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財務共享價值

財務共享價值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財務共享價值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財務共享價值

財務共享價值范文第1篇

關鍵詞:施工企業工程項目財務控制

一、加強工程項目財務控制的必要性

財務控制從廣義的解釋應是出資人對企業財務活動進行綜合、全面的管理。就控制主體而言,既包含所有者(出資人)對經營者的控制,又包含經營者之間不同層次的控制;財務控制的內容是對企業各個層次上的財務活動進行的約束和監督,包括企業籌資、投資資金營運及收益分配。一個健全的企業財務控制體系,實際上是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的體現。反過來,財務控制的創新和深化也將促進現代化企業制度的建立與公司治理結構的完善。

管理科學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內容,重視和加強企業內部財務控制工作,從嚴治企,實現管理創新,是國有施工企業適應市場、增強競爭力的迫切要求。從總體上講,我國施工企業的管理水平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如經營觀念陳舊、管理基礎薄弱、管理水平低下的狀況還沒有完全改變;財務賬目不實、采購和銷售環節“暗箱操作”,生產經營過程“跑冒滴漏”等問題仍然很嚴重。對此,企業應圍繞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在加強企業管理方面進行積極探索,盡快建立適應現代企業內部控制財務報告的管理方式。

財務控制的重要性是保障現代企業制度順利實施的核心機制。首先,對企業所有者來說,他最關心的是其投入資本的安全性和收益性,即實現資本保值、增值目標,而這一目標的實現必須有有效的財務控制做保證。其次,對經營者而言,財務控制是其履行受托經營責任、實現企業經營效益最大化目標的重要保證。再者,財務控制能夠協調所有者與經營者的利益沖突,使控制雙方建立起相互信任的關系,從而保證現代企業制度的順利實施。在現代企業中,其主要作用如下:一是有助于管理層改善經營方式,實現經營目標;二是保護企業各項資產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資產流失和損害;三是保證業務經營信息和財務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四是保證企業財務活動的合法性。可見,財務控制既是企業發展的需要,也是企業的一種責任和義務。

二、施工企業工程項目財務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1.責、權、利失衡。由于長期以來受到計劃經濟的束縛,施工企業的改制進行不夠徹底,特別是工程項目承包機制和人事任用制度改革的力度不夠,造成責、權、利失衡,責、利不能同時到位。主要表現在:一是權力過于集中;二是成本在手中,效益不在心中;三是項目經理負盈不負虧。

2.“管”則死,“放”則亂。權力過度回收企業層,不能充分調動項目經理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權力下放過大,則難以有效控制,必然引發濫用權力的負面效應,這是目前施工企業授權管理普遍遇到的尷尬局面。

3.內部控制觀念陳舊。由于施工企業的改制不徹底,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存在很多缺陷,許多企業對內部控制的認識還局限于內部牽制制度、內部控制制度或內部控制結構階段,甚至有些企業以為內部控制就是俗稱的內部監督,這種認識與現代企業的要求顯得格格不入。

4.委派會計人員監督不力,會計信息失真。

三、加強對施工企業工程項目財務控制的對策建議

1.進一步加強對授權管理的控制。授權控制是一種事前控制,是在某項財務活動發生之前,按照既定的程序對其正確性、合理性、合法性加以核準并確定是否讓其發生所進行的控制。這里指在項目實施之前對項目經理行使管理權限的范圍及內容加以核準所進行的控制。授權管理控制的方式是通過書面授權書(或正式文件)來明確授權事項,授權管理的原則是對在授權范圍內的行為給予充分信任,但對授權之外的行為不予認可。

授權控制按實施形式可分為一般授權和特別授權兩種。對工程項目部的一般授權應包括:在保證總工期的前提下有權對自行施工項目及負有管理責任的分包項目的施工工期進行安排和調整;有權制定自行施工項目的作業承包方案;有權建議選用或辭退分包隊伍;有權自行決定選用經濟合理的施工方案;有權直接向項目業主進行現場施工數量變更、索賠等事項的簽證和相應的經營工作,對自己的跟蹤中標的工程項目有優先承包權;在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企業管理制度的前提下,有權決定項目可控成本的支出。對于分包項目的確定、分包隊伍的選用、分包合同的簽訂、分包工程結算、分包工程款的支付、大宗材料的采購、大型施工機械的租用、非生產性開支、項目資金的借貸和分配等必須符合國家法規規定和企業管理制度,并得到上級特別授權項目經理才能行使相應的權力。就施工企業流動性大、管理跨度無限延伸的特點,實施對項目經理的明確授權控制是必不可少的管理手段之一。

