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文創產品設計要點

文創產品設計要點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文創產品設計要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文創產品設計要點范文第1篇

[關鍵詞]博物館;文創開發;文化消費

作為中國第一座公共博物館,南通博物苑的建立是中國博物館事業發展史上的里程碑,集聚著南通作為中國博物館事業發祥地的驕傲與榮光。然而,在新形勢下,博物館的傳統優勢逐漸式微,如何在固本守元的基礎上,增強博物館的文創能力,是當前諸多博物館謀求自身發展和搶占文化建設高地過程中亟需思考的問題。

一、博物館文創開發的基本原則

博物館的公益性與社會性決定了其文創開發的社會效益第一性,而文創的發展又有賴于產品和服務對社會消費需求的滿足。這兩點都是博物館文創開發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一)以社會效益為前提,強調文化價值的嵌入性

2015年3月20日正式實施的《博物館條例》指出:“鼓勵博物館挖掘藏品內涵,與文化創意、旅游等產業相結合,開發衍生產品,增強博物館發展能力?!痹诤艽蟪潭壬细淖兞瞬┪镳^長期以來文創產品開發經營“名不正言不順”的尷尬處境,也為博物館發展文創提供了法律和制度保障。而《條例》對博物館在不違背其非營利屬性、不脫離其宗旨使命的前提下,可以從事商業經營活動的明確,也進一步強調了博物館文創發展要以社會效益為前提。

一方面,博物館文創發展的社會效益第一性,決定了文創產品和服務中所嵌入文化元素不僅要能最大限度承載、延伸和普及博物館的文化與理念,始終以“把博物館帶回家”和“推廣地方文化”為根本宗旨,而且要充分嵌入當前的社會文化語境,符合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和維護國家安全與民族團結、普及科學知識、傳播優秀文化、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要求。另一方面,博物館文創發展的社會效益第一性,也決定了文創作為博物館發展的新契機,不僅應是進一步拓寬博物館教育傳播渠道的有效方式,而且是進一步以經營性收入反哺博物館事業的重要手段,通過推進博物館傳統文化資源向文化資本的有效轉化,強化其文化經濟造血功能,能夠為博物館的發展和歷史文化的傳承提供持續有效的動力支持。

(二)以消費需求為導向,強化產品服務的創意性

在符號經濟時代,隨著消費者文化素養和審美品位的不斷提高,各種個性化、差異化和多樣化的需求日益增多,消費者對于選擇與消費文化產品的標準更為嚴苛,①更加注重產品所傳達文化符號及意義對個人文化價值的契合與認同。因此,博物館的文創發展要以消費需求為導向,認真分析人們文化消費的途徑與方式,針對性地對獨特文化元素進行挖掘、提煉以及從內容、工藝、包裝等方面強化創意的融入,打造暗合消費者文化訴求和價值認同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

同時,我們也注意到在博物館文創產品中那些單純只注重歷史性、知識性的產品或簡單滿足消費者吃、穿、戴、用功能性需求的產品越來越缺乏吸引力,文創產品與服務的創意性越來越為受眾所看重。而這種創意性不僅表現在對所嵌入文化元素現代表達方式的探索,還表現在產品價值的多元呈現,這就要求文創產品既要融合文化元素、現代設計和生活需求,還要兼具歷史性、藝術性、趣味性等。

二、博物館文創開發的基本思路

曾在不同場合多次指出:“要系統梳理傳統文化資源,讓收藏在禁宮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边@在一定程度上為博物館提供了文創開發的基本思路。

(一)以藏品為根基,挖掘文化內涵

藏品是博物館的根基,博物館文創開發首先應立足館藏優勢,挖掘具有獨特文化藝術價值和審美教化功能的文化元素,通過設計、加工與再造,生產具有特定文化內涵、實用性強的特色文化產品,不斷拓展自主知識產權產品品類,以滿足受眾層次、角度不同的文化需求。

當前南通博物苑以藏品為基礎的文創開發主要分為三類:一是根據館藏文物的尺寸、造型、色彩制作高仿復制品,主要側重于書畫作品、刺繡作品以及文物器型的復制,如《華簧梟千手觀音像》《羅聘設色觀音像》等為代表的觀音像系列復制品;二是保持文物原有造型及外觀特質,采用不同材質或規格制作的工藝紀念品,如以葫蘆式印香爐外觀為創意元素,設計鑰匙扣、書簽、U盤、便簽夾、吊墜等十余款方圓物語文具套裝,以“圓又不圓,方又不方,個中造型,規矩兩忘”傳遞出對青年學生群體“不為圓滑、方正、規矩所累,活出自我”的美好祝福;三是提煉文物的部分藝術表現特征進行創意再造,如以張秀繡《奉天牧羊圖》的圖案為元素,通過圖案的概念化,設計平板電腦包、麻布單肩包、鼠標墊、團扇等多款生活日用品,以“羊肥水美”表達對生活祥和、無憂的美好祝愿。

(二)以非遺為載體,傳承傳統文化

南通江海文化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豐富多樣的內容式樣,為博物館文創的發展提供了有效的材料來源,而藍印花布、木板年畫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因其獨特多變的表現形態,更是成為文創產品的有效載體,拓寬了文創的表現形式。

從地方傳統文化中采擷菁華,開發具有明顯地域特征和江海文化特色的文創產品和文化體驗服務,讓受眾充分感受南通江海文化的獨特魅力。如選取博物苑南館建筑造型、謇《家誡》與《營博物苑》詩的書法等元素,融入藍印花布藝術特點,設計花型布料、桌布等地方特色濃厚、實用性強的藍印花布文創產品。

(三)以史料為基礎,突出發展脈絡

一個多世紀前,為實現實業救國、教育救國的理想,張謇在家鄉南通創辦了實業、教育、慈善等一系列事業,并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和實物資料。如張謇為創辦各項事業起草的文稿和信函手跡,由張謇創辦的學校為學生頒發的畢業證書,張謇創辦的企業、學校、慈善機構的內外景歷史照片,這些史料也見證了早期南通城市的發展脈絡。

根據這些史料以及對其書法作品的征集與收藏,南通博物苑開發《張謇》《張謇創業基地探源》《筆正文心》等系列圖書,并圍繞張謇清末狀元身份,開發羊毫、狼毫等不同材質的狀元筆,以及酸枝木鎮紙等狀元文房系列產品近十種。同時,結合張謇創辦大生紗廠的經歷與南通中國紡織之鄉的稱號,與南府輕工合作開發系列紡織產品。

此外,與臨時展覽、社會教育活動相結合,突顯文化服務,也是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的方向之一,特別是社會教育活動有充實的活動內容、生動的表現形式以及愉悅的參與體驗,為文創產品的開發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是博物館進行文創開發需要重點考慮的方向。

三、博物館文創發展的趨勢

(一)突出現代技術運用

隨著科學技術的提高,數字化和網絡化的營銷渠道和手段已經為廣大消費者所接受,人們生活方式和消費行為習慣也隨之發生極大改變。這就要求博物館一方面要順應技術改變生活、改變文化的潮流,充分借助物聯網、3D打印等新技術和APP等各種渠道,使得文化產品、文化服務的生產、營銷方式更符合受眾對于文化產品內容和文化消費方式的多層次需求。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借助技術催生形式多樣的新的文化生產和消費方式,培育出新的消費人群及文化需求,引導和強化消費者對新的文化形式和內容的精神文化訴求。

(二)推進館際互助合作

文創的發展,單靠不同博物館自身的單打獨斗是行不通的,特別是對于中小館而言,要將眾多小舢板打造成文化產業的航空母艦,推進館際互助合作非常重要。館際互助合作更多強調資源的整合,包括文化、人才、資本等諸多方面資源的整合,明確各館優勢資源,優化資源配置,并根據博物館的不同定位,確定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創思路。對于具有通識性、普遍性的地方文化資源,則可以通過屬地不同博物館間的合作廣集創意,以量產來縮減產品成本,獲得價格競爭優勢,也有利于推動地方博物館文化產業向規?;?、集約化的發展。

(三)強化知識產權保護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于2007年公布的《博物館知識產權管理指南》,提出博物^的知識產權包括版權、商標權、專利與商業秘密等五個類型。博物館文創產業作為以知識產權為核心的文化產業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有賴于創意的保護和文化的積累,透過知識產權的創造與運用,完成其所欲傳達的文化特色和所欲達成的社會教育宗旨。②因此,隨著博物館文創產業的遍地開花,對博物館文創的知識產權保護與風險規避顯得愈發重要。這就要求文創工作人員首先要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意識,在文創產品的創作設計階段,要有意識地保留產品設計底稿、圖紙等權屬的相關證據,在作品完成后要對相關文創產品進行版權登記確認;對于計劃長期發展的產品形象、品牌標志等內容申請注冊商標和外觀專利,增大保護力度;對于委托作品、職務作品,應及時與設計人簽訂協議,明確權利歸屬,以減少權利糾紛發生的可能性;在圖像授權、合作開發和出版物授權等合作中,要規范博物館的知識產權授權與運營,對商品設計、審查、營銷等環節,要注重訂立嚴謹的合同條款和規范合同的審批流程,保護和監管博物館文創的授權使用。

[注釋]

①陳東、楊澤林、昝勝鋒:《文化暗合的原理及啟示》,《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1期,第108頁。

②張惠瑤、賀鳴:《博物館文創衍生品開發與知識產權保護問題研究》,《法制與經濟》,2016年第4期,第29頁。

[參考文獻]

[1]莫逆.文創開發的核心思路與設計要點[J].中國博物館文化產業研究,2015,(00).

