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護理管理意見

護理管理意見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護理管理意見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護理管理意見

護理管理意見范文第1篇

對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對觀察組患者實施人性化綜合護理,具體表現為如下幾方面:首先是基礎護理。保持病房整潔與空氣清新,有22~25℃的適宜溫度,這樣能降低病房患者患上呼吸道感染和交叉感染的幾率。特別是對需要絕對臥床的患者,應定時協助其翻身,為其叩背,以保證患者呼吸的順暢;鼓勵引導患者多做深呼吸練習或用力咳嗽,以促進患者體內痰液的及時排出;及時為患者更換床單和被套,引導患者勤換內衣,預防褥瘡現象的發生;為減少患者感染幾率,應保持患者穿刺部位敷料和引流管周圍的清潔與干燥,每日對患者穿刺處做無菌操作,如敷料和引流袋更換等。

其次是心理關懷。良好的護患關系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治療效果,耳鼻喉科臨床護理應關注良好護患關系的營建。護理人員應態度和藹,真誠地關懷和對待患者,能主動和患者及其家屬交流溝通,耐心聽取患者及其家屬的意見和建議,緩解患者治療的緊張情緒,引導患者形成治療的有利心理條件。

最后是健康飲食指導。一般而言,耳鼻喉科患者適于高纖維素、高蛋白和易于消化的飲食,要多食用水果、蔬菜及植物油等,應避免食用辛辣性、刺激性或易于引發過敏癥狀的海鮮類食物。護理人員也需引導患者適當飲食,切忌暴飲暴食。除此之外,適當的運動也能促進血液循環,可依據患者病情予以運動引導,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治療情緒。

選用醫院焦慮及抑郁量表(HAD),分別對觀察組及對照組患者做護理前后兩次心理狀態測定,運用SPSS13.0統計學分析軟件統計分析所獲取的數據。

2統計結果

2.1健康教育效果對比

將觀察組和對照組的健康教育效果做對比,從患者疾病知識掌握率、護理質量滿意率、健康教育達標率等方面看,觀察組情況都優于對照組,兩組間所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2.2患者疼痛情況對比

統計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疼痛減輕情況優于對照組患者,對比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如表2所示:我科室選用人性化護理方式,提升了耳鼻喉科的護理質量,某種程度上甚至起到了比藥物治療更好的治療效果。本文所選取的20例觀察組患者,因為將心理關懷、健康飲食指導、疼痛護理、音樂療法等與基礎護理相結合,這種人性化護理方法,能夠緩解或消除患者及其家屬的焦慮心態,使其以更平和的心態面對治療,這種護理方法值得在臨床護理中推廣應用。

3提升耳鼻喉科護理管理質量的措施

但也應看到,耳鼻喉科護理管理質量的提升,不能單憑人性化護理方式,也應改進護理管理策略,可行性管理策略主要有如下幾種:

3.1完善護士素質管理

一般而言,護士素質由政治素質、職業素質與身體素質所組成。在醫院及科室素質管理的基礎上,護士長應發揮自身榜樣作用,引導護士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使其牢記醫德規范,提升自身職業技能,切實做到愛崗敬業,為廣大患者提供熱情服務。

3.2加強急診工作管理

為更好完成急診護理工作,應加強如下三方面管理:首先是強化本科室護理人員的急救意識;其次是嚴格遵循對急、危、重癥患者的搶救程序;最后是擁有科學的搶救技能,并能對患者及時而準確地施救。

3.3完善科室病房管理

耳鼻喉科病房具有病種多、急癥多、小兒多,陪護家屬多等特點,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病房護理的難度,為了應對這一難題,我科室特意成立了病房管理小組,以護士長、責任護士和保潔工人為成員主體,做到“四勤”,即眼勤、嘴勤、手勤和腿勤,在自身做好并保持病房衛生同時,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有益的引導,從而營造舒適的治療環境。

3.4注重圍術期護理管理

耳鼻喉科收治的患者眾多,每年需要進行的手術近500余次,為實現更高質量的護理管理,我科室護理人員嚴格執行各類手術圍術期護理常規,如對患者手術前后病情的觀察、并發癥的預防等。也正是這種嚴謹的護理管理,我科室還從未出現因護理不當而引發并發癥現象。