總之,授權控制應實現以下幾點:(1)工程項目部的所有人員不經合法授權,不能行使相應的權力;不經合法授權,任何人不得審批。(2)所有業務未經授權不能執行。(3)財務業務一經授權必須予以執行。

2.進一步加強對預算管理的控制。預算管理在西方可以說是流行的財務管理方式,在我國以寶鋼為代表的一批大型國有企業都實踐以預算管理作為企業管理一種新的控制機制。這里所指的預算管理是工程項目施工以預算管理,是工程項目的成本計劃文件,它指明了施工階段項目成本管理的目標和為實現這一目標而采取的必要措施,是整個施工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預算管理控制必須在授權管理控制的制約下,上升為事前及施工過程等一系列細化的財務控制目標。根據工程的預算情況結合本企業的定額水平將工、料、機,責、權、利關系落實到各部門、各工序乃至每個員工,將項目成本劃分為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兩類。變動成本(主要指工、料、機)中的數量部分為作業層的可控成本,實行定額控制;單價部分為項目管理層或公司職能部門的可控成本,實行預算和市場孰低原則控制。固定成本(主要指間接費用、管理費、利息支出)實行總額控制,將項目計劃總費用按計劃工期分配到各職能部門的每月中進行控制或包干使用,使之明確他們各自的權限空間、責任區域和責任成本以及相應的獎節罰超配套措施。實施工程項目全方位、全過程、全員的預算管理,強化工程預算的財務控制功能,便于在施工過程對項目成本和資金使用的監控與考核,以利于隨時發現成本水平的偏差,及時調整決策。施工過程的成本水平真實與否來自會計信息的質量,如何控制會計信息在過程中一貫真實可靠,是有效實施預算控制,防止寅吃卯糧、項目前盈后虧的關鍵所在。

3.進一步加強對資金管理的控制。完善企業的資金內部控制,必須有完善的相關內部控制組織機構。企業成立財務結算中心,集中管理內部單位的現金收付;監控貨幣資金的使用方向;統一對外籌資,確保整個企業的資金需要;辦理內部各單位(分公司、項目部)之間的往來結算;實施財務控制等。

4.改進項目會計主管委派制。實行對工程項目部委派會計主管,是強化會計監督,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前提保證。上級委派會計主管確定了會計監督者的地位,在會計工作中建立一個約束工程項目部權力的關口,有效實施對項目經濟活動的日常及過程監督控制,防止經營承包者利用占有和掌握著會計信息資源,按照自己的意圖去決定會計信息的生成和利用、粉飾會計報告,實現短期的個人價值最大化。

5.不斷完善內部考核、激勵機制。授權控制、預算管理、資金控制、委派會計主管等約束措施并不能完全有效地禁止經營承包者的投機行為。企業對屬下的工程項目經理能夠做到合理的設計“約束+激勵”控制方式,去引導經營承包者的行為,使其發生投機行為的可能性減少或可以預期。即應該讓經營者為企業付出的勞動和貢獻獲得“滿意”的回報(包括經濟上的報酬和名譽地位的滿足),但是僅此還不能阻止經營者會想方設法去獲取報酬之外的收入。因此必須在制度上規范管理程序和設計控制方式去禁止經營者的投機行為,以及一旦發現“經營越軌行為”所采取的嚴厲懲罰性措施,使得經營者能夠在得失之間進行理智的權衡,引導他們放棄“非分之想”,心安理得、穩定地獲得“滿意”的報酬。

