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堤防工程安全管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地質坑探工程;安全生產;方案
當前,安全生產已經成為全社會共同關注的主題。近年,坑探工程在快速發展的同時,經常會出現管理制度不科學,管理混亂等各種各樣的問題[1]。這些問題,不但容易造成安全事故,還影響著工人的生命安全,進而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只有做好坑探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工程的施工質量和企業的經濟效益。
1地質坑探工程中存在的問題
1.1安全管理不到位
由于地質勘探工作的不斷發展,我國已經制定了一套比較完善,科學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仍然頻繁發生各種事故,主要原因就在于實際工作中,沒有嚴格落實安全管理工作。有些企業甚至將安全管理制度視為應付上級檢查,根本就沒有進行實際應用。同時,在工作中,沒有明確安全責任的主體,責任沒有落實到個人身上。使得管理工作不到位,沒有遵循相關的條例。
1.2工程隊伍缺乏專業性
在坑探工程中,勘探工作和施工應該是分開的。但是在實際工作中,絕大多數企業在人員配置方面都不夠合理,沒有配備專門的技術人員。很多企業都讓施工人員來進行勘探工作,但是這些施工人員缺乏專業性,致使勘探工作缺乏安全性和科學性,使勘探工作出現混亂的局面。
1.3施工中安全質量管理不夠重視
在展開地質坑探過程時,由于施工環境復雜,施工難點多,所以就對施工質量的要求很高。但是在實際勘探工作中,施工企業對施工質量的安全認識不到位,致使時常會出現安全問題。例如,重視坑道施工量而忽視對其他施工環節的質量重視,這樣會使工程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2提高地質坑探工程的安全生產管理方案
2.1強化安全管理工作
在地質坑探工程工作中,安全管理工作必須要從開始到結束,貫穿整個施工過程,盡可能的避免發展安全事故,進而對坑探工程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全面的排除。首先,在地質坑探工程中,必須嚴格執行并落實國家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不能只是為了應付檢查,而敷衍了事。要建立安全管理部門。其次,安全管理工作要實行責任制,要簽署合同,在合同中必須要明確安全生產的責任,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管制和約束施工單位,在搖籃中扼殺安全隱患。另外,在實施安全管理工作之前,要制定出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在地質坑探工程施工時,要設計出合理的勘探方案,并制定出相對完善的條例,經過上級部門的審核通過后,就進行實施[2]。如果在施工過程中,有危險性較高的工作,要讓專業技術和經驗比較豐富的工作人員進行專門的負責。
2.2加強地質坑探工程的隊伍建設
聘請專業的人員對員工進行安全培訓,不斷加強安全學習,加強地質坑探工程的隊伍建設,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例如,地質勘探單位可以讓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深入的學習了解管理知識和相關的法律法規等,組織所有的工作人員一起學習安全事故。使所有勘探工作人員都具有專業性,都成為專業的技術人員,以保證坑探工程的安全性。
2.3劃分好坑探工程的分包權限
在地質坑探工作施工過程中,勘探和施工是獨立的。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地質勘探單位幾乎沒有具備坑探技術的專業人員,也沒有配備相應的機械設備,而勘探工作的實施幾乎都是由施工隊進行的。在施工隊中,進行勘探工作的私人工頭根本不具有施工資質。地質勘探單位通常指負責技術部分的工作,其他工作則讓施工隊進行。但是地質勘探單位才是安全生產的主體,必須要親自負責勘探工作的展開,杜絕分包。如果勘探單位真的因為工作量太大,無法完成,則應該分包給具有勘探資質的隊伍,而不是非專業的施工隊。因此,必須要把勘探和施工分開,讓不同的單位進行不同的工作,杜絕讓施工隊進行勘探工作。
2.4加強經濟管理,掌握安全管理的主動權
在目前的地質坑探工程中,安全生產管理的主動權都是由礦權方掌握的。在檢查過程中即使發現了安全問題,礦權方和施工隊根本不理睬,或者出現整改不積極的情況,因此勘探單位根本沒有辦法進行有效的監督。因此要掌握安全生產管理的主動權,就必須要從經濟的角度出發,加強經濟管理,從經濟上掌握對礦權方和施工隊的安全生產管理[3]。例如,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對坑探工程管理的要求進行明確,把各項費用和使用規定進行定位,要簽訂合同,用合同的形式來對經濟控制權進行分配。抓住了經濟控制權就意味著掌握了安全生產管理的主動權。收了安全管理費,就必須要認真負責,把各項安全工作都做好,要進行檢查和安全培訓。另外,掌握了安全管理的主動權,如果發現了安全隱患,礦權方和施工隊就會進行積極的整改,安全問題就會得到保障。
2.5領導要高度重視
坑探工程特別容易發生安全生產事故,可以說它在所有探礦工程中,最容易發生危險。一旦發生重傷或者死亡的事故,單位和法人都會受到刑事處罰。所以地質勘探的領導必須高度重視,不可有任何的疏忽。要設立專門的部門進行安全生產管理,涉及到安全的事宜一定要親力親為,親自過問,要聘請專業的安全管理人員,并給予他們權利。為了引起各部門,各個管理人員的高度重視,領導只負責大方向的問題和重要的決策,具體的工作下放到各個部門,各個管理人員頭上。同時,要進行不定期的監察工作,以確保各部門高度重視,并認真負責的行使管理權利。
3總語
坑探工程是地勘中重要的環節之一,它是否能安全的施工,直接影響著勘探企業的發展和經濟效益。雖然在坑探工程工作中避免不了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企業只有合理探礦,遵循國家的法律法規,才能降低出現事故的情況,才能將風險控制到最小。勘探企業的所有管理人員和工作人員一定要高度重視安全生產管理,不斷改進和提高工作,保證坑探工程順利安全的進行。
參考文獻
[1]劉萬明.淺談地質勘查坑探工程安全生產管理的措施[J].城市地理,2015(24):056-057.
