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年末總結匯報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強化幫帶措施,促進角色盡快轉變。采取鄉干部二對一幫帶的方式,讓大學生村官全程參與村日常工作,提高大學生村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指定一名班子成員和一名工作經驗豐富、群眾基礎好的機關干部擔任大學生村官工作“輔導員”,傳授群眾工作經驗,幫助開展各項工作。同時,把大學生村官的思想政治學習、工作目標確定、工作任務的完成、業績考核結果等內容與所在村“兩委”的年度計劃和年終工作考核捆綁在一起,促使所在村“兩委”主動幫助、支持、鼓勵大學生村官開展工作,為大學生村官搭建平臺。
二是強化教育培訓,提高基層工作能力。建立村官培養實施規劃,實行“三項制度”。一是定期工作匯報制度。每日記一次工作日志、每月一次工作總結匯報、每半年一份調查報告。二是集中培訓制度。定期參加鄉村干部的培訓,提高業務能力,使他們對如何更好地適應基層工作,提高自身素質,擔當起新農村建設重任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三是會議制度。鄉要求大學生村干部都要參加所在村的會議和鄉干部會議,全面了解村日常工作議程,了解鄉整體工作情況。
三、強化實踐鍛煉,提升綜合能力。一是“壓擔子”。鄉黨委給予大學生村官安排具體的事務,如在各類材料撰寫、文化宣傳、遠程教育管理等方面,明確要求,落實責任,進行交任務、壓擔子,增加他們的工作責任感,使他們在鍛煉中成長,在成長中發展。二是異崗鍛煉。為增進他們盡快熟悉工作知識,拓寬他們的視野,盡可能多的積累工作經驗和方法,更好地做好基層服務。
四、強化督查指導,促其履職盡職。通過不定期的走訪,聽取基層干部群眾的意見,跟蹤了解大學生“村官”的思想、工作等情況,認真搞好三級督查,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有針對性的開展督促指導。黨政班子成員定期入村督查,了解大學生村干部的工作開展情況、目標完成等情況。
五、強化考核激勵,樹立爭先創優意識。推行大學生村官考核測評制,考評實行每季度一評議、半年一考核、年末組織綜合評議,以平時測評和年終考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跟蹤了解、全面掌握。年度考核由鄉、村共同組織完成,大學生“村官”根據履職情況進行自評和總結,向所在村進行述職,由黨員、干部、村民代表從德、能、勤、績、廉等五方面進行民主評議,再由鄉、村對其作出綜合考核鑒定,并將考核結果存入個人檔案。同時,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規定凡考核優秀的大學生村干部,享受“三個優先”即發展黨員優先、鄉后備干部納入優先、推薦榮譽優先,激勵大學生村干部的爭優進取意識。
一、思想方面:轉變觀念,重新自我認識選調
在近兩個月的工作中,我感觸很多,感受很深:作為一名年輕的選調生,要為老百姓做點實事,就必須在戰勝自我中不斷提高,不斷超越。找準位置,自加壓力,在平凡的崗位上打基礎。對選調生這個概念,我是用四個字來概括理解的,那就是“忘記”和“想起”。所謂的“忘記”,就是在工作中,不因為自己是省委組織部下派的選調生而飄飄然,感覺高人一等。所謂“想起”,就是銘記責任和使命,對自己嚴格要求,不辜負組織信任和培養。作為選調生要看重實干,看輕享受,看重奉獻,看淡索取,從小事做起,從點滴積累,在平凡的崗位上練出扎實的基本功。
二、學習方面:勤于學習,甘當“小學生”
工作以來,我感覺到雖然我是一名大學本科畢業生,但是對于工作經驗方面還是一名小學生的角色。面對困窘,我這段時間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在工作中或工作之余進行了學習。
(一)、努力學習回族文化知識,提高個人修養
由于我是漢族,雖然在校當學生干部的時候了解一些回族文化,但是對于回族文化的深層次了解是不夠的。為了今后更好的干好工作,我利用業余時間通過網絡和借閱了《中國回族史》、《傳》等關于回族知識的書籍,真正的了解了穆斯林文化,我覺得對這塊熱土有了更深地感情。
(二)、加強工作中崗位知識的學習,提高實際操作能力
在工作中深深地感到崗位知識的缺乏,比如: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基層組織建設中的“四雙”、“一薄六冊”等知識,通過網絡學習和向老干部的請教,我了解了相關知識。同時還在工作中以及工作之余自覺充實自身的文秘知識,先后學習了《辦公室文秘寫作》、《機關應用公文寫作》等,我相信在不斷的工作積累和學習下,我會更好的做好自己的工作,在實踐中鍛煉成才。
