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大學課余時間安排建議

大學課余時間安排建議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大學課余時間安排建議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大學課余時間安排建議

大學課余時間安排建議范文第1篇

關鍵詞:大學生;課余時間;時間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18(2012)04-0044-01

一、前言

大學階段在教學方法、課程設置和學習方式方面與中學階段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變,其中最大的變化就是學生個人支配的時間增多。然而,并非每位大學生都能處理好學習、生活中的矛盾,合理的安排課余時間。為了幫助大學生合理有序的安排自己的課余生活,使得學習與實踐的時間分配達到最佳化,通過對本校學生對于課余時間管理的現狀調查與分析,得出了研究結論,希望為本校大學生課余時間的管理提供一定程度的參考。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長江大學在校學生142人,其中男生80人,女生62人。

(二)研究方法

1、問卷調查法

隨機抽取長江大學各個院校的學生,在每個院系中抽取一個班進行問卷調查,然后進行分類分析。發放問卷142份,回收142份,回收率100%。

2、文獻資料法

查閱有關大學生對課余時間的管理分配文獻15余篇,有關教育部文件2篇。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大學生對于課余時間管理的現狀調查與分析

結果顯示每個學生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對待時間的方式與態度都不一樣,對于時間的利用率也有所不同,具體內容見表1。

說明:百分數=人次/總人次

由上表可以看出男生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對待時間的態度比較差,對于時間的利用率也比較低,而女生對于時間的利用率雖然高于男生,但是女生總體相對來說平均利用率為21.8%,還是一種比較低的趨勢。這說明大學生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對待時間的方式與態度都不一樣,對于課余時間的利用都不充分,對于課余時間的管理都不夠完善。

(二)學生在課余時間的活動內容

了解學生在課余時間的活動趨向,就可以獲知學生對于課余時間利用率低的主導因素,因而就可以找到相應的措施。具體見表2。

說明:百分比=男(女)人次/男(女)總人次;總百分比=男女人次/男女總人次

統計發現:大學男生在課余時間里上網率高達47.5%,而學習率只有6.2%;女生逛街時間占了37.1%,而學習時間只有11.3%,現對于男生來說女生的學習時間比男生要高。而縱觀全體來看,在調查的學生中,利用課余時間來學習的人只有12人,占總人數的8.5%,而利用課余時間來上網的卻高達37.3%,這說明很多大學生對于課余時間的管理的認識還有待提高。

四、結論與對策

(一)學習方法的引導

1、學校應有針對性的開展始業教育,使學生在初進校門時就對大學的學習生活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1)合理安排課余時間,正確的利用網絡資源。大學生,一方面需要熟悉數字化社會;另一方面應該注重自己的學業,合理調整上網與學習時間比例,建議廣大大學生多了解、多掌握關于網絡的知識,為迎接新型數字化社會做準備;(2)課余時間多留意就業信息,由于現在人才競爭激烈,市場對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就業壓力增大,導致許多大學生產生危機感。一些在校大學生為日后適應社會激烈競爭,提前做好“充電”工作,在課余時間主動聯系實習單位和第二語言、計算機的學習,這些現象,正是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目前的現實;(3)利用課余時間打工,學生通過打工接觸社會,可以培養學生的社交能力和社會責任感,同時也形成以自立為榮的樸實健康的社會風氣,讓更多的同學有積極的事可做。

2、靈活組織學生自修,利用好圖書館這個資源。圖書館是書的海洋,是存貯人類知識的寶庫,大學生在圖書館輕松、舒適的環境里可以自主地支配課余時間,探索知識奧秘,利用圖書館資源繼續學習專業知識,修補自己知識結構中的欠缺,拓展知識面,提高自學能力。

3、教師應注意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在探索中學習,逐步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教師在課堂授課的過程中,可以潛移默化的引導大學生,培養大學生積極健康的安排課余時間,是全面提高大學生素質的重要內容。

(二)職業規劃的引導

職業規劃是對個人興趣、能力和個人發展目標的有效規劃,以實現個人發展為目標而做出的行之有效的安排,學校應該知道大學生逐步完成對自己職業生涯的規劃。

參考文獻:

\[1\]鄧凌,陳本友.大學生時間管理傾向、主觀時間壓力與抑郁的關系\[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5,(10).

\[2\]丁珊,趙建春.中國教育報,2006-09-26.

\[3\]古玉,譚小宏.大學生時間管理傾向與自信的相關研究\[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2004,(04).

\[4\]黃希庭,張志杰.青少年時間管理傾向量表的編制\[J\].心理學報,2001,(04).

