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養老金的最新調整方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20xx年江蘇省最新養老金政策省人社廳養老處處長朱華介紹,20xx年我省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調整辦法總體與往年一致。普調仍由固定額、與繳費年限掛鉤和與本人基本養老金掛鉤三部分組成。這一辦法既鼓勵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又合理控高抬低、防止差距過大,較好地體現了公平與效率相結合的原則。
固定額部分企業退休人員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統一標準,每人每月增加45元。朱華說,這部分將使得基本養老金水平偏低的退休人員的調整數額能得到一定保證。
與本人繳費年限掛鉤部分,企業退休人員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也采取統一標準,繳費年限每滿1年每月增加2.4元,不足36元的按36元發給。這部分主要體現長繳多得,繳費年限越長的,增加數額越多。
與本人基本養老金掛鉤部分,企業退休人員與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掛鉤辦法略有不同。企業退休人員統一按本人調整前月基本養老金的2.3%掛鉤,這與往年的做法一致;考慮到過去機關事業單位調整基本退休費全省同職務職級的退休人員都是一個標準,為了與原有做法保持適當銜接,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與本人調整前的月基本養老金掛鉤比例為1.8%,還有一部分與全省同類人員人均基本養老金掛鉤。
按照20xx年的方案,調整后20xx年全省700多萬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將增加6.5%左右,與國家規定的總體水平一致。其中,企業退休人員人均基本養老金增幅將超過7%,機關事業退休人員人均基本養老金增幅將控制在5.5%。專家分析,這種調整幅度也是為了縮小兩類人群基本養老金水平的相對差距。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7%、5.5%不是指每一位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都上調到這一幅度??傮w而言,基本養老金水平高的退休人員增加的絕對額相對高一些,但調整幅度將相對低一些,而基本養老金水平低的退休人員增加的絕對額相對低一些,但調整幅度將相對高一些。
20xx年北京退休養老金調整實施細則北京市人力社保局本年本市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具體調整方案。此次調整采取掛鉤調整、定額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辦法,對企業高齡退休人員適當提高待遇水平。調整后,本市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每月人均增加305元,平均養老金水平將提高到3355元/月。1、2月增加的養老金將隨3月份養老金同時發放到位。這是本市第23次連續調整企業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將惠及本市228萬企業退休人員。
掛鉤調整 按繳費年限普遍增加
今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繼續堅持與繳費年限掛鉤普遍增加基本養老金。根據規定,繳費年限滿20xx年及其以上的退休人員,繳費年限每滿1年,每月增加3.5元,保障多繳多得原則的落實。同時對于繳費年限不滿20xx年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一次性增加35元;對于繳費年限不滿20xx年的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一次性增加52.5元。
定額調整 按絕對額普遍增加
按照國家要求,今年本市采取了定額調整辦法,并向低收入群體給予適當傾斜,將退休人員20xx年年底前的基本養老金由高到低劃分四檔,分別是4550元(含)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100元;3550元(含)~4550元之間的每人每月增加120元;3050元(含)~3550元之間的每人每月增加140元;3050元以下每人每月增加160元。此次調整實施由少到多的絕對額標準逐漸加大傾斜力度,保障了待遇水平偏低的人員能夠適當多增加基本養老金。同時,為了兼顧公平,針對少數退休人員按絕對額調整養老金后低于下一檔的,還將進行差額補足。
