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創建衛生社區實施方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的會員“lodzsc”為你整理了這篇衛健委2021年上半年社會事業體制改革工作總結范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鑒作用。
【正文】
衛健委2021年上半年社會事業體制改革工作總結
一、工作進展情況
(一)圍繞“鄉活”,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才“縣管鄉用”機制;圍繞“村穩”,持續開展鄉村醫生訂單定向委托培養工作
1、圍繞“鄉活”,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才“縣管鄉用”機制:根據《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52號)及省委組織部、省人社廳《關于印發<安徽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暫行辦法>的通知》(皖人社發〔2010〕78號)、《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皖政辦〔2017〕6號)和宣州區衛健、編辦、人社三部門聯合下發的《關于建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才”區管鄉用”機制的實施方案》(衛健辦字〔2019〕32號)規定,今年我區試點開始衛健部門自主招生。2021年,我區申報并審批鄉鎮衛生院招聘計劃69名,擬在上半年人社部門招聘結束后,對未能招聘到的空缺崗位進行再次公告,進行第二次招聘,此項工作待于8月底向區領導匯報并與區編辦、人社會商后,計劃9月份進行。積極吸納人才,壯大鄉鎮衛生人員隊伍,完成全年招聘目標。
2、圍繞“村穩”,持續開展鄉村醫生訂單定向委托培養工作:根據我區衛健、教體、財政、人社、衛健四部門聯合下發的《關于印發宣州區鄉村醫生定向委托培養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的通知》(衛健〔2020〕2號)文件,我區與安徽省健康職業學院簽訂三年培養協議,每年擬招生培養64名,為做好此項工作,我委聯系區教體局分別在城區、鄉鎮多所高校宣傳,同時各鄉鎮也開展到村到戶宣傳,2020年實際招生13人,2021年已招生53人,已簽訂培養協議。此類畢業生完成培養后,我委將根據需要,統一安排到村醫緊缺的鄉鎮、村,有力解決看病難的問題,消除空白村。
(二)深入推進城市社區醫療衛生機構和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織牢醫療衛生服務網底
1、印發了《宣州區城市社區醫療衛生機構和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實施方案》(衛健辦[2021]77號)和《宣州區城市社區醫療衛生機構和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衛生技術人員能力培訓實施方案》(衛健辦[2021]76號)文件。
2、經過摸排統計,確定2021年擬建設的79個單位名單。于6月份對擬建設單位進行現場評估,對存在問題現場指出,要求立即整改。
3、按照省培訓方案制定我區鄉村醫生崗位技能培訓大綱,由衛生院組織實施。和宣城市中心醫院對接指定宣城市中心醫院為培訓基地,衛生室中執業助理醫師和政府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人員培訓由中心醫院組織實施。
城市社區醫療機構及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已完成40個,完成率51%。人員培訓中鄉村醫生崗位技能培訓由衛生院組織實施,已完成120人,完成率60%,村衛生室的執業(助理)醫師和政府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技術人員共26人已于6月28日開始培訓。
(三)探索開展長三角名醫工作室創建
