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完整社區建設存在問題

完整社區建設存在問題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完整社區建設存在問題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完整社區建設存在問題

完整社區建設存在問題范文第1篇

關鍵詞:社區;服務;建設

Abstract: At present our country community service ability construction research,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ut is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 the issue we try to learn from foreign countries and the experience of advanced area, based on the local community status and service ability of study, investigate the feasible innovation programme of activities, thus promoting community service ability construction optimization.

Key words: community services; construction;

中圖分類號: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07-0020-02

社區是國家與社會的接口,是我國城市基層的群眾性自治組織,它雖不是政府的派出機構,但是它與政府血肉相連,密不可分。近年來,建設和諧社區,全面提升社區服務能力已成為我國當前社區建設的根本目標, 社區服務能力建設也相應地成了當前城市社區建設的主要內容。但由于我國社區發展的歷史短暫,目前還缺乏一套完整的發展模式,因此,我們迫切的需要借鑒國外發達國家的成功做法和有益經驗, 通過學習和研究,加快我國社區建設步伐。

一、其他國家和先進地區社區發展的主要經驗和做法

目前我國已經越來越重視對社區服務能力建設的研究,但仍是剛剛起步,實踐性研究還不是太多。近年已有不少人將國外社區建設的經驗通過調研的方式介紹過來,例如有美國、加拿大等國家的服務建設考察報告等。對于舶來的優秀做法,我們不妨仔細加以研究,我們發現主要有這么幾點:

1、政府高度重視社區建設, 強調計劃性和規范性。美、加兩國的社區建設在形成和發展的初期帶有自發性質, 隨著社區地位、作用的突出, 特別是上世紀聯合國社區發展后, 社區建設成為兩國政府有計劃、有目的地引導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 進而成為國家實現現代化必不可少的環節之一。兩國政府每年對社區工作都要制定一系列的工作計劃, 每項計劃包括工作內容、組織措施和目標要求等等, 大多數都有數量指標。如每年對老舊社區的改造數量, 新社區福利機構、文化娛樂設施的建設、安全教育培訓中心的設置標準, 社區居民就業、貧困、醫療、老年、青少年與兒童等方面的各類發展計劃、廉價住房計劃、濟貧計劃等等。

但兩國政府在社區建設中的作用與以前相比還是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據介紹, 過去政府既要負責掌舵, 又要劃船, 現在只負責掌舵,不再參與劃船。將具體事務交給社區組織和民間團體, 政府只負責宏觀調控, 這樣做既大大減輕了政府的負擔, 又發揮了政府在社區建設中的主導作用。在美國紐約, 政府和官員在社區建設中的職責都有明確的分工。

2、民間團體承擔具體工作, 有健全的工作機制和組織體系。美、加兩國的社區工作組織體系是由政府各職能部門、政府資助的社區組織和民間組織舉辦的非營利機構組織組成, 被稱之為“三大版塊”。

政府在社區工作體系中承擔的主要職責包括:一是制定相關政策和立法, 并通過制定規劃來貫徹執行;二是財政支持,政府每年要撥出專項資金用于社區發展事業, 政府根據每年的監督、檢查情況, 確定下一年的財政資助;三是實行嚴格的宏觀控制與管理, 政府通過制定標準, 行政許可進行管理。民間團體以及所舉辦的非營利服務機構是政府在社區建設和社區服務上的合作伙伴和具體執行者。他們在政府組織協調下獨立地開展社區內的各種有償、低償或無償服務, 以自己的服務爭取政府、社會各界和居民的支持。特別值得注意的是, 加拿大的企業界對社區建設也給予了極大關注, 他們不僅為社區捐款捐物, 而且主動投資社區事業, 直接提供商業性的服務。

3、非政府非營利組織發達, 工作人員職業化、專業化水平高。在兩國的社區建設中, 非政府組織是一支重要的社會力量, 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們數量多, 美國現有非營利性組織萬個;同時分布廣泛, 涉及到社區服務、文化、治安、衛生等居民需求的方方面面, 可以說群眾有需求, 他們有服務。值得一提的是, 兩國從事專職社區工作的人員, 無論是在社區管理組織中, 還是非營利性組織或志愿機構中都要經過專業訓練,呈現出極高的職業化和專業化水準。

4、社區參與度高, 自治和自助能力不斷提升。社區參與廣泛主要體現在社區參與的結構上。參與人員不僅有中老年人、中青年, 而且有中小學生不僅有社區內的非營利性組織和志愿者, 而且還有駐區企業單位。以美國為例,1993年克林頓簽署的“全國與社區服務法案”規定,對于做滿1400小時的青少年義工,美國政府每年獎勵4725美元的獎學金,這些相關的政策法規極大地提高了社區群眾的參與度,在這些辦法的激勵下,1999年,美國56%的18歲以上成年人參加過志愿工作;2000年,44%的26歲以上的成年人參加過志愿工作,工作量超過9百萬全日制雇員,工值2390億美元。與此同時,在美國文體明星等公眾人物也是十分熱衷于社區志愿服務工作,為全社會做了很好的表率。比如NBA著名球星奧尼爾就長期在社區兼職警察工作。

二、目前社區服務能力建設的現狀和存在問題

1、政府雖然高度重視,硬件日漸完善,但軟件跟不上形勢。近年來,我地的社區經費投入不斷增長,占政府每年財政支出的比例也越來越大,目前,多數社區的硬件設施已經逐步趨于完善。但同時又出現了新的問題,即硬件過硬,軟件太軟。這一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在硬件設施日漸完善的條件下,群眾缺乏專業人才的引導和指導,硬件長期閑置,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二是群眾對社區自身行為缺乏監督,一些社區的活動室被拿去出租,成為少數群體的牟利工具。

2、體系建設上,行政化傾向嚴重, 居民對社區組織認同感不強。政府管理重心的下移, 街道職能的強化, 是對基層管理的加強, 但也會使社區居民委員會的行政色彩更濃, 因而使社區居民委員會作為居民自治組織的性質更受壓抑。

