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企業消防責任制度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1 消防安全制度不健全,消防安全管理薄弱
認識理念上的偏差,導致企業對消防安全管理重視不夠,消防安全責任不落實,有章不循或無章可循,對火災隱患視而不見,整改不力。從企業消防管理現狀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不落實的現象比較嚴重。單位消防管理人員對于如何開展消防管理所知不多。還有一些隱患單位投入巨資對隱患進行整改,但在后續的日常消防安全管理中,管理工作跟不上,致使安裝的消防設施和系統形同虛設。
1.2 火災隱患較為普遍,火災風險因素較高
企業由于大多處于起步和成長階段,多處于企業發展初期,加之受自身經濟實力的限制,在消防投入和管理上跟不上,很多消防安全因素未能與企業發展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在新建、改建、擴建、內部裝修、工藝流程等方面未按國家標準進行消防設計、施工,也未經消防審核驗收,有的甚至在施工中擅自降低消防技術標準,取消消防設施,導致消防安全基礎條件較差,安全防范得不到保證,很多企業長期帶險運營生產。據調查,很多規模企業在建筑耐火等級、防火間距、消防設施等方面都存在重大隱患,部分規模企業車間、倉庫和住宿合而為一,用火用電管理混亂,疏散通道堵塞,消防水源缺乏,滅火設施不好用,一旦發生火災,容易造成群死群傷嚴重后果。
1.3 員工消防意識薄弱,消防素質整體較低
企業員工流動性強,成分復雜,素質參差不齊,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而且上崗前基本未經過消防安全培訓,對生產過程中的火災危險性、工藝流程、操作規程和安全注意事項,都缺乏系統深入的了解,用火用電常識匱乏,無證上崗較為普遍,帶險操作習以為常,極易因違章操作造成火災事故。而火災事故發生后,又不會使用消防設施和滅火器材,也不懂得正確的逃生方法,不知道如何現場處置,以致小火釀成大災。近年來,國內相繼發生的幾起大火就充分暴露出了這方面問題,教訓可謂深刻慘痛。
2 企業消防安全管理對策
大火毀滅的不僅是生命、財產,還有企業的形象、企業的信譽。從這一點上講,消防工作滯后的企業可以稱為畸形發展的企業。人們顯然是不愿意與這樣的企業合作的。創業百日功,火燒當日窮。企業無論規模大小,其發展、壯大往往都需要經歷一段艱辛的歷程??梢哉f,成功企業的背后都凝聚了眾多人的智慧與汗水。企業做好消防安全不僅關乎自身長遠發展,也是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和社會責任,只有安全發展的企業,才是健康的企業,是有競爭力的企業。企業抓好自身消防安全,加強自身消防安全管理,責任重大,義不容辭。
2.1 嚴格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實行防火安全責任制
包括單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的消防安全責任制、各部門(車間、班組)逐級消防安全責任制和消防安全重點崗位防火責任制。每個單位都應當有一名防火安全責任人,具體負責抓好本單位的各項防火安全工作。
2.2 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規程
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結合本單位的特點,建立健全各項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規程。單位既可以制定若干不同方面的消防安全制度,也可以制定一個綜合性的消防安全制度,但內容應該包含單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過程,能夠保障消防安全。通常來說,單位消防安全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內容:消防安全教育、培訓;防火巡查、檢查;消防(控制室)值班;消防安全工作考評和獎懲;消防設施、器材維護管理;安全疏散設施管理;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和場所防火防爆;火災隱患整改;用火、用電安全管理;專職和義務消防隊的組織管理;燃氣和電氣設備的檢查和管理(包括防雷、防靜電);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演練;其他必要的消防安全內容。
2.3 配備消防設施器材,設置消防安全標志,并定期組織檢驗、維修
一是每一個單位都應該嚴格的按照相關的規范標準配備消防設施器材,設置消防安全標志。“消防設施”主要包括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消火栓、防火門、各類自動滅火系統等,通常是指固定的消防系統和設備;“消防器材”主要包括滅火器、環降器、防煙面罩等,通常是指一些移動的滅火器材、自救逃生器材;“消防安全標志”主要包括火災報警和手動控制的標志、滅火設備的標志、火災時疏散途徑的標志、具有火災爆炸危險的物質或場所的標志等,它是指用以表達與消防有關的安全信息的圖形符號或者文字標志。二是定期組織對消防設施、器材進行檢驗、維修,確保完好、有效,這是單位很重要的職責。只有這些消防器材設施和安全標志是完好、有效的,才能使其真正的發揮預防火災和撲滅初期火災的作用。所以凡是設有相關消防設施器材等單位,都必須定期組織對消防設施、器材進行檢驗、維修。此外還應該和具備維修保養資格的企業簽訂檢查維修保養合同,并委托其至少每 12 個月進行一次檢查測試和維修保養。
2.4 組織防火檢查,及時消除火災隱患
