽類的畜禽養殖場進行取締或搬遷,共取締畜禽養殖場478戶,處置存欄畜禽131.54萬頭。2013年又取締養殖場2家,處理牲畜240頭。

3 農村面源污染防控存在的問題

政策法規體系不完善。支持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政策措施不完善,高毒農藥定點經營實行后《農藥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尚未修訂完善,給高毒農藥監管造成不便;農村環境治理投入不足。農村面源污染防控歷史欠賬多,在農村污水處理基礎設施建設、運營以及科學種、養殖技術推廣、植物病蟲害防治技術、農業標準化生產等方面投入不足;農村面源污監管難度大。農村面源污染點多面廣,難以監管,區、鎮2級農技推廣、監管力量比較薄弱;農民群眾環境意識不高。農民群眾對農業污染問題重視不夠,對環境污染和破壞的危害性認識不足,缺乏主動防治意識。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阳县| 台江县| 郯城县| 进贤县| 伽师县| 张家界市| 沁源县| 辉县市| 胶南市| 郸城县| 福清市| 淮安市| 通辽市| 双桥区| 玉山县| 鸡东县| 台南市| 凭祥市| 邵武市| 连南| 邻水| 西林县| 云南省| 湖北省| 旬阳县| 武穴市| 手游| 高安市| 五峰| 浠水县| 五大连池市| 太仆寺旗| 清新县| 岢岚县| 获嘉县| 揭阳市| 饶平县| 射洪县| 金昌市| 金秀| 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