完整社區建設存在問題范文第2篇

關鍵詞:社區博物館 發展 三坊七巷

近幾年,一種新型博物館――社區博物館在我國各地正逐漸升溫。以“保存生活記憶,傳承文化精神,服務社區民眾”為主旨,社區博物館是對我國的區域文化進行整體保護和發展的一種博物館實踐。中國具有發展社區博物館的歷史文化環境,在各地歷史街區,結合歷史文化遺產,建設中國特色的社區博物館前景廣闊。

一、福州“三坊七巷社區博物館”

1.概況

三坊七巷是福州市南后街兩旁從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條坊巷的簡稱。此街區是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之一,基本保留了唐宋的坊巷格局,保存較好的明清古建筑計159座,其中包括全國重點保護單位9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8處,被譽為“明清建筑博物館”、“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1]

福州三坊七巷社區博物館是由1個中心館,37個專題館和24個展示點組成,是以“地域+傳統+記憶+居民”的模式重新組織保護與展示的新型博物館。[2]

2.建設現狀

根據筆者對三坊七巷社區博物館進行的實地調查,三坊七巷社區博物館建設現狀如下:

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此次考查的6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分別為林覺民、冰心故居、光祿坊劉家大院、嚴復故居、二梅書屋、水榭戲臺、林聰彝故居和小黃樓。情況如下:

這些保護單位現大部分已被改建為展館,用來展覽一些與該保護單位建成時代或者曾住者相關的展品。文物保護單位的改造基本保持原有的格局,現代設施較為齊全,但部分改建造成整體觀感的破壞。其中現居住的多為景區工作人員和管理人員,非原住民。

省級、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此次考查的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共7處,分別是王麒故居、郭柏蔭故居、謝家祠、鄢家花廳、黃巷46號、安民巷居民住宅、狀元第。這些文物保護單位的古建筑部分用作展館,部分維持原風貌只做參觀,也有部分古建筑被用作辦公、居住或商業用途。

博物館、展覽館。此次調查走訪了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苑和周文哲藝術館,其展館展示形式是展板介紹和實體展示相結合,展覽苑的出入口有管理人員發放門票,限定入園人數,園內各隔間都有工作人員值班,游客參觀、拍照,秩序井然。

二、建設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三坊七巷社區博物館”進行實地考察,對當地原住民、景區工作人員、游客的走訪、采訪,筆者發現了一些建設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如下:

(1)三坊七巷的保護未能做到將原址很好地保留下來。

(2)新加入的現代元素以及景區內部及周圍的部分建筑破壞了三坊七巷古街的整體觀感。

(3)部分古建筑用于辦公和商業用途不利于建筑本身的保護。

(4)具有當地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并未能得到很好地弘揚。

(5)三坊七巷保護和開發過程中未合理解決現住民的居住問題。

(6)社區博物館的建設和宣傳力度不夠,影響較小。

三、解決問題的建議和對策

從本次調查中發現的問題入手,針對這些問題,筆者提出以下建議供參考:

1.對景區進行整體的建設開發

建議開發景區時,對各展區的開發進行整體規劃,整體規劃應包括展館的規劃、社區的規劃,盡可能的保護修復建筑的原始風貌,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2.中心展區盡量“去現代化”、“去商業化”

一些臨街的古建筑四周都是現代商店,部分商業活動進駐了省市級的文物保護單位。建議政府部門在進行整體規劃各展區時,能夠盡量做到“去現代化”和“去商業化”,盡量保證中心展區的建筑歷史風貌被完整保存。

3.建立相關場所,匯集民間藝人在其中進行展示

建議開辟專用場所供當地特色民俗藝術家進行民俗藝術展示,這樣不僅可以使當地的民俗藝術得到宣傳,而且可以創造經濟價值,同時又能使這些民間藝術得到保護和延續。

4.引導居民自發參與保護活動

建議政府通過多渠道多方式,引導居民在文物保護中發揮主觀能動性,充分參與到社區博物館建設中來。例如:可設展區讓居民展示自家的傳統收藏及文化遺產,可鼓勵原住民擔任講解員為游客們講解坊巷生活和歷史文化等。

5.完善居民住宅基本設施,提高居民生活質量

實地走訪時發現,三坊七巷部分原住民在保護區修復后遷回,部分居住的基礎設施存在問題。建議三坊七巷社區促進會等社區部門能夠及時了解居民的困難,完善基礎設施,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

6.在建設和管理中進一步體現社區博物館理念

社區博物館的建設應該更加注重突出人在其中的作用,注重對原住民的人文關懷和社區建設,使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能夠感受和融匯“社區博物館”的理念,并使游客感受到活態的博物館。

四、結語

現階段我國社區博物館的建設和管理仍缺少較為成熟的案例和經驗,三坊七巷作為我國首座完整概念上的社區博物館,它的建設和發展模式對其他社區博物館試點的建設具有很大的借鑒意義和啟示。希望我國的社區博物館建設經過不斷的探索和發展,在實踐中根據各地實情進行建設和完善,取得更大的成效。

參考文獻:

完整社區建設存在問題范文第3篇

關鍵詞 社區服務 服務系統 系統設計 數據處理

中圖分類號:TP311.5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s.2016.05.062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venient services to communi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urban modernization, future urban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community service for the convenience of the system will continue to be established and continuously optimized and improved, and gradually realize the system of intelligent, user-friendly, convenie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urban community service system,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ty service system, and puts forward the design of the community convenience service system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ervice system. In view of the reasonable design and planning of the system service composi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system function module, the system implementation needs to be solved. It has certain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ty convenience service system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community service; service system; system design; data processing

0 引言

社區是若干社會群體或組織聚集在某一區域所形成的一個相互關聯的集體,有一定的地理區域和人口數量,居民之間有著一定社會關系。①隨著社會的發展,社區是未來城鎮化建設中范圍規劃發展的必然形式,是區域管理的最小單元。根據我國的社會發展現狀,社區的功能包括:管理功能、服務功能、保障功能、教育功能、安全穩定功能。本文將主要論述社區的服務功能(為社區居民和機構提供生活服務和社會服務),以此來引導社區便民服務系統的研究。

