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房地產公司管理規章制度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會計核算 弊端 解決方法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房地產業已經成為我國大型企業的重中之重。由于我國的房地產市場一直不是很規范,所以房地產業中的核算工作也一直做的不是很完善,沒有達到相關要求。與其他行業企業會計核算相比,房地產企業會計核算存在核算對象和核算內容上具有自己獨特的地方。從目前我國房地產企業現狀來看,會計核算仍未擺脫計劃經濟模式。會計核算滯后于市場經濟,對房地產企業來說,影響了企業經濟效益水平的提高,妨礙了現代房地產企業制度的完善。
一、會計核算在房地產企業存在的弊端
1. 數據統計不夠明確在有些房地產公司中,核算工作中最常見的毛病就是不夠深入細致,只講粗線條。這就使得一方面使當成本費用不實,造成當期收支不配比,不能真實地反映當期的收支結余和預算執行情況;另一方面使得對事業單位的資產和負債的反映不夠全面、不夠真實。企業財產與個人家庭財產經常發生相互占用的情況,企業的財產就像個人銀行,可以自由存取,不受任何限制,給會計核算工作帶來不少困難。
2.會計信息不夠全面和及時會計核算中的要點也是難點之一在于全面、正確地編制會計報表。有些房地產企業會計核算有違規操作現象。有些企業根本不設賬,以票代賬,或者雖然設賬,但賬目混亂。由于房地產企業的項目部大部分都在外地,數據的收集及傳遞較慢,所以有些房地產企業干脆設兩套賬或多套賬,不按規定使用會計科無視會計核算的一般原則,待攤費用、預提費用不按規定攤提,收入與費用不配比,人為操縱利潤現象經常發生,造成會計基礎工作整體性不強,最終導致房地產企業會計匯總報表不夠準確。
3.會計核算制度不夠完善我國有些房地產企業缺乏相互制約的財務監督機制。有些房地產企業的管理者常干預會計工作,會計人員由于受制于管理或受利益驅使,往往按管理者的意圖行事,會計的監督職能無法進行。有的建立了財務制度和會計制度,但是存在規定不到位等許多漏洞,單位會計出納由一人兼任,移交不規范,內部會計管理失控,給違法違紀行為造成可趁之機,使違規行為得不到及時地糾正,就可能導致職務犯罪的發生。有的制度設計上比較嚴密,但是執行上大打折扣,管理不到位。賒賬過多、過濫,不能實行統一有效管理。
二、解決房地產企業會計核算弊端的方法
會計核算是房地產企業內部制度的中心,為了是我國房地產的核算工作更好的進行,我們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 建立健全各項核算制房地產企業一定要轉變管理觀念,要視會計核算為企業管理的中心,而核算工作是會計核算的基礎,要制定一系列措施,把核算工作責任落實到人頭,把核算質量作為對核算員及項目經理的考核重要內容。企業應健全財務管理規章制度,強化財務管理的各項基礎工作,明確各部門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應承擔的職責,并賦予其相應的權力,以防范因財務管理系統不適應環境變化而產生的財務風險。在決策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影響決策的各種因素,確保決策制度的科學性建立。
2. 提高核算人員素質房地產企業中應設置高效的財務管理機構、高素質的財務管理人員。房地產企業應按規定設置會計機構,根據自身業務量的大小,配備足夠的、業務素質較高的會計人員。會計人員應不斷加強業務學習,熟悉會計的基本知識,以及行業會計制度,練好基本功,掌握操作技能,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形勢要求,同時不斷加強對政策法規的學習,嚴格按照會計制度和相關政策法規處理各種會計事項,不斷提高會計人員業務水平和職業道德素質財會人員要定期或不定期地檢查核算人員核算情況,督促核算人員及時、準確地搜集財務數據嚴格資金核算。房地產企業核算人員要正確地運用會計科目進行會計賬務處理,做好建造合同核算的各項基礎工作,適應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的需要,為房地產企業的各段工作做出貢獻。
3.引入先進的技術手段。我們要在工程施工中引入先進的電腦網絡技術,及時統計并輸入每天投入和完成工程量,在工程項目房地產過程中,為財務事宜注入信息化因素,在完成原始數據輸入工作基礎上,使計算機自動實行數據儲存、計算、傳遞等工作。
