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結對及幫扶工作計劃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工作隊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緊緊圍繞國家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有關政策及精神,嚴格按照省州縣鄉各級政府對扶貧工作的要求,積極工作,主動作為,較好地開展扶貧工作。現將這一年來來的主要開展工作情況總結報告如下:
一、駐村幫扶工作開展情況
1、積極入戶走訪。
積極主動入戶走訪,了解村情民意和貧困戶實際困難,并詳細了解各貧困戶家庭情況,完善制定一戶一策,宣傳國家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政策。
2、推動扶貧到戶項目落地實施。
推進貧困戶危房改造拆舊建新、院落硬化、圍墻建設、改圈改廁、大門改建等項目實施;落實牛羊養殖等產業扶貧項目補貼政策;積極宣傳合作醫療、養老保險政策,推進貧困戶全員參保。
3、收集完善整理各類資料。
積極完善整理脫貧攻堅各類相關材料,包括所幫扶所有貧困戶的戶級資料、駐村工作隊資料以及相關村級資料。按照對每個貧困戶的戶級資料32項要求、駐村工作隊7大類35項要求、村級13大類要求,逐項運轉填寫相關表冊并搜集印證資料。
4、采取“過篩子”的方式逐社逐戶做好“3+1+1”沖刺
清零工作,迎接脫貧攻堅各級驗收。
緊緊圍繞今年整縣脫貧目標,按照“兩不愁、三保障”要求,帶領幫扶工作隊在戶籍、安全飲水、教育、基本醫療保障、安全住房、政策落實、戶級資料、村級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逐社逐戶做好“3+1+1”沖刺清零工作。于10月中旬順利通過州、縣、鄉各級整村脫貧驗收。
5、加強黨支部標準化建設。
認真組織黨員按標準開展政治理論學習,規范組織生活,積極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積極參與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6、組織幫扶責任人入戶走訪。
幫扶責任人詳細了解所幫扶貧困戶家庭實際情況并了解當前存在的困難,及時有針對性地制定一戶一策,多次入戶開展幫扶工作,平時通過電話聯系,增進感情,并協調解決遇到的問題。
7、幫辦實事
投資約6萬元為村三個村安裝12智能太陽能路燈;聯系了社會愛心人士為小學捐贈了118套棉衣、學習用品,價值約3萬元;為了增強山區孩子身體素質,從幫扶單位爭取了100個籃球和150個足球,價值1.5萬元。
二、2021年幫扶計劃
結合2021年幫扶工作實際和幫扶村的村情實際,2021年幫扶計劃如下:
1.結合村的產業發展情況,爭取在產業扶貧上結合各村農業專業合作社發展情況,按照“農戶+合作社+企業”的產業發展模式,積極推動“三變改革”,推動村的合作社建設,把蜜蜂養殖和牛羊養殖的各類貧困戶組織加入合作社抱團發展,爭取注冊商標,進行品牌化宣傳。
2.發揮我單位技術優勢,協調技術中心,利用各種資源,為當地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為農民增產增收打下良好基礎。
下合樂寺村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鐵蓋鄉,屬于龍羊峽庫區移民搬遷安置村,全村共4個合作社,***戶、***人,有藏、漢、土、回、蒙、撒拉等多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全村總人口的**%。全村共有殘疾人***人,現有黨員***名,其中婦女黨員7名。全村耕地面積1443畝,人均占有耕地1.6畝,主要種植大豆、小麥、油菜、土豆等農作物,草場面積50000畝。
一、致貧原因分析
主要存在于一部分農戶因災、因病、因殘、因學、缺資金、缺技術、缺勞動力、自身發展力不足等。
二、幫扶計劃
我局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幫扶措施總要求,通過對了解貧困村及貧困戶基本情況,深挖貧困原因,研究制定幫扶工作計劃。為盡快解決貧困戶脫貧特制定以下幫扶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建立結對幫扶機構。建立結對幫扶工作領導小組,形成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主要抓、具體人員負責抓的工作格局。
(二)加大爭取力度,完善基礎設施。一是農村危房改造幫扶。將農村危房改造惠民政策向下合樂寺村貧困群眾傾斜在實施原有改造任務的基礎上,全面做了摸底調查工作,對符合條件的予以申報,并于2018年納入農村危房改造中實施完成,以此改善群眾居住條件。二是積極爭取資金,與相關部門聯合協作,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改善工作。
一、指導思想