文創產品設計要點范文第2篇

關鍵詞:5A級寫字樓;涵義;設計控制要點;配置標準

引 言

隨著上世紀90年代后期,我國經濟逐步走上快速平穩發展的軌道,國內房地產市場不斷放開,逐漸形成日益繁榮發展的態勢。一線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等為主的地區,5A級寫字樓市場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

回顧自2000年以來國內寫字樓發展的趨勢,基本保持供應平穩增長,需求旺盛、價格快速增長的發展態勢。雖然從2006年開始,陸續出臺一系列影響寫字樓市場的調控政策,包括《關于規范房地產市場外資準入和管理的意見》、《住宅禁商令》等的出臺以及受到2008年全球經濟周期性波動等影響,但在人民幣持續升值、外資尋找投資物業、基金整購寫字樓物業熱潮等諸多利好因素的帶動下,內外部投資需求持續活躍,不僅直接拉動了寫字樓的市場,而且使得高端5A級寫字樓市場呈現出快速繁榮發展的局面。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5A級寫字樓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寫字樓逐漸從零星開發發展到相當規模與層次,形成集群效應,吸引著各行各業的參與和互動,并成為中國經濟最富有活力與影響力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前期開發到后期經營,中國寫字樓正在發展成為真正獨立的行業,并在中國經濟轉型和節能減排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國民經濟中歸屬于高貢獻行業,在擴大就業,持久納稅,改善生活品質,提升城市品位,擴大當前內需和產業升級中發揮著先導作用。

那么,什么是5A級寫字樓?

5A中的“A”是automation的縮寫,即智能化或自動化。狹義的5A,也就是5A的本義,主要針對寫字樓智能化硬件方面;包括如下五項內容,指:OA(辦公智能化),BA(樓宇自動化),CA(通訊傳輸智能化),FA(消防智能化),SA(安保智能化)。

而廣義的5A,是指甲級以上品質的的寫字樓。它需要從6個方面來界定,分別是區位環境、樓宇品質、裝修標準、設備標準、業態配套及物業和開發商。

(1)良好的區位環境:包括商業環境、交通環境、辦公環境和人文環境。位于城市現有或潛在的商務中心區,周邊商業氛圍和業態良好的商業環境;配套便利的公共交通環境;鬧中取靜、環境優美的內部辦公環境以及周邊大學、研究機構、歷史遺跡等的人文環境,都是有利于營造5A級寫字樓的良好的區域環境因素。

(2)高端的樓宇品質:樓宇品質是指建筑物的物理狀況及品質,要求建筑質量達到或超過有關建筑條例或規范的要求。主要考慮的因素包括:建筑單體的外立面(包括風格、形態、用材、燈光等)、標準層平面(包括單層面積、層高、凈高)、建筑限高、裙房高度、大堂設置、核心筒布置、電(客)梯設置、停車場配置等,均要到達一流的配置標準;結構選型、柱距、進深等要安全經濟合理、且空間布局使用率要盡量優化。

(3)裝修標準:產品外立面、大堂的高度面積與裝修風格的協調統一,電梯間的裝飾與光感,辦公間、走廊與衛生間的裝修標準協調統一。裝修風格及材料選擇在注重體現高端品質的前提下,需注重與建筑風格相一致性,且環保節能、造價做到合理控制。

(4)設備標準:主要包括供電系統、空調系統、電梯、消防系統、音響系統、數據通信系統、安保監控系統、樓宇自動化體系(寫字樓5A級智能化硬件設置)等設備系統。

(5)業態配套:合理的業態布局能夠有效提高寫字樓的整體使用效率,有助于寫字樓項目的銷售、運營。近兩年來,建成的甲級以上寫字樓大部分都是集商場、餐飲、娛樂、辦公于一體的綜合性物業。目前,甲級以上寫字樓常規設置的商務生活配套設施有:會議室、郵局、銀行、票務中心、商店、娛樂設施、商務餐廳、員工餐廳等,很多還設置了專門的商務中心;體量稍大的,局部還會配置星級賓館,甚至公園、圖書館等。

(6)開發商和物業經營:5A級寫字樓的開發商多半經驗豐富并且資金實力雄厚,并且具有大規模房地產投資的豐富經驗。這些開發商或是海外公司如來自美國、馬來西亞、香港、韓國;或者有海外經營成功經驗的優質中國企業,如恒隆、和記黃埔、中信泰富、方興地產(金茂)、新鴻基、茂業集團、香江國際、華潤、萬達、萬通、綠地等等。選擇的物業公司多是經驗豐富且具一流知名品牌的物業管理公司;通過提供投資建議與咨詢服務,實現國際化物業管理服務和設施管理。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基本了解了5A級寫字樓成功運營的軟硬件設置要求,那么從設計角度考慮,我們需要如何把控此類寫字樓的設計要點和配置標準,才能真正實現5A寫字樓的設計品質呢?經過對國內外已建、在建的著名5A級寫字樓考察分析的結果,我們發現如下若干要點是5A級寫字樓的設計關鍵:

(1)形體與外立面:寫字樓的形體與外立面首先必須符合建筑物本身的功能需要,它是寫字樓的“臉面”,闡釋著一種文化的特征,注重的是美感,強調的是風格與個性。外立面主要需從如下幾個角度去打造:風格、形態、用材、燈光。在功能和整體形式上分類:高層、超高層建筑一般可明顯地劃分出三部分:樓下部(腳)、樓主干(身)、樓頂部(頭)。三部分有不同的功能和藝術形象特征:主干(身)有塔式、板式、墩式三大類,而各類形體又有很多發化方式。樓腳之裙房做法和樓頂的處理方法也同樣非常豐富。如果在設計中善于變化樓的各段形體,并把握住整體關系,則可創造出異常豐富的高層建筑形體,展現5A級寫字樓非凡的品質和個性。典型代表有:北京的大觀、香港的奔達中心、紐約世貿、吉隆坡佩重納斯雙塔、巴黎拉德芳斯大拱門等。

(2)平面構成:寫字樓產品在平面構成上可分為線生形和形生形兩種。其中,線生形是以基本線型的組合發化,可生出無窮發化的平面形式?;揪€型有兩種:直線、曲線。而形生形是以基本形為構形基礎要素,創造新形體的構形方式?;拘斡校赫叫?、矩形、正三角形、園形、菱形等。基本形經漸變、彎曲、切割、錯疊、群化、減切、伸展、拉壓等,可產生各種新的形式。而將原形作交合、取舍,也可產生許多新形式。不同的平面組合構成不同的建筑形體,從而形成極具特征及標志性的寫字樓產品。典型代表有:變平面式的舊金山泛美大廈、香港中銀大廈、北京的央視大樓等。

(3)標準層平面設置:5A級寫字樓的標準層平面面積多控制在1800~2000m2之間;標準層層高一般在3.8m以上,凈高基本達到2.8m以上;進深大于8m、小于12m,柱距一般大于8.4m。標準層平面的核心筒設置需位置合理、面積經濟合適,不宜過大。常用的布置方式有:中央布置、布置和綜合布置三種方式,可根據樓層形狀以及業態劃分來選擇??紤]到建筑單體高度因素,對于較高層及超高層建筑可以采用分層分區段劃分,可采用穿梭式電梯,以減少底部核心筒面積。