大學課余時間安排建議范文第2篇

【關鍵詞】模糊評價;課余生活;大學生

一、引言

大學新生在剛進入大學時,會感到迷茫,其中最重要的是不知道如何支配自己的課余時間。那么,研究大一新生課余生活的時間支配就尤為重要。為此,我們通過研究大一新生的課余時間安排,有效的評價大一學生課余生活的利用效率。本文通過五項指標,對學生的課余時間利用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分析大一新生課余時間管理安排中的不當原因,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法實現大學生課余時間管理的有效途徑,從而幫助大一新生合理安排課余時間,提高課余時間的管理質量,提高大學生課余時間利用效率,探索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二、模糊數學模型的建立

長期以來,人民對于客觀事物的認識,習慣追求其精確性和清晰性。但人腦作為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主體,對自然現象的反應往往都是模糊的。模糊集合是對這些模糊現象或模糊概念的刻畫。利用模糊數學概念,建立模型,根據模糊數學最大隸屬度原則,使大一新生課余生活的豐富度的等級評價更加合理化。綜合評價就是對守到多個因素制約的事物或現象做出一個總的評價,這是在日常生活和科研工作中經常遇到的問題。由于面對大學生課余生活豐富度的評價難免帶有模糊性和主觀性,利用模糊數學的方法進行綜合評價將使得結果盡量客觀,從而取得更好的實際效果。

(一)建立模糊評判對象因素集

根據引言中分析,評價大學生課余生活豐富度需要從上網時間和看書時間等五個指標入手,并由此建立大一課余生活豐富度集合

(二)建立評判集

本文將大一新生課余生活豐富度的五項指標分為優、良、中、差四個等級,并由此構成評語集

設是從V到U的模糊關系,即是一個fuzzy子集,表示第i種評語集在第j個因素打到的可能程度。

(三)求出模糊判斷矩陣

我們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得到了合肥四所高校的上述五項指標分布的條形圖:

根據圖表所示,我們得到了各高校豐富度的綜合評價矩陣,(i=1,2,3,4)分別表示:安徽大學,安徽建筑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安徽三聯學院。其中

3各項權重的確立

由于評價體系中各指標的;量綱不同,不能直接比較他們的差異。為了消除這一影響,需要用各項指標的變異系數來衡量各指標的差異程度。求各變異系數的公式如下:

式中,是第i指標的變異系數;是第i項指標的標準差;是各項指標的平均數。各項指標的權重為:

根據上述公式,我們得到各項指標的權重,如表1所示:

表1五項指標的權重

我們設定為各個指標的綜合評價分數,則:

最終,我們得到各個學校的綜合評分,見表2:

表2各高校大一新生課余生活豐富度總得分

三、教育和引導的對策建議

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得到了合肥四所層次不同的高校大一新生課余時間的支配情況,運用綜合評價的方法得出各高校學生課余生活豐富度的總得分。發現大多數學生把時間花在了上網上,而社會實踐和看書時間較少。

1、學校層面:應盡力完善校園基礎文化建設,例如籃球場、學生活動中心等場所;開展第二課堂,培養大學生對時間的概念;開辦團黨課,端正動機和樹立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開展一系列讀書活動,充分利用圖書館的豐富資源,充實大學生課余生活節目。其次為大學生開辟實踐基地,擴寬實踐途徑,讓學生們有機會與社會接觸,從而在實踐中感受到自己的緊迫感與使命感,從而更好的規劃自己的課余生活。

