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煤礦信息化論文

煤礦信息化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煤礦信息化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煤礦信息化論文

煤礦信息化論文范文第1篇

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下,世界各國的煤炭企業迅速發展起來,導致煤炭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日益激烈,為了提高本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在對企業內部進行了不斷地改革與創新之后,各國企業紛紛從本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采用適合本企業,有利于提高本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的企業資源規劃管理系統強化武裝自己。企業資源規劃對于促進煤炭企業現代信息化建設,提高煤炭企業市場競爭力有著積極的作用,如今,企業資源規劃已成為了各國煤炭企業圖求可持續的武器,成為了煤炭企業進行行業交流、共享資源的管理平臺[2]。然而,在世界各國紛紛利用企業資源規劃來強化武裝自己的同時,中國的煤炭企業發展依然沿用舊的管理模式,沒有在企業內部開展信息化建設。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國煤炭企業的管理人員不重視創新企業管理模式,缺乏創新精神,沒有樹立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念,缺乏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的主動性;再加上煤炭企業工作人員綜合素質普遍不高,不重視運用現代科學技術來發展壯大自己[3-4]。

2信息化建設在煤炭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

2.1循序漸進的推動煤炭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

煤炭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中首先要建立一個行之有效的煤炭企業財務管理系統,在建立煤炭企業財務管理系統中要堅持循序漸進的規律,不能急功近利,超之過急,否則最后的效果會適得其反。在財務管理系統建立之前,要對本企業的發展現狀與發展中的問題進行具體細致的分析,特別是企業財務管理系統中出現的問題,要結合本企業的發展目標,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一個適應本企業發展的企業財務管理系統。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是與企業的發展緊密聯系的,在建立時,一定要嚴謹慎重。

2.2設計明確的煤炭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

評價煤炭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三個重要評價指標是財務信息的有效性、財務管理的效率以及財務管理的可靠度。企業財務工作人員收集和整理的信息要有效用,而且在收集和整理財務信息時也要有較高的工作效率。收集和整理財務信息的高效率有利于有利于為企業創造更大的效益。但是,在我國很多煤炭企業的財務管理中財務信息的有效性和財務管理的工作高效率都沒有得到保證,因此加強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是很有必要的。在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首先要設計一個明確的企業財務信息系統,首先收集財務信息,然后對收集的信息進行整理,對整理好的信息在進行精確,精確之后再進行上報的。企業財務管理能否促進企業的發展是根據對財務最后統計的數據進行分析得出結果,為了保證分析結果的準確性,就需要精確地財務數據。另外,財務數據還關系到企業發展的決策制定,所以,要加強財務管理的可靠度和提高財務管理的工作效率。企業資源規劃系統是針對企業的經營管理設計出來的,它有助于促進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還有利于提高財務工作人員收集與整理的財務信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因此,將企業資源規劃系統應用于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中是明智之舉。

2.3建立煤炭企業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功能模塊

在煤炭企業財務管理中,成本管理是整個財務管理中的核心部分,財務管理的清楚分明是很重要的。煤炭企業運用企業資源規劃來促進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在企業資源規劃中,財務模塊能夠有效地與財務管理系統中的子模塊相接,還具有讓模塊之間相互集成的功能。而且財務管理模塊自身具有的自動處理功能和備時分析功能,財務管理模塊通過運用自身的自動處理功能完成財務管理工作。它在財務管理中能夠對生產經營等活動中產生的數據進行自動分析,并且將分析出來的數據自動的歸入財務總模塊中,生成財務會計報表。財務管理模塊的這種自動化功能有效地減少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而且也提高了數據分析的準確率。但是,傳統的財務軟件在處理財務管理時,幾乎都是運用手工來處理完成的,工作人員工作量很大,而且在對數據分析方面還有出錯的可能性。可見,運用企業資源規劃來促進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是行之有效的。有利于優化煤炭企業財務管理和優化配置企業的資源。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煤炭企業的生產成本,提高煤炭企業領導決策的正確性。

3結語

煤礦信息化論文范文第2篇

關鍵詞:研究現狀 核心問題 宏觀思考 和諧統一

中圖分類號:TD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11(a)-0045-01

對膠帶機運輸系統的集中控制及其相關問題進行研究與闡釋,不僅事關膠帶機使用效率的正常發揮,而且也事關礦山企業生產效率的提高。因此,有必要結合現有膠帶機運輸系統的集中控制實踐,根據企業的生產需求與相關的自動化技術的發展,對其現存的問題進行科學地分析與客觀地說明。從而提高膠帶機運輸系統的使用效率,推動膠帶機運輸系統的自動化水平。