“防火檢查”是單位在消防安全方面進行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一種主要形式,是指單位組織的對本單位進行的檢查。該檢查必須落實到單位的方方面面,既要有檢查制度,也要責任到人,有檢查、有記錄,抓好落實。一旦發現任何的異常情況,應該立即采取必要措施進行解決;如果個人或本崗位沒有能力解決,應該馬上報告上一級消防安全責任人解決。
2.5 廣泛開展消防宣傳教育培訓,切實提高從業人員消防安全素質
結合本單位防火工作的特點,有重點的進行消防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增強職工的消防安全意識,使職工了解本崗位的火災特點,會使用滅火器材撲救初期火災,會報火警,會自救逃生。教育培訓重點是各級、各崗位消防安全責任人、消防控制室人員、專職和義務消防人員、保安人員和重點崗位工種人員,如電工、電氣焊工、油漆工、倉庫管理員、客房服務員、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生產、儲存、運輸、銷售從業人員等。重點崗位工種人員,還要按照有關規定的要求,實行消防安全培訓持證上崗制度。
關鍵詞:重點單位消防管理存在問題管理對策
消防安全重點單位(以下簡稱重點單位)是消防部門針對一旦發生火災會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或者人員傷亡,給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生命財產帶來不良影響和損失的單位進行重點保護而劃分出來的。構建和諧社會,消防安全十分重要,特別是黨的十六大確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后,單位擔負了發展經濟的重任,《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以下簡稱《61號令》)對重點單位消防安全提出了安全自查、隱患自改、責任自負的要求,但由于我國消防法律、法規的不健全等因素,客觀上導致61號令法律約束力、執行力較差,再加上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內部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十分薄弱,公安消防機構的監督管理也處于弱化的狀態,火災形勢越來越嚴峻,加強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已刻不容緩。筆者結合工作實踐,就如何進一步加強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的消防管理談一些自己的思考。
1、重點單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1.1消防設施管理問題突出。
消防安全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新技術不斷推廣應用,技術含量越來越高,應用也越來越廣。但消防技術在不斷應用中,許多單位的管理跟不上,特別是一些單位的值班人員對消防設施性能不熟悉、不了解,不懂得如何操作。
1.2單位員工流動性大,不熟悉單位內部消防設器材、設施使用
特別對于賓館、飯店行業,由于各自本身的經營狀況,單位內部員工流動性很大,每隔幾個月就可能更換一次,從而出現了單位部分員工對基本的消防器材使用都不熟悉,部分員工甚至跟本不會識別和使用。這給單位內部安全管理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1.3消防安全制度不落實,火災隱患不能得到及時排除
根據公安部61號令規定了單位應當落實逐級消防安全責任制和崗位消防安全責任制,確定各級、各崗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但是在實際當中,很多單位就沒有明顯的安全責任劃分,導致相關責任人不能按要求履行安全責任制,對單位內部消防器材、設施使用和運行狀況不熟悉,一些消防器材、設施的缺少必要的檢查和維護導致其不能正常運行的現象也很常見。
1.4單位效益差,消防投入逐漸減少。
近年來,由于部分企業負擔加重,效益差,有的重點單位處于虧損狀態,消防投入隨之減少。此外,由于認識理念上的偏差,導致企業重效益、輕安全,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麻痹大意,于是出現了"三合一"等嚴重的火災隱患,隨時威脅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1.5企業消防保衛干部被精簡或事業心不強。
有的單位將消防工作與其它工作混在一起,歸屬混亂,職責不清,消防保衛干部待遇下降,等同于企業的一般工人;有的由于精簡人員,消防保衛干部面臨著嚴峻的競爭環境,因此,他們的積極性受到影響;有的現在雖然享受一定的待遇,但也往往一人身兼數職,消防工作難以正常開展。
2、針對重點單位消防監督管理中出現的這些問題,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予以加強。
2.1要認真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度,明確各自責任
消防安全制度不落實,對于存在的一些火災隱患就得不到及時的發現和糾正,可想而知一旦發生火災事故,后果是不堪設想的。所以對這些單位必須督促其嚴格按照公安部61號令規定落實逐級消防安全責任制度和崗位消防安全責任制,層層落實安全責任,使單位安全管理落實到個人,達到各個部門分工合作,各盡其責,做到"誰主管,誰負責;誰在崗,誰負責。
2.2加大投入,加強安全培訓力度
針對一些單位人員流動性大,單位臨時性員工較多的問題,單位要充分利用有利機會對這部分員工進行消防安全培訓。比如在敦煌一些賓館、飯店,流動人員主要集中在旅游旺季的服務人員當中,人員流動相當頻繁。針對這一問題,單位在招收季節人員之前就可以組織短期的安全培訓班,對一些基本消防器材、設施如滅火器以及消火栓的使用加以培訓,培訓合格后才允許其進行促銷活動。
2.3維護保養好消防設施,做到“四個到位”,即“設施、裝備、培訓、管理”四個到位。