舉例:關于北京退休金調整李阿姨,全部繳費年限32年,12月的養老金為3060元/月,按上面圖表第三檔標準,應上調140元,與原養老金相加為3200元。但與12月的養老金低于3050元的第四檔人員相比,他們上漲160元后,部分人員會高過李阿姨的3200元(3050元+160元),所以再對李阿姨提高10元,使她達到第四檔的最高額3210元。在絕對額的調整中,李阿姨實際每月增長的養老金是150元;再加上按繳費年限調整的養老金,實際共增加養老金262元/月。
20xx年調整(元/月)
底前(元/月)按繳費年限增加按絕對額增加調整總額調整后
分檔補足
30603.532=1122
適當傾斜
65歲以上多拿100至160元
針對本市退休時間早、年齡偏大的退休人員,為了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基本生活水平,自20xx年起,本市在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時均向高齡退休人員適度傾斜。今年仍堅持這一做法,對在底之前已經年滿65周歲及以上的高齡退休人員,在按照上述基本養老金調整辦法進行調整后,再次享受到100元至160元四個檔次的傾斜政策。即:65至69周歲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再增加100元;70至74周歲每人每月再增加120元;75至79周歲每人每月再增加140元;80周歲以上每人每月再增加160元。
北京社保養老公務員暫按并軌前金額領取養老金隨著各地紛紛宣布實行公務員事業單位養老金并軌,第一批領取養老金的退休公務員領取社保養老金的情況,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焦點。
《中國經營報》了解到,由于20xx年退休的公務員屬于中人,其繳納養老保險的年限不足20xx年。因其退休金的計算方式復雜,北京采用了暫時按照養老金并軌之前發放金額的方式,發放首批社保養老公務員的養老金。
由于全國范圍內也存在類似的問題,因此,未來針對公務員中人退休的一系列復雜的計算辦法,還將由各地人事部門組織培訓,落實執行。
專職培訓
也有相當一部分的處級公務員負增長,需要漲薪100元。
金額不變
所謂中人,是指建立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之前參加工作,之后退休人員。
今年退休的人仍然按照原先的計算辦法發放養老金。北京某政府機構人士向表示?,F在退休的人(指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屬于中人,所以養老金的計算比較復雜,需要有一套計算方式,所以對于現在退休人員來講,執行新辦法還沒有那么快。參與公務員雙軌制改革討論的人士向透露。
所謂中人,是指建立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之前參加工作,之后退休人員。這源于公務員事業單位養老制度改革。20xx年1月14日,國務院下發《關于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下稱《決定》),按照《決定》的要求,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將與企業員工一樣,繳納社會保險。
《決定》指出,基本養老保險費由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單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單位繳費)的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20%,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個人繳費)的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8%,由單位代扣。按本人繳費工資8%的數額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
一項數據統計顯示,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單位)、事業單位及其編制內的工作人員,近4000萬。而政府財政在繼續負擔老人的退休金,同時,還承擔為中人和新人繳費。所謂老人,即是在并軌之前退休的機關事業單位人員。
這意味著4000余萬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從20xx年10月起就須按月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滿20xx年,達到退休年齡后,可按月領取養老金。這些人中,最復雜的就是中人如何發放養老金的問題。前述人士表示,中人繳納基本養老費繳納都不足20xx年。