1 膠帶機運輸系統的研究現狀

1.1 分析現狀的資料準備

為了充分地了解膠帶機運輸系統集中控制的研究現狀,通過以下的方法來搜集相關的研究資料。首先,在知網上,以“膠帶機運輸系統”和“集中控制”為關鍵詞進行相關的論文搜索。然后再針對搜索的結果,以論文刊發期刊的質量為標準,特別是核心期刊所載的論文更是研究分析的重點資料。其次,在此基礎上,又以“下載”次數為標準,選擇一批重點論文作為研究資料。因為知網上所統計的論文下載次數,不僅可以再現研究者關注的焦點所在,而且還能表明相關論文所闡釋問題的影響力。

1.2 研究現狀的具體分析

下邊簡單列舉相關的研究論文:廉建國發表于《煤碳學報》的、名為《影響膠帶機運輸系統效率的因素探索》的文章,下載次數達到了106次;付征耀、羅福盛發表于《鋼鐵技術》的、名為《膠帶機通廊系統鋼結構設計》的文章,下載次數已達到了80多次;特別是2012年來源于會議數據庫的、單福友的文章《膠帶運輸系統控制技術研究與應用》一文,更是大家關注的焦點。再如,郝榕、譚得健、王樹勝、費運河的、名為《井下膠帶機運輸地面集中控制系統的應用》以及田剛發表于《電子世界》的文章《煤礦膠帶機PLC集中控制系統的設計研究》一文。

雖然,在此不能窮盡我們為了分析膠帶機運輸系統集中控制的研究現狀所閱讀的各篇論文,但是,從上邊簡單的列舉中,卻可以發現這樣的問題:首先,膠帶機運輸系統的集中控制的研究,必然要涉及到整個系統的各個環節。特別是從表面上看,《膠帶機通廊系統鋼結構設計》一文似乎與對膠帶機運輸系統的集中控制無關,但是,作為對膠帶機運輸系統集中控制產生重要影響的環境問題,也不容在具體的集中控制研究中所忽視。其次,作為一種集中控制研究,對膠帶機運輸系統的集中控制研究,必然要考慮到最后集中控制系統的運行效率問題。如何提高系統的運行效率,只有在設計之初對其就給予關注,才是最佳的解決辦法。最后,膠帶機運輸系統的集中控制研究,其核心問題是相關的技術研究。就如《膠帶運輸系統控制技術研究與應用》、《煤礦膠帶機PLC集中控制系統的設計研究》這幾篇文章所涉及的問題一樣,如何把具體的技術應用于集中控制實踐是研究者在技術層面研究的重點。

2 膠帶機運輸系統的集中控制研究

2.1 研究思路

通過上邊的研究現狀分析,可以看出,在目前的膠帶機運輸系統集中控制的研究主要涉及到兩個層面的研究問題。即,從技術的層面上講,涉及到某一技術或者說某自動化研究成果的具體運用,如PLC集中控制系統的設計應用問題;從研究的思路層面講,或者說從整個膠帶機運輸系統的集中控制所涉及的具體問題出發,探討相關的問題。如影響控制系統效率問題的分析,保證整個控制系統正常運行所需要的外部環境問題。前者可以稱作是微觀層面的研究,后者可以稱為宏觀層面的研究。然而無論是宏觀層面的研究,還是微觀層面的分析,都是研究膠帶機運輸系統集中控制的關鍵。

2.2 研究的核心問題分析

結合上邊的分析,下邊從宏觀的層面,對膠帶機運輸系統的集中控制研究的核心問題進行逐一的闡釋和分析。

(1)膠帶機運輸系統的集中控制所需要的研究問題可以簡單地分為兩類。一類是集中控制正常運行所需要的技術問題。包括整個運輸系統每一個組成部分所需要的技術問題和整個集中控制所需要的技術問題。換而言之,在這個集中的控制中,需要根據每一個組成部分的運行特點,進行相關的技術設計。如,針對控制單元的技術設計、針對信息傳送網絡的通訊技術,特別是對于遠程集中控制而言,通訊技術更為關鍵。再如,針對集中控制中心而言,面對眾多的儀器、設備,研究者更需要相關的技術作為保障。其次,膠帶機運輸系統的集中控制還涉及針對故障處理的技術問題。特別是系統對故障的發現能力,直接關系到整個集中控制系統的運行效率和安全保障。

(2)膠帶機運輸系統的集中控制的相關研究還要涉及到具體的企業生產環境。這一點思考,是閱讀《影響膠帶機運輸系統效率的因素探索》的感悟。生產者之所以要對在相關的生產中運用膠帶機,之所以在運用的基礎上還在實現對其整個運輸系統進行集中控制,目的是非常的明確,即,提高工作效率。然而,膠帶機運輸系統的運用過程中,究竟有哪些因素會對其集中控制產生影響,這是設計中必須關注的問題。否則,即使你的設計再科學、再高效,也會在具體的運用實踐中達不到其最初的設計目的。因此,研究者還要在具體的設計與運用中,考慮到膠帶機使用企業的具體生產環境以及其員工的素質。一句話,企業的生產環境也是集中控制研究中必須考慮的核心問題。