在消防設施方面,重點單位要嚴格按消防機構的審核意見施工,安裝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消火栓系統,并應通過消防審核和驗收,公眾聚集場所且應取得《消防安全檢查意見書》,方可營業或投放使用。在消防裝備方面,應按規范要求配備滅火器材和逃生器具,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必須暢通無阻,并應按規范要求安裝疏散指示標志和應急照明。在培訓方面,單位要采取抓住重點,兼顧一般的做法,凡是重點崗位、重點工種、重要部門的負責人一定要先取得消防培訓合格證后方可上崗,同時邀請消防機構的人員對全體員工進行消防培訓,熟悉消防器材使用的知識、逃生方法、疏散滅火技能。
2.4嚴格落實隱患整改“三不放過”原則。
即“隱患不發現不放過、隱患不整改不放過、責任不落實不放過”。重單位要制定火災隱患整改制度,對不能及時發現隱患或隱情不報者追究責任,并予以罰款。隱患整改制訂“火災隱患整改情況表”,記錄火災隱患檢查人員、部位、內容、處理情況,明確隱患整改期限和責任人,并向消防安全責任人報告并簽字。對存在重大隱患的或不能及時整改的,形成專題報告,提出具體的方案,并落實防患措施,保障消防安全。
3、消防監督人員應轉變對重點單位的監督管理理念,全面提高消防監督管理水平
熱情服務、嚴格執法是做好重點單位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關鍵,消防監督執法人員必須把服務意識的理念融入到消防監督檢查工作中,要改變過去工作的方式、方法,以熱情服務來改善對重點單位消防監督管理的效果。消防部門對所轄實際情況,對重點單位及監督管理人員進行合理的劃分,真正把發生火災后損失大、傷亡大、影響大的單位列入監督管理范圍,并把具體的監管單位與監管責任落實到具體的人。對于所列管的重點單位,消防監督人員要落實“誰主管、誰負責”原則,必須按照《消防監督檢查規定》(73號令)對所管單位進行監督抽查,條件許可的可以建立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監督檢查視頻資料檔案,消防監督人員在檢查單位時不能僅停留在看匯報材料上,要把被監督單位確實存在的隱患挖出來,指出管理上的漏洞,提出消防設施上的缺陷,使被管理者在事實面前心服口服,提高隱患整改率,并在檢查中既能發現一般問題,又能洞察深層次問題,既講究工作方法,又不失原則,既樹立了執法機關形象,又保障了單位消防安全。
消防安全工作責任重于泰山,做好消防工作非一日之功,做好重點單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更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要做好重點單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只有堅持不懈,始終把握住消防安全重點單位這個責任主體,建立長效機制,落實各項制度,抓好本單位消防安全責任制的有效運行,自覺接受公安消防機構的監督,同時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形成工作合力,才能構筑良好的消防安全屏障。
參考文獻
[1]《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
關鍵詞: 國有大中型企業消防安全監督管理
Abstract: how to strengthen in the new period of large and medium-sized state-owned enterprise fire safety management,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fire protection enterprise, is to carry out the party congress spiritual needs, is to carry out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needs. Combining with the current fire safety management mechanism, large and medium-sized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o present in fire safety management o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research, analysis, and on how to further strengthen state-owned enterprise of fire safety management work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large and medium-sized state-owned enterprise fire control safe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F279.2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國有大中型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 