(三)、勤于動筆,增強文字功底;大膽實踐,將理論應用于實際
為了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我大量地翻閱辦公室、檔案室的文件資料,虛心學習前任秘書們的經驗、做法,我從研究已經成型的材料入手,細心揣摩,邊寫邊改,并請領導和老同志幫忙把關,提出意見和建議,然后再進行修改,經過反復推敲,最后定稿。同時,變壓力為動力,將自己的理論知識同工作實踐大膽結合,積極向領導和老同志請教、學習如何撰寫和信息、簡報,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字功底和總結、提煉的能力。
工作總結、《2008年龍山鎮招商引資工作總結》、《2008年龍山鎮綜合管理責任書貫徹落實情況匯報》等總結匯報材料。
三、工作方面:
一、基本情況:
院黨組對執法廉政檔案工作高度重視,將建立執法檔案作為促進廣大檢察干警規范執法行為、提高執法質量的一個重要舉措,作為衡量檢察機關執法水平、執法能力的一把客觀標尺,作為推進檢務公開、加強內外監督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我院按照真實客觀、簡便易行、及時有效的原則,在執法檔案工作中切實做到三個涵蓋:即涵蓋全部執法職能、涵蓋全部執法過程、涵蓋全部執法人員,推進執法檔案工作不斷深入開展。
二、主要做法:
(一)強化案中過程監督。建立了《檢察干警廉政信用檔案實施辦法》、《內部執法監督工作實施細則》、《干警個人及家庭重大事項報告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措施,為每一名干警分別設立專門的廉政檔案,在辦案部門推行“四卡”制度(即刑檢部門和民行部門《辦案紀律檢查卡》和《辦案紀律監督卡》,自偵部門《廉潔自律卡》和《執法監督卡》),實行“一案一登記、一案一測評”。要求辦案人員在案件辦結10日內填寫《辦案紀律檢查卡》或《廉潔自律卡》,如實反映本人在辦案過程中遵守和執行法律、法規和辦案紀律的情況,處理說情、送禮、請吃等情況,并交由部門負責人審簽;同時,由辦案部門兼職紀檢監察員及時填寫《辦案紀律監督卡》或《執法監督卡》,寄送有關單位和人員,征詢意見建議,接受外部監督。
(二)、強化案后績效考評。成立了以檢察長為組長的檔案工作領導小組,各業務部門負責人為執法檔案工作的第一責任人。院政治處、紀檢組、內督組將對業務部門執行執法檔案情況進行不定期檢查,年末集中匯總存檔。將執法檔案執行情況與季度崗位目標管理考核相掛鉤,對沒有按照規定要求填寫的,提出糾正建議,情節嚴重的扣本部門當季崗位目標考核分。
(三)、強化錯案責任追究。對檢察人員在辦理案件中故意或過失辦錯案的,堅持實事求是、有錯必糾的原則,按照我院《錯案責任追究辦法》追究法律或紀律責任。檢察長是追究錯案責任工作的主要責任人,檢察委員會行使錯案確認的審定權,內督室是追究錯案責任的主管部門,實行責任倒查,層層進行責任追究。
三、初步成效、存在問題及今后打算:
關鍵詞:Word VBA;批量;合并與拆分
中圖分類號:TP31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11)07-1554-03
Word Document Using VBA to Achieve Mass Split and Merge
FAN Xiao-yan1,2, ZHOU Tao-feng3
(1.School of Optoelectronic Information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3, China; puter Application school, Shanghai Technical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 & Information, Shanghai 201411, China; 3.School of Fisheries and Life,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1306, China)
Abstract: Description Word document using VBA to achieve combined with the split-volume methods and techniques, and the key code is given by this method, you can quickly handle a large number of documents for document merging and splitting volum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daily work.