2、教育層面:大學階段是學生們走向社會的第一步,要培養大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引導大學生充分的了解自我,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積極發展自己的業余愛好,并克服一些不良習慣;引導大學生正確使用網絡;培養學生們樹立時間價值評價體系,學會如何管理時間,養成事前規劃,合理安排時間,事后總結歸納,認真分配好自己的課余時間。

3、學生層面:經過分析僅有少數的學生能有合理安排自己的課余生活,設計一系列的中長期學習生活計劃,而且能有基本按計劃實施,但是絕大多數的學生的課余生活相當混亂。因此要擴展視野,女里提高自我的綜合素質,樹立“正能量”的生活態度;充分利用社會與學校所提供的各種有利條件,提高自我價值;積極參加社會或是學校組織的各種實踐活動,多多與社會接觸,學習并積累相關專業知識和經驗,為今后就業提供更大的平臺。

參考文獻:

[1]勝令霞.大學生業余時間利用情況的調查、分析與對策――以河南大學生為例[J].中州學刊.2011(05)

[2]黃雪燕.大學生業余時間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1)

[3]夏莉莉.當代大學生業余時間分配情況的調查研究[J].知識經濟.2011(04)

大學課余時間安排建議范文第3篇

P鍵詞:皖西學院;體育場館;現狀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以安徽省皖西學院體育場館為對象進行研究。調查皖西學院體育場館基本情況以及使用率情況,即調查體育場館的數量,類型和面積以及在教學時間和課外時間場館的使用率情況。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網和萬方數據庫等,檢索并篩選與本文研究相關的學術論文作為課題研究的參考資料。查閱關于我國高校體育場館現狀的基本情況、各高校體育場館使用率各方面的文章,并登陸全文期刊數據庫,收集相關的資料,為本文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2.訪談法

對針對本研究的內容需要,針對場館管理人員、在校師生來場館參與體育運動的人群進行訪談,以獲取對應的資料和建議。

3.實地觀察法

對皖西學院體育場館進行實地觀察,并作詳細的觀察記錄。

4.數理統計法

對調查中的數據做常規數理統計,并借助EXCEL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皖西學院體育場館設施建設情況

由表1可以得出:皖西學院體育場館共有塊場地,總面積約80000平方米。有室外體育場地57塊,面積約70000平方米,室內體育場地44塊面積約10000平方米,室外場地中籃球場地最多共有34塊,占室外場館的59%.室外最少的是田徑場僅有1塊,占室外場地的1.8%.室內場地數量最多的是乒乓球場地共有26塊,占室內場地的76%.室內籃球場地,健美操場地最少各有1塊,各僅占3%。其中地下室有六片場地,因為課程安排一般安排體操課,武術課,跆拳道課,健美操,交誼舞,乒乓球,散打。乒乓球場一部分在地下室,一部分在風雨操場,風雨操場包含羽毛球館,乒乓球館,健美操館,籃球館。室外場地較大,近兩年修建,主要包括籃球場,排球場,足球場,網球場,田徑場。其中田徑場也會按安排武術課,散打課等。

在表1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皖西學院體育場館類型較豐富,數量較充足,基本的體育項目都具備,但通過訪談部分學生得知,他們希望學校建設游泳館,滑冰館等。從表1可以看出,籃球場地所占比例最大,籃球場地室內室外都有。其中田徑場,健身場地,體操場地所占比例較小,經管理人員訪談得知,部分場館還有收費政策,如健美操館,乒乓球館,羽毛球館,健身房等,大部分室外場地進行對外開放,如標準田徑場,網球場,籃球場,足球場,排球場等。