據了解,中人養老金的計算方式涉及工作級別、工作年限等多個復雜因素。計算雖然比較復雜,但還是要基本保障,中人退休與之前的待遇不會變化太大。該人士表示。
由于計算復雜,所以相應的工作人員需要進行一定的培訓,才能夠完成中人的退休金計算工作。前述人士表示。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培訓的說法在政府機關內部多有流傳,但目前未下發通知。
應該很快。前述人士補充,不久前,人社部發言人李忠表示,由于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有差異,而且現在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剛剛起步,所以這次基本養老保險調整就需要充分地考慮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的平衡,充分考慮地區之間的平衡,還需要充分考慮機關事業單位改革前和改革后待遇調整辦法的銜接等因素,所以具體的各個地方企業的調整辦法和機關事業單位的調整辦法可能會略有差異,而且對于個人來說,由于繳費年限或者工作年限的不同,養老金水平也不同等因素,實際調整的水平也會存在一定差距。
此前,財政部門曾對公務員進行了一次加薪。從20xx年7月中旬起,北京市開始逐級部署公務員漲薪工作, 但漲薪對于基層公務員并非想象中有較大力度。
漲薪后,多數科級公務員扣除養老保險后,是負數,負幾十元到100多元不等。參與漲薪的人士向透露,現在,按照規定,最低漲薪100元,所以,不足100元的都會補足100元。
不僅僅是科級公務員陷入這種尷尬,也有相當一部分的處級公務員收入負增長,需要漲薪100元。此前,人社部高層曾多次表示,漲薪是為了配合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
繼續深入
改革的辦法是需要逐步提高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
在養老金雙軌制并軌前,機關事業單位人員與企業職工養老金差距較大,其明確表現在,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退休金的替代率遠遠高于企業單位退休人員。
計劃經濟時期,我國企業基本上都是國有性質,企業職工是單位人,在職時的工資、退休后的養老,完全由單位負責。1991年,國務院頒布了《關于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規定社會養老保險費用由國家、企業和個人三方共同負擔,實行社會統籌。企業職工養老從單位保障邁向了社會保障。
李忠對外表示,推廣養老金實施到位后,并不是人社部的收尾工作,未來還有一系列的改革。今年調整養老金工作實施到位后,我們還將及時總結各地的經驗,加快研究建立兼顧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等各類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的合理調整機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兼顧各方的承受能力,合理調整養老金水平,并且進一步完善養老金調整的辦法,逐步平衡各類退休人員的待遇。
曾參與養老金并軌討論的人士向表示,改革的辦法不是降低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而是需要逐步提高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截至本報發稿時止,人社部未對本報的相關詢問予以回復。
撥打北京社保熱線詢問相關問題,被告知北京尚未有公務員退休人員養老金新辦法的通知。
改革屆滿兩年 事業單位養老金并軌進展緩慢如果從20xx年10月啟動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并軌改革開始計算,到20xx年9月底時,這項牽涉甚廣、又關系到社會公平等敏感議題的重大改革即將屆滿兩年。但是,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高并軌進展,卻沒有想象中的那么迅速。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下稱人社部)編制的《中國社會保險發展年度報告20xx》(下稱《報告》)顯示,截至20xx年底,參加養老保險制度的機關事業單位人數,僅比剛剛啟動改革的20xx年多出60萬人。部分省市在啟動改革的20xx年,機關事業單位參保人數為零。這與基數龐大的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數形成鮮明對比。