為維持社區的發展和穩定,現階段社區設有各種層次的管理和服務機構為社區成員提供相關服務。在我國,基層社區管理服務組織分兩種:一種是村民委員會,另一種是居民委員會。②社區服務包括多個方面的內容,社區服務的框架結構圖如圖1所示。

圖1 社區服務框架結構

社區是居民生活的家園。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社區服務處于不斷變化發展中,人們對社區服務能力的追求不斷提高,要求社區服務形成并建立功能全面的系統來滿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期待它擁有更高端、更快捷、更強大的管理和服務能力。這也是未來社區便民服務系統的必然發展方向。智能化、人性化、便捷化的社區服務系統必將引領我們的未來生活。③社區便民服務系統將占據社區服務的未來市場,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展現自己應有的價值。研究社區便民服務系統具有現實價值和必然性。

1 社區服務系統現狀

1.1 社區服務系統發展現狀

我國現階段的社區服務由改革開放前的人民大公社服務轉變而來。④1986年我國才開始進入社區服務探索階段,到1997開始了解和學習國外社區服務發展模式進入發展階段,2011年我國社區服務進入改進階段,2014年我國社區服務正式進入完善階段,社區服務系統開始進行試點建設。科技水平的限制,導致我國社區服務系統的相應技術水平相對發達國家落后。現階段我國社區服務系統的開發和研究還不成熟,不具備規模化應用于實際的能力,有待進一步的發展和提高。隨著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信息智能終端等相關技術的出現和發展,⑤社區服務系統的開發應用環境得到了不斷的完善和提高,未來社區服務系統將被廣泛應用于居民生活。相關研究人員也感受到了社區便民服務系統的巨大市場價值和潛力。

現階段由于對社區服務系統建設投入不統一,功能分散不集中,綜合成本高,導致社區形成完善、有效的便民服務系統較困難。國內少數城市建設了智能化住宅小區,但對于社區便民服務系統,缺乏整體的規劃和系統性的建設。⑥目前我國針對社區服務做了相關理論研究,社區服務系統也開始進行逐步推廣和實驗。市場上也出現了一些有關社區便民服務系統的創業項目,像一些O2O服務平臺、服務系統的軟件開發、智能系統等。⑦與社區服務系統相關聯的幾個方面包括:信息基礎網絡、應用系統、信息資源庫、相關硬件設施,但這些與社區便民服務系統的實際應用還相差甚遠,因而,對設計高度集成、適應性強、高效率、大規模的系統,還有待進一步的完善和研究。

1.2 存在的問題

目前,隨著科技和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我國對社區服務系統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還存在需要解決的問題。其主要問題如下:

(1)系統的信息化程度不高。系統的信息分散,來源雜亂,大量的信息沒有得到有效利用,沒有有效的歸類,有用的信息需要自己提取,信息的更新不夠及時,且無法實現共享。

(2)系統的集成度不高。每一模塊都相對獨立,沒有有效的結合在一起,不能形成多功能一體化的服務系統,造成資源的浪費。

(3)數據資源來源受限制。由于系統信息化程度不高,導致系統的數據資源來源散亂,很多數據無法獲取并保存,有效資源得不到合理利用。

(4)系統軟件開發不夠。現階段,社區服務系統開發還處于初始階段,市場的潛力有待進一步激發,導致系統開發的相關人員不太愿意進行相關研究。

上述問題,有待相關技術研究人員進一步的合作和努力,才能在社區服務系統方面做出突破性的進展和貢獻,才能加快社區便民服務系統的實踐應用,才能讓人們早日感受到社區服務系統所帶來的便利。

2 社區服務系統設計

2.1 系統構成

社會正處于一個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時代,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為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需要設計高效、便捷、智能、人性化的社區服務系統。系統的服務功能要求更加完善、更加全面、更加合理,要立足于廣大人民,涉及到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為社區居民提供便利服務,使居民在家就可以有效、快捷地解決問題,并獲取所需的相關資訊和信息。

根據社區便民的服務宗旨,本研究設計了一個功能相對齊全的社區便民服務系統。系統的模塊構成如圖2所示。

用戶可以通過服務系統操作平臺的用戶中心模塊發送相關服務請求,系統根據請求內容將其發送到相應處理模塊部分社區便民服務網、便民服務中心或社區服務數據庫,發送到社區便民網的請求按照其特征分別進行操作,如果是信息檢索類請求,就對請求進行信息檢索,在資源庫內搜索匹配信息;如果是事務辦理類請求,能辦理的事務就直接處理,不能辦理的轉給第三方;如果是在線咨詢類請求,直接轉給與系統合作第三方處理。發送到便民服務受理中心的請求,由受理中心進行相關服務的處理。發送到社區服務數據庫的請求,如果是數據查詢類請求,就在系統數據庫內直接搜索相關信息;如果用戶要上傳數據,就對數據進行上傳,然后系統進行相關處理。

2.2 系統功能

建立社區便民服務系統的宗旨是為社區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為滿足這一宗旨,系統應追求以下幾條:

(1)形成統一的社區服務、管理系統,既方便社區管理機構或部門更好地管理社區,又能為居民的生活提供便利。

(2)將醫療服務、日常生活服務、社區事務服務和信息服務等相關社區便民服務集中于一體進行處理。

(3)實現社區服務工作的網絡化、信息化、流程化、規范化,保證社區工作的高效開展,保證居民生活的有序進行。

(4)增強社區居民之間的日常生活交流和文娛互動,促進居民之間的相互信任和了解,改善社區居民的生活環境和生活品質。

(5)具有人性化的操作界面和操作模式,讓用戶體驗到服務系統的便捷,并對系統產生信任和依賴。

(6)建立統一、標準的社區服務數據庫,實現信息的有效利用,以及商業鄰域的相互合作和交流。

基于以上內容,結合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和相互信息技術的發展,本文設計的社區便民服務系統包括的具體功能內容如圖3所示。