(二)皖西學院體育場館在體育教學時間的使用率情況

由表2可以看出,學院在每周 1-2節課安排的上課班數相對較少,一周總共1-2節只有29節課。由于受到課程安排及教師的授課時間影響,體育系的專業術科有部分安排在1-2節課。各個體育課程3-4節、5-6節7-8節處于飽和狀態,其中在田徑場地 教學的班級較多,一周內,無論哪個時間段,田徑場的使用率都是最高的。由于周三下午不允許排課,造成了下午正常教學周只有四天可以正常排課,周一至周五1-2節課的排課量很少,平均只有2個班在這個時間段上課;3-4 節課平均有11個班在同一時間上課。多數體育場館利用率不高,成此原因的主要因素是課程的安排不合理,許多課程的安排比較扎堆,同一時間段上課的班級較多,造成其他時間段的場地閑置,同時在課程集中的時間段場地使用緊張,甚至不足,對教學的質量產生較大影響。通過對皖西學院體育場館的全校課表得知,體育場館在教學時間有些場館使用率較高,在一天中三四節課,五六節課場地使用率較高。但是一二節七八節以及晚上使用率得知,皖西學院體育場館在教學時間使用率存在分配不合理現象,不利于皖西學院場館的使用和學生的長遠發展。因此對體育教學時間各場館的使用情況做了調查和分析從各場館的人均負擔量和人均面積可以推測田徑場和網球場,籃球場使用率較高。

表2 皖西學院體育教學2014-2015年度一周內各體育場館使用情況

(三)皖西學院體育場館在教學時間段體育課統計

從表3我們可以得知周一到周五體育課分布情況,星期一共43節體育課、星期二工61節體育課、星期三共26體育課、星期四共42節體育課、星期五共29節體育課。由于周三下午全校公休沒有安排課程,所以周三課程顯示較少,周二課程最多而周一周四相對較多,周五課程相對較少,場地相對浪費。學校應合理安排課程,平均分布。周五的課可以盡量增加。

(四)皖西學院周一到周五課余時間平均每天體育場地使用情況

通過實地調查周一到周五皖西學院體育場地的使用情況并得到數據,繪制成下面統計表:

通過表格4我們可以得到周一到周五課余時間體育場地使用數量,由表1我們可以得到皖西學院所有場地的數量。根據這兩個表格我們可以得到周一到周五課余時間體育場地的使用百分比如下:籃球場6:00-8:00使用百分比11.2%、12:00-14:00使用百分比30%、18:00-20:00使用百分比88%。足球場6:00-8:00使用百分比50%、12:00-14:00使用百分比100%、18:00-20:00使用百分比100%。羽毛球場6:00-8:00使用百分比為0、12:00-14:00使用百分比為60%、18:00-20:00使用百分比為100%。田徑場6:00-8:00使用百分比為100%、12:00-14:00使用百分比為100%、18:00-20:00使用百分比為100%。乒乓球場6:00-8:00使用百分比為0、12:00-14:00使用百分比為23%、18:00-20:00使用百分比為38%。排球場6:00-8:00使用百分比為33%、12:00-14:00使用百分比為50%、18:00-20:00使用百分比為830%。健美操場只有18:00-20:00使用百分比為100%。有這些數據得知:課余時間段只有籃球場,足球場使用百分比平均都超過一半以上、其中6:00-8:00各體育場館使用百分比最低,18:00-20:00各體育場館使用率最高,由此我們可以建議學校出早操,以提高6:00-8:00皖西學院體育場館的使用數量。課余時間皖西學院師生使用體育場館的人數僅占百分之五十。(但占課余時間總人數的百分之四十)。其中田徑籃球占總數的百分之三十,可見對這兩項體育項目愛好的人數較多,而健身房,武術,體操,體育舞蹈所占的人數較少,僅占百分之三。在田徑場除了田徑項目還存在練武術的,跆拳道的,散打的等。說明這些場館缺乏或設施不全。實地調查得知,這些項目的場地在地下室,通風不好,空氣差,悶熱難聞,場地小等現象,可能導致田徑場地人數較多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皖西學院體育場館在體育教學時間的時間分配和場地使用不太合理。

2.體育場館的類型和數量較充足,面積也較大。但課余時間中人們興趣愛好不同,田徑場,羽毛球場,乒乓球場仍不足。

3.有些教學時間課程安排扎堆,同一時間上課時間較多如五六節,七八節,有些場地閑置如一二節,同時在同一時間集中的時間場地使用緊張如在五點以后田徑場,籃球場網球場人數太多無法正常鍛煉而且無法保證安全,鍛煉效果不佳。