總之,膠帶機運輸系統的集中控制有許多問題值得每一位研究分析和研究。這些問題,不僅是其技術層面的問題,也有研究者對現有膠帶機運輸系統的集中控制實踐進行反思得出的宏觀分析。特別是后者,它更能為技術層面的更新提供參考的依據。

參考文獻

[1] 孫孔勛.基于以太環網的膠帶機運輸集中控制系統[C]//煤礦自動化與信息化―― 第21屆全國煤礦自動化與信息化學術會議暨第3屆中國煤礦信息化與自動化高層論壇論文集(上冊).2011.

煤礦信息化論文范文第3篇

各位領導:

兩年來,在集團公司的正確領導下,北皂煤礦堅持“以人為本、科技領先、科學管理,爭創一流”的治礦方略,大力實施科技興礦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以科學技術為先導,以數字化礦山建設為目標,以實現安全生產和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加強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加大技術創新、技術改造和技術引進力度,礦井科技含量和科技貢獻率不斷提高,礦井綜合能力和綜合實力迅速提高。03年實現原煤產量225萬噸,同比增長78萬噸,掘進進尺完成創紀錄的22000米,全員效率、銷售收入、經濟效益、安全周期、人均收入等八項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創出了歷史最好水平;04年,在4110面提前停采、礦井生產接續重大調整、4402初采困難、三季度淡季限產的情況下,全年完成原煤產量271萬噸,比0三年增長45萬噸,增幅20.3%。,再次實現了跨越式大發展。

下面,將我礦在科技興礦方面的主要做法和體會,向各位領導作一匯報,不當之處請批評指正。

一、加大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努力搭建科技創新平臺

科技創新是企業快速發展的源動力。多年來,北皂煤礦注重搭建良好的科技創新平臺,健全完善科技創新體系,不斷挖掘和提高礦井安全生產科技的創新力,促進了全礦科技工作的蓬勃發展。一是建立完善了技術管理體系。成立了北皂煤礦專家委員會,加大了科技研究和開發的力度,建立了每兩年一屆的科技大會制度、每年一次的科技工作總結會、每月一次的科技例會制度和課題項目攻關小組制度。組織了規程、措施、設計評優活動,對獲獎項目進行表彰獎勵,技術管理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二、建立完善了科技創新“三個體系”。成立了以礦長為主的人才使用、資金投入的保障體系;以總工程師為主的工程技術人員科技創新、科技攻關和技術改造網絡體系;以全員參與小改小革發明創造的“五小成果”推廣應用體系。三大體系的建立,有力地促進了技術創新工作的開展。三、是建立完善了科技創新的人才激勵機制。堅持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思想,著力創造育才、引才、留才的環境。通過建立技術后備崗制度、技術人員培養考核管理辦法,將技術創新、技術攻關等方面的成果,作為晉升職稱、提拔任用、評先樹優的重要依據。堅持“壓擔子、打板子、架梯子、抬轎子”的人才培養機制,為工程技術人員的成長創造良好的條件,培養了大批專業技術人才,一批又一批專業工程技術人才走上了領導崗位。在加強技術隊伍建設方面,結合北皂煤礦專業技術人員短缺的現實,積極組織專業技術培訓,鼓勵員工立足崗位,自學成才。許多員工參加了函授、自學等繼續學歷教育,并逐步成為生產實踐中的技術業務骨干。我們通過選拔和考察,對其中的優秀者,我們大膽啟用他們從事技術工作,極大地調動了廣大員工自學成材的積極性,全礦上下形成了學知識、學業務的濃厚氛圍。我礦運轉工區充燈工王秀麗同志在職工技能大賽中分別獲得集團公司第4名、全省第7名的好成績,綜采一隊采煤機司機曹貽好同志更是一路過關斬將、凱歌高奏,分別獲得集團公司第2名、全省第3名、全國第4名的優異成績,成為新時期高素質煤礦工人的典范。

二、依靠科技進步,大力實施“四大工程”,礦井可持續發展力進一步增強

在03年集團公司確立的“五大重點工程”中,北皂煤礦有四項,即主井改造、海域工程、東風井建設和4402大儲量工作面準備。圍繞四大重點工程的實施,我們積極開展技術攻關和技術創新,礦井的可持續發展力進一步增強。