(4)結構體系的選擇:因5A級寫字樓基本都具備高層、大跨、大空間的特點,同時存在較多異形、懸空、懸挑等形體空間狀態,故在結構體系選擇方面,除必須滿足相關結構規范原則外,需同時考慮其造價成本經濟、空間利用率高、高層振動耦合效應處于合理范圍等因素。常用的結構體系有:框支剪力墻,框架剪力墻,框架筒體,筒中筒,框筒束體,剛臂芯筒框架,巨型框架,豎筒懸掛以及鋼結構等體系。

(5)裝修標準:包括外立面裝修及內部空間裝修。外立面裝修材質必然體現出明朗的外立面建筑風格。常用的外立面材質以鋁板、玻璃幕墻(部分為雙層幕墻)、高檔石材、面磚、涂料等為主,體現的建筑風格多為現代、簡約、大氣的特點,少部分會結合歷史、人文、環境等因素,具備一定的民族地域風格或其它。內部空間裝修主要包括大堂、樓電梯間、公共衛生間、辦公空間等室內空間的裝飾。大堂:地面常采用大理石、花崗巖、天然石材等,墻面常采用為大理石、花崗巖或高級墻紙等材料飾面,柱應包大理石、不銹鋼等材料;應有吊頂。樓電梯間公共部分的地面應為大理石、花崗巖、高級地磚或鋪高級地毯,墻面應為高級墻紙或高級漆(如立邦漆等),應有吊頂。電梯門套應有不銹鋼、大理石或木門套,電梯轎廂做較高檔裝修。走廊:用高級帶膠墊毯或石材地面,設高檔吸音材料吊頂。公共衛生間:配置進口名牌潔具,高品質、低噪聲,通長石材洗面臺,設通長面鏡、洗手液盒、電動干手機、手紙,高檔防水防潮吊頂、洗面臺、面鏡部位提高照度,墻、地面以高級瓷磚或石材進行飾面,前室空間能有余度滿足使用者理容要求。辦公空間:墻面耐擦洗壁紙或高級乳膠漆,高檔吸音材料吊頂,刷高級乳膠漆,塊狀膠墊地毯地面等。

(6)大堂空間:寫字樓的大堂空間不僅是它的另一張“臉”,同時也是寫字樓交通樞紐、動向導向空間。一個好的大堂空間應該是與寫字樓的實際定位、賣點訴求及功能實用性相輔相成的。根據寫字樓實際需求,也許會需要配一個車行大堂、或者雙層大堂、或者多入口大堂空間,等等。一般情況大堂的面積約占總建筑面積的1~2%之間;而挑高高度:一般大堂挑高為5~12m?;驹瓌t是:建筑高度100m左右,大堂高度占據底層2~3層高度;建筑高度200m左右,大堂高度占據底層3~4層高度;建筑高度200m以上,大堂高度/建筑高度約為7.5%。

(7)寫字樓衛生間:衛生間在寫字樓產品設計上容易被忽視,但卻是在使用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公共空間。除了在裝修設計上需滿足上述要求外,其數量指標也必須滿足規范設計要求,且離最遠工作地點不應大于50m,應有天然采光和不向鄰室對流的直接自然通風,條件不許可時,應設機械排風裝置。

(8)電梯的設置:電梯是中高層寫字樓中最主要的垂直交通工具,其數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核心筒的構成;電梯的設置取決于電梯的運力,而運力由4個因素決定:電梯的數量、每部電梯的容量、電梯的速度以及電梯的組合。建筑高度超過75m或層數在25層以上高層建筑的客梯應分層(奇數、偶數層)???,或按低區、中區、高區分區???;分區停靠又分分區直通和分區設轉換層停靠兩種方式。通過分區設置電梯,可以大大提高電梯的運行速度,減少電梯數量,實現減少核心筒設置面積的目的。

(9)寫字樓空調系統設置:空調的運行模式和計量方式直接影響著企業運營成本,其設置往往是客戶進入購買決定階段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寫字樓主要采用中央空調系統,配合新風系統。該空調系統以人體的舒適要求來控制房間的空氣參數,且需考慮整體美觀、檔次感視等因素。5A級寫字樓多選用的國際知名品牌的中央空調系統,如:美國約克、特靈;日本大金、三菱等品牌。

(10)此外,作為5A級寫字樓,智能化硬件系統上必須配置的系統還有下述內容:

①辦公智能化系統(OA):包括計算機網絡系統、會議中心系統、門廳多媒體查詢系統、地板網絡布線系統以及物業管理計算機系統等;

②樓宇智能化系統(BA):包括冷熱源系統、空調系統、變配電系統、照明系統、給排水系統、電梯管理系統、停車庫系統;

③通訊智能化系統(CA):包括雙向電視電話會議系統、共用天線電視系統、公共廣播系統、數字式用戶交換機系統、樓內移動電話系統、綜合布線系統;

④安保智能化系統(SA):監視電話系統、通道控制系統、防盜報警系統、巡更系統;

⑤消防智能化系統(FA):消防聯動、自動噴淋、自動報警等。

上述“5A”系統的合理配置、有效運用,是真正實現名副其實的“5A”級寫字樓的必要措施和手段,能真正體現產品的高端品質和現代智能化特質。

當然,要真正實現“5A”級寫字樓目標,單從設計角度把握,還是遠遠不夠的,需要綜合前述6方面因素全方位考慮。但在設計過程中,切實有效的落實好上述設計關鍵要素,卻是實現寫字樓“5A”目標的客觀前提和必要條件。

當前,隨著國家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上海等中心城市國際自由貿易區的設置,寫字樓集群項目迎來了新一輪的建設熱潮。從產品結構和分布來看,在政策支持下的產業轉型和升級中,類似企業獨棟、總部基地型的5A級寫字樓發展迎來歷史性機遇,市場需求日益旺盛。5A級寫字樓的開發建設不僅要遵循上述設計原則,還要根據自身特點,持續不斷的提升改進建設品質,走精品、高端、節能、環保、生態型及可持續發

展的戰略路線。

參考文獻

[1]房超.中國商業地產藍皮書.2009.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

[2]張雪松,趙世強.寫字樓市場分析方法討論.基建優化.2007.28.

文創產品設計要點范文第3篇

關鍵詞:紡織 創意產業 影響因素 路徑

紡織創意產業是紡織業滲入創意元素而生成的一個新興產業,是創意產業的一個分支,具有紡織與創意兩個產業的特征,是紡織與創意結合的產業。紡織創意產品必須體現創新創意,體現文化、藝術、科技對產品的滲透,具有知識產權,屬于紡織產品,主要涉及到面料花樣設計、服裝設計、家紡產品設計、紡織藝術品、手工藝、紡織業軟件與計算機服務等。紡織創意產業發展與創意產業一樣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有其自己的發展路徑。通過對浙江省紡織創意產業發展的影響因素分析,提出了浙江省紡織創意產業發展的路徑。

1.創意產業發展的影響因素與路徑研究綜述

1.1創意產業發展影響因素

Florida(2002)的理論認為,發展創意產業的關鍵在于城市創意階層。圍繞著創意階層的發展要素,R.Florida認為“3T”,即創意人才(Talent)、創意技術(Technology)和城市文化包容度(Tolerance)對于城市創意產業的發展至關重要[1]。G.Hearn等人(2004)則從動態的觀點出發,認為強有力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富于活力的創意人才群體、寬廣的信息交流平臺以及完善的風險投資體系是創意產業發展必不可少的幾大基本要素[2]。王志成(2007)等認為城市創意經營環境和城市創意資本基礎是城市發展創意產業的主要影響因素,而城市創意經營環境由創意氛圍、商務環境和知識產權保護等要素構成,城市創意資本基礎則由制造業基礎、人力資本基礎和技術資本基礎等要素度量[3]。

林明華,楊永忠(2012)指出影響我國城市創意產業的主要因素包括制度因素、人才儲備、城市開放程度、城市基礎設施水平[4]。方田紅,曾剛(2013)指出大城市內城創意產業集群形成演化的影響因素,在集群萌芽階段:影響因素有偶然因素、地租因素、地方特質;集群形成階段:影響因素有區域信息渾濁場、地方品牌的吸引力、價值鏈驅動;集群發展階段:影響因素有地租上升、網絡協作、外部聯系管道[5]。