國有大中型企業的消防工作,是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消防安全管理是企業安全生產的一項重要內容,它直接關系到人民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近年來大中型國有企業的改革深化,企業的經營體制的轉變,企業的管理模式已發生明顯變化,同時給企業的消防監督管理工作帶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有的已成為一些企業當前消防安全管理的難點,使企業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十分薄弱,火災形勢越來越嚴峻,這更需要我們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各級公安消防機構雖然把重點國有企業消防的監督檢查放在重要位置,花費了大量精力,但是每年仍舊有相當一部分重點國有企業發生火災,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在此,筆者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以下簡稱《消防法》)和《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結合工作實踐,就如何加強國有大中型企業(以下簡稱企業)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等問題加以探討。
一、企業消防安全管理所面臨的形勢
近年來,我國消防法律、法規不斷完善和健全,尤其是《消防法》、《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管理管規定》的頒布實施,明確規定了企業自身應履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企業體制改革的深入,各種經濟類型共存的現代企業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也產生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如:企業消防安全的責任主體意識沒有真正的樹立,消防安全責任制落實不到位。一些企業改制后,在經濟利益驅動下忽視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有的企業取消了專職消防隊,有的企業削減了消防車輛和人員。目前加強企業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已刻不容緩,如何進一步加強企業消防安全管理已成為公安消防機構和企業所面臨的新問題和新要求。
二、企業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消防法制建設的不斷完善和健全,尤其是新《消防法》和《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管理管規定》的頒布實施,對單位(企業)的確定和單位(企業)自身履行消防安全職責等做出了更加明確的規定。從實際情況看,新《消防法》《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管理管規定》施行后,各企業總體上能夠按照消防法律法規的要求,從消防安全管理、消防安全責任、火災隱患整改、消防檔案等方面,開展消防管理工作,在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和培訓、滅火應急疏散預案和演練上取得一定效果。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仍存在著一些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企業消防安全責任主體意識沒有真正樹立,消防安全制度不落實,火災隱患不能得到及時排除,消防安全意識不強?!稒C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管理管規定》頒布后規定了單位應當落實逐級消防安全責任制和崗位消防安全責任制,確定各級、各崗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
(二)企業消防責任人對消防安全重視不夠,重經濟效益,輕消防管理。一些企業內部的部室、分廠、車間的消防安全責任人與消防管理人消防意識淡薄,對消防安全重視不夠。受經濟利益驅使,在生產或經營中根本未顧及消防安全,自認為平時多注意一點就沒問題。同時有些企業對消防設施、設備的添置不重視,消防經費投入不足,火災隱患不能按要求消除,并隨時有可能釀成大的火災。
(三)專兼職消防人員業務素質普遍較低,自防自救能力不強。一些企業對消防管理工作的投入減少, 消防經費投入不足,對消防人員的培訓、教育等方面也隨之減少。同時企業職工隨著下崗分流、減員增效等工程的實施,以及單位優勝劣汰競爭機制的形成和經營機制上的變化,消防工作被擠出了圈外,尤其在精簡人員過程中,為了減少支出,原來一些上規模的企業把專職消防管理人員變成了兼職人員,有的甚至還安排一些不具備專業的管理水平和專業枝能人員來做消防工作,而這些人員得到的利益較少,容易產生消極抵觸情緒,在其位不謀其政,不安全因素隨之增多,一定程度上助長了火災隱患的滋生。
三、針對企業消防管理中出現的這些問題,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予以加強。
(一)建立責任機制。企業應從實行消防安全責任人制度,劃分消防安全責任區,構造消防工作“責任鏈”等三方面入手,明確消防安全責任,落實逐級消防安全責任制度和崗位消防安全責任制,層層落實安全責任,使企業消防安全管理落實到個人,做到“誰主管,誰負責;誰在崗,誰負責”。在日常消防管理工作中,應著力抓好各個環節的工作落實,形成一個封閉、循環的消防安全“責任鏈”,使消防安全責任得以在各個階層、部門以及各級責任人中進行傳遞,從根本上消除單位消防管理盲區和消防安全責任空白點。
