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公司能耗管理制度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1能源管理制度用能單位雖然都制定了節能能源管理辦法,但缺乏有針對性的能源管理制度。通過能源審計,60%的用能單位單位建立了《節能管理辦法》、《節能目標評價考核辦法》、《能源統計管理辦法》、《能源計量管理辦法》、《能耗定額管理辦法》等節能管理制度,對節能目標考核、能源統計、計量和定額等方面進行了規定,基本能夠滿足能源管理的需要。
1.2能源計量2009年,制定能源計量管理制度的單位占被審計單位總數的25%,2010年制定能源計量管理制度的單位占審計單位總數的90%,2011年制定能源計量管理制度的單位為100%。至2012年,各單位設立了管理機構,配備了管理人員,建立了能源計量器具統計臺帳,繪制了網絡圖。
1.3能源統計經審計,用能單位雖普遍有相應管理制度,但存在著以下2個問題:能源統計管理制定過于籠統;存在能耗統計漏失現象。隨著審計結果在用能單位的應用,油田在能源統計方面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各單位都制定了能源統計管理制度,設立了管理機構,配備了管理人員,建立了能源消耗統計臺帳。
1.4能源定額各用能單位雖都根據實際情況對能耗進行了定額管理,但存在以下幾個問題:能源定額管理不全面,如大部分單位只對成品油進行了定額,未對其它能源進行定額。能耗定額指標未細化到單臺耗能設備,如某單位制定了比較完善的油料、天然氣、外出車輛用油定額管理制度,但是沒有細化到單臺設備。為規范用能單位的能源定額管理,2011年-2012年,油田起草并標準Q/SH10250866-2012《油田主要用能單位能耗定額編制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節能效果。
1.5節能目標考核經審計,各用能單位在節能目標考核過程中還存在“節能指標約束性不強、年度節能獎勵側重力度不夠”等問題,隨著油田節能目標考核的規范,各單位建立了節能目標責任制和評價考核體系,開展了節能目標考核及樹標達標活動,促進了節能工作的開展。
1.6更換高耗能設備至2012年,油田在淘汰高耗能設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1.6.1國家明令淘汰電動機情況2010年11月總共更換國家明令淘汰電動機402臺,更換國家明令淘汰成套設備103套。目前油田已無使用國家明令淘汰型號電動機。
1.6.2高耗能變壓器淘汰情況油田利用三年的時間分批更換了掛網運行的S7及以下型號的高耗能變壓器。截止到2009年底,更換高耗能變壓器1042臺,安裝S11型節能變壓器942臺。目前分公司掛網運行的配電變壓器全部為S11型的節能型變壓器。通過能源審計,摸清了油田企業的能源管理狀況、企業的用能概況、生產工藝和能源流程,并通過對審計資料和測試數據進行分析研究,找出了目前在能源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節能潛力所在和改進措施建議,推進了油田節能降耗的深入開展。
2油田企業能源審計發展方向探討
油田企業能源審計主要以規范節能管理工作為目的,通過以上分析可知,能源審計提高了油田節能管理水平,規范了節能管理工作,并形成了中石化標準《油田企業能源審計方法》標準,油田企業下一步能源審計工作重點是什么,“審什么,如何審”這是我們能源審計人員目前思考的問題。按能源審計內容來分,能源審計可分為初步審計、專項審計、全面審計,油田對用能單位審計為初步審計,下一步油田企業能源審計方向應向專項發展,更加充分發揮能源審計在節能管理中的作用,保證節能目標的順利完成。
3結束語
2020 年第1期(總第12期)
單位名稱:富源縣十八連山鎮四角地煤礦有限公司2020年2月16日
一、節能目標、產品綜合能耗指標和能源消費量的完成情況及原因分析,并預測其走勢
1、節能量完成情況
富源縣十八連山鎮四角地煤礦有限公司下達2020年節能量為86030噸標準煤,至1月份,實現節能量為25668噸標煤,完成年計劃的29.84%。
2、產品綜合能耗指標和能源消費量的完成情況
2020年1月份綜合能源消費量2.96tce,比去年同期的6.19tce減少了3.23tce;單位原煤產品綜合能耗5.34kgce/t,比去年同期單位原煤產品綜合能耗24.58kgce/t減少了19.24kgce/t;煤礦耗電241140kw·h。