綜合國內外的研究,創意產業的影響因素主要有人力資本的因素、產業發展的基礎設施因素、產業本身的特征因素、產業發展的技術因素、市場需求因素、創新創意氛圍的因素、各種政策法規的因素、知識產權保護的因素等。而在創意產業集聚發展方面還包括土地資源、地方特質等因素。

1.2創意產業發展的路徑

厲無畏,王慧敏(2006)提出創意產業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路徑和對策:構建文化生態,締造全景產業鏈;激發消費欲望,培育新型產業群;融入城市發展,提升區域競爭力[6]。邢華(2009) 提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路徑:通過挖掘文化內涵引領產業發展、以內容產業為重點帶動產業增長、以現代科技為手段提升產業發展水平、以版權貿易為主線整合產業鏈[7]。周蜀秦,李程驊(2013)指出應將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與城市經濟體系的重構、城市文化生態的建設有機結合起來,營造“創意場域”[8]。司晴川(2014)指出文化創意產業在美國發展的路徑及經驗:自由經濟政策支撐文化市場構架、跨國資本運作推動文化企業擴張、高新技術成果引領文化產品升級、創意經濟定位締造文化產業核心[9]。

楊永忠, 黃舒怡, 林明華(2011)提出創意產業集聚區形成的三階段假說,即單元聚集、界面構建和網絡發展。在三階段演變中,創意產業集聚區的演化程度不斷提高,從簡單的地理聚集到分工協作,直至新奇系統形成。對北京798創意產業集聚區進行了實證研究,發現798創意產業集聚區在進入第三階段的低層次網絡發展后出現的“自我毀滅”現象,實質是商業繁榮對藝術生產的排擠[10]。楊斌,鄧雅芯(2013)提出了文化創意產業園培育路徑,包括關鍵企業模式優化、企業合作模式優化、政府主導模式優化[11]。

于文(2013)指出依靠修改法律來化解創意產業版權危機的硬性方式已經失效,應當著重采用市場化解決路徑,積極發展以市場創制為基礎的版權集中許可模式與版權公共許可模式[12]。孫玉榮(2014)認為通過法律途徑對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知識產權進行保護是所有保護途徑中的最佳選擇,可綜合運用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商業秘密權、反不正當競爭等多種保護手段,選擇最合適的知識產權保護路徑[13]。

對于創意產業發展的路徑而言,學者從多個視角進行了研究,從整體視角來看,主要通過以文化為內容、科技為手段、創意為靈魂、版權為載體,在政府宏觀指導下,營造創意氛圍、激發產業需求、培育創意人才、構建產業園區,在不斷的創新中發展。從創意產業集聚區發展視角來看,存在單元聚集、界面構建和網絡發展三個階段,并在第三階段會出現一種商業對藝術的排擠現象。從知識產權保護的視角來看,存在法律與市場化兩種解決路徑。

而對于紡織創意產業發展的影響因素和路徑的研究不多,筆者(2012)通過問卷調研、描述性統計分析、因子分析和專家討論,認為紡織創意產業發展的影響因素,分紡織創意資本基礎和紡織創意經營環境兩個方面,其中紡織創意資本基礎方面有6個影響因素,包括紡織業基礎、市場需求基礎、計算機業基礎、紡織創意產業基礎、產業資本投入、知識資本;紡織創意經營環境方面有4個影響因素,包括政策法規環境、工作環境、商務環境、知識產權環境[14]。董錫?。?012)認為上海紡織創意產業發展路徑實現了三級跳,第一跳完成了從傳統紡織廠房向創意產業園區轉型,第二跳從傳統紡織業態向時尚創意紡織轉型,第三跳實現了傳統紡織工廠名稱更換、企業(園區)形態轉制、產業載體市場化運作一體化轉型發展[15]。

2.浙江省紡織創意產業發展的影響因素分析

2.1紡織創意資本基礎因素

2.1.1紡織業基礎分析

紡織業是浙江省支柱產業,有著眾多的產業集群,如余杭家紡產業集群、蕭山化纖紡織產業集群、寧波市區與奉化的服裝產業集群、溫州服裝產業集群、柯橋紡織產業集群、嵊洲領帶產業集群、諸暨大唐襪業產業集群、嘉興平湖服裝產業集群、海寧裝飾布產業集群、湖州織里童裝產業集群、桐鄉濮院秀洲洪合針織產業集群、蘭溪棉紡織產業集群等。浙江統計年鑒(2013)顯示2012年浙江紡織業與紡織服裝服飾業規模以上企業總數計6975家,占全省的19.11%;工業總產值7606.84億元,占全省的12.87%;出貨值2103.43億元,占全省的19.18%;利稅總額595.06億元,占全省的11.18%。從上述可知浙江紡織業有著厚實的產業基礎,企業數量與出貨值都占了全省近五分之一,但也發現工業總產值與利稅總額占全省比例較低,說明浙江紡織需轉型升級,提高產品附加值,從而提高工業總產值和利稅總額。

2.1.2紡織創意產業市場需求基礎分析

從上述浙江省紡織業基礎分析中可以發現,浙江紡織業涉及到各種紡織產業,有從事化纖紡織、棉紡織的,有從事家紡業的、也有從事服裝和服飾業的,浙江統計年鑒(2013)顯示浙江規模以上從事紡織業的企業數為4621家,從事紡織服裝和服飾業的企業數為2354家,這些企業對紡織創意產品的需求應是很大的。另外從全國來看,紡織創意產業市場需求應也較大,從中國統計年鑒(2013)中可知規模以上紡織業企業數有20435家,紡織服裝和服飾業企業數有14788家。但調研中發現市場需求尚存在問題:一是由于知識產權保護的缺陷,許多企業還是以仿制、盜版等方法來獲取紡織創意產品;二是由于本土的紡織創意產品還不能符合紡織企業的需求,部分需求外流至上海、廣州等地;三是由于許多中小型服裝、服飾企業多做外貿,以貼牌生產為主,不需要自己設計,沒有對外部的紡織創意產品需求。四是一些品牌大中企業,有自己的設計團隊,也不需要外部的紡織創意產品;五是一部分紡織企業對紡織創意產品的需求尚不夠強烈,需要激發。

2.1.3計算機業及相關產業基礎分析

根據紡織創意產業的特征,紡織創意產業的發展離不開計算機業及相關產業的支撐,尤其是信息技術與服務、科學研究與服務和文化產業。浙江統計年鑒(2013)顯示2012年浙江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法人單位數13814個、生產總值918.63億元;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法人單位數22771個、生產總值345.16億元;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法人單位數13077個、生產總值254.15億元;以2004年為基數100,以上三個產業增加值指數分別為336.8、295.4、382.2。從中國統計年鑒(2013)中可知以上三個產業法人單位數分別位列全國第4、5、4位??梢娬憬≡谛畔⒓夹g與服務、科學研究與服務和文化產業上均有厚實的基礎,對紡織創意產業的發展能給予有力的支持。

2.1.4紡織創意產業基礎與資本投入分析

2008年以來,創意產業在浙江省得到快速發展,紡織創意產業更是如此。紹興紡織創意產業基地已建成縣科創大廈、縣創意大廈、F5創意園,共計9萬多平方米,基地集聚了紡織花型、服裝、家紡等創意企業百余家。杭州余杭的中國品牌布藝總部基地,建設投資一期2.5億元,二期7.5億元,目前已入駐紡織創意類企業30余家,包括設計型、設計生產服務一體化型和高校師生創業型企業等。平湖服裝文化創意園,充分整合政企校會和市場等資源,搭建了一個支撐服裝企業的公共服務平臺,提品設計、技術創新、品牌營銷、電子商務等服務,首期建設3600多平方米。桐鄉濮院320創意廣場,主要招收服裝設計、信息化軟件開發、品牌策劃、知識產權服務、技術創新等企業入駐,首期建設5000平方米。還有杭州的116時尚設計創意園等。除了這些專業從事紡織創意產業的園區以外,在綜合性創意產業園區中也集聚著一批紡織創意企業,如下沙大學科技園,寧波和豐創意產業園區、溫州的浙江創意園等。再在創意產業園區以外,也存在著大量的紡織創意企業;在一些紡織服裝企業中存在著大量的紡織創意設計團隊,可見浙江省的紡織創意產業已有一定基礎和資本投入。