目前,房地產企業集團的內部機制不健全,嚴重制約了建筑企業的發展。房地產企業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中,更應該意識到企業成敗的關鍵在管理,管理的核心在財務。加強房地產企業的會計核算是房地產業走向國際化的必由之路。只有在完善的制度下,敢于嚴格按建設法規及會計法規去監督管理,認真履行基建會計核算的職責,督促有關部門依法辦事優化會計核算管理流程,強化支出行為控制,有助于提高建筑房地產企業的會計信息質量。
參考文獻:
[1]黃雄文.建筑房地產企業的財務管理初探[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 2009;09
一、城市規劃編制工作成績顯著。
規劃部門依據*市建設總體發展戰略規劃確定的城市發展方針和目標,加快推進各個層次規劃的編制。完成*市城市總體規劃,并通過國務院的審批;展開*市近期建設規劃、亞運會城市規劃綱要、中心城區八區分區規劃及控制性規劃導則的編制工作。完成蘿崗片區、花都片區、大學城南岸地區、新鐵路客運站、白云新城、新白云國際機場周邊地區、十區肉菜市場、原八區水源、固體廢棄物處置等一批重點規劃的編制。加快推進重要地段詳細規劃編制工作,完成珠江口地區城市設計深化、珠江沿岸景觀總體規劃、中山路沿線城市設計、白鵝潭周邊地區城市設計等一批城市景觀規劃設計,完成*市新城市中軸線、金沙洲、白云新城核心區等一批控制性詳細規劃,以及近期軌道線網、新客運站地區交通銜接規劃等一批交通專項規劃。完成14個中心鎮的總體規劃,全面展開15個中心鎮發展啟動區及重點中心村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工作。城市規劃體系日趨完善。
二、國土資源管理工作進一步加強。
國土部門完成*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前期工作,編制《*市經營性土地儲備規劃》,對今后5-10年經營性用地儲備作出了安排。并展開5個中心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試點工作,優先統籌安排中心鎮用地報批的農轉用計劃。全市土地公開出讓22宗,出讓面積43.86公頃,分別同比增長175%、335.5%。按計劃完成土地出讓金收取工作。積極辦理有關建設用地手續,尤其是對聯邦快遞亞太轉運中心、武廣客運專線、新鐵路客運站、天然氣、電力等重點項目,積極落實建設用地,全年共辦理上報各類建設用地885.9公頃,上級批準建設用地3222.8公頃,確保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的用地需要。繼續清理閑置土地,收回51宗閑置用地。對全市3450公頃存量建設用地進行全面摸查,并積極盤活。加大對違法用地查處的力度,已立案查處725宗,制止違法用地行為119宗。利用衛星遙感監測成果開展第五次土地執法檢查,全部查清遙感監測發現的問題,將35宗違法用地案件責任人移送紀檢監察部門處理,將26宗案件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再上新臺階。
*5年,建設系統各個部門、各個單位加強組織協調,努力克服用地審批和征地拆遷等各種困難,全力以赴推進工程項目的實施,較好地完成了年度256億元城建工作任務。
(一)軌道交通建設駛入快車道。按照到2010年我市將建設9條線路,形成超過255公里城市軌道交通線網的發展目標,地鐵總公司全力以赴,同時展開7條地鐵線路建設工作,建成開通2號線調整工程、3號線首通段(*東站至客村)、4號線大學城專線,新增線路里程22.65公里,使我市地鐵運營線路里程達到59.25公里。3號線可望在今年底全線建成通車。4號線22個工點已全部進場施工,5號線37個土建工點,已有35個進場施工。6號線試驗工點黃沙站和2/8號線拆解工程試驗工點南洲站已開工建設。廣佛線試驗段魁奇路站折返線土建工程已完成并通過驗收,車站主體結構已封頂。
(二)道路交通建設邁出新步伐。市政部門、高速公路總公司等建設單位,按照建設計劃,完成或基本完成了內環路廣佛出口放射線一期、廣清高速連接線、廣花放射線、南沙港快速路魚黃支線、機場高速北延線北段,臨江大道東延線、帽峰山二期、員村立交一期、永福高架聯絡線、大金鐘路定向匝道、花地大道北段、濂泉北路等12項重要道路工程的建設。展開了城市快捷路系統的科韻路和新滘南路西段以及新光快速路、華南路三期、廣汕路延長線、濱江東路延長線二期、石井大道、侖頭—生物島隧道、生物島—大學城隧道等16項重要道路工程的建設。展開了洲頭咀隧道、新洲至化龍快速路、花城大道延長線、獵德大橋系統、芳村大道、華南快速干線東側市政路、護林路二期等一批重要道路工程的前期準備工作。建設了廣園中、*大道北等9座人行天橋和侖頭、新港東路2條人行過街隧道,開工建設天河購書中心隧道等人行過街設施28項。建設了莊頭公園、人民公園地下停車場,長堤路停車場等多個停車場,展開了廣衛路、惠福西路等6個停車場的建設。與此同時,開展了天河地區的交通綜合整治和交通指示系統、行人誘導系統等交通管理設施工程和交通智能化系統的建設,進一步改善各種交通誘導標志和信號設置,提高了交通管理水平。