[2]李偉,陳琪彬.地質坑探工程的安全生產管理策略[J].地球,2016(11):48-48.
關鍵詞:深基坑支護,安全施工,管理
近年來,隨著寧波經濟的快速發展,高層建筑、超高層建筑在城市建設中所占比例逐年增多,地下空間的開發和利用的需求同時不斷地擴大, 在深基坑支護工程中,由于設計不合理,或施工不當,或自然災害(如臺風、暴雨季節)等原因,屢有發生基坑垮坍、路面塌陷或基底隆起、臨近建筑物沉降不均造成開裂等等工程事故,直接影響施工進度和工程造價,甚至危及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寧波主要以軟土地基為主,本文通過以北侖的寧波貝聯大廈工程為例,從安全監督管理的角度來分析深基坑支護的施工安全問題,并提出解決辦法,以竭力避免事故的產生。案例基本情況:寧波北侖貝聯大廈工程地下兩層,基坑長約122米寬約86米,開挖深度8.8米,深基坑局部13.1米,是迄今為止北侖基坑開挖深度最大的工程,以其作為成功案例,對深基坑的施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該工程場地原土標高-1.10米,基坑采用鉆孔灌注樁加兩道鋼筋混凝土內支撐的支護形式,基坑外側采用Φ500、Φ700高壓旋噴樁擋漏土。本文通過對該工程深基坑支護施工及挖土過程中安全問題及解決方法進行了總結,文章具備一定的參考價值。
1 軟土地基深基坑支撐施工及土方開挖可能存在的安全問題
從工程開始啟動,施工單位應充分考慮各方面可能存在的安全問題并研究相應對策。
1. 1 深基坑支護施工的不穩定因素存在
深基坑支護施工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在施工中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比如施工中發現的地質情況與原設計不符或相差較大,仍按原設計施工將達不到理想支護效果;又如支護施工遇流砂、軟土層,因其自穩性極差,一旦開挖可能即刻坍塌;地質條件的復雜性使支護工程施工未能達到設計要求等。
由于現場環境的復雜性,給施工作業帶來諸多不便,因為管理人員思想不夠重視,缺乏有效的質量監控體系,影響施工質量,可能造成工程事故。比如:不按規范和設計要求施工;施工中隨意改變設計方案,不按圖施工;偷工減料,使用材料不合格;有些施工單位片面要求施工進度,為追求經濟效益盲目加快施工進度,而忽視了質量為本的方針,使施工質量達不到設計要求。
1. 2 深基坑開挖過程可能發生嚴重后果
在深基坑支護工程中,開挖和支護是密切相關的,由于兩者缺乏協調,容易誘發工程事故的發生。基坑圍護屬臨時性支護,由于維護不當可誘發事故發生。基坑土方施工時間短,人力、物力施工機械相對集中,思想麻痹,盲目施工,指揮不當等都會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如基坑放置時間過長, 或開挖過程中,對周邊可能施加的動荷載未加考慮,基坑坡頂荷載超出設計要求,或重型機械離基坑太近不利基坑安全穩定;未能及時構筑基坑排水溝和集水池,基坑內大量積水。或由于地下水處理不當,導致深基坑工程的事故屢見不鮮。監測等施工動態反饋信息可能有誤或反饋不及時,施工中盲目遵循原設計方案,開挖過程沒有定期或根本沒有對基坑的沉降量和位移量進行觀測或未對所測資料及時分析、研究,也是造成安全事故的誘因之一。
在貝聯大廈工程施工中,從基坑支護施工包括鋼筋混凝土壓頂梁、混凝土支撐梁以混凝土護坡以及磚砌擋墻支護體系;基坑開挖順序;基坑開挖后的排降水措施、監測手段等方面提前充分作出了施工準備,考慮了可能存在的問題并擬定了處理方案,以至于工程的順利完成。
2 深基坑支撐施工及土方開挖的安全工作
2. 1 加強技術管理工作
1) 組成從項目經理到施工班組長的技術交底班子。充分認識深基坑支護設計與施工所要達到的目的和作用,并讓每位參與者都熟悉施工的每一個環節,嚴格執行有關規范,做到監督和管理的作用,確保施工技術方案的實施。
2) 按圖施工,動態監控。深基坑支護工程主要以擋土、防水等為主要目的,而設計的單一或復合擋土支護結構,有理論依據和可行性,必須尊重設計、按圖施工,但施工中的不確定因素及設計所依據的資料有可能與實際情況不一致,要求在施工中必須依據實際的情況,相應作出一些調整,達到規范要求。