3、下一步節能目標指標預測
因煤礦處于停產狀態,預計下月地面供電長周期、平穩運行,能耗維持在較好的能耗水平。
二、采取的主要節能管理措施(主要工作)
(1)堅持對能耗指標納入薪酬考核指標體系進行考核;
(2)根據實際生產計劃,根據不同的用電規律,合理調節用電設備的工作時段。有計劃地安排、組織生產,以降低負荷高峰。控制階段:峰段、平段、谷段。要求各生產連隊控制峰段大中小設備用電,充分利用用電峰段對大型設備進行檢修,減少峰期用電量,嚴禁設備長期空載運行,加強供電線路巡視,對接頭處接觸不良、發熱嚴重的及時維修,以降低線損。
(3)地面用電管理,壓風機使用自動卸載保護裝置,并根據需要調節電機轉速達到節能效果。辦公樓、住宿樓、食堂嚴禁使用大功率電爐進行取暖,節約照明用電,房間、走廊、過道、洗手間、樓梯口等地段照明設備盡量設有專人管理,防止“長明燈”現象發生;減少和避免計算機、復印機、打印機、飲水機等設備處于長時間待機狀態。養成隨時關燈,杜絕白晝燈、長明燈。
(4)調整大容量用電設備的用電時間,避開高峰時間用電,建議大功率用電設備使用變頻控制,嚴禁設備長時間空載運行。
(5)加強供能、用能的綜合管理,做到合理用能,使設備之間功率匹配合理,能級匹配合理,能量逐級有效利用。
(6)采用太陽能燒水洗澡。并對太陽能熱水澡設備做了全面的維護保養,保證了設備的正常運行,盡量不使用電熱管。
(7)煤礦供用電設備設計選型必須符合《電力工程設計規范》和礦山供電有關規定,克服容量過大、大馬拉小車和容量過小、長期過載現象。
(8)認真做好“工藝月報”、“分析月報”、“設備月報”、“物耗、能耗及庫存統計臺帳”,掌握用能情況,定期進行能耗分析,掌握用能情況,提出節能降耗的整改措施。
三、節能技改項目的進展情況
公司暫未安排節能技改項目。
四、主要存在的工作困難
由于四角地煤礦現處于停產狀態,但經過資源整合技改項目后,不管生產規模、技術水平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步,在節能降耗方面也取得了初步進展,但還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現在:
1、管理潛力巨大,節能降耗管理制度尚不健全,還需要制定《節能降耗管理制度》等相關制度。節能降耗管理機構尚需進一步健全,節能意識需進一步加強。
關鍵詞:企業;能源管理;管理制度;提高
企業是能源管理的主體,企業的科學管理離不開能源計量管理。能源計量是降低能耗、提升效益的根本,同時也是企業管理水平提高的需要。要想實現能源節約,必須進行精確的能源計量。并且,能源管理制度的完善是能源管理的重要基礎,只有如此,才能實現能源管理的科學合理性。所以,企業需要結合自身能源管理需求,提升企業能源管理的實效性,促進能源的節約,使企業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從而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1 目前石油儲運企業能源計量管理的情況
1.1 石油儲運企業能源計量管理的概況 近些年來,原油管道技術得到了較大的發展,管道輸送具有持續性強、安全性高、輸送量大以及能量消耗低等特點,在當今世界已經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近幾年,中石化管道儲運公司輸油量持續增加,隨著社會需求的不斷擴大,企業輸油量將會進一步提高,在此期間,加強企業的能源計量管理工作十分重要。
1.2 石油儲運企業能源計量管理所存在的不足 雖然中石化在能源管理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就實際情況而言,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加以改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缺乏對能源計量足夠的重視,企業側重于經濟產量,在能源計量管理方面所做的工作遠遠不夠;第二,企業部分能源計量器具不符合國家相關標準,部分能源計量器具已經損壞,此外計量器具的檢修及更新都不及時,嚴重影響計量工作的精確程度;第三,企業能源管理以及成本核算沒有將能源計量數據納入考慮范圍,造成企業管理制度上的缺失。據統計,企業在2010年燃料油消耗將近5萬噸,天然氣消耗達到了2000萬立方米,電力消耗達到了10億千瓦時,這些能源均產生了較大的消耗。所以,健全能源計量管理制度,加強能源計量管理,管理采用先進的管理系統、數據搜集和分析,對能源計量數據進行實時監測,從而實現能源使用的有效控制,是企業目前所需落實的工作。