(三)大型交通樞紐工程建設進展順利。在各有關部門、單位的共同努力下,新白云國際機場二期工程、聯邦快遞亞太轉運中心、南沙港二期工程、沙仔島多用途碼頭、新鐵路客運站及武廣專線等重大工程項目建設按計劃順利推進,已形成部分工程形象。
(四)市政公用事業進一步發展。市政、電力等部門認真抓好公用事業項目建設,南洲水廠飲用凈水服務范圍進一步擴大,海珠區和越秀區又有20多萬人用上直飲凈水,全市共有30多萬人用上直飲凈水。北部地區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穩步推進,新鋪設自來水管道29公里。天然氣利用工程全面鋪開,新鋪設燃氣管道91公里。全面完成電力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計劃,建成110千伏以上項目25個,新建變電站8座,完成主網建設項目22個,新增主變容量2898兆伏安,鋪設輸電線路392公里。
(五)環境保護工程穩步推進。市政、環衛、水利等部門全力推進“碧水藍天”工程,加快水系治理。開工建設大沙地、龍歸、竹料、九佛和獵德三期污水處理廠,完成了石井污水處理廠的前期工作,鋪設污水管網90公里。目前我市污水處理能力為146.5萬噸/日,今年底上述項目建成投入運行以后,將新增污水處理能力63.5萬噸/日,老城區的生活污水處理率將達到100%。市內河涌截污和堤岸綜合整治工程按計劃穩步推進,完成27條河涌的截污工程,使截污河涌總數達到57條。整治河涌堤岸167.8公里,珠江堤岸88.1公里。珠江前航道已基本完成截污,水質明顯改善。環衛部門加快推進環衛基礎設施建設,興豐生活垃圾填埋場填埋四區建設進展順利;日處理生活垃圾1040噸、年發電量1.3億千瓦時、垃圾燃燒減量化達到80%的李坑垃圾燃燒發電廠已建成投入運營;大田山、李坑垃圾填埋場封場及覆綠工程已基本完成。廢棄物安全處置中心、建筑垃圾綜合處理場、餐廚垃圾資源化處理廠、金沙洲生活垃圾真空管道收集系統等環衛基礎設施的前期工作已全面展開。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工作取得顯著進展,在國家考核的27項創模指標中,已有26項達到或者超過國家考核要求,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32天,達到91%,同比提高7.9%,飲用水源達標率達到96.7%,同比提高7.2%。
(六)“青山綠地”工程和景觀工程建設成效顯著。由市政園林部門實施的117項“青山綠地”工程,大部分已經完成,新增莊頭公園、西焦綠化廣場、增埗公園、永泰公園、馬務村綠地等10個綠化廣場和公園,使全市公園總數達到183個。人民公園南廣場和東山口綠化廣場一期等綠化工程將在春節前完成。由市城管辦負責組織實施“拆違復綠”建設項目共492項,拆建復綠后,新增綠地面積75.55萬平方米。由市國土房管部門組織實施第一批338個采石場和149個采泥場的整治復綠工作已全部完成。環城高速公路、內環路、黃埔大道、東沙路、新滘南路等一批交通主干道沿線和廣佛、廣清、華南路、新光快速路四大城市進出口的綠化得到了改造和提升。完成了45座人行天橋和5條高架路的綠化,形成空中花廊。完善了南沙地區、東部產業區、大學城、會展中心等新城區的綠化體系。推進實施32項景觀工程,“歌德堡號”訪穗活動場地的洲頭咀、黃埔古港、南海神廟碼頭等場地的整治進展順利。港灣廣場、海心沙廣場、珠江前后航道兩岸景觀工程和光亮工程取得新的進展。*5年底,全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5.8%,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0.6平方米。
(七)新城區開發建設加速發展。南沙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快,已建成路橋項目15個、道路里程81公里;正在實施的路橋項目50個,道路里程153公里。區內道路主骨架已初步形成,汽車城、南沙港等大型產業基地及生活區的建設已初具規模。*大學城小谷圍島二期工程183棟250多萬平方米建筑,以及校區道路、電信、公交、環衛、中小學等配套工程已基本完成。白云國際會議中心、琶洲國際會展中心二期工程已經開工建設。科學城區內路網已基本完善,綜合研發孵化區的建設進展順利,農民新村建設已完成大部分工程,并投入使用。珠江新城的配套設施進一步完善,第二少年宮建成并投入使用,*歌劇院、新*電視塔、超高層西塔建設項目已動工建設;珠江新城核心區地下空間建設項目的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即將開工建設。金沙洲、從化新溫泉開發建設按計劃穩步推進。