3) 重視信息法施工,強化信息反饋施工的技術分析與管理。深基坑支護工程是包括基坑的開挖、支護、防水及環境保護于一體的復雜系統,單靠數學力學法難以對系統的變化性狀作出足夠準確的預測,只憑施工經驗亦是有一定限制。因此,只有利用監測信息反饋分析才能較好地預測系統的變化趨勢,監測方案應在做施工設計方案時一同考慮,定出監測內容與要求,做到及時收集、整理、分析有關動態性,從而為及時修改設計方案及施工方案等提供準確的數據。當出現險情預兆時可提高警惕,以便及時采取措施。
2. 2 加強質安管理工作
施工中應及時做好材料送檢工作,所用材料必須有出廠合格、送檢合格后方可使用,杜絕使用不合格材料。建立以人、物為中心的安全管理體系。建立以項目經理為核心的安全管理體系(從技術上、生產安全上) 選任得力、專業性強、安全意識強的人作安全員,并相應明確安全職責,簽訂安全合同書。做好安全教育工作,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生產方針,做好“五同時”教育工作,將各項安全工作落實并強化到人,提高全員安全意識。制定并做好質量安全檢查措施,列表列出常見施工事故和施工質量隱患或通病的出現部位,產生原因,預防和補救措施。對深基坑不安全或有安全隱患部位,應明視掛牌,提醒工人注意安全。
2. 3 保證施工質量與認真組織施工
圍護結構的施工質量及土方開挖的合理組織也是開挖成敗的關鍵之一。良好的施工質量和合理的施工組織可以彌補設計上的某些不足,反之,低劣的施工質量和錯誤的施工組織會使合理的設計付諸東流,在這方面有著許多深刻的教訓。除施工質量外,施工組織也不可忽視,土方開挖前應制訂。開挖方應嚴格按設計程序進行開挖,在開挖過程中應嚴格按“先撐后挖”的原則。工程實踐證明,開挖順序不同,支護結構的位移也不同,不合理的施工順序會大大增加支護樁墻的位移,甚至出現險情。
此外,施工前要充分估計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當出現險情時,準備可供選擇的應急措施,以免險情出現時,措手不及,延誤搶險時機,導致工程失敗,造成嚴重損失。
2. 4 加強施工監測與信息化施工
支護結構設計成功與否,要通過施工實踐來檢驗,而施工過程中支護結構的受力與變形狀態要通過監測手段來了解。可以說,監測工作是支護結構安危狀態的眼睛。它的重要性已為多數的設計、施工及建設單位所認識。因而投入一定的資金進行施工監測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保證了施工安全。但也有部分建設單位對此重視不夠,認為監測工作可有可無,不愿投入資金,馬虎應付。有些監測單位素質不高,,不按時觀測,不能提供準確的信息,以致在支護結構處于危險狀態還未能提供預報,造成事故。一些深基坑支護工程發生坍塌事故,除施工質量的原因外,監測單位未能及時提出預警,以致延誤搶險的時機,也是事故及發生的重要原因。
施工監測工作的有無及好壞,不單是影響到基坑自身的安全,更重要的是它還影響到基坑周圍環境的安全。如鄰近的房屋、道路、地下給排水、供氣、通訊等設施的安全都依靠監測結果來維護。有些情況下,基坑開挖的失敗對鄰近環境造成的損害、經濟損失及社會影響會比基坑工程本身更為嚴重。有時支護結構的位移并未引起支護的失穩,但卻引起周圍建筑的不均勻沉降、裂縫及傾斜等,這些都需要由監測結果來判斷與證實。施工監測的意義還不止于此,監測結果作為一種信息反饋還具有更重要的意義。它可以對設計結果進行檢驗,以致修改設計方案,施工前期的信息反饋可作為修改后期支撐方案的依據。例如,當前期開挖和第一道支撐后支護結構的位移較小,就可以考慮是否削減下一道支撐的數量以降低造價,反之,當前期開挖中支護結構的位移和內力比預計大得多,則應考慮是否加強下一道支撐以策安全。這就是動態設計及信息施工,是一種很有發展前途的技術,應積極推廣。
另外,在基坑開挖監測中還要逐步積累資料,以便制訂適合本地區軟土的基坑支護結構位移沉移控制值。當基坑開挖過程中,位移或位移速率達到多大數值時就應發生預報,超過多大數值就瀕臨坍滑破壞。這些控制值對今后的深基坑設計施工將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2. 5 重視降水排水及止水問題
在基坑開挖,降水排水及止水(以下簡稱水處理) 對工程的安全與經濟有重大影響,多數基坑工程事故與水都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水處理的主要目的是:1) 在基坑開挖過程中,坑內保持干燥,使土方工程得以順利進行;2) 防止坑底出現流土(流砂) 及坑底土泡水軟化,降低強度;3) 坑外土層降水后減少對圍護樁墻的水壓力,提高支護穩定性;4) 降水或止水可防止坑外土粒流失,引起地面沉降而影響鄰近建筑安全。對于不同的地基土層和具體工程,以上4 點中各點的重要性有所不同。