(二)建議

1.皖西學院體育課程設置不太合理,學校應該合理設置體育課程,有的時間沒課,有時場地處于飽和狀態,既不利于教學也存在安全隱患,應該在教學時間一二節七八節適當增加課程,三四節五六節適當減少課程。而且可以在晚上適當的增添體育課,使課程在一天中的分配合理化。

2.建議體育場館使用多功能化,例如,有些場館使用較緊張,課程設置有比較多,就可以在田以在田徑場上進行武術,跆拳道等教學注意安全。在健美操館還可以進行體育舞蹈等。

3.各體育場館應安裝燈光,讓健身者可以在晚上也能在室外進行鍛煉,為一些白天工作的師生提供健身機會。也進一步緩解下午人員的擁擠。

參考文獻:

[1]袁莉萍,張誠.普通高校體育場館的開發與利用[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10):53-54,2008.

[2]盧元鎮.體育的社會文化審視[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8:69.

[3]朱玉姚.北京體育大學場館使用效率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95,18(1):65-67.

大學課余時間安排建議范文第4篇

很多同學在報志愿的時候,對自己的大學或專業都不是很了解,沒經過仔細分析,憑著感覺或專業名稱就填報了。錄取結果下來后,憑著專業字面意思或周圍人的建議,就下意識地斷定了該專業好壞或喜好。

其實要深刻認識一個問題,專業存在即合理,專業也原本無好壞,大學之所以要設置這個專業,必定是社會所需要的。

建議同學們先深入了解自己的專業核心課程、發展現狀、就業前景等方面,然后再來判定該專業是不是真的是自己所認為的那樣,也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不喜歡!

2、申請轉專業。

為了滿足學生們在調整專業方面的需求,多數高校也制定了轉專業的相關政策,有意愿的同學可根據自己所報院校轉專業的條件提出申請。

一般來說,轉專業時間會在進校的第二學期進行,學校會根據學生個人情況,綜合考量一年的學習成績、相關科目的學習表現等進行選拔工作。

例如四川大學允許轉一次專業,不設學分績點和轉出人數比例限制;山東大學,在讀大一年或大二年,參加轉專業考試,并達到最低要求分數線,由接收學院組織面試,擇優錄取。

3、雙學位或輔修。

大學教育比較開放,很多學校支持學生攻讀雙學位或輔修第二專業。

一般來說,學生需要滿足學校的雙學位資格并且完成輔修本科專業教學計劃規定的所有課程、畢業論文和其他教學環節,修滿規定的學分,考核成績合格,在獲得主修專業的學位和畢業證書的前提下,可獲得輔修專業的學位或輔修專業證書,一些大學的第二學位證書還與主修證書一致。

4、考研換專業。

相對于高考來說,研究生考試將更加地自由,你完全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和學校報考,不過想要通過研究生的方式更換專業的同學,要花更多的時間和做足更多長遠的準備。

5、旁聽興趣專業。

大學課余時間安排建議范文第5篇

關鍵詞:高職院校;陽光體育;開展現狀;對策研究

從學院近年的體質測試數據可以看出,學生的身體素質呈逐年下降趨勢。雖然學院每年都開展陽光體育活動,但從總體效果來看,學生參與的熱情并不高,參與的人數也相對較少。如何讓學生主動走出寢室,走向運動場是體育工作者所必須解決的問題。