2.1.5紡織創意產業知識資本分析

中國統計年鑒(2013)顯示浙江省R&D人員全時當量228618人年,占全國10.18%,列全國第三;R&D經費5886071萬元,占全國8.17%,列全國第四;R&D項目數35582項,占全國12.38%,列全國第三;專利申請數68003件,占全國13.88%,列全國第三;有效發明專利數20553件,占全國7.41%,列全國第三;可見浙江省知識資本方面有雄厚的基礎。還有許多高校提供紡織創意產業知識資本,省內如浙江大學、中國美術學院、浙江理工大學、浙江科技學院、浙江工業大學、浙江紡織服裝學院、寧波大學、紹興文理學院、嘉興學院等,省外有東華大學、西安工程大學、北京服裝學院等,這些學校師生到浙江各紡織創意園區建立紡織創意實踐基地、創業基地,開展紡織創意培訓、設計、展覽和比賽等活動,有力支持了各地紡織創意產業的發展。調研中也發現浙江各地紡織創意智力資本還是有一定的差異,相對集中于杭州,而其他城市由于創意氛圍文化環境等原因,難以留住高端紡織創意人才。

2.2浙江省紡織創意經營環境因素

2.2.1紡織創意政策環境分析

浙江省及各地政府對紡織創意產業的發展非常重視,出臺了許多政策來支持紡織創意產業的發展。紹興縣于2008年就全面啟動紹興紡織創意產業基地建設,2010年《關于加快發展紡織創意產業的若干意見》,2013年紹興縣《加快經濟轉型升級的若干政策意見》都指出要加快發展紡織工業創意設計產業,扶持中國輕紡城創意園開發建設。杭州2008年召開打造“全國文化創意產業中心”動員部署大會,2010年《關于促進工業設計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了未來五年工業設計發展目標,重點支持絲綢制品和女裝工業設計項目。寧波2009年《關于加快寧波市工業設計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2012年了《寧波市工業設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服裝設計是重點扶持的工業設計項目。嘉興《2012年生產業工作要點》中指出重點圍繞紡織、服裝、皮革等優勢產業,加快規劃建設一批特色工業設計基地。溫州2009年就了《溫州市自主創新能力提升行動計劃(2009-2011年)》,2012年了《溫州市級特色工業設計基地認定管理辦法》,2013年《溫州市服務業發展行動計劃》,均提到要依托現有產業發展基礎,重點發展與傳統產業轉型密切相關的工業設計創意產業,如紡織服裝創意設計。

2.1.2紡織創意工作和商務環境分析

中國統計年鑒(2013)顯示浙江城市建設和環境保護情況如下:人均公園綠地達到12.47平方米,全國第九;用水普及率達到99.88%,全國第六;每萬人擁有公共車輛13.96標臺,全國第五;人均擁有道路面積17.88平方米,全國第五;用氣普及率99.49%,全國第五;每萬人擁有公廁4.18座,全國第五;可見城市建設和環境保護具有較高水平。在文化設施及服務方面:有線廣播電視用戶數占家庭總戶數的比重為83.89%,全國第四;人均擁有公共圖書館藏量0.98冊,全國第四;每萬人擁有公共圖書館建筑面積125.72平方米,全國第四;參加圖書館講座人次55.49萬人次,全國第二;參觀圖書館展覽人次290.47萬人次,全國第二;參加圖書館培訓人次11.19萬人次,全國第七;博物館個數166個,全國第五,博物館從業人員3624人,全國第六;博物館文物藏品967070件,全國第九;參觀人次3122萬人次,全國第七;藝術表演場館機構數271個,全國第一;觀眾人次1351萬人次;可見在文化設施及服務方面也具有較高水平,有較好的文化創意交流環境。在網絡通訊和物流服務方面:互聯網寬帶接入端口數2250.4萬個,全國第三;域名數343萬個,全國第一;互聯網普及率59%,全國第五;電話(包括移動電話)普及率152.40(部/百人),全國第三;快遞業務量81986.8萬件,全國第二。可見在網絡通訊和物流服務方面也具有較高水平。

2.1.3紡織創意法規和知識產權保護環境分析

浙江統計年鑒(2013)顯示有律師事務所1021個,占全國5.27%;律師工作人員15698人,占全國6.76%;聘常年律師顧問單位63978處,占全國14.28%;公證處92個,占全國3.06%;公證人員1186人,占全國4.47%;國內公證494958件,占全國4.42%。從上數據可知浙江除聘常年律師單位數外沒有明顯優勢。在紡織創意產業知識產權保護方面,雖然各地都下功夫進行了整治,但還是存在困難。多地實施了版權登記制度,但盜版事件仍有發生;專利申請由于紡織品流行趨勢變化太快,失去其保護效力;許多企業不愿展示其作品。

3.浙江省紡織創意產業發展的路徑分析

3.1依托產業集群發展特色紡織創意產業

如前所述浙江擁有許多紡織產業集群,有的是織布印花的、有的是制作服裝的、有的是生產家紡的、也有的是做服飾的,各有其特色,產品的設計開發、生產制造和品牌營銷各有其特點,因此浙江各地應依托自己紡織產業集群的特征,走發展特色紡織創意產業之路,發揮長處、做出亮點。

3.2樹立品牌意識激發全國及省內外市場需求

對紡織創意產品的市場需求關系到紡織創意產業的命運,缺少市場需求,紡織創意產業就不能持續發展。從浙江省紡織業基礎來看,對紡織創意產品的需求應是很大的,但由于如前述諸多因素導致需求不旺,其中關鍵因素之一是許多企業缺乏品牌意識,為別人加工做貼牌,不需要自己的創意產品,也就缺少了對創意市場的需求,因此首先需要樹立品牌意識,激發省內紡織企業的市場需求,這個市場潛力應是巨大的。另外也需要把市場擴展到省外和國外去,樹立紡織創意設計品牌,打出杭州女裝、寧波男裝、紹興印花、余杭家紡、嵊州領帶等設計品牌,激發省外和國外紡織創意產品市場。

3.3挖掘信息技術優勢構建版權交易平臺

基于法規、制度的知識產權保護失敗,以及紡織創意作品知識產權極強的時效性、易盜版性,采用市場機制破解這個難題不失為一種好的路徑。浙江有較強的信息技術優勢、電子商務發展快速,因此可以運用信息技術構建紡織創意作品數據庫與交易平臺,進行集中交易。單位或個人向交易平臺支付一定會員費,便可下載紡織創意作品使用;作者完成作品后可以提交交易平臺,經審核后,并可獲得一定稿費,知識產權轉交由交易平臺負責保護。由于紡織創意作品更新換代的快速和多樣性,以及下載者自身的利益,因此也不必過分理會下載者的拷貝行為。

3.4因地制宜適時推進紡織創意園區建設

創意產業園區建設已有好幾個年頭,有的持續發展,有的改頭換面,也有的已人去樓空,紡織創意園區也不例外,自有其發展規律,如前述“單元聚集、界面構建和網絡發展”,“開始是藝術,結束是商業”等。從對浙江省的調研來看,有的地方成立了紡織創意園區,規模有大有小、產業有專門的也有綜合性的;有的地方并沒有專門的紡織創意園區,只是綜合性的創意園區中有些紡織創意企業入駐,但園區外也存在著許多紡織創意企業。創意產業園區建設對本地創意產業發展有一定推動性,可以扶持一部分小微創意企業的成長,也可營造一種創新創意氛圍,因此各地可因地制宜,在紡織創意產業發展的不同階段,依據其階段特征,適時推進紡織創意園區的建設。

3.5柔性引進高端人才開發本土創意智本

高端人才需要高端的環境和成本,地方城市往往是缺少的,剛性引進花了許多成本但效益甚微,因此可以采用柔性引進的方式引進高端人才,既滿足了地方城市的需要,又方便了高端人才。另外應加強開發本土紡織創意智本,制定紡織創意人才發展規劃,從本土紡織企業中選撥培育人才,運用柔性引進的高端人才和國內外、省內外紡織創意教學資源,大力培養紡織創意人才,擇優培育本土高端人才。

參考文獻

[1] Florida R. (2002). The rise of creative class. New York: Basic books.

[2] Hearn G, Cunningham S, Ordonez D. (2004). Commercialization of knowledge in universities: The case of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Prometheus, 22(2): 189-200.

[3] 王志成,謝佩洪,陳繼祥.(2007). 城市發展創意產業的影響因素分析及實證研究,中國工業經濟, (8):49-57.