3.5弘揚“人人參與”的思想

護理管理意見范文第2篇

一是隨著醫療體制的改革,合同制護士應運而生。當在編護士缺乏時,醫院只有通過招聘護士來解決問題,而招聘護士多是剛從護校畢業的學生,無實際工作經驗,大多數無證上崗,給護理質量的保證造成了一定影響。同時超負荷工作及低工資待遇也使人才流失嚴重。二是由于護士技術水平、經驗不同,對患者安全形成威脅。特別是隨著護理領域的演變和服務功能的擴展,護士被賦予多元化的角色,社會對新時期護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護士必須具有較高的素質和較全面的知識結構,這也對護士形成較大的工作壓力,導致護理工作中技術風險加大,影響護理安全。

2對策

(1)認真研究醫學模式轉變對護理工作的影響,從護理管理的組織方式、運行機制、管理手段等方面進行改革,不斷實施和推進整體護理方法,采用標準化管理,強化質控手段,將護理程序理論引入整體護理管理;運用以護理管理預防和診斷為核心、以護理管理程序為框架的工作方法,增強綜合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改革護理制度,推行現代護理管理模式。適時組織護理人員分析討論患者需求并制定切實可行的護理措施;及時找出護理工作中的差錯,發現和研究新的護理問題,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2)通過護理人員崗位再教育調整護理人員知識結構及技能水平,堅持當前需要與長期需要相結合的原則培養護理人員,適當增加社會學科知識,采用基礎訓練與專業技術訓練相結合的方法擴展和提高其知識和能力水平。教育內容應遵循增新補缺的原則,不僅要以現代護理學科發展的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為學習重點,還要把應用新技術、新方法作為工作的起點加以實踐。基層醫院應重視護士長的培訓使其具備管理素質,不斷更新管理觀念和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在考核和提拔護理管理人員時,實施競聘上崗,堅持護理技術水平和科學管理水平雙達標。開展繼續教育,提高護理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使護理質量管理從思想上、技能上得以保證,讓患者得到有效的、高質量的、全身心的照顧,以滿足新形勢下護理工作的需要。

(3)護理文書的書寫應及時、準確、客觀、真實。護理管理人員要提高對護理記錄的認識,強化法律意識,規范護理記錄,使記錄貫穿患者疾病的全過程,做到字跡清楚、工整,記錄詳細遺漏,嚴肅護理行為,強調任何隨心所欲的記錄都是危險的,同時鼓勵護士努力學習業務知識,提高護理技能,保證護理文書質量。

(4)加強護理教育。樹立質量就是生命的觀念,組織經常性的常規學習,抓住薄弱環節,特別是對招聘護士及低年資護士,要求其明確護理職責和工作流程,每周對護理質量進行全面檢查,并對檢查結果進行口頭及書面總結,激發個人潛能,實現護理的價值。重視護理人才流失造成的護理質量下降現象,在獎金分配制度上合理管理,實行彈性排班制度、同工同酬分配制度,以保證護理隊伍的穩定性和護理質量的穩步提高。

3討論

隨著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患者對護理服務的需求越來越高,護患對服務供需的矛盾加劇,而護理安全在護理服務中就成為弱化矛盾最基本的保證。護理安全一般是指患者在接受護理的全過程中,不發生法律和規章制度允許范圍以外的心理、機體結構或功能的損害、障礙、缺陷或死亡。護理服務的核心是“態度”,護士以什么樣的態度、信仰對待工作,以什么樣的態度、信仰對待患者是至關重要的,因此需將以患者為中心的理論,自始至終落實到護理管理中。專業知識掌握的越深越廣,技術才能的能量儲配就越雄厚,素質就越高。實踐表明,護士的素質和能力與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往往有直接關系。