【關鍵詞】淤背區打井,黃河堤防,安全
中圖分類號: TV871 文獻標識碼: A
一.前言
黃河於背區是黃河流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資源之一,如何做好淤背區打井對堤防工程安全的影響是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也是使於背區成為黃河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是擺在人們面前的重要課題。黃河流域是一個特定的空間范圍,自然、文化、社會因素構成了黃河於背區經濟區域,保持其經濟穩定發展與增長,已經成為廣大黃河職工乃至全社會黃河事業發展的人們關注的熱點。針對淤背區打井對堤防工程安全的影響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
二.黃河於背區的概念和山東黃河淤背區基本情況
1.黃河於背區的概念
黃河於背區是指將含沙量大的黃河水引到黃河堤防工程的背河側,沉沙落淤所形成的區域。它是黃河防洪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黃河人的一項豐富的土地資源。
2.山東黃河淤背區基本情況
山東黃河自70年代初機淤固堤以來,已淤筑土方3.2億m3,加固堤防460km,對提高堤防抗洪能力起了重要作用,同時也淤出了大量的可供開發利用的土地。截至1996年底已淤至設計高度的淤背區面積達2600hm2,尚未淤至標準的面積為867 hm2。
淤背區土質為細砂、粉細砂,只有位于淤區尾部的屬輕質沙壤土。平均物理力學指標:無凝聚力,天然孔隙比為0.844,相對密度為57.6%,不均勻系數為2.3,中數粒徑為0.081mm,密度為2.67kg/m3,滲透系數為8. 4x10-4cm/s,1~2m內的含水量僅為5%~10%,保水性極差。對堤防工程安全有很大的影響。
三.先來說說黃河堤防安全存在的主要問題
黃河堤防安危,關系到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財產的安全,至關重要。目前的黃河堤防主要特點是:
1.黃河堤防大多是在歷代民埝的基礎上多次加修而成的,在早期加高培厚堤防時,為爭取獲得更多的耕地,多是順河傍水而筑。堤線多是靠近河岸,對堤基沒有選擇的余地,不象水庫大壩那樣,經過勘探,了解地址情況,多方案選擇。并且堤防絕大多數沒有做地基處理。
2.干堤堤防修筑歷史悠久,大部分黃河堤防都是由小堤建成干堤,成為現在的堤防。
3.堤防修筑,開始多有農民自發圍墾,逐漸加高培厚而成。由于受當時技術、設備和社會環境等條件限制,筑堤質量不一,也不象修筑水庫土壩那樣,有精密的設計,嚴格的控制施工質量。堤身裂縫多、土質不良,填筑不實。堤防填土混雜,修筑質量差,堤身內存在白蟻、鼠、獾等洞穴以及墳墓、坑道等多種隱患。
4.堤防受河勢水流影響,沖淤變化,有些河段臨近堤腳,取土筑堤、搶險堵口或決口沖刷,不禁破壞了地面的覆蓋層,形成很多的坑塘、洼地,還有一些過去堵口的柳席、柴草等雜物。
5.堤身多為沙質土(屬沙壤土、粉細沙),滲透系數大,洪水期易發生滲水、流土;局部用黏土修筑的堤防,易干縮裂縫,形成過水通道,威脅堤防安全。堤基復雜,多種堤基并存,上部或成層為相對不透水層,下部或成層為透水層。當汛期高水位時,堤身必然出現散浸或漏水,堤基將產生較高的承壓水頭,一旦超過堤后的表土層的抵抗能力,就會被頂穿,下部細沙顆粒被承壓水流帶出,形成翻砂鼓水、泡泉或管涌等險情。
三.再以抽水試驗驗證淤背區打井對黃河堤防安全的影響
1.試驗成果整理
本次抽水試驗所選機井都在上部潛水層范圍內,機井底部都有淤積,透水花管置于底部,長度一般在10m左右,未貫穿整個含水層,因此屬于無壓含水層非完整井。含水層滲透系數的計算方法很多,主要有穩定流和非穩定流計算兩種。本次試驗數據的計算分別采用穩定流的扎馬林一佛希海默公式和非穩定流的恢復試驗法兩種方法計算,以相互印證、補充和參考。
式中:k為滲透系數,m/s;Q為抽水流量,m3/s;日。為抽水時有效含水層深度,m;h為抽水穩定時井中水深,m;l為花管長度,m;R為引用補給半徑,m;r0為抽水井半徑,m。淤背區機井抽水引用補給半徑R可參照黃河灘區的引用補給半徑確定為300m。計算時先確定有效含水層深度,其值為