Key words: word VBA; volume; merger and split
微軟公司的Word是使用范圍非常廣的辦公軟件,具有強大的編輯功能,可以編輯文字、圖形、圖像、聲音、動畫,還可以插入其它軟件制作的對象,能夠滿足用戶的各種文檔處理要求,為日常辦公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VBA是微軟公司在Office產品中提供的程序設計語言和環境,它是Office功能的擴展,可以實現Office功能的二次開發,尤其在處理大量重復性工作時,VBA顯得異常強大,可以成倍提高工作效率。
1 問題的提出
日常辦公中,經常需要處理Word文件,當文件數量較少、文件體積較小時可以輕松應對,但當文件數量較多、文件體積較大時,操作起來就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很容易出錯。
比如,每年年末,公司所有員工都要交工作總結,人事部門需要將所有人的總結匯總到一個文件里,以便向總經理匯報。再比如,每年年末,公司要將每個員工的工作業績發給他們本人,而公司業績管理系統導出的文件中,所有人都在同一個Word文件里,需要將他們一一拆分出來。
這種情況下,可以借助VBA實現文件的批量操作,大大提高辦公效率和準確性。
2 解決思路
2.1 批量合并
對于第一種情況,需要用到文件的批量合并,可以編制VBA程序,讓程序自動查找每一個需要合并的文件,將里面的全部內容自動復制到指定的合并文件中,并自動保存,直到所有需要合并的文件都完成合并。
在這個過程中需要作以下準備:1)所有需要合并的文件都在同一個文件夾中;2)所有需要合并文件的文件名要有一定的規律,最好是連續的數字,不是連續數字也可以,但稍微麻煩,這個可以用批量改名軟件實現。
2.2 批量拆分
對于第二種情況,需要用到文件的批量拆分,可以編制VBA程序,讓程序在需要拆分的文件中,查找標志獨立文件開始的關鍵詞,找到第二個關鍵詞后,將關鍵詞前面的部分剪切到指定的文件中,并以要求的文件名保存,如此循環,直到整個文件被順利拆分完畢。
在這個過程中需要作以下準備:1)需要拆分的文件中要有較為明顯的獨立文件分隔標記,通常系統導出的文件都有,比如“姓名”、“部門”等;2)需要拆分的文件要做好備份。
3 程序實現
3.1 批量合并
3.1.1 程序開頭部分
程序開頭部分用于做好各種準備,比如定義變量等,代碼如下:
'此程序用于文件的批量合并
filedir = "C:\Users\admin\Desktop\工作總結\合并\" '指定文件存放路徑
Application.ScreenUpdating = False '關閉屏幕刷新提高速度
Dim filenum As Integer '要合并的文件數
Dim a As Integer '定義數字變量
Dim FileName1 As String '合并后的文件名
Dim FileName2 As String '定義要合并的文件名變量
3.1.2 關鍵部分
本部分代碼主要用于打開要合并的文件,并復制里面的全部內容,并粘貼到指定的文件中,下面僅給出關鍵代碼,其他代碼從略。
Do While a
FileName2 = CStr(a) + ".doc"
ChangeFileOpenDirectory filedir
Documents.Open FileName:= FileName2, …… '打開要合并的文件,代碼略
Selection.WholeStory '全選
Selection.Copy '復制
ActiveDocument.Close '關閉文件
Documents.Open FileName:=FileName1, …… '打開合并后的文件,代碼略
Selection.EndKey Unit:=wdStory '將光標移到文件尾部
Selection.TypeParagraph '插入新段落,避免合并混亂
Selection.PasteAndFormat (wdPasteDefault) '粘貼
ActiveDocument.Save '保存文件
ActiveDocument.Close '關閉文件
a = a + 1 '變量加1
Loop '循環
3.2 批量拆分
批量拆分的過程相對要麻煩一些。
3.2.1 程序開頭部分
程序開頭部分代碼如下:
'此程序用于文件的批量拆分
filedir = "C:\Users\admin\Desktop\工作總結\拆分\" '指定文件存放路徑
Application.ScreenUpdating = False '關閉屏幕刷新提高速度
Dim a As Integer '定義數字變量
Dim FileName1 As String '要拆分的文件名
Dim FileName2 As String '定義拆分后的文件名變量
3.2.2 關鍵部分
本部分代碼主要完成以下操作:1)打開要拆分的文件;2)查找文件分隔關鍵詞,本例中將關鍵詞定為“姓名:”;3)將關鍵詞前面的部分剪切到指定的文件中,并保存。
ChangeFileOpenDirectory filedir