社區便民服務系統功能界面主要分四個服務方向:醫療服務、日常服務、事政服務和信息服務。⑧這四個方向涉及到居民生活的各個方面,能滿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方便。

醫療服務,身體不適或疾病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發生的事情,為方便社區居民看病就醫,本系統醫療服務部分:就診掛號、就診預約、就診繳費、醫療咨詢、醫療急救、社保報銷和醫療記錄。用戶身體不適或疾病時,可根據具體情況在系統中選擇服務項,提前在系統中掛號,預約醫生或進行相關醫療咨詢,減少去醫院排隊等候的煩勞,節約時間提高效率。遇到緊急情況可選擇醫療急救,系統自動向醫院發出急救信息。用戶還可在系統中進行買藥或繳費,并通過社保卡進行報銷服務。還可查看相關醫療記錄。

日常服務,生活中經常會有各種瑣事需要處理,比如收發郵件和快遞、叫外賣、預定酒店和賓館等,為方便居民在家就能處理生活瑣事,本系統日常服務包括:快遞收發、外送點餐、衣物干洗、酒店賓館預定、家政服務、生活小常識和服務繳費。用戶可根據具體需求在系統中選擇服務項,選擇衣服干洗服務,會有專門服務人員上門取送衣物,家政服務包括衛生打掃或是請保姆。用戶也可在系統上學習一些日常生活小常識。

事政服務,生活在一個社區集體中,社區相關機構會對社區居民進行管理與服務,會有許多行政類的事務需要處理。為方便社區居民處理相關事務,本系統事政服務包括:社區通知和公告、物業管理、物業繳費、家電維修、事務咨詢和社區互動。用戶通過社區通知公告服務了解社區最新通知和相關政策信息或是招聘招工信息。若用戶需要物業服務,比如申請水電氣、有線網絡、車庫或是其他物業服務或是繳費可選擇相關服務。用戶還可以與社區其它居民進行互動,組織或舉辦社區相關文娛活動,加強居民間的相互信任和了解。

信息服務,網絡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信息服務越來越被重視。為方便社區居民了解更多的相關信息,本系統信息服務包括:網上購物、旅游推薦、天氣預報、新聞資訊、電子圖書館、交通信息、票務預定、在線咨詢和社區地圖。用戶通過系統選擇相關服務,就能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或是購買物品、汽車票、火車票、船票或飛機票,還可以選擇假期旅游的好去處。

3 社區便民服務系統的實現

社區便民服務系統是一個系統、全面的工程項目,它所涉及的鄰域多、技術范圍廣、難度要求大,要完整實現其預期的功能和應用效果還需要經過不斷的努力和突破。本文通過以下三個方面探討社區便民服務系統的實現問題。

3.1 信息應用

隨著存儲器、計算機、網絡等技術的出現和發展,信息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社區便民服務系統平臺的應用必須以信息數據作為基礎,系統中每一項服務功能都與信息息息相關,每一項服務都包含信息的獲取、檢索、處理和存儲,只有這樣系統才能完成用戶的服務要求。雖然看起來是一個簡單的過程,但真正要準確地去實現它需要解決很多相關問題。系統要獲得準確的信息,必須通過數據庫檢索來獲得。這就需要系統的開發商與各個相關服務方建立互利的合作關系,彼此系統間建立對應借口,使數據能相互共享。讓系統擁有強大信息數據庫的同時,使服務商從中獲利,從而讓用戶得到方便。無法通過服務方獲取的數據,需要開發商自己收集信息數據。

3.2 軟件開發

社區服務系統將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實用價值,但其軟件開發方面涉及問題很多。市場上人們比較熟悉的系統有蘋果公司開發的iOS移動操作系統、谷歌公司開發的安卓操作系統和微軟公司開發的windows系統,這三大國外系統的技術相對比較成熟。⑨國內在系統的自主研發上比較落后,目前還沒有完全自主的應用操作系統,即使是被大家熟知的麒麟系統也應用較少。蘋果iOS系統對外界封閉,僅用于自主研發的蘋果產品,安卓的系統平臺是對外開放。基于目前的市場情況,為增加社區便民服務系統的體驗感,本文中說設計的系統需要在安卓系統環境下開發。在安卓的系統之上,通過編程來實現社區服務系統的應用。

3.3 硬件配置

一個完整的社區便民服務系統硬件配置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包括顯示器、中央處理器、存儲器以及其它相關服務設備,需要研發的系統硬件設備很多。在研究社區便民服務的基礎之上,針對快遞服務這一塊,目前已經申請了一項名為“一種采用虹膜識別的智能快遞柜”的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號:20152113135125465),展開了對社區便民服務系統的硬件研究,快遞柜集中固定安裝在社區的指定位置,且由若干柜體組成并與服務系統建立聯系。其它系統相關硬件設備需要技術人員進一步的研究和設計。

4 結束語

社區便民服務系統未來市場前景廣闊,它能為社區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快捷的服務,使人們正真感受到系統的價值所在。本文介紹了社區便民服務系統的設計與實現,針對我國社區便民服務的現狀,分析現在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社區便民服務系統的結構設計模型,并詳細介紹了社區服務系統的功能界面,最后敘述了系統的實現需要解決的問題。作為一個全面的、智能的社區便民服務系統,要想其成熟地應用于實際生活當中,需要經過多方面的不斷探索和努力。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進步,社區便民服務系統的實現將會離我們越來越近,人們的生活也會越來越好。

注釋

① 宮林成,薛萍.數字社區信息管理與便民服務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測繪技術裝備,2008.10(1):16-18.

② 鄭國慶,顧栩穎.推進智慧社區建設的難點與對策[J].生活品質,2014(9):31-33.

③ 顏溯,何艷江,鄭天楠等.基于Android平臺的地基處理軟件開發分析[J].山西建筑,2012.42(1):257-258.

④ 何源.我國社區服務發展現狀與方向[J].西安航空學院學報,2015.33(2):50-53.