式中:s。為抽水穩定時的井水位降落深度,m。抽水穩定時;當計算的比實際含水層厚度日大時,取He=H。
根據菏澤斷面的抽水試驗資料,按上式計算出各斷面的地層綜合滲透系數,計算結果見表1。
斷面 抽水井半徑 引用補給半徑 花管長度 抽水有效深度 抽水穩定水深 抽水流量/(m3/s) 滲透系水/(m/s) 抽水歷時/min 測壓管水位降落深度
菏澤 0.15 300 10.5 32.25 33.15 0.0091 3.2x10-4 325 -0.025—0.432
2.現場抽水試驗結論
本次抽水試驗主要模擬淤背區機井實際灌溉運行狀況,抽水歷時短,出水流量滿足灌溉要求。對抽水試驗結果進行初步分析,可得到以下幾點認識:
(一)用4英寸(10cm)泵抽水2~7小時,黃河堤身測壓管水位變化為一0.015~0.590m,由此可以說明單井小規模的抽水對黃河大堤浸潤線的影響較小。
(二)機井抽水過程中,出水流量較為穩定,水質清純,不含雜物和泥沙,說明機井的成井質量較好;機井(距大河較近)經2小時抽水后,出水仍有異臭味,在抽水過程中,測壓管水位仍有上升的趨勢,說明該機井受大河水位影響明顯。
3.試驗結果分析
根據本次現場抽水試驗的結果及室內試驗結果,同時考慮抽水試驗斷面的水位及抽水流量的觀測結果,經過數次計算,直到計算結果與試驗結果基本一致,最終確定計算斷面各土層的滲透系數。相應的計算結果與試驗結果比較見表2。
(一)從表2看出,有限元計算結果與實測結果整體上是基本一致的。其中測壓管實測值普遍高于計算值,這是由于觀測孔的實測值是在抽水試驗過程中即時觀測所得,其觀測值不是真正的穩定浸潤線,而計算所得浸潤線則是在完全穩定的情況下所得,亦即是抽水井長期運行的結果。堤身浸潤線的變化滯后于井水位的變化,浸潤線的高低不但與臨河水位的高低有關,而且與洪水歷時和地層結構分布也有很大關系。從計算結果可以看出,其計算所取的參數和邊界條件基本上能夠反映抽水井運行時的工作狀態。
(二)從計算的平面等勢線分布情況可以看出:在井的附近,等水位線呈封閉狀,在上游面等水位線表現相對較為密集,表明黃河是機井運行過程中水源的主要補給者。
(三)計算表明,在機井周圍等勢線較集中,表明此處人井水流變化急劇,而在離抽水井較遠處分布則較為均勻,水流較為平穩。同時,在介質分界面處,等勢線發生轉折,反映了水頭損失率(水力坡降)在該處是有突變的。這點與抽水試驗過程中,井附近的觀測孔水位變化幅度較大的反映基本一致。
四.影響淤背區打井對堤防工程安全的因素
1.目前淤背區安全管理還沒有出臺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大多是區(縣)局根據實際情況,臨時制訂一些承包管理措施。主要承租對象為職工個人及周邊當地村民,承租對象的局限性制約淤背區經濟開發利用,未能完全做好對堤防工程安全措施,造成淤背區打井的危險性系數大大增加。
2.經營項目單一,技術水平低,科技含量低。從歷城淤背區安全數據看出,影響淤背區安全的主要原因有各種樹木的種植,樹木的種植可以大大的提升淤背區打井安全。而且樹木的種植的品種極為單一情況下,安全的改善就不會那么明顯,一般樹木的種植結構主要以楊樹、梧桐為主。種植技術水平較低,造成傳統的“大路”產品多,高附加值、高效益、受消費者青睞的產品少,對淤背區的安全影響很大。
3.膨潤土及防滲對黃河堤防安全影響
沙土由于其顆粒較粗,空隙較大,水肥在重力作用下滲透流失。普通壤土粘土受礦物組成成分、晶體結構制約,土粒為塊狀、粒狀、針狀或其他不規則形狀,即使最佳土粒級配、壓實度再好仍有滲漏通道,如壤土滲透系數為6x10-6,屬于中等透水層;普通粘土滲透系數小于6火10-6Cm/S,屬于相對不透水層。而膨潤土是一種化學粘土礦,山東省濰坊等地儲量豐富,已大量開采,廣泛用于化工、石油開采等領域。主要礦物成分為蒙脫石,分子式為。mHZo,雜質為長石、石英、云母等。土體結構如圖1所示,粘粒含量大于70%,且呈片狀結構,緊密、空隙小,是一種優質的天然防止水滲漏材料,其滲透系數小于1x10-9cm/s,而且可與其他土混合形成防滲層。這樣就會對黃河堤防安全產生很大的影響。
五.改善淤背區打井對堤防工程安全的影響的對策
1.制定科學合理的淤背區安全規劃
淤背區安全規劃包含多項內容,必須以發揮區位優勢為先導,種植以發展高效林木為主,因地制宜,合理確定高效林木種類、比例。堅持種養結合,以種促養,以養促種,逐漸形成良性循環。堅持“效益決定開發,市場調節結構”的原則,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統一規劃,科學種植。