Documents.Open FileName:=FileName, …… '打開要拆分的文件
……
Do While a > 0 '開始循環
Selection.HomeKey Unit:=wdStory '將光標移到文件開頭
Selection.Find.ClearFormatting '查找關鍵詞
With Selection.Find
.Text = "姓名:"
……
End With
Selection.Find.Execute '第一次查找
Selection.Find.Execute '第二次查找
Selection.MoveUp Unit:=wdLine, Count:=1 '將光標向上移到標題位置
Selection.MoveUp Unit:=wdLine, Count:=1 '將光標再向上移
Selection.EndKey Unit:=wdLine '將光標移到行尾
If Selection.Find.Found = False Then '規定循環結束標志
a = a - 1
Selection.EndKey Unit:=wdStory
End If
Selection.HomeKey Unit:=wdStory, Extend:=wdExtend '從當前位置選到文件頭
Selection.Cut '剪切
Documents.Add Template:="Normal", …… '建立新文件,代碼略
Selection.Find.ClearFormatting '建立新文件
With Selection.Find '查找關鍵詞確定新文件名
.Text = "姓名:"
……
End With
……
ActiveDocument.SaveAs FileName:= FileName2,……
ActiveDocument.Save '保存文件
ActiveDocument.Close '關閉文件
……
Loop
4 結束語
以上代碼都經過實際測試,在Word 2003和Word 2007上均可正常執行。實際測試發現,完成一個文件的合并或拆分,只需要幾秒鐘,一小時可以完成近千個文件的合并或拆分,效率很高,而且不容易出錯。
本系統是實現文件批量合并和拆分的最簡單代碼,如果要實現更豐富的功能和更人性化的界面,還要做一些改進,具體如下:
1)設計界面。以上代碼雖然可以使用,但缺乏人性化,使用者需要對VBA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正常使用,對于普通人來說很難使用,設計一個友好的用戶界面,把不同的功能設計成專門的按鈕,可以提高程序的易用性。
2)制作工具欄。工具欄是Word使用者經常用到的部分,為了使程序使用起來更加方便,可以將程序制作成工具欄,集成到Word中,與Word融為一體,用戶使用起來會感覺得心應手。
參考文獻:
[1] 劉貴偉,廉鎖原,彭彩紅.利用Word VBA程序快速自動編排離子反應方程式[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31(4):439-442.
[2] 耿霞,謝延紅,宋小悅,等.基于Word VBA技術的試卷自動排版系統的實現[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21(3):69-72.
反觀高職學生的現有溝通能力卻是令人堪憂的。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大多數學生在日常自己熟悉的小圈子里能做到侃侃而談,但一旦面對大庭廣眾他們的口頭語言表達就會糟糕得出人意料。筆者曾要求學生在講臺上面對同學作1-2分鐘的自我介紹,結果語無倫次、表述不清晰、聲音語調失常、表情動作僵硬、全身或局部顫抖等現象普遍存在,甚至個別學生還出現了說了一兩句話后就不知所措地啞然枯立的情況。此外,缺乏主動溝通意識、不懂傾聽、錯別字病句滿紙跑都是極為常見的問題。以至于中國工程院院士朱高峰在2007年末的《中國高等教育與創新型人才培養》專家論壇上指出:“現在不少新畢業的大學生溝通能力比較欠缺在表達能力上,不是很善于把自己的思想比較清楚地表達出來。”一邊是溝通能力越來越被企業和社會所重視,一邊是高職學生令人擔憂的溝通能力現狀,因此,高職教學對學生溝通能力的培養及訓練就顯得尤為必要和重要。然而,培養和提高學生溝通能力的相關課程,在很多高職院校的實際教學中卻遭遇“不招人待見”的尷尬局面。講臺上教師講得聲嘶力竭,課桌前學生聽得無精打采,這是《應用文寫作》、《口才實訓》、《溝通技巧》等溝通能力培養課程在課堂上的常見景象。久而久之,這類課程就成了學生不想上、教師不愿上的“棄兒”。于是,有些高職院校不再開設這類課程,有些雖然還開設但也僅限于極少數班級。究其原因,主要有三點:其一,絕大多數學生認為這些課程的教學效果并不明顯,甚至微乎其微;其二,大多數學生不喜歡這些課程的內容,認為很多內容跟他們的需要不符;其三,幾乎所有學生都不認同這些課程采用的傳統教學方法,認為教師總是從概念、特點講到技巧、方法,然后就是“依樣畫葫蘆”環節,這樣的課堂讓人覺得“無趣”又“無意義”。