護理管理意見范文第3篇

1.1加強護理質量監督實施醫院-護理部-病區3級質量監控。要求不同級別的護理人員各負其責,并對全院的護理人員進行監控。醫院主要的職責為宏觀把握護理管理,設立護理副院長,主要從服務質量、技術質量、制度職責3大部分入手,通過建立一套完整的檢查、指導、督促、考評制度,對護理質量逐級進行控制,達到及時發現問題、認識問題、解決問題。護理部實行由護理副院長領導下護理部主任總責任制,制訂切實可行的質量管理實施方案,具體工作由護理質量管理與持續改進委員會各職能小組負責落實,每月不定期對各科室護理質量進行督查。護理部每月召開質量專題會議,將全院護理質量、安全督查情況進行總結、講評、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和書面通報,并有跟蹤督查記錄;對護理糾紛及時受理、調查、處理、反饋;實行護理質量與護理安全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等。病區則主要負責細節性管理工作,由護士長、護理組長制訂本科室的護理質量管理制度,根據每月質量控制內容進行適時監控指導,保障護理質量和護理安全,并定期對本科室的護理質量管理進行檢查、分析、總結,提出整改措施,對有可能產生護理風險的問題進行登記上報,對違反相關制度的責任人進行批評教育及處理,做好有關記錄。

1.2效果觀察總結風險管理實施前后全院護理人員理論及技能成績的合格率、不良事件發生情況。

1.3統計學方法數據采用SPSS14.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采用χ2檢驗比較風險管理實施前后護理人員理論及技能成績的合格率、不良事件發生情況的差異。

2結果

2.1風險管理前后護理人員理論與技能成績合格率比較風險管理后護理人員理論成績合格率為95.0%較風險管理前72.5%高;技能成績合格率為90.8%較風險管理前63.3%高,風險管理前后比較,χ2值分別為4.325與5.157,均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2風險管理前后護理不良事件發生情況比較風險管理前后護理不良事件發生情況比較見表1。從表1可見,風險管理后護理不良事件發生例數較風險管理前少,風險管理前后比較,均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隨著人們法制觀念及維權意識的不斷增強,一種全新的護患關系正在形成,由于護理職業的特殊性,使得護理工作的風險性無處不在。通過加強護理風險管理,不斷全護理管理機制,使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責任意識及防范護理風險的意識不斷增強。本結果顯示,實施風險管理提高了護理人員理論與技能成績和降低護理不良事件發生,風險管理前后比較,均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分析原因如下,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增強了護士防范風險的意識,護士能認真學習相關法律、法規,自覺學習護理新業務、新技術,加強了個人規避風險的能力。通過對護理風險管理各環節的認真執行,護理管理者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將風險管理理論與實際工作緊密聯系,在臨床工作中善于發現風險,并且能及時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從而達到規避護理風險的目的,使護理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4小結

護理管理意見范文第4篇

1.白城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吉林白城 137000;2.白城中心醫院,吉林白城 137000

[摘要] 本文在闡明傳統體檢與護理禮儀服務的基礎上,認為護理服務禮儀是健康管理中心工作的重要內容,應強化護理人員的規范化培訓和體檢中的健康教育,規范服務禮儀,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和質量,為體檢者的健康保駕護航。

[

關鍵詞 ] 護理服務禮儀;培訓;健康教育;健康管理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4)07(c)-0090-02

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強了人群的健康和保健意識,對健康體檢的需求呈現逐年遞增趨勢;而被動的純醫學檢查式的體檢方式已不能滿足社會的發展。為適應國人健康需求及市場需求,專業化健康體檢機構—健康管理中心伴隨著“亞健康”醫學理論應運而生并迅速崛起。健康體檢所提供的護理服務不同于臨床治療的護理服務,其護理服務禮儀的規范性亦不相同,應引起從業人員的注意。如何在健康體檢中實施良好的護理禮儀服務,是此行業管理者亟待探索和研究的。

1傳統體檢與護理禮儀服務

1.1臨床醫學查體與健康體檢

臨床醫學查體是指檢查者通過對受檢者感官檢查或借助器械、儀器及語言溝通而進行全面的體格檢查,并作出準確的描述和判斷的過程。健康體檢是除對受檢者進行體格檢查外,還針對可能出現的影響身體健康的各種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及健康于預的過程,是將健康管理引入體檢機制的過程,強調的是健康信息的發現與積累并提出科學合理的干預錯施。健康體檢過程中,護理人員在其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對服務質量、服務態度、服務禮儀有著嚴格的規范和要求。