[4] 林明華,楊永忠.中國創意產業發展的影響因素及策略研究[J].華東經濟管理,2012(8):19-23.

[5] 方田紅,曾剛. 大城市內城創意產業集群形成演化的影響因素分析.華東理工大學學報,2013(5):39-45.

[6] 厲無畏,王慧敏.創意產業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J].中國工業經濟,2006(11):5-13.

[7] 邢華. 文化創意產業價值鏈整合及其發展路徑探析[J].經濟管理,2009(2):37-41.

[8] 周蜀秦,李程驊. 文化創意產業促進城市轉型的機制與戰略路徑[J], 江海學刊2013(6):84-90.

[9] 司晴川. 文化創意產業在美國發展的路徑及經驗[J].學習月刊, 2014(4): 30-31.

[10] 楊永忠, 黃舒怡, 林明華.創意產業集聚區的形成路徑與演化機理[J].中國工業經濟,2011(8):128-138.

[11] 楊斌,鄧雅芯. 基于知識轉移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培育路徑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12):166-170.

[12] 于文.創惹產業發展中的版困境解決路徑[J].出版發行研究,2013(12):70-73.

[13] 孫玉榮.大數據時代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知識產權保護的路徑選擇[J]. 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4(4): 54-59.

文創產品設計要點范文第4篇

【摘要】人類正在發生一場新的產業革命,這場產業革命不是把互聯網簡單應用到傳統產業領域,而是互聯網、物聯網、傳統產業三位一體的革命,智能制造是這場革命的典型表現。作為新產業革命的主要部分,智能制造不是偶然的、孤立的,而是與新產業革命的三個要件――勞動力知識密集化、勞動工具數字化、勞動對象服務化不可分割的。以智能制造為重要內容的產業革命向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國家都敞開了窗口。為了積極應對產業革命,為智能制造準備充分而必要的條件,應采取人力資源超增長戰略、輕資產優先增長戰略、政企合作創新戰略。

【關鍵詞】智能制造 產業革命 輕資產優先增長戰略 政企合作 工業4.0

【中圖分類號】F43/47 【文獻標識碼】A

【DOI】 10.16619/ki.rmltxsqy.2015.19.005

今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實施“中國制造2025”強國戰略,堅持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促進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開發利用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等技術。據新華社報道:“《中國制造2025》的總體思路是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以促進制造業創新發展為主題,以提質增效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為主線,以推進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簡言之,“中國制造2025”的核心是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的歐美版本

在“中國制造2025”出臺以前,智能制造在國際已經有多種版本,其中最主要的是歐美三國的版本,即德國的“工業4.0”、英國的“高值制造”、美國的“先進制造”。

德國的“工業4.0”?!肮I4.0”是德國面向2020年的高技術戰略,核心內容是智能化生產系統,即在系統或產品的生命周期內,相關信息通過網絡化實時傳給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隨時通過數據優化價值創造流。

根據《產品生命周期管理概論》作者烏爾里希?森德勒的觀點,理解“工業4.0”有四個要點,即第四次產業革命、信息物理融合系統(CPS)、物與服務聯網(IOTS)、機器對機器的通信(M2M)。

“工業4.0”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被稱為“工業1.0”,其標志是蒸汽機和機械生產設備;第二次工業革命被稱為“工業2.0”,其標志是電動機和大規模生產線;第三次工業革命被稱為“工業3.0”,其標志是電子、信息技術和高度自動化生產;第四次工業革命被稱為“工業4.0”,其標志是信息物理融合系統(CPS)和智能化生產。簡而言之,“工業1.0”是機械化時代,“工業2.0”是電氣化時代,“工業3.0”是信息化時代,“工業4.0”是智能化時代。

信息物理融合系統是互聯網發展的新階段。信息物理融合系統也稱之為智能技術系統,它不是獨立設備的集合,也不是單純的互聯網,而是由具備物理輸入輸出功能且可相互作用的元件組成的網絡?;ヂ摼W原來只限于傳統意義上的計算機,現在則是具備萬維網接口的任意設備。信息物理融合系統的基礎是數字通信技術,主要包括傳感器、執行器以及網絡化的智能組件技術。智能工廠就是把若干信息物理融合系統整合起來,形成更大的系統。

物與服務聯網是物聯網發展的新階段。物與服務聯網,就是所有的產品和服務都配備一個IP地址,通過標準協議彼此聯網,同時也和人聯網。物與服務的聯網,實質是基于數字技術的智能化服務。

機器對機器通信是指終端設備之間的數據交換。機器與機器之間的通信在電纜和傳統電器中早就存在,在“工業4.0”中,主要是增加了由無線服務和標準協議所建立的網絡。

根據德國《“工業4.0”白皮書》,實現上述內容需要解決五個方面的問題:價值創造網的水平整合,全生命周期內工程學的一致性,垂直整合和網絡化的生產體系,新的工作基礎設施,跨領域技術。①

英國的“高值制造”。英國政府面向未來的戰略是“高值制造”。“高值”是從價值形態上說的,“高值制造”就是高附加值的制造。“高值制造”是一場制造業的革命,它的產業形態是按需制造、分布式制造和產品服務化,它的技術形態是新興技術群、數據網和智能基礎設施。根據英國政府科學辦公室前瞻水平掃描中心的定義:“這場革命由新技術、新方法和新材料驅動,同時伴之以基于三維打印技術的本地化定制生產,走向產品加服務的商業模式――‘產品服務化’?!雹?/p>

“高值制造”戰略的主題是資源效率、制造工藝、材料集成、制造系統、企業模式。在主題之下,又分為若干新興技術群和產業領域。新技術、新工具、新方法、新材料使制造形態和商業模式發生變革。

數據網是第二次互聯網革命的主要內容。互聯網是第一步,數據網是第二步。數據網為數據和網絡文本添加結構和意義,基于通用互聯網協議實現各種數據、物體的互聯,同時把互聯網分成專屬的“網絡分區”,從而改變網絡的價值。

智能基礎設施與互聯網革命密切相關?;ヂ摼W是在現有的基礎設施特別是固定電話網絡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而互聯網的革命將深刻改變基礎設施,不僅是數據傳輸基礎設施,還包括數據處理、數據儲存和電力供應,主要是智能電網、傳感器網絡的推廣和應用,以及對現有基礎設施的“拆拼再利用”。

美國的“先進制造”。美國面向未來的戰略是高端制造。根據美國科技顧問委員會的定義,“先進制造系指一組活動,它們依賴于信息、自動化、計算、軟件、傳感和網絡等的采用與協調,并運用物理學和生物學開發的前沿材料和新興能力,例如納米技術、化學和生物學。它既包括以新穎方式來生產已經有的產品,也包括制造基于新興前沿技術的新產品”。③簡言之,“先進制造”是指采用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并利用新材料等新興技術生產新產品的系列活動。

“先進制造”與數字革命相聯系。美國工程院認為當前正在發生的數字革命有三個特征:計算能力的持續增長,通信和分析能力快速提高,機器人技術和控制系統的進步。數字革命使高速計算機、先進傳感技術和先進材料不斷進入生產過程,這必將變革價值創造方式和就業格局,極大地提高生產率。美國信息技術與創新基金會建議支持“數字驅動型創新”,包括數據收集、存儲、處理、分析、使用和傳播等技術研發。

據中國專家的實地調研,美國正在進入“新硬件”時代?!靶掠布r代,是以美國強大的軟件技術、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為基礎,由極客和創客為主要參與群體,以硬件為表現形式的一種新產業形態。這里說的新硬件,不是主板、顯示器、鍵盤這些計算機硬件,而是指一切物理上存在的,在過去的生產和生活中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人造事物。”④

上述智能制造的三種版本,“工業4.0”最優。各個版本雖然表述、重點有所不同,但我們由此可以得出三點基本結論:

第一,人類正在發生產業革命,這場革命不是把互聯網簡單應用到傳統產業領域,而是互聯網、物聯網、傳統產業三位一體的革命,智能制造是這場革命的典型表現。

第二,此次產業革命的根本特征是智能化,即原子世界與比特世界全面融合,人與人、人與物、人與服務、物與物、物與服務全面鏈接,基礎設施、生產過程和價值構成重新整合。

第三,數字技術是智能化的使能技術(或關鍵技術)。數字技術使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新應用、智能工廠、機器人、增材制造和軟件設計等眾多新技術成為可能,而眾多新技術的突破又反過來為進一步數字化提供物理和生物基礎。