財務控制是企業治理控制權的一種體現,有效的財務控制有賴于完善的、良好的控制環境。在現代企業中,委托人擁有財務資本,企業經營決策人員擁有管理企業的知識和能力資本,工人擁有人力資本,可以說企業是各種生產要素所有者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達成的一種契約。同時,由于企業是一個不完備的契約,它不能消除每個要素所有者行為所具有的外部性,個人價值最優化的選擇一般不等于從企業整體角度考慮的價值最優化選擇。所以,筆者認為,最優的內部控制,應當能夠提高企業經營效率和效果。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而使一個企業價值最大化的內部控制應當能夠使企業每個參與人行為的外部效應最小化。為了消除個體行為的外部性,在內部控制建設中也必須貫徹剩余索取權和控制權相對應的原則,只有實現這種對應,才會形成一種動態的內部制約機制,才能真正有效地起到控制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宗柳,陳漢文。企業內部控制:理論、實務與案例。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0

2.石本仁。公司治理與中國會計改革。廣東人民出版社,2000

3.劉炳瑛。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論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1

4.李興山。宏觀經濟運行與調控。當代世界出版社,2001

財務共享價值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通過比較公允價值會計和傳統會計在具體的操作方法和考量范圍方面的不同之處,來探討使用公允價值會計后對財務報告的影響,并對在企業管理的過程中,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財務報告提出了一些探索性的建議。

關鍵詞:公允價值會計影響建議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impact of fair value accounting on financial statement,and also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more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the financial statement in enterprise management.

Keywords:fair value accounting;impact;suggestions

Fair valueaccounting was recommended to apply again in our country since 2006,which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deman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However,as it's operating method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cost accounting,it has not only brought great changes to our traditional operating practice,but has also extended our field of views in making better utilization of the financial statement today.

The aim of our traditionalcost accounting is chiefly to find out the detailed financial data or information of an enterprise.So,the reliability is more concerned about and is regarded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various data and information.However,as the traditional cost accounting pays chief attentions to cost and history,and ignores value and future,its defects in completion and comprehensiveness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obvious.

As fair value is a sort of amount for debts liquidation or property exchangefixed by both buyers and sellers voluntarily in the case of fair transaction,we could look upon fair value as a sort of price instead of value,or as an estimated amount of value at a certain point of time.Though fair value accounting and traditional cost accounting are all based on the price in transactions,traditional cost accounting is only based on the actual price in actual transactions.However,fair value accounting is also based on the estimated and expected price before actual transactions instead.The advantages of fair value accounting could overcome the shortcomings and limitations in the traditional cost accounting.Thus,the financial statement will be impacted greatly when the fair value accounting method is applied,and details as below :

The inaccuracyin accounting data and information will be reduced to a maximum extent,and the reliability of financial statement will be enhanced accordingly.

The profit and loss will be reflected more truthfully and completely.

Thekey point in income counting will be changed from income expenditures into the balance concept of assets.And so,the income information in financial statement will be closer to the reality of the assets.

The function of financialstatement will be changed from merely recording 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the enterprise into providing proofs and evidences for decision makers before making decisions as well,as the changes in market value of an enterprise will also be reflected dynamically and simultaneously.

Hereby,I would like to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s below :

1) As fair value can be taken as a sort of price which fluctuates around the actual value in a certain range,it's the financial information at a certain point of time.So,this point must also be considered by decision makers,besides considering market status,economic environment,government policy,etc.

2) As the final motivation of enhancing correlation is to make the financial information more comprehensive and more reliable,no financial data is allowed to be amended or adjusted manually at anyone's option or will at any time.

3) The decision makers should check and see whether the evidence is ample,whether the logic is reasonable,and whether the assumption are convincing firstly,before making decisions based on the financial statement under fair value accounting.

In short,fair valueaccounting is not only the consequence of improvement in accounting technology,but also the active reflection of economical development.So,we should always cherish its essence,but never stop the step of improving it,in order to make our financial statement more reliable and more helpful to decision makers of enterprises.