2.建立相應的安全管理體制
一是加快人才培養,以人為本,培養自己的安全管理人才。二是建立安全機構,內設相應職能部門,負責淤背區安全規劃、實施、信息收集傳遞。三是引進外部資金,通過閑置庭院租賃等多種途徑引進外資,加快淤背區安全管理的步伐。
3.合理利用樹木林來降低淤背區打井對堤防工程安全的影響
(1) 黃河生態堤防植物配置原則
沿黃生態防護建設是自然景觀線和生態防護線建設的重要內容, 針對淤背區打井對堤防工程安全影響,在植物的選擇上,應根據不同地段植物所發揮的功能特點,堅持生態價值與美學觀賞價值兼顧的原則以及安全防御原則。
(一)營造簡約健康的生態園林帶,遵循整體環境開發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原則,整合空間融合多種功能為有機整體,將黃河堤防景觀設計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態功能帶。
(二)采用植物或植物與土木工程相結合的方式,減輕水流、風浪、雨水等各類侵蝕的程度,提高坡面及坡腳的穩定性,實現河岸生態群落向頂級群落的演變。
(三)植物的配置應以鄉土植物為主,極力回避外來物種,合理布局,以保證高的異質性。植被中土著種越多,生態岸堤看上去就越接近天然狀態,并且它的生態功能也就越強。
(四)適地適樹。沿黃地段土壤類型差別較大,從潮土到鹽漬土,即使同一地段,由于斷面上的差別,土肥條件差別也很大,在植物栽植過程中,應充分考慮立地環境條件。
不同的植被類型對生態黃河岸堤功能有不同的影響,包括穩固河床、抵御洪水;改善水生生物和牧場動物棲息地;提供景觀視覺效果;保護地下水和飲用水的供給;過濾沉淀物和營養物質等。
(2)通過增加農業基礎設施的投入,調整生產結構,促進農業整體素質和經濟效益的提高。
(3)推廣應用現代農業科學技術,提高職工科學文化素質。首先,調動現有科技人員面向淤背區安全管理,主動為綠色產業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服務的積極性。其次,采取請進來、派出去和短期培訓班的形式,培訓安全管理的骨干人才。
4.修訂完善淤區工程安全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淤區工程安全管理,根據上級對淤區工程安全管理的新要求,在進一步完善原有淤區工程安全管理辦法的基礎上,制定淤區工程運行觀測和維修養護安全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淤區工程的安全管理。
5.如何降低膨潤土及防滲對黃河堤防安全影響
為減少膨潤土用量,降低造價,山東省化工研究院又研制了以純堿和其他含有鈉離子的無機鹽的復合物為主的分散劑,在膨潤土中加少量的分散劑一是可拆散或削弱膨潤土顆粒之間相互粘結的網絡結構,提高分散程度;二是使離子發生交換,分散劑中的鈉離子置換膨潤土中的鈣離子,促進膨潤土分散,還可沉除鈣離子使鈣質土變成水化作用強的鈉質土(如圖1所示),形成具有足夠量的片狀結構微粒,可與一般土料相結合,利用膨潤土土粒細小、片狀來充填一般土中顆粒空隙,形成理想的高效防滲材料。將這種材料與沙土混合鋪設在淤背區耕作層以下,即可減少蓋頂土厚,建成具有良好防止水肥滲漏流失的農田,如圖2。
土壤中的水分為吸著水和自由水,吸著水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自由水可被植物吸收利用。自由水包括毛細管上升水、毛細管懸著水和重力水。沙土空隙大,能容納大量的毛細水和重力水,但因滲漏速度快,不能長時間保留。這樣就會降低對黃河堤防安全的影響。
六.結束語
黃河堤防工程是防洪工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其運行中,受多種因素影響,出現不同程度的病害。對于堤防道路病害,應從設計、材料、施工、養護、管理等方面采取相應措施預防病害的出現,使堤防道路工程發揮應有效益,保證防洪安全。本文通過對影響淤背區打井對堤防工程安全的因素及其對策進行分析,來闡述了怎么樣降低淤背區打井對黃河堤防安全的影響。所以對淤背區打井對黃河堤防安全的影響進行研究是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楊祖雷,曹銳.淺談水利工程的經濟效益[J].科技致富向導,2011(26).