一、研究結果與分析

1.學生身體素質逐年下降。通過對近5年學生體質測試數據的分析發現,學生身體素質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特別是一些耐力體質測試項目。通過對數據的分析了解學生的體質情況,其出發點在于為學生進行更好的身體鍛煉提供依據。但是從近幾年的學生身體素質來看,其并未達到預期的效果。2.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偏低。隨著信息化時代的發展,學生把更多的課余時間分配到了休閑和娛樂中,忽視了體育鍛煉。從調查數據來看,課余時間參與體育活動的學生占少數,大多數學生在寢室玩手機、打游戲等。學生缺乏對身體鍛煉重要性的認識,不注重身體健康。究其原因是學生缺乏參與體育鍛煉的動機。3.體育鍛煉氛圍不足。通過對課余時間學生體育鍛煉時間分配的調查研究發現,課余時間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人數較少,學院缺乏良好的體育鍛煉氛圍。4.運動鍛煉設施保障不足。學院雖然有若干場地,但從體育設施的現狀來看,很多設施幾乎無法使用,導致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動機不足。因此,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不高。5.體育知識宣傳不足。學院缺乏對運動項目的介紹以及對運動損傷知識的介紹和宣傳。如果出現運動損傷,那么就無法在第一時間掌握正確的運動損傷處理方法。

二、結論和建議

1.加強體育知識講解,促進學生形成終身鍛煉的習慣。由學院牽頭,體育教研室負責定期組織學生進行體育運動知識講座,培養學生主動參與體育活動的意識。體育教研室積極宣傳制作網絡在線體育運動知識資料,利用網絡教學平臺,使學生可以在課余時間上網學習。學院運動場周邊張貼運動項目介紹、運動知識宣傳海報,使學生能在參與運動的第一時間掌握不同運動項目的特點以及預防運動損傷的知識。2.改善運動場地設施,加強運動場地的管理與維護。加強對學院現有運動場地的管理和維護,對已損壞的場地及時修補。雪峰校區室內籃球場及羽毛球場損壞嚴重,亟待修補;室外乒乓球場及羽毛球場幾乎處于荒廢狀態。這部分運動場地無法得到合理運用,浪費了體育資源。東壩校區運動場地較少,同時缺乏室內運動場地。遇到雷雨天時,學生無法進行體育活動,體育課程也無法室外進行。這些都是制約學生進行體育活動的主要原因。3.豐富體育活動,加強體育鍛煉指導。針對學院課余體育活動現狀,適當增設一些學生喜愛的運動項目,如戶外拓展類運動等。通過豐富運動項目,使學生在運動項目的選擇上有更多選擇,有效避免體育活動的枯燥性。體育教研室積極參與體育指導活動,各個教師擔任不同協會的指導教師,使學生盡快掌握該運動項目的知識。運動協會的開展豐富了學生的運動知識,使更多的學生在課余時間投身到體育活動中。4.促進體育課程改革,強化體育課程的重要性。學院現有公共體育課程為“體育與健康”,學生的學習時間為4個學期,每個學期24學時,學生從進入高校進行體育課程學習到畢業時,一共只有96個學時進行體育學習。體育與健康課程作為促進學生體育健康的主要手段,學時安排時間相對較少,學生參與的體育活動時間自然也較少。學院在設置課程時需要增加體育與健康課程所占的時間比,延長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時間,從而促進學生身體健康,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同時課程的內容結構應適當調整,增加學生身體素質練習部分的時間,將每學期的身體素質測試成績納入課程成績之中,引導學生重視身體素質健康。學院教務處也要積極改革現有學分體制結構,適當增加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學分比例,增加課程課時數。促進體育課程改革需要學院多方聯動,只有學院加強重視,才能由上至下引導學生重視體育鍛煉,提升身體素質,形成終身鍛煉的習慣。

參考文獻:

[1]陳雁飛.陽光體育運動開展的現狀與發展策略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凯里市| 阜宁县| 郴州市| 丰台区| 自贡市| 天祝| 迁安市| 衡阳县| 彝良县| 门源| 达日县| 岳普湖县| 府谷县| 西贡区| 绥化市| 中牟县| 双牌县| 咸宁市| 龙山县| 温州市| 上犹县| 绍兴县| 平阳县| 奇台县| 宁南县| 平江县| 新干县| 阿图什市| 越西县| 昆山市| 通榆县| 淳安县| 靖宇县| 邯郸市| 拜城县| 仲巴县| 电白县| 九江县| 镶黄旗| 合作市| 郸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