References:

[1]Xiaoyan,Lu 2006,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Fair Value Accounting,Accounting Research,2006 (4)

財務共享價值范文第3篇

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逐漸完善的透明,上市公司財務信息受到越來越多投資者的關注,最終反映在證券市場上就是股票價格隨著上市公司財務狀況的變化而變化。以房地產企業作為樣本研究,采用因子分析和回歸分析檢驗上市公司財務信息對公司股價的影響,結果發現財務指標對公司股價的影響在減弱。最后對如何分析當前我國股市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

財務指標;股價;房地產;因子分析;回歸分析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4)06012202

1 研究背景

我國股票市場是在改革開放后的一段時間內孕育和發展起來的,由于中國的經濟、金融體制處于轉軌的特殊時期,市場中有很多矛盾需要釋放,因此股票價格的變動不僅收到外部因素的影響,如國家政策,宏觀環境,行業環境、金融財政政策、市場供求關系等,而且同時還受到公司財務信息、股民市場預期以及市場監管等市場內部因素的影響。在這些影響因素當中,廣大股民能夠直接接觸同時能夠有效把握的主要是上市公司對外界公布的財務信息,因此研究和分析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與股票價格之間的相關性對于投資者來說十分必要。本文選取房地產行業的股票作為研究對象,之所以選擇房地產行業,主要是因為該行業對于整個股票市場的影響舉足輕重,能夠代表整個股票市場的一般規律。本文試圖通過因子分析和回歸分析的實證方法來了解我國房地產行業上市公司財務數據對股價的影響,從而為價值投資者提供投資的依據。

2 研究方法

2.1 樣本數據選取

(1)樣本選擇。本次實證研究選取證監會規定的房地產行業的上市公司作為研究樣本。為保持樣本的代表性和可比性,在挑選樣本時剔除了ST類的股票,以及數據缺失的股票。最終選取了47支符合條件的房地產股票。

(2)樣本數據選取。選取2012年在深圳主板上市房地產公司公布的年報所體現的財務指標,同時股票的價格為2012年一整年股票的年收盤均價。公司數據主要來源于巨潮咨詢網(.cn)。

2.2 模型建立

評價上市公司財務狀況好壞的因素主要包括其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發展能力和股東獲利能力五大方面,本文主要選取能夠代表上市公司這五方面能力的主要財務指標作為自變量X,以股票一整年的收盤均價作為因變量P建立模型:

式中,Cj(j=1,2,3…n)是影響股票的因素即解析變量,P為股票的收盤均價即因變量,ε是隨機誤差。

2.3 變量選擇

為全面反映財務指標對公司股價的影響,從償債能力、盈利能力、運營能力、發展能力、股東獲利能力等五個方面共11個指標加以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

2.4 因子分析

(1)因子分析的前提。

根據spss軟件,利用巴特利特球度檢驗,KMO檢驗和相關系數矩陣對數據進行分析,主要觀察數據的線性關系,看能不能利用因子分析來提取因子,相關結果如下:

2.5 回歸分析

3 結論分析

(1)由回歸結果可知,Adjusted R-squared=0.43表明回歸方程對樣本值的擬合程度不佳,說明財務指標并不能很好的解釋股價。這也反映影響我國股市的因素很多,財務指標這類信息只能反映股價的一方面,國家宏觀政策、市場因素也會對股票市場產生重要的影響,這一點在我們的模型中無法體現。

(2)在我國,股票市場的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市場參與者中介機構的數量還是少數,還是一個散戶主導的市場,市場的投機氣氛很濃,參與者更關心短期的技術走勢而非財務指標,這很有可能使股價走向與財務數據脫鉤。而且,我國證券市場不發達,導致一些非公司本身因素對股價的影響較大。

(3)依據有效市場理論,一般可就股票價格對不同信息資料的反映程度將證券市場分為弱式有效性市場、半強式有效性市場、強式有效性市場三種類型。假如股票市場是半強式有效的,則股票價格會反映所有公然的信息,而根據本文的結論,有關公司財務狀況的公然信息并未充分反映到股價中,這也意味著我國股市尚未達到半強式有效。因此,我國應從大力培育和發展中介機構、加強和規范信息表露制度、進一步完善證券法律體系等多方面進手進步股票市場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陳曦.滬深A股財務指標對股價影響力實證研究[J].金融觀察,2008,(10).