參與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并軌改革前期工作的一位權威人士向《中國經營報》記者透露,部分邊遠地區由于財政困難,再加上中央財政的轉移支付不能很快到位,所以導致這些地區無法及時支付用于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并軌改革的資金,從而使這項改革進展相對緩慢。
并軌緩慢
20xx年10月,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并軌正式實施。所謂并軌是指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實行和企業職工一樣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此前兩者存有2到3倍的養老金收入差距。
社科院公布的《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xx》中顯示,從機關參保人數占參保人數總比例上看,20xx年,北京、甘肅、新疆兵團、安徽、青海、廣西、寧夏和吉林均為零。同時,該報告還顯示,從事業單位參保人數占總參保人數的比例看,北京、青海、廣西、寧夏和吉林仍然為零。
此外,根據人社部公布的《中國社會保險發展年度報告20xx》顯示,20xx年底機關事業單位參加養老保險制度的人數,僅僅比20xx年增加了60萬人。作為改革推動的元年,這一數字與社會預期有一定差距。據人社部統計, 截至20xx年底,全國公務員716.7萬人。此外有數字顯示,事業單位人數超過3000萬,其中大部分人員在過去已經參加養老保險。
記者根據社科院《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xx》中提供的數據進行計算,其結果顯示,20xx年底前參保的機關公務員不足300萬人。20xx年60萬人的新增人數,也是在這不到300萬人的基礎上增長。這與數量龐大的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總量對比鮮明。
人社部20xx年6月公布的《20xx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xx年底,全國共有公務員716.7萬人。而實際上,60萬新增的養老保險人員還有相當一部分是事業單位人員。
但是,20xx年,全國的多數省份出臺了養老保險改革的并軌方案。對這一增長緩慢的情況,一位參與此項改革討論的人士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錢還沒有打到公務員養老保險基金的賬戶上。
為此,記者詢問一位機關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該人士表示:職工繳納的養老保險資金還在我們自己的賬上掛著,沒有被劃撥走。對這一原因,該人士解釋,有一部分人群還需要退補,所以沒有及時完成。
該人士還表示,所有養老金扣除是從20xx年10月開始的。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中指出,從20xx年10月1日起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進行改革;機關事業單位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由單位和個人共同繳費。
按照規定,單位按工資總額的20%繳費;個人按本人繳費工資的8%繳費,而單位繳費部分來自于財政。但這并不是并軌緩慢的唯一原因。而另一部分原因是有一些邊遠地區,地方財政困難,轉移支付資金不到位,繳納保險的錢不會立即打進去。前述參與并軌問題討論的人士表示。
地方養老持續承壓
《中國經營報》記者獲悉,財政部下屬機構不久前進行縣級城鎮調研時發現,部分地方養老金的發放存在一定的壓力。通常情況下,在養老保險基金出現問題時,地方財政會予以補貼,但是有些縣里的財政連工資都發不出來。前述人士表示。
我們把全國分片進行調研,分為了東、中、西、東北四大片進行調研。該機構負責人透露主要集中在縣級地方。調研結果并不樂觀。而養老保險基金在發生收不抵支的情況下,通常會依靠地方財政,但是地方財政也非常困難。剛性需求越來越大。
前述參與并軌改革討論的人士向記者表示,一些貧困地區會通過轉移支付,來彌補養老保險基金。所謂轉移支付是指各級政府之間為解決財政失衡而通過一定途徑轉移財政資金的行為。
有的時候轉移支付截留或者批復晚一些,都有可能導致資金上交晚一些。 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鄭文凱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他們所管理的不是養老基金的撥款,主要是貧困地區項目的撥款。這種撥款周期通常是每年9月審批,到第二年三四月份,到達貧困縣,在此之前,當年的扶貧資金投入的70%的量,提前下撥到各地。到去年已經超過80%提前預撥到省。
