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醫美消費維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從左至右
“日韓的整形技術雖然發展得比國內早,但是出國做整形冒的風險太大,個人并不主張。有人擔心國內干細胞療法、羊胎素什么的假的太多,但其實你的根本訴求是變年輕,那么通過安全性更高的微創技術也能夠完成?!?/p>
“無論是注射還是射頻都涉及后續的隨訪,或者可能需要補打1次,這一點,全世界都是一樣的流程。從這個角度來說,要是再出國做就比較麻煩。我個人認為手術的話出國做還比較能夠理解,因為是一次性的;但是微整形定期都要做,如果總是飛出國打,自己也并不方便。”
“出國整形要慎重!去年據說光是去韓國做整形美容的人就有30萬,但其實中國的整形美容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尤其是微整形比如注射除皺、激光,和世界是接軌的。另外從術式角度說,美國做隆胸手術習慣在乳暈處做切口,而我們則是在腋下,雖然效果相對弱一點,但這樣留疤痕的幾率會大大降低,更適合亞洲人?!?/p>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術式療程,‘溝通’最為重要,很多去韓國做醫美的人做完后得到的并不是他們想要的結果,最主要問題就是溝通不暢。此外,在臺灣做醫美的價格較國外便宜3~10倍,且從專業角度來說,現在中國醫生的審美、技術很多方面都不輸國外,這樣看來,出國做微整形其實并沒有太大必要?!?/p>
出國做微整就完全沒必要
且不說自己出國做整容,整形醫院帶你去瑞士、去韓國等地做一次干細胞或者削骨,價格從幾萬元到幾十萬元都有,平均價位都超高,非一般人消費得起,而且行內人透露,現在不少整形醫院即使是有出國整形項目,也大多是和中介合作,和旅行社做類似的東西,要知道為了賺錢,是極有可能給你推薦國外二、三流的整形醫院或醫生――反正你也鬧不清。
即使是少數幾家真正和國外醫院有合作的診所,也確實有很多障礙:比如做完之后的術后恢復誰負責?一個人在國外的孤單感怎么破?失敗維權問題無法解決……我們覺得:在考慮要出國做醫療美容之前,除了要做足準備和了解,理智地判斷哪些適合國內做、哪些可以考慮出國做。
韓國也有整容失敗的,只是聽上去比中國少
我不是故意抬高咱們的技術和能力,但也不愿眼睜睜看著一個個有失偏頗的觀點,讓大家錯過身邊好的東西。這一次采訪的幾位專家都一致覺得,如果說動刀、手術方面我們的技術相對還不夠成熟,要選擇出國做也無可厚非的話,那么激光、注射等微整形和皮膚管理類,從這方面來說國內許多專家卻絕對能霸占國際前幾名的地位,一點兒不比國外差,儀器也都完全不落后,基本上國外推出一兩年左右,國內就會立刻引進――編輯我認識的一位醫療界“女神”就曾跟我說過一句特有啟發的話,她說中國的醫生技術絕對數一數二,他們那都是生生練出來的啊,你想,光一個國內3甲醫院整形醫生一天就要做十幾個大小手術,縫雙眼皮更是閉著眼睛都能做的事情,手還快,外國人看了都傻眼。
我們總聽說國內某某醫療事故、整形失敗案例,卻很少聽說國外會發生的原因,其實和人的基數也有關。別忘了,中國有十幾億人口,這么龐大的人群基數,相比只不過中國一個市的人口數量的韓國,當然爆出來的醫療事故會更多――但這并不代表失敗幾率也更高,或許有心人能計算一下的話,答案是更低也未可知!
誰能幫我們監督國外醫生好與壞?
大多數時候,別人跟我們怎么吹噓國外某某某醫生什么都可以,反正什么西太平洋大學什么斯坦福大學客座教授這類身份,無心之人也很難真心去調查,更何況語言不通、能不能調查清楚都是個問題,要知道醫療糾紛90%以上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溝通問題。所以,出了國門你仍然會遇到騙子,國內有名的整形醫院主治醫生給你做臉你都膽怯,國外野雞醫院的整形醫生在你臉上動刀子,你就放得了這個心?