以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區域協調發展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八八戰略”和“十一五”發展規劃,按照產業結構布局優化升級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以深入實施“山海協作工程”,促進省內欠發達地區現代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民收入為主要內容,深化結對關系,提高農民素質,加強勞務合作,推進項目合作,推動產業梯度發展和勞動力轉移,實現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和共同繁榮。
二、思路目標
在“十一五”期間(*年——2010年),加強與以衢州市為主的省內欠發達地區合作交流,在深化縣(市、區)結對的基礎上,組織和推動一批鄉鎮進行結對,并幫助省內欠發達地區建設一批新農村、培訓一批農村致富帶頭人、吸納一批勞務人員、達成一批山海協作項目。力爭實現以下目標:推動20個以上鄉鎮與省內欠發達地區鄉鎮結對,幫助省內欠發達地區建設20個以上新農村,培訓200個以上農村致富帶頭人,吸納5000人次以上勞務人員,完成20個以上山海協作項目。
三、主要任務
(一)推動鄉鎮結對。在“十一五”期間,各縣(市、區)在本行政區域內選擇經濟相對發達的鄉鎮與衢州市欠發達鄉鎮結對,也可號召本行政區域內的單位(機關、企業、團體等)與衢州市欠發達鄉鎮結對。*縣、上虞市、諸暨市和嵊州市各結對幫扶衢州市5個鄉鎮。
(二)幫助建設新農村。各縣(市、區)在衢州市已結對的鄉鎮區域內,各選定1-2個行政村(社區)進行結對幫扶,合作推進新農村建設。*縣、上虞市、諸暨市和嵊州市原則上每年給予不少于25萬元的建設資金支援。
(三)開展勞務合作。“十一五”期間,通過培訓一批農村致富帶頭人和農村勞務人員,著力提高欠發達地區農民素質,并有組織地吸納一批經過培訓的農村勞動力到我市及各縣(市、區)就業。*縣、上虞市、諸暨市和嵊州市每年各提供5萬元以上的培訓資金、幫助培訓農村致富帶頭人10名以上、培訓并吸納農村勞務人員200名以上。新昌縣和越城區可根據實際,給予一定的培訓資金支援,每年培訓并吸納農村勞務人員各100名以上。
(四)促進項目合作。要動員各方面的力量,按照自愿選擇、企業為主的原則,選擇一批基礎條件較好的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新農村建設項目進行幫扶合作。要努力推動資源與產業合作,共建山海協作示范項目。市本級每年也將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援衢州市山海協作工作。繼續鼓勵我市企業向以衢州市為主的欠發達地區進行產業轉移和投資,各縣(市、區)要力爭每年推動實施1個以上山海協作項目,新增投資額不少于1000萬元。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山海協作五個一行動計劃”是我市實施“山海協作工程”的重要載體,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完善激勵措施,營造良好氛圍。市山海協作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發展改革委)要加強督促和檢查,把此項工作作為今后一個時期實施“山海協作工程”的重點工作來抓。各縣(市、區)要進一步加強領導、落實責任,采取切實措施,保障計劃的順利實施。
(二)搞好調查,篩選對象。各縣(市、區)要抓緊時間,開展調查摸底,并與衢州市各結對縣(市、區)取得聯系,開展考察對接,達成結對意向。要篩選合作基礎好、參與積極性高、示范帶動作用強的鄉鎮開展結對,并選擇1-2個行政村(社區)作為具體幫扶對象。要于11月3日前落實結對意向,并將結對鄉鎮、行政村(社區)名稱、負責人、聯系方式(通訊地址、電話、聯系人等)報市發展改革委合作交流處(聯系人:鐘敏鑫,聯系電話:,傳真:)。
一、與益圖公益聯盟開展“路在腳下”愛心幫扶活動
駐村后,積極聯系益圖公益聯盟,于3月12日對永寧鄉中心完小開展“路在腳下”愛心幫扶活動,此次幫扶活動共計捐贈物資折合人民幣6萬余元,其中益圖公益聯盟捐贈物資價值5萬余元,管委會捐贈書包及圖書等價值12000余元,活動以支持青少年和教育為幫扶重點,廣泛吸納和整合社會資源,進行面對面交流、心貼心服務、實打實幫扶。通過此次活動,提高了社會愛心人士、愛心企業等的愛心意識,達到了推進社會幫扶、促進社會公益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作用。
二、走村入戶,實地了解第一手資料
**村委會有13個村民小組,為配合**水庫的修建,其中10個村民小組已全部搬遷至永寧壩區,具體分布為:**新村56戶,瓦廠周邊三個片區180多戶,**新村周邊零散分布50多戶,牦牛坪村有12戶搬遷至洛水村委會王家灣村。3個村民小組共計70多戶未搬遷,位于村委會和小學周邊。
在我委掛鉤幫扶的12戶貧困戶中,全部欠有外債,最多的達20多萬,最少的也有2萬多,造成貧困的原因,經我工作組調查,主要有如下幾個原因:
1、搬遷戶的搬遷補償未能滿足購買地基和建筑材料的需要,導致需要借款建房,因建房引起貧困。
2、搬遷后沒有土地耕種,而原有土地又被水庫淹沒或荒蕪,未能享受退耕還林優惠政策,導致溫飽都成問題。
3、家庭基本無收入,并且有子女在讀書。
4、家里有病人需長期住院或吃藥。