2 企業能源計量管理的提升策略
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和標準,再根據企業能源計量管理的現實,本文提出以下提高企業能源計量管理效率的方法。
2.1 健全企業能源計量管理的制度 企業能源計量管理體系和制度是企業能源計量管理的重要基礎,企業應該建立各部門能源計量管理體系,明確企業管理人員的管理責任,使企業能夠快速有效地對能源計量問題進行處理。并且還應健全企業能源計量管理制度,包括能源的質量管理、責任管理、統計管理、設備管理等。改進企業的能源計量器具,保證器具的使用價值,使其符合國家相關標準,持續提升能源計量檢測的控制效果,強化企業能源計量數據的整合,對能源計量的全過程進行有效管理,使企業能源計量檢測數據在成本核算以及生產經營等方面的作用得到有效發揮,從而有效促進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2.2 加強能源計量有關人員的培訓和管理 針對能源計量有關人員制定專門的培訓考核體系,給予計量人員一定的在崗培訓時間,提高計量管理人員的職業素質,使其符合實際崗位的需求。定期進行相關培訓考核計劃的制定,安排好培訓的時間、內容與規模。在培訓的過程中,落實好培訓教案、專業傳授、培訓記錄等一系列工作。強化能源計量有關人員的培訓考核,保證在崗人員都能通過考核。努力促進計量有關人員的學習交流,參考其他企業先進的技術與方法,促進能源計量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實。
2.3 加強企業能源計量器具的管理 企業應將能源計量器具進行分類、分級管理。根據分級管理的需要,企業應建立關于能源計量器具的檔案,檔案的內容應包括計量器具的使用方法、產品合格證、檢修記錄等。健全檔案資料管理制度,設定專門的人員進行檔案的管理,明確其管理責任和注意事項,包括檔案的整理、收集、分類、查閱等工作。加強檔案的安全管理,避免檔案意外失竊或丟失等情況的發生。計量器具的檔案按照一個檔案記錄一種器具的方法進行存檔。進行計量器具產品說明書、合格證等資料的收集,此外還應包括器具的技術報告、檢修記錄等。
企業應定期對計量器具進行檢查,有關部門應根據分級管理的需要,明確計量器具檢修的時間安排,并且還應明確計量器具的種類、作用、檢驗方式等。國家嚴格要求的計量器具,進行檢測時應按照國家有關標準執行,保證檢測的合理性、全面性。對于企業引進的新型計量器具,必須事先進行檢測,確定其質量可靠時才能投入使用。對能源計量器具設定獨立的編號,有利于計量器的使用情況。
2.4 加強企業能源計量數據的管理 企業的能源計量數據管理涉及計量數據多方面的工作,主要有數據的獲取、整理及分析等。其中,數據的獲取必須嚴格按照計量檢測的實際情況,保證數據的可靠性和準確性,從而真正地體現企業能源的損耗情況,有利于數據的有效分析和企業相關措施的制定。除此之外,企業可以結合實際需求,通過計算機完成對能源計量數據的網絡管理,使用先進分析手段,結合實際需求以生產周期為單位對能源的損耗進行及時而又精確的測量,進而推出可行的企業能源節約措施和提高能源管理的辦法。
3 結語
總而言之,企業能源管理在企業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對企業能源的節約、效益的提升具有重大的影響。而完善的能源管理制定是實現企業能源有效管理的前提,因此,企業必須建立并完善其能源計量管理制度,從而保證其管理工作的實施。本文以井下測試公司為例,指出能源計量管理工作所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為廣大企業的能源管理提供參考,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付建新.建立完善能源計量管理制度提高企業能源計量管理水平[J].東方企業文化,2014(13):202.
[2]馬海虎.我國合同能源管理中能源審計的法律問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4.