另外,出國整形往往時間很短,除了術前溝通難以保障外,由于手術恢復需要較長的時間,整形者往往在回國前很難看到最終的整形效果,等回國后發現整形效果不理想,也很難再出國去進行修復和追責。專家說,一些廣告會宣稱3天或7天可消腫,但消腫與最終形態自然仍有較大的距離,還需要等待更長的時間。以雙眼皮為例,如果是采用埋線的方法,消腫大約需要一周,可最終形態自然則需要一個月;如果是切開的方法,腫脹消失需要兩周,形態自然需要兩三個月。至于吸脂減肥需要的時間則更長,塑形至少需要一個月,此后仍要穿塑身衣兩三個月,才能看到最終的效果。所以,若出現失敗,由于昂貴的路費,很難再出國去做修復,很多人只能選擇在國內的整形醫院進行修復。這樣既加大了預算的費用,又增加了醫生的修復難度,更是傷害了自己的身體。
至于追責維權,路途遙遠加之語言障礙、國情不同,也是難上加難。整形醫生們跟我抱怨那些做壞了的人來國內醫院做修補的事情早非一兩次,他們也都萬般無奈:我們究竟接不接受你?手術操作習慣不一樣,如何避免新創傷?接手之后如果還是修補不好誰負責?萬一無良的人賴上自己怎么辦?
還有,如果是做激光治療或注射,通常這種都是可吸收性的,間隔一段時間就要做一次,做完還需要醫生專業的皮膚護理建議幫助你更好保護受損皮膚,如果出國做,很難頻繁飛過去不斷做療程性的治療也是一個問題,那樣代價就太大了。
若真貪戀國外,以下6條實在建議你要聽
1.通過可靠的醫美平臺來找尋相對更靠譜的出國做醫美一條龍服務,比如像深受臺灣醫美界認可的FG專業醫美平臺就是找尋臺灣好診所的網站平臺,如果你需要找國外比較好的診所,類似這種平臺就需要你有所了解。
2.要明確自己的外貌是否一定需要做手術類整形,還是說通過微創、注射等不開刀的整形方式也能達到目的,多咨詢幾家國內的整形醫院,不做不必要的事情。
3.瑞士打羊胎素這種事情就還是不要再冒險了,這個不單是因為它過時了、在瑞士都已經非常少了,主要是不應該拿著自己生命做賭注的冒險。另外,注射干細胞雖然在瑞士可行,卻其實并沒有在美國被批準(美國FDA需要很長期的觀察和一些明確的效果證明后,才能準許使用),洪醫生和夏院長都覺得注射干細胞的項目更像是一個保養型的項目而不是醫療,不會推薦;但比如唇腭裂等這類整形修復項目,國外會開展得更好。
4.出國整形后,回國前一定要你的手術醫生提供詳細的手術方案、手術記錄以及手術出現各種并發癥具體的處理方法,這樣可以方便日后維權,也有利于其他醫生對你的手術進行追蹤處理。
5.臺灣的醫療美容手段也非常不錯,去年開始臺灣開放大陸居民可透過衛生署,指定臺灣39家醫療診所,申請以“健檢醫美”許可進入臺灣,可停留8~15天時間,我們更推薦。
6.每一個國家的審美并不相同,這也決定了你選擇去哪里做整容的重要因素。韓國還是熱衷于削骨墊鼻,只是近年切得沒以前那么狠了;額頭飽滿、雙頰澎潤的窄小臉型現在在臺灣很受寵;日本動刀很細膩,更傾向微調、可愛知性感……
1.DR.WU玻尿酸保濕水凝露?280/30ml
專為敏感及干燥肌量身打造,集化妝水、精華液、乳液、凍膜、乳霜功能于一身,潔面后一段時間內只用它護理都可以。
2.dr.brandt柏瑞特舒展修護霜?620/15g
即刻恢復皺紋舒展效果且長效保持,也能讓打完BOTOX的效果更持久。
3.Sulwhasoo雪花秀水律瑩潤提拉防曬霜 SPF50+
打破傳統防曬產品普遍較為粘膩厚重的質地,獨有的粉末乳化科技令質地舒潤清爽。
4.Jurlique茱莉蔻玫瑰衡膚保濕精華露?480/30ml
淡淡的植物草本氣息特別需要你閉上眼涂抹,感受它給身心帶來的舒緩、保護效果。
5.FANCL芳珂全新修護滋養精華面膜?460/25ml×6對
這個季節在外“渴”了疲憊了一天的肌膚,回家敷上它就好大半,皮膚立刻重新豐盈、活潑起來。
這些熱銷術后醫美產品不容錯過!