(八)人防工程建設取得新的成就。人防部門結合新城區建設和地鐵工程,新建一大批人防工程項目。體育西路公共人防工程3個子項目的建設已全部展開;站前路—站南路工程總面積5萬平方米,已完成主體頂板結構。全市新增人防工程面積78.2萬平方米,人防工程總量達到436.5萬平方米,人均掩蔽面積達到0.66平方米,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的兩倍。
(九)中心鎮建設和“城中村”改造取得新的進展。市、區共同努力,分批次、有重點地推動中心鎮的規劃建設,市、區兩級財政共安排專項資金2.25億元,重點扶持中心鎮32個基礎設施項目建設。16個中心鎮的交通網絡逐步完善,朝著建設“設施完善、管理高效、環境優美、經濟繁榮的現代化新型城區”的目標邁出了新的步伐。通過送規劃、送設計、送服務下鄉,積極解決村鎮建設報建難問題,進一步規范了村鎮建設行為。加強對中心鎮綜合管理執法,有效地改變了亂占亂建,亂擺亂賣,污水橫流,垃圾成堆,有新房無新村,有建設無管理的局面。按照“一村一策”的原則,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蘿崗區玉樹、黃陂、石橋、斗園等村整體搬遷改造模式取得成功,政府統一組織建設農村公寓式住宅小區,實現舊村的整體搬遷改造。海珠區瀝滘村等7條試點村的改造已進入實施階段。46條重點整治的“城中村”消防通道整治工作穩步推進,消防設施進一步完善。
四、舊城區改造取得新的突破。
規劃、國土房管、建設等部門對*4年全市登記在冊的91.1萬平方米危破房,制定了用5年時間全面完成改造任務的工作計劃,已完成改造27.7萬平方米,占總任務的30.4%,安置住戶3749戶,直接受益9000多人。建立完善處理“爛尾地”和“爛尾樓”的工作機制,全市125宗“爛尾地”,已有119宗重新建設或進入司法處理程序,占總數95.2%。登記在冊的57宗“爛尾樓”,已有42宗得到盤活,占總數的74%。解放中路危破房等舊城成片改造工作進展順利,西焦煤場等地段得到了綜合改造,舊城區的環境面貌進一步改善。
五、城市綜合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
按照開展“城市管理年”活動的總體要求,以區、街為城市管理的主體,以營造適宜創業發展和居住生活的城市環境為目標,以長效化管理為核心,以開展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環保模范城市、國家文明城市活動為載體,完善城市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創新城市管理工作方法,綜合整治城市環境,加強城市綜合管理和執法,城市環境面貌顯著改善。
(一)城市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進一步健全。落實市委、市政府“屬地管理、守土有責”,“立足基層、重心下移”的工作要求,健全市、區、街城市管理機構和溝通協調機制,完善“兩級政府、三級管理、四級網絡”的城管體制,進一步形成了條與塊、政府與社會齊抓共管城市管理工作的良好局面。城管部門加快城市管理12319投訴服務網絡建設,覆蓋全市的投訴服務網絡聯動系統逐步完善,實現投訴服務GIS定位,在各區和各職能部門中建立起相應的高效快速反應處理機制。12319投訴服務專線全年共受理市民投訴9.3萬宗,日均受理投訴258宗,辦結率達到97%。
(二)城市環境綜合整治成效顯著。市城管辦組織規劃、國土、市政和城管綜合執法等有關部門,采取措施加強對村鎮違法建設的巡查監控,制止違法建設行為2800多宗,總面積80多萬平方米,共清拆違章建筑100多萬平方米,并清拆各種窩棚57萬多平方米。先后開展市政設施、機場高速公路沿線、市區鐵路沿線、閑置地塊和停建工地、門前市容環境衛生管理、“六亂”、環保等一系列專項整治行動,集中解決城市管理中的突出問題,有效地改善了城市環境。房管部門按照市的統一部署,組織全面整治出租屋,建立起全市房屋管理信息系統,規范了房屋租賃管理。城管辦等部門積極推進戶外商業廣告位置使用權拍賣和戶外廣告招牌整治工作,清拆違法廣告、招牌1100多宗,基本完成了高速公路出入口、交通主干道和“窗口”地區的戶外廣告整治工作。組織編制了環市東路、珠江兩岸等重點區域的廣告規劃,戶外商業廣告的設置和管理逐步實現規范化。