智能制造與新產業革命

一段時間以來,智能制造成為熱詞,但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被簡單化。很多人以為只要把互聯網引入傳統產業,智能制造就實現了。這是從傳統發展方式理解的智能制造,而不是從新產業革命的意義上理解的智能制造。作為新產業革命的主要部分,智能制造不是偶然的、孤立的,而是與新產業革命的三個要件不可分割的。這三個要件,也可以說是智能制造的三大支柱,就是勞動力知識密集化、勞動工具數字化、勞動對象服務化。

勞動力知識密集化。所謂勞動力知識密集化,是指勞動力不僅接受過專業教育,而且還具有即時學習的能力,從而使專業知識交叉融合、知識與操作交叉融合。

在傳統工業化的發展方式中,研發、設計、銷售、服務等知識密集環節與制造環節相對分離,學科之間、理論與實操之間線性接續,互不交叉,因而需要的是專業型的員工。智能制造產業鏈是非線性的、矩陣式的,各個環節平行運行、交互作用、協同優化,生產系統的復雜性增強;由于分布式制造和產品服務化,產業鏈已不僅限于企業內部,而是跨企業、跨地域的。這就要求勞動力既要具有專業知識,同時又要有跨學科知識;既要有理論知識,又要有實際操作能力??鐚W科、跨專業、跨領域的復合型、主動型人才成為主要需求。這種新型的勞動力既是設計者、研發者,又是協調者、操作者;既懂軟件和硬件技術,又懂機械和制造技術。與自動化相適應的是專業化的人才,與智能化相適應的是復合型人才和能力型人才。

需要說明的是,智能制造并不取消專業性,而是在專業性的基礎上要求全面性,能夠融會貫通,理解全局。這種全面性之所以可能,是由于互聯網使海量知識資源能夠即時共享,只要愿意,人們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獲取所需的知識。E學習、APP學習、微信學習、游戲學習等新型學習、教育方式,為勞動力知識密集化提供了新的途徑和機遇,據《歐洲產業和企業數字轉型》報告,E學習市場在未來十年間將增加15倍,占全部教育市場的30%。

勞動力知識密集化在就業結構上體現明顯。據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的一份報告,美國高端產業雇傭了全美80%的工程師。美國由“從事科學和工程學、建筑與設計、教育、藝術、音樂和娛樂的人們”構成的“創意階層人士”,2000年已經占到就業人口的近1/3,歐洲平均也在25%~30%。美國創意產業的薪酬占到全美所有產業薪酬的將近一半,相當于制造業和服務薪酬的總和。⑤2011年,勞動年齡人口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美國為61%,俄羅斯為54%,日本為41%。可以說,科學家、工程師等專業人員在就業結構中已經居于主導地位。

生產工具數字化。所謂生產工具的數字化,是指數字程序控制的生產工具和生產工具的虛擬化,以及生產工具與虛擬生產工具之間的交互結構。例如,數控機床就是生產工具由數字程序控制;計算機輔助設計系統(CAD)就是生產工具的虛擬化。

工業文明的生產工具是大機器,而且是自動化的機器,生產裝置在無人干預的情況下自動運行,從而把人從繁重的體力勞動和有害的環境中解放出來。

這種情況在新產業革命中改變了。按照IBM工業研究院哈德?鮑姆的觀點,智能制造或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基礎是五種技術創新,即移動計算技術、社會化媒體技術、物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分析和優化技術。它們相互影響,從根本上改變了增值、商業模式和產業形態,也改變了生產工具的形態。機器裝備等勞動工具普遍使用信息技術、通訊技術和網絡技術,形成信息物理融合系統,包括高端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柔性制造系統等。數字化工具在生產的每一個環節和生活的全部過程,實時感知、分析、處理和控制,相互交流并與周圍環境交流,自動更改配置并存儲信息,分布式地自我組織,提供和執行全流程最優化方案。

生產工具的數字化使軟件具有了戰略意義,軟件的研發成本也占據了重要份額。西門子公司軟件研發的支出占了整個集團研發預算的大約40%,達到了40億歐元。據國外專家估計,當前純工業軟件的世界市場份額已達180億歐元,預測未來每年還將上升8%;工業型軟件在有關物流、安全和能源管理領域的額度已超過1000億歐元。⑥

生產工具的數字化也使生態文明成為可能。數字化使技術體系能夠通過提高單位資源效率的方法來增加產品總量,在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等全部經濟、社會過程中減少資源消耗和廢物產生,對廢物進行資源化和再利用,把物質消耗和環境污染維持在自然界自我修復能力的范圍以內。

勞動對象服務化。所謂勞動對象的服務化,是指勞動對象特別是勞動產品從物質單體變成從物質單體誕生直至回收的系統,而服務是該系統的主要部分。

工業化發展方式中的勞動對象,從動力上看,是大規模的化石能源特別是石油、天然氣和煤炭;從原材料上看,是大規模的鋼鐵、水泥等礦物質材料;從最終產品上看,是大規模的實物商品,所有產品都是物質實體,從研發、設計開始,在制造終端完成。

而在新產業革命中,產品變成與服務一體化的系統,這個系統包括實體產品,以及圍繞實體產品的服務。據陜汽公司提供的數據,目前平均一輛卡車的售價為30萬元人民幣,但卡車使用以后產生的成本是500萬,在卡車整個生命周期內,服務的價值占絕大部分。所謂整個產品生命周期,是指產品系統從產品設計、研發開始,經過制造、售后,直至回收再制造的全過程。

產品系統中的服務,主要包括單體產品服務――產前、產中、產后服務等,以及單體產品衍生服務――服務是主體,單體產品是載體或工具,還包括無產品服務――與單體產品無關、但經濟上有關的結構。其中單體產品服務是最核心的服務,產前服務是指產品的研發和設計,這是一個以產品為核心,制造商、供應商、用戶、創新者、投資者等利益相關者參加的設計、研發圈;產中服務主要是廠內和社會的相關生產;產后服務則是從產品誕生直到實體產品消失為止的服務“長尾”。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的一份報告,發達經濟體制造業服務類投入占到制造業產出的20%~25%,制造業崗位中30%~55%具有服務性職能,若加上外包服務,美國制造業服務類崗位已超過生產類崗位。據筆者實地調研,2014年,中國智能制造走在前列的陜西汽車股份公司,利潤的44%來自于產品服務。2005年世界著名傳統制造公司利潤的50%以上來源于服務活動,全球500強企業中56%的公司從事服務業。而且制造業企業的生產,越來越依靠金融、電信、物流等服務性企業,據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的一份研究報告,美國高端產業每個工人每年從其他商業服務中采購23.6萬美元的商品和服務,而其他產業的采購僅為6.7萬美元。

智能制造與中國機會

以智能制造為重要內容的產業革命,向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國家都敞開了窗口。同時,向中國敞開的還有另外兩個窗口,一個是巨大的經濟存量的轉型,另一個是工業化和城市化中后期帶來的經濟增量。如果說經濟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與前期刺激性政策消化期在同一時間重合出現,是老的三期疊加,那么,新產業革命的發生期、新發展方式的形成期、全面小康社會的建成期同時重合出現,則是新的三期疊加。如果說老三期疊加困難不少,那么新三期疊加則是機遇大于挑戰。

新發展方式形成期提供的第二窗口。新發展方式形成期的機遇首先是大規模實體經濟提供的載體空間。我國具有世界最大規模的實體經濟,面臨轉變發展方式。物質消耗和環境容量已經走到臨界區域;低端外部需求已經接近極限;單純以廉價勞動力、廉價商品和薄利多銷為內容的向下競爭,已經走到盡頭,加速形成新的發展方式上升為剛性需求。巨大的經濟存量要求經濟發展方式必須從以物質資源投入為主轉變為以人力和知識資源投入為主,即用無形資本替代有形資本,真正轉型為一個知識型、創新型、服務型的經濟體,實現智能型增長。

其次是大規模城市化提供的增量空間。2014年我國城市化率已經超過54%。如果按照每年轉移1000萬農村勞動力的速度計算,10年后還會有1億人口城市化。城市化必然引起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和經濟總量的巨大增長,也必然引起我國消費規模的巨大增長和消費水平的大規模升級,相應地也將對智能制造產生巨大需求。我國的城市化是在發達國家城市化完成以后開始的,又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城市化,有條件不重復、也不應該重復先發國家傳統城市化的老路,即先污染后治理、先粗放后集約、先發展后轉移的道路,而必須一開始就以智能制造、生態經濟支撐。