1、主井改造工程。北皂礦原設計能力90萬噸,雖然經過多次優化改造,但已遠遠不能適應生產大發展的需要。03年,在公司的直接關心和支持下,投資270萬元對主井提升系統進行了技術改造,對主井及相關的井上下主要運輸系統進行了改造,箕斗提升量由5噸/次提高到6.5噸/次,提升循環時間由60秒縮短為57秒,提升能力由156萬噸提高到213萬噸,應急提升能力達到260萬噸,有效地解決了制約我礦生產的“瓶頸”問題。同時,對井上下儲裝運系統、供電系統、通風系統進行了全面的技術改造升級,礦井的綜合能力大幅度提高,為生產大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4402大儲量工作面。集團公司成立以來,按照集團公司全新的發展思路,我們進一步開闊思路,更新理念,科學論證,大膽設計,突破“三軟”地層,成功實施了龍口礦區第一個200萬噸大儲量工作面,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投資4000多萬元,引進了全新綜采放頂煤設備,使工作面具備了日產過萬噸的能力。生產能力的大幅度提高,使我們在4110面提前停產、全礦生產接續重大調整的情況下,二季度一舉創出了原煤產量77.61萬噸的季度歷史最好水平,并創出了26.4萬噸的月產歷史最好水平。自4月份4402工作面正常生產以來,除7月份限產外,全礦月產都保持在25萬噸以上,為彌補一季度欠產、實現生產大發展提供了有力保證。

3、海域開發工程。海域工程是北皂煤礦的資源接續工程,我們以董事長“沖向海域”的題詞為動力,以科技為先導,加快了海域工程進度。一是積極配合集團公司舉辦了海域專家論壇,對海域開采前的安全生產“四大技術課題”進行了定向研究,目前正在積極進行中。二是配合煤業公司組織召開了海域東一采區三維地震勘探資料評審會,為首采區確定了較為準確的地質資料。三是加大海域支護技術研究力度,為海域支護提供安全技術保障。先后組織技術人員赴日本考察海下采煤技術、赴邯鄲考察水體下采煤技術、赴鐵法局小康礦考察巷道支護技術,結合現場實際,積極開展海域支護技術研究,召開了支護技術研討會,經過大量的探索實踐,確定了海域的支護方案(U36壁后充砼),滿足了現場生產需要。與此同時,積極進行開采工藝、生產設備、首采區、首采面等應用技術研究。目前,海域皮帶運輸系統已經形成,空中索道運行正常,提升、供電、排水等系統正在形成,海域首采面設備即將到位,預計二00五年二季度末海域首采面將正式投產。

4、東風井建設工程。東風井工程是海域開發的配套工程,于04年5月1日正式動工,目前,主體工程已經完工,設備安裝正在進行,即將投入使用。東風井工程的建成使用,將極大地改善礦井通風條件,有效地保證礦井通防安全,為海域的順利投產鋪平道路。

“四大工程”的實施,標志著礦井的綜合能力和可持續發展力又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三、大力引進新設備、新技術、新工藝,礦井裝備水平和科技含量不斷提高,高產高效礦井建設取得新突破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必須發揮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的重要作用”。北皂煤礦二十多年的發展建設充分證明了這一點。綜采技術、綜采放頂煤技術、綜掘技術等大批先進技術和設備的引進應用,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特別是03年以來,先進設備的引進力度進一步加大,技術創新速度進一步加快,“150萬噸綜采隊”、“200萬噸綜采隊”“萬米綜掘隊”創建成效顯著,高產高效礦井建設實現了新跨躍。

1、加強技術引進,為安全、高效創造了條件。03年,引進了全新綜采放頂煤設備,采用MGTY250/600-1.1D型采煤機替代AM-500型采煤機,采煤機截深由0.6米增加到0.8米,刮板輸送機的功率由400KW增加到630KW,使工作面具備了日產過萬噸的能力;S100綜掘機的引進使用,通過對掘進機后配套進行優化、改造、升級,形成了掘進破巖、裝載、運輸一條龍作業,大大提高了出煤速度,同時采用機軌合一,使噴漿工作和迎頭施工平行作業,增加了迎頭施工時間,從而提高了掘進機施工速度,有力地保證了礦井生產接續;電動葫蘆的推廣使用,大大提高了工作面的安裝速度;井下提升機防爆變頻電控系統以及PLC電控系統的應用,提高了提升機的自動化程度,減少了故障率。同時,我們積極引進推廣了風動錨桿鉆機、風動扳手、大功率噴漿機、井口推車機、井下變頻調速絞車、井上自動拌料系統、皮帶機電氣軟啟動、人車、海域索道、助行器等,不僅有效地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有力地保證了安全生產。