1.sisley希思黎修活防曬乳 SPF15?1680/50ml
專門針對臉部、頸部和肩部皮膚的超級溫和防曬品,雖然不防水卻能超有效抗自由基、滋潤保濕。
2.LA ROCHE-POSAY理膚泉舒緩調理噴霧?180/300ml
獨特的高科技噴頭設計,帶來猶如親臨理膚泉溫泉水療中心的水霧體驗。
3.SKINCEUTICALS修麗可B5保濕凝露
玻尿酸+B5抗氧化配方搭配幾個必要的防腐劑,就組成了這一瓶超清爽又保濕的四季皆可用保濕品,術后肌膚的保濕必備!
4.Fushi富思有機草本修復護膚膏?328/30ml
使用它涂抹在醫美結痂后的創口上,能很好地防止疤痕,避免肌膚松弛以及失去彈性,孕婦都能放心使用。
5.Curel珂潤潤浸保濕眼部美容液?238/20g
神經酰胺和藍桉葉提取物能讓眼周肌膚更頑強抵御外部刺激,無懼術后肌膚脆弱。
臺灣熱銷術后醫美產品TOP5!
1.NeoStrata妮傲絲翠NEO-TEC甘草酸舒緩活膚修護乳霜新臺幣600/50ml
術后及曬后專用產品!
2.DR.HSIEH達特醫PRP賦活微整霜膜新臺幣1350/30顆每罐
居家保養也能媲美醫美療程效果。
3.FOR BELOVED ONE寵愛之名三分子玻尿酸藍銅精華新臺幣1180/17ml
肌膚24小時保濕不間斷。
4.GLY DERM果蕾GP高效防曬隔離霜(潤色配方) 新臺幣900
醫美后可使用的臺灣屈臣氏熱售防曬潤色No.1。
5.1028持妝深V保濕面膜新臺幣299/3片
幫你維持緊致V臉效果。
HOW TO BUY 術后醫美產品去哪買?
術后醫美產品,除了醫生本身推薦、診所內就有出售的品牌之外,一定有很多人不知道該前往何處購買,其實初學者的你,不用擔心!一直穩坐臺灣藥妝通路冠軍的屈臣氏,長期洞察消費者需求結果,店內有專業的美咨師坐鎮,針對醫美術后肌膚找到合適的產品,最新統領店更重新包裝,連隱形眼鏡也能在概念店驗光立即購買。
去臺灣做醫美,術后保養采購攻略!
店面地址:臺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四段209號(忠孝敦化捷運站)
適合誰逛:臺灣美妝愛好者、第一次來臺的人
購買訊息:
一、2020年工作情況
(一)疫情防控展示了新擔當。
2020年,面對疫情突襲,我們知重勇擔當,負重逆風行,啃下了疫情防控這個“硬骨頭”。大年初二,在縣疫情防控機構和部門職責不十分清晰的情況下,我們主動請纓,承擔了全縣所有可能引起人員聚集場所的所有市場主體的關閉任務。此項工作共涉及我縣餐飲、酒店、KTV、茶館等4459個市場主體。為做好這項工作,我們從大年初三開始,全員停休、全員上崗。沒有制服,我們制作了300多只紅袖標;嗓子喊啞了,我們為一線執法人員購買了30余部小喇叭;車輛不夠,我們人休車不休,輪流巡邏在疫情一線。疫情期間,市場監管執法車隊、紅袖標、小喇叭,成了大街小巷一道靚麗風景線。我們連續奮戰50余天,一線監管人員步行逐個門店拉網式排查,每天步行數萬步,高強度、高風險工作,全局沒有一名同志叫苦喊累,被縣指揮部稱為“敢打硬仗、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鐵軍”。當我縣第一家隔離衣廠家在我們的幫助下及時達產達效時,所有縣領導為我們市場監管點贊;當第一家口罩生產廠家出廠口罩時,縣指揮部稱市場監管是及時雨。在抗疫一線,我局涌現出了帶病逆行奮戰“疫”線的女所長李淑艷、抗疫一線逆寒綻放的鏗鏘玫瑰--陳永慈、奮戰疫線與家人56天不見面--金力、自費資助孤寡老人的“硬核”所長--馮茹、“疫”線巾幗不輸須眉--付春華、堅守戰位永抗戰疫“擎天旗”的執法大隊大隊長黃建華以及逆行“疫”線領頭雁、銅墻鐵壁戰“疫”魔的基層所長代表萬殿喜、孫新安、趙法堂、盧東生等一大批先進典型,疫情期間我們共編寫疫情防控工作信息27期,推送美篇45篇,電視臺播放新聞6條,國家、省市、縣新聞網站播發新聞27篇,18名同志被縣以上媒體作為抗疫典型報道。
3月底,隨著我縣疫情的緩解,上級要求有序復工復產。在前期的一周內,由于我縣地處2省4市6縣交界地,地理位置特殊防控難度大,加之我縣出現2例病例,大多企業持觀望情緒,復工復產顧慮大,致使我縣復工復產率連續一周處于全市倒數第一。面對這一形勢,縣里要求我們進駐企業服務復工復產任務,對此我們沒有推諉,勇于擔起這份重擔。經黨組研究,我們在全縣縣直部門中率先出臺了服務復工復產20條措施,8名黨組成員帶隊組成8個服務督導組分赴全縣各行業、各鄉鎮宣傳政策,督導復工。一周后,復工復產率躍居全市第一。為全縣企業的復工復產做出了積極貢獻。