5、缺少資金,無法發展產業來脫貧。
6、家庭勞動力太少,基本只有1個勞動力。
三、積極配合鄉黨委政府進行村委兩級換屆選舉工作
工作組積極配合鄉黨委永寧鄉對轄區內的六個村委會進行換屆選舉,選舉過程和諧,圓滿完成換屆工作。
四、制定切實可行的幫扶方案和幫扶計劃
根據扶貧建檔立卡動態管理變動情況,工作組及時調整我委幫扶方案,對我委掛鉤聯系的12戶貧困戶進行結對幫扶,使幫扶工作落實到個人,并制定切實可行的幫扶計劃,為在3年內完成脫貧摘帽的任務打下建設的基礎。
五、協助村委會落實脫貧產業調查
根據市政協副主席楊文勇調研**時的指示,現已做出種植附子脫貧的計劃,目前該項工作落實情況如下:
1.在**村委會下屬4個村民小組內,各發展幾戶農戶,共計40畝土地作為附子種植示范戶來重點進行扶持,為以后的脫貧產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2.落實附子產業扶持資金。發展40畝附子作為示范點,每畝需要種子350斤,每斤種子6元,共需要種子款84000元,面臨的最大困難就是農戶無力拿出種子款。根據以上情況,我工作隊認真協助村委會,向市政協作了請求解決所需資金的報告,已于6月4日得到支持100000元的回復,待資金到位和季節適宜即可發展種植50畝附子。
六、認真開展貧困掛鉤戶走訪回訪工作
對我委掛鉤的12戶貧困戶進行入戶走訪,并將走訪結果如實向管委會黨組進行匯報。同時,根據縣扶貧辦要求,組織我委幫扶人于6月24日對12戶掛鉤戶進行了回訪,由結對幫扶人員給幫扶戶解決了部分生活用品,并正對各自幫扶戶的實際情況,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年度幫扶計劃和三年幫扶計劃。
七、下一步工作計劃
1、根據上級文件規定,落實好在中秋、春節和平時對結對幫扶困難戶的走訪回訪工作。
2、落實好附子脫貧產業的發展,做到以點帶面,達到產業脫貧。
一、結對方式:幫扶雙方通過雙向自愿選擇(最好是本教研組),并結成幫扶對子,工作年限界定在3年及以下的教師。
二、結對幫扶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余忠林
副組長:張慈蘭
成 員:部分教師
三、結對幫扶員
指導老師
青年教師
鮮曉清
李文瓊、羅春莉
張柯蘭
張小鳳、杜天生
高友容
賴雪霞、龍小紅
雷正甫
石利文、陳水云
鄒世穎
何意金、李華強
張慈蘭
查維容
黃先瓊
黃艷玲
徐秀平
劉麗春、湯玲
范才彥
馮世源
王曉琴
王嬌
張建波
鄭丹丹
張訓平
易中波
謝文波
劉念
石正國
于煒欣、馮艷麗、劉英
束露
樂有梅、李亞瓊、許冬娜
張運山
覃春華、歐陽洪蘭
四、工作要求
(一)對幫扶對象教師的要求:
1、樹立熱愛學生,一切為了學生服務的思想。
2、虛心請教指導老師。
3、認真學習業務知識,認真閱讀教育、教學雜志和文章,并做必要的讀書筆記或讀后感。勤于動筆寫教學反思、記錄身邊的故事,積累自己的教學感受。(要有專用讀書筆記、每學期期中期末各有一份學習心得體會。)
4、熟知本學科課程標準,要鉆研教材,跟隨業務導師的指導初步確定自己的教學研究方向,第一學期可以在業務導師的指導下,對此有初步的了解(和指導師共同參與課程設計)。第二學期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能開展校級精品課)。
5、努力上好每堂課,并請導師聽課、評課,一學期至少上好一堂公開課,認真聽業務指導師的示范課。對比差距,尋找適合自己的教學途徑,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進行業務指導每周不少于1次,要求雙方互相聽課每月不少于4節,并做好聽課記錄和寫好業務指導記錄。)
6、要虛心學習其他教師的課堂教學,取長補短。每學期聽課不少于25節。對業務導師的課應該隨時進班聽,聽完課后虛心向業務導師請教,并在工作筆記上詳細記錄。
7、必須按規定認真參加各級進修培訓工作。鼓勵繼續在業余時間對自己所教學科進行充電或學歷提升。
(二)對指導老師的要求
1、導師主動關心青年教師的政治思想,以自身的良好素質去影響、引導青年教師發揚愛崗敬業精神,熱愛教育教學工作。
2、指導老師要本著對學校發展負責、對青年教師的成長負責的高度的責任感,根據學校對年輕教師的具體要求,認真做好全面的指導和督促工作(如:指導備課、上課、課后反思、每月檢查教案等)。
3、指導老師要幫助青年教師制定好切實可行的教學工作計劃,指導、輔導青年教師上好見面課、匯報課和各類公開課。并及時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見,協助青年教師尋找良好的解決方法,不斷提高教學教育水平。
4、指導老師做好示范和引路的作用。如制訂學期教學計劃、教材分析、備課、上課、聽課評課、批改作業、學科競賽輔導等。
5、了解青年教師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困難和要求,盡力幫助解決。指導新教師加強學習,進行教育教學。如指定、提供學習資料,教育敘事及論文的撰寫和修改等。
6、指導老師對結對幫扶的教師有期中教學評估,學期結束時有階段性總結。
7、指導老師不僅要在工作、學習上幫助青年教師盡快成長,同時在生活上也應該多關心年輕老師,讓他們感覺到集體的溫暖。
五、獎勵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