全面小康社會建成期提供的第三窗口。我國已經度過了溫飽階段,實現了整體小康,正在建設全面小康。2012年的統計公報反映,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消費的恩格爾系數都在下降,而且兩個數值越來越接近。從經濟規律來看,在溫飽問題尚未解決的階段,人們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生活資料領域,生產和消費水平比較粗放;而在溫飽問題解決以后,人們的物質消費不僅有較大的增長,而且會出現重大的升級,同時人們的非物質性消費也大幅度增長、升級。這就為智能制造、高端服務開辟了新的領先市場。

新三期疊加放大了智能制造的機會窗口。有一種觀點,認為我國制造業整體水平處于中低端,發展很不平衡,存在大量“工業2.0”產業,因此,中國智能制造只能分兩路走。一路是大多數弱勢產業,必須循序漸進,從“工業2.0”上升到“工業3.0”,然后到“工業4.0”;另一路,是少數優勢產業,有可能直接從“工業3.0”進入“工業4.0”。

除了上述兩路大軍以外,還有一路大軍,他們已經處于智能制造階段,雖然水平不一定是世界最高的。如華為、中興、陜汽、海爾,等等,他們是我國智能制造的第一方陣。

處于“工業2.0”階段的產業,以及城市化形成的增量產業,不一定按部就班地從“工業2.0”到“工業3.0”再到“工業4.0”,雖然也有這種可能性。由于新三期疊加,放大了智能制造的機會窗口,出現了“畢其功于一役”的現實可能性,即三路大軍幾乎同時進入智能制造階段。我們既要看到老的三期疊加,同時又要看到新的三期疊加,而且我國經過30多年的高速發展,已經處于新的歷史起點:整體上已經渡過溫飽階段,進入工業化和城市化的中后期,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帶來的科技人力資源紅利正在顯現,只要戰略選擇得當,經過扎實工作,三路大軍完全可以平行實現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的中國戰略

新三期疊加的窗口已經打開,必須采取必要的戰略,為智能制造準備充分而必要的條件,否則也可能喪失機遇。

人力資源超增長戰略。人力資源超增長戰略,就是在從2016年到2025年10年左右的時間內,通過投入和優化結構,急速使我國新增勞動人口普及高中階段教育,55%達到大專及大專以上文化程度。

如果持續使新增勞動人口的55%達到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就要求高等教育入學率,即在校大學生占該年齡段人口的比例,必須達到55%。國際上通常認為,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的毛入學率在15%~50%,普及化階段的毛入學率在50%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超過50%的國家,全球有54個;⑦經合組織國家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為55%。

人力資源超增長戰略具有現實可能性。一是由于新增勞動人口的減少,中國勞動適齡人口已經處于一個加速減少的時期。據專家預測,中國勞動適齡人口在2015年達到峰值,此后將開始減少,2020年后減少甚至會加速。實際上,從2012年開始,我國勞動適齡人口已經連續3年減少,分別減少了345萬、244萬、371萬。新增勞動人口的減少是個劣勢,但又是個優勢,即縮小了受教育人口的基數。二是我國具有適當擴大教育規模的公共財力和社會資本。新增勞動人口的減少和教育規模的適度擴大,使較大幅度提升入學率成為可能。

2013年我國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為86.0%。十一五期間,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平均每年增加近6個百分點,十二五前三年增速放緩,每年增加1個百分點強。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2020年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0%,在此基礎上,經過努力工作,每年增加2個百分點,到2025年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是可以做到的。

2013年,中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34.5%,與全球平均水平(2012年為32%)⑧相當。從2014年開始,全國本??普猩傄幠R堰_到當年年滿18歲人口的46%。如果全國本??普猩藬得磕瓯3衷?00萬,那么到2020年,全國本??普猩傄幠U籍斈昴隄M18歲人口的比例將超過55%,當年的高等教育毛入學率也將超過50%。十二五前三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平均每年增加近3個百分點。2020年以后,若使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每年增加1個百分點,到2025年中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可以達到55%。

人力資源超增長具有重大戰略意義,不僅可以使我國獲得自主創新所需的人力和社會基礎,而且還能夠使這種基礎從此長期延續。當新增勞動力資源50%受到大專以上教育以后,即使全社會勞動力走出減少期、再度進入增長期,新增勞動力受教育水平仍將保持在50%以上的高位水平,不會降低。這種社會遺傳機制,是人類文明進步規律之一。

實施人力資源超增長戰略的主要政策包括:

第一,實行中等專業學校義務教育。凡中等專業學校教育一律免費,爭取在較短的時間內,實行12年義務教育。

第二,發展多層次應用型大學。除211等高校按研究型大學重點支持外,其他普通高校和大量高職高專院校都應向應用型大學轉變。吸引社會資金特別是企業參加興辦多種所有制的高等職業和高等專業技術學校。應用型大學對人才的培養和科研活動經費少部分來自財政撥款,絕大部分是市場化的,根據企業訂單培養人才,根據企業合同開展設計、研發等創新服務。

第三,建立全民即時學習平臺。依托國家開放大學(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整合大學、中學、小學和職業教育優質資源,建立全民素質教育平臺,普遍開展學歷和非學歷的自學教育,隨時隨地向全體公民開放,三網融合,免費學習,知識共享,最大限度增強科學文化的正外部性,使一切有學習意愿的人,特別是廣大農民、工人、戰士、老少邊窮地區人民、低收入人群能夠與條件優越的人群一樣擁有優質教育機會。

第四,建立復合型人才教育模式。中學教育廢除文理分科,大學教育、科研、實習采取矩陣模式,學生可以跨專業、跨學科選課,也可以跨院系參加科研項目,跨領域參加生產實習,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大學依托企業建立教學、科研、實習基地,企業依托大學建立人才培養基地。社會教育、職業教育學用結合,以用為主,為制造業源源不斷地輸送適用人才。

輕資產優先增長戰略。輕資產優先增長戰略,就是把知識性、技術性資產置于經濟發展的首位,優先投資,優先形成生產能力,優先市場準入,使創新型企業在設計、研發、專利、版權、標準、品牌、培訓、服務等方面的輕資產投資超過設備、材料等重資產投資。

輕資產優先增長,是國際經濟轉型的基本趨勢。在制造業產業鏈中,重資產已經下沉到低端,而輕資產則上升到高端,而且以輕資產為核心的無形資產投資占比超過有形資產。據美國《科學與工程指標2014》顯示,知識與技術密集型產業占GDP的比例,美國高達40%,歐盟、加拿大、日本和韓國等主要發達經濟體為30%左右,而我國僅為20%左右。據英國學者的一份研究報告,2007年,英國私營部門無形資本投資為1330億英鎊,而有形資本投資為950億英鎊,無形資本投資占比58%,物質資本投資占比42%,前者高出16個百分點。2000年至2007年,英國私人部門生產率增長的2/3來源于無形資本投入。

我國具有輕資產優先增長的知識和技術資源。科技人力資源總量已經超過7000萬,世界第一;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超過13000億人民幣,居世界第二;高等學校2500多個,科研機構3600多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30000多個;2014年受理發明專利申請92.8件,連續4年位居世界首位;PCT專利申請量增長強勁,位居世界第三,占全球總量的11.9%;2004年至2014年(截至2014年9月)我國科技人員共發表國際論文136.98萬篇,位居世界第2位。

我國已經具有充裕的公共財力和社會資本。經濟總量位居世界第二,2014年財政收入11140億元,外匯儲備38430億美元;24個省市的地方總產值過萬億。此外,還有龐大的民間資本。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乐市| 永宁县| 普兰店市| 松阳县| 宁城县| 六枝特区| 新沂市| 贵南县| 奉贤区| 云浮市| 和田县| 体育| 射阳县| 南川市| 桑日县| 交城县| 芜湖市| 长宁区| 浦城县| 瑞安市| 舒兰市| 台安县| 池州市| 揭西县| 丹江口市| 公安县| 嘉兴市| 北辰区| 报价| 都江堰市| 饶河县| 马公市| 宕昌县| 富源县| 古丈县| 岳西县| 灵宝市| 乃东县| 赤水市| 平乐县| 卫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