1.2傳統體檢護理服務中的不足

隨著各級醫療機構對健康人群的重視,體檢服務增加了許多新的元素而形成各種體檢組合并應用體檢信息管理系統使健康體檢有了長足的進展[1]。但健康體檢服務中的軟件系統卻缺乏整體化、系統化、規范化的統一管理,大部分護理人員和受檢者對體檢的目的及主要預防對象的認識仍模糊不清,不知何為“亞健康”狀態,不知如何將健康體檢、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健康干預等融為一體,沒有從深層次認識健康體檢中的禮儀理念及行為規范,從而導致禮儀服務中的欠缺。

1.3健康管理中心護理服務禮儀

健康管理中心護理服務禮儀是指在工作崗位上,護士通過言談、舉止、行為等語言和副語言形式,對體檢者表示尊重和友好的行為規范和慣例。主要包括兩類,一是儀表。得體的面部妝容和服飾是一個人精神面貌的外觀體現,面部儀容的基礎要求注重外在與心靈美的統一。表情是內在情感在面部的表現,是相互交流的重要形式,它應體現親切、自然、沉穩。微笑是感情的融合劑,是表情禮儀的重要組成部分。真誠的微笑能使體檢者倍感親切,心情愉悅,有利于形成彼此間良好的信任關系,建立朋友式的護患關系。堅持微笑服務可以大大提升服務質量。二是言談。語言是護理人員與體檢客戶溝通的主要方式。與之交談時態度要親切,誠懇,面帶微笑,對體檢者的詢問要用心傾聽,不要隨意打斷體檢者說話,態度從容不迫,圓滿答復,絕不可語氣急躁、生硬。

2護理服務禮儀是健康管理中心工作的重要內容

2.1強化禮儀意識,不斷提高整體素質

禮儀是指在人際交往中,相互之間以一定的約定俗成的程序和方式始終表現出的律已、敬人的過程[2],涉及穿著、語言和非語言、表情、情商等內容。即在體檢工作崗位上護理人員對體檢者表示尊重和友好的行為規范和慣例,是一個人內在修養和素質的外在體現,是一個人不可或缺的一種能力。《北齊書·皇甫和傳》:“及長,深沉有雅量,尤明禮儀。”講究禮儀可以創造個人良好的形象,增強自信心,更是自身整體素質提高的外在體現,間接體現了健康管理中心的精神風貌和管理水平,提高了護理服務滿意度,提高了健康管理中心的效益,禮儀也在創造價值[3]。

2.2掌握核心競爭力

無論在臨床醫學查體及健康體檢中,提高護理服務質量始終是管理者所追求的目標之一。健康管理中心護士的儀容、儀態、表情、語言等禮儀,體現和代表著單位的整體形象。服務質量是市場競爭的核心,其中的非技術因素—服務禮儀占有重要位置,是服務形象的窗口,應加以重視。

禮儀質量是體檢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體檢質量的基本保障是從業人員的技術水平和職業道德以及溝通能力,應強調護理禮儀服務的規范化與系統化,這是提高體檢質量的基礎。

滿意度評估體現禮儀水準。健康管理中心環境是否舒適、醫護人員是否敬業、儀表是否雅潔、語言是否得體等,均體現服務禮儀;而溫馨、體貼、周到熱情的服務是贏得受檢者滿意評估的基礎。同時,滿意度評估亦是檢測健康體檢質量的手段和衡量禮儀水準的準繩。

3健康體檢中服務禮儀的規范化培訓

3.1內強素質,外樹形象

健康體檢的實際需求促使其橫向整合、縱向發展,市場競爭使原有的格局被打破,這要求我們必須講求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形成規模效益,提供多樣化、整體性、個體化和連續,不斷發展自我,拓寬自己的服務職能。要重視培訓和培養服務理念、服務意識、服務要素等內容,提高自身的服務內涵。健康管理行業要以提高服務質量內涵為先導,從護理服務禮儀入手,樹立自己的行業形象,打造自己的服務品牌,強化從業人員的理念,規范其行為準則,使其成為行業形象的、行業品牌的先鋒[4]。

3.2強化意識,轉變理念

健康管理中心要通過護理服務禮儀的培訓和教育促使服務理念的轉變,變三級預防為一、二級預防,變服務于病人為服務于所有人群,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變因病施治為健康管理,強化服務意識,明了服務禮儀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使包括護理人員在內的從業人員與受檢者之間形成朋友式的人際關系,能夠主動、互動、平等的交流,并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3.3機制合理,績效長久