[2]李銳,偉吳.上市公司財務信息對股票價格的影響分析[J].證券投資,2010,(10).

[3]謝睿.財務指標影響股價的行業差異[J].會計論壇,2009,(7).

財務共享價值范文第4篇

【關鍵詞】 母公司財務報表; 公司價值; 相關性

一、母公司財務報表與上市公司價值相關性的理論基礎

根據財務報告目標的決策有用觀,編制財務報表的目的在于方便債權人、股東等信息使用者作出有效的投資決策,為其經濟行為提供有用的會計信息。決策有用觀間接地將會計信息與股價進而與公司價值聯系了起來。

而母公司財務報表作為一項重要的會計信息,雖然不能從整體上反映企業集團的財務狀況,因而無法代替集團合并報表,但由于它是從母公司這一法律實體的角度出發,提供了其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等集團合并報表之外的會計信息,對報表使用者的決策具有一定價值。特別是實行新會計準則后,采用成本法進行母公司對子公司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使得母公司的財務報表中不再包含子公司的未分配利潤,從而避免了使用權益法進行核算導致的合并報表與母公司報表的信息重疊,使得母公司財務報告能更好地反映其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及現金流量,增強了母公司財務報表對投資決策的有用性。

根據效率市場理論,在次強有效市場上股票價格已經充分反映了包括母公司財務報表等所有已公開的會計信息在內的相關信息。由于我國股票市場基本符合次強有效市場的各種特征,從而根據效率市場假說可以認為在我國股票市場上,上市集團公司的股票價格反映了其母公司的公開財務信息,上市公司的價值與其母公司財務報表所提供的信息具有相關性。

二、母公司財務報表與上市公司價值相關性的實證分析

(一)數據的選取

本文選擇2010—2012年上證股市A股為樣本,所選用數據的來源是銳思(RESSET)金融研究數據庫,使用的統計分析工具為SPSS。2010—2012年的樣本容量均為300。

(二)研究方法

(三)檢驗結果及分析

隨機選取300家上市公司作為分析樣本,其中社會服務行業13家,制造業226家,倉儲及交通運輸業13家,貿易行業15家,其他行業33家。模型樣本的描述性統計分析見表1。

采用收益模型對樣本數據進行回歸,結果如表2。

從回歸的結果來看,模型的有效性通過了F檢驗,說明所選樣本的股票累計收益率與母公司財務報表所反映的會計信息具有顯著的相關關系。同時自變量EPSi,t/Pi,t-1和EPSi,t/Pi,t-1都通過了T檢驗,T檢驗的P值都接近于零,表明對股票累計收益率的各解釋變量是顯著的。解釋變量的回歸系數都為正,表明每股凈利潤以及每股凈利潤的增量與股票投資收益率之間存在著正相關關系。從擬合度方面來看,2010—2012年回歸檢驗結果分別為2.11%、13.74%和5.30%。

此外模型中表示行業類型的諸控制變量,經檢驗其P值在各年度均較大,說明行業因素對股票累計收益率與母公司財務信息的相關關系未產生顯著影響。

三、結論及政策建議

(一)結論

上文中用收益模型檢驗了上市公司2010—2012年母公司財務報表與公司股票價格的相關性。結果表明母公司財務報表與上市公司價值之間具有相關性,并且母公司財務報表的價值相關性呈逐漸增強的趨勢。同時各行業控制變量均不顯著也表明這一相關關系對行業因素不敏感。

(二)政策建議

本文的理論分析及實證檢驗均支持了要求同時披露合并報表和母公司報表的雙重披露制度,肯定了雙重披露制度中披露母公司財務報表的優勢和必要性。隨著新企業會計準則的執行,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的價值相關性逐漸提高,母公司財務報表發揮自身作用會更加有效。在具體的實際操作中,有以下幾點建議:

1.會計準則制定者要明確母公司財務報表的作用。新會計準則實施以來,母公司財務報表與公司股價及公司價值之間的相關性有所提高,表明同時披露合并報表與母公司財務報表是有必要的。由于披露母公司財務報表對公司股東及潛在投資者的決策有一定幫助,所以為便于報表使用者對母公司財務報表的理解與使用,對母公司財務報表的作用應當在準則中進一步加以明確。

2.在會計師事務所及證監會等第三方對上市公司財務報表進行審計和檢查時,要進一步提高對母公司財務報表的重視程度,以確保包括母公司財務報表在內的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及時、準確、完整地披露,從而保護投資者利益,維護市場的合理秩序。

【參考文獻】

[1] 林志貝.母公司財務報表與合并財務報表會計信息價值相關性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1.