(二)建立獎罰機制。企業應有關法律規定,強化消防安全主體意識,建立并嚴格落實責任追究機制。對消防安全工作開展不力,對火災隱患整改不力造成后果的,對不履行職責、失職、瀆職的,依規、依法追究有關領導責任。對工作積極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做到獎罰分明,推進企業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所明確的“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單位全面負責、公民積極參與”的原則,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增強政府、企業的大局意識、政治意識、責任意識,以落實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機制為抓手,緊緊圍繞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專項行動主旨,進一步完善長效監管機制,強化消防宣傳教育培訓,完善企業火災防控體系,提高企業職工消防安全意識和企業檢查消除火災隱患的能力、組織撲救初起火災的能力、組織人員疏散逃生的能力、消防宣傳教育培訓的能力建設,從而才能真正使企業把消防安全主體責任和消防安全措施落實到位,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火災事故發生,確保我鄉消防安全形勢持續穩定。
二、組織領導
為確保我鄉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專項行動工作取得實效,特成立鄉消防安全生產大檢查領導小組,名單如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領導小組辦公室綜治辦,負責日常工作。
各村、各企業要結合本轄區、本行業實際,成立相應的組織領導機構和人員具體負責此項工作,明確責任,確?!按笈挪椤⒋笳巍毙袆勇鋵嵉轿弧?/p>
三、檢查范圍
(一)重點易燃防火單位和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生產加工車間、員工集體宿舍。
(二)使用性質為生產加工、倉庫、庫房等的地下空間。
(三)生產、儲存、經營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的場所,供水、供電、供氣單位,郵政通訊及物流運輸企業。
(四)企業新建、改建和擴建等重點項目工程施工工地。
四、整治重點
(一)新建、改建和擴建等重點項目工程施工工地未建立消防安全責任制、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規程、滅火應急疏散預案的,要立即整改。對違章施工、違章使用明火、存在重大火災隱患的,要責令停業整改,并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二)鎖閉、封堵或占用疏散通道、疏散樓梯或安全出口,影響安全疏散的,要立即整改。在職工宿舍樓疏散通道、疏散樓梯、安全出口處設置鐵柵欄,在公共區域的外窗及集體宿舍外窗安裝金屬護欄,影響安全疏散和應急救援的,要限期拆除。
(三)自動消防設施不完備,影響防火滅火功能的,要立即整改;疏散指示標志和火災應急照明燈被遮擋、覆蓋的,以及疏散指示標志和火災應急照明燈缺少、損壞和標識錯誤的,要限期整改。
(四)職工集體宿舍與車間、倉庫設在同一建筑物內的,要立即整改。在人員密集場所違反消防安全規定、使用和儲存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要立即整改。
(五)在建筑物周圍搭建彩鋼板房等,影響人員逃生和滅火救援的,要立即整改。在“職工之家”等公共娛樂場所在營業時進行設備檢修、電氣焊、油漆粉刷等施工、維修作業,要立即整改。
(六)易燃易爆場所不符合城市消防安全布局要求,影響公共安全的,要限期整改。滅火設施、防靜電設施不符合要求,影響防火滅火功能的,要限期整改,對存在隱患嚴重的生產經營企業堅決予以停業整頓整改。
五、實施步驟
本次大排查大整治活動從2013年6月25日起至10月15日,共分四個階段,為期四個月。
(一)動員部署階段(6月25日至7月10日)。各村、各企業要全面進行思想發動,要從講政治、促發展、保穩定的高度,切實增強消防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要結合實際,立即制定周密細致的消防安全檢查工作方案,明確檢查整治范圍、重點、方法、措施和要求,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新聞媒體進行廣泛宣傳教育,全面推進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工作機制。
(二)摸排自查階段(7月11日至8月21日)。各村,各企業要針對當前消防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迅速成立消防安全檢查組,全面組織開展對本轄區的防火和消防安全生產大檢查,重點檢查消防安全責任制是否落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設備設施和防范措施是否到位,進一步完善滅火應急預案,配足配齊相應消防器材,對不符合要求的,堅決進行停業整頓。
(三)全面排查整治(8月22日至9月30日)。各村,各企業要嚴格依法履行監督職責,對人員密集場所、易燃易爆場所和重點區域進行重點大排查,對檢查的企業要逐一登記造冊、建立臺帳,如實記載檢查人員的姓名、檢查時間、檢查發現的問題和提出的整改意見,確保不留死角、不走過場。對排查出的火災隱患和消防安全違法行為要實行“零容忍”,列出清單,逐項整改。能立即改正的,要責令單位立即改正;不能立即改正的,報請市級相關部門下發限期整改通知書督促限期整改。對火災隱患整改不及時或整改不徹底的,要依法依規嚴肅查處。對不具備消防安全條件且存在重大火災隱患的,要采取果斷措施,依法責令停業整改,確保消防安全。
(四)總結評比階段(10月1日至10月15日)。我鄉將組成督查組,分別對各村,各企業的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專項行動進行驗收,對驗收發現排查不徹底、整治不到位的,一律重新組織排查整治,并在總結材料中提出批評,并納入我鄉目標考核范圍。
六、主要任務