(三)社區環境發生了可喜變化。結合創建國家衛生城市,以清拆違法建設為主要任務,以社區為單位,啟動海珠區沙園、毛紡廠小區等32個住宅小區的環境綜合整治。將拆違復綠、完善市政配套、整飾屋頂立面,“三線”下地等社區環境綜合整治與引入現代物業管理結合起來,改善社區居住環境,實施長效管理。同時,全面開展衛生街區創建工作,對91個街道進行考核,33個被評為模范街區,社區環境面貌煥然一新。
(四)市容環境衛生管理進一步改善。環衛部門加大市容整治和保潔力度,拆除和改造防盜網28000多戶,總面積63.3萬平方米。整治亂張貼2400萬多宗。新建2座垃圾壓縮站,對13座垃圾壓縮站進行了改造,使全市垃圾壓縮站總數達到147座。全市清掃保潔面積達到5000萬平方米,水域保潔達到111公里,一、二級道路全部實行16小時保潔,步行街、火車站等重點地區實行24小時保潔。逐步理順“城中村”環衛管理體制,落實中心城區46條重點“城中村”的保潔經費,逐步完善環衛設施,實現城市化管理。中心城區生活垃圾日產日清,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市、區、街上下聯動,各個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對“爛尾地”和閑置工地的環境衛生進行綜合整治,落實整治責任,回填基坑,綠化美化,“爛尾地”和閑置工地的環境衛生保持了良好狀態。
六、建設行業管理進一步加強。
建筑行業繼續保持穩定發展態勢,全年完成建筑業產值609.3億元,同比增長15%,房屋施工面積565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4%,其中新開工225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8%。按照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目標,加大墻材革新和節能工作的力度,新墻材應用比例達到97%,節約土地2278.44畝,節能8.56萬噸標煤。
(一)建筑企業管理和有形建筑市場進一步規范。認真落實企業誠信信息備案制度,將企業誠信信息備案制與招標交易市場、施工現場管理聯動監管,嚴格市場清出機制,進一步規范了企業的經營行為。通過制定建設工程設計、施工招標文件范本,招標投標指引,完善企業誠信監管制度、工程擔保制度、最高投標報價制度,從源頭上防范投標人圍標、串標、買珠等行為,尤其是防范政府投資項目中的腐敗行為,為建筑市場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加大力度查處違法案件,對資料造假的37家企業及132名項目經理進行通報處理;取消了10個評標專家和2個業主代表的評標資格,查處了7宗串標案、2宗造假案和1宗規避招標案,對27個單位依法作出處罰,優化有形建筑市場環境,促進了*有形建筑市場的規范運作和健康發展,全年建設工程交易共計3135項,同比增長29%,中標價725.39億元,同比增長5%。中標價比最高攔標價平均降低11.44%,降低工程造價70多億元。建設工程應招標和應公開招標率均達到100%。
(二)質量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進一步完善質量監控體系,強化建設各方主體的質量意識,工程建設強制性技術標準得到了比較好的執行,確保了建設工程質量。積極開展建設工程“創優”活動,匯美景臺住宅樓、大學城房建一期、中醫藥大學學生公寓、省科技廳信息服務樓等151項工程獲市優良樣板工程獎,其中22個項目獲“五羊杯”工程獎。新白云國際機場航站樓、國際會議展覽中心獲得全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富力金羊花園C1-C4工程項目獲得國家優質工程“魯班獎”。
(三)安全生產管理進一步強化。通過建立和完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嚴格查處無證施工行為,對深基坑、高支模、人工挖孔灌注樁、特種作業人員、高空墜落、施工臨時用電等六個容易發生事故的環節和部位進行專項整治;建立工程動態監管信息系統,對重點項目和部位實施重點監控;加強對建設工地的安全督察,開展一系列安全生產大檢查活動,有效地遏制了施工事故。全地區建筑施工發生傷亡事故19起,死亡28人,同比分別下降44.1%和21%。遺憾的是發生了“7.21”海珠城廣場工地基坑坍塌傷亡事故,死亡3人。“7.21”事故后,我們認真吸取教訓,強化監管,對全市的1900多個在建工地進行“地毯式”檢查和整頓,根據檢查結果,對22個施工單位作出行政處罰,對25家企業暫停半年投標資格,將26家企業的嚴重不良行為記入信用檔案,注銷18家房地產公司的開發資質,進一步促進了安全工作的落實。通過整頓,安全生產形勢顯著好轉,事故宗數和死亡人數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77.6%和64.2%。