能源審計是一種有效加強企業能耗管理的方法,在目前節能減排壓力日益嚴重的形勢下,其有著越來越重要的意義。本文首先介紹了能源審計的概念及基本方法,之后以寧夏某火力發電廠為例,對該企業2014年能源使用情況和節能潛力進行了分析,文章的最后對電廠的節能減排工作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
能源審計;火力發電廠;節能
能源審計是經濟效益審計中的一項專業審計分支。能源審計是依據國家有關節能法律、法規和標準,由專門的審計機構對企業和其他用能單位能源利用的物理過程和財務過程進行檢驗、核查和分析評價。它是建立在一定的財務經濟責任關系基礎上的一種經濟監督或公正證明的職能工作。目前,寧夏回族自治區發電企業以燃煤發電為主,對化石能源消耗量較大。雖然近年來對發電技術及設備不斷地進行改進,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但仍然有提高的余地。對燃煤電廠進行能源審計工作,可使企業發現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相應地做出整改措施,提高企業的能源使用效率,實現企業節能減排、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
1能源審計的基本方法
企業能源審計的基本方法是依據能量平衡、物質平衡的原理,對企業的能源利用狀況進行統計分析,包括企業基本情況調查、生產與管理現場調查、數據搜集與審核匯總、典型系統與設備的運行狀況調查、能源與物料的盤存查賬等內容,在審計中還要對關鍵參數進行現場檢測。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投入產出情況進行全方位的封閉審計,分析各個因素影響企業能耗、物耗水平的程度,從而排查出存在的浪費問題和節能潛力,并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有針對性的提出整改措施。一般能源審計的具體方法有:產品產量核定方法;能源消耗數據的核定方法;能源價格與成本的核定方法;企業能源消耗技術經濟指標評價分析方法;企業能源利用狀況的綜合評價方法;企業能源管理(管理節能)爭端分析評價方法;裝備和工藝技術對標分析評價方法。
對于電廠能源審計,采用的方法往往比較綜合,對審計方法要求較高。一般首先需要與被審計單位詳細溝通,制定詳細的審計計劃,確定具體的審計程序、時間節點及審計方案。在具體工作中,先要詳細的了解企業基本概況,其中包括企業在審計期內經營情況,企業消耗能源種類及數量,企業主要用能設備情況,企業組織架構及其他經營情況。之后要對企業消耗能源情況進行詳細的收集,其中包括傳統的一次能源,例如原煤、柴油等;二次能源,如電力等,包括企業自發自用的電力。對能源的購進、消耗及輸出勾畫詳細的能源走向圖。并總結出在審計期間內的能源消耗趨勢。再次要對企業主要耗能設備進行詳細的統計,包括數量、功率、能效水平、年使用時間、年使用總能耗等。對企業生產工藝流程及各種產品數量也要有準確的統計,以便計算單位產品能耗。在現場巡視與考察的過程中,要重點對企業提供數據的真實性進行考察和實證,對現場工作人員的工作態度業務能力也要有適當評估。在能源工作的最后,要對審計過程中所取得的所有資料進行匯總分析,發現企業存在的節能潛力,給出節能建議并分析投資收益比,投資回收期等相關依據。
2企業概況
該火力發電廠由三家國有電力投資集團分別以45%、35%和20%的出資比例共同組建。公司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青銅峽市。該發電公司兩臺60萬千瓦亞臨界燃煤空冷機組(同步建設煙氣除塵與脫硫設施)擴建工程于2009年建成并順利實現商業運營。該擴建工程是國內首個以750千伏電壓等級接入電網的現代化火電廠建設工程,是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個成功利用城市中水作為生產補給水源的火電廠工程。
3企業能源利用狀況