我區兩所區級公立醫院積極與長三角優質醫療資源開展長三角名醫工作室建設,宣城市中心醫院與南京市第一醫院開展心內科學科建設,宣城市第四人民醫院與南京腦科醫院開展精神科學科建設,已向宣城市衛健委提交了名醫工作室申報材料,并通過專家初審。
二、存在問題
存在的主要問題為資金問題。省實施方案中明確政府辦城市社區醫療衛生機構和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資金由屬地政府承擔,省級財政給予獎補。我區5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服務站是民營的,標準化建設資金沒有來源。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的創建理念,逐步形成各區人民政府主導,街道辦事處主管,各社區居委會實施,社會各界和廣大市民積極參與的創建機制。大力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建立健全各項制度,改善社區環境,完善社區功能,提高居民生活質量。用2—3年的時間,把我市的社區建設成為管理有序、服務完善、環境優美、生活便利的宜居社區(20**年創建100個宜居社區)。為實現建設“亞心之都、國際都市、商旅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標而努力奮斗。
二、組織機構
為加強領導,確保我市宜居社區創建工作順利實施,市人民政府決定成立**市宜居社區創建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成員如下:
領導小組主要負責研究制定我市創建宜居社區的政策措施、具體方案;協調園林綠化、環境衛生、環境保護、物業管理、行政執法、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建設管理等方面工作;解決創建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定期檢查、指導宜居社區的創建工作。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建委,辦公室主任由馮旗兼任,副主任由秦繼軍和張德中兼任,工作人員從相關部門抽調。辦公室主要負責掌握全市宜居社區創建工作進展情況,及時向領導小組匯報創建工作動態,并督促檢查落實各項工作;定期向社會創建工作信息,引導廣大群眾和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宜居社區創建活動;根據工作開展情況提出評優和表彰意見,報領導小組審核;做好創建宜居社區的日常工作;承辦領導小組交辦的其他工作。
領導小組下設七個社區專項行業指導工作組:
(一)園林綠化行業指導組,組長由嵇廣江兼任;
(二)市容環境衛生行業指導組,組長由喬泉兼任;
(三)環境保護行業指導組,組長由張晨兼任;
(四)物業管理指導組,組長由唐慶令兼任;
(五)社區容貌行業指導組,組長由王曉鵬兼任;
(六)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建設行業指導組,組長由李宏斌兼任;
(七)社區服務行業指導組,組長由王鳳云兼任。
社區專項行業指導組職責是:按照行業分工和各專項創建標準、計劃,指導并協調各區、各街道辦事處、各社區開展宜居社區創建工作。
三、創建范圍
**市行政轄區內的482個社區。
四、創建標準
(一)園林綠化。
社區公園、游園綠地、附屬綠地、道路綠地、宅旁綠地、配套公建綠地、公共綠地、小區、單位庭院等喬灌木、花草搭配合理,綠量充足;小區綠化率達到30%;社區綠化景觀整潔優美、環境宜人;綠地養護、病蟲害防治等措施及時有效,綠地灌溉系統配置齊全;綠地內草坪、道路、水體等設施的日常保潔管理制度完善,督促檢查到位,環境衛生干凈整潔,沒有垃圾死角、無雜草雜物和漂浮物;栽種花草、澆水、清掏等作業無污染道路現象。
(二)環境衛生。