(四)清理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工作得到了落實。按照國務院和省政府的要求,積極采取措施,提前全部清還歷年拖欠的18.63億元財政性投資項目工程款。全市納入工程建設信息網統計的56.91元拖欠工程款,已清還44.17億元,占總數的77.62%。對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做到發現一宗,解決一宗,切實維護了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同時健全長效監管機制,把好新開工項目資金到位關和竣工驗收備案時的工程款支付關,較好地預防了新的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資行為。積極做好建筑行業勞保金調劑工作,確保了建筑企業職工參加社保的經費來源。
(五)勘察設計行業管理得到了加強。通過完善勘察設計行業管理規章制度,進一步規范了勘察設計行業市場秩序。認真推行初步設計審查制度、超限高層抗震專項審查制度和施工圖審查備案制度,把住了勘察設計質量關。完成施工圖審查1380多項,建筑面積2400多萬平方米;完成大、中型工程初步設計150多項,超限審查19項,基坑審查*多項,排除重大安全隱患61個。結合大型重點工程項目建設,積極推行設計方案國際招標,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和設計理念,引導設計單位強化精品意識,進一步提高了勘察設計水平。新白云國際機場航站樓獲得國家級優秀工程勘察金質獎,*抽水蓄能電站二期等多項工程分別獲得國家級優秀工程勘察和設計銀質獎。
七、建設科技取得新的成就。
積極創新建設科技,結合軌道交通建設、大跨度橋梁建設、地下空間綜合開發利用、建筑節能、超高層建筑等一系列重點項目建設開展科技攻關;在地鐵工程、新光大橋、新電視塔等重點工程中廣泛采用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極大地提高了城市建設的科技含量。地鐵4號線的直線電機技術,大學城的綜合管溝、“三聯供”能源綜合利用、市政分質供水、新光大橋結構新體系及主拱整體提升技術和金沙洲項目的真空垃圾收集系統等等,都是全國首創的建設新技術。去年我市建設系統共獲各類科技進步獎項27項,其中城市拆遷資源計劃管理系統等5個項目獲建設部華夏科技獎;地鐵2號線工程等9個項目獲廣東省科學技術獎。按照發展循環經濟的要求,積極推廣節地、節能、節水、節材新技術,率先在全省全面建立建筑節能設計審查備案和竣工驗收備案制度。圓滿完成全國建筑節能試點示范城市第一階段的工作任務,并順利通過驗收,總評成績優秀;在建設部組織的全國建筑節能專項檢查中,*市被評為優秀城市。
八、房地產業在規范中健康發展。
通過全面貫徹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控制土地供給數量,完善商品房供給結構;提高房地產信息的透明度,引導消費者理性置業;整頓市場秩序,規范開發經營行為,強化項目開發建設的全過程監管,嚴格實行市場清出制度,先后注銷123家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資質,保持了房地產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全年市場供求總量與結構動態均衡,投資與消費行為保持理性。全市完成房地產投資449.82億元,同比增長6.16%。商品房銷售面積539.1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4.20%;銷售金額278.01億元,同比下降3.54%;銷售均價5156元/平方米,同比上升12.40%。商品房空置總面積547.4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1.11%;其中,空置住宅251.26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6.07%,消化存量商品房成效顯著。
九、城市建設管理公共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