2高職溝通能力培養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
針對上述現狀,我們必須在培養學生溝通能力的相關課程中有機融合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將枯燥乏味的“知識講授課”改革成生動實用的“能力訓練課”。
2.1以項目為載體,設計強化職業能力的課程內容
溝通能力培養課程旨在培養和訓練學生的交流溝通能力,提高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能力,因此我們首先將《應用文寫作》、《口才實訓》、《溝通技巧》等性質相同或內容相似的課程進行整合。在整合課程的基礎上,編寫偏重能力訓練的教材《大學生實用口才與應用文訓練教程》。這本教材在編寫模式上,汲取了國內外先進的職業教育和企業培訓的理念與模式,突破強調知識系統性和完整性的傳統體例,針對高職學生的特點和需求,并借鑒勞動部職業核心能力體系系列教材的做法,以職業活動要素中的能力點作為教學重點,按照“OTPAE五步訓練法”(即“目標-任務-準備-行動-評估”)進行編排,力求做到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并重,趣味性與實用性結合。在課程設計上,以培養職業核心能力為導向,以提高職業技能為本位,以仿真或真實項目任務為載體,以師生互動和綜合實訓為平臺,貼近現實地選擇與學生今后工作及目前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筆者按照“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根據職業崗位所需的常用溝通能力設計了“競聘與組建團隊”、“團隊溝通與風采展示”、“公益宣傳活動策劃與方案推介”及“公益宣傳活動實施與總結匯報”四個項目任務,這四個真實的項目環環相扣,貫穿整個課程內容。在“競聘與組建團隊”項目中,學生先自學并摹寫自薦書、個人簡歷,經教師指導修改完善后,再通過競聘演說來組建或加入某個團隊。團隊組建完畢后,就進入下一個項目“團隊溝通與風采展示”。在這個項目中,學生要著重學習和訓練傾聽能力、團隊溝通能力,不僅要充分地介紹自己、了解他人,還要給自己的團隊取名、設計標志、提煉口號、確定目標和愿景,以及進行合理的團隊分工,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與準備,最后以PPT配合演說的形式向觀眾展示自己團隊的獨特風采。接下來的“公益宣傳活動策劃與方案推介”項目,是讓學生以團隊為單位去策劃一次緊貼實際、有意義、有創意的公益活動,并向大家推介,以贏取嘉賓(教師邀請)的活動經費支持。在此項目中,除了團隊溝通,學生還會學習到調查研究的方法、調查報告和活動策劃書的寫作,以及再一次訓練公眾演說能力。最后一個項目“公益宣傳活動實施與總結匯報”是建立在前幾個項目基礎上的一個重頭戲。如果說前三個項目的情境還只是仿真模擬的話,那么這個項目就是完全在真實情境中的一次實訓。它首先需要學生自己聯系相關部門與人員進行溝通,做好活動前的一切準備工作,這個過程可能會讓學生遭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與困難,但這也正是訓練溝通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最好的實戰演練;接下來的宣傳活動現場,需要學生采取散發宣傳單、宣講與演說、溝通與說服等多種方式來宣傳自己的主張,完成公益宣傳活動的預期成果;最后則需要學生對這次公益宣傳活動做一個總結,其中包括總結的寫作與匯報演說。以項目為載體、強化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課程內容安排,不再是傳統課堂中簡單被動的師教生學、師講生聽、師考生答,而是主動的師生互動、教學相長,它將帶來異常活躍的課堂和良好的教學效果。
2.2以任務為驅動,探索職業活動導向的教學模式
《應用文寫作》、《口才實訓》、《溝通技巧》等溝通能力培養課程的傳統教學模式基本上都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學生的角色主要是作為聽者、記錄者、問題回答者,而不是交流者和表達者。以任務為驅動、以職業活動為導向的教學模式,就是要改變以往這種講座式的教學方式,以完成職業能力任務為核心,運用行動導向教學法來組織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與主動性,使教師從“主演”變成“導演”,學生由“觀眾”變成“主角”,將呆板的課堂變成仿真乃至真實的職場。行動導向教學法,是以職業活動的要求為教學內容,依靠任務驅動和行為表現來引導基本能力訓練的一種教學方法。在這種教學法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團隊合作完成項目、案例或課題等既定的任務,并將成果展示出來。