2、優化生產工藝,提高勞動效率。在引進先進技術設備的同時,我們結合現場實際,積極探索和實踐新的生產工藝,有效地提高了勞動效率,保證了安全生產。一是機組一次性擴切眼工藝。在4110面安裝切眼,我們在總結幾年來的安裝經驗的基礎上,利用錨索支護和π鋼單體支柱聯合支護技術,大膽采用了采煤機一次性擴切眼施工工藝,保證了頂板的穩定,實現了節支降耗,提高了安裝進度,縮短了安裝工期,保證了安全生產;二是綜采支架配150機組開采工藝。2415工作面四采煤柱回收,工作面壓力大老巷多,采用高檔回采安全管理難度較大,采用綜放又沒有成套的放頂煤設備。礦有關部門經過反復研究論證,成功地采用150采煤機配輕放支架,實現了特殊配套的綜采工藝,解決了工作面在特殊條件下頂板管理的技術難題,大大提高了效率,保證了安全生產;三是綜掘機整機拐彎工藝、綜掘機擴切眼技術。針對掘進機拐彎時不能連續生產、開機率低、施工工序復雜、工期長、掘進單進低、安撤次數多、工人勞動強度大、安全管理難度大等問題,我們組織技術部門、機電部門開展聯合攻關,在借鑒濟三礦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礦的現場實際,制定了掘進機拐彎的技術方案,在4101切眼施工中,一次試驗成功,實現了掘進機整機拐彎,實現了掘進機連續生產。同時,采用綜掘機擴切眼和切眼一次性擴刷工藝,改變了傳統的邊擴刷邊安裝的施工工藝,并首次在切眼大斷面巷道采用錨網噴、錨索配合單體柱聯合支護替代原來的工字鋼棚與單體柱聯合支護,取得了較好的支護效果。四是“三掘三噴”新工藝。結合綜掘快速掘進,將與之配套的錨噴工藝改為“三掘三噴”,即采用三班進尺,三班噴漿,進尺、噴漿平行作業,實現了迎頭施工、備料等工作與噴漿工作平行作業,綜掘機的開機時間達到18小時以上,大大提高了掘進效率。同時,我們根據現場情況,采取了安置2趟供風管路,使用兩臺噴漿機同時噴漿和采用大功率噴漿機提高噴漿效率的措施,保證了快速掘進的施工速度和施工安全。

生產工藝的優化和改進,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有力保證了礦井生產接續。0三年綜掘最高單進達到635米。今年四月份、十月份又先后突破700米、800米大關,日最高進尺達到37米,實現了礦區綜掘進尺的歷史性跨躍。03年綜采隊單機單面產量達到167萬噸,04年9次月產超過20萬噸,其中10月份創出了單機單面22.5萬噸的歷史最好水平,標志著單機單面具備了240萬噸以上的能力。至12月2日單機單面產煤200萬噸,提前29天完成了創建200萬噸綜采隊的目標,全年預計完成220萬噸,占全礦原煤產量的81.2%,高產高效綜采隊建設邁上新臺階,為創建“一井一面兩頭2000人300萬噸”高產高效礦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堅持“產、學、研”相結合,不斷擴大對外技術交流與合作

近年來,北皂煤礦堅持走出去、請進來,不斷擴大對外技術交流與合作。先后聘請了中國礦業大學、山東科技大學、山東煤炭經濟學院等許多知名的通防專家、支護專家來礦講課。與中國煤炭科學總院、濟南設計院、唐山煤科分院、上海煤科分院、西安煤科分院、撫順煤科分院等科研院所保持了良好的業務技術合作關系,在“產、學、研”相結合上做出了積極的努力和探索,一大批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風力搖床干法選煤技術在北皂煤礦的應用及研究》、《極典型“三軟”地層綜放技術的應用》、《“三軟”地層條件下綜放采煤上限技術研究》獲省科委科技進步三等獎;《綜采放頂煤技術在“三軟”復雜地質條件下大傾角附采工作面中的應用》、《北皂煤礦主井提升系統自動化改造》獲山東省煤炭(協會)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創新安全管理方法,構建安全長效機制》獲省局現代化管理優秀成果一等獎;2004年申報的《軟巖大間距煤層構造類比分析與綜合探測技術研究》已通過山東省科技廳的鑒定,《三軟地層條件下綜掘快速施工技術研究》已通過省煤炭工業局鑒定。另外《煤炭企業責任目標成本管理體系的創新與發展》獲中國煤炭學會優秀論文二等獎;三篇論文獲第十八屆“魯、皖、彭”采礦專業技術論文交流優秀論文獎,六篇論文獲得山東省經貿委優秀論文評選優秀論文獎,并在《中國煤炭》雜志專刊25篇;2004年獲得全省煤炭工業“科技興煤”優秀礦井稱號。

