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詞匯課教案設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創新; 思維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2)02-031-001
創新是在當今世界,在我們國家出現頻率非常高的一個詞,企業家、政府官員、大學教授、我們在座的同學,幾乎都念念有詞地創新。同時,創新它又是一個非常古老的詞。在英文中,這個創新Innovation,它這個詞起源于拉丁語。它原意有三層含義,一個,更新。第二,創造新的東西。第三,改變。那創新作為一種理論,它的形成是在20世紀的事情。由一個學經濟學、學管理學,大家比較熟悉的一個人,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熊彼特,他在1912年,第一次把創新引入了經濟領域。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能力是人的能力中最重要、最寶貴、層次最高的一種能力。創新提升了人民生活層次和幸福指數,推動了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促進了文化繁榮和人類文明,壯大了國家實力和國際競爭力。
在今天的教學過程中,我們也應引入創新這個詞匯。那么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引入創新呢,首先我們老師要備課新:備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條件,因此備課教案設計應具有知識性、真實性、趣味性、實踐性以及可操作性等特點。其次,我們老師要授課新。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學生的興趣,課堂教學中,我通過一些熟悉的人或事,他的學科相關聯的知識作為情境導入,開始就吸引學生的注意,調動了他們學習積極性,老師不吝嗇給學生一個微笑,多給問題學生多一點寬容和機會。再次,我們的老師要形象新:世界上最讓人心疼的不是刀劍,而是人的語言。一句話可能會影響孩子一生。過去老師居高臨下的權威角色,讓學生不敢與其公平對話是錯誤的。如今重新審視自己、重新定位,用誠心民主平等地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疼愛他們。所謂: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壞孩子是罵出來的。最后就是作業要新,如果說受教育的程度代表收入。那么堂上的作業完成的質量高低相當于學生們那節課的收入。
僅僅在教學上引入創新是不夠的,我們還要將創新思路引入到學生的生活中,特別是解題思維中。
解題教學時初中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數學教學的主旋律,數學的教和學,一集各學段的考試都離不開解題。數學教育家玻利維亞曾說:“掌握數學就意味著解題。”如何在數學解題過程引入創新思維呢。首先,老師要會選題,在選題的過程中,我們需堅持四個原則:
1.堅持典型性原則。例如:學習“列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應用題”之后,給學生介紹我國古代數學名著《孫子算經》上的一道題:今有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四十九足,問雞兔各幾頭?
2.堅持針對性的原則,選題要有的放矢,針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常暴露的問題,緊扣知識的易混和易錯點,使學生感受刺激,引發驚詫,從而引以為戒。
3.堅持綜合性原則。
4.堅持靈活性原則。選題的靈活性原則,即要求教師在選題的時候,題目的解法要多樣,是學生在掌握解題方法的訓練中抓住數學本質,強化知識,引導發散思維,提高學習能力。
僅僅是這樣是不夠的,我們老師還要教會學生數學思想方法。在初中數學解題教學中,常用的數學思想主要是:1.數形結合:解決數學問題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是根據數學問題的題設和結論之間的內在聯系,既分析其數量關系,又揭示其幾何意義,使數量關系和幾何圖形巧妙地結合起來,并利用這種結合,探求解決問題的思路的一種思考方法。2.分類討論思想。數學中的很多問題由于題設交代比較籠統,需要進行分類討論:另外,由于題意復雜,包含情況多,也是需要討論的。當然,我們也要注意轉化思想、方程思想、整體思想等。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情感具有兩種功能:一是信息功能,一是調節功能。所謂調節功能就是指具有支配、維持活動的作用。情感是認知活動的啟動、發展和維持的動力,對個體的認知過程具有組織或瓦解的效能,它能直接作用于學生的課堂行為,并能微妙地影響和改變學習質量。所以,一堂好課應是在飽滿的情感調控下的學生的主動學習和自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