[2] 何柳明.合并報表與母公司報表的合理使用探析[J].財會研究,2012(5).

[3] 俞瀟敏.母公司報表與合并報表財務分析的比較——以萬科2010年年報為例[J].商業會計,2012(6).

財務共享價值范文第5篇

【關鍵詞】 股權分置改革;支付對價;股權結構;財務目標

一、對價支付方式述評

股權分置改革過程中,非流通股股東向流通股股東支付對價采用了多種方式:派現、送股、轉增股、送權證等,同時輔之以股票回購、縮股、資產重組、資產置換、注資、承債等手段。這些方式和手段中,既有投資大眾熟悉的,也有投資大眾不熟悉的。

派現就是非流通股股東向流通股股東以現金的方式支付對價。其優點在于:流通股股東相當于獲得了現金股利,收到了現金。但非流通股股東必須有足夠的現金,否則會造成現金的捉襟見肘,甚至導致上市公司現金短缺,可能給生產經營活動帶來不利影響。

送股就是非流通股股東以其股份免費送給流通股股東的方式支付對價。轉增股就是非流通股股東向流通股股東以資本公積轉增股本的方式支付對價。兩種方式的共同優點在于:流通股股東免費獲得了可上市流通的股票,如果除權后股價上漲就能獲得價差收益;非流通股股東無需支付現金,不必設法籌措大量現金和擔心由此造成的現金短缺。但送股改變了非流通股股東和流通股股東的持股比例,轉增股則改變了公司凈資產內部項目之間的結構。

送權證就是非流通股股東向流通股股東以權證的方式支付對價。權證是指標的證券發行人或其以外的第三人發行的,約定持有人在規定期間內或特定到期日,有權按約定價格向發行人購買或出售標的證券,或以現金結算方式收取結算差價的有價證券。有權購買股票的權證稱為認購權證,有權出售股票的權證稱作認沽權證。權證又分為歐式權證和美式權證兩種。歐式權證就是只有到了到期日才能行權的權證。美式權證則是在到期日之前隨時都可以行權的權證。現在送出的大都是歐式權證。送權證的優勢在于:流通股股東免費獲得非流通股股東送出的認購權證或認沽權證,權證可以在市場上流通出售,從而獲得價差收益;如果持有到行權日,持有人可以按約定價格向權證發行人購買或出售相應比例的股票,如果股票市場上標的股票價格高于行權買價或低于行權售價,持有人便可獲得價差收益(反之則會產生價差損失);非流通股股東無需立即支付現金或送出股票,有較長的緩沖期而贏得回旋余地;權證的推出還創新了我國大陸證券市場的金融衍生產品,豐富了交易制度。但權證的市場風險大,在牛市中由于標的股票的市價往往高于權證的行權價,使得認沽權證的內在價值為零,而在熊市中由于標的股票的市價可能低于權證的行權價,使得認購權證的內在價值也可能為零。

股票回購、縮股、資產重組、資產置換、注資、承債等手段實質上并不是非流通股股東向流通股股東支付對價,而是非流通股股東通過采取這些措施,優化上市公司的資本結構、注入優質資產、盤活存量資產和減輕流通股股東債務負擔,以達到改善上市公司經營條件、提高經營效率、提升企業價值的目的,間接給予流通股股東回報。這些手段是常見的資本運營方式,在此不再贅述。股權分置改革過程中,非流通股股東實際支付對價時并不一定只采用單一的對價方式,而是根據自身的情況同時使用幾種方式和手段,使支付對價的綜合效果更佳,使股權分置改革進程更為順利。