有健全的保潔隊伍,有保潔工作制度,居民生活垃圾實行袋裝化,密閉中轉,無焚燒垃圾、沿路灑漏現象;積雪污物及時清運,果皮紙屑及時清掃,垃圾日產日清,無衛生死角,保持社區道路兩側、公共場所、單位、居民院落干凈整潔;有完善的早、夜市管理制度,中心城區沒有占用城市主、次干道開設市場的現象,巷道內的經營攤點要劃行歸市,按規定時間開放和關閉,有專人負責衛生保潔,專用垃圾容器干凈,垃圾實行袋裝,無亂堆亂放,閉市后,及時清掃,垃圾及時清運,市場周邊環境干凈,環境衛生達標,管理規范有序;小區房屋的公共走道要保持干凈整潔,不得隨意占用或堆放雜物;拆建施工工地設置遮擋塵土和安全防護設施,運輸、裝卸、堆放、使用泥土和砂土等散體材料不得污染周圍環境,進出工地車輛不得帶泥運行。
(三)環境保護。
道路兩側店面、公共場所、單位、居民院落的廢氣、廢水、廢渣要達標排放,無工業、醫療、有毒有害等危險廢物排放;無噪音擾民,及時協調解決居民對噪音污染的投拆;無露天燒烤、違章燃煤鍋爐、露天煤廠、廢品收購站等污染環境現象;工地夜間施工作業符合環保要求。
(四)物業管理。
協調小區業主委員會和物業公司,建立和完善小區物業管理制度,認真解決居民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為群眾、單位排憂解難。
(五)社區容貌。
社區道路兩側建(構)筑物、單位院落、居民樓外立面及樓道干凈整潔,設施完好無損,設置門面招牌、燈箱廣告不斷字缺亮,燈飾功能完好無損、美觀整潔;居民住宅設有明顯的樓院幢號標志;無違法建設,違反規定亂搭亂建現象;建(構)筑物墻體、設施上無亂刻畫、亂張貼等現象;無亂占道擺攤設點、亂設廣告牌匾、亂停車輛、亂堆雜物、亂倒垃圾等現象;無違反規定放養家禽、陽臺亂吊亂掛、破壞市政公用設施和占用破壞綠地樹木,占道洗車等現象。
(六)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建設管理。
供、排水井蓋齊全,管道暢通,無因管理失誤造成停水、污水跑漏污染環境等現象;路面鋪裝硬化達90%以上,道路平整、無破損、無坑洼積水;所建公廁為二類以上水沖式,標志及指示牌按國標要求設置,做到無味、無蠅、保持清潔;公共場所、道路兩側、單位、居民院落按規定標準設置果皮箱和環衛設施;路燈裝燈率達到100%,亮化率和完好率達到97%以上;無廢棄的電桿、燈桿、電箱及管線;供暖和天然氣設施齊全,安全可靠,檢修維護和服務保障工作到位,確保正常供暖、安全供氣。
五、創建程序
宜居社區創建采取“社區自愿申報,逐級推薦,綜合評定”相結合的辦法。每年年初各區制定創建宜居社區工作計劃并申報(申報數不少于各區社區總數的30%);年終由社區在自查的基礎上將有關申報材料報各街道辦事處初審,經所在街道辦事處審核確認后,報區人民政府,并由區人民政府負責組織有關部門按照創建標準,在查閱資料、實地勘察、問卷調查的基礎上,根據有關部門審議和居民評議情況進行評定,將達到創建標準的社區報領導小組辦公室進行綜合考評,辦公室評定后將考評結果報領導小組審核,領導小組通過后以市人民政府名義命名為宜居社區并進行表彰。
六、創建步驟
(一)宣傳動員階段(20**年3月10日—3月20日)。
市人民政府制定出臺《**市創建宜居社區實施方案》,安排部署創建工作,充分調動廣大市民和社會各界參與宜居社區創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調查摸底階段(20**年3月21日—3月31日)。
各區負責組織所轄街道辦事處和社區工作人員,對社區內的園林綠化、環境衛生、環境保護、物業管理、社區容貌、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建設管理等方面進行調查摸底,全面、詳細、準確地掌握社區管理和建設工作現狀,為全面開展宜居社區創建工作提供依據。
(三)制定措施階段(20**年4月1日—4月15日)。
各區根據本方案的要求,結合調查摸底的情況確定需要改進、完成和集中整治的項目,提出所需資金的數額和籌措方式,并在此基礎上制定出詳細的實施方案,報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
(四)全面實施階段(20**年4月16日—10月31日)。
根據宜居社區創建標準和實施方案,由各區人民政府負責按照建設基本程序組織實施,按要求完成20**年創建宜居社區工作任務指標。
(五)自查自評階段(20**年11月1日—11月15日)。
各社區對創建工作進行認真自查,將有關申報材料報所屬街道辦事處初審,經街道辦事處初步審核確認后,報所屬區人民政府,由區人民政府將審核達到創建標準的社區統一報領導小組。
(六)檢查驗收階段(20**年11月16日—12月15日)。