同時,我們堅持積極開展“向科學管理要效益、向科技創新要效益,向回收復用要效益”活動,采取以發明者姓名命名革新項目、給予物質獎勵等形式,鼓勵員工結合實際自我創造,積極開展小改小革“五小攻關”,充分調動了廣大員工革新創造的積極性。全礦性的技術比武活動、技術練兵活動蓬勃開展,孫延勝自動吊梁、王汝炭風水聯動噴霧裝置等一大批既實用、又簡單的技術革新項目在生產中得到應用;自行研制加工了臥式壓力機、整形機、U型鋼卡子修復模具,實現了對海域用U36鋼棚的加工修復,對舊鋼棚的加工復用率可達到70%,今年以來科技創效益和小改小革項目達到114項,創效益約315萬元,其中有42項被列入煤業公司“小改小革100推”項目。

五、加快礦井信息化、自動化建設進程,全力打造數字化礦山

煤礦信息化論文范文第4篇

【關鍵詞】現代電子信息;效能監察;措施

【中圖分類號】TD-9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158(2013)04-0160-01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現代電子信息技術應該在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得到了普及與應用,而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主題之一,企業的有效管理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前提,運用現代電子信息技術效能監察,有利于全面提升企業的內部管理水平,促進企業的穩定監控的發展。

一、現代電子信息和效能監察相關概念

作為電子工程的核心構架,現代電子信息技術在計算機與各個行業的聯系中保持良好的應用發展勢頭,其已經成為了企業發展的重要條件。企業將現代電子信息作為管理的有效工具,在相關方面進行資金投入用來改變企業網絡管理運行環境,在重要的應用領域強化企業的發展;而監察部門可以利用電子信息對監察范圍中的企業進行管理,提高監察效率。利用電子信息,企業管理還能避免出現對工作不負責任或者違反法規的行為或現象,提高監察管理的科學性以及可靠性,強化企業的個人職責,有效提高企業內部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避免企業產生不必要的損失。

二、提高現代電子信息監察效能的措施

1.健全網絡系統,提升效能監察力度

現代化企業多十分重視企業信息化建設,企業在提升效能監察過程中應用電子信息技術須完善健全電子網絡系統,實現現代電子信息效能監察的突破與創新。例如完善VPN技術,能有效提高效能監察的有序性和高效性,VPN技術即用密碼、隧道協議以及身份驗證等建立而成的專用虛擬網絡技術,這一網絡技術使得人們可以利用整個英特網,還包括局域網等網絡實現網絡的互相通信,而無須鋪設物理線路,在相關動態作用的條件下進行開展管理工作。企業利用VPN技術能透過VPN的通信隧道,將效能監察的相關信息向企業的外部、內部客戶端傳遞,實現企業效能監察的快速提高。

某煤礦企業為提高效能監察效能措施成立了礦井以及生產調度的多級信息中心,其電子信息調度中心包含了安全管理、遠程監控、經營管理、高度指揮以及安全管理多個功能,礦井具有出入井考勤、瓦斯監測、視頻監控等功能,建立電子信息調度中心,該企業實現了對生產的全時段監控,提高了效能監察水平。

2.拓寬電子信息軟件的應用范圍,提高效能監察質量

提高效能監察還須對新軟加強開發利用。當前多數企業都在企業信息化建設中進行了大筆資金投入,部分企業也建成了辦公自動化的OA系統站系統、企業物資管理系統、企業財務核算系統以及企業的電子郵局等多種系統,企業紛紛建立企業特色的電子信息系統。

論文提到的煤礦企業在建立信息調度中心與企業內部局域網同時,還積極進行軟件的開發與利用,對整個生產管理環節進行監察,對煤炭資源的運銷、生產管理計劃、煤礦生產安全監控、員工電子考勤等環節實行信息化管理。該企業還與與某大學進行合作,開發出“MES(煤礦智能生產管理系統)”,建立了煤炭自動化產銷發運過程的煤礦系統、計量系統、生產管理系統等電子信息的管理軟件,該系統軟件的操作性強,信息覆蓋面較廣,具有很強的信息安全度以及信息廣度,從另外一個層面提高了效能監察。一旦發現了生產管理過程中出現了問題,則能進行及時的調整與調控,相關監察人員通過這一信息軟件系統能進對企業的生產以及銷售情況進行遠程監控。

該企業開發的安全生產考勤系統,主要配件包括讀卡器、射頻卡、LED顯示屏、系統軟件、礦井考勤分機、傳輸接口等,能自動實現對生產人員的生產管理、出勤管理以及安全管理。利用計算機技術,效能監察人員能對企業生產線上的職工的出勤狀況進行監察,從科學角度出發杜絕安全隱患,實現企業的高效、安全生產和管理。