[2]李曉玲,高慧民,楊世華;黃河大堤堤基砂性土滲透變形特性研究[J];人民黃河;2011年07期
[3]杜玉海;黃河淤背固堤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途徑[J];人民黃河;2012年07期
[4]王修果,田學立,仲蘭英;黃河下游淤背區開發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水利;2012年04期
[5]沈建紅,黃河下游淤背區開發前期工作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J];人民黃河;2010年11期.
黑龍江省三江工程建設管理局
2014年8月18日
一、三江治理工程前期工作進展情況
黑干堤防可研評估報告及14個前置要件全部完成,于7月29日報送國家發改委,目前,國家發改委農經司、投資司已會簽,近期將批復。省發改委及水利廳派專人在京跟蹤推進。
松干、嫩干可研需要辦理的14項前置要件已辦結10項,其余4項正在辦理中。松、嫩干可研已由國家中咨公司進行評估審查,目前已完成修改補充。
胖頭泡蓄滯洪區項目需要辦理的13項前置要件已辦結12項,環評報告正在辦理。項目可研已由國家中咨公司進行了評估審查。
二、應急度汛工程建設情況
應急度訊工程新建及加固堤防375公里,包括去年汛后開工建設的應急水毀修復工程堤防144公里(包括農墾總局開工290農場堤防6.88公里)和今年開工建設的應急度汛搶險工程堤防231公里,總投資37億元。應急水毀修復工程工程涉及去年水毀最嚴重、最緊迫的肇源、遜克、同江、撫遠四縣市及農墾總局290農場堤段,共計144公里堤防和19個封堵潰口,工程總投資17.74億元。于去年9月25日按省第45次專題會議決定先投入國家已撥付我省水利建設的3.8億元資金迅速啟動。在工程建設中,克服我省施工期短,工期緊、任務重的實際困難,打破常規,對土方用量大、春夏季運料困難的標段實施冬季備料,采取歇人不歇連續作戰的方式,目前,應急水毀修復工程主體土方已全部完成,防護工程正在加緊實施,累計完成總投資10.6億元。
應急度汛工程初步設計于今年5月11日批復,工程涉及14個縣區及農場,新建及加高培厚堤防總長231公里,總投資19.45億元。工程于5月23日完成招標投標工作, 5月25日參建單位進入施工現場。目前,應急度汛搶險工程完成主體土方的95%,完成投資6.6億元。這期間,各廳局高度重視、大力支持,各地方政府積極配合,急事急辦、特事特辦,創造了較好的外部環境,參建各方攻堅克難、加快建設,克服了征林征地、料場選址、道路維修、連續降雨等客觀影響,最大限度的保障了今年安全度過汛期。
三、工程建設管理情況
(一)加強協調,壓縮時間,做好前期工作。三江治理工程所需辦理的前置要件,涉及國家部委、各廳局及地方市縣農場等多個審批部門。各廳局密切協助,無縫銜接;各地市縣及農場靠前指揮,超常規推進。在上下同心、各方配合下,三個月以來,共計辦理完成各項手續70余項。
(二)公開透明、嚴格規范,打造招投標樣板。一是制定了一系列招標投標工作辦法。二是以抽選的方式確定招標機構。三是使用電子密鑰在網上下載招標文件,引入競爭系數、采用技術暗標等措施;四是全過程在省發改委、廳紀檢監察室、廳建設處等部門監督下進行,評標過程無死角全程錄像監控。
(三)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全面加強工程管理。一是完善規章制度。水利廳針對三江治理工程出臺了21項制度,我局結合工作實際也建立了質量安全管理、資金管理、文明施工等制度,保證工作規范運行。二是加強質量管理。嚴格執行項目法人、勘察、設計、施工、監理、質量檢測單位各負其責的質量管理體系,對于關鍵部位、關鍵工序和隱蔽工程全程旁站和跟班作業。采取自檢、平行檢測、抽檢相結合,保證檢測頻次,并增加了對原材料的質量檢測。三是加快建設,加強節點控制。督促施工單位主要領導堅守施工一線,科學指揮,按工序倒排工期,提高施工強度。四是強化安全管理。加強對重點隱患部位的巡視巡查,對險工弱段及安全隱患及時排險。五是積極開展學習培訓。借鑒先進經驗,先后深入黃河委員會等六個部門學習建設管理經驗;兩次組織開展全線業務培訓,提升各參建單位管理水平。
(四)依法依規,嚴格操作,加強資金管理。一是每個項目單獨建賬,單獨核算。嚴格按照省財政廳和省水利廳聯合印發的《黑龍江省三江治理工程項目資金管理辦法》進行資金管理。二是及時掌握工程進度,嚴格履行資金支付程序。三是所有資金的使用都按照內控制度,嚴格履行審批程序。
(五)加強廉政建設,確保三個“安全”。一是加強自身建設。堅持重要事情會議研究,集體決策,從今年5月中旬至今已召開12次局長辦公會議;嚴格按照規范、程序和各種規章制度辦事。二是簽訂廉政合同,從思想源頭預防不廉潔行為發生。三是突出防腐重點。從設計變更、招投標、材料設備采購、違法轉包分包、審核工程計量等5個易發腐敗風險源著手嚴格監控,確保工程安全、資金安全、干部安全。
一、工作目標