來自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公布的最新監測顯示也表明,今年上半年,國產汽車價格總水平持續走低,降幅較去年同期有所加大,預計下半年其價格將隨產能的逐步釋放而不斷走低,但降幅將比上半年有所趨緩。
以奧運倒計時一周年為主題的特許商品火熱上市
8月8日是奧運會倒計時一周年的日子,在這一天,奧組委推出了包括貴金屬、徽章、紀念章和珠寶首飾等十余款以倒計時為主題的特許商品。
琳瑯滿目的商品中,徽章和紀念章特別引人注目。在各款徽章上可以看到,有代表北京傳統城市建筑元素的頤和園、長城、故宮和四合院的圖案,還有印著福娃吉祥物和國家體育場“鳥巢”等中國符號的圖案。奧運設計師們將熟悉的傳統民間文化元素,如老北京的沙燕風箏、平安鎖、五福臨門等與奧運吉祥物巧妙地融合在紀念章中。此次推出的徽章均為限量版,產量從2008枚到10000枚不等。
除此之外,此次的吉祥如意金銀突出了“福”,將一個“?!弊衷O計在吉祥如意上面,代表了福氣、福運和幸福,這些特許商品都是用貴金屬制造,因此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以奧運倒計時一周年為主題的特許商品將于奧運倒計時一周年之際在奧運特許商品店出售,詳細信息可以上北京奧組委官方網站省略查詢。
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將調整到963元
中國勞動保障部有關負責人8月10日表示,自2005年起到今年,國家連續三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企業月人均養老金將從714元提高到963元。
按照國務院的部署,今年7月1日起,全國企業退休人員普遍提高基本養老金,并務必在8月底前將今年增加的養老金發放到企業退休人員手中。
勞動保障部數據顯示,1998年至2006年,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征繳收入由1353億元增加到4599億元,各級財政補助由24億元增加到948億元,參保離退休人數由2727萬人增加到4264萬人,基本養老金發放額由1512億元增加到4199億元。從明年起,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將再連漲三年,且漲幅高于前三年。全國總算賬,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平均水平將超過每人每月1200元。
麥當勞員工下月加薪
從今年9月1日開始,麥當勞在中國內地815家餐廳的大部分員工都將獲得加薪的待遇。這次調整后,麥當勞在各地的最低工資將比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高出12%至56%不等,麥當勞這次工資的漲幅平均增長30%,涉及麥當勞在華95%的員工,總數超過4萬人。而肯德基、必勝客等餐飲連鎖公司尚未公布提高工資薪酬的具體方案。
據內部人士介紹,這次加薪是因為業績增長后回饋員工,據聞,隨著汽車餐廳銷售額的大幅提升,今后給員工和餐廳管理人員的回饋還會更多;同時,近期部分物價上漲導致的生活成本增加,也是麥當勞在為員工加薪時考慮的因素。
藥監局 全國僅有四家網站有權網上賣藥
中國企業年金起步較晚,2000年《關于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的試點方案》正式提出“企業年金”的概念,2004年《企業年金試行辦法》和《企業年金基金管理試行辦法》,確立了中國企業年金制度的基本框架,提供了政策依據。人保部統計,截至2013年3月末,全國共有5.75萬戶企業、1933.53萬人參與企業年金,積累基金規模5113.75億元。但相比中國現有的2000萬家企業的數量來說,所占比例不足0.3%,規模非常小。而成熟市場國家60%以上的企業都設計了企業年金計劃。其中美國企業年金對勞動力的覆蓋率達到57%,英國達到60%,德國達到65%,法國達到80%。企業年金的覆蓋面一直非常有限,稅收優惠激勵不足和針對中小企業而設計的計劃發展滯后,是導致企業年金發展過慢的兩個重要原因。根據相關規定,企業年金由企業和員工共同承擔,單位繳費一般不超過上年度工資總額的十二分之一(相當于工資總額的8.33%);單位和職工合計繳費一般不超過上年度工資總額的六分之一(相當于工資總額的16.7%)。中國關于企業年金的最新優惠政策規定,企事業單位在為全體職工繳付的企業年金或職業年金單位繳費部分,在計入個人賬戶時,個人暫不繳納個人所得稅。而個人根據規定繳付的年金個人繳費部分,在不超過本人繳費工資計稅基數4%標準內的部分,從個人當期的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在個人達到退休年齡時,將對個人實際領取的企業年金或職業年金征收個人所得稅?!锻ㄖ芬幎?,按月領取的年金,將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適用的稅率,計征個人所得稅。按年或按季領取的年金,將平均分攤計入各月,每月領取額全額按照相應稅率計征所得稅。此外,在超過《通知》規定標準繳付的年金單位繳費和個人繳費部分,應并入個人當期的工資、薪金所得,依法計征個人所得稅。