3.1能源消耗概述該發電公司的正常生產過程如下:生產用水經水處理系統處理后,合格的除鹽水補入除氧器,經給水泵泵至高壓加熱器升溫后送入鍋爐。給水在水冷壁中吸收鍋爐中煤粉燃燒放出的熱量,轉化為汽水混合物。汽水混合物在鍋爐汽包中完成汽水分離后,飽和蒸汽再經過多級過熱器轉化為合格的過熱蒸汽。合格的過熱蒸汽,被引入汽輪機高壓缸膨脹做功,推動汽輪機轉子轉動。汽輪機高速旋轉,拖動發電機轉動發出電力。汽輪機高壓缸的排汽,再引入鍋爐再熱器提高溫度至額定值后引入汽輪機中壓缸膨脹做功。蒸汽在中壓缸做完功后,排汽引入低壓缸繼續膨脹做功。低壓缸排汽引入空冷凝汽器,被風冷卻后,凝結成水。凝結水經凝結水泵升壓后,經過低壓加熱器升溫后引入除氧器,完成一個循環。目前,該發電公司使用的能源主要為電、煤、柴油和自來水,2014年1至12月份該發電公司能源消費為2410527.00噸標煤(當量值),2412199.64噸標煤(等價值)。(1)自發電力主要供給生產車間的動力設施,包括風機、水泵等設備,同時供應辦公室的照明燈、空調、辦公設備,以及生活區宿舍用電;外購電力主要用于公司檢修期間的設備用電。(2)煤主要用于蒸汽鍋爐燃燒。(3)柴油主要用于機組助燃和啟停。(4)水主要用于鍋爐、冷卻系統補水及生活用水等。
3.2電力消費流向該發電公司2014年全廠總發電量764105萬kW•h,上網電量718922萬kW•h,廠區共消耗電力41633.14萬kW•h,其中消耗自發電41277萬kW•h,消耗外購電力356.14萬kW•h(外購電力全部用于機組檢修期間消耗),損耗3906萬kW•h,占全廠總發電量的0.511%。在廠區自發用電消耗當中,鍋爐系統耗電21853萬kW•h,占廠區自發用電消耗的52.94%;煤粉系統耗電3591萬kW•h,占廠區自發用電消耗的8.7%;脫硫和水泵耗電12455萬kW•h,占廠區自發用電消耗的30.17%;照明系統耗電168萬kW•h,占廠區自發用電消耗的0.41%;其他耗電3209萬kW•h,占廠區自發用電消耗的7.77%。
3.3原煤消費流向該發電公司消耗原煤情況:2014年煤消費量為4198574噸,全部用于發電。其中在儲運及制粉過程中消耗量占總量的0.09%。
3.4柴油消費流向企業消耗柴油情況:2014年柴油消費量為74噸,其中啟停用油54噸,助燃用油20噸。綜合各種能源按當量值折標準煤量計算,外供電量718922萬kW•h,折算成標煤約883555.14噸。實際消耗煤4198574噸,折合標煤2409981.48噸。
3.5單位工業總產值及單位產品綜合能耗(1)單位工業總產值計算該發電公司2014年度工業總產值174605.55萬元,企業(綜合)能源消費總量按等價值計算為2412199.64tce;按當量值計算為2410527.00tce。(2)供電單位產品綜合能耗計算供電單位產品綜合能耗(當量值)為綜合能源消費量(噸標準煤)與上網電量的比值。該發電公司2014年度能源消耗量為2410527tce,上網電量718922萬kW•h,其比值為3.35tce/萬kW•h。
3.6企業能耗水平評價查閱2014年中國電力發展年度報告,火電每千瓦時供電標準煤耗為318克,該發電公司單位產品綜合能耗(當量值)為335gce/kW•h單位產品綜合能耗(等價值)為336gce/kW•h,高于318gce/kW•h的全國水平。
4存在的主要問題及節能潛力分析
通過對該發電公司現場情況調查、資料核查以及必須的設備性能檢測,審計組提出了該廠主要存在的問題及節能潛力如下:(1)能源管理制度建設:能源計量及統計已經相對完善,需細化相關能源管理制度,能源計量、統計管理、節能技改、節能考核及節能獎懲的詳細條文。(2)電機系統:電機系統(泵及風機)部分電機可采用變頻調速技術,存在變頻節能改造空間。(3)冷卻塔采用離心式高效噴濺裝置技術,節省發電煤耗。(4)采用電站鍋爐智能吹灰優化系統,降低排煙溫度,提高鍋爐效率。
5審計結論和節能建議
大壩發電公司的能源管理工作正處于發展階段,節能管理工作尚需細化。經審計,發現在以下方面仍存在著較大的節能潛力:(1)能源管理方面:能源計量及統計已經相對完善,相關的能源管理制度及能源計量、統計管理、節能技改及節能考核制度也較為完善,但尚未建立能耗定額管理制度及標準化能源管理體系。(2)耗能設備管理方面:提供專業培訓,提高設備管理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及操作水平。(3)電機系統方面:電機系統(泵及風機)部分電機可采用變頻調速技術,存在變頻節能改造空間。
參考文獻:
[1]陶漢中.企業進行能源審計的一般方法[J].節能技術,2010(03).