領導小組組織七個社區專項行業指導工作組對各區上報的宜居社區進行現場檢查驗收,確定20**年命名的100個宜居社區。
(七)總結表彰階段(20**年12月16日—12月31日)。
領導小組將通過驗收達到宜居社區創建標準的宜居社區報市人民政府審準,并以市人民政府的名義進行命名和表彰。
七、創建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創建宜居社區是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各區要高度重視宜居社區創建工作,將創建工作作為本年度城區建設工作的重點列入議事日程,積極籌措資金,按照市人民政府的總體安排和創建標準,認真組織實施。主要領導要親自抓,分管理領導具體負責,各區和街道辦事處都要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制定計劃和實施方案,并報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
(二)廣泛宣傳,勇于創新。
宜居社區的創建關系到廣大居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市屬各新聞單位要通過媒體廣泛宣傳創建宜居社區的重要意義,大力宣傳創建過程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使宜居社區創建工作深入人心。各單位、各部門、各街道辦事處及社區居委會在工作中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大膽探索和實踐。要注重基層管理與服務體制的創新,通過開展創建工作,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理順各種關系,健全社區組織,規范工作程序,提高社區管理水平。
(三)狠抓落實,注重實效。
各區、各部門、各街道辦事處和社區居委會要在狠抓落實上下功夫,從基礎工作抓起,從創建示范街道、示范社區的基層單位抓起,優先解決群眾關注和影響社區整體面貌的熱點、難點問題,切實把創建任務落到實處。要堅持以人民群眾高興不高興、擁護不擁護、滿意不滿意為標準,一切從實際出發,不搞形式、不走過場,充分發揮居民群眾在創建宜居社區中的主體作用,整合社區內人力、物力、財力及其它社會資源,通過對口幫扶,駐社區單位共駐共建,廣大居民群眾自覺參與等形式,使創建工作成為幫助社區解決實際困難,為居民群眾辦好事、辦實事的過程。
一、總體目標
(一)監管網絡建設。聘請一名藥品監督協管員,在我街道每行政社區居委會各選聘一名藥品監管信息員,分片進行藥品監督管理。
(二)供應網絡建設。完善誠信體系建設,在全街道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分別開展“合格藥房”和“放心藥店”創建活動,建立健全醫療機構藥品質量管理制度,力爭到2011年10月,全街道醫療機構“合格藥房”達標率達100﹪,零售藥店100﹪符合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標準。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強領導。
街道辦事處成立由分管領導任組長,衛生服務中心主要負責同志任副組長,紀工委、派出所、財政所、社區服務中心、工商所、古城實驗小學等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街道社區藥品“兩網”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衛生服務中心,街道直屬各有關部門要明確專人負責“兩網”建設工作。
(二)明確職責。
街道社區藥品“兩網”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組織領導全街道社區藥品“兩網”建設工作,制定“兩網”建設工作規劃、方案并組織實施;檢查、督促各成員單位“兩網”建設工作,對各成員單位的工作情況進行考核。
街道紀工委職責:對各成員單位的“兩網”建設工作定期開展督察、通報。
派出所職責:依法打擊制售假劣藥品的違法犯罪行為,為查處暴力抗法案件;維護重大藥品安全事故現場秩序、保護公共安全。