隨著“五一”節的到來,在建工程受節日影響可能出現安全管理松懈,同時,水庫、水利風景區旅游人數增加,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發生。通過“五一”期間隱患排查和汛前及防雷安全生產大檢查,進一步摸清水利安全隱患情況,分析問題原因,提出治理措施,切實消除影響工程的安全隱患。宣傳貫徹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提高水利行業全員安全意識,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防范化解安全生產重特大事故,減少安全生產事故,促進我區水利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
二、工作內容
本次“五一”期間隱患排查、汛前及防雷水利安全生產大檢查將重點檢查在建水利工程、水庫、渠道、水電站、農村集中供水站、河道堤防、水閘、防汛物資儲備等項目。
(一)在建水利工程安全檢查。重點檢查參建各方安全主體責任落實情況,水利施工重大危險源(尤其是高邊坡、深基坑、腳手架、高支模、起重吊裝、圍堰等)辨識、評價情況,施工專項方案編制和現場管理情況,執行水利技術標準強制性條文情況,排查整治水利施工企業無相關資質證書或超越資質承攬工程及轉包、違法分包工程。檢查施工單位轉運材料時,是否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嚴禁超載超速、酒駕、疲勞駕駛,施工現場道路的標示、警示牌是否完善,對駕駛員是否定期開展教育培訓,定時檢查車況道路交通安全。(責任單位:項目業主單位)
(二)水庫、渠道安全檢查。重點檢查水庫大壩安全責任“三個責任人”落實情況、大壩安全調度運行規程落實情況以及大壩、溢洪道、啟閉設備、穿壩建筑物、軟硬結合部等安全情況、各類安全監測設施運行狀況、水庫管護人員日常巡查情況、防汛預案修訂完善情況,水庫安全警示標志標牌是否醒目,水庫船只是否安全停岸,水庫調度運行是否按規程規范操作且記錄是否詳實。遇雷雨、大風等極端天氣時,要及時撤人和通報險情,保障人員安全。(責任單位:灌排中心)
(三)小水電安全大檢查。重點檢查小水電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崗位職責落實情況,各項安全生產制度上墻,值班制度、值班日記,安全隱患排查登記,安全警示標志設置,安全教育,汛期應急預案的完善等情況。(責任股室:水利和水保股)
(四)農村集中供水站安全檢查。重點檢查全區各集中供水站安全責任體系建立情況,泵房機組運行情況,查看供水是否正常,水質是否安全達標,管理人員是否在崗,有無開展管理房日常安全檢查登記(包括電路、閘閥安全排查)。(責任單位:水利和水保股)
(五)河道堤防及閘橋安全檢查。重點檢查河道堤防護坡面板有無裂縫、垮塌;堤頂道路有無沉降;框格梁護坡有無沉陷;堤防附屬設施(涵洞、涵管、放水閘)運行情況,有無淤堵,銹蝕等。重點檢查閘橋啟閉系統是否運行正常,電路系統是否安全。(責任單位:水旱災害防御中心)
(六)防汛物資儲備安全檢查。開展防汛儲備物資安全檢查,安排專人負責儲備物資進出庫和日常保管,對進出庫物資分類造冊,對庫存物資數量進行清點登記,同時加強鼠疫、蟲害的預防和治理,防洪物資是否配齊,確保物資儲備安全。(責任單位:水旱災害防御中心)
(七)防雷安全檢查。重點檢查水利設施的防雷裝置是否安全;是否建立水利設施防雷安全信息檔案;是否建立防雷安全管理制度;是否落實防雷管理人員;是否將防雷安全列入安全檢查的重要內容。房屋防雷裝置包括辦公大樓、水庫監測用房、水閘管理房、水保監測點管理房、防汛物資倉庫等。(責任單位:局辦公室、水旱災害防御中心、水利和水保股、灌排中心)
(八)加強值班值守。嚴格落實領導干部到崗帶班、值班人員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按照安全度汛的有關要求,加強水利工程工況監測,完善預警通信系統,暢通信息傳遞渠道,做到響應迅速、應對有效。進一步檢查完善自然災害各項預案和有關安全生產應急預案,加大水利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宣傳和教育培訓力度,熟悉應對措施。結合防汛準備工作,做好水利安全生產重點領域、重要設施、重點單位以及人員密集場所的應急管理工作情況檢查,健全完善應急協調聯動和快速反應機制。嚴格信息報告制度,一旦發生事故或出現緊急情況,按規定及時上報。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各股室、單位要充分認識開展節前隱患排查和汛前及防雷水利安全生產大檢查的重要性,把這次排查和大檢查作為促進安全生產工作的一項重要舉措,精心組織,落實人員,定人定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