[2]石奇光.火力發電廠能源審計的理論架構[J].上海電力學院學報,2009(05).
[3]牟萍.能源審計及其在火力發電廠的實施內容[J].中國電力教育,2010(S2).
關鍵詞 鍋爐設備 能耗控制 管理措施 現狀與對策
隨著工業、物業、服務業務不斷拓展,人們對服務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既要提高供暖服務質量,又要做到降本增效,這成為節能節水工作的重要課題。強化鍋爐能耗控制、確保鍋爐經濟運行是做好節能節水的工作基礎,因為能耗控制過程貫穿于現場操作的每個環節和管理細節,它的基本任務就是控制和協調供暖系統高效率、低能耗、低成本的運行,保證預期節能指標的順利完成,對用能過程中的數據采集、各項信息的真實可靠以及運行效率的提升、節能創效等方面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可見,能耗控制是鍋爐設備用能管理的支架,沒有科學的、完善的、嚴謹的能耗控制方法護航,鍋爐用能設備將處于無序燃燒狀態,使能耗資源在無形中浪費。本文以寧靖綜合服務處靖邊基地燃氣鍋爐能耗普查數據為基礎,分析能耗偏高的原因,并根據實際情況提出并運用相應的對策來提高鍋爐熱效率。
一、影響生活燃氣鍋爐供暖并導致能耗偏高的因素
燃氣鍋爐采用的是清潔能源,對保護大氣環境、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和保護人們的身體健康有著重要的意義。一般由熱源、熱循環系統及散熱設備三個部分組成,主要包括鍋爐、供暖管網及各類機泵等,通過科學管理、運行控制和技術改造,提高運行操作水平,從而達到降本增效。而靖邊基地前幾年來存在以下原因造成了燃氣鍋爐供暖能耗偏高:
(一)鍋爐管理運行人員節能意識偏低
單位對鍋爐單位能耗控制的主觀認識還停留于淺層,不能從降低能耗和運行成本出發,去深刻理解和改進實施能耗控制對工業、物業、服務業推進的重要意義。認為主要把鍋爐燒熱,入住人員滿意,不投訴就行了。于是忽視了節能降耗,有的人員甚至根本不理解節能降耗概念,將能耗控制工作等同于開會、傳達文件。
(二)余熱回收利用不夠
鍋爐過量空氣系數/煙道含氧量超標,部分鍋爐燃燒排煙溫度高達180℃以上,造成鍋爐排煙熱損失大。雖然給部分鍋爐安裝了煙氣余熱回收裝置,具備排煙溫度和出水溫度調節、控制功能,但由于管理不到位、操作調節不當,使煙氣余熱回收設備未達到預期效果。
(三)水質達標率不高
水質管理上存在“三低一高”的現象。一是鍋爐配置的水處理設備利用率低,大約在70%,部分軟化水設備長期不維護導致樹脂失效,軟化設備成了過濾器,除氧器更是因各種原因長期不使用。二是水處理人員少、能力偏低,而管理層對鍋爐水質重視不夠,因此導致水處理工作質量差。三是鍋爐水質達標率低。由于設備失效或停用,人員數量能力不足,因此一些區域用日常加藥代替爐外水處理,加藥也沒有科學的分析如何加入和加入量多少,導致爐水水質偏差,爐內大量結垢。四是鍋爐排污率高、水質差,排污又沒有水化驗工用化驗結果做指導,排污工作憑經驗,排污隨意性大,導致爐工大量排污。
(四)輔助設備及控制系統設備效率偏低
存在循環泵配套流量偏大、效率低,缺乏科學有效的調節手段,不能隨鍋爐運行工況的變動進行相應的調節;風機與燃燒器不匹配,風量過大,只能采用風門開度調節風量,調節準確性差,為確保燃燒充分,往往是過量供風,而風門阻力又造成能源浪費。鍋爐配置的自動控制裝置不全,尤其缺少顯示鍋爐經濟運行參數的儀表,無法實現負荷與燃燒調節等功能的智能化管理。
(五)監管控制運行不力