(二)食安創建再結新碩果
2020年以來,我們充分發揮牽頭部門作用,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緊迫感,向“省級食品安全先進縣”創建發起總攻,最終打贏了這場“攻堅戰”。工作中,我們突出工作重點,細化工作責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責任體系,對標創建驗收標準實行常態化督導檢查;全局干部職工鉚足干勁,砥礪奮進,發揚不怕疲勞、連續作戰、敢戰必勝的工作作風,按照“四個最嚴”標準,對食品店、餐飲服務單位、集貿市場、超市等食品經營單位進行拉網式排查治理。特別是終期評估創城攻堅階段,我們多次召開推進會、調度會、現場督導觀摩會以及積極打造“明廚亮灶”、“透明工廠”、“食安地圖”,先后組織4次創建食品安全先進縣問題整改專項行動,從城區沿街商鋪專項治理向鄉村延伸,撒大網、過細籮、全覆蓋,對排查出的問題登記造冊,建立臺賬,實行銷號管理,逐一列出時間表、路線圖,采取立查立改、關停并舉等措施,限期整改,完不成任務決不收兵,在全縣上下形成了強有力的雷霆之勢,食品安全工作不斷提升。2020年,我們組織監督抽檢4375批次,開展食品應急演練1次,發現不合格食品216批次;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活動8次,農村食品安全專項整治5次,開展風險排查行動3次,責令整改468處安全隱患,行刑銜接運行順暢,公安機關共立食品藥品刑事案件5起,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7人,逮捕2人,移送5人。10月27日,全市食品執法現場會在我縣召開,我縣食品執法監管經驗在全市推廣。在12月16日“省級食品安全先進縣”驗收過程中,我縣的創建工作得到了驗收組的好評,表揚我縣農貿市場等管理規范,在全省也名列前茅;并稱我局在農村食品監管方面下了真功夫。
(三)服務經濟發展工作展現新作為。
2020年以來,我們以持續深化“助企護企”活動為依托,緊扣我縣企業發展的“痛點”“難點”和“堵點”,在加強政策扶持引導的同時,集聚資源、整合職能,瞄準重點、精準護企,喊響“助企護企”最強音,堅持做到對誠信企業“無事不擾”“吹哨報到”,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在服務我縣高質量發展方面向縣委縣政府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2020年,我們共為企業辦理動產抵押業務67筆,為我縣50余家企業辦理貸款資金11.86億元;幫助格魯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格魯斯”商標申報了中國馳名商標,幫助石化集團申報了省長質量獎,幫助我縣牛集鹽鴨蛋、魯西南黃牛等4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完成申報,幫助三信木業有限公司“三信三優”和縣青發木業有限公司“青發”商標等成功注冊馬德里國際商標12件,幫助指導玉皇田園綜合體完成了省級標準化示范項目創建,幫助縣西瓜協會完成了團體標準創建,幫助方明藥業集團公司完成2件PCT專利申請;授權發明專利有效量181件,比去年同期的75件,增長了141.33%,10年以上發明專利有效量18件,比去年同期的5件,增長了260%,申請發明專利60件,其中已授權專利7件。2020年,我局被縣委評為“功勛單位”稱號。
(四)冷鏈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取得新突破。
受境外疫情影響,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由于具有可在低溫環境內長時間存活以及可以通過物體傳播給人的特性,從6月份開始,全國多地陸續發生了病毒通過冷鏈食品傳播的病例。加強冷鏈食品監管,又成了疫情防控的重點工作。為進一步做好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守住市場主陣地,打贏疫情防控戰,最大限度防范進口冷鏈食品污染風險,確保冷鏈食品安全無“疫”,我們又義無反顧的擂響冷鏈食品安全保衛戰的戰鼓,扛起病毒剿滅戰的戰旗,成為了守護全縣冷鏈安全的堅強“戰士”。