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也是能力訓練的過程。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小組討論、課堂展示、方案陳述、成果匯報等形式成為課堂常態。學生經常被要求走上講臺,面對公眾進行演說。演說的內容基本上是上一堂課的作業,學生們將自己的作業或活動成果配以PPT進行展示,有時也可以是多人演說,團隊成員分工合作來共同完成一份演講任務。展示完畢以后,若有老師、特邀嘉賓或同學提出問題或質疑,就必須再作答辯。這類似于美國課堂教學中最常見的“說作業”。以“公益宣傳活動策劃與方案推介”項目為例,在學生完成活動方案策劃后,筆者模仿《職來職往》、《非你莫屬》、《贏在中國》等各大電視臺的求職創業等職場真人秀節目的做法邀請了三位嘉賓,并給予每位嘉賓一定數額的活動經費。在聽完所有團隊的方案推介后,嘉賓們用經費投資的方式來表示對策劃案的認可和支持程度。因此,每個團隊要想贏得嘉賓及老師手中盡可能多的活動經費,除了活動策劃方案本身以外,如何準確清晰地陳述策劃案、如何合情合理地打動說服評委以及如何富有邏輯地答辯就顯得至關重要。這種“說作業”的方式相比以往單純的“寫作業”更考驗學生的真實水平,也更有助于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態度,對鍛煉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及傾聽能力都有很大的幫助。行動導向教學法重新構建了教師與學生的“施”與“受”關系。它使學生從傳統教學的“受教”個體轉變為“行動著的主體”,教師從“施教”主體轉變為學習行動的組織者、咨詢者、協調者,這種教學方法對于強調能力本位、實訓性極強的職業核心能力課程教學而言富有成效。
2.3以能力為本位,實施注重過程的多元評價體系
傳統的學業評價方式相對注重學習結果,往往缺少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自我學習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及學習態度等各方面的綜合評價,也無法體現學生溝通能力的發展情況。因此,這種過于籠統的評價方式已經無法滿足新的教學需求,也不利于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必須加以改革和完善。以能力為本位的學業評價體系是一種全新的評價形式,它堅持多元化評價原則,注重過程性評價、開放性評價、綜合性評價、差異性評價和發展性評價。改革后的學業評價方案在內容上包含過程性評價、終結性評價和發展性評價三大塊。其中過程性評價占80%,主要考核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書面表達能力、自我學習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及學習態度等六大方面,且不再以最終的考試考查結果作為主要的評價標準,而是注重學習的過程性,包括知識學習、能力學習和體驗式學習的過程;終結性評價占10%,以項目完成情況為依據來考核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性評價占10%,主要關注學生個體的成長過程,如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平時表現、每一點進步和需要努力的地方,并及時向學生反饋。評價方式的改變主要體現在開放性評價、綜合性評價和差異性評價上。在開放性評價中,教師不再是唯一的評價者,學生也不再是單一的評價客體,它可以讓學生參與到評價過程中來,成為評價的主體之一。通過學生自評、同學互評、教師評價等多種方式對學生在課堂及團隊活動時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過程、學習效果等進行全面的評價。這種評價方式可以使學生學會客觀、公正地評價自己和他人。綜合性評價,則主張過程與結果相結合,能力與知識、態度相結合,個人成就與團隊成就相結合。差異性評價,主要基于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評價,有利于學生充分展示自身的優勢,同時也有助于學生認識自身的不足,取長補短,不斷完善。實踐證明,只有這種符合職業教育特點、注重過程的多元評價體系,才能全面考察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及職業核心能力是否有所提高,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實現對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以及促進學生自身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