3.提升效能監察管理思想,強化效能

作為企業內部管理的重要內容,效能監察的應用需要隨經濟發展的步伐進行及時更新。企業的內部效能監察方面存在相對薄弱的管理環節,為了有效提高效能監察的質量,讓企業能夠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適應市場需求獲得發展,企業需從本身的薄弱環節出發,主動改變已有的管理思維,利用先進的電子科技技術實現科學化、合理化的效能監察,這就需要企業建立健全監察體系,在實際的操作和應用過程中,突破已有的工作模式,樹立現代電子信息思想,將企業事后問題補救的形式轉變為事前防范,利用現代電子信息技術強化企業關口前移、事中參與同步監察在效能監察過程中加強管理,讓企業在高質量的效能監察管理中為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隨著企業競爭力的加強,各個企業加強了信息人才的培養與建設,紛紛成立了電子信息中心,培訓和培養電子信息技術人員,重點加強企業保衛人員、監察人員以及機關工作人員的現代電子信息技術的思想轉變以及技能掌握,利用知識競賽、技術培訓以及企業案例教育等形式,讓企業員工在提高效能管理思想、熟練掌握現代電子信息技術的同時,全面提高效能監察質量以及管理水平。

煤礦信息化論文范文第5篇

關鍵詞:監控,資源共享,自動化

 

1 引言

望峰崗礦井(包括新建礦井及原謝一礦井),是一個正在興建中的現代化礦井,礦井東距淮南市洞山12Km,隸屬于淮南礦業集團公司。本礦井屬煤與瓦斯突出礦井;各可采煤層均具有煤塵爆炸危險及自然發火傾向。預計井田-820m水平地溫一般為23℃~32℃;-960m水平地溫一般為24℃~37℃;-1000m以下Ⅶ線以東和李井線以東已分別進入一級和二級高溫區。井上極限氣溫最低-22.8℃,最高41.4℃,平均15.1℃,土壤的最大凍結深度為30cm。

礦井采用立井提升,工業場地內設主井、第一副井、第二副井和中央回風井4個井筒,井筒信號采用光纜傳輸,望峰崗第一、第二副井各下2根32芯和12芯單模阻燃防水鋼絲鎧裝光纜 。為了使望峰崗礦的技術達到國際先進國內一流的水平,更好地發揮各自動化系統的作用,提高機械設備的利用效率,提高安全生產和管理水平,開發信息資源的價值,需要對多個自動化系統進行整合,并進行綜合自動化信息系統的集成建設

2望峰崗礦綜合自動系統概況

本次綜合自動化系統是包括望峰崗礦井和原謝一礦井的一個整體系統,礦井綜合自動化要求有關安全、生產、電力等主要系統與設備在礦井調度指揮中心(位于望峰崗礦井行政辦公樓3樓,以下統稱調度中心)集中監控、集中調度指揮,集成各種礦井生產安全與管理信息,實現礦井管、控一體化,原謝一礦井各子系統信息需上傳至望峰崗礦井的綜合自動化系統,并實現在望峰崗礦井調度中心進行監控。

礦井自動化系統包括煤流系統(即采煤工作面自動化系統、膠帶運輸系統、主井提升系統、地面生產系統、選煤廠系統、裝車系統等);輔助運輸系統(即軌道運輸系統、副井提升系統、地面排矸系統等);安全系統(礦井安全監控、井下排水、瓦斯抽放、礦井通風、礦井降溫、注氮防火及束管檢測系統等);其它系統(壓風系統、鍋爐房控制系統、礦井水及污水處理系統等)。

3 綜合自動化系統總體框架

在望峰崗礦信息化系統中,我們根據'管控一體化'的思想,采用了三層網絡結構,并結合自動化、信息、計算機、網絡、通訊的新理論和新技術,利用世界先進的自動化產品、網絡產品和工業控制軟件、數據庫軟件,使礦井在'采、掘、運、風、水、電、安全'等生產環節全面實現信息化,并將煤炭生產、管理的各個環節,統一在一個網絡平臺上,形成統一、完整的有機整體。

望峰崗礦井的網絡,體現了集成化的數據管理、集成化的通訊、集成化的編程組態,以實現最大限度的信息共享。

采用三層結構網絡系統為基礎,實現1000M工業以太網為主干網,現場總線為輔助網絡的綜合自動化傳輸網,以實現管控一體化的信息化要求。

本次網絡建設是管控一體化網絡系統,網絡安全對生產系統、安全系統有直接影響,如果網絡安全出現了問題,導致網絡中斷、恢復時間過長、數據丟失等問題會影響調度指揮中心管理人員的判斷,也實現不了無人職守、集中控制的要求。所以望峰崗礦的網絡系統必須安全、可靠、可連續運行。論文參考網。

礦井綜合自動化調度指揮中心的環型的網絡拓撲結構,從網絡物理線路到網絡設備、網絡模塊我們都運用了冗余設計,可以說網絡本身已經非常安全了。

調度平臺軟件集成建議采用OPC通訊方式以獲得數據。本設計方案分別在網絡級和串口級提供了多種符合國際主流標準的接口方式,便于各種子系統的接入,實現最大限度的信息共享。它能夠集成不同廠家的硬件設備和軟件產品,實現各系統間互操作,并將各系統數據集成。