為嚴防通過進口冷鏈食品輸入我縣,我們采取雙管齊下監管方式,進貨源頭、銷售終端兩手抓緊,實現進口冷鏈食品全過程閉環管控可追溯,做到了上可溯,下可查。為確保進口冷鏈食品的監管無死角,冷鏈食品風險監管不留“縫”,我們以食品加工企業、批發市場、集貿市場、商場超市、冷庫、餐飲單位等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為重點場所,以進口水產品、肉及肉制品和冷凍冷藏食品為重點品種,全面反復進行拉網式大排查和迅速處置,嚴防冷鏈食品被污染風險,全力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食品安全。我縣共有冷鏈食品經營業戶348家,經營人員824人,進口冷鏈食品經營戶19戶。深入這些商家認真仔細的排查冷鏈食品,并記錄相關信息,是我們每天的必修課。由于經常出入冷庫、打開冰柜檢查,不管是酷暑三伏,還是數九寒冬,棉大衣、棉手套又成了我們市場監管人員的標配。據不完全統計,我們共出動車輛1100余臺次,人員5500余人次,共摸排農貿市場520余家次,冷庫、商超2600余家次,開展冷鏈食品相關人員、產品及環境核酸檢測12510份,經檢測結果全部為陰性,未發生通過冷鏈食品傳播的情況,守護了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食品安全。
(五)市場監管工作取得新成績
2020年以來,我們緊緊圍繞“保安全、促發展、惠民生”三條主線,緊緊守牢“食品、藥品、特種設備”三大安全底線,凝心聚力,真抓實干,抓牢重點、破解難點,時刻保持奮斗姿態,步履不停、奮斗不止,爭做市場監管事業的最美奮斗者,相繼開展了哄抬物價、虛假宣傳、食品質量、防疫等藥品醫械產品質量、不正當競爭、放心消費創建等整治行動,突出保障了“三大安全”監管這個底線。
一是食品安全持續向好。2020年,食品安全監管過程中,我們推進會、調度會、新聞會、應急演練、邀請新聞記者現場觀摩以及“明廚亮灶”、“透明工廠”、“食安地圖”等有序推進,網絡訂餐、校園周邊、農村食品、食安護佳節、食安護考、“三小”食品整治以及問政、問政菏澤等整治行動扎實開展,各食品業態巡查規范、創城宣傳、食品抽檢、果蔬快檢、飛行檢查等齊頭并進,我們舉全局之力撒大網、過細籮、全覆蓋,嚴格按照“四個最嚴”的要求,補短板、強弱項,聚力攻堅食品安全質量監管,不斷強化食品安全綜合協調,保持了食品安全監管高壓態勢。投資50萬元,推行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量化分級評定和“明廚亮灶”等智慧監管,開展食品抽檢4500余批次,食品快檢2萬多批次,有效地維護了全縣食品安全良好秩序。二是藥品醫療器械安全平穩可控。開展特殊藥品、抗疫用醫療器械等高風險產品隱患排查整治,推進中藥飲片、藥品質量等專項整治行動。監督檢查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經營使用單位700余家次。三是特種設備安全總體平穩。開展了縣移動式壓力容器安全生產規范化提升工程專項行動,積極推進菏澤市“96333”電梯應急處置服務平臺建設,加強油氣管道法定檢驗情況監督抽查。2020年,我們共檢查特種設備使用單位600多家次,檢查特種設備1890臺次;依據平臺預警信息,及時對相關企業催告,確保了定檢率、登記率不斷提高,確保了特種設備正常運行。目前,我縣特種設備占全市四分之一,為全市最多,特種設備定檢率持續保持在100%,公共場所電梯安全責任險購買率100%,各項量化考核指標均據全市前列,全年安全態勢平穩,做到了特種設備安全零事故。四是新型監管機制順利推進。2020年,我們扎實推進“雙隨機”抽查為主、重點監管為輔、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圓滿完成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和2020年度“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工作計劃。2020年,我縣企業應年報數7751戶,已報7217戶,年報率93.11%;農民專業合作社應年報數3352戶,已年報3154戶,年報率94.09%。五是質量強縣成效明顯。在產品質量領域共開展防疫物資生產企業專項檢查、“三夏”糧食計量專項檢查、口罩認證專項檢查、建筑材料專項檢查等10余次專項檢查;在特種商品領域,以成品油、農資為重點,進行了監督抽檢,配合縣商務等部門清理整治非法加油站8處;保持“食品快檢進市場”常態化,大力普及食品“你點我檢”活動,檢測食品2萬余批次。