實際工作中,對操作規程不熟、能耗數據出現跳躍式的情況不重視,往往導致出現問題才想到措施應對,對如何結合實際數據采集、報表填報審核、能耗分析缺乏深入研究和有效的措施,而且方式陳舊。不能緊緊把握能耗指標控制范圍,不能緊密結合天氣變化調整鍋爐運行狀態,不能按節能考核標準進行對標檢查,對礦區事業部下發的《供暖系統經濟運行管理辦法》執行力不夠。鍋爐配置的自動控制裝置不全,尤其缺少顯示鍋爐經濟運行參數的儀表,無法實現負荷與燃燒調節等功能的智能化管理,使能耗管控工作流于形式。
(六)操作人員經濟運行水平不足
大部分司爐人員缺乏有關鍋爐經濟運行與節能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術培訓,難以根據負荷正確的調整、運行鍋爐。對重點能耗設備、各類計量器具等設備的運行動態表更新不及時,原始數據歸檔不完整,統計人員更換頻繁等,致使在落實中責任不明確、措施不到位、人員得不到保證等問題依然存在,節能降耗要點及鍋爐經濟運行管理等制的度落實力度不夠。
二、降低鍋爐能耗,提高鍋爐效率的管控方法
(一)建立健全節能節水管理制度與監管體系
完善生活鍋爐節能管理機構,逐步建立安全與節能、監管與服務相結合的工作機制。首先要完善鍋爐節能節水方面的規章制度,建立安全性與經濟性相統一的鍋爐節能制度體系。通過開展自我“診脈”療法,本著堅決去掉“骨刺”的原則,深入剖析歷年節能降耗管理中的弊端,針對節能基礎數據報送不及時、審核不嚴等問題對癥下猛藥,編發了《關于加強統計報送管理工作的通知》《節能節水考核細則》《節能降耗工作要點》等,簽訂《節能降耗目標管理責任書》,明確各業務統計報送職責和責任,實行“一崗雙責”制,報送數據必須執行報送人員、服務部主管領導、業務主管部門三級審核制度,并組織相關業務人員再次重溫各類節能管控管理制度。加強了能耗數據逐級審核管理,做到各類數據可查到追溯源,夯實了能耗分析的準確性,每月對能耗數據統計、分析整體情況進行通報,做到嚴考核、硬兌現,確保節能管理制度與監管體系暢通,促進節能降耗工作有效推進。
(二)加強鍋爐系統技術改造
為進一步提高工業物業服務生活鍋爐供暖系統的節能和經濟利益以及服務滿意度的提升,近年來,礦區投入大量資金和技術支持,相繼完成了工業物業服務生活鍋爐的余熱回收、DCS控制系統、使用效率較高的燃燒器、循環泵及補水泵變頻改造、紅外納米噴涂技術應用等節能技術改造工作,鍋爐系統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各類單耗指標均呈下降趨勢。
(三)提高經濟運行水平,實行管理節能
進一步建立完善供熱工作標準、崗位職責、巡回檢查制度等相關規程和標準,不斷強化員工鍋爐經濟運行管理辦法、節能知識和能耗分析方法等技能培訓,開展“技術大比武”“操作能手”等崗位大練兵活動,提高員工節能操作運行水平。采用溫控曲線圖指導運行調節,完善計量監測設施,注重能耗分析,加大能耗對標和班組崗位能耗考核力度,建立了用能用水能耗分析大表、供熱單耗報表、各崗位水電暖氣消耗數據庫等10項報表,對重點用能如供熱用煤、天然氣實行每日統計、實時分析,做好能耗利用監督,使之更加條理化、系統化、檔案化,為能耗管控、規劃決策、挖掘潛力等提供依據,實現管理節能目標。
(四)強化水質處理,實現水處理節能
根據實際需求,配備專兼職水處理人員,建立完善水質管理制度、水化工職責、管理流程和設備定期維護保養制度,狠抓水化工崗位大練兵活動。配備水處理設備鈉離子交換器,采用鍋外水處理和鍋內加藥水質調節相結合的水處理方式,保證鍋爐水質合格。科學控制鍋爐排污,嚴格按照水處理化驗單進行排放,并定期對鍋爐排污進行監測。按照設備定期保養維護制度相關要求,在鍋爐停爐期間對鍋爐及附屬設備進行全面保養維護,確保鍋爐經濟安全的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