4 望峰崗綜合自動化系統功能描述

1.往下能對礦井內各控制子系統控制命令,并能監視各子系統內設備的運行狀態以及所須的生產和安全參數;往上能夠上連集團公司廣域網,實現望峰崗礦井與公司之間的生產與管理信息及時交換。實現安全生產過程控制網絡化、企業綜合管理現代化。

2. 建立一個生產調度中心,在調度中心能夠做到井下除掘進頭以外的所有電氣設備均能在地面調度中心集中控制和監視,井下各系統的控制實現無人值守,僅有巡檢工進行巡視和維護,巡檢工可以就地緊停現場設備,根據現場情況向地面調度中心匯報需要起停哪些設備,但設備的起停是由調度員根據總體情況來確定和操作的;對地面各車間除副井絞車房、鍋爐房和瓦斯抽放站外,均實現無人值守,設備的控制和監視均在調度中心進行,實現全礦的管控一體化。

3. 在生產調度中心能對連網的各子系統按照生產工藝的要求進行劃分,如劃分為安全監控系統、生產監控系統、電力調度系統、工業電視系統等,便于控制和調度。

4. 能夠把井下的攝像儀通過工業以太網傳輸到井上調度中心,整合傳輸通道。

5. 擁有一個快捷的網絡系統,充分安全、先進、可靠,能夠滿足生產和管理的要求。

6. 系統隨著礦井建設能夠整體規劃分步實施,并能隨著技術的發展方便升級。

5 望峰崗系統總體建設內容

建設平臺拓撲圖:

建設內容概述:通過工業以太環網技術連接地面、井下各個自動化系統,把所有監控信息集中到調度指揮中心,通過服務器的數據采集,使在工程師站上能夠完成各個自動化系統的組態,達到監測和控制的目的。

6 結束語

本系統分別在網絡級和串口級提供了多種符合國際主流標準的接口方式,便于各種子系統的接入,實現最大限度的信息共享。它能夠集成不同廠家的硬件設備和軟件產品,實現各系統間互操作,并將各系統數據集成。

以信息集成平臺為核心,將實時數據流在企業統一信息平臺上集成起來,同時,針對統一信息平臺開發各種綜合應用,形成集成化、網絡化應用。論文參考網。各種圖形、圖像、報表信息都可以通過Web的方式在任何一臺終端統一瀏覽,統一界面。

實現了從設計、編程、硬件組態、測試到操作診斷和遠程維護的全過程組態應用。所有的部件都可以有一個軟件進行組態,采用統一化的用戶圖形界面和面向對象的設計,使用起來輕松自如;采用模塊化的設計,使用戶根據需要進行選擇;采用統一的數據庫,保證了符號和變量在項目中的一致性,便于維護和提高效率。降低用戶用于培訓的費用。

在集成化的數據管理中,數據一旦被輸入,在整個系統中都可以使用。這是因為所有的數據是在一個數據庫中進行管理的。這樣就大大提高了工程效率。降低了工程的實施難度。

應用系統采用當前公認的具有先進技術理念的三層或多層架構。遵循統一數據出口和統一數據入口的原則,通過統一的一站式服務門戶對外給用戶提供閉環式服務和共享機制,對內整合各業務應用系統。通過對上層應用服務的請求,調度下層業務邏輯及其相關業務系統的資源,完成以事件為驅動的工作流和數據流的運行。論文參考網。

充分考慮系統和數據的安全性。系統具有較強的身份認證、授權、加密等機制、完善全面的事件日志、數據備份和病毒防護功能。

參考文獻

[1] 羅驅波,孫彥景,錢建生. 煤礦綜合自動化系統的研究與設計[J]. 礦業安全與環保, 2008, (03) .

[2] 曹茂虹,徐釗,楊芬,孫焱. 基于工業以太網的煤礦綜合自動化系統[J]. 煤礦機電, 2007, (02) .

[3] 孫亞軍,張剛. 煤礦綜合自動化系統“三網合一”分析[J]. 山東煤炭科技, 2007, (05) .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乃东县| 仪陇县| 长宁区| 宜良县| 丽水市| 天全县| 宿迁市| 安阳市| 乾安县| 习水县| 抚松县| 栾川县| 永川市| 广宁县| 塘沽区| 寿阳县| 阿坝| 鄂州市| 绥德县| 尉犁县| 正宁县| 阜平县| 泰来县| 天祝| 龙州县| 油尖旺区| 临汾市| 启东市| 崇明县| 宿州市| 永泰县| 瑞金市| 余姚市| 高邮市| 泗洪县| 迁西县| 鸡泽县| 中宁县| 曲麻莱县| 江孜县| 江口县|