二、支付對價與股權結構變動探析

無論非流通股股東采用哪種對價支付方式,都將改變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一是支付對價可使公司所有者權益的內部構成發生結構變化。二是大多數對價支付方式會改變非流通股股東與流通股股東之間的持股比例。具體探析如下:

以現金方式支付對價,一方面使公司的現金資產減少,另一方面也使公司的所有者權益減少,其結果是現金流出企業,所有者權益內部各項目之間發生結構變化。但它不會改變非流通股股東與流通股股東之間的持股比例,仍然維持非流通股股東的原有控股權。

以送股方式支付對價,非流通股股東持股數減少,流通股股東持股數增加,改變了兩類股東持股比例,非流通股股東的控股權有所稀釋。同時,按市場交易規則,送股部分也隨即上市流通,擴大了流通股的比例,這實際上是股權分置改革過程中第一批轉為流通的非流通股。由于送股方式只涉及股本內部非流通股與流通股的結構比例變化,總股本并未改變,也不涉及所有者權益其他項目的變動,因此,不會引起所有者權益內部結構發生變動。

以轉增股方式支付對價,非流通股股東持股數不變,流通股股東持股數增加,股本總量增加,也改變了兩類股東持股比例,非流通股股東的控股權相對有所稀釋。按市場交易規則,轉增股部分也隨即上市流通,擴大了流通股的比例,這實際上也是股權分置改革過程中第一批轉為流通的非流通股。由于該種方式用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從而使所有者權益內部結構相應發生變化,但并未產生現實的現金流出量。

以送權證方式支付對價,非流通股股東和流通股股東持股數在行權前均不變,認購權證行權后會使非流通股股東持股數減少,流通股股東持股數增加,非流通股股東的控股權有所稀釋。反之,認沽權證行權后會使非流通股股東持股數增加,流通股股東持股數減少,非流通股股東的控股權更趨集中。但這種方式不會引起所有者權益內部結構發生任何變化,只有當權證行權時才會產生現金流入量或現金流出量。

股票回購、縮股、資產重組、資產置換、注資、承債等輔助手段的使用,最終都將導致資本內部結構變化,運用得當就有利于資本結構的優化,降低綜合資本成本,提高每股收益。若運用不當則其效果會適得其反。

三、股權結構變動對企業財務目標的影響

在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時代,扭曲和阻礙了上市公司財務管理目標的正確定位與順利實現。由于股權分置狀況下,流通股股東關注的利益焦點是證券市場上股票價格,非流通股股東因其不能在證券市場上出售非流通股票,只能在場外協議轉讓,協議價格與市場價格之間的關聯度極低,不會隨股票市價上漲而增加收益,也不會隨股票市價下跌而產生直接損失,客觀上形成了非流通股股東與流通股股東的“利益分置”。利益分置導致公司治理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礎,財務目標扭曲,財務治理不完善。如控股股東將上市公司作為“搖錢樹”,大肆違規占用控股上市公司資金,免費使用上市公司優質資產,強令上市公司為其提供借款擔保等。于是導致了財務管理目標名義上是企業價值最大化,而實質上是非流通股股東利益最大化。此外,由于非流通股不能交易,上市公司流通股本大約只有總股本的1/3,流通規模較小,股市投機性強,價格發現不充分,使得股價不能真實反映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難以用股價和流通市值對上市公司管理層進行業績考核與評價,往往只能用傳統方式進行考評。而用傳統的財務指標對上市公司管理層進行業績考評,缺乏市場化的客觀標準,對經營者的激勵和約束作用十分有限,難以充分調動他們提升公司價值的內在沖動,不利于公司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

通過前面的研究發現,股權分置改革過程中非流通股股東向流通股股東以多種方式支付對價,大都會從非流通股與流通股比例和所有者權益結構兩個方面改變原有的股權結構,而股權結構變動又對上市公司財務目標的定位產生深遠的影響。這種影響是如何演繹的呢?下面作具體的探討:

(一)非流通股與流通股比例變化乃至非流通股消亡對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影響

股權分置改革后非流通股所占比例逐漸降低乃至最終消亡,上市公司股權進入全流通時代,“利益分置”狀態也隨之變為“利益趨同”,所有股權價值直接與股票市場價格息息相關,都可以通過公司股價上漲而增加收益,也會隨股票市價下跌而產生直接損失,真正實現同股同權,同股同利,鞏固全體股東的共同利益。利益趨同必然目標一致,全體股東都會迫切要求加強公司治理,逐步形成上市公司多角度、全方位的內外部約束和監督機制,關注資本運營和財務效益,關注公司股票價格,努力提升公司價值,從而消除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名不副實的狀況,使大小股東的財務目標統一到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上來。

(二)所有者權益內部結構變化對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影響

股權分置改革支付對價后,一方面所有者權益中的股本結構隨之改變,即股本中國有股、法人股、個人股之間的比例改變,大股東要鞏固或擴大自己的控股權,就必須通過市場運作方式才能實現,即適量買入本公司股票;另一方面所有者權益中股本、資本公積、未分配利潤之間的比例關系也隨之變化,進而改變總資本中權益資本與債務資本之間的比例關系,使公司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發生改變,財務杠桿效應也相應變動。實踐證明,如果支付對價方案論證科學,對價方式優化組合,對價標準適當,能夠得到投資大眾認可和接受,就會產生極好的市場效應,公司股票價格上漲,公司價值提升,從而更好地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財務管理目標。如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在股權分置改革支付對價時,按10送10股后每10股派現20.66元加送1.2股及16份歐式認沽權證,該公司股票“貴州茅臺(600519)”2005年6月30日的收盤價為53.65元/股,2007年6月29日的收盤價為119.68元/股,上漲66.03元/股,漲幅123.08%;假如按復權價計算,2007年6月29日的收盤價為426.07元/股,上漲372.42元/股,漲幅694.17%,兩年中該公司的市值大幅提高。

(三)股權激勵措施更好地促進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

為規范股權激勵的管理,中國證監會了《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并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這也為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計劃提供了法規依據。實際上一些上市公司伴隨股權分置改革,在上述“管理辦法”出臺之前就已經推出了股權激勵方案,不過這些方案五花八門。如中信證券用于股權激勵的股票來源于全體非流通股股東,帶有明顯的股權分置改革烙印。“管理辦法”出臺后,中捷股份、廣州國光、蘇泊爾等公司的股權激勵方案都是按相關規定制定的,用于股權激勵的股票來源于向激勵對象定向發行的新股。總之,股權激勵在我國是新生事物,上市公司推出具有“組合拳”作用的股權激勵方案,改革傳統意義上對公司管理層進行考核的財務指標體系,融入市場化的客觀評價標準,強化對經營者的激勵和約束機制,促使他們關注公司的股價,調動他們提升公司價值的內在積極性,從而促進企業價值最大化的財務管理目標順利實現。股權激勵作為一種已經在國際上被證明行之有效的長期激勵方式,經過我國上市公司的借鑒和消化,將來一定會被我國越來越多的企業運用,逐步走向成熟。

【參考文獻】

[1] 何麗梅,劉曉春. 《股權分置改革下上市公司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 財會月刊,2006.6.

[2] 曾愛軍. 《股權分置改革對上市公司財務管理的影響》. 財會月刊,2006.8.

[3] 羅俊暉. 《從財務視角看待股權分置改革中的對價問題》. 會計之友,2006.7.

[4] 周勤業,王嘯. 《股權分置改革中的若干會計與財務問題研究》. 證券市場導報, 2006.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旺苍县| 团风县| 报价| 太保市| 婺源县| 隆化县| 驻马店市| 姚安县| 河津市| 仙居县| 获嘉县| 吴川市| 南华县| 舟曲县| 台中县| 陵川县| 武陟县| 瑞金市| 沂南县| 临沭县| 宣城市| 泗阳县| 白城市| 土默特左旗| 新河县| 务川| 白银市| 托里县| 图木舒克市| 龙州县| 辉县市| 青龙| 永胜县| 孝感市| 庆元县| 外汇| 天水市| 利川市| 邢台县| 忻城县| 容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