⑤ 吳瀟,李彤h.村鎮社區便民服務系統的規劃設計框架研究[J].城市與區域規劃研究,2015.7(2):100-111.

⑥ 宮林成,薛萍.數字社區信息管理與便民服務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測繪技術裝備,2008.10(1):16-18.

⑦ 鄭國慶,顧栩穎.推進智慧社區建設的難點與對策[J].生活品質,2014(9):31-33.

完整社區建設存在問題范文第4篇

社區上半年工作總結范文一

柳背橋社區居委會在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正確的領導下,在街道業務部門的具體指導下,我們本著“民思我想、民困我幫、民求我應,群眾利益無小事”的原則,根據社區實際情況不斷探索社區服務工作新方法,新路子,以求真務實之精神,努力為社區居民服好務。社區建立健全了服務組織機構和各項規章制度,溫馨提示和服務網絡體系,不斷推進社區服務工作健康發展。現將全年主要服務工作匯報如下:

一、促進社區服務建設,按照上級的布置和要求,今年,我們把社區服務工作列入了社區建設的重要議程,認真做好創“充分就業社區”工作。再就業是一項民心工程,它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家庭和睦幸福和人民安居樂業,是涉及涉及到社區祥和與穩定的頭等大事,因此,我們與轄區社會單位和友鄰社區收集了各方面就業信息,得到他們的大力支持,積極幫助下崗失業人員實行再就業。經過雙向選擇和協調,成功安排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使他們重新走上了就業崗位。到年底,社區已實現無零就業家庭。

二、積極開辟社區愛心屋,為轄區困難居民提供優質服務,進一步搞好社區服務工作,讓居民真實地感受到社區大家庭的溫暖。最近,我又購置了一批家用工具和日用品,方便轄區困難居民領取和借用。在實際工作中我采取與居民群眾在思想上,情誼上進行溝通,以開展群眾性自娛自樂和各種競賽活動來增強居民與社區的聯系,不屈服于環境、條件和閑話,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探索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贏得了轄區居民的擁護,也得到了上級的肯定。

三、拓展社區服務渠道,興辦服務項目,居委會積極想辦法,多渠道開辟社區服務項目。目前,根據社區調查掌握的情況,我們在原有社區服務項目的基礎上,又開辟了流動人口家政服務和成立社區駕協的服務,特別是家政服務這項工作自開展以來不到一個月,就陸續有社區居民和單位與我們聯系,請我們的服務隊上門為其服務。

四、我們對轄區的孤老、殘疾和特困居民實行不定期的一幫一和二幫一服務,在幫扶中隨時了解和關心他們的生活起居狀況。特別是在今年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我們還組織了部分黨員和群眾志愿者捐款760元,分別對轄區的8戶特困居民進行了慰問,讓他們真正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

五、通過以上努力,我們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有很多不足之處,特別是轄區的困難群體比較多,但又不夠享受低保的條件,針對以上存在的實際問題,我們將加大對居民的幫扶力度,同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社區將進一步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穿于整個工作的始終,并結合黨員“解放思想,擴大開放”教育,繼續用愛心、細心、耐心去幫助更多的困難群體,使他們過上較幸福的生活,為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共創文明社區做出應有的貢獻。

社區上半年工作總結范文二

為了創造良好的安全環境,全力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xxx區河東社區于近日召開安全專項會議,并成立由社區書記、段警、治安主任、治安委員組成的安全檢查小組,在轄區范圍內開展拉網式安全大檢查,全力確保治安形勢持續平穩。現將檢查情況匯報

此次檢查組一共走訪檢查了轄區內的危墻危屋、沙帽井木屋區、出版局在建工地以及6家公共聚集場所,分別是:新華都購物廣場、潮福城、閩發茶藝會所、潮福城、清風閣茶藝居、延福賓館以及等。

在走訪檢查中,檢查人員共發現了2處危墻:

(1)海關宿舍雜物間與六建宿舍公用墻體出現大面積的傾斜和裂縫,經排查,該危墻屬于海關宿舍204的產權。社區人員在危墻處拉起紅色警戒線,并懸掛“危墻,請勿靠近”的警示標語。近日,社區治安主任、委員與街道安檢站檢查人員一同前往,找到該房主,下發整改通知書,要求房主及時將危墻整改到位。

(2)河東路4號小土屋年久失修,小土墻出現部分坍塌,社區拉起紅色警戒線,并下發整改通知書,告知房主整改到位。

另外,在檢查中社區目前尚未發現“三合一”場所,出版局在建工程施工工地未發現安全隱患。

檢查組還著重檢查了店面、公共場所內消防通道是否暢通、消防設施是否完備、消防滅火器是否過期等方面內容。檢查中發現:

1、閩發茶藝會所后門通道口有雜物堆放,另外,消防栓無水帶;

2、清風閣茶藝居滅火器數量不夠且消防通道堆放雜物現象。其余場所目前無發現安全隱患存在。檢查組對存在問題的店面、公共場所當場要求對存在問題進行限期整改。

社區上半年工作總結范文三

在20xx年年的安全生產工作中,xx社區按照上級安排部署,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上半年安全生產做了如下工作:

一、 首先完善容顏的各項規章制度,明確工作人員在安全生產方面的職責,制度明確、責任到人,并制定了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計劃和方案,明確了各自的職責,使單位職責明確,落實到人的完整格局。

二、 年初在xx期間,利用走訪和檢查的形勢,宣傳防火、防盜、用電、用煤的安全知識,并對居民的房及照明線路及取暖設施的安全使用進行了重點檢查。通過宣傳檢查和督促,使社區各住戶能按要求整改,對部分養殖戶能夠構成火災隱患的飼草和柴草,進行了轉移和粉碎入庫,還提醒各居民清理了房前屋后的秋雪。

三、 認真抓好安全生產工作,貫徹“安全第一、常抓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的防洪工作方針,認真開展專項整治工作,確保一方平安,在安全生產月活動中,單位懸掛了“安全生產、綜合治理”的宣傳橫幅,發放消防安全知識宣傳單200余份,張貼標語30余份,出板報一期,根據社區的實際情況,對查出的各種安全隱患都進行了及時的整改,確保了社區的安全和穩定。