財政所職責:負責街道“兩網”建設有關經費。
社區服務中心職責:主要負責創建工作的宣傳引導和組織工作,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
工商所職責:依法對藥品生產、經營企業登記注冊,依法查處無照經營藥品、違法藥品和醫療器械廣告其他損害消費權益的行為。
古城實驗小學職責:在學校開展“飲食用藥安全知識”專題教育。
衛生服務中心職責:負責全街道醫療機構藥品質量管理的目標考核工作,確保全街道醫療機構“合格藥房”創建達標。督促我街道各醫療單位藥品安全宣傳欄,定期更新內容。承擔街道社區藥品“兩網”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日常事務,統籌安排“兩網”建設工作;起草“兩網”建設工作實施方案及配套文件,組織實施“兩網”建設;配合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做好“合格藥房”、“放心藥店”驗收和藥品市場監管;與相關職能部門溝通協作,及時匯總、通報工作進展情況。
三、活動安排
(一)宣傳活動。
2011年2月10號到2011年3月10號召開動員會,成立古城街道社區藥品“兩網”建設領導小組,制定實施方案。
(二)組織實施。
2011年3月11號至4月18號,制定下發相關工作制度;對“兩員”和醫療機構相關人員進行培訓。
2011年4月19號至5月31號對藥品“兩網”建設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檢查。
為鞏固"國家衛生縣城"創建成果,順利通過"滅蟑先進城區"復查復評,現根據市愛衛會的有關工作要求,將開展復查復評活動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范圍和指標
1、范圍:城區機關、企事業單位、社區居民戶室內外、陰陽溝、下水道等蟑螂棲息場所。紅梅隧道、雙溪口、上章村、后塢村延伸1公里范圍作為防護屏障。
2、指標:達到全愛衛發〔1997〕5號文件規定的滅蟑標準,即室內有蟑螂成蟲或若蟲陽性房間不超過3%,平均每間房間大蠊不超過5只,小蠊不超過只;有活蟑螂卵鞘房間不超過2%,平均每間房不超過4只;有蟑螂糞便、蛻皮等蟑跡的房間不超過5%。
二、工作步驟
此次"滅蟑先進城區"復查復評活動分三個階段進行。
(一)初次滅蟑活動
1、組織準備階段:時間為-月。
(1)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滅蟑領導小組和滅蟑員隊伍,落實滅蟑責任與范圍;
(2)制定滅蟑技術方案和實施方案;
(3)明確部門分工、落實滅蟑達標任務,層層進行思想發動和安全教育,使滅蟑工作家喻戶曉;
(4)滅蟑員培訓(時間、地點另定);
(5)上繳滅蟑經費,采購毒餌。
2、實施階段:時間為-月份。
(1)月底各社區、城區各單位開展一次環境整治,搞好室內外衛生,清除蟑螂以及消除蟑螂的棲息場所和繁殖地。
(2)各社區開展滅蟑前蟑密度檢測;
各社區嚴格按照技術要求,全面施放藥物。放藥時間為月-日(雨天順延);
(3)各片區在月-日到縣創建辦領取藥物;
(4)各社區嚴格按照技術要求,全面施放藥物。放藥時間為月-日(雨天順延);
(5)月-日,縣創建辦、縣愛衛會對滅蟑情況進行檢查。對滅蟑不達標的單位,責令于月日進行補滅。
(二)再次滅蟑活動
1、組織準備階段:時間為月份。主要任務:
(1)縣創建辦完成總體方案的設計、論證;
(2)縣創建辦進行調查摸底;
(3)制定實施方案和技術方案;
(4)召開有關會議,明確部門分工,再次落實滅蟑任務;
(5)籌措滅蟑經費。
2、現場實施階段:時間為月份
(1)進行藥物選擇;
(2)通過多種形式廣泛發動居民參與滅蟑螂活動;
(3)領藥時間為月-日,全城投藥時間為12日;
(4)完成滅蟑后蟑密度的監測工作。
(三)考核驗收階段
時間為月-日。
1、組織考核驗收,由各社區居委會進行自查,然后由縣滅蟑領導小組進行考核。對不認真履行滅蟑義務、滅蟑不達標的,要限期補漏投藥,并對主要責任人予以通報批評。
2、做好滅蟑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落實鞏固滅蟑措施,迎接市愛衛會的考核,確保"滅蟑先進城區"順利通過復查復評。
三、幾點要求