健康體檢作為一種新興醫療產業在國內得以迅速發展,體現了國人對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強。而若提高本行業的聲譽及名望,提高服務質量,必須注重服務禮儀的規范化培訓。制定切實可行的長效機制,做到機制優化,即有計劃性、針對性、可行性和責任性。

計劃性是針對健康體檢所面臨的健康與亞健康人群,及年體檢計劃的實施情況,制定出服務禮儀的培訓措施,做到年有計劃、月有重點、周有安排,使計劃落實到人、落實到事、落實到行為細節。同時,管理者應認真做好計劃的統計與評估。

針對性是依據健康體檢護理人員的工作性質,針對其崗位特點、職責和及其職稱、職務、能力等個體化差異,講求分類與集中培訓相結合,形式多樣,做到有組織、有區別、有特色,使服務禮儀統一化、規范化和特異化,為體檢者提供優質護理服務。

可行性是管理者在組織禮儀培訓中,應注重健康人與亞健康人的群體需求、心理特征等,并與健康體檢的特性相結合,不斷提高護理人員的各種交流能力、業務能力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講求提供專業化和個性化的服務禮儀,營造良好的氣氛,為體檢者創設和提供舒適的服務生活環境。

責任性是管理者應認清服務禮儀在健康體檢中的重要位置及其所起的關鍵性作用,樹立服務禮儀意識的自律性及責任性,定期監督并檢查培訓計劃的進展與實施情況,并制定相應的績效考核和工作測評,即設立配套制度(監管政策、評估政策、獎懲政策),使之成為質量監控的重要內容。

4體檢中的健康教育與服務禮儀的規范

4.1體檢中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一種重要的護理手段。不少體檢者由于對健康體檢意識不夠或存在偏差,出現種種的疏漏,使體檢目的難以達到。對于這樣的情況,可讓導診護士加強以下的健康宣教。①選擇恰當的采血時間,一般生化類不宜超過9:30采血,否則體內的相關激素水平變化會影響結果準確性。②對于高血壓高血糖長期服藥者,不可停藥而進行體檢,否則有可能引起血壓驟升,并把情況告知醫生。③重視體檢的結果結論,體檢結果是體檢客戶健康狀況的客觀表現,醫生會對各個體檢項目的結果做出結論,體檢客戶可針對某種疾病看專科,有利于一些疾病的早發現,早治療。

4.2規范服務禮儀

服務禮儀是體現服務的具體過程和手段,使無形的服務有形化、規范化、系統化,有行、規范、系統的服務禮儀,不僅可以樹立醫務人員和醫院的良好形象,更可以塑造受客戶歡迎的服務規范和服務技巧,能讓醫務人員在和客戶交往中贏得理解、好感和信任。健康管理中心以健康人群和亞健康人群為研究和服務對象,對護士的禮儀要求和服務要求更加嚴格,所以要用規范的動作和語言向大家展示著標準的儀表站姿、坐姿、行姿和禮貌用語,微笑親情服務,做到“來有迎聲、問有答聲、去有送聲”等三聲服務,通過一系列服務活動,塑造了禮貌、文雅、大方的醫務人員新形象;注重了工作服務細節,將人性化的護理服務落實到工作的每個環節[5],提高了顧客滿意率。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社會的飛躍發展,定期的健康體檢越來越受到重視。健康體檢服務有趨于臨床護理,所以其服務禮儀規范性也不同。由于服務對象是健康或亞健康的人群,對于禮儀、服務的要求更高,所以良好的服務禮儀已不止是護理人員自身的形象體現,更是提升健康管理中心護理質量的需要。健康管理中心要堅持“人性化服務”的理念,以“優質服務”的宗旨,要求從細節做起,實施細致服務。正如美國經濟學家吉列尼所提出的觀點“服務已不再是一個次要部門,他們成為創造社會財富、滿足社會不可缺少的生產工具。”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要求健康管理行業要建立自己的行業形象,提高服務水平,抓好服務質量及服務禮儀,努力為體檢者健康保駕護航。

[

參考文獻]

[1] 申雪琴,尹建敏.高端人群健康管理護理人員崗位培訓的效果[J]. 護理管理雜志,2013,13(12):877-879.

[2] 侯云,楊瑩.服務禮儀在健康體檢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療養醫學,2011,20(3):279-280.