建立健全企業標準網上自我公開平臺,52家企業的186件在用標準在網上平臺公開,全縣16家重點用能企業全部通過能源計量審核,為全市通過審核最多的一個縣。六是“放心消費在”創建進展順利。2020年,我們召開3次放心消費單位創建推進會,消費警示5期,約談27家大中型商超、19家藥房,投資50萬元建設餐飲服務單位明廚亮灶監控指揮中心工程,對全縣大型餐飲店、學校食堂的后廚實施適時監督,投資12萬元免費為10處學校食堂、5家商超配備了食品快件設備,聯合省派第一書記,積極搭建共商、共建、共享的縣優質農產品推廣平臺,幫助20多家農產品生產企業的近100種優質農產品進入平臺,通過平臺積極推介我縣黑麥酒、牛集鹽鴨蛋、雷莊掛面、武勝橋紅薯、西瓜豆醬、黑腐竹等優質農產品。2020年,共有“放心消費在”創建單位4564家,推薦市級示范單位10家,ODR企業發展26家,縣匯夠商貿有限公司等6家為示范創建單位,積極打造振東路放心消費一條街,制作放心消費宣傳牌180塊,制度牌120塊、消費者投訴流程圖120塊,倡議書2000份,承諾書亞克力臺簽120個,吊旗5000張,燈桿旗20塊。2020年12月24日在市局召開的全市消費環交流會上做典型發言。
另外,2020年我們的黨建、扶貧、第一書記、萬名干部下基層、駐村工作隊以及灘區遷建等工作都取得了可喜成績。2020年9月,被縣政府、縣政協評為“提案承辦先進單位”;2020年10月,被縣委、縣政府授予功勛單位稱號;2020年10月,榮獲全縣第六屆“尼山書院杯”國學知識競賽第二名、國學知識競賽優秀組織獎;2020年10月,縣第四季度門球比賽第一名;11月27日,全市食品執法現場會在我縣召開;12月份,全市消費環境建設工作座談會,我局做了典型發言。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監管任務和監管力量不匹配。監管力量薄弱,兩次機構改革,知識產權、鹽業、商務執法等職能劃入,工作量急劇增大,但與之相關的監管人員、專業性資源卻未隨之下沉,且缺少專業技術人才,嚴重制約市場監管業務的正常開展。
二是監管形勢與監管能力不對等。隨著新科技迅猛發展,網絡訂餐、微商電商等新業態、新產業層出不窮,監管對象由“實體店”擴展到“線上”,目前市場監管技術支撐手段滯后,傳統的監管方式創新不足,監管風險空前增強。
三是干事創業激情不足。有時停留在確保完成各項重點工作任務和推進日常工作上,工作激情不高,進取心不足。我們班子成員現有7人,三定方案僅設置1正3副,現有班子成員嚴重超出編制數,上級對超出職數黨組成員分流方案不明朗,加之我局現有公務員166名,實際編制只有75名,導致部分同志思想上有顧慮,認為政治上晉升晉級無望,工作中出現了“等一等、緩一緩、歇一歇”的松勁情緒,影響了工作的有效開展。
四是人員隊伍老齡化嚴重。我局平均年齡47.5歲,40歲以下25人、30歲以下僅7人,人員積極性、創新勁頭不足,應對新情況、新問題辦法不多、能力不足,愛用老辦法應對新問題,與最強者比拼,與最快者賽跑,敢于在全市全省全國創先爭優的意識不強,等等。對此,我們一定高度重視,采取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三、2021年打算
一是圍繞科學精準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2021年,進一步強化職能擔當,扎實做好重點場所防控、重點領域“物防”、信息追溯管理、防疫物資質量監管等相關工作,全力服務保障疫情防控大局。
二是加強食品藥品監管。2021年,注重源頭防范,加強食品安全綜合治理,強化藥品安全全程監管,提高特種設備安全隱患排查治理能力,著力防范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風險,不斷鞏固質量安全穩中向好的基礎。
三是持續推進質量強縣戰略實施。2021年,加強高位謀劃和推動,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
四是扎實開展市場秩序突出問題整治,加大重點領域治理力度,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統籌事前事中事后管理,扎實做好消費維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