1、調整城區滅蟑領導小組。由縣政府潘麗霞副縣長任組長,縣愛衛會、縣創建辦及各社區居委會負責人為成員;城區各機關、各社區、企事業單位和鎮政府都要確定一名領導,具體指揮、協調、督查所轄范圍的滅蟑工作。
2、健全滅蟑員隊伍。各社區居委會、城區單位都要配備滅蟑員;單位用房數量在0間以下的設一名滅蟑員;0間以上的設2-3名滅蟑員。外環境的滅蟑人員根據具體工作量配備。
3、明確部門職責分工。
各社區做好轄區范圍內的調查摸底、計劃部署、宣傳發動、技術培訓、檢查考核、藥械購發、蟑螂密度檢測等工作任務。
各主管部門負責下屬單位的滅蟑宣傳發動、督促檢查等工作。
衛生部門做好滅蟑的技術指導、培訓專業骨干、落實技術措施、提供滅蟑有關的宣傳資料、做好藥物中毒的急救準備等工作。
鎮政府負責城區各社區的統一滅蟑工作。
新聞、文化、教育部門做好滅蟑的科普宣傳和教育等工作。
縣創建辦、縣愛衛會做好滅蟑藥物的篩選、藥物性試驗、選購等工作。
4、開展科普宣傳。各社區、城區各單位要廣泛開展宣傳發動工作,通過多種形式將滅蟑的基本技術傳授給廣大居民。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達標街創建為抓手,以點帶面,示范引路,打造亮點,形成特色,建立和完善長效管理機制,突出市容環境衛生精細化管理,全面提高社區市容環境管理水平,全力實現“建設生態文明鄉村”的工作目標。
二、創建目標
按照“提高標準、增加亮點、打造精品、形成特色”的總體要求,以社區進村路(或主大街)為主開展創建示范街活動,在全街道形成一街一景,特色鮮明的示范街。
三、創建時間
5月底前完工,6月上旬驗收。
四、創建標準
(一)道路綠化
按照“缺綠補綠,綠足添花”的原則,改造、提升綠帶,科學選用樹種,適當設置花草樹池,擺放移動花壇,增加綠量,做到喬灌結合、三季有花、四季常綠。花草樹木生長良好,做到適時修剪整枝,科學防治病蟲害,確保無死株、無缺株,保持沿街樹木、綠籬、花壇和草坪的整潔、美觀。
(二)街容凈化
1、沿街兩側無違章占道經營和廣告占道,無亂堆亂放,無違章搭建,無馬路攤點市場。兩側建筑物、構筑物外墻體無各類亂貼亂畫,戶外牌匾廣告設置規范,統一協調。實現平面潔凈劃一,建筑立面規范有序。
2、垃圾桶、果皮箱擺放整齊,外觀整潔,無垃圾。
3、道路定時保潔,保潔質量達到人行道凈、路沿石凈、綠化帶凈、垃圾桶果皮箱四周凈、墻根凈,視線范圍內無存留垃圾、無明顯污跡、無紙屑、無塑料袋等污物的樹掛、墻掛、無垃圾桶內焚燒。
4、沿街兩側排水溝加蓋蓋板并保持與周圍環境和諧統一。
(三)沿街美化
1、沿街不得有影響市容的違章建筑,沿街破殘、危舊建筑物、構筑物應及時整修或拆除。
2、沿街兩側墻面要突出特色,注重美觀,粉刷裝飾要與周圍環境相協調;墻體噴繪規范美觀,突出社區文化特色,內容健康向上;沿街建筑物與構筑物外形完好無缺,兩側建筑立面保持清潔、美觀,不影響整體外觀,污染、陳舊、破損的應及時進行清洗、粉刷、修復。
3、各類戶外廣告、宣傳欄(牌)、閱報欄等設置應統一規劃,統一粉刷,合理布局,設置規范,保持完好,清晰美觀。
(四)街景亮化
街景應按要求實施亮化,燈具安裝要安全合理,不影響街容路貌觀瞻,設施功能完好、美觀、清潔,陳舊破損或已喪失功能的要及時修復、漆飾、翻新或拆除。
(五)路面硬化
路面實行柏油或混凝土硬化,路面平整、潔凈,無坑洼、無積水、無破損;道路設施完好,古力井蓋無缺損、破裂現象;道路兩側人行道保持平坦、完好、通暢,無路面破損、地磚松動;無廢棄的電桿、電箱及管線。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明確責任
為切實加強對創建市容環境管理示范街工作的領導,街道成立創建領導小組,全面加強對創建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示范街活動的領導、督查、考核,各社區也要成立相應領導班子,制定扎實有效的創建工作實施方案,明確責任,精心組織,統籌安排,要建好臺帳資料,確保創建工作落實到位。
(二)加強宣傳,營造氛圍
各社區要充分發揮自身宣傳平臺的作用,營造創建氛圍,特別要加強對沿街居民的宣傳,不斷增強廣大居民參與創建的意識和熱情,營造起積極響應、居民廣泛參與的良好氛圍,為創建工作打下扎實的社會基礎。
(三)嚴格標準,實事求是
在創建過程中,要嚴格按照創建標準,認真做好實施,街道創建領導小組將每月通報創建開展情況,并作為年終考核創新工作加分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