[3] 趙曉春,劉星慧,托亞.服務禮儀在健康體檢中的重要性[J].中外醫療,2009,28(34):126.

[4] 周輝,陳志恒,朱小玲,等.優質護理服務在健康管理中心的實踐與體會[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3(8):171-172.

[5] 付文基,王新霞,趙金霞.開展人性化護理服務的探索和實踐[J].中國傷殘醫學,2014,22(3):297-298.

護理管理意見范文第5篇

一、認真落實鄉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職責

鄉村公路養護管理的原則是:分級負責、建養并重、有路必養、群專結合、確保長效。

(一)縣級政府負責管理轄區內鄉村公路的養護工作,主要職責由縣級交通主管部門履行。其職責是:執行國家和省、市有關鄉村公路養護管理的政策、法規和標準;制定鄉村公路年度養護目標,編制鄉村公路養護資金使用計劃,監督、檢查、指導鄉(鎮)組織實施鄉村公路中修、大修工程及鄉村公路的小修、日常養護與管理工作。

縣級交通主管部門負責轄區內鄉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鄉(鎮)政府協助做好路政管理工作。

(二)鄉(鎮)政府是鄉村公路的養護責任主體,主要職責是:組織實施鄉村公路的中修、大修工程;組織公路沿線單位和群眾實施鄉村公路的日常養護及小修工程;擬定、上報鄉村公路養護項目所需資金的補助計劃;籌措鄉村公路日常養護及小修資金;檢查鄉村公路養護質量。

(三)村委會負責本村村道的日常養護及小修工作,確定適當的日常養護及小修形式;籌措日常養護及小修資金;明確專人養護;制定村民護路公約。

(四)交通、公安、工商、城建、國土資源、農機、水利等有關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共同做好鄉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

縣(市、區)、鄉(鎮)政府要把鄉村公路的養護和管理列入議事日程,縣級交通主管部門應明確鄉村公路養護管理機構,人員在現有編制內調配解決;鄉(鎮)政府應明確一名負責同志負責轄區內鄉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并在現有編制中明確具體管理人員。鄉村公路養護作業,應采用市場化的運作方式明確承包人。各縣(市、區)、鄉(鎮)要盡快制定和完善鄉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實施細則;健全鄉村公路檢查、考核制度,將鄉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納入縣(市、區)、鄉(鎮)政府年度考核目標,根據檢查、考核結果對單位和個人適當給予獎懲。

二、嚴格按照標準做好鄉村公路養護工作

(一)鄉村公路中修、大修工程參照交通部《公路養護技術規范》的相關技術標準執行。

(二)鄉村公路日常養護及小修工程應做到經常有人管護巡查,并達到以下技術標準:

1、路基堅實穩定,路肩平整,與路面接茬平順,邊緣順適;邊坡穩定、堅固、平順,坡度符合規定;邊溝、排水溝無淤塞、排水通暢;防護設施完好、無破損。

2、路面平整完好、清潔無雜物、橫坡適度、排水暢通、具有足夠的強度;及時修補瀝青路面的裂縫和坑槽,及時填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裂縫和縱橫接縫。

3、橋梁橋面鋪裝平整無裂縫、橋頭無跳車、排水通暢無堵塞、橋面清潔無雜物;涵洞完好無淤塞、無開裂、無沉陷、無漏水、翼墻完整、堅固;漫水橋和過水路面過水暢通、無堆積物和漂浮物阻塞。

(三)加強鄉村公路橋梁、涵洞和不良地質路段的檢查、保養、維修與加固工作,使其經常處于完好的技術狀態,保證鄉村公路安全暢通。

鄉(鎮)政府要對轄區內鄉村公路的橋梁、涵洞和不良地質路段每季度進行一次檢查,汛期要加強檢查。發現橋梁、涵洞重要部件存在明顯損壞或不良地質路段存有安全隱患時,應采取必要措施,對損壞嚴重危及安全的,要采取限制交通或斷交繞行等措施,同時向縣級政府及其交通主管部門報告。