四、 一年來,社區凈宣傳教育和集中檢查相結合,提高了職工群眾的安全責任意識,召開安全生產會議6次,根據單位實際存在的安全問題和上級的問罪,安排了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的安全生產工作,分析安全生產隱患,做到了防患于未然,堅持每月一次檢查,定時、定人做到預防為主,確保生命、財產安全。

通過一年的工作,在安全生產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實效,上我單位沒有發生各種安全事故,但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在下半年的工作中, 努力改進不足之處,做到以下幾點:

1、 加大消防安全的宣傳和教育、檢查的力度。

2、 加強重點部位的消防安全的督促檢查力度。

3、 加強秋、冬季節的消防安全,安全生產及各住戶冬季安全取暖、用電的安全督促和檢查。

使廣大職工群眾能形成自身安全意識和安全生產的自我要求的局面,進一步加大宣傳和教育的務度,努力開展了安全生產工作。

看了“社區上半年工作總結”的人還看了

1.2015年社區工作總結范文3篇

2.社區工作上半年工作總結范文

3.社區半年工作總結范文

完整社區建設存在問題范文第5篇

作者簡介:鄒華(1987-),江蘇邳州人,國家康復輔具研究中心中級經濟師,經濟學碩士,研究方向:標準理論與政策,區域發展戰略及產業規劃等;馬鳳領(1964-),河南禹州人,國家康復輔具研究中心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理學碩士,研究方向:康復工程,標準理論與政策等。

摘 要:城市社區網格化管理具有必然性、合理性、科學性、有效性,同時在實踐中面臨社區自我管理功能不強、政府的財政負擔過重、信息化平臺建設不完善、職責任務劃分不合理、制度建設不到位等突出矛盾和問題。從根本上來說,這都是城市區域差異、籌資渠道有限、激勵機制不完善、管理流程缺陷、管理目標偏差等原因導致的。在城市社區網格化管理實踐中,應針對以上問題和原因多管齊下地妥善解決。

關鍵詞:城市社區;網格化管理;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F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4)17003203

1 引言

社區作為微觀生活與宏觀社會交融匯聚的平臺,與居民生活、經濟社會發展息息相關、緊密相連。城市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社會結構的不斷演化,必然要求城市管理結構和管理方式發生深刻變革,在管理創新的新思維指導下,社區網格化管理應運而生。所謂的“社區網格化管理”是指以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平臺為支撐,將城市按照一定的地域范圍和人口規模劃分為若干單元網格,每個網格配備若干網格管理人員,實現網格化、精細化、動態化管理與服務,促進社區資源整合和共享。近年來,伴隨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城市社區網格化管理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績。截至2012年底,全國共有各類社區服務機構20.0萬個,社區服務機構覆蓋率29.5%;其中:社區服務指導中心809個,社區服務中心15497個,社區服務站87931個,其他社區專項服務設施9.6萬個。全國城市社區服務中心(站)覆蓋率72.5%,城鎮便民、利民服務網點39.7萬個,社區志愿服務組織9.3萬個,社會組織達到49.9萬個,吸納社會各類人員就業613.3萬人。與此同時,在城市社區網格化管理實踐探索中也遇到不少問題,如社區自我管理功能不足、財政壓力過大、職責分工不合理、信息化和制度建設不夠等矛盾和問題亟需解決。此外,做好城市社區網格化管理工作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它不僅有利于全面推進深化改革的步伐、更好地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也有利于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多元生活需求,使廣大社區居民共享改革與發展的豐碩成果。

2 城市社區實施網格化管理的原因

城市社區實施網格化管理是我國經濟社會轉型和管理方式創新的必然選擇,也是新形勢下一種比較合理、科學、有效的社區治理模式。

2.1 城市社區實施網格化管理具有必然性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在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我國的社會體制也經歷了深刻的變革,在社會轉型、制度轉軌的劇烈變遷中,社會各種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不斷增長,導致各種社會矛盾不斷激化,經濟體制轉軌與社會結構轉型交互作用,進一步加劇了社會分化。基于社會面臨的這種新情況和新問題,網格化管理這種新的社會治理方略應運而生,由于它能在政府和自治組織之間提供一個平臺,形成多元主體廣泛參與社會治理的良好局面,因而備受眾多城市管理者的青睞。

2.2 城市社區實施網格化管理具有合理性

社區網格化管理采用扁平化的組織結構,可以打破各層級間的壁壘,實現監管分離,及時發現問題并調動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來應對和解決問題,實現社區信息資源共享和各領域協同合作。同時,社區網格化管理逐步發展并拓展到整個城市網格化管理,可以實現對整個大系統內的一切信息和資源進行統一管理和調配,這既避免了資源閑置又降低了管理成本,而且也能夠對轄區內的社區居民提供個性化管理與服務,實現對整個城市的動態高效管理。因此,對于一些城市特別是特大城市實施網格化管理是一種比較合理的選擇。

2.3 城市社區實施網格化管理具有科學性

從城市社區網格化管理運行機制來看,一旦社區發生異常事件網格內的觸發機制將會把出現的問題傳送至相關部門,這些部門將根據具體情況采取相應措施,當問題超出它們的處理權限或能力時,這些部門將及時上報上級協調處理。同時,社區相關部門將及時根據收到的各類信息動態調配各種資源,為任務協調和執行做好服務工作。當問題解決之后,網格內的評價反饋機制將會對結果進行科學評估,并將評價結果再次反饋給觸發機制,從而更好地改進應對機制,更科學地做好城市社區治理工作。

2.4 城市社區實施網格化管理具有有效性

城市社區網格化管理是對管理技術和理念的重大變革,它以萬米為基本單元,將社區劃分為由多元主體構成的若干單元網格,在網格多元主體的交互作用下,利用網格管理技術將社區內的公共基礎設施定位到對應的網格空間并對其進行有效管理,不僅將動態管理對象分割管理,確保對社區內的一切突發事件及時有效處理,而且能對各網格單元負責人進行全時段監控,實現對所有社區居民的動態安全管理。正因為社區網格化管理運轉高效、執行有力,因此在社區治理實踐中展現出了顯著的服務功能和良好的管理效果。