二、歐美發達國家養老儲蓄稅收優惠政策
(一)美國養老儲蓄政策美國的養老儲蓄政策主要包括三種:401(K)計劃,如果雇主沒有提供這一計劃,雇員可以參加個人退休賬戶(IRA)以及為自雇人士(如獨資、個體戶)提供的基奧賬戶(KeoghAccounts)。三種類型的賬戶針對的對象不同,但是稅收優惠政策基本相同。以401(K)計劃為例介紹美國的養老金稅收優惠政策。401(K)計劃中,允許雇員將一定比例的工資薪金存入賬戶,繳款只要不超過限額是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的。雇主也按照一定比例為職工繳存養老金。養老金的投資收益是免稅的。提款有一定時間限制,59.5歲之前不允許提款,但是如果發生死亡、永久傷殘、大于年收入7.5%的醫療費用、55歲離職或下崗或提前推行等特殊情況可以提前提款,70.5歲必須提款,否則罰款,允許以養老金賬戶抵押貸款或貧困提款。
(二)OECD國家儲蓄養老保險的政策在OECD國家,養老保險主要包括強制性養老保險和自愿養老保險,強制性保險類似中國的基本養老保險,自愿性養老保險類似中國的企業年金。我們主要比較自愿養老保險。根據相關統計資料分析可知,英國的雇主養老金覆蓋率最高,為49.1%,其次分別為比利時(38.5%)、加拿大(33.9%)、美國(32.8%)、德國(32.2%)、愛爾蘭(28.6%)。在另一些國家,自愿性雇主養老金的覆蓋率則非常低,如希臘(0.2%)、土耳其(0.5%)、波蘭(1.2%)、墨西哥(1.5%)、盧森堡(3.4%)。這些國家自愿性養老保險覆蓋率低主要是因為強制養老保險過于慷慨,對自愿性養老保險的依賴性。根據中國企業年金的設計,中國企業年金的金的目標替代率為20%左右,但是實際情況不容樂觀,根據徐穎和張春雷基于隨機波動模型,估算了企業年金的替代率,研究結果顯示,當前制度下,女性職工的替代率僅為10%左右;男職工的替代率為15%。根據相關資料分析,OECD國家中,自愿性養老保險替代率最高的是愛爾蘭:37.6%;英國:36.7%,加拿大:30.8%。德國16.9%、比利時:15.6%、新西蘭:14.6%、挪威:12%、捷克:11.3%。OECD成員國的自愿性養老保險的稅收政策雖各有不同,但大多數是以EET模式(在補充養老保險業務購買階段、資金運用階段免稅,在養老金領取階段征稅的一種企業年金稅收模式)為主。通過延期納稅調動雇員與雇主的積極性,吸引勞動者盡早為其退休后的生活進行儲蓄。
三、企業年金發展需要解決的問題
企業年金是基本養老保險的一個重要補充,尤其是在中國老齡化進一步加劇的階段,基本養老保險的替代率逐漸降低,養老金的缺口越來越大,增加國家的財政壓力,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有些學者提出延長退休年齡以緩解養老金的支付壓力。通過以上分析可知,延緩退休年齡雖然在許多國家已經實施,但是我們是老齡化和就業壓力大同時并存的國家,延緩退休年齡勢必會是就業形勢雪上加霜,所以解決這一問題要從多角度出發,首先延緩退休年齡要選擇適當的契機,在對就業不會造成很大壓力的情況下穩步推行,循序漸進。其次要建立完善的養老保險制度,大力發展企業年金,中國企業年金的規模還非常小,覆蓋面不到3%,替代率不高,低于20%。中國2014年剛剛推行了企業年金的稅收政策,但是和其他發達國家相比,還不夠完善。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企業年金的發展主要解決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提高覆蓋率目前中國企業年金的覆蓋面很窄,在參與企業年金的企業中所占的比例不到3%。覆蓋率是衡量企業年金發展的重要指標,只有覆蓋率達到一定程度,企業年金才具有一定意義。目前中國的企業年金覆蓋率低,只是少數人的一項福利。隨著中國雙軌制養老金制度的并軌改革,機關事業單位也可以建立只有養老金計劃,在事業單位建立企業年金,可以彌補并軌后基本養老保險替代率降低的損失。
(二)加大稅收優惠力度2014年中國剛剛實施的稅收優惠政策規定,個人繳費部分低于工資薪金4%的部分可以稅前扣除。雖然稅收優惠力度有所加強,但是和美國、OECD國家的稅收優惠力度比起來還是不夠大。所以可以借鑒美國的經驗,規定免稅限額,不采用免稅比率的形式,這樣會導致高收入免稅金額大,低收入免稅金額小。采用限額的形式,例如,2014年個人繳費部分限額是1000元/月。之后根據通貨膨脹的水平,進行調整,對于年齡達到一定水平,例如50歲,可以追加繳款限額。規定企業年金的提款時間。在不能取款的時間內,如果出現意外情況,例如死亡、永久傷殘、大于年收入7.5%的醫療費用、提前退休等可以提款,可以以企業年金抵押貸款。加大稅收優惠的力度,有利于增加參加企業年金的積極性,進而提高企業年金的替代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