縣級交通主管部門對轄區內鄉村公路的橋梁、涵洞和不良地質路段每半年進行一次檢查。對于遭受洪水、地震、超載車輛通過以及損壞嚴重、危及安全的

四、五類橋梁和不良地質路段進行特殊檢查,及時向縣(市、區)政府報告,采取限制交通或斷交繞行措施,督促、指導鄉(鎮)政府盡快修復,保障暢通。

三、加強鄉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

(一)縣(市、區)政府要加強對鄉村公路的養護管理工作。縣級交通主管部門應當認真履行職責,提高鄉村公路管理水平,保障公路的完好、安全和暢通。

(二)除進行鄉村公路建設、養護和設置交通安全設施外,禁止在鄉村公路和鄉村公路用地范圍內從事下列行為:

1、設置線桿、鐵塔、變壓器,沿鄉村公路埋設地下管線等永久性設施;

2、設立集貿市場或者設置棚屋、攤點和其他臨時性設施;

3、傾倒垃圾,堆放物料、農作物秸稈,打場、曬糧;

4、引水,排水,燒窯,制坯,漚肥;

5、其他影響鄉村公路正常使用的行為。

(三)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挖掘鄉村公路。確需上跨、下穿、使用鄉村公路及鄉村公路用地的,必須由村委會、鄉(鎮)政府逐級上報,經縣級交通主管部門批準,并由責任方補償相應的修復、加固鄉村公路所需費用。

(四)鄉村公路建筑控制區范圍內無違章建筑。鄉村公路建筑控制區范圍為公路邊溝或坡腳護坡道、坡頂截水溝外緣向外延伸不少于5米。

規劃和新建村、鎮、開發區、集貿市場應在公路一側進行,距離公路用地以外不少于20米。

(五)鄉村公路標志應齊全、醒目,無損壞丟失現象,大修、中修工程施工現場標志齊全,無安全隱患。

(六)鄉村公路宜林路段要因地制宜進行綠化。按照要求對路樹進行修剪、防治病蟲害、定期刷白,保障樹木正常生長。

鄉村公路用地內的樹木需要更新采伐時,須經縣級交通主管部門同意,并按有關規定取得采伐許可證后方可采伐,未經批準不得隨意采伐。

(七)因自然災害致使鄉村公路交通中斷,在較短時間內難以及時修復的,鄉(鎮)政府應立即向縣(市、區)政府報告,由縣(市、區)政府組織附近的駐軍和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及沿線居民無償搶修。

四、依法籌集鄉村公路養護資金

(一)鄉村公路養護管理資金的主要來源:

1、當地政府在財政預算中列支的資金;

2、省交通部門全額返還到市的拖拉機養路費,市必須全額撥付到縣(市、區),專門用于農村公路養護;

3、鄉村公路通過民主辦法“一事一議”方式籌集的資金;

4、鄉村公路沿線荒山、荒地、路樹等資源受益權置換的資金;

5、沿線受益廠礦、企業及個人的自愿捐資;

6、有償使用公路、橋梁冠名權的收入;

7、鄉村公路兩側土地開發增值資金;

8、法律、法規允許的其他籌集方式。

(二)為保證鄉村公路養護資金的安全使用,由縣級交通主管部門設立鄉村公路養護資金專用賬戶,上級撥付的相關費用按程序撥付到養護資金專用賬戶。但縣級以上政府財政預算安排的農村公路養護資金,應實行財政集中支付。

鄉(鎮)政府、村委會和村民自行籌措的資金,要實行專款專用,賬務公開,接受村民和出資人的監督。

(三)使用鄉村公路養護專用賬戶資金,由鄉(鎮)政府上報計劃,縣級交通主管部門根據專用養護資金和鄉村公路養護目標完成情況予以安排;鄉(鎮)、村自籌資金由鄉(鎮)、村自行安排。

鄉村公路養護資金要專款專用,養護節余資金可以結轉下年度使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擠占或挪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庆云县| 老河口市| 桦甸市| 裕民县| 克东县| 湘潭县| 富顺县| 德昌县| 娱乐| 巨野县| 金川县| 南陵县| 清苑县| 乳源| 泗水县| 德钦县| 都江堰市| 石柱| 犍为县| 阳东县| 宁明县| 滨州市| 奉贤区| 海原县| 德格县| 黄龙县| 简阳市| 平泉县| 达孜县| 呼图壁县| 库尔勒市| 顺平县| 凤山县| 张家口市| 富蕴县| 汶上县| 林周县| 蛟河市| 潮州市| 阜南县| 云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