2.5 城市社區實施網格化管理具有創新性

社區網格化管理通過建立網格、細化管理服務單元,責任到每一個網格管理人,實施精細化管理,將管理觸角延伸到每個社區家庭,實現管理對象的無縫覆蓋,一定程度上強化了政府管理和社會控制能力。網格化管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集成化管理,創新了社會治理的技術和手段,提高了社會治理的效率。社區網格化管理突出了社區的基礎地位和作用,強化了政府的社區管理與服務職能,能夠進一步下放事權,形成新的社會管理體制,是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必然要求。

3 我國城市社區網格化管理存在的問題

在我國城市社區網格化管理實踐中,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3.1 社區自我管理功能不強

社區網格化管理依托行政領導、行政組織、行政資源,在網格劃分、人員配備、管理方式選擇等方面都帶有濃厚的行政色彩,它把側重點主要放在了社會管理的方式方法及先進技術應用上,忽視了對社會管理格局和主體關系的整體調整,過于強調政府主導作用的發揮,忽視了社會力量、社會組織、社會資源的充分參與,擴大了行政管理的范圍,制約了社會自組織的成長和發展,壓縮了居民自治的空間,難以形成社會協同、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社區治理格局,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社區的自我管理功能。

3.2 政府的財政負擔過重

社區網格化管理需要在居委會組織體系之外單獨設立專門的平行組織、增招額外的社區網格管理人員負責實施,這些新增的網格負責人、網格管理員需要額外增加工資報酬和各種經費開支,這無疑加重了政府的財政負擔。此外,政府新招的這些網格管理員大多是年輕的大學畢業生,他們社會閱歷淺、工作經驗少,并且基本不是本網格居民,在處理網格內矛盾糾紛方面往往能力有限、難以獨立自如應對,不少情況下需要社區居委會干部親自解決或協助,這不僅增加了社會治理的層級,也增加了內耗、降低了效率。

3.3 信息化平臺建設不完善

社區網格化管理需要將現代信息科技與社區管理有機結合,信息化平臺建設不完善,最主要的表現就是缺乏專業的網格化管理系統。不少社區僅停留在簡單的信息收集、整合、存貯,缺乏專業的社區網格化管理系統,很多工作比如信息的整合、網格的劃分、網格組的管理等都依靠人工去完成,很難做到精細化管理,也就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有些社區只是初步建立了社區管理數字化檔案,尚未建立統一的城市管理數字化平臺,難以對整個城市從地上到地下再到人居實施全方位、專業化管理。

3.4 職責任務劃分不合理

在網格化管理中各網格負責人的工作范圍、職責、權限等沒有明確的規定,常出現網格負責人與其在社區管理體制中分工不一致,在具體工作中相互推諉的現象。同時,有些網格管理人員本身就是本社區各行各業的代表,作為兼職的網格管理人員對自身管理權限的認識并不是很清楚。網格化管理中要求網格之間協調合作、相互交叉,但社區之間在跨街道、跨部門的業務協助方面一般比較困難,各職能部門在涉及利益糾紛時往往很難按照網格化管理的要求去調動其他單位、部門的資源。

3.5 網格化管理制度建設不到位

城市社區網格化管理的配套法律法規和制度尚不健全,社區治理過程中所涉及到的各方主體權利與義務尚沒有明確的界定,公共權力使用不當很有可能觸及到居民和社會組織的利益而引發糾紛。在實施網格化管理的過程中一旦忽視城市各區域、社區特點,盲目地“一刀切”,容易陷入執法難、協調難的困境,難以充分發揮各地區、街道、社區的平臺作用,不能充分調動廣大居民積極參與到社區管理與服務中來。此外,網格化管理工作考核機制尚不完善,缺乏規范的監督、考核、評價標準,甚至已有的制度也落實得不到位。

4 城市社區網格化管理存在問題的原因

追根溯源,造成我國城市社區網格化管理產生問題的原因主要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4.1 社區間存在區域差異

由于社區網格化管理在我國尚處于探索階段缺乏成熟的經驗,很多地區在運行和推廣的過程中都不能因地制宜、機動靈活地有序合理實施,加上網格化管理過程中政府的過多干預、組織形式上行政色彩濃厚,難免產生一些問題。特別是一些大中城市或特大城市地域面積大,人口眾多,居民成分復雜,社會組織多元,城市核心區、功能拓展區、發展新區及郊區的經濟發展狀況、群體結構、功能定位、產業布局等均存在很大差異,社會治理任務艱巨,各區域在網格化管理的過程中一般很難照顧到區域自身特點。

4.2 社區籌資渠道有限

社區網格化管理不僅需要硬件投入,如購置相關設備、建設網絡等,而且社區自身的黨建、治安、計劃生育、衛生醫療、文體活動、設備維護、雇傭人員及培訓等諸多工作均需要配套資金支持,但社區自身籌資能力有限,各個城市經濟水平參差不齊,社區基礎狀況各異,缺乏有效的經費籌資機制,籌資渠道單一,社區管理與服務的資金仍主要依靠政府投入,社區企事業單位、民間組織等的贊助及社區自身收入和積累在資金來源中只占很小的比例,而社區工作千頭萬緒、任務艱巨,這勢必加大地方政府的財政壓力。

4.3 社區激勵機制不完善

社區網格化管理需要動員各方面力量廣泛參與,達到對資源的優化、整合、共享,從而提高社區管理與服務的質量和效率。然而,在實際的網格化管理中,由于社區激勵機制不健全,僅依靠行政命令和簡單宣傳,無法充分調動居民廣泛參與社區自治的積極性。同時,激勵機制的不完善也導致網格管理人員的工作質量難以保證,特別是隨著社區工作人員的年齡趨于年輕化,一些年輕的社區工作者對社區工作熱情不高、信心不足,使他們難以全身心投入到社區工作中來,進而使整個網格管理團隊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不足。