(一)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
各村、各企業要分層次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形成完整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強化企業主體責任,加大對企業的監管力度。督促企業落實各項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落實各項責任措施,強化安全基礎管理;督促企業加大安全投入力度,提高企業本質安全。
(二)全面排查整改火災隱患
鄉政府要按照“屬地管理”、“一崗雙責”職責要求,對企業進行全面排查,重點排查消防安全責任制落實情況、規章制度建立和落實情況、消防安全管理機構和人員落實情況、設施設備運行情況、安全投入情況、安全教育培訓情況、應急預案制訂及演練情況等。通過排查,建立完善火災隱患排查治理臺帳。在全面排查的基礎上,經營企業應按照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要求,對消防安全隱患堅持邊查邊改,并制訂應急預案,加強隱患監控,嚴防消防安全事故的發生。重點抓好民爆、勞動密集型企業等生產經營企業和定點屠宰企業的車間、倉庫、辦公樓、職工宿舍樓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加強對企業的車間、倉庫、辦公樓、職工宿舍樓的火災隱患排查治理的督促、檢查和指導。督促企業落實隱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主體責任,落實排查治理責任制,建立事故隱患信息檔案,及時整治到位。全面建立隱患排查治理數據庫,對隱患的排查、治理、銷號實行分級管理、分級督辦,逐級抓好整改,并實行動態管理,建立火災隱患排查治理的長效機制。
七、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提高認識。各村、各企業要從講政治、保穩定、促發展的高度,充分認識抓好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艱巨性和復雜性,切實加強組織領導,采取得力措施,全面開展專項整治。要把抓消防安全作為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內容,消除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精心謀劃,周密部署,嚴密組織,扎實做好火災防控工作,及時發現并果斷解決苗頭性和局部性問題,提高火災隱患排查整治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隨著冬季來臨,社會生產生活用火、用油、用電、用氣大量增加,火災危險性陡然加大,火災起數較其它季節大幅提升,火災形勢日益嚴峻。尤其是近期發生在各地工業園區駐區企業的火災,火災荷載大,撲救難度大,財產損失大,社會反響大,對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造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為進一步加[!]強工業園區消防安全工作,切實改善工業園區消防安全環境,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加強領導,落實防火安全責任制
各地各部門要加強對企業消防安全工作的領導,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督促駐區企業建立健全各種防火安全組織,落實防火安全責任制,提高消防自防自救能力。要把對企業的消防安全工作納入到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年度工作考評之中,確保工業園區和園區內企業的消防安全工作落到實處。園區內企業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和《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的要求開展消防安全工作,規范內部管理,建立健全單位防火安全領導機構,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規程,明確各級消防安全責任制,并將責任落實到車間班組。組建群眾性的義務消防組織,配備必要的滅火器材,制定滅火應急預案并加強滅火演練。
二、加強規劃,把好行政審批源頭關
政府在規劃建設園區時,應加強規劃管理,嚴格實行行政審批。要將基礎消防設施規劃建設作為重中之重的工作來抓,要確保各工業園區內市政消火栓建設達標率100%。消防部門要為企業把好審核、驗收關并積極參與園區消防規劃和建設工作。要從加強建筑防火工程審核入手,消防監督管理人員要主動出謀劃策,把好建筑物的耐火等級、防火間距、消防水源和消防通道等審核關,杜絕先天性火災隱患的產生。建設、經貿、工商、安監等部門要把消防行政審批作為前置條件,未得到消防行政許可的項目一律不批,確保從源頭上堵住火災隱患。
三、加強檢查,切實消除火災隱患
結合冬防工作,加大對工業園區駐區企業的消防安全檢查力度,重點檢查企業工程是否依法辦理消防行政審批手續,消防安全責任制是否落實,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暢通,消防器材設施是否配置齊全并完好有效,“三合一”隱患是否存在,電氣線路敷設是否符合規定等。對發現的火災隱患采取因“患”制宜的方式進行整改;對拒不整改火災隱患的單位,建設、經貿、工商、安監、消防等相關行政執法部門要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嚴肅查處,對隱患嚴重的單位堅決予以關停。對確實沒有條件整改的單位,相關部門要與業主一道采取補救措施,確保企業消防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