4.4 網格化管理流程存在缺陷

網格化如同在政府和居民之間又增加了一個層級,使得管理體系更加清晰,有利于社區提高服務效率,促進精細化管理,但管理層級的增加使信息采集的環節增加,一定程度上導致社區底層的信息難以通過網格迅速、真實地向上反饋。在網格化管理過程中,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均需要自上而下、層層推進,加上橫向部門間溝通協調的困難必然導致基層網格層面的問題不斷積壓。另外,信息采集環節過于繁雜也占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導致網格系統的整體管理能力有所削弱。

4.5 網格化管理目標存在偏差

社區網格化管理過于強調信息技術和方式方法的創新,一定程度忽略了社區管理和服務的核心目標。過于尋求工具性方法的創新應用,簡單呆板的管控,也給推進基層民主和社區自治工作帶來了負面效應。相對獨立的網格化管理也容易使網格負責人的關注點潛移默化地發生變化,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忽視整個社會治理的大局,而更多地把他們的注意力投放到自己網格內的瑣事上。網格化管理目標的偏差客觀上也造成了網格、居民之間協同合作、互動交流機會的減少和人際關系的淡化。

5 改進城市社區網格化管理的對策建議

針對我國城市社區網格化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原因,應多管齊下地從以下幾方面著手解決。

5.1 構建多元主體參與社區協同治理的新格局

大力扶持和培育社會組織,引導社會基層組織的成長,調動社會組織主動參與自治的積極性,通過制度約束規范社會組織的活動方式和管理機制,賦予社會組織更多的自,將居民個體分散的利益訴求整合上升為組織共同的合理化訴求,并盡可能在政策層面上體現社會整體的訴求。搭建互動平臺改變政府唱獨角戲的狀況,促進政府部門和社區自治力量的有效銜接,社會多元主體在社區管理上加強合作、協調互助,共同推進社會治理各項工作有效開展,形成政府、市場、社會組織、居民廣泛參與社區網格化管理的合作治理機制。

5.2 建立社區網格化管理的多渠道資金籌集機制

政府要不斷暢通資金來源渠道,走出單槍匹馬獨自負擔社區管理與服務的困局,對于市場有能力承擔的管理和服務項目要果斷放手,對于不愿投入或能力不足的非政府組織要適時進行引導性資金投入,促進社會各界主動投身于社區建設和發展。綜合運用各種財政、稅收優惠政策,增強投資社區管理與服務的吸引力,建立健全相關政策法規,為社區財政經費籌集和合理使用提供法律保障。充分利用社區自身優勢,規范社區募捐機制,廣泛吸納社會閑散資金,不斷增強社區自我積累和資金募集能力。

5.3 加強社區網格化管理信息網絡和互動平臺建設

社區網格化管理要立足于社區自身業務和城市長遠發展,根據社區管理與服務的要求將各項業務納入一個統一的系統框架內,不僅在硬件基礎設施上加大投入,在軟件維護上也要不斷優化升級,形成完整、規范的信息化城市社區管理系統。將居民家庭、民政、經濟、黨政、計生、社保、治安等諸多內容納入網格化管理互動平臺,按照街道和社區工作人員、網格管理人員的分工差別分配權限,形成實時、在線、共享的網絡平臺。社區居民的各種管理服務需求通過互動平臺得以及時妥善辦理,真正實現數字化、精細化社區管理。

5.4 加強社區網格化管理專業人才隊伍建設

規范社區網格化管理人員的業務操作,保證城市社區管理系統運行穩定。定期組織社區工作者、網格管理員教育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專業技能,不斷提升他們對網格化管理的認識。完善社區網格化管理工作評價考核機制,將對社區管理與服務的監督、考核、評價、獎懲等各個環節落到實處。積極引進有工作經驗的社工人員和善于學習、富有奉獻精神的大學生加入社區管理隊伍,加強社區管理人員專業化工作梯隊建設,建立健全職業資格認定、注冊管理、崗位職責設置、工作績效評估等制度,提高社區網格化管理職業化水平。

5.5 分階段、分層次、因地制宜地推進社區管理工作

無論在大中城市還是中小城鎮推廣實施社區網格化管理,都必須深入結合各地區自身的自然地理條件和人文社會環境,分階段、分層次、分地域地探索網格化管理的可行路徑,靈活機動地有序推進。對于經濟欠發達、人口結構復雜的區域需要適當加強政府的引導、示范、引領作用,確保在和諧穩定的基礎上穩步推進社區網格化管理的改革創新;對于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社會組織發育程度較好的地區,則要減少政府的直接干預,在充分發揮市場作用的基礎上,引導、調節多元主體自覺投身社區網格化管理工作。

參考文獻

[1]朱仁顯,鄔文英.從網格管理到合作共治――轉型期我國社區治理模式路徑演進分析[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1):102109.

[2]張楚文.論長株潭城市群社區服務網格化管理模式[J].湖南社會科學,2011,(3):101104.

[3]鄭士源,徐輝,王浣塵.網格及網格化管理綜述[J].系統工程,2005,23(3):17.

[4]高孟翔.我國城市社區網格化管理問題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13.

[5]曾媛媛,施雪華.北京市網格化社會管理的經驗、問題與對策[J].新視野,2013,(3):9397.

[6]夏露露.社區網格化管理的利弊[J].學習月刊,2013,(2):626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南市| 疏附县| 广昌县| 尼木县| 元氏县| 阜新市| 邯郸县| 定日县| 大石桥市| 东海县| 隆子县| 肇州县| 天柱县| 石嘴山市| 泾源县| 呈贡县| 南陵县| 禹州市| 芮城县| 双江| 枣强县| 博客| 临泽县| 宾川县| 陆良县| 仪征市| 嵊州市| 乌审旗| 米泉市| 乐安县| 淮安市| 遵义市| 花垣县| 闵行区| 客服| 姚安县| 夏邑县